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天-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在很久很久以前,……”杨慈祥的笑着,采用了一个阿拉伯故事的开头语,在终于看到了阳建发自内心的笑容时,语气一转:“当然,这个故事不会这么简单,但事实上他也并不复杂。你必须留心了,它确实至关重要,与你,与我,甚至与这个世界,以及另世界的一些别的人,都有相当重要的关系。你必须谨记,且得保证不将今天我所告诉你的泄露一丝半点。你能做到吗?”

    阳建点点头,他对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同时他也明白杨的玩笑其实是为了平服他混乱的思绪。

    一时房间中静静地,这样的安静甚至可以比拟阳建苏醒时那一刻,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杨的身上,期待着杨为他揭晓又一个秘密。但这时杨却沉默了,他什么都没有做。

    下一刻,阳建惊发觉自己的脑中好象多了许多东西,并不住在眼前流转,变化为一个又一个的画面。不!不应该说是眼前,是在大脑深处,或者别的地方,总之阳建就是看到了,看到了杨故事中的那个人,看到了杨在某个时刻邂逅了那个与他们俩都同名的阳建,那一阳建告诉了杨很多事,他更看到了……

    天!那是什么?

    一群骑着仿佛是剑的物体的“人”在空中来来去去,他们或身冒霞光,或剑泛七色,在更远的天空,一群类似传说着龙的生物正远远的飞来。左边,层层叠叠的站在云端的高大生物们正似乎在指指点点,并狂笑,并从手拿的各式物体内放射出难以形容的道道光芒,划空而去,每一次的光芒中都一个“人”或者一条龙被击中后突然消失。

    下方,无尽的大地上仿佛已被滔天的洪水淹没,洪水每一次掀起的巨浪都不断的击打在大地上连续升起来的黑色土壤,那土壤越涨越高,越涨越长大,终至到了高大生物们的脚下,并延绵向上生长。

    “息壤!”阳建脱口而出,这不是传说中鲧盗息壤治水的神话吗?

    《山海经》中载:“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又:“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传心术!“

    阳建震极大呼,仿佛这个名词早已在他的脑中存在了几百年似的,随即突兀地涌现出有关传心术的种种功能以及境界层次,而这些,他以前可从来未涉猎过啊。是杨!是杨对他使用了类似于资源共享的高级传心术,也就是说,从现在这一刻起,杨所知道的他也全都知道了,而他所思所想的,杨也全部明了!

    “你你你!”阳建震骇得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一方面他为突然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失传知识而感到极为震撼,激动、欣喜、混合着将欲流下的泪花将他掩埋,将他体内的激素刺激得难以复加,但另一方面却又本能的为自己的隐私被杨一无所遗的得知而感觉羞耻,毕竟每一个人心目中都或多或少的埋藏着不可对人言的秘密啊。

    这样的情绪在内心纵横交织,相互缠绕却又互助声势,浑身每一条血脉,每一个细胞都沐浴在其中,并逐渐攀高,随着他对脑海中所出现的知识认知得越多就越发不可抵御。

    但同时他也明白了为什么杨总是不断的提到可以改变他的命运以及平行世界、影响等等看似荒谬的话题了。其实很简单,一切都是缘于影响。无论在哪个世界里,影响都是无处不在的,身为受者,在既受他人影响(或者物事)的同时也影响着他人,这种影响形成了一个既含平面又有立体,既几何又复数的世界圈,在这一世界圈内,任何物事都逃不过它最基本的规则——即受影响。这一影响即被称为“命运”。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命运,这一命运不完全由自己决定,甚至在通常的时候,个人的力量所起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因此人们常常感觉自己的无力和前途的不可测。但更为通常的时候,在个体命运系数较低的时候,身为受者的人能够准确的知道自己的前途着实渺茫,甚至是凄惨。但是当一个人的力量大到足以抵挡住周围物对自己的影响时,那么这个时候这个人就可以大致决定自己将来的走向,但只限于与能力成正比的范围,这样就被称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简称“改命”。

    而由于平行世界之间本身就有种种的关联,因此假如在任定一世界中的某个人发生了突变,那么另一世界中与他相对应的这个人也相应的要受到一些影响,这也是“改命”的一种,但比起在同一世界中受人祝福或诅咒来说就更为离奇了。

    阳建抬起头,笑笑,“我想我已经明白了,先生。不,现在我应该称您为老师了。”

    “还是叫我为老师吧。”杨平静的说,“我是个比较习惯于传统的人。但其实你还来得及选择的;孩子。”杨郑重的说,“你应知道,在得到的同时我们往往会付出相等甚至更多的代价,你可以有三个小时的考虑时间。”

    “不,我不需要了。”阳建定了定神,立即回答道:“如你所知,如果不再发生意外的话,我的这一生会颠沛流离到三十四岁,而后才会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活,然后有孩子,然后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诗人,并有自己的产业,同时也受雇于一家外资企业。但这样的生活它有什么意思呢?我想,我不会喜欢这样的安宁,即使会因此担负起一个久远的使命,是这样吗?”

    “正是这样。”杨点点头。“在他的一生中,他后来去另一个世界找寻到他的另一对应人,发觉他将在临老的时候痛苦莫名,因这一生只是沉迷于看似幸福的生活,但其实毫无建树,更无意义,他是浪费了生命的人,他这样认为。据此推测,如果抛开我对你产生的影响不谈,你也应同样如此。”

    “那么,答案已经很明确了。”阳建耸了耸肩,“接下来,还请您告诉我,我应该怎么去做?怎样才能做到。”

    “搜寻你的记忆。在那里,有一个叫蜀山的地方。”杨说,顿了一顿,给了阳建足够的时间后接着说道:“想起了吗?那传说中的……”

    “美丽的蜀山。在那里你会得到。”

    “蜀山?”阳建随意的念着,仿佛似曾在哪里听闻。

    “搜寻启动。”随着意识深处对大脑下达了这样的命令,神经系统在千千分之一秒内将请求传达到任何需要配合的地方,阳建的脑细胞以每秒亿万次的速度在脑海中迅速衍化、滋生,一些与此有关的记忆细胞被一无遗漏的彻底寻找出来,并开始一一解读。

    几乎是同时,他知道了。

    同时他也明白从现在这一刻起,他的命运就与以前在这个世界上的他形成了一个断裂,一如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大飞跃一般。他已发展成一个以自己的经历学识相关背景所不能发展出的高等生命,一个人。这样的发展犹如一个穷富的比喻,在“穷人”的世界中,由于自身的限制以及外部条件的限制,如果不出现意外,穷人会永远是穷人,他只能活在由那些和他差不多的贫穷者所构成的穷人世界中,但阳建的身上却偏偏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此,他将步入“富裕”的殿堂,从此与那些曾可望而不可企及的富有人士一同生活,享有平等的地位,这样的圈子即是“富人的世界”,即也是类人猿与现代人类的区别,现代人类不可能明白类人猿的快乐与痛苦,而类人猿也不可能享有现代人类的生活。

    他得到了。

    但同时他也失去。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他已拥有一个新的明天,一个并非完全是恐惧、沮丧、活一天算一天得过且过的明天。

    “黑夜之于我,犹如白日脱下了外衣,轻扣住阳光下的每一行人。我的明天,……”他自如的念诵起来,现在他才明白这里面所蕴涵的深刻意义,而杨也仿佛理解似的,随着他一起诵念。

    “我的明天,如同百合花藏在荆棘里。我必须流血。”

    一遍又一遍。慢慢的,这轻声的诵读仿佛酝酿着一种坚不可摧的大力,渐渐溢出窗外,溢出院庭,随着林中的栖夜鸟将第一声欢笑远远的传来,念诵声渐远,越拔越高,仿佛在对世界宣告一样,邛莱的小镇完全沐浴在夏日清晨的阳光下,报国寺清远的钟声响起来,阳建击桌大笑。

    良久,杨微笑着举起了一只手,手指做剑形,“你明白了?”他问。

    阳建一笑。

    (引卷完,下接正文)
评《明天》
    '审阅'明天

    '范围'第一章

    '字数'9500字

    文/文心居士

    “黑夜之于我,犹如白日脱下了外衣,轻扣住阳光下的每一行人。我的明天,如同百合花藏在荆棘里。我必须流血。”

    与一般的网络作品不同,本文开篇不俗。作者以寓言似的诗句发泄出如同主人公血腥与恐怖、绝望与挣扎的内心,甚至命运,这是难能可贵的。虽然没有丝毫的动作,却能令人热血沸腾,内心中似乎有某种欲望在不停跳跃,宛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由此,笔者不仅想到吴宇森的电影,充满着破坏与血腥的暴力美学。这里虽然没有教堂与百鸽,但是百合花藏着荆棘中,迎接着明天的盛开,场面绝望而凄美,悲哀而深刻。如同盛开的喜悦必然来临一样,毁灭也将随之而来。百合要盛开,必然被周围的荆棘所压制、破坏,却又锐不可挡。命运早就注定,生命的辉煌与毁灭将同步来临,但无缘无悔。正如白天的另一面是黑夜,破坏的另一面是建设一般,灿烂的生命与生命的毁灭相互作用,皆靠对方为养分得以不断滋长。当生命越接近辉煌的时候,毁灭也随之将近。当阅读本文之时,作者便将这把双面刃放在你手中,你无法抗拒他的诱惑,于是紧紧抓住。抓得越紧,伤得越深,但是却无人舍得放下。但是,笔者早已提醒过你,百合花当然美丽,却是长在荆棘里。

    仅仅一个短短的开篇,作者便为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塑造等多方面埋下伏笔。而在整个第一章中,阳建在“失落的世界”出现,狩猎、回忆,整个画面一气呵成,有行云流水的畅快,却又不会令人感觉平淡无味。无论是阳健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及其心理描写,还是在兽道中的一举一动,都将一个狡猾、冷静,甚至冷酷,且充满力量及野性魅力的男子刻画得相当成功。“他所关心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有效的利用它,从而更好的生存”,说明他是个功能至上、惟利是图的人;“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后代,他没接受过太多高等教育,也没有所谓“竹根亲”的社会关系网,一切都只能凭自己……一切都是那么令人称羡”,对过往种种的简单陈述,体现他的能力、魄力,令他在“失落的世界”中生存成为可能;“他需要这些蚂蚁的存在,这有近似于恩赐者的乐趣”,毫无疑问,在长期的狩猎中,阳健已经习惯了践踏与残忍,习惯了掠夺与施舍,并渐渐成为主宰;“也许是因为我就是这里的王者吧”,他早已有主宰一切的自觉;“他有无数个机会和方法去改变小鼬鹿的运命,最简单的就是随手扔出一把泥土。但是他没有”,他已经为自己的生存制订了严格的游戏规则,在这片“失落的世界”中,“剑齿虎的作为,其实并不存在着虐杀的动机,对于它来说,伤害猎物其实只是为了减少在安享食物时受到的阻力,而撕开猎物的皮肤,也只是为了吞噬猎物那既新鲜又甘美的肉质”。

    在剑齿虎捕食小鹿后,阳建进入另一端的林中,由此行目的这一念头开始,展开一系列念头,从而与情节的铺开挂钩,逐渐开始交代阳建会出现在此的原因。整个过渡过程自然而又毫无生硬之感,也不会令人感觉老套,似乎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对于“恶魔”的恐惧,正是故事展开的良机,而作者在展开情节的同时,不忘设置悬念,把本文从思维与现实中来回跳跃,似乎是两种线索,两条平行的线,却又相互交叉,令本文感觉丰满而不做作,并加强了本文的可读性。

    就人物性格来说,阳建的性格并非一种创新,“酷”风早已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原因无多,读者喜欢这样的人物。但仅仅本文的人物塑造来说,作者却是成功的。阳建的狡猾、残忍、冷酷及偶尔行之的施舍、怜惜,皆令这一人物在有限的篇幅中得以实现。““也许猩猩是比人类更高等的动物吧”——偶尔给自己来点冷酷的嘲讽;“也许是因为我就是这里的王者吧”——似乎是自大,又似乎是落寞;“也许这就是身为野兽的可爱之处吧”——虽然是赞美的话,却听不出半点诚意。以上几句虽然是阳建偶尔冒出的几句自言自语,皆在情理之中,更为人物不断增添真实色彩。

    当然,除了人物外,本文作者的文笔也是一大亮点。散文似的独白,寓言似的开篇,整篇文读起来畅快,感觉清新秀丽,有如诗如竹之感。

    当然,本文也有不足。就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仅供欧阳兄参考。

    看完本文,也是万字左右,兄却未能令人弄明白兄的意图。是人与自然界的斗争,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在生存与死亡这个主题下,很多东西难以把握,比如故事的布局,情节的穿插等,稍有失手,整篇文都有变质,甚至会有四不象之嫌,望兄慎之。第二,本文中所穿插的似诗非诗的句子,作用并不大,反而有破坏整体气氛的嫌疑,更严重点就会让人不知所云,如“我再也无法沉寂……”这段,前面、中间都采用第一人称,而接着用第三人称开始叙述,感觉有些脱节,至少笔者未能明白作者意图。虽然句子挺不错,但是与故事本身关系不明显。在短短的几段文字中,只有开篇那段寓言似的句子挺美,但是如果紧接着再来段,便显得不那么友好了。第三,相对与人物的塑造来说,故事的展开略显缓慢,便是本章的结尾也未能给读者一些期待的东西,放弃了一个大好机会。

    总的来说,《明天》是否值得期待,还看欧阳兄接下来在第二章的表现。笔者以为,在如此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情况下,第二章的好坏对于整体的成败是个关键所在,更希望看到欧阳兄的妙笔生花。

    (贴此,谨供读者参考)
安静是难事
    发现,当外部世界越来越安静,我的日子就越趋喧嚣。在内心与体外的城市里同时生活,安静,真的是件难事。

    当然,事实上外部世界不会静止,更不会远离,唯心是用,真正安静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距离从不曾缩短,如高山与平原之间,巨大的空白总是让我们很容易分清谁是高山,谁又是平原。因此每一个人都有了只属于自己的属性——整体人类的属性,相互陌生而又熟悉。我仰望,却难以举步。这就是城市,一条并非流动的黄河,在古老的安静中它因自己的沙砾而执着,持续而又坚定的滚入历史的海洋。

    或者彼此防备也保证了安全。在同一天空下生长,我曾以为自己是唯一的骄傲。无须穿越,神灵的境界自然而然的笼罩住我的全身。那时我被冠名以“祖国的花朵”,即将开放,正在盛放。在阳光下沐浴,极力伸展开父母赐予的每一恩宠,世界是我的,我确信。我走到哪里哪里就开始微笑,如同一只花的精灵,世界之于我,世界在我掌,世界是爱的童话。

    但后来,我终于明白,原来我的祖国正是一座花园,一座开放着无数朵与我相似的鲜花的神秘花园。每一朵鲜花都在仰承露珠,都在相互争妍,以吸引更多的光芒和雨水,以将根深扎,将枝繁茂,并拒绝让自己成为肥沃他人的养料——配角或无名者,牡丹的挺立这么告诉我。我没有说什么。只是笑。日子如同一个铿锵的瓷器,忽然失声,又在七平方的小屋里渐渐萎缩,左冲右突,冲荡……那时安静与绝缘紧密相依。

    但时间并非是只知冷漠的车轮。它碾过时,鲜血在飚升,生命的浪潮在过去河里奔腾起伏,一去杳无踪迹,随即明天滚滚而来,一次一次的重叠。它象征希望。希望、回忆,与在屋中的困守,总是相互重叠,一浪压过一浪。总归是仅属于个体的经历。那个冬天,我不知道别人的疼,别人也不会明了我内心中撕裂开来的任一分子,我在屋中,浩淼的湖泊在我体内时刻寂静,路灯将熄灭时,我缓缓拿起一张纸和一个城市。

    后来,世界更加安静,人们走过,一根根移动的木桩。那时候我在家中读书和写作,窗外各处的热闹和敌视都与我无关。但我还是偶尔眺望,偶尔走出去,和他们一样把四季的颜色下载在冰冷的皮肤上,佩带在面孔。但努力终归是绝望的干渴,我依然在家中安静,在窒息中,在内心和书本里品尝人生的茶叶,佛说:“我们生来就苦,但需苦中作乐。”但为何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