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生带着杨素心走到院中的水井边上,水井深不见底,正往外冒白气,林生掂起脚尖摇着辘轳,摇上一个白铁桶,里面的水也在微微冒着白气,杨素心含了一大口水才发现,那水居然是温热的。
翠儿姐从火塘的灰烬里拨出三个煨得香喷喷的白薯,大家一人一个捧着啃。杨素心吃着,抬头看见林生的样子,指着林生哈哈大笑起来。林生疑惑地看着杨素心,指着杨素心也大笑了起来。原来,他们的嘴上,都被糊上了黑糊糊的一圈。
高而峻峭的山,在雪后的阳光下起伏绵延地向着蓝天。爬犁在没有人走过的雪地里向上攀缘着,压得那些新雪发出嚓嚓的轻响。两道的青松和白桦都披着厚厚的雪,看上去蓬松而又温暖。清晨凛冽的寒风迅速地在山林里穿梭着,偶尔会有大团的雪从树枝上掉下来。一群麻雀从山上飞下来,在雪地里翻寻着食物。雪把地上的一切都掩没了,一无所获的雀儿们又重新震翅起飞,往山下更低的地方飞去了。阳光下的雪地闪着耀眼的白光,刺得人眼睛发痛。
林生快乐得像一只刚出笼的小鸟,翠儿姐边赶着马车边说:“大生,张爷爷教你的那诗怎么念的来着?念给素心阿姨听听看对不对。”
林生从马车的麦秸堆里站起来,两只小手叉着腰,挺挺小胸脯,大声地念了起来:“
千里黄云白日熏,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清脆响亮的童音在山谷里回荡,杨素心和翠儿姐都在这童音里沉默了。
绵延的山坡似乎没有尽头,翻过一个山头,面前便会出现另一个更高的山头。
翠儿姐说:“素心妹子你算是来着了,要是迟些时候来,大雪一化,这路上的泥泞就有半人深了,别说是马车,就是自己走路也趟不过去。”
杨素心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翠儿姐突然就扬起嗓子唱起歌来:“。。。。。。。。。。”那声音在寒风里仿佛被冻住了一般,脆生生的嘹亮。
将近一个小时,马车在一个山头的木房子前面停了下来。翠儿姐从马爬犁上搬下来几捆结结实实的高粱杆放到篱笆外面,林生大声地叫着:“张爷爷,您快来看谁来了。”张牧教授从一块厚实的毛毡后面探出头来边咳嗽边应着:“呵呵,是林生来啦,先别进来,这屋子熏人的很。”边说着边钻出来,身后的毛毡里趁没来得及闭合的工夫,冒出一股浓浓的白烟。
翠儿姐不用回头就接口答道:“火塘又灭了吧,您老出来透透气,等会咱一准给您把火生着。”
刺眼的雪光里,张牧教授这才看清楚,站在林生旁边的竟然是杨素心,他一下子就愣在了那里。
杨素心看着一年不见就已经须发皆白的张牧教授,心头一酸,几乎哭了出来。她奔上前去,握着张牧那粗糙的手,大颗大颗的眼泪落在了雪地上。
师生两个抱头痛哭的时候,翠儿姐已经把那当门用的毛毡撩起来,抱着几棵高粱杆把火生着了。一阵浓烟过后,火苗欢快地烤干了那些被雪打湿的木头,屋子里顿时就多了许多生气。
翠儿姐知道师生两个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就拉过在一旁纠缠着张牧教授要听故事的林生,悄悄地说:“咱们去看看前天放下的那个陷阱,兴许能套上狍子野兔儿什么的,中午咱们炖肉吃。”林生欢呼着跑在妈妈前头,乐颠颠地走了。
4
原来,张牧教授刚被放到这里的时候,当地的人们都很崇敬这位做大学问的老教授,队上干脆把他安排到山下的小学校里教孩子们念书。
可是,没过多久,上面来人了,说是来监督右派分子的改造工作。上面的人一看张牧教授住的房子,大发了一通牢骚,说:“让这样一个反动学术权威来教育这些孩子?这象话吗?想教出一群小反动分子来?”
队上没奈何了,只好按照上头的要求,把他安排到这荒无人迹的山林里来看林子了。后来,又来了几拨检查组,提着张牧教授批斗了几回,以前那些经常给他送柴火送粮食的人们,也就不敢再接近他了。
这个翠儿姐,原来是林场一个烈士的遗孀,刚结婚丈夫就死在了一次雪崩里。本来他是可以逃脱的,可他偏偏为了救场长的儿子,被雪埋在了底下,后来人们去挖也没能够挖出尸体来。这个翠儿姐也是个奇女子,丈夫死了七个月后,在松树林里生下了小林生,从此也就不再说嫁人的事了。加上翠儿姐平日里为人热情泼辣,大家对她也带着几分尊敬。这一来二去的,也就她敢不时上山来看望张牧教授了。小林生聪明伶俐,记性又出奇的好,整天缠着张牧教授给他讲故事,翠儿姐也就乐得为林生找了个好老师。
杨素心看着东倒西歪的篱笆墙、昏暗的干打垒土坯房子,还有那块破旧得脱了形的毛毡做的门帘,鼻子一酸差点有掉下泪来。
她突然想起了一样东西,赶紧跑回马车上搬下紫绮古琴来,放在张牧教授的面前。张牧教授佝偻的腰背一瞬间挺直了许多,脸上那种忧愁的神情也一扫而光。他欣喜地接过紫绮古琴,像抚摸一个初生的婴儿一般地抚摸着紫绮,几颗热泪砸在古琴上,又赶忙用袖子去拂。
杨素心静静地看着张牧教授,一句话也没有说。
张牧教授激动了一会,干脆盘腿坐在火塘前面的地上,一曲《阳关三叠》和着他浑厚沧桑的声音飞扬而起:“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终结音停在了商音上,反复徘徊着,余音饶梁、意犹未尽。。。。。。
师生正沉浸在《阳关三叠》的余韵里回味着,林生大呼小叫地奔了进来,狗皮帽子上插着一根鲜艳的山鸡毛,手里骄傲地举着一只冻得已经僵硬的野山鸡:“哈哈哈哈,你们看,这是什么?”翠儿姐一边追着他一边喊:“慢点慢点,大生你慢点跑啊,别摔着了。”一边也快步地走了进来,她的手里居然提着一只色彩鲜艳的狐狸。那狐狸前腿和胸前的毛都被血伽给糊住了,不安地扭动着身体,企图从翠儿姐的手中逃脱。
翠儿姐一边找麻绳捆起狐狸的前腿往柱子上拴,一边说着:“你说这家伙怪不怪,我用牛油裹着炸药放陷阱,它不去咬反倒去踩,也不知怎么的就把那冻的梆梆硬的牛油丸子给弄炸了,可惜了一张好皮毛。”
林生炫耀了一番他手中的战利品,见大家都注意着那只狐狸,觉得无趣。将手中的山鸡往火塘旁边一扔,闪亮的大眼睛开始围着紫绮古琴滴溜溜地转起来。他生平没见过这东西,可不敢轻举妄动。他的睫毛呼扇着,问张牧:“张爷爷,这是什么东西?刚才我听到一种好好听的声音,是这东西发出来的吗?”张牧教授慈爱地看着他,点了点头。他高兴地拍着手说:“比葫弦儿还好听。”
杨素心帮着翠儿姐把火塘上的水壶提下来,正往一个木桶里倒开水准备烫山鸡。那只被拴在柱子上的狐狸看着杨素心,哀哀地叫了起来。杨素心放下水壶,蹲下来看着狐狸,狐狸精亮的眼睛里放出乞求的光芒。杨素心干脆从外面水缸里舀来一大瓢水放到它面前,温和地说:“你现在流血了,不能喝水,我先看看你的伤口好吗?”
林生看杨素心和狐狸说话,捧着肚子大笑了起来:“妈,你快来看,狐狸会说话了。”
翠儿姐进来一看,明白了杨素心的心思,她笑着说:“这畜生碰上了素心妹子也算是走了运了,反正这狐狸肉也不好吃。林生你去多舀点水来兑上,咱先给它洗洗伤口看还有没有得救。”
杨素心和林生用温水把狐狸胸前的血伽洗干净一看,只是前腿受了伤,血已经不流了,皮肉都往外翻着。张牧教授从一个破柜子里找出上次翠儿姐给他寻来没敷完的草药,在一个大木碗里捣着。
等忙完了狐狸的事情,翠儿姐已经把山鸡放到罐子里煨上了。
众人把翠儿姐带来的高粱杆扎成篱笆,把漏风的地方都补起来了,煨山鸡的罐子正好散发出一阵浓郁的香味。
5
没有报纸没有收音机,除了清苦贫寒,山中的日子过得竟比外面还要逍遥。
不知不觉,杨素心在翠儿姐家里已经住了三个月了。她每天教着林生念书,隔天就和林生跑到山上去看张牧教授。林场的人都知道,从北京有个年轻漂亮的女先生来看望看林子的老右派的,人们猜测那一定是老头的女儿或是媳妇。
好奇的人们纷纷议论着,但是一看到翠儿姐像门神一样地守着,也就不敢问了。他们就去问整天围着女先生转的林生,林生骄傲地昂着头,小胸脯挺得高高的:“俺素心阿姨,最漂亮,学问又大,俺妈说了,叫俺好好念书,长大了娶个像素心阿姨那样的媳妇。”
春天来了,大山终于开始复苏了。山顶上的雪化成了汩汩的溪流,百转千回地向山下奔去,路上春雪初化的泥泞也被上山伐木的队伍踩得结实起来,苦苦地熬过了一个冬天的山花野草们争先恐后地冒出了地面。春天是不准打猎的,这是山里人遵循了千百年的规矩,因为春暖花开正是野兽们繁殖的季节。苦苦地熬过了一个冬天的人们,都开始忙碌起来。尽管存下的粮食已经少得可怜,只要看看漫山遍野的野菜和蘑菇,还有正往肥沃的黑土地里撒下去的种子,春天到底还是充满了希望。
然而,跟着冬天一起被封冻起来的,还有一些不太可爱的东西,那就是上头的文件,一个接着一个地往下传。张牧教授被规定每天砍五大背柴火,送到山下大队的会议室里。人们忙完了一天的事情,就都聚集到这所被称为会议室的大砖瓦房里。女人们抱着小孩带着针线活,男人们抽着烟,大家围坐在巨大的火塘边听队长念过了期的报纸或者毛主席语录,有时候也讨论现在的形势。不过每次一说到形势,女人就带着孩子们往家里走。
杨素心一开始也好奇,跟着大伙一起去开会,后来也觉得没意思,索性就不去了。可是,不管怎么样,中央的指示和精神是要学习的。尽管每次开会到最后都成了男人们抽烟扯皮、女人们烤火做针线、孩子们钻来钻去的乐园,张牧教授每天五大背干柴火却依旧是断不可少的。
青黄不接的季节,家家的餐桌上都是清汤寡水的野菜稀饭。杨素心在翠儿姐的家里也住得不好意思了,她决定去佳木斯买些粮食布匹来补贴一下生活。
翠儿姐看出了她的心思,这个热情泼辣的妇人差点都翻脸了:“你要这样就见外了,不要怪姐给你翻脸。这年月你上哪里去买粮食?咱这还算好的,听说城里都饿死人了。你没听上次的工作队说的吗?现在北京啊哪里啊,到处都乱成一团糟了。你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回去啊,那等于是去送死,现在外头就整你们这些有学问的人。”
杨素心被她这一番连珠炮一样的话给噎住了,想想也是,翠儿姐虽然书读得不多,却是一个很有见地的人。
翠儿姐见杨素心不说话了,心里也知道她是个明白人,语气也就缓和一点了:“明天我去城里给林生买点布面做鞋子,到时候你和我一起出去逛逛,在这里也把你给憋坏了。”
山中方数日,世上已千年。
佳木斯确实是乱成了一团,大街上到处是戴着红袖章白袖章的年轻人。他们到处贴标语喊口号,偶尔还会发生一些小小的冲突。
翠儿姐和杨素心都不敢停留,匆匆买了些生活用品就赶紧往回走了。像是要证明自己说的话,翠儿姐特地赶着马车绕到火车站。
到了车站才发现,整个火车站人山人海。车窗上、座位上、座位低下、行李架上,总之只要是能容下一个人的脑袋那么大的地方,都挤满了人。从外地涌向这里的人潮与从这里涌向外地的人潮汇合在了这里,人们喊着口号,互相推挤着,有孩子和妇女的尖叫不时从人们的脚下歇斯底里地发出来。在这样的环境下,杨素心根本就上不了车,就算是上了车,紫绮也会被人们挤得死无全尸。
有一天,杨素心和张牧教授坐在院子外的空地上弹琴,林生牵着那只腿伤早就好了的狐狸玩耍。
翠儿姐骑着一匹没上马鞍的马闯上山来,一见他们三个人,便勒住马头气喘吁吁地说道:“快,快把琴藏起来。破,破,破四旧的人上山来了。”
张牧教授被批斗了这么些年头了,直觉地感受到了危险,他立刻抱起古琴往杨素心怀里一塞,一把拉起林生往翠儿姐的怀里送,一边沉着地说:“你们快走,他们是冲我来的。”
翠儿姐焦急地摇着头,她大口地把气喘匀了:“不是不是,刚才场子里开会了,一队红卫兵正在挨家挨户地找字画古玩,说那都是四旧,要打破的。我一想您老的那把琴可是有些年头的,砸了可惜啊。”
杨素心惊得瞪大眼睛,抱着琴愣在那里不动。
翠儿姐一跺脚,接过古琴也不管横竖就往怀里一抱:“盒子呢?用盒子装上,把你那个长帆布包拿来!大生快去抱些高粱杆子来,张老师你不要愣着,快去找铁楸。”
众人七手八脚,把那紫绮古琴用盒子装上,再用帆布袋套上,几层油布裹好以后,包上一层高粱杆子用细麻绳扎起来,埋到了屋后面刚挖出来的泥坑里。翠儿姐端着一瓢水往刚填上去的新土上一浇,长长地出了口气,拍着手上的泥土说:“这下好了,明天一早这地就结霜了,看不出来了。”
张牧教授忧郁地看着那块湿漉漉的新土,黯然地说:“想不到这琴挣扎了几千年,还是有被埋到土里的一天。”
杨素心像是在安慰他,又像是在安慰自己:“没关系的,有一天紫绮还会重见天日的。”说完意味深长地看着小林生的背影。
大家在院子里站着,翠儿姐搓了搓手,略有些为难地说:“我先把大生送下山去,下午那些小畜生们一准来找您麻烦。”
张牧连连点着头:“把素心也带下山去,这里不安全。”
杨素心淡淡的说道:“我没什么不安全的,我要在这里陪您。”
翠儿姐叹着气说:“素心妹子你是不知道,这回可和以前的批斗不一样了。”她压低声音说:“有人想浑水摸鱼哩。”说完拎着林生上了马,丢下一句话:“下午我一准上山来,您老保重。”说完一夹马肚子,飞奔下山去了。
6
翠儿姐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约莫过了半个小时,一队带着红袖章、手里拿着木棍的年轻人闯进了张牧教授赖以栖身的小院子。
为首的一个半大小子横着一棍子打倒了半截篱笆,手里举着一本红宝书大声地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完冲身后一挥手:“同志们冲啊,我们要消灭一切封建势力的余孽,建立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
张牧教授和杨素心站在那里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小将们的自尊受到了侮辱,何况还是一个冥顽不灵的右派分子和他的忠实支持者。他们如同蝗虫一般,推开张牧和杨素心,冲进了小房子里。他们四处翻寻着,却一无所获。
为首的那小子勒起张牧教授的衣领,咬牙切齿地说:“老顽固,那把古琴放在哪里了?说!”
张牧教授和杨素心当时就惊出了一身冷汗,翠儿姐说得对,有人想浑水摸鱼。现在他点名要古琴,就说明确实被人盯上了。杨素心和张牧迅速地对望了一眼,继续沉默。
小将们还在院子里里外外地找着,一眼看见院子外面的那只狐狸,脖子上居然还拴着一跟细麻绳,蜂拥上去,十几条棍子一齐下去,可怜死里逃生的狐狸转眼之间变成了一堆肉酱。
杨素心听到了狐狸临死前的惨叫,她冲了出去。刚跑出院子三四步,就被人一棍子抽在后背心上,她痛叫一声扑倒在了血肉模糊的狐狸尸体上。眼看着棍子还要往下落,张牧教授突然推开了那领头小将的手,扑过去护住了杨素心,棍子如雨点一般地落在了张牧教授的头上、身上。
领头小将发现不对头,赶紧喝住了大家的棍子。杨素心的脸上、头发上都沾满了狐狸血,她艰难地转过头爬起来。张牧教授无声地从杨素心的身上滚到地上,后脑勺被打开了一条足有三寸长的口子,血从伤口正往无声地涌着,不一会就浸湿了一大片草地。
闹事的小将们发现真要出人命了,都害怕地往后退着,领头的那小子虚张声势地说了一句:“这就是冥顽不化的右派反动分子的下场。”
杨素心扶着老教授的头,轻轻地把老教授放在地上,站起来向着为首的小将逼近着。她的脸上、头发上、手上身上都沾满了鲜血,眼睛里喷射出愤怒和仇恨的火焰,她声嘶力竭地吼道:“畜生!”
她的样子,就像一个屹立着的复仇女神,小将们心虚地往后退着,不知道谁先开的头,一个个掉头往山下逃去。
第十二章
怀戚者闻之,则莫不懔惨凄,愀怆伤心,含哀懊咿,不能自禁;其康乐者闻之,则愉欢释,舞踊溢,留恋澜漫,噱终日;若和平者听之则怡养悦愉,淑穆玄真,恬虚乐古,弃事遣身。
――嵇康<<琴赋>>
1
杨素心抱着张牧教授,一动也不动。张牧后脑勺的伤口已经被杨素心用衣服包起来了,血依旧汩汩地往外冒,不一会就浸湿了那衣服。
翠儿姐骑着马出现在对面的山头上,她纵马飞奔到杨素心面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