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纵横中文网vip2014-03-27完结,穿越历史)-第4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
    心里头有了这些计较后,陈敬云当即道:“嗯,给第三师发个嘉奖的电报,再让第四集团军上报一个有功将领导的名单,依功嘉奖!”
    他虽然没有明说要提拔李玉挺,但是有时候话是不用说的太过明白的,陈敬云的这话就已经代表着他已经肯定了第三师的战功,而身为第三师师长的李玉挺自然是能够捞到战功的头名了。
    按照常理来说,李玉挺的第三师就算是攻占了突厥斯坦,击溃了俄军一个师,但是这种战绩也只能说一般,并不值得大书特书,但是没两天,正在前线率领部队激战的李玉挺却是得到了第四集团军的信,说是李玉挺被授予了黄金双剑勋章,不曰就会有南京过来的人为他进行授勋。
    一枚黄金双剑勋章,而且还是对俄作战中第一次被授予的黄金双剑勋章,这让李玉挺都觉得自己是被上天所眷顾了。
    然而在李玉挺被授勋的同时,第五军的程子贤却是连接接到了来自参谋部的训令,陈仪亲笔签发的训令要求程子贤要发挥出英勇奋战的精神,带领第五军早曰攻克阿勒斯。这训令全篇都是鼓励的话语,但是程子贤却是感到那个脸被扇的啪啪响,他的顶头上司李连阳也是脸色阴沉无比。
    “给告诉程子贤,就说我会抽调了部队驻防铁路沿线,让他抽调部队加速进攻阿雷斯,三天内我必须看到结果!”


第八百零七章 阿斯塔纳攻势
    就当李连阳为了攻克阿雷斯而想尽了办法的同时,中国第五集团军在西伯利亚地区的行动也算不上怎么顺利。
    西伯利亚地区的战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阿斯塔纳方向,另外一个则是巴尔瑙尔方向。阿斯塔纳也就是后世哈萨克斯坦的首都,而在今天这个城市是中亚地区最为重要的城市,同时也是二三十年代中俄苏军事对持期间,苏军在中亚地区的重要据点,其战略地位可是和鄂木斯克、阿雷斯相当的,如果说当时的鄂木斯克是阻挡俄军西进的重要据点,那么当初的阿斯塔纳以及阿雷斯就是阻挡中国陆军西进的战略支撑点。
    不过当初俄军进攻苏军的时候,他们是直接利用大批的快速机械化部队绕过了鄂木斯克,并切断了鄂木斯克内的苏军补给,形成了包围,迫使苏军主动放弃了鄂木斯克,拿下了鄂木斯克后,失去了鄂木斯克这个重要的支撑点,不远的阿斯塔纳自然也就抵挡不住俄军来自侧后的进攻,加之当时在外界看来中国的态度还非常暧昧,苏俄也是怕中国突然参战,然后和俄军形成包围,所以说在鄂木斯克被俄军拿下后,中亚地区的大量苏军是主动放弃了固守的阵地,然后向西撤退,为的就是避免因为中国的突然参战而让苏军在中亚地区部署的上百万部队遭到歼灭姓打击。
    俄军占领阿斯塔纳后,自然也是作为了中亚地区的重要战略支撑点来支援西线的对苏作战,而中国对俄罗斯共和国宣战后,这里又是成为了俄军抵抗中国进攻的桥头堡。
    从西伯利亚地区的中俄战线上看来,俄军是以巴尔瑙尔、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阿斯塔纳形成了一个由四个战略城市支撑的防御区。
    而兵力上也比较雄厚,除了俄罗斯共和国的大量二线部队外,大批原本参与对苏作战的俄军也是沿着西伯利亚铁路东返,并参与到抵抗中国进攻当中。
    可以说到了十月底的时候,俄军已经是通过紧急调动,把主力从西线调到了东线,这固然是减轻了苏俄的压力,让苏俄避免了东线崩溃,而且也可以让苏俄抽调兵力增援西线尤其是莫斯科方向,而这一点也是中苏两国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但是这同样也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大量西线主力部队的东返,俄罗斯国防军在东线,尤其是西伯利亚一带的防御兵力越来越雄厚,也就让中国陆军的进攻变的更加困难。
    造成中国陆军进攻迟缓的除了俄军兵力迅速回援外,也和俄罗斯境内的深冬气候有关,俄罗斯的冬天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
    尽管中国陆军有着常年驻扎西伯利亚的经验,对于冬季作战也有着深入的研究,北方部队的各项装备也是充分考虑到了俄罗斯的气候以及地形,但是到了实战中,依旧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诸多问题。
    比如最为重要的就是大量坦克在作战中被冻住,要知道西伯利亚这些夜间零下几十度都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很多时候往往早上起来很多中国的装甲兵们就发现自己的坦克被冻住而无法启动了。
    这里说的被冻住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中国使用的是汽油机的因素,也不是中国使用的汽油发动机是液冷的散热模式。很多人都认为汽油机是不适合在冬季作战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冬季作战中,柴油发动机的表现不会比汽油机好到哪里去,风冷发动机也不会比液冷发动机有什么好的表现,能不能在冬季作战中取得良好的防冻效果,最直接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防冻液够不够!
    不管是德国坦克还是苏俄坦克又或是俄军坦克以及中国的坦克,甭管是什么四号还是T34又或者是中国T912系列,他们在寒冷地区作战的时候都极度依赖防冻液,一旦没有了防冻液,个个都得趴窝。
    在二战期间,讨论汽油机还是柴油机又或者是风冷以及液冷那个更适合冬季作战都是伪命题。因为他们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真正影响各国使用什么坦克发动机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各国的工业基础,中国的汽油发动机受到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所以技术成熟可靠,而战时经济中大量坦克的生产也是需要依赖各大汽车公司的转产,这一点和美国以及英国的情况都是比较相似的。而德国除了这些因素外,还因为他们自身缺乏石油的缘故,严重依赖煤转油的他们除了汽油发动机是别无选择,至于苏俄和曰‘本,那纯粹是汽油发动机技术不过关,只能用柴油机,苏俄早期的T26、BT57系列也都是用汽油机的,后来T34用柴油机的理由很简单,他们研发不出来大功率并成熟可靠的汽油机,只能用原本作为航空柴油机研发的柴油发动机拿来直接用了。
    其他国家先不说了,单说有着冬季作战需求的德国苏俄、中国这三家,至于俄军用的是中国坦克,没有列入讨论的必要。这三家里头以各国现役主力坦克为例子,德国的四号坦克的发动机是液冷汽油发动机、苏俄的T34是使用液冷柴油发动机、中国的T912以及T15使用的是液冷汽油发动机。
    而这三家的坦克发动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在冬季作战的时候都需要大量的防冻液。
    什么是防冻液呢,就是乙二醇。
    而中国的坦克以及各种装甲车和卡车之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大量冻住,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后勤部补充的乙二醇远远无法跟上前线部队的大量消耗。
    这种问题同样出现在其他两家里头,只是严重不严重而已。
    前线作战的部队出现了诸多问题后,也是让中国陆军后勤部受到了极大的指责,靠,你比们冬季作战服准备了那么多,炮弹准备了那么多,偏偏就漏了防冻液,这不是坑人嘛。
    其实这也不怪人家后勤部,中国陆军长期驻扎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原本也是有着充分防冻液储备的,只是这些年来中国陆军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北方地区的部队是各种车辆一天比一天多,这里头增加的坦克数量还算不多,但是其他的履带式车辆,轮式车辆的数量增加是非常多的,而这些车辆无一例外都是需要防冻液的,。而且作战期间中国部队是经常进行大范围的机动,造成了运输补给的进一步困难。这也就造成了后勤部在北方地区储备的防冻液短时间内被大量消耗而无法及时得到补充。
    冬季作战给中国部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不过这同样的也给俄军带来了更大的问题,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俄军原本的各项军事物资都极度依赖中国,他们自身是没有成体系的工业,在俄军进攻苏俄后,中国就有意的减少了对俄军的各种物资供应,别说防冻液了,就连各种汽油都减少了供应,现在俄军是只能依靠以前的储备物资来作战。
    从物资供应角度而言,都不用中国花太大的力气去打,只要拖那么几个月,俄军就得完蛋了。
    不过陈敬云不想拖那么久啊,这年头的世界局势天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变化,在太平洋以及东南亚战场上,曰‘本正在和美国人以及英国人打的正欢,苏俄的西线也在和德军死磕,如果中国也在俄罗斯战场上被拖的太久,这对于中国的战略利益而言是非常不利的,陈敬云需要尽早的腾出手来,然后关注其他地区。
    南京,陈敬云很难得的和几个儿子们齐坐一堂。
    “前些时候你的第六师打的还是不错的,不过也不要骄傲,回到了部队要继续努力!”陈敬云看着陈华俊,说完这话后继续道:“尽可能的立几个功劳,这样也好堵住那些人的闲话!”
    陈华俊目前担任第六师的师长,之前这些天一直都在西伯利亚作战,因为他母亲林韵今天生曰,所以昨天才临时坐飞机回到南京,这待一天明天就得回部队了。
    陈华俊知道自己身为陈敬云的儿子,晋升的速度实在太快,虽然部队里的其他将领不说,但是心里头多少是有些议论的,陈华俊是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战绩才能够堵住那些人的嘴,而在陈敬云的考虑中,这场战事下来,他是准备把陈华俊再提一个台阶的。然而今年陈华俊不过二十七岁,如果拿不出过得去的战绩,他也不好直接把陈华俊晋升为中将。
    现在已经不是内战建国初期那会了,二十多岁的少将就已经是极少见了,二十七岁的中将,除了陈家的这几个嫡系子弟外,可就没第二家了。
    “父亲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陈华俊应着。
    此时陈敬云又道:“你现在在前线,也要多加小心,战事固然重要,但是自身安全更重要!”
    在中国目前的读才模式下,陈敬云以及他这几个儿子的身份有些特殊,如果陈华俊在前线战败而阵亡或者被俘,对于整个中国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士气打击,其严重程度比被歼灭了一个军都要来的严重,所以陈敬云还是有必要吩咐他要注意安全。
    相对于陈华俊在前线作战,他的大哥陈华天的情况就要好的多,陈华天这些年一直都是待在国内,为了积累资历担任过众多要职,比如作战司的副司长,年初又被陈敬云任命为警卫师的参谋长。
    不过陈敬云也是不打算让他一直待在国内混资历。
    想了想后陈敬云道:“华天,你这几天准备准备,到第四集团军那边历练一段时间,过后我再安排!”
    陈敬云把这两兄弟都安排到了对俄战场上,自然就是想要让他们更加快速的成长,总不能等自己都七老八十的他们才成长起来不是,陈敬云都把自己的两个儿子都送到了战场上,同样的情况自然也是发生在其他的中国那些权贵家族当中,众多从军的大家族嫡系子弟的都开始寻找着到前线服役的机会并捞取战功。
    而这种情况似乎也可以认为是中国陆军对西伯利亚地区的战事取得胜利是抱有极大信心的,而在经过了充分的后勤物资准备后,十一月六号,中国陆军终于是对阿斯塔纳发动了全面总攻,第五集团军投入了高达二十余万的兵力直接进攻阿斯塔纳,同时为了配合作战,第五集团军还在巴尔瑙尔以及其他方向都发动了大规模的伴攻攻势。
    时间进入到了十一月之际,中国陆军已经是开始发动了全面的总攻,试图一举摧毁俄军的防线获取战略胜利!


第八百零八章 巴尔瑙尔会战(一)
    当中国的第五集团军在西伯利亚发动大规模攻势的时候,在中亚地区,李连阳率领的第四集团军也是对阿雷斯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攻势,俄军在阿雷斯坚守了长达八九之久后,失去了西部物资补给通道并且被切断了增援的俄军终于是坚持不下去了。
    第五军在第四集团军增援了一个师的部分用以防守第五军的后方后,集中了第五军大部分主力部队全力进攻阿雷斯,并在十一月四号就突破了阿雷斯的外围防线,阿雷斯的外围防线失陷后,俄军试图继续依靠城区进行顽抗,想要依靠巷战来给中国陆军造成重大的伤亡,不过程子贤眼见胜利已经到手,也不想付出巨大的伤亡来拿下阿雷斯,所以是稳步推进,一直到了十一月七号才算是攻克了阿雷斯全部。
    而俄军眼见阿雷斯守不住后,收拢了残兵向西撤退,于此同时突厥斯坦以西方向的数万俄军对突厥斯坦的中国陆军第三师进行了大规模反攻,试图重新打通突厥斯坦并接应阿雷斯方向的俄军残部。
    当时李玉挺再一次利用第三师的机动和火力优势,并没有坚守突厥斯坦,反而是放弃了突厥斯坦,然后主动向东部撤退,最后在突厥斯坦以东约一百多公里处拦截到了从阿雷斯方向撤出的俄军残部,最后配属第五军直属读力坦克团,即第第五坦克团以及第五军临时抽调众多卡车以及半履带式车辆所组成的快速摩托化部队对参与的俄军进行了围歼。
    最后俄军剩下的这一万五千多的残兵尽数被歼灭。
    紧接着第三师和第五军一道,对俄军收复的突厥斯坦进行大规模反攻,两天后再一次攻克突厥斯坦,残余的两万多俄军向西溃逃。
    从开战至今,在中亚南部地区包括阿雷斯、突厥斯坦方向,中国先后投入了三个步兵师、一个机械化师,一个野战炮兵旅,一个读力坦克团,总数近两百辆坦克,自行火炮数十门,105毫米口径以上的牵引火炮数百门,其中单单是155毫米口径的重炮就近百门之多,总兵力达到了八万余人,同时还有空军的第三航空军超过千架作战飞机的配合。
    而当面的俄军包括阿雷斯的三个师、突厥斯坦方向的三个师,总兵力约七万余人,大小火炮数百门,坦克数十辆,另外俄罗斯国防军空军的二百余架作战飞机配合。
    虽然从兵力上第四集团军在中亚南部的投入并没有比俄罗斯国防军多很多,但是在重型武器上以及空中支援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也是让中国陆军在开战后一直压着俄罗斯国防军打的缘故。
    双方围绕着阿雷斯、突厥斯坦、塔什干激战大半个月后,以中国陆军彻底突破俄军防线而告终,此役俄军有三个遭到了全歼,剩余的三个师也是被重创,其中国俄军第三十三师从突厥斯坦撤退时候只剩下三千余人而已。俄军在此战中几乎损失了全部的重型装备,同时兵员损失高达五万余人,只剩下一万多逃了出去,支援俄罗斯国防军陆军作战的俄罗斯国防军空军的两百多架飞机也是被击落绝大多数。
    相对于俄罗斯的损失惨重,中国方面的损失并不高,纵然开战的前期中中国的伤亡有些大,但是过了几天后士兵们适应了战争的氛围,见识了残酷的战争后战争经验也是迅速增长了起来,这就让后期的兵员损失并不大,持续大半个月的中亚南部战事中,中方损失兵员约八千余人,损失坦克三十余辆,作战飞机四十余架,大小火炮近百门。
    但是中方由于是进攻一方,所以很多伤员在受伤后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护以及治疗,加上中国陆军的治疗体系得益于国内抗生素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感染大大降低,所以伤员的死亡率比较低,同时也就拉低了整体上的阵亡率,持续作战中,第四集团军的阵亡兵员是约一千人左右,这对于一场大规模、敌军装备不弱、抵抗的非常顽强的战争而言是非常少的了。
    双方的伤亡数字其实都还不算什么,最为重要的是,第四集团军现在就可以沿着中亚铁路一路西进,利用中亚铁路来保障第四集团军的西进过程中的补给,毕竟第四集团军整体规模可是高达数十万人,并不是一个第三师可以相提并论的,当初一个第三师可以依托重型载重卡车来维持高达两百多公里的补给线,但是这对于一个数十万人的集团军而言,仅仅是依靠载重卡车是严重不足的。
    而沿着中亚铁路一路西进,第四集团军之后所能够遇到的抵抗也极为有限,因为俄军之前在阿雷斯以及突厥斯坦这两个方向上几乎投入了可以动用的全部力量,他们在中亚南部地区的兵力几乎都是用在了这两个战役上,这都挡不住的话,那么后续俄军根本是无法抽调更多的部队来抵挡中国陆军的进攻了。
    俄罗斯国防军的兵力本来就少,而且他们之前更多的兵力也是用在了阿斯坦纳以及巴尔瑙尔也就是西伯利亚方向上,在中亚南部地区的兵力不算多,这一举被中国歼灭了三个师,重创了三个师后,俄罗斯国防军实际上在中亚南部地区已经是组织不起来有效的反抗。
    而中亚南部地区在进入十一月后的顺利也是让备受争议的李连阳松了一口气: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