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爬上去谈何容易?没有大把大把的银子供上去,没有人提携,光靠苦熬,能活活把人熬死。
能进坤宁宫当差,先不说能不能得到皇后青眼,至少底下的人是会巴结着的,绝不会像原来那样被人踩了。
所以,赵德全才会这么激动。
傅卿和就道:“快起来吧,这事情能不能成还另说呢。再说了我帮你这也是你的机缘,谁让你先好心提醒了呢,是你的好心有了好报。”
赵德全听了不由愣住了,然而片刻他就反应了过来。傅家三小姐可是皇后娘娘面前的红人,她一张口哪有不成的?她这样说不过是谦虚而已。
心思一转,他就老老实实道:“三小姐,不管事情能不能成,至少您愿意提携奴才,对奴才来说,这就是一份大恩,我绝不敢忘。”
他又道:“我之所以折回来提醒您,并不是我的好心,而是卫大人吩咐的,要说感谢,您真正该感谢的,应该是卫大人。”
☆、第97章 问询(一更)
卫昭!
没想到居然是他!
那个喜怒不形于色的,惯会冷着脸的人,居然会吩咐这小太监提醒自己?
傅卿和脑中不由闪过他修竹一样的身姿,棱角分明的脸庞,璀璨如星子般的双眸,还有那大步流星离开时的背影,一颗心涨的满满的,隐隐有些发酸。
她来到这世上好几年了,遇到的人里面,算计诋毁她的人多,关心帮助她的人少。
丫鬟们身家性命与她休戚相关,自然关心她,不愿意让她有损;患者因为她手段高明而感激她。
就算是如今对她很是信赖疼爱的傅太夫人,也是经过种种算计考验之后,才会对她好。
她一直都知道,一定要努力地展现自己的价值,不怕被利用,就怕你没用。你有了价值,别人自然会看重你。
她也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有事自己扛,遇到问题自己解决。
其实这种生活她很累。
她很希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有一个人帮她一把。在她的内心,一直渴望有个人能给她一点呵护一点关心,无关利益,无欲无求地对她好。
她以为这是奢望,没想到卫昭这小小的关心的举动,居然猝然令她有一种被人关心呵护的感觉。
她的眼眶有些湿润,心也变得暖暖的。
她低下头,忍不住嘲笑自己,一定是离家太久了,太渴望温暖了,所以,有一丁点的温暖都会觉得超级感动。
过了好一会,她才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原来是卫大人安排你来的,不过我还是要感谢你。”傅卿和道:“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我会帮你的。你别跪着了,起来吧。”
“是,多谢三小姐。”赵德全恭恭敬敬地给傅卿和磕了三个头方站了起来。
这边赵德全带着傅卿和去了御花园侧殿,那边皇帝却叫了卫昭过去说话。
“明朗啊,时间过得真是快啊,又是一年中秋了,离那一年咱们在辽东第一次见面足足有六个年头了吧!”
六年前,卫昭跟师父玄乙道长在辽东遇到了微服的皇帝,因皇帝输了赌局,所以就应玄乙道长就要求皇帝给卫昭一个前程。
皇帝很是吃惊,玄乙却以皇帝虽然衣着朴素却难掩天潢贵胄的之气度遮掩了过去。
最令皇帝惊奇的是,卫昭那时不过十三岁,却武艺高强,力大无比,一根齐眉棍更是耍得大开大合,虽然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大家风范,与皇帝身边的护卫过招,居然能撑过二十招,令皇帝刮目相看。
正因为如此,皇帝才起了爱才之心,认为他是资质上佳,是可造之才,不仅将卫昭举荐给辽东王,让他在辽东参军,还在四年多之后亲自提拔他到锦衣卫,一番历练之后,又安排他做上了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佥事的位置。
卫昭升迁速度之快,简直令人侧目,因为圣眷隆厚,甚至有人怀疑他是不是皇帝流落在外的私生子。
此刻,听到皇帝这么说,卫昭也想起了这六年来的点点滴滴,他心生感念,无不感激道:“是,皇上您记得没错,的确已经六年了,六年前,臣还在跟着师父走南闯北到处流荡,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居然能有今天的成就,这一切都是您赐给我的。”
他父亲早丧,母亲又被族人逼迫致死,皇帝贵为天子,却充当了长辈的角色,在他从少年到青年这一段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的表字明朗,也是皇帝赐给他的。
皇帝点点头:“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朕曾问你,既然已经拜了玄乙道长为师,为什么不出家为道,你还记得你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吗?”
“臣记得。”那时第一次皇帝,却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那一天可是说是他生命的转折点,他当然不会忘记:“臣当时回答,臣身上背负着仇恨,要报仇,臣也是家中独子,必须要传宗接待,否则百年之后无颜面对九泉之下的父母。”
他祖籍山东青州,家族是青州诗书望族卫氏,父亲幼承庭训,是两榜进士出身,一开始在江浙做官,后来被调至福建,却因为水土不服客死异乡。
父亲病逝后,他与母亲被族人逼迫,母亲一退再退直退到没有后路那些人还不罢休,有一天晚上,母亲让管家带着钱财送他去外祖家,谁知道那管家居然拿了钱财跑了,他磕磕绊绊徒步走了整整五天才回到青州城,还没有到家就听到母亲的死讯。
母亲死了,吊死的祠堂的房梁上。不仅如此,仵作验尸时却发现母亲当时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
父亲已经亡故一年多,母亲怎么会有三个月的身孕?
年仅十岁的他又累又饿全身脏兮兮的,手足无措地看着家门口白茫茫的一片,偷偷地缩在墙角哭泣。
那是他人生最灰暗的日子,族人的无情、母亲的死,成为他心底最痛的伤疤。
所以,当他成为锦衣卫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当时任大理寺少卿的族叔卫耀鲁纵容家奴杀人,默许家人跟私盐贩子沆瀣一气的证据递交到皇帝的御案前。
这一举动不仅将当时位列九卿、卫家在朝最显赫的卫耀鲁拉下马,还让在朝为官的其他卫家人受到牵连。
卫家世代耕读,好几代人努力供养之下才出了一个卫耀鲁,却被一个他们当时没有放在心上的卫昭给毁了。
山东青州诗书望族卫氏元气大伤。
知道的人自然明白这是一报还一报,可大部分并不知道当年的隐情,
所以,卫昭就落了一个为了在皇帝面前立功,大义灭亲翻脸无情心肠冷硬的名声。
他终于报了仇,这都要感谢师父收留他,教给他一身的武艺,还要感谢皇帝对他的帮扶。还有之前他在辽东卫当差时,辽东王对他的照拂,这些他都记得。
“你记得就好。”皇帝道:“现在你已经报了仇,那剩下的那个目标什么时候去实现?”
卫昭听了,不由身子一僵。
剩下的那个目标?
他与皇帝关系很近,虽然是君臣,皇帝其实是当他是子侄辈看待的,虽然平日里皇帝也会问一些除了官职之外的话,但是像这样问他关于婚事的打算的情况,还是头一回。
对于这种事情,他还真的没有想过。
他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微臣……微臣,暂时没有想过。”
“怎么能没有想法,报仇与传宗接代不是你人生的两大志愿吗?你如今已经完成一桩了,另外一桩也该好好打算才是。”
卫昭闻言汗然,当年他才十三岁,只知道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却从来没有想过传宗接代娶妻生子的真正含义。
他突然有些语塞,不知道如何应答。
皇帝也没有等他应答,而是说道:“你上无父母做主,下无兄弟帮扶,这种事情你应该自己早早有打算才对,没想到你自己也丝毫不上心,你如今已经十九,别人如你这么大的岁数孩子都会跑了,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
皇帝看着卫昭的脸慢慢飘起一丝红晕,不由哑然失笑,这个在军中历练多年,到锦衣卫屡立奇功,有着铁面罗刹之称的卫昭居然会羞臊,若不是亲眼所见,别人说了,他是一万个也不会相信的。
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该不会他是有意中之人了吧。
皇帝心头一动,就道:“明朗,你若有喜欢的女子,现在就告诉我,朕今天就可以赐婚。”
卫昭听了脸突然更红了,他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一个眉目如画、精致无双的女子,她递给他大馍,她突然撩起面纱,她对他微微一笑,她乌黑的自然曲卷的秀发……
他的心砰砰直跳,心里想的全是她…傅家的三小姐。
他很想像皇帝脱口而出,说出她的名字,这样一来,她是属于他的了。
可是他还不知道她的心意呢,她是否对他有意,是否愿意接受他,这一切都不得而知。
圣上的赐婚固然是条捷径,可是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她的心,他要的不是强迫,而是两情相悦。
脑中的思绪走马观花一样掠过,卫昭已经平静了下来:“回禀圣上,臣并没有喜欢的女子。臣平日里也甚少接触女子,偶尔见了女子,那些人见到臣也是避如蛇蝎,避无可避也是吓得不行。”
卫昭说着,就顿了顿:“夫妻本是一体,要同桌吃饭,同寝而眠,若是那人连话都不敢跟臣说,臣看她一眼她就瑟瑟发抖,这日子还怎么过。皇上,臣要是娶妻,必定要找愿意跟臣说话,见了臣不害怕的才行。”
皇帝听了不疑有他,也觉得他说得在理:“之前你锦衣卫的身份的确令人生畏,现在你已经不是了,应该不会那样了。今天赏灯宴,来了很多适龄的闺秀,你大可以去接触一下,看上了谁,尽管来跟朕说,朕给你做主。这便是朕叫你来的目的。”
“多谢皇上,臣心里也想多接触接触,若是先赐婚,人家迫于圣旨不得不答应,实际上心理很厌恶臣,那岂不是耽误了人家?”
皇帝富有四海,后宫的女子都是他的,除了皇后,他从没有花心思去了解俯就过,所以,卫昭说的这话让他哑然失笑。
“没想到,于男女一事上,你还是个谦谦君子。”皇帝打趣了一句又道:“朕这个月老做定了,你可一定要抓紧,不能让朕等太久。”
“是,臣一定抓紧,不负圣恩。”
卫昭退了出去,皇帝才缓缓地坐了下来。
他十六岁登基,十八岁亲政,一直以为自己这个皇帝做得还不错,可最近这些年却越来越感觉得束手束脚,那是太后的势力,那是曾经扶他上位,为他稳固江山的势力,如今这些势力却成了他的桎梏,令他觉得虽然坐在帝王的宝座之上,这天下却并不一定就是他的。
怪不得父皇驾崩前告诉他要防着太后,还告诫他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郭氏女为皇后,更不能立郭氏女生的子嗣为太子。
原来如此,他终于明白了,他非太后亲生。
曾经,太后扶他上位,处处帮扶于他,可是现在,却不是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从郭氏德妃生下宁王、还是他忤逆太后不肯废后?还是太后退居深宫不问政事之时?
他不知道,但是他唯一知道的是,宁王已经长大,太后、郭家那些人开始蠢蠢欲动了。
他要用人,却不敢用人,郭家的势力太强大了,他要慢慢的来。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太后这两年身体不如原来硬朗,大病虽然没有,小病却总是不断。
他无人可用,却可以用卫昭做刀,去割开郭家的势力网。在此之前,卫昭要成亲,要留下子嗣,因为一旦失败,卫昭会身死,自己也会皇位旁落。
还好,他还有时间,他可以慢慢来。
☆、第98章 三甲
八月十五之夜,皇后在御花园设下赏灯宴,遍邀年轻闺秀公子进宫赏月猜灯谜,猜谜最多的前三人分别冠名为灯谜状元、灯谜榜眼、灯谜探花之名。
这一事既风雅又热闹,很多年轻人闺秀公子都跃跃一试,特别是皇后病了两年多,之前两年都没有举办,所以今年这一次赏灯宴格外热闹。
世家子弟想通过猜灯谜拔得头筹在帝后面前留下好印象,出尽风头;未婚的小姐们则想通过这件事情一展自己的才华风采,以后说亲也更容易一些。
今年蒋首辅家的小姐、少爷各有一人参加,他们二位就成了热门的人选,毕竟之前几年蒋家年年都会有一个人进入前三甲的。
蒋家孙子辈里面,只得了蒋如玉一个女孩儿,其他都是男子,所以,那些宫妃、诰命夫人都津津乐道地猜测蒋家的明珠蒋如玉会是第几名。
蒋家太夫人是太后嫡亲的妹妹,与德妃一样都是郭氏女,德妃自己是押蒋如玉的,其他的宫妃诰命,有的跟着皇后押了傅卿和,有的押了蒋如玉,还有的押了其他的闺秀公子。
御花园正殿大厅中间放着各式各样的彩头,就等着前三甲来挑,等前三甲挑过之后,剩下的表现的出色的人便可以按照名次去挑选彩头。
这厢众人正有说有笑,小内侍一脸喜色地进来禀报今年猜灯谜的结果了。
“回禀娘娘,今年的前三甲分别是: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佥事卫大人,傅家三小姐,以及淮王殿下。”
一个是武将、一个是以医术闻名的闺秀,另外一个是皇子,而之前的热门人选蒋如玉居然没选上,这个结果实在太出人意料了。
皇后却很高兴:“哎呀,如此说来,本宫今晚又赢了。”
延平郡王老太妃也笑:“托娘娘的福,妾身也押了三小姐,这下子妾身也要赢钱了呢。”
说完她又道:“妾身年年都跟着娘娘一起押注,还从来没有失过手,娘娘真是慧眼如炬。”
随着延平郡王老太妃的话落音,其他人都反应了过来,或高兴地说自己赢了,或懊恼地说自己输了,下次一定要紧紧跟随皇后云云。这些宫妃诰命下赌注不过十几两银子,她们并不在乎输赢,不过是图个乐子。
大家说说笑笑好不热闹,蒋太夫人脸色却有些讪讪的,之前很多人都看好蒋如玉,没有想到蒋如玉居然榜上无名,早知道之前就不应该把话说得那么满了。
不过这里在座的都是有涵养的人,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揭蒋太夫人的短,脸面上都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心里怎么想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皇后吩咐道:“既然如此,快将今年的彩头送到外面去让他们挑吧。”
“是。”那太监立马吩咐人将摆放着的彩头的大案抬了出去。
***********
傅卿和跟卫昭、淮王一起站在大案前,他们周围站满了年轻的闺秀公子。
侧殿里面挂满了灯,流光溢彩,可能是因为拔得头筹,卫昭的心情很好,虽然没有笑,可嘴角与下颌的曲线却柔和了很多。
傅卿和瞥了他一眼,心里无不诧异。
她一直以为卫昭是个武夫,没有想到他于猜灯谜上面这么厉害,她自己经过后世,这些灯谜对她来说并不难,但是卫昭每天当差这么忙,居然也能猜对这么多,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不过,每个人都有天赋,外面的传言也不尽都是真的,就好像淮王,在外面的名声就是贪财好色,不务正业,可是没有想到他居然也这么厉害。
其实吃惊的何止傅卿和一人,这里原本打算一展风采的世家子弟也既吃惊又憋气,枉他们自诩饱读诗书,风雅聪慧,猜灯谜这种闺阁女儿的玩意他们还不是手到擒来?
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居然成为一个武官的手下败将,这让那些原本信誓旦旦视前三甲为囊中之物的人羞红了脸。
卫昭便罢了,淮王也来分一杯羹,这种事情,他们这些天潢贵胄不是不参加的吗?
若说世家子弟羡慕嫉妒卫昭与淮王,只在心里腹诽不已的话,那些原本颇有才名的闺秀就直接多了,她们看向傅卿和的眼神都跟刀子似的,恨不能将她身上戳出个窟窿来。
其中有两个人最为生气,一个是蒋首辅家的千金蒋如玉,灯谜状元她今年志在必得的,没想到只排在第六名。
而她屡屡找麻烦的傅卿和却排在了第二名,她原本以为傅卿和虽然容貌比她略胜一筹,内里却是个草包,连给找自己提鞋都不配。
没想到,傅卿和猜灯谜也比自己厉害。这下子,自己岂不是成了傅卿和的手下败将?
从来都是别人奉承她,给她当绿叶,如今要她屈居一个养在庄子上的野丫头下面,她实在不甘心!
可是不管她如何心不甘情不愿,赏灯宴一事她都注定了败局,她虽然跋扈,却也知道,这里是皇宫,不是她能撒野的地方,因此她只能愤恨地瞪着傅卿和。
除了蒋如玉之外,傅家五小姐,如今的襄城伯世子夫人傅卿宝也恨死了傅卿和,她恨傅卿和不是因为傅卿和赢了,而是因为自打襄城伯世子戴邦玉刚才见了傅卿和,就像丢了魂一样望着傅卿和,眼珠子几乎都要长在傅卿和身上了。
任她如何使眼色,如何生气,戴邦玉都无动于衷,若不是有人在,她都怀疑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