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霞打量着蓝氏,轻拍她的手:“妹妹呀,我知你这几年也吃了苦了,唉,可怜我这二弟也是个命苦人,若不是那件事,他何以这么多年直不起腰来?如今多亏了你心疼他,照顾着他,才日渐的好起来了,你们乐清又这么讨喜,哪愁得没有好日子过?妹妹,我这二弟可得你多上心那。”
“大姐……”蓝氏眼色暗了暗,垂下头去。
“行啦,我知道你也不好受”安霞换上一种轻快的语气:“妹妹,也不是我夸,我这二弟是个知冷暖,会疼人的,这么多年想必你也看出来了。那女人是个没福的,她自去寻她的路子去,咱们管不着,咱们呀,只管过我们的好日子”
“你提她做甚哩”蓝氏伸手又拾起绣来:“都许多年没音信了。”
“那就好乐云最近咋样儿哩?还扭着呢?不说话?”安霞往窗外望了望,见几个娃娃不在院中才沉下声音问道。
蓝氏笑起来,带着几分炫耀:“自乐清开口之后,她好像也变了似的,跟我说了好几句话了呢,前段时间还跟我回了一趟娘家,真真把我娘家人都高兴坏了”
“是么好事情,好事情”安霞拍拍腿:“可见你是个有福的,都说闺女贴心,你养她到大,她还能不认你?唉,可怜我就是养不下个姑娘”
“大姐你也别这么说”蓝氏反过来劝安霞:“你那三个小子也是懂事的,再说你还年轻,生娃的事情还不是个早晚儿?你愁个什么”
安霞笑起来:“哎呀,我也不多求,我就能有乐清那么个闺女就知足啦,哈哈~~”
两姑媳在西厢说笑着,吴氏在东厢听见了,心下暗恨,这大嫂究的是怎么回事,咋就跟老2家的这么亲呢?想着,回身对炕上的安红道:“大姐真真儿是跟乐云娘有话说呀,瞧瞧,这动静在这儿都能听得见。”
安红冷笑:“二哥前几日子上我家借粮去了,我没借给他。哼哼,他怕是从大姐家借到了,这时候还不上赶着的扒着亲热亲热?照我看那,好借难还,你等看大姐来要帐的时候这两家子怎么打吧”
听安红这么说,吴氏心下顿时舒服了许多,她笑起来:“安红,我上次回娘家可专门去寻了一趟我大娘,替你说了几句话。应不应么,还看你的啦。”
“嫂子,还是咱们亲……”安红有些激动的握住吴氏。
吴氏笑起来:“瞧你话说的,我们姑嫂不亲,谁人亲?”
正这时,一个二十七八岁穿着整齐的年轻人跑进了院子,直奔堂屋,急急对张赵氏道:“二姑四姑过来了”
~~~~~~~~~~~~~
周末愉快,顺手点点推荐吧。。
第三十章 陈家赵氏
第三十章 陈家赵氏
张赵氏曾经,也是大户千金。
赵家以前是附近闻名的大户,张赵氏的祖父经营有道,在镇上经营有铺子,在乡下置有田产,那时的杨家在赵家眼中,只不过是一般的富户而已。
张赵氏祖父有三个儿子,张赵氏的父亲排行老三,带张赵氏在内一共有三儿两女,本来若那时候能寻下几户大户做亲家,后来也就不用这么落迫。可惜张赵氏的大哥当时娶了张家村的最美家中却最穷的女人,而张赵氏当时也不顾家中反对,嫁给了从外逃难过来,身无分文的老张头,其他两个弟弟也纷纷娶了美貌娇妻回家,唯一有陈赵氏觉得父家再富贵也无用,夫家有钱才是自已的,所以她嫁进了陈家,陈家当时在镇上也开有几家米铺,与赵家算是门当户对。
后来随着张赵氏祖父日渐衰老,赵家的家道也日渐中落,张赵氏祖父死后,三个儿子干脆分了他的家产,几人都是娇生惯养大的,身无长物,没本事没气魄,都守着那点家财坐吃山空,轮到张赵氏几人头上的时候,已经是所剩无已,就算张赵氏落户本村,老张头算得上是半个上门女婿,但张赵氏毕竟是个女人家,娘家的家财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的,所以她从那曾经极富的娘家所带出来的,也就只有这座宅院,另有十来亩当时陪嫁的薄田,后来又为了几个儿子娶妻,那十来亩的薄田也卖掉了。
而这些年里,陈家的生意却越做越大,在镇上不但有了粮铺,又开了布庄,在乡下也置了不少田产,一来一去,做为陈家当家主母的陈赵氏,成为了几个兄弟姐妹里最富有的,为了得点好名声,虽然已经没了父母,但她还是每年年节都回来给几个兄弟和姐姐送些东西,并象征性住一晚。另外每年的这一天还有个大事,就是陈赵氏为这几个兄弟在张家村备了十亩的肥田,她回张家村省亲的这天,在哪家住的,来年这十亩肥田就归谁家种,这么多年以来,这块地一直都是由赵大一家种的,他家的小儿子跟安平一般年纪,一张嘴却最是会哄人。
进院报信的这个年轻人是赵三家的大儿子安风,赵三家只有两个儿子没有女儿,大儿安风,二儿安雨,都已成亲,安雨是今年春上成的亲,成亲的对像还是张赵氏给相帮着寻下的,所以这段时间里,赵三一家与张赵氏一家很是相好。
“来啦?快快,都收拾收拾,呆会儿有眼色些”张赵氏有几分紧张的吩咐两个儿媳都到门边排成排,又整了整自己本已很整齐的衣裳,下意识的问道:“这次带谁过来的?”
“她家的三闺女,还有那个宝贝小孙女。”安风往门外瞥了一眼:“在大伯家只坐了一会儿便往这来了,是驾马车过来的,一共有两辆马车呢。”
“哦?”张赵氏浑身一顿,望向安风:“怎么回事?”
安风附耳张赵氏:“今早安强说错话得罪了四姑母,也不知四姑母做何打算,马车没在他家停,东西也没卸,只给大伯一家分了点东西便驾车往这来了。二姑,我看……”
张赵氏嘴角浮起一丝喜意,又染上几份嘲讽:“安强向来自以为是个会说话的,可是俗话说多说多错,他那张嘴再利害也总有说错的时候,哼哼,那地他家也种了那么多年了,也该歇歇了。”
“哎,就是的。”安风跟着笑笑,这次突发变故,无疑对自家是有好处的,四姑母不在大伯家住,那二姑,自家还有五伯家都有希望,五伯家只有两个女儿,四姑母怕是不会在他家住的,那就只剩了二姑跟自家,最近二姑家跟自家又相好的很,这美差事落在谁家头上对自家都有好处。
乐清与乐云站在蓝氏身后默默的听着安风的话,乐云脸上古井无波的瞧不出什么,乐清眨着大眼装作没听懂,只是心里暗暗拍手,如果照嬷嬷跟安风叔这么说话,今年那十亩的肥地大舅姥爷一家是指定种不上了,那就是说自家有希望了?要知道自已这一家十来口子人,手上可是一亩地也没有啊,种的地都是佃来的,一年到头忙死忙活的,得了点粮都进了别人家的屯仓里,若是这次能争取到这十亩的肥田……
其实岂止是乐清这么想,张赵氏,老赵头,安平安民以及蓝氏吴氏心中也都是这么个想法,就连安红安霞也是都希望这好事能落到自家来,虽然种地的事跟嫁出去的闺女没什么关系,但娘家好过些,自已在婆家的腰杆子也硬啊。于是一群人拿出了十二分的本事,殷切的望着门前的小路,盼望着一会儿能讨得陈赵氏高兴,以便她今晚能在自家歇下……众人此时心中念头出奇的一致——那十亩的肥田,一定要拿下
在众人望穿秋水的目光中,终于摇晃着驶来了两辆马车,停在张家院外,里头的人刚一掀车帘,张赵氏忙迎了上去:“妹妹”
“姐姐。”随着一个沉厚不现情绪的声音,陈赵氏从车里走了出来,她穿一身暗红挑金丝的夹袄,金福字兔毛边马甲,同样挑金丝的紫色厚裙,在阳光下华光流转,流光溢彩,衬着头上插的和耳朵上戴的,只耀得人睁不开眼。
“你呀,叫家中下人来这一趟就得了,偏还要亲自跑一趟,爹娘泉下有知,也要夸你一句孝顺知礼”张赵氏一边扶着陈赵氏下车,一边不客气的夸了起来。
陈赵氏显然对这话十分受用,沉着的面上浮起几丝喜色:“我呀,还不是恋着这寸旧土,这几个兄弟姐妹么?叫下人们来,我哪里还能得见你们一面?”说着,站在院门外打量起院里的情景来,张赵氏则继续伸手将马车上的三侄女书碧和小孙女紫涵接下了来。
由张赵氏老张头和安民安霞几个陪着,其他人都跟在后头,一行人拥着陈赵氏三人往早就收拾得亮堂的堂屋而去。
书碧领着紫涵,皱眉一路打量着,嘴唇紧紧的抿着,心中暗暗决意,若是母亲今晚非要在这乡下歇一晚,自己宁愿窝在马车上将就一晚。
小紫涵倒是不甚介意这里的简陋粗糙,她这回是第一次来,好奇的望望这里,望望那里,转眼见到大眼睛滴溜溜望着自己的乐清,还朝她露了一笑。
乐清回以一笑,心中暗暗的数着:姨姥娘总共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四个孩子都已成亲,那一个儿子现年二十二,膝下只有一个五岁的女儿,就是这个小紫涵,陈家的大宝贝疙瘩。
第三十二章 黑白颠倒
第三十二章 黑白颠倒
陈赵氏这一起身,惊得张赵氏面色都变了,老张头,安民安平几个也跟着起了身,几个男人嘴笨,又不好在这时候插话,都沉默着。
见陈赵氏发了火,两个车夫忙活着将分给张赵氏的东西都搬进了院儿,书碧抱着小紫涵跟在陈赵氏身后上了车,小紫涵只是回头不舍的望了一眼乐清和乐云,却也不敢在这时候去触祖母的怒火,抿着小嘴儿乖乖的呆在书碧怀里,马车缓缓的动起来,往西头赵三山家里走去。
直到马车没了影儿,张赵氏才回身狠狠跺跺脚,朝安红骂道:“你呀你真是生得一张好嘴”
安红眼圈儿一红,软在吴氏怀里,吴氏忙扶住安红,劝道:“娘,你也别生气了,要我看呀,就算是安红没提这事儿,姨母她也不一定能在咱家歇下了。毕竟么,咱家连个男孙都没有。”又低头抚了抚自已的小腹:“我这个又还没下生。”
张赵氏气得叹口气:“你也真是,你姨母说得对,你自己还没生下个男娃哩,你哪来的脸去说别人?这回可是惹恼了你姨母了。”
晓燕见娘亲挨了骂,紧紧的偎在安红怀中,哭着道:“姥娘别骂娘了,嬷嬷在家也这样骂娘哩”
安红眼里一湿,别过身去。
张赵氏浑身一顿,又有些心疼的望向二女儿,叹道:“把东西先搬进屋吧。”
几个男人和安霞家几个小子便齐齐上手将陈赵氏留在院中的东西搬进了堂屋。张赵氏带着众人也进了堂屋,此时她的气消了些,又心疼起安红来:“你在婆家那就是人家的媳妇儿,婆婆说啥你就忍着些吧,你二嫂说的是,你还年轻,生个男娃是早晚的事情,到时也就好了。”
安红心中还憋着蓝氏的气,此时见母亲这么说,不禁又怨起来:“娘,我心里见天里的,也是憋屈的很,今儿不过是叹上那么一叹与二嫂同命相怜,哪知姨母就想偏了去?本来姨母想偏就想偏吧,我说几句软话儿也就过去了,可是你看二嫂说的那是啥呀?我死活想把二哥跟志业往开了扯,二嫂却非要把他俩并在一块儿,姨母不生气才怪”
听安红这么一说,张赵氏也这么觉得起来,抬头白了蓝氏一眼:“你也是的,那种时候多什么嘴,没那个口才可就别逞这个风头。”
蓝氏低头不说话,乐清心中暗怒,当时那个情况,娘亲是被她们扯进里面的,她要是不说话,过后嬷嬷定还要怨她当时没出声帮腔呢,哼,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说白了,不就是想为她闺女寻回几分脸面么,娘亲明明是个受害者,这时候倒成了背黑锅的了。
吴氏见火头引在了蓝氏身上,心下高兴起来,得意的劝着安红:“妹妹别委屈了,这事本也不怪你的。怪只怪呀,有些人总爱出那莫名的风头,结果风头没出成,倒惹了咱们一身骚。”说着,睨了蓝氏一眼。
乐荣也忙告起状来:“嬷嬷,刚才紫涵听乐云讲故事来着,乐云借口去喝水,就是不给她讲,我看紫涵也是生气了”说着,有些心虚的望了乐清一眼,见乐清大眼睛正瞪着她,更加心虚的低下了头。哼,娘亲倒底是娘亲,那是最亲的,算命的那件事自已不敢往外捅,但别的事可就不一样了,自然要帮着娘亲了。
“哼,这十亩的肥田,算是就毁你们手里了”张赵氏怒哼一声。
“娘你这是说啥话当时那个情况,乐云娘能不说句什么麻?看姨母都气成什么样儿了,她要是不那么说,姨母今儿能这么善罢甘休?”安平沉着脸。
安霞也忙道:“就是的,要我说今儿这事儿,谁也不怨,就怨咱没这十亩地的福气,爹,娘,你们也都别气了,事儿过去就过去了,这马上要过年节了,该忙啥忙啥吧。”
安平毕竟是自已的亲儿子,安霞又是家中长女,且自已这五个孩子到如今也就只有安霞膝下有三个小子,她的话还是很管用的。张赵氏怒哼了两声,挥挥袖子指着堆在桌上的礼盒:“安英你看看这回都给了些什么,赶紧分完了我好回里屋歇着去。”
“嗳”安英应声上前将盒子包裹都拆开,陈赵氏每年给的东西基本都一样,今年给的是两块布,十斤猪肉,二十斤白面另四朵绢花和三块水色方巾和一沓宣纸。
布,肉和白面是几家平分的,绢花是给几个女娃娃的,方巾是给安霞家的三个小子,宣纸则是专门给安宝准备的。
张家没分家,那布啊肉啊白面之类的分完了也是攥在张赵氏手上,自家绝得不到一点,倒是绢花自家姐妹定能一人分得一朵,乐清心中盘算着,自己跟姐姐都不爱这东西,再看这绢花用料和作工都不错,要是拿去卖了说不定能得几个钱。
张赵氏在众人的目光里沉默了一会儿,道:“布只有两块,就给安红和安霞一人一块吧,这样给她们的肉就少一些。剩下的白面安红和安霞一人四斤,这方巾是安霞家三个小子的,宣纸是安宝的。”说到这儿,顿了顿才捻起那四朵精致的绢花:“这绢花么,乐荣跟晓燕一人两朵。”说着,将绢花递给两人,两人都欢呼着接过,继而示威的瞪向乐云和乐清。
蓝氏猛的抬起头:“娘,这……”
乐清也忍不下去了:“嬷嬷,乐清的绢花……”且不说布跟肉面都分得不均,这绢花是按人头给的,她怎么能这么个分法?这不是明摆着欺负自己一家么?
张赵氏只是冷哼一声:“你们娘儿仨今儿做的好事,得罪了陈家,还想分得什么?今儿起你们三个就在家给我面壁思过,哪儿也不准去,屋门都不准出”
~~~~~~~~~~~
你们的票票敢多一点么?
第三十三章 决定
第三十三章 决定
蓝氏的面色白了白,抱着两个女儿没作声,只是无力的望了一眼安平。
安平阴沉着脸:“娘,你这是做什么”
安霞也在旁上帮腔:“娘,这是做啥呀……”
连安宝也觉得不公:“娘,不带这样的,明明不是二嫂她们的错……”
“都给我闭嘴”张赵氏寒着一张脸,今天得罪陈家的事情定是要传出去的,大哥那边和三弟五弟那边定要寻事,这事儿必须推出去,不能叫闺女吃了亏。要今天的事情,定是,你这是佬儿没作声。分法?这不是明摆着欺负自已
老张头低头避过儿子投过来求助的眼神,沉着一张脸不说话,他知道这种时候,他说什么也不管用,在这个家里,他说话根本就没有任何分量……
蓝氏心中明白这是婆婆要给安红开脱,再说什么也无用,白着脸起身,带着乐清跟乐云走出去了,安平阴沉着脸扫了扫张赵氏跟安红,也甩袖离开。
张赵氏跟安红被安平的眼神冷得一个哆嗦,脸上硬撑着没有出声。
“哼”安宝最是直接,将手中木碗往地上一摔,往西厢跑过去了。
“娘,这么做有些过分了。安红,你就不说话?”安霞脸上也不见笑意,沉着脸,回身对丈夫道:“你带三个娃娃先回吧,我去西厢呆会儿。”说着,也去了西厢。
这是人家的家中事情,安霞女婿周一丁也不好说什么,只抱歉的跟老岳母笑笑,带着三个孩子和他们分得的东西离开了。
西厢
安英跟安霞正在外间劝着蓝氏,吴氏闪身从门口进来了,嘴上也安慰着:“乐云娘你可别生气呀,其实今儿这事可真不怪你。”
安英跟安霞同时瞪她一眼,她只当没看见一般在三人中挤了挤,坐下来:“要说这可都是你家乐云惹的祸。我问过乐荣啦,刚刚在里屋,我家乐荣哄得人家小紫涵那叫一个高兴呀,要不是你家乐云故意不讲故事惹了小祖宗不高兴,刚刚姨母要走的时候,她要是开口说几句,姨母还能不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