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纵横中文网vip2014-03-27完结,穿越历史)-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海房地产公司,邀请资本家入股,负责整个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和建设。
    这样的模式果然引起了众多大富豪的注意,除了华夏银行投入了五十万和东南银行投资了六十万外,剩下的将近三百多万股本全部被其他商家包揽,其中甚至有不少是洋人的资本。但是这经济开发区乃是长期投资,这钱一旦投进来,未来的收益虽然很多啊,但是短期内是别想抽身出去了,所以洪子泰等人并不阻止外国资本的进入,有了庞大资本做本钱后,这经济开发区才红红火火的兴办起来。
    洪子泰做的这些事情陈敬云也是看在眼里,虽然说他本人对洪子泰这个人没什么好感,甚至有些厌恶,但是陈敬云也不得不说,这个人办工商的能力绝对是顶尖的,放眼中国怕是找不出第二个像他这样有能力的人了,当初洪子泰利用权势大捞特捞扩张家族产业的时候,陈敬云就想着以后要把这个人除掉,但是时间慢慢过去,洪子泰对于钱财完全收敛,一心投入工商部工作后,陈敬云也就放下了。
    人嘛,不可能都是完人,多多少少总会有些缺陷,只要用好了,一样可以成为助力。
    “洪总长,广州经济开发区的事你工商部那边虽然要抓紧,但是现在你们工商部的重中之重乃是上海这边,财政部的半年报告里头也是说了,现在苏南地区的财政收入已经占据我们的四分之一多,而苏南又以上海为重,单凭这一城就能够带给一千多万的财政收入!可不能轻视了!”陈敬云合上了洪子泰递过来的报告,这份报告乃是工商部提出的设立广州经济开发区的策划案。
    洪子泰道:“大帅放心,我等也是知道事情轻重的,苏南,浙江两地乃是我南方临时政斧的财赋重地,工商部绝不会让这两个地方有所闪失的!”
    国民军现在控制的地区包括了广州以东的广东东部地区,福建,浙江,长江以南的苏南地区,皖南地区,以及江西。
    其中皖南和江西打下来不过两个多月,甚至连税制改革都还没有完成,国民军在这两个地方还在进行整合,而起还是以军事力量为主,并没有完全的纳入到国民军的统辖之下,所以短时间内不可能给国民军提供太多的税收,顶多就是下半年的时候收获千万左右。
    苏南地区尽管处于最前线,但是由于上海这个极为特殊的城市所在,加上苏南地区的农业发达,一县田赋就可比福建这些穷省的一府收入,所以国民军掌控苏南地区后是收入大涨,少说也能够贡献两千多万的税收。
    而浙江乃是国民军现在的财政支柱,年初的时候财政部预计浙江在1913年度能够贡献四千余万的财政收入,但是实际上实行了税制改革后,大量地方政斧的收入被集中到中央财政部手中使得财政收入大增,财政部已经预计今年浙江能够贡献的财政收入会突破五千万,增长主要来之于财政集中以及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
    福建本来就是个穷省,本来再怎么压榨也就是千来万的样子,但是由于陈敬云在福州兴建了众多的企业,比如福州兵工厂,华夏银行,福州飞机制造厂等相关企业,这些企业也给福建创造了一定的税收,财政部预计明年已经可以达到两千万的财政收入。
    唯一比较尴尬的是广州,现在国民军和桂军虽然已经结盟,甚至表面上已经组建了联合政斧,也就是大元帅府。然而实际上桂军和国民军依旧是两个体系,双方虽然没有在广东部署重兵对持了,但是陈敬云还是在广州部署了第十四混成旅,而陆荣廷也还在梧州方向留下了一个师的兵力,而广东依旧是被分割成两部分,不管是桂军还是国民军都很理智的没有去打破这个平衡。而这两年国民军的主要工商发展方向也没有放在广州,而是把精力都集中在浙江和上海地区,所以广东地区的收入和前清时期变化不大。
    纵观以上诸省的财政情况,就可以发现浙江和苏南地区已经成为国民军的财政支柱。


第三百五十章 蔡凝(一)
    南京的八月持续炎热,如此炎热的天气里办公自然也是件苦差事,陈敬云在办公室里放下笔后站起来,此时他后背已经是被汗湿透了,自己拿了个扇一边扇起凉来,而这会办公室外的秘书也是走了进来并且端上了一碗冰镇糖水。
    “这是夫人刚才派人送过来!”秘书处的这个一等秘书带着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他把糖水放在了桌上。此人名为蔡诞,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他却是个名副其实的高材生,辛亥之前刚从英国剑桥法律学院毕业,回国后就是加入了国民军当中,先是在司法部任职一名普通科长,后来被秘书处处长于世峰看重,直接调到了秘书处任职二等秘书。这个二等秘书可不比其他部门的秘书,陈敬云的秘书处里的秘书虽然足足有十几个之多,但是一等秘书不过三四人,而剩下的都是二等秘书。加上由于秘书处的工作和陈敬云关系亲密,可以说不管私事公事都是通过这个秘书处来办,于世峰这个秘书处处长更是号称陈敬云的两大狗腿子,抡起权势而言不比民政部总长郑祖荫和洪子泰这些政务院高官弱多少。于世峰在陈敬云面前恭恭敬敬的,但是在外头那可是和沈纲、袁方、郑祖荫、洪子泰这些军政高官都是称兄道弟的,身份稍次一些的人见了他那个不得恭恭敬敬的喊上一句:“于处长!”
    而这个蔡诞在秘书处熬了一年多后,终于是从二等秘书升为一等秘书,而一等秘书秘书处里一共也就三四个人,一天二十四小时轮班担任陈敬云的随行秘书,陈敬云出席重大场合的时候,也都是他们这些一等秘书在身边处理杂物,哪怕是秘书处处长的于世峰在也是如此。毕竟于世峰也是事情繁多,不比陈敬云的事务少多少,所以就算待在陈敬云身边大多也是重要场合或者有重大事务,而其他小事杂事一般都是那些随行秘书处理。
    由于天天跟在陈敬云身边,而且于世峰当初选择这些秘书的时候要求也极为严格,大多都是高学历的高材生,这才能自然也就被陈敬云看在眼里,既然有了人才自然就不能一直让他们坐着端茶倒水的工作,所以一有机会,陈敬云就会把一些有才能的秘书打发到外面任职,比如蔡诞的前任一等秘书,由于是学的工商,就派陈敬云派到了杭州担任杭州经济开发区的区长,职权已经比普通省政斧里的司长级别中级官员大多了。由于陈敬云这样做,于世峰在挑选秘书的时候也就更注重候选人的学历和才能了,众多例子过去后,这个秘书处就变成了众多高学历年轻人眼中的殿堂,只要进入秘书处熬上一两年,再一次出去的时候那最次也是司长级别的中层官员了。
    这个就跟参谋部里的作战司一样,从作战司司长到作战司下属的各科科长都是国民军军队系统中最为热门的职位。作战司司长乃是众多少将眼中的最佳升职跳板,而那些科长职位也是众多上校、中校的热门职位,在这里熬上一段时间有了资历后,升迁可谓是容易的多。
    “嗯!”陈敬云点头,喝起了加了冰块的糖水,放下后拿起桌上的一份公文:“把这个转交司法部!”
    蔡诞把文件收好,准备出去之前他似乎有话想说的样子,陈敬云是何等角色,这察言观色的功夫这几年里已经是历练出来了,尤其是看下属的脸色更是能够一眼就看的出来,当即就是道:“有事就说,不用支支吾吾的。”
    当即蔡诞深吸了口气,下了决心后道:“大帅,秘书处的里的三等秘书林天阳五天前因病亡故,这秘书处里空出了一个三等秘书的位置,卑职斗胆向大帅推荐一个人!”
    听到这话,陈敬云却是浓眉一皱,心里暗道这人好不懂规矩!
    陈敬云走到现在,靠的可不单单是提拔亲信,依靠亲朋好友而已,当初福州起义不久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大势安排了自己的亲朋好友,不管是军队系统还是文官系统当中都有着这样的举动。但是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国民军体系已经逐渐形成,他陈敬云的个人权威已经确立后,就比较少做这些的事情了,哪怕是陈家子弟一般也是很少被他直接提拔起来,而是让他们慢慢从下层做起,当然有了他的存在,这些陈家子弟的仕途会顺利很多是肯定的。
    随着陈敬云的权势慢慢增长,敢于直接向陈敬云推荐人才或者是为他人求官职的已经很少的,哪怕是陈俞氏现在都不会开口让陈敬云去安排一些亲戚的仕途问题,陈俞氏只要随口对于世峰或者陈彩传几句就足以达到目的了。而直接向陈敬云推荐才人或者求官的,大多数都是来头不小的人,比如林长明举荐伍廷芳为外交部次长,又比如蒋方震向陈敬云推荐了当时的几位好友,而这几个无一例外都是从德国和英国等*事学校毕业的高材生,又比如洪子泰推荐了几个商界的奇才去财政部任职。这些情况里,推荐人都是国民军本身里位高权重的人了,也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和胆量直接向陈敬云推荐人才,而他们推荐的人才大多也是成名已久的人才,那些刚毕业的毛头小子可不会让他们看中,也不用让他们拉下面子向陈敬云亲自推荐,他们自己略微关照提拔一二就足以了。
    很显然,秘书处里的三等秘书这种角色还不值得陈敬云关心,秘书处里的秘书虽然多,大事陈敬云平曰里接触的也就是于世峰和蔡诞这几个一等秘书,其他的二等和三等秘书都是处理公务杂事,很少和陈敬云直接见面的。
    身为陈敬云随行秘书的蔡诞不可能不知道这些情况,然而他今天依旧这样做了,这然陈敬云很不满,这人哪怕是有着才能了,但是显然是不会办事,曰后怕是难有长进,此时陈敬云虽然没说话,但是已经对蔡诞极为不满。
    但是身为上位者的他也没有露出明显的恼怒,而是露出了一丝微笑道:“哦,蔡秘书说说,是什么样的人才值得你来说。”
    蔡诞到底年轻,没听出陈敬云话里的不满一丝,反而是露出喜色道:“卑职推荐的人才华决不在我之下!此人出身于伦敦大学学院,学的乃是商科,今年刚毕业回国。”
    学历这个东西,尤其是在近代中国的学历乃是含金量极高的,也许有些万里挑一的天才能够自学成才,但是那样的天才从古至今能够有几个,大多数的高等人才还是需要依靠高等教育机构一步一步培养出来的。而在当今民初年的中国,别说一个伦敦大学的学历了,哪怕是福州中学、杭州中学这些高等中学的毕业生,那都是高级人才了,一旦进入大元帅府下属个机构任职的话,很快就能够出头,而少数出身外国大学的高级人才那更是珍稀动物,只要加入到大元帅府中位陈敬云效力,历练几年后至少也是中层官员,比如蔡诞这样的名校毕业生,只有历练几年时间外方出去少说也是司长之类的中层官员。
    而蔡诞口中这个出身于伦敦大学的绝对高级人才不用任何推荐,直接去应聘公务员的话,各个部门都会抢着要。再说这也不可能没有推荐,这年头留学又不是玩过家家,私人留学的话没有一个大富之家在后头支撑着是不可能办到的,中产之家连去欧洲的船票都买不起,更别说支付伦敦大学这样的顶尖大学的学费和数年的生活费了。这年头留学生只有两种,一个是公费留学,这种人数也最多。自费留学的人数就很少了。然而不管是哪两种人,一旦他们学成回国后,绝不会一封推荐书都拿不到,基本不存在推荐的问题。
    所以蔡诞如果没有说假的话,蔡诞完全可以直接推荐才于世峰,担任一个三等秘书是不成问题的,甚至推荐给其他部门也是可以的。用不着来招惹陈敬云,直接向陈敬云推荐。
    所以陈敬云道:“怎么,你没给于世峰说吗,如果真是人才他是不会走了眼的!”
    不过这会蔡诞却是道:“卑职说过了,但是处长没准!”
    陈敬云听到这里也是有些不懂了,一个伦敦大学的毕业生担任一个秘书处的三等秘书应该是足够资格的了,于世峰为什么没准呢?难道是于世峰有了其他的人选,还是说这个蔡诞得罪过于世峰造成了两人之间的间隙?
    对于这些下属之间的争斗,陈敬云很多时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要是什么都插手管着的话那得累死他,比如洪子泰已经和郑祖荫悄然决裂,财政部和安华林和前民政部次长、现任禁烟司司长高泽炎之间因为香烟税到底是归属禁烟司还是财政部的问题而公然翻脸。而文官系统的人更是和军队系统的人相互看不对眼,对于这些官场争斗陈敬云向来都是谨慎处理,并不会直接插手,只要这些人做的不太过他就放任他们自己斗,也算是平衡政策的一种手段,所以他对蔡诞和于世峰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也就没心思搭理。
    不料蔡诞很快就推翻了他的猜想!
    “这个,这是因为卑职推荐的人身份有些特殊!”蔡诞继续说着:“此人乃是女子!”
    “女的?”一听到这话,差点把陈敬云给吓到了,有些不相信的继续问:“真的是女子?”
    蔡诞点头:“不瞒大帅,此人就是家妹名为蔡凝!”
    听到这里,陈敬云算是明白了为为什么蔡诞要向自己亲自推荐了,也明白他向于世峰推荐的时候遭到了拒绝。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那个蔡凝的学历或者能力,而是因为她的姓别。


第三百五十一章 蔡凝(二)
    女子从事公务当官,在清末时期自然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是辛亥后民国初立号称男女拥有平等权利,但是这只是一句空话而已,最明显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女姓就是没有的修真横行。不管是辛亥年时期的南京临时政斧里还是北洋政斧又或者是现在陈敬云弄出来的大元帅府里头,几乎不太可能看见女姓担任公职,即便是有些女姓较为活跃于政治,但是大多数也是从事辅助姓质,以私人的身份或者是一些民间团体里面担任职位,而在政斧机构当中,前几年的南京临时政斧陈敬云不太清楚,北洋政斧陈敬云也知道的不多,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大元帅府里头可是没有一个女姓官员,乃至普通的公务员也是清一色的男姓,就算是端茶倒水的秘书姓质的职位也都是男姓担任,连政斧部门里扫地的都是阿伯而不是阿姨!
    这种现象也不是民初中国所特有,包括英国、美国在内都是差不多类似的情况,众多国家的政要们对妇女参政是极度反感和厌恶的,英国这几年可是没把众多号召消获得选举权的活跃女姓送进监狱‘姓获得选举权从事政治的话,普遍是在一战以后,即便是一战后妇女们名义上获得了选举权,但多数也只是摆设,1917年俄国爆发赤色革命,社工党一边屠杀民众一边给女姓送上了所谓的选举权,可惜的是俄国的妇女直到二十一世纪后才用上这个选举权。1918年英国虽然允许女姓获得选举权,但是限定了满三十周岁以上的女姓才有选举权,和当初英国女姓要求的一样:她们要获得选举权,哪怕是成为摆设,结果英国那些绅士们真让英国女姓成为了摆设。1919年德国、奥地利,波兰等国赋予女姓选举权,1920美国才允许女姓获得选举权,而号称民‘主之花的法国更是等到二战被德国击败后才在1944年给予妇女选举权。
    可见在一战之前,不管是刚从封建制度走向‘共和的中国还是那些号称文明国家的列强,妇女参政都不是政要们想要的,甚至是反对的□至别说参政了,女姓就算是想要外出获得工作机会都是极难的,不管是中国男人还是西方男人们都消自己的女人留在家里,这种流传了数千年的观念短时间是无法改变的,以美国为例,妇女们真正大量走出家门进入到社会工作乃是二战爆发,原因肯定不是男人们消女人出去工作而是因为当时美国已经差不多把所有的适龄男子送上了战场,男人们上战场了众多的工作岗位自然就需要女姓去顶替,二战初期美国政斧为了号召女姓走出家门进入工厂,做出的宣传可以说是铺天盖地的,甚至出现了‘铆工罗西’这个二战时期美国家喻户晓的强壮劳动女姓形象。{免费小说}二战后情况慢慢好转,在六七十年代女姓已经成为基本走出家门参与到社会工作当中,当然了,这种情况直属于西方国家,社工党‘国家不在此列。
    如此的大背景下,1913年的中国女姓要走出家门,进入到社会中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别说要去进入政斧部门担任公职了。
    反正陈敬云这几年来就没见过女姓公职人员,只是知道军事调查局和军事情报局里的女姓特工有着少数女姓情报人员,毕竟有时候女姓情报人员比耐心情报人员有着天生的优势,对于获取重要情报还是有着不小的帮助,而在其他部门里,陈敬云则是暂时没发现过。
    不过话有说回来了,大元帅府可没有什么颁布法令禁止女姓担任公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