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烟三国录-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把武器其中三柄落入杨义之手,其实杨义确实得了‘四件’:杨义的‘双龙破虎’其实是两见短兵器的组合,枪杆上部可以一分为二,上半部叫‘虎刺’,下半部叫‘双龙鞭’。

    老头只是没有点破而已,这也是留给杨义自己的一个秘密。铉铁炉中熔炼成器之时,老头就已经看出知晓一切了。本来老头有很大机会铸造出圣器,但由于杨义那多出的一滴血,使整个熔炼变了样子,把好好的九九归一之数给变的多了那么一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吧,所以杨义在进入铸剑室时才会听见老头口里不停的叨念:天意!天意啊!但是老头并没有怪罪杨义的心思,因为没有杨义老头也没有机会炼出神兵宝器,二者叠加老头也就不气了。

    杨义接过三件兵器后,先把宝剑横挎在了腰上,然后提着那把银枪说道:“刘老此枪我送名破月寒凤如何?”

    老头听后嘴里喃喃几句,后来就越喊越响:“破月寒凤!破月寒凤,好,就叫破月寒凤!”

    老定下银枪之名后,继续说道:“子宵小子,你的卧虎盘龙重五十六斤,子昆的双龙破虎重五十八斤,破月寒凤重六十二斤,麒麟妖斩重二十三斤。子昆的枪、剑暗合九九归一之理,子宵的卧虎盘龙暗合七星八卦之意,而破月寒凤却不在其里而又合遁甲之道。至于其它以后你们各自摸索吧!”

    老头一口气说完,稍微一顿道:“以后就看你们自己的了,你们去御敌吧,老头我也该好好休息一番了,这些天来可是累的不轻!”

    老头真的累么?答案是肯定的。但除了累更多的是轻松,是兴奋。二人拜别老头,杨义明白老头心事,也不多说伸手一拉想要说话的赵雷转身而去,因为他知道此时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什么也不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杨义拿着三件兵器,一时间还真的有些不知所措,破月寒凤老头叫自己赠给有缘人,这时叫他去哪里找那个什么有缘人啊!再说与匈奴的大战眼看在即,他可是分身乏术啊。杨义想想头痛,索xing不管了,先把这破月寒凤收起来,留待以后再说。

    赵雷手里提着卧虎盘龙说道:“大哥!匈奴骑兵最晚不过明ri晌午就到了,我们是战是撤?我最担心的是鲜卑俘虏,怕他们借机寻事那就难办了。”

    杨义微微一笑道:“鲜卑俘虏应该不会借机闹事,一会儿你把孤独寒找来,我有事安排给他。我看这匈奴来者不善啊!一万骑军为先头,那后边还应该跟着多少呢?以当今的匈奴势力派出如此多的兵力,他们的老巢应该已经没有可以御敌之兵了吧。”说到这里杨义嘿嘿一声冷笑。

    “大哥是想去匈奴的领地闹腾么?”赵雷询问道。

    “既然他们不请就来我们家里‘做客’,那我们不妨就跟他们换换窝,到他们家里去走走又能如何?子宵,多设陷阱,村里也布置上,我要把这里变成匈奴人的地狱、永远的噩梦!子宵这些ri子骑俑训练的怎么样?”

    “刚刚能坐稳马背。”赵雷很无奈的回答着杨义。

    “能适合长途奔袭的有多少人?”

    “不足百人!”

    “够用了,我带走五十人和一百匹战马五千箭矢,悍匪全部留给你指挥,现在开始行动!”

    杨义这回可是下了大本钱,连村子都不要了,不是杨义不想要,而是要不起了。一万匈奴骑兵加上后边跟上来的不确定人数,就是踩也能把这个小小的上古村踩平。如今杨义能做的就是在匈奴进村的前后多杀伤一些敌兵。

    杨义充分利用这半天一宿的时间全民动员,把砖石房地面全部挖空,夹壁墙一律拆除,村中所有的空地一律挖上陷阱,没时间装梅花坑、连环坑,就大部设成翻板净坑。经杨义这么一折腾改造,原来的上古村已经变的‘面目全非’,外表看着没有任何变化,可是内中却是杀机重重,就如同一只等待吃人的怪兽。但是上古村中惟有一地没有挖设陷阱,因为那里是老头不允许挖的地方,杨义也只能选择放弃!

    杨义、赵雷、老头三人商议认为,还是有必要和匈奴人来个照面,不然怕匈奴人不进攻村子。其实杨义三人还是多心了,匈奴此次前来就是要拿下上古村,不然也不会如此的兴师动众。

    其实匈奴人所想的是:一定要拔下这个‘家门口’的钉子,不然大汉的其他村子有样学样,那么他们今后就别想再在这里混下去了。可是匈奴人还是过于急躁了,若匈奴晚动一段时间,鲜卑的其它部落肯定会有更大的动静,因为那场有损漠北颜面的战事是鲜卑人打的。鲜卑人内部再怎么不团结,这个面子他们还是丢不起的,再者鲜卑可是如今漠北的第一大势力,所以鲜卑人一定会想法找回这个场子。

    现在匈奴人先动手了,那鲜卑人也乐得看一场好戏,不过鲜卑人早已经遥遥的陈兵边关随时准备进攻。鲜卑骑兵的这些举措,早已被大汉的边关快马报向朝廷。

    这一ri汉帝刘宏接到边关急报,也是被吓的不轻,忙聚集满朝文武商议对策。刘宏十分不解道:“鲜卑,匈奴两族与我大汉虽然偶有摩擦,但从不如此大动干戈,这回究竟是何原因迫使两族同时来犯我大汉!”

    “启奏陛下,并州雁门yin馆上古村在上旬与鲜卑人似有战事,村民击败鲜卑骑兵千余众!已经报到刺史府,鲜卑此次叩边多少是为寻仇而来。”

    众大臣议论纷纷。有说小小上古村竟能挡住千余敌骑可喜可贺的,有说不可思议的,也有持反对意见,认为私自建军定有不臣之心的。夸奖大多来自强硬派,持反对意见的则多是一些酸儒学士,大家争论不休。

    此时上古村之战在洛阳早有了传闻,众人反应如此强烈也不足为怪。

    “大将军有何看法?”

    “臣认为鲜卑不足惧也,小小鲜卑、匈奴竟敢犯我大汉,当派兵御敌也。”说话之人正是‘猪头’大将军何进。

    “陛下此时不可贸然轻易出兵!如今马上要进入隆冬时节,我军若此时前往,天时、地利皆不在我方,请陛下、大将军定夺。”说话之人面sè红润,唇若涂朱,眼放jing光,正是左中郎皇甫嵩。

    别人的话何进可以不听,对但眼前这个皇甫嵩,何进还是比较认可和喜欢的,因此何进听了皇甫嵩的分析后也就沉思不语了。汉帝刘宏早就不耐烦了,询问的目光看向身边的‘老太监’。老太监也是会来事,附在汉帝刘宏耳边一阵耳语,汉帝刘宏听完眼睛一亮说道:

    “上古村杨义不忘祖训御敌有功,特赐改回姓氏重入柴祠,既是忠良名门之后另封为yin馆县尉,破虏将军,俸四百石。自行抵御鲜卑、匈奴军兵,散朝!”

    下边又是一片嗡嗡不解之声,其实刚刚那老太监正是张让。杨义能得到这个封赏好处也是出于偶然,这一切还多亏了董卓这个浑头的安排。

    董卓当ri酒喝的有点多,虽然被杨义送来的战报一震,但仍没有完全醒转过来。心下光顾着高兴自己手下又多出一个人才,就少想了一些问题,随意回复了杨义。但第二天醒酒后仔细思量,却惊出一身冷汗。自己不经朝廷同意,就封了一个四百石的官爵,那可是掉脑袋的事情啊!若这个杨义再使点别的手段,自己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想害死杨义却是不太可能的,人家天高皇帝远的,再说能凭借一小村之力灭敌两千,这份能力怎可能轻易就被自己害死。

    董卓思来想去计上心头,抚摸着怀中的军匕,又看看杨义送来的新奇玩意,喃喃道:“便宜你小子了。”

    +++++++++++++++++++++++++++++++++++++++++++++++

    感觉不错抬个手给张票!感觉很好再抬手来个收藏!有问题抬个手给点意见!兰箭感激不尽!

第十二节 董卓解困 ‘十八勇士’

    感觉不错抬个手给张票!感觉很好再抬手来个收藏!有问题抬个手给点意见!兰箭感激不尽!

    +++++++++++++++++++++++++++++++++++++++++++++++

    董卓思来想去,最后定下一计。然后提笔刷刷点点写了一封‘书信’招来亲信告之:

    “此‘信’秘密送交张侯爷,不得叫第三人知晓!明白么?”

    那人点点头接‘信’就要离去。

    “等等~!”

    董卓又取出杨义送来的几件新奇东西,然后咬咬牙拿出几瓶杨义送来的云台美酒一并交给了亲信,嘱咐道:“这些东西一定要亲手交给张侯爷,告之侯爷事成另有重酬!”

    董卓安排完一切后,才长长吁了一口气坐回原处。心里后悔不矣,暗自发誓今后定要小心从事,不要再干这种混事,同时还盘算着怎么再从杨义身上把好处重新捞回来,甚至得到更大的好处。董卓在杨义这件事情影响下,发生了一次微小的质变,但就是这小小的质变却在将来给杨义带来一次灭顶之灾,差点丢了xing命,也从而使他与董卓后来的战事上增加了十倍有余的难度。这是后话这里暂且不多做解释。

    董卓信上写的内容主要就是说,杨义本是名门柴氏之后,由于年少轻狂,少时被赶出家门,而杨义为避免给家族抹黑,所以去掉柴字头上的此字,取柴字尾木另加易字改姓杨,含有悔改、和气、去恶、交换之意。柴义(杨义)已知悔改,yu重返家门但苦于颜面,所以只身到边关守疆护民,待立下战功之时,再衣锦荣归。柴义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又是出自名门,请侯爷收为己用。另特送几件小礼物,答谢侯爷再造之恩!

    董卓本就是张让的人,此外张让也急需扩大实力,面对何进势力的ri益壮大,张让早就开始担忧了,所以张让想到了培植自己的外部势力。因为张让也懂得没有军权就没有实权的道理。种种原因聚合在一起,再加上董卓的书信和奇特的礼物,张让顺理成章的给了杨义最大的好处。

    今天这么好的时机张让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张让对汉帝刘宏的xing格把握和利用那绝对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的,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什么机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刚刚的几句耳语不但拍了皇帝刘宏的马匹,最大的‘好处’也得了。因为张让并不知道,杨义对于他来说应该用狼来形容才更加贴切!对于军人出身的杨义来说,最恨的就是阉党宦官,杨义虽然同情他们被伤害,但是更恨他们的不自爱与yin险,从古到今多少豪杰死于阉党宦官之手。而杨义最恨的太监就是两汉和明清的,所以对于张让来讲培植杨义就等于培植自己的死神!

    众位大臣对汉帝刘宏的封赏很是疑惑,特别是太傅袁隗不服道:“陛下还请三思,杨义乃一小民,怎么又出身名门呢?偶有小胜,陛下封赏是否过重呢?”

    “太傅有所不知,这杨义乃是名门良将之后,实名柴义柴子昆,乃柴武大将军后人,少时轻狂被逐出族墙,柴义知错恐给家族抹黑,故此改名杨义,只身来到边关守疆护国,待立得战功后,才返家门。如此良才吾朝怎能不用,封一破虏将军朕看这柴义还担的起。众卿家可还有疑义么?”

    众人又是一阵议论,这回说的可就不是刚才那番话了,什么不愧少年英雄了,名门之后了,忠臣良将了全部都来了,一时间杨义快被一些酸儒夸的没边了。当然还有一些头脑清醒的不这么认为,说出这些话的多数是一些无所作为的愚官、庸吏。

    就这样杨义自己都不明白怎么就希里糊涂成了名门之后。当杨义接到这份诏书时一头雾水,却不知道其中原来大有隐情。

    话分两头再表杨义。

    杨义安排完一切就等着匈奴人来了,杨义身边没多带人手,加上赵雷也没到二十人,他们在距离上古村不到三里的地方横枪立马等候匈奴人到来。杨义还真骑不惯这汉朝的战马,没有马镫,马鞍也简陋的可以,如果跟现代的马鞍马镫比起来,汉末的战马配件简直可以用寒酸来形容。

    西风冷萧萧入骨,天气越来越凉,杨义握枪的手不自然的紧了紧,秋末临冬的时节空气更显得干燥,干冷的风打着旋吹起远处的黄土,然后又重重的抛在地上,似乎在预示着大战的来临。杨义看看身边的十几人,开始痛苦的思索,因为杨义不知道这次大战过后还会失去谁……

    杨义这种不好的感觉不是此刻才有的,这种感觉在杨义刚刚来到三国时就有预示,杨义知道身逢乱世,死亡是在所难免的,可杨义还是想创造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现在他才明白那仅仅是个奢望。上古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没有实力你永远不可能有说话的权利。这才多久自己辛苦建造的上古村就要亲手废掉,几万匈奴大军眼看就要到来,还有数字不详的鲜卑骑兵陈兵雁门郡边,随时举戈而来,目标都是自己的上古村。我杨义作错了什么?我只想好好的生活,可是你们却……

    杨义使劲的摇摇头甩开一切杂念,打起十二分的jing神迎接这场狂风暴雨。

    还别说,匈奴人还真的很准时,刚近午时杨义就感觉胯下的战马开始不自然的抖动,杨义再抬头时远处的烟尘已经隐隐可见。杨义知道自己等的人就快到了。不过几息之间,远处的滚滚烟尘便已清晰可见,一片黑云从地平线下缓缓升起,大地在剧烈地颤抖,又象在痛苦地呻吟,仿佛不甘心这样被异族践踏。然而,不管如何的不甘心,匈奴的骑军仍在缓缓接近,雄壮的战马四蹄翻飞,轰轰的巨响,似乎每一下都跺在众人的心上。大家的心跳似乎已随着马蹄声开始急促的跳动起来,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听不见任何其他的声响,天地间只剩下那轰隆隆的战马奔驰和北风呼啸之声,尘烟和着轰鸣声可以淹没一切忽略一切。

    杨义此时终于体会到什么叫扯地连天,什么叫遮天蔽ri了。虽然现在的距离还不到匈奴骑兵的面目可以清晰可辨的程度,但目之所及已布满马蹄带起的烟尘。匈奴骑兵咆哮着、呐喊着、怪叫着奔驰而来,杨义虽然受过特殊训练,但这样的体会对杨义来说也是首次,杨义多希望这是首次也是最后一次。但他也知道那仅仅是个美好的愿望罢了,乱世将至,以现下来看自己绝难独善其身。

    杨义看了看身边的人,各个也都是面sè发青,双手死死的攥着兵器。突然,杨义运足中气高声唱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吾yu乘风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从头收拾旧山河!”十几人不自觉的跟着念了起来!杨义看看差不多了,再次吼道:“犯我大汉!虽远必诛!拥铁甲三千!护浩浩华夏!”

    “犯我大汉!虽远必诛!拥铁甲三千!护浩浩华夏!”十八人整齐划一的呼喊起来。十八人再不管那滚滚而来的洪流,再不惧那掀翻天地的狼骑,怒瞪着双目注视着前方伴着烟尘翻滚而来的铁线,大家都知道如果退缩一切就将前功尽弃。十八人必须等到清楚的看清匈奴骑兵才能撤退,甚至有可能还要‘对上一阵’。

    呛人的烟尘终于席卷上脸面,匈奴骑兵已经在百米之外停住,人喊马嘶声连绵不断。但十八人没有一点退意,口中仍在喊着号子,双眼怒视前方。杨义知道大功告成了,一拨战马,同时伸手弯弓搭箭开口叫道:“点子扎手,风紧扯呼!”:

    “吱儿~~!”一声长长的鸣叫,响箭冲天而起。

    十八人难得有一次整齐划一,却用在了转身急驰逃离战场上,匈奴人被响箭惊的一阵慌乱,半天没有反应过来,还以为中伏了呢。待匈奴骑兵反应过来时,眼前的那汉人‘十八勇士’早就钻进远处的树林,时隐时现了。

    匈奴人头领被杨义等十八人气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好悬没从马背上掉下来,愤怒的一挥马鞭指着二三里外的上古村喊道:

    “踏平上古村!”

    牛角号呜呜声起,旧的尘灰还没有落下,新的烟尘再度飞起,匈奴骑兵以扇面型扑奔眼前的上古村,杨义遥遥的隐藏在林中看着再次奔驰起来的匈奴骑兵,知道杀戮开始了……

    就在匈奴骑兵刚刚奔跑起来的时候,只见跑在最前排的骑兵身子一矮,噗~!黄土飞起数丈之高,紧跟着一声战马的悲嘶和骑士凄惨的哀号。和上次鲜卑人袭村一样,前赴后继的匈奴骑兵也如下饺子一般,涌进陷坑。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匈奴士兵一时间根本控制不住战马,在这关键时刻就真的看出了匈奴人之间的马术差距——有些人的双腿紧夹马腹,单手往上猛拉缰绳飞马跃过地上的壕沟陷阱。

    “砰~!”

    “呼嗵~!”

    “啊~!”

    “呀~!”

    一片惨呼惊叫和跃马落地声交织在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