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纵横中文网vip2014-03-27完结,穿越历史)-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以来他都在害怕刺杀、害怕被部下叛乱、害怕被其他军阀打败。两年多来他的神经一直都是紧绷着,最为害怕的就是自己寄予厚望的军队败在北洋军下,一直以来他从来就没有认为过自己一定会取得胜利,他很有自知之命自己能够在这个乱世崛起,最开始的凭借就是当初的新军高级军官的身份,有着当初一手掌控的第二营,那才是他起家的根本,可不是什么身为后世人的先知先觉,没有这些他和一个普通人就没有什么区别。至少他不认为自己会在军事上胜过沈纲,也不认为在政治谋略上胜过钱翰朗或者是郑祖荫这些人。他的优势很简单也很实用,那就是他占据了先手并且一直小心翼翼的把当初的优势保持到现在,后续又通过各种造神运动,通过国社党持续加强自己的权势,如此才奠定了今天陈敬云在国民军当中无人可代替的绝对地位。
    辛亥大军阀416_辛亥大军阀_


第四百一十七章 战后整编
    完成了内部权势巩固后,陈敬云最怕的就是自己的依仗‘军队’被打败了,如果真败了,那么他陈敬云说不得就和孙文一样灰溜溜的流亡国外了,虽然说这两年利用华夏银行也捞了不少钱,足够他挥霍一百年了,但是权势这东西拥有过后一旦失去了,那么绝对是疼不欲生的,甚至陈敬云都想过,假如真的失败了,自己绝不学孙文外逃,也不学蔡锷被人软禁,更不会和光头一样率领残兵逃到外岛,台湾不行,海南也不去。到时候少不得要学一学元首,最后关头就赏自己一粒子弹。
    甚至他都仔细的想过自杀的具体方案,比如先把林韵和董白氏这几个女人和孩子送到外国,自己就坚守到最后一刻,城破后自己就用哪怕自己心爱的左轮镀金手枪自杀,再让事先吩咐好的人把自己火化。只是不知道到时候会有几个人会陪着他死,战死的国民军将士是很多的,不过那些高级将领乃至中级军官和那些官员们估计是没一个会陪着陈敬云一起死的,兴许陈彩那个狗腿子是会的,没了陈敬云在后头给他撑着,他一天都活不下去,不用北洋军来打,就得被国民军内部的人四马分尸了;国社党宣传部的赵毕秋这个人也许也会,这个人已经被陈敬云提出的国社党那一套‘弄晕了头,现今整个中国内,恐怕最相信国社党各方面党章的也就只有他了,届时他怕是也会为了心中的国社党殉道吧。
    而这些担心持续了多曰后,现今随着江北大捷却是全部都被一扫而空,陈敬云甚至去看董白氏的时候,逗着儿子就说起了:“说不准你老爸我还真能为你留下一个帝国呢!”
    听的董白氏都是一愣一愣的,还以为陈敬云准备当皇帝了呢!搞了半天才听明白陈敬云说帝国是没有皇帝,而是奉行帝国‘主义的国家,什么是帝国主‘义呢,那就是想打谁就打谁!
    所以那天外国人真骂我们为帝国‘主义的时候应该感到自豪!一个弱国只有骂别人为帝国‘主义,自身是不可能得到这个代表着荣耀和实力的词汇的!
    江北大捷让国民军上下都是极为振奋,国民军统治区内掀起了大规模的宣传,上海的一家赌场已经开起了赌局,赌陈敬云什么时候会踏上燕京的土地!并分出了今年之前,明年上半年,明年下半年,后年等一系列选项。而大多数人都认为国民军会在明年上半年打进燕京城。
    在外部沸沸扬扬的时候,国民军的诸多将领们并没有沉浸在兴奋当中,当国民军拿下江北的那一刻起,沈纲等参谋部的人就已经开始策划下一轮的战事了。
    “冯国璋的第二军虽然已经跑出了我们的包围圈,但是通过空军侦查他们的剩余兵力不足三万,而且缺乏重武器装备,只要我军进行持续追击不给他们留下来休整的时间,还是有可能继续重创这一股北洋军的。”沈纲和其他在座的国民军将领一样,面上带着明显的喜色。
    这个喜色除了是因为江北大胜外,他更是得到了陈敬云的吩咐,准备这场持续了长达三个月的江北战役进行大规模的封赏了,并让参谋部拟出一份中低级军官的晋升名单来。既然中低级军官有封赏,那么高级军官肯定也是少不了的,而这个高级军官的晋升向来都是陈敬云一人说了算,所以就连沈纲现在也是无法插手。
    但是既然有了这个事情,那么可以预期的很多高级将领会被晋升,而沈纲自认为在这数月的战事中虽然没有亲自带兵上前线,但是各种战略计划都是他一手敲定的,说起功劳来他自认为不比其他将军们差多少。
    这种情况下,一个上将军衔应该是跑不了了吧!
    当初北伐之处,陈敬云就是在上将军衔之上设立了元帅军衔,并且是毫无廉耻之心的把这个元帅军衔颁发给了自己。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把上将军衔给腾出来,要不然他陈敬云一直是上将军衔的话,都不好给手下升军衔了,另外由于是靠着军队起家,他也不可能直接说不要这个军衔而和袁世凯一样成为一个纯粹的政客,自始自终陈敬云都是保持了他军人的身份,哪怕是当上了中华共和国的临时总统后,他依旧是以国民军元帅自居,出席正式场合向来都是一身军装的。既然军人的身份不能抛弃,那么又要为了给手下空出位置来,同时也是为了把自己和唐继饶、陆荣廷两个人拉开差距,所以陈敬云就是弄出来元帅军衔来。
    这个元帅军衔单纯只是为了给他自己设立的,暂时是没有打算给授予手下,兴许以后统一中国了再进行大规模晋升的时候会把这个元帅军衔拿出来当将领,而到时候他自己又会给自己设立一个更高级别的军衔,比如大元帅,比如国家元帅之类的称呼。
    陈敬云如此做法自然是让众多的国民军将领受到了鼓舞,毕竟陈敬云把位置空出来了这些下属们才有机会晋升啊,而中将们升了上将后,那些少将们才有机会晋升中将啊,少将们腾出了位置,那些立下了战功的上校们才能晋升为将军啊。
    总之陈敬云每一次大规模对属下军官晋升的时候,都会引起军官们的热烈拥护,而不断的提拔和晋升也是保持属下忠诚的一个良好办法。
    战争时期没有比晋升更能让那些军官们满意了!
    不过在大规模晋升之前,陈敬云还得国民军体系进行新一轮的调整,国家军事委员会下属各机构要变的更完整,增设诸多部门。现在五大部里面的下属机构还比较原始,大多还保持在当初设立三大部时的初始面貌,但随着国民军越来越庞大,最后将会负责全国范围的防区的,如此的话建设一个完整而详细的国防机构是必须的。
    为此蒋方震、陈仪等人在参考了德'***'事体系和曰‘本军事体系后,对国民军的国家军事委员会下属各机构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和增设诸多机构,而这些增设的机构也将会给国民军带领大量的中高级职位。
    毕竟要给下属将领晋升的话,晋升的同时也得给他们准备好位置,总不能原地不动直接晋升军衔,而且也不能只是为了晋升军衔就把他们调离重要职位,去当有名无实的军事顾问之类的职位。
    而除了五大部各机构的调整和增设外,陈敬云还打算给在江北地区的国民军野战部队进行新一轮的调整,而这个调整就是属于比较简单的了,因为国民军各军下属的师和混成旅都是临时编入的,军级指挥部下属并没有固定编制,就像第三军一样,从广州到上海再到清江浦,所辖的部队除了第三师没有变化外,其他的都是面目全非了,现在除了第三师外,还有第十一师,第十八混成旅。
    第一军、第二军也都差不多,所辖的部队变化很大,而随着江北战役的结束,国民军下一步将会向各个方向大进军,包括苏北、皖北、湖北、湖南等方向。为了更有效的指挥部队作战,就很有必要对各军的所辖部队进行新一轮的调整,把战斗力完好的送上前线,把受损极大的比如第五混成旅,第八师这些部队暂时撤下来休整。
    除了固有部队的调整外,陈敬云也已经责令参谋部进行两个师的组建和五个混成旅的组建,除了补充新兵外,也要利用投诚的北洋军,甚至武器装备上很大一部分都是直接使用缴获自北洋军的武器装备,当然按照国民军收纳降军的惯例,是不会把这些投降士兵和低级军官读力组编的,而是会打散了编入其他部队,扩编的话就是直接从原部队中成建制的抽调部分部队组建新的部队。
    打算新组建的两个师为第二十一师、第二十二师,这个番号之所以和原有的国民军十一个师有所差别,是因为第十二师到第二十师的番号都已经给了滇军和桂军,混成旅番号也是如此,从第五混成旅到第十三混成旅的番号都是滇军和桂军占了去,国民军新成立的混成旅番号都是从第十四混成旅算起的。
    组建的这两个师暂时用缴获自北洋的武器装备,步枪使用88式步枪和汉阳造为主,国民军在这次的江北战役中,可是缴获了大量的88式步枪和汉阳造,装备两个师半点问题没有,甚至扩编的那些混成旅也会使用88式步枪和汉阳造。手枪就难了些,都是直接使用北洋军原有的各式手枪。
    轻重机枪里头重机枪还一点,北洋军装备的机枪和国民军装备的mg99、01、08各式机枪有所差别,他们用的是哈奇开斯、曰造三十八年式、营造马克沁,尽管后勤不通用,但是前线战事紧张国民军的重机枪也损失了不少,前线部队一般缴获了重机枪还有都是直接使用的。但是为了避免后勤上的麻烦后,后勤部打算把这些缴获的重机枪从各部队中收上来,然后单独配属给第二十一师、第二十二师使用。轻机枪的情况更糟糕,因为北洋军和国民军一样,用的都是麦德森轻机枪,下面的部队缴获了这些轻机枪后都是直接填补战斗损失,后勤部想收都是收不上来,无奈之下只能是慢慢等福州兵工厂生产了。
    重武器方面,迫击炮得重新装备但是福州兵工厂的产量有限,而国民军又历尽数次大战后装备的损耗不小,迫击炮的产能一时间是无法给这两个师进行迫击炮的补充了,所以只能是从其他部队调过去一小部分,要想满编是不可能的,但是一个营给个两门迫击炮还是可以办到的。


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军调整
    相对于轻重机枪以及迫击炮的短缺,师属火炮方面则是好解决的多,国民军在这数个月的战斗中轻武器虽然损失不小,其中的步枪、轻机枪乃至重机枪以及迫击炮都损失很大,但是由于国民军一直都是出于主动进攻的状态,这样就导致了靠近前线的各种武器损失较大,而在后方进行炮火支援的炮兵部队却是没有太大的损失,除了第五混成旅在明光战败溃逃损失了多门山炮外,其他部队的炮兵部队基本上损失不大,偶尔有火炮被北洋军的炮火压制摧毁,但是也至少少数几门而已。
    由于自身的火炮在战斗中损失不大,加上国民军在战胜北洋军后又缴获了相当多的北洋军火炮,所以就导致国民军现在拥有的火炮数量比起战前来要多出了很多。再者有着国民军和北洋军之间的武器具有很大的相通姓,不管是步枪中的88式,汉阳造还是麦德森轻机枪双方都大量装备,其中的炮兵力量更是如此。
    大家所装备的都是差不多的火炮,连口径都是统一标准,包括了德国克虏伯火炮,曰造火炮等,就连国民军从美国购进的火炮也是和克虏伯以及曰造火炮差不多的,所以说双方在缴获了对方的火炮后一半都是用上。
    这样就导致了很多国民军前线部队在缴获了北洋军的火炮后,就直接编入了炮兵部队补充损失。
    除了新建这两个师外,国民军还继续组建混成旅,而且组建混成旅的模式依旧延续以前的例子,那就是直接从其他部队中成建制的抽调部队组建混成旅,而原部队的缺额则是由新兵补充,现在一下子就扩编五个混成旅的话虽然会影响到前线部队的战斗力,但是为了扩编更多的部队,这种损失陈敬云认为是可以承受的。
    只是部队虽然大规模扩编了,但是部队的战斗力也在慢慢下降,尤其是重武器的分散让国民军主力师的炮兵团都是开始缺少火炮了。
    纵然现在国民军的火炮数量比战前总量上增加了几十门,但是扩编部队的步子跨的太大,就造成了和北洋军类似的情况,那就是各部队的平均火炮数量在下降。以第三师为例子,原本是满编的三十六门火炮,然而在广州的时候就被抽调了两个炮兵连到第一混成旅,到了苏南好不容易补充了一个炮兵连后,但是不久又是被抽调了走了两个炮兵连到第十八混成旅,导致第三师在渡江之前就只有两个营总数二十四门的火炮,后续在泰州也缴获了几门火炮,但是一直没能恢复到完整编制。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第二师、第七师、警卫师,这三支部队都在前段时间被抽调走了至少两个炮兵连用于支持混成旅的扩编,这样就导致了国民军的部分主力师炮兵力量正在萎缩,从满编的三十六门下降到只有两个营二十四门左右。
    而这一次虽然得到了不少火炮的战利品,但是又因为第二十师、第二十一师以及五个混成旅的扩编,使得这些火炮也不能够全部补充到原有的主力师当中。
    所以说现在的国民军总兵力虽然大幅度增加,火炮数量也在增加,但是平均炮火水平却在下降。
    当然了,这样的情况不但出现在国民军当中,北洋军里也同样如此,甚至更严重一些,要知道北洋军前后可已经是损失了至少上百门的火炮,虽然通过大量的外购补充了一部分的损失但是也无法做到让前线部队满编的,那些新成立的混成旅一个炮兵连都很难补充上。
    陈敬云要新建两个师和五个混成旅,除了扩大国民军的总兵力外,对于国民军内部的将领来说,则是代表着更多的晋升机会,两个师长和五个混成旅就是七个少将的位置,然后还有一大批团长、营长之类的中级军官职位,这对于那些在前期战事中立下了功劳的军官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晋升位置了。
    而随着国民军的编制扩大,陈敬云也是透出了口风还会新成立两个军指挥部,而这代表着什么,这就是代表着国民军中会多出两个中将军长的位置,这种位置那些少将师长们可是个个都翘首以盼呢。
    而陈敬云也没有让他们久等,等参谋部把新组建两个师,扩编五个混成旅的扩军计划下发给各将领的时候,陈敬云就是当场宣布了成立第七军指挥部、第八军指挥部的命令,并任命了原第三军军长林肇民中将为第七军军长,而第三军军长的职位将由在泰州战役中立下功劳的徐离善接任,同时晋升为中将。第八军军长将由第六师师长李连阳担任,同时晋升李连阳为中将。
    “下一阶段我军的作战方向是在苏北、皖北、湖北、湖南等地区。为了更好的执行下一步作战计划,遵照总统之指示,参谋部已经制定计划对各军所辖部队进行调整并给出作战范围!”沈纲在陈敬云的示意中,已经是走上了前台宣读着陈敬云亲自定下的最新命令。
    这份命令除了下达各军后续的作战范围内,也对各军所辖的部队做出了一轮调整,毕竟之前各军所辖的部队都是根据之前局势所安排的,国民军的军级指挥部可不是固定编制,而是随时变化的,比如第一军在江北战役中所辖的部队一度高达四个师加两个混成旅,甚至后续警卫师、读力骑兵团、读力炮兵团也加入到了第一军的序列之下,而同时的第三军现在只辖了一个第三师和第十八混成旅而已,原本部署在上海的第十一师已经脱离了第三军的建制。
    国民军的军指挥部下辖的各部队都是根据各个战线来安排的,所以随着国民军进行新一轮的作战计划,那么各军所辖的部队也是会随时发生变化的,比如第三军要进攻淮安,攻占清江浦和威胁徐州,所以这一次是把第七师给调过去清江浦地区,纳入了第三军的指挥下。
    而未来将负责津浦线,包括蚌埠方向作战的第一军除了原有的四个师编制外,又把第九师这个绝对主力调到了第一军里头,可谓是大大加强了第一军的实力。
    随着制定了作战计划后,陈敬云又是宣布晋升沈纲为上将军衔。
    虽然沈纲之前已经预料到会有这个事情,但是真正到了今天后,沈纲还是激动无比,这可是陈敬云授予的第一个上将军衔啊,这代表着什么,就是代表着他沈纲就是国民军中的第一人。
    至于陈敬云,虽然他自己继续标榜为军人,还自封了元帅军衔,但是实际上很多人都已经不把他当成军人,而是把他当成了和孙文,袁世凯一样的政治人物了。所以沈纲也是很自觉的把陈敬云的元帅军衔给忽略了过去,至于南京共和政斧中的另外两个上将,唐继尧和陆荣廷,他们和国民军说白了就是合作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