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为了那初恋的同桌-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冷冷清清,才知道空欢喜一场。过了三、四个月,一次刚到家母亲说大孙子来过了,可是他本人并没见到对方。这期间玉琴从熟人那里听说大侄子已花了几万块钱买上轿车,在他面前抱怨了几句。直到春节,志坚才有机会见到对方。还有其他晚辈在场,他这作叔叔的也不便埋怨晚辈。侄子对他说:“叔叔你又没向我开口,我认为你手头还不太紧。再说我给少了吧你不管用,多了呢我又拿不出。”他本想说你给我凑个二、三千也是你对叔叔的心意呀。可是对方的话音刚落,其他晚辈出来打圆场,他这句话就没说出口。

    志坚暗自思量,我这种人在稍远一点的亲属面前,比他们强一些时要帮助他们,比他们差的时候,又爱面子轻易不开口。像大侄子这样的,他只考虑在朋友面前顾及面子,觉得还有用得着对方的时候。看来他很信三十不发,四十不富的俗话。我都四十多了,下坡路是越走越陡。他在自己叔父这里,总怕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一旦出手,就像水上打个漂。而他叔叔我是很难再反起来的,如果想不开得上大病,真想还也还不了啊。大侄子觉得反正他是我叔叔,还是仿照小时候的办法,向他耍赖。当叔叔的可不能在外人面前说亲侄子的坏话。

    志坚当时向朋友借钱时是充分考虑过的,如果三年内仍还不完他们,就向另外的朋友借,不过后来都如期还给了对方。在这几年间,他手头确实紧得很。一方面要还账,另一方面工资连最低标准也保不住,最后一年他从单位只拿到1900元,还不够人家一个月的。不过这样的情况以后是不会再有了。

    志坚后来怎样摆脱了困境,在工作中又如何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的,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态度怎样,那么理想是否能够实现,又是通过什么途径最终与初恋的同桌相见,两人又是如何面对的。笔者借助于同主人公长时间的接触,在以下章节中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描写,呈现给读者一个平凡而真实的人物。
第二十七章 示爱
    在几年前志坚就向战友说过给自己联系个兼职会计的工作,战友守昌如今被聘到市人才市场当了副经理,这位对志坚的工作经历很了解,而且本人又向自己说起过,遇到一家做生日蛋糕连锁店的民营公司到这里招聘会计,就给对方推荐了他。

    当地兼职会计按约定成俗的标准有增值税抵扣业务的月工资是300元,其他的200元,可是志坚闲着没事,人家让干就行,月工资多少当时并没谈。他具体接下业务后才知道这家是定额纳税商户,因牵涉到当年的营业执照年检,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出一份验资报告。她属于一家人的生意,向来没有个明白帐,白条一摞单子一堆,对方没法给审,建议她先找个会计把帐给整理出来,这才有了让志坚来的这挡子事。

    志坚需要在一周的时间内把上一年度全年的账整理好,这些业务和原先自己接触的相差较多,正式发票又较少,而且这公司从开业至今,几年来没有个正规帐,当时验资的一套手续还不全,只能边干边想办法。女主人是经理,可她平时很少坐在办公室里,会计来整帐,就把经理室暂时当作财务室,并且亲自陪了两天。对于志坚来说这样也好,有些需要补的发票或缺少的手续,可以让对方及时去办。他干了多年会计,工作中形成了习惯,对方不管怎么急,他依然顺着根儿剖,经理觉得自己的公司一年能有个几万的利润才像回事,就让他按照这个方案搞。他顾不得多考虑,就照此意见行动起来。

    这夫妻二人在让志坚整帐的同时,又托关系拜见了市工商局长,说会计出差在外,几天后才能回来,请对方写个暂欠缺验资报告的证明。多数情况是外紧内松,局长果然给开了。第二天经理把这新的变化告诉了志坚,同时让他补上一套上年年末的财务报表,并填好公司的年检登记。志坚对这方面很熟悉,就按照经理前几天的意见很快填写好了。又过了一天,男主人开上车和志坚去了市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年检。有局长开的信,志坚准备的手续又没有漏洞,就顺利通过了。

    他们回到公司后,女经理对志坚说已不需要那么着急了;慢慢搞吧。不过他自己考虑到这家公司是交定额税的,不知道交33%企业所得税的厉害,如今让我来整好了帐,税务局一旦来查,她一下又要交个一、二万的所得税,以后不怪罪我吗?想到这里,就向对方建议得重新细细地整理,年利润在几千左右就可以,对方当然同意他的意见。

    十几天以后,志坚才把上一年度的凭证、帐表给整理出来。对方又让他继续搞当年的帐,他已经整理完上一年的,已顺了手,再整这积压了才几个月的帐就轻松多了。

    到了春节前女经理打电话让志坚去领工资,说是先给你去年一年的2400元吧,他答应着接了过来。

    相隔了几个月,战友又给他介绍了一家兼职会计的工作,这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进行增值税抵扣,帐麻烦一些,月工资300元。如今经战友的帮助,他有了二处兼职,比在单位干靠着领不到工资强得多,干脆不到公司照面了。其实这时的宋经理就是熬的你自己不愿去了为止。到这时国税局已实行纳税人特别是一般纳税人在网上报税,虽然他后来兼职的这一公司有专人跑税务、开发票以及报税之类的业务,但是你会计制出报表从电脑上输进去后,得验证对不对呀,操作程序他不懂,又得学这方面的知识,三、四个月后也基本弄明白了。

    到了春天,战友再一次介绍他到城郊的一家小石油化工公司干全职会计,月工资900元,这样以来,志坚就摆脱了领不到工资的恐慌,家庭经济就不显得那么捉襟见肘了。

    这是一家微型石油化工公司,老板姓杨,是外地人,前些年到本市搞房屋建筑工程积攒了点钱,人际关系也熟悉了些。几年后这建筑行业队伍上的太多,他就改行干了石油化工。在这一行业中他的公司属于小型的小型,可是与从事蛋糕生意的公司相比,规模又大得多。他在全国范围内不是太偏远的省份中,着重设了几个销售点,只要销售一批,数量就不算小。

    志坚到来之前,原会计对业务过于生疏,只要公司往外出货,在帐上没什么隐瞒,统统挂往来帐,可是作销售收入时挑着来,不少的客户并不要税务发票,财会人员便自己开个收据作销售额,甚至把刚送到销售点的货作为销售额记了帐。本来老板不懂财务,但他会和其他的规模相当的企业作比较,给会计说一年交四、五万的税就差不多。可是这位在帐上不会具体操作,一年下来缴税是这个数了,可是到了第二年上半年汇算清缴,税务人员要他再缴十多万税款。老板只得到处托关系说情,按照实际情况补不了这么多税,可是怪他找了个糊涂会计。

    为了少缴怨枉税也为了与实际相符,志坚将上一年度的帐推倒重来,甚至于把上一年年初的部分往来款也做了一些小手术。他在不耽误结当月帐的前提下再整理陈账,四个月后才全部结束。当然在具体工作中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像第一个月他和出纳员小杨在网上报税时就差一点闹出笑话。因为目前他给第二个公司干这兼职会计,网上报税有专人,他只是看看输进去的数字和自己制的表对不对,具体操作得依着他兴趣来。可是这家石油化工公司是原先的会计从网上报税,小杨是老板的堂妹,还是一位姑娘,有时只在旁边观看一下。猛说起来老张懂得从网上报税,可是他印象不深,加上这里不属于市区的国税局,操作程序个别地方不一样。他们把最后一张表的数字输上去后,一时又不知道怎么操作了。幸亏志坚灵机一动,想起一名懂行的老同事,与对方通完电话,才侥幸渡过了这一关。

    从网上报完税,还得去税务局送报表,小杨和他在整理接递报表过程中,两人的手碰触了一下,过不几天,又有过这种情况,而且对方离开的速度很慢。年轻姑娘的皮肤当然会使他感觉异样。他来这公司上班快两个月了,已经进入夏季,这会儿小杨下身穿一件绣着素花、款式新颖的蓝色劳动裤,上身着一件粉色短袖仿绸衫,大眼透着明静,小脸黑里泛红,她既有农家女的深情,又有同事綦的温柔。不过当年志坚既没有和农家女近距离接触的缘份,从小綦的身上又看不到落落大方的气质,如今他在小杨这里都见识到了,从而既让他怀旧,又使他温馨。他考虑到小杨从偏僻的农村才出来半年,眼光不高,既然她主动用手碰自己,就是有意试探,我若投其所好,必会勾搭成奸,也好尝尝和年轻姑娘在一起的滋味。可他又从相反的一面去想,感到自己都五十岁了,又没能力娶了对方,只是短暂偷情,传扬出去,人们骂我会比骂年轻人的话更难听——老乌龟;同时自己无法面对众多的亲朋好友,如果我的初恋同桌得知,她又该作何种感想,再说自己也没多余的钱财,要做这种不轨之事,得有金钱开道才行。
第二十八章 风雅
    如今人们生活富裕了,走路姿势也趋向于美观大方,这首先体现在年轻人身上。志坚年轻时注意到,走在大街上的小伙子形态各异,有的大摇大摆,有的胸部前倾。大姑娘呢,在大街上倒不太张扬,不过迈八字步,或低头哈腰的也不在少数。如今的大多数年轻人走路的姿式好像都统一训练过的,腰板挺直,步态优雅,只不过少数的女性有点张扬,多数的男性倒有些矜持。当然小伙子之中也有过于追求风度的。志坚这五十出头的年纪,自从长大成人后才看书写字多一些,所以眼花得早。一次他在市中心的十字路口过斑马线,正是绿灯行的时候,便放心地往前走。可是一位小伙子头戴黑眼镜,身着黑衣衫,胯下黑摩托,而且柏油马路又是深灰色的,这位从主车道拐弯急驰而来。志坚眼神又慢,等到对方来到了近前才猛然发现。小伙子反应快绕开他倒一溜烟跑了,可是他自己着实受惊不小。

    人们生活富裕了,其他方面也相应跟上了。现代都市主要城区和城区之间的公路两旁大多进行了绿化和美化,志坚所在的城市更是如此。他不能只是上班跑附近的县城,偶然也会到市区的其他地方。他第一次经过刚刚峻工的一条新绿化美化的公路时,看到两旁一般开拓出四、五十米宽的地带,大部分地面种植花草树木,有的地段挖成池塘,有的地段隆起土包,有的地段把从海边运来的鹅卵石、大礁石,或整体铺设或错落摆放,一时心情舒畅,啧啧称奇。

    不过也有不协调的地方。

    志坚坐公交车上班,从家中走到停车点这里,路过一处新建的主楼高达100米的商业性楼房,房主在临街的地方搭建了简易板房作为售楼处,临街的围墙上还标有大幅的广告宣传画,其中一幅大字是:“超值投资回报,利润垂手可得。”另一幅是:“黄金地段,众目翅楚。”他只要走到这里心里就不舒服。有一天他离开公司到有关部门办事,提前了一点回家。下了公交车后,就走进了这家售楼处。年轻的业务员认为他是购房顾客,便恭敬地打招呼。他说:“我不是你们的购房客户,我只是针对你们的两个广告牌想来提点建议。当然出现差错是广告公司的事,可你们是房主,真正吃亏的是你们。”

    这时一位坐在显要位置上,面容保养很好的女业务经理又和他搭上话。他接着说:“你看这广告‘利润垂手可得’,其中的‘垂’字就用的不对,应该是‘唾’字。”

    对方说:“垂手可得对嘛,形容不抬手就得到利润,很形象的呀。”

    志坚一看对方这么自信,就不想再说下去,可是他既然进来了,接着出去总觉得灰溜溜的,只好又说道:“你们可以去翻翻字典、辞典。还有另一幅这‘众目翅楚’,‘翅楚’没听说过,大概有‘翘楚’一词。”

    女经理说:“有啊,有翅楚啊。”

    这时旁边一位对志坚说了句客气话,前者才扭过弯儿来,表示过后查查字典。这时他有了台阶下,便向对方告辞。

    几个月后本市创建省级双文明城市,由于上次创建卫生城时,专家来审查发现了卫生死角,这一次有关部门很注意督促人们把环境卫生搞好,可是文明城市的“文”字不知在哪些方面体现,这两条商业广告依就赫然矗立,特别是“垂手可得”,一般人都会知道是不对的。

    志坚在上班的时间,有时也被杨经理叫到他的办公室,说些有关财务方面的事。对方在外闯荡多年炼就了好口才,时不时地引用成语。不过时有出错的现象,如“来龙去脉”说成“来龙去没”,“空穴来风”说成“空中来风”。志坚看这经理办公室倒有些书卷气息。老板台后面的墙上,正中悬挂着名人临摹的毛主席诗歌《沁园春。雪》的草书,侧面靠墙有四扇门的书橱,里面仅大部头的精装书就摆有几套几本,老板台上笔筒考究,其旁摆放一件个头较大的雄鹰展翅的仿铜工艺品,还摆放着一架两面小国旗、两部固定电话。老板椅是高背式的,距老板台两步左右,电脑桌上摆放着盖了白绸布的显示器。他看到这里,暗自感叹:“可惜了主人只会动动鼠标。世上好多东西是拥有的不用,想用的不拥有。”

    杨经理说话时附庸风雅,可是对于落在字面上的东西,他又要求按照日常用语来搞。志坚是学中文的,他在公司全天上班,不但涉及到财务的报告他承办,其他方面的材料也得他写。几次以后,他摸准了对方的偏好,凡写材料不使用精炼的书面语,全部用日常口语。按照这种套路写出的材料交给经理过目,一般都能通过。可是有一天一份报告的题目须引用上级文件的标题,那上面可是书面用语,对方审查时就说这题目不行,他才只好说出原由。

    一天杨经理让志坚向上级综合部门写个申请低息贷款的报告,对方看过近期县里一份优惠政策的文件,为了强调本公司贷款的理由,使用了由三个介词词组组成的一个状语成分,句子就显得罗嗦,写到句子的最后,也就是宾语部分时,只得总括一下使用了八个字。拿给杨经理审查,他对书面用语是看不顺眼的,而且对这介词词组又弄不明白,不过这天一时来了兴致,具体地修改起了这份报告,写完他又交给志坚具体落实一下。这位一看原先他写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介词词组前又都用上了个介词,第二个介词词组只用了前面的一半,来到第三个介词词组这里,把前面逗号删除,又加了个“和”字,宾语改成了两个动词性词组另加一个述宾语句,其中第一个动词性词组是将原先那八个字的宾语只用了前面“共谋发展”四字,其后添上“高科技”三字。搞得面目全非,不伦不类。志坚只好再按口语化的套路,认真动脑改写。再交给对方过目时,他说不如第一次写得好,志坚不敢说对方交给他的句子成分有差错,只说后面的话没说完全啊。对方面露愠色,从他抽屉内翻出了志坚的原稿。这位稍作浏览,对经理说道:“我这几个字虽然不太通俗,可这是一句话内述宾成分的宾语,缺了它就不是完整的句子了。”

    对方回道:“谁有工夫反复看啊,我也是按你写的改了改,十几分钟就写好了,你是闲人,觉得不合适,就按你的办吧。”

    志坚暗暗啼咕:“我是闲人?你看我整天坐在那里,可是我并不轻松,还白天忙了晚上忙呢。”

    这杨经理是怎么想的呢?他觉得我把你文章里那种文人的酸味儿去掉,改得通俗化一些,你倒好,和老板我较起了真儿。其实这位永远也搞不明白,平时看这会计温温顺顺的,为了点芝蔴小事竟一反常态。
第二十九章 纯朴
    在日常生活中,志坚不只是遇到些故作风雅的人和事;纯朴之风也常常体现在一些平常人的身上。他每天坐公交车上班,前不久便让他遇到了一次。

    那天他在车上,前排坐着一位乡下进城有三十多岁的男子汉,到了停车点,又上来一位差不多模样的人。这位走到志坚附近,认出了前排的那位,两人打完招呼就并排而坐。熟人多日不见,谈得很多,他们说起另一位同伴有了女儿还想要个儿子,就说他“男轻女重”。话出口后,觉得不对,又改口说“女轻男重”。然后继续着他们的谈话。志坚想对方居家过日子,全指着手艺和力气干活,哪会记得清那么多成语呀。

    几天前志坚下了班回家,顺便去小市场买几个馒头。他已经走到了摊位前,一位中年妇女从商店买完馒头提着路过此处,便问:“你这馒头是人揉的吗?”

    摊主是位四十岁左右的汉子,嗓门挺洪亮,忙说:“当然是人—揉—的了,不人揉怎么做成馒头?”

    本地人土话,说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