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烟雨欧洲行-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那边有事,我必须赶回去。牛经理手续还没办好,暂缓去。”

    姬逸夫沉思片刻,说:“孔教授,这样吧,我现在就拟一份意向书草稿,然后接您到商检局,跟我们局领导签字,您看行吗?”

    “我,我……没得时间呀!现在家里还有好几个人要和我谈呢!”

    姬逸夫心想,不成,必须得栓住他——他有点耍滑头,就说:“下午呢?”

    “可是,可……下午也排满了——”

    “要不11点我准到您家接您?反正我们谈了半天,总得有个文字东西呀,要不算怎么回事呀?请您多关照啦!”

    “哦…好吧,好吧!”姬逸夫听孔教授挂断了电话。

    呵!真端起来啦!孔教授支吾、堂塞的语气,令姬逸夫不太高兴,也引起了他的警觉。他赶紧向郭局长作了报告。郭又叫他赶紧向毛局长报告。挣得毛局长同意后,姬逸夫又急忙“打的”赶到孔教授家。把教授请到毛局长办公室时,已是11点50分了。双方稍适寒暄后,姬逸夫拿出《意向书》草稿,毛局长与孔教授浏览过后,双方就具体情况和技术处理等问题又交换了意见。然后,双双留下大名。时间:93年2月18日中午12点整。《意向书》全文如下:

    匈牙利银月国际贸易有限公司(SilverMoonInternationalTradingLtd。;Hungary;以下简称甲方)和巨方商检局(以下简称乙方),就双方共同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市兴办一家中餐馆事宜一致达成如下意向:

    1.双方一致同意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市合资公办一家中等水平的中餐馆(兼营国际贸易);

    2.合资金额。总投资在USD100,000。00左右,其中甲方投入约20%;乙方投入约80%:

    3.管理。该餐馆由甲乙方负责经营管理;乙方出任经理,甲方任副经理;

    4.利润分成。餐馆经营所得纯利润,按30%(甲方):70%(乙方)分配;

    5.合资年限。该合资餐馆预计经营10年或视情况酌定;

    6.甲方负责该餐馆的有关在匈牙利政府部门的登记、法律手续并负责乙方管理人员在中国办理赴匈手续的配合和协助乙方考察组的尽快成行;乙方尽快自费赴匈考察,推进餐馆之尽早建成。

    SilverMoonInternationalTradingLtd。;Hungary巨方商检局代表:毛百民

    匈牙利银月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代表:孔蜀

    1993.2.18

    已是1993年3月了。

    初暖乍寒,春和憬明。阵阵令人激灵的春风,使万物显得清新。微风中,柔软的绿色柳条,一反冬季的张牙舞爪,带着新滋出的点点嫩芽,在啊娜多姿地向着行人咧嘴儿微笑,向着小鸟微笑,向着新破土的小草微笑。

    已然脱去冬装的人们,就象柳树的感觉一样,摈弃了寒冬带来的畏难,愉快地迎接着明媚的春天!

    3月初的一天下午,郭局长将姬逸夫叫到其办公室讲:

    “我今天上午好不容易才和省局的师局长通了电话,他说让咱们先给省局外事处打个报告,然后他再作宫局长的工作。你看看这个考察报告怎么个打法儿?我的意思是既然出去一次,最好多去一两个国家,也不白费这么大的劲儿,你说呢?”

    “说的是呢,我倒是知道市纺织品进出口公司在莫斯科有个点儿,”姬逸夫不摸郭局长的思路,只是顺着说。

    “德国、法国什么的行不行?”

    “要是按孔总说的就不行,因为咱去布达佩斯用的绿皮护照,虽然在东欧不用签证,可去西欧就不灵了。再说,连光去匈牙利省局审批还困难呢,要是加的国家太多,更得捣麻烦了。”姬逸夫想,这样封死也好,省得自找麻烦,到时因签证找病,弄得想好不得,反而夜长梦多,节外生枝。

    “就没别的办法了?”

    “听说,有的团组,是到境外签得第三国,可外事纪律不允许,但大家都在做,”姬逸夫也不知道真的行不行,又提醒说:“还有,加大的开支无出处。”

    5分钟沉默。

    最后郭局长说:“先打个报告吧,就说到匈牙利和俄罗斯考察。越快越好!”

    第二天,姬逸夫就把起草好的报告交给郭局长审核。

    报告的标题是《关于郭发副局长带团赴匈牙利和俄罗斯进行考察的函》,内容如下:

    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根据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为探讨在东欧开设商检公司的可行性,应匈牙利银月(布达佩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及俄罗斯泰山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邀请,巨方商检公司拟于93年4月1日——16日由郭发副局长带团往上述两国就海外设点事宜进行具体洽谈和考察。费用自理,特报省局审批。

    郭副局长拿着报告琢磨了半天,提出两点:第一,办餐馆的事还得提,因为省局已经知道了,不提不合适;第二,应说明,他是以公司董事长的名义出访的,否则,名不正,言不顺。

    结果,第二天,报告被改成了如下内容,并于93年3月10日上报省局:

    省商检局:

    根据巨方商检公司与匈牙利银月(布达佩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关于在布达佩斯合资兴办中餐馆的意向书和关于在俄罗斯寻求合资项目所收到的俄罗斯泰山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邀请函,巨方商检公司拟于93年4月1日——4月16日由郭发副局长(以公司懂事长名义)带团前往上述两国考察。考察组由巨方商检公司牵头并派两人参加,巨方旅游服务公司派两人参加,共计四人,费用自理,特报省局审批。

    一九九三年三月十日报告上报后,一直没有消息,眼见已是3月底,郭副局长决定亲往省局一趟,当然不光为此事。

    正是“烟花三月”的季节,省城已是处处翠绿,点点焉红。

    郭副局长和姬逸夫在省局走访了办公室,外事处和主管外事的师局长。别看郭局长在局里颐指气使,可到了省局就惨了——一个劲的低声下气,要说他们都数同级呵!哎!官场啊!姬逸夫最讨厌的就是这一套,看着都叫人难受。郭局长向人家多次解释,说不是非要出国办餐馆,主要是正好碰了这么个契机,想在国外开展业务是主要动机……又托省局办公室主任帮忙,得以谒见省局宫局长。当然,宫局长还是老调重谈,大讲旧社会海外华人出于无奈、赖以“三把刀”谋生的悲惨境域及我们效法的不宜,并阐述了对业务应当扬我所长、另僻蹊径的道理……郭局长还是祥林嫂式的解释,反复说明报告中所说的出国办餐馆,仅是契机,并非决定,及内地局难得有一次机遇的出国考察。当然对宫局长所讲开辟业务的意见和对华人经历的形象比喻,郭局长显出一副顿开矛塞、耳目一新的样子……

    他们在省城折腾了足足两天,还请了省局相关人员吃了顿饭,为两位客人每人买了一条万宝路香烟。本来在饭店外头买会便宜许多,但考虑到不好报销,郭局长只好在饭店里叫了。结下帐来,花了1千3百多——光烟就要了5百块!

    第二天在他们等火车返回巨方时,郭局长又对小姬说:“去,去买点吃的去,好家伙了,跟局长出差,还不叫你沾点光?”见姬逸夫有些不解,又叨叨道:“去吧……我们每次出来都这样的,回去找点儿发票我给你批报就算了。”

    姬逸夫这是第一次和局长出差,对郭局长的出言坦率和突发不意,感到惊讶和震动——怎么会是这样?这样不遮不拦?这令姬逸夫开始对心目中的领导形象进行重新定位。但惊讶不如从命,他只好去买了些干果、食品。郭局长也给了他几袋。郭局长的表现给姬逸夫的刺激挺大,回家后姬逸夫跟自己的妻子还反复提起,说:“现在的领导怎么这样毫不遮拦,他们如何为人表率?就不怕别人笑话?”

    他妻子关丽则平淡地说:“咳,你是跟领导出去的少,有点大惊小怪。现在的领导都这样。”

    总之,郭局长的走访是有效的。

    他们得到了准确消息:他们考察的批准没什么问题。
第三章 蜻蜓点水四君疾行俄罗斯  金蝉脱壳独夫布设脱钩计
    1993年1月15日,距姬逸夫和孔蜀晤谈20天后的上午9点10分,姬逸夫安坐在巨方大酒店大厅的沙发里。

    三星级的酒店坐西朝东,进了正门,前面是一个欧式旋转楼梯,通二楼的悬空中餐厅,北半部是候宾区,南半部是酒吧、西点、饮料厅;楼虽然仅有18层高,占地虽然仅有一万多平方米,倒也来得小巧玲珑,韵味十足。这是巨方市唯一一个具有酒店风格的高档社交场所,一个令人瞩目的地界儿。每日里,出入此地的,不是海外宾朋,府衙高官,就是大家商贾,技艺名人。这儿是个令普通百姓望而却步的地方。

    该酒店系中马(马来西亚)合资企业。在城中“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别看它现在这样车水马龙,热闹繁忙,89年初落成时,却倒霉地赶上个“六四风波”,一连几年的门市萧条,令外方女老板愁眉不展,苦不堪言。毕竟,投资人还具慧眼,92年年初以来,买卖见火,那种气势人人都有体悟。这酒店可谓巨方市改革开放的窗口!现在,大厅里气氛安谧,时不时地有宾客来往——夜生活过长的人们还在梦乡。外边,阳光明媚,院内的杉柏灌木,郁郁葱葱;北风中,街边高大的洋槐、水柳树上,凋零的黄叶,依然顽强地飘舞,不时被吹落枝桠,孤独地漫天飞荡。望着望着,姬逸夫突然有一种苍茫感。

    姬逸夫身世平平,但胸怀远向。

    其父姬照钢,为人忠厚,耿直、刚烈。1917年,当姬照钢秋季嗷嗷问世时,其祖父,21岁的姬文宾早已于是年春天病故,使他变成一个名付其实的遗腹子。之后,当时年仅23岁的祖母姬邵氏,拉扯着他和长其两岁的兄长姬照康,艰难度日,相依为命。姬照钢忠厚寡言天赋一般,为母命是从,是故有了苦功苦练的9年私塾寒窗。他对四书五经等国粹经典熟读有过,尤其对论语更是背诵能详,而且写得一手漂亮毛笔字,无论大楷小楷,隶宋魏碑,书来得心应手,人见人夸。而姬照康却迥然各异。他生得浓眉大眼,皮肤白晰,鼻官高挺,聪慧善言。时至民国初年,照康顺应时运,十分崇洋媚外,一眼的看不起私塾旧教,故而上了洋学堂,而且近朱近墨,与学堂中的纨绔子弟讲吃论穿,着实地叫姬邵氏费心头痛。姬照钢和姬照康虽是一母同胞,却秉性各异,那是造物主的造化,谁人晓得其中之奥妙?为生计累,姬邵氏一边为人洗涮针黹,一边将姬照钢送往北京西北一百来里开外的康庄、寄养在他二叔家。可怜的照钢,生而无父自不待说,又幼小离母,情感之失落,可想而知。及至他15岁,几经挫折地当上铁路车童,才和母亲与兄长合居一处,他每月8元大洋的月薪,成了全家的唯一生活来源。

    姬逸夫的祖母邵氏,北京西山香山脚下满村人,家姓邵,本人无大名,解放后登记户口时才起名作清华。清末光绪年间,从外,列强入侵,战乱不绝;在内,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当时,邵氏家境贫寒,有兄弟姐妹四人,她排行老二,上有一姐,下有一妹一弟。其父为人看坟,属房无片瓦,地无一垄之辈。到底多穷?姬逸夫听他奶奶说,最不得已时,她们曾以槐树籽代粮,其贫穷程度,可见一斑。及至其小弟出生,恰逢大旱灾年,家中已是生计全无,父母不得已将其大姐和她分别送往别家做童养媳;将其小妹送给北京一个人家做丫头;又将她刚刚问世的小弟,送了陌生人家,而她母亲则经一个剃头匠的介绍,走进醇王府,做了后来宣统帝二妹的奶妈。

    邵氏作童养媳的这家姓姬,其夫就是姬逸夫的祖父姬文宾。时年,邵氏一十三岁,长文宾两岁,二人一直以姐弟相称、相待,感情甚笃。那姬文宾祖籍浙江绍兴,本姓周,在下有一小弟,名姬文翰。因哥儿俩自幼丧父失母,一直跟着姬氏外祖父家过活,才改姓姬。姬氏外祖父乃一清朝道台的门官,因道台奉调入京,就把姬文宾和姬文翰兄弟一并由江浙带入京畿。这段典故,姬逸夫是听奶奶说的,究竟怎样,从未考证过,姬逸夫只是把它当成茶余饭后的调侃而已。

    那邵氏自幼因生活潦倒而家破人亡,后又长出入豪华奢侈的醇王府去看望其母,这使她对达官显贵的“朱门酒肉臭”和草芥百姓的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苟且存生,有了切身体验。从这种体验中,她悟出那条真谛:“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她拼命省吃简用要让照钢和照康念书的原因;这也是有一次,当她以78岁高龄催促姬逸夫说:“逸儿,那英文可有用,我看你好几天可没念了”时,令姬逸夫发笑、大惑不解的原因,要知道那正是在文革“战犹酣”的60年代呵!而他的祖母又是斗大字儿不识的古稀之人!

    话说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寡母苦儿三人相依为命,风来雨去一家无靠苟生。眼见照钢年满20,经媒人穿针引线,姬邵氏做主,为照钢娶了北京南城菜市口曲家的兆英。那是媒妁之言、父母做主的时代;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洞房里,而那时,他们已是夫妻。时兆英芳年18,曾念过初小4年,天赋聪慧且能吃苦耐劳,生得虽不漂亮,倒亦有几分姿色。虽是父母指婚,但婚后男耕女织,倒也融洽,姬逸夫不知道他们有过什么芥蒂或反目。

    姬逸夫共有兄妹5人,其中大哥及二姐分别在5岁和7岁时病逝夭折。大姐姬逸容,后于山东大学化学系毕业,现居天津;弟弟姬舵夫,后于巨方市党校毕业,在巨方市春明区文化局工作。姬逸夫自幼好学,从小学到高中,考试总是名列前茅,且文体音美,全面发展。他是班足球、篮球和乒乓球队队员;学校文艺骨干,演过活报剧、合唱、相声,是校鼓乐队小鼓手;年年被评为三好生、5分生,是公认的佼佼者。他不允许自己比别人差,偶尔的考试失利,比如名列二、三名时,他会深深自省,心中不悦。60年代,随着中苏交恶,上高中时,他们班有幸从俄语转学英语。受当时英语代课老师的影响和青睐,他对英语产生了强烈兴趣。那兴趣是发自人内心的,是颖悟和秉性所为,没有任何社会盖影,不是实用主义的。就像中学时对文学、地理和历史的爱好那样,他对俄语和英语有特殊的兴趣。那是怎样的兴趣和爱好呵?那兴趣和爱好就像在他头颅上开启的扇扇窗户,使他能更近地观察五彩斑斓的世界;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清风又徐徐地穿越时空,通过那扇扇窗户,吹入他的颅壳、回旋于他的脑际。在那五彩斑斓和阵阵轻风中,他依稀看到了彼得大帝、果戈里、屠格涅夫、普希金和安娜。卡列尼那;在懵懂的睡梦里,他为彼什科夫悲惨的《童年》抽泣,为他的社会大学骄傲,为他《在人间》的茁壮成长自豪……在那微微轻风和色彩缤纷中,他似乎听到雨果的轻轻叹息、《三剑客》的击杀、莎士比亚为爱情的呢喃细语、贝多芬在弹奏命运交响曲和古罗马斗兽场的喧闹……他的灵魂插上翅膀,悄悄地飞出窗口,飞越西伯利亚、飞过乌拉尔山,来到红场、克里姆林宫,来到圣比得堡的涅瓦河畔、外高加索、伏尔加河和乌克兰平原……他鸟瞰着博斯普鲁斯海峡,旖旎的地中海和那迂回于阿尔陴斯山与黑海之间的兰色多瑙河缎带;他看到埃费尔铁塔、白金汉宫、印地安人头上的白羽和尼亚拉瓜瀑布上的七色彩虹……看呵!那是幼发拉底和抵格里斯河的银光和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有好望角冲起的,惊天动地的白色浪花……他的心早已飞翔在世界,而世界也早已进入他心中!

    改革开放正在将他心里心外的两个世界渐渐拉近、融为一体。

    今天上午10点,按照和孔蜀老师的约定,巨方商检局的郭局长和匈牙利银月公司要正式接触。

    自和孔蜀教授分手,十多日里,姬逸夫马不停蹄地工作。

    他先向分管商检公司的郭发副局长作了汇报,郭局长表示支持,并说这些年一直没机会出国,主要是考虑一把手毛局长快退休了,把机会都让了毛局长。还说你看,去年毛局长去的突尼斯、尼日利亚、喀麦隆和埃及,前年去的德国、西班牙等国,这次总算该轮上我了。但郭局长要姬逸夫先征求毛局长的意见后再做决定。毛局长听了姬逸夫的报告,也说行,但说只是现在没那么多钱。姬逸夫建议说我们可以再找一家投资的,两家分摊四万美金,就没那么大压力了,毛局长说好好。孔教授听了姬逸夫的反馈,没表示异议。于是,姬逸夫偶尔给他爱人的表妹婿弓复利打了个电话,弓复利是巨方市旅游服务公司的副总经理,听了这个消息十分高兴,说十分愿意参加这个项目,而且他的领导郝局长退休前是市旅游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