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46、锦衣当国 作者:特别白(起点vip2012.1.11完结)-第3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员外郎不过是个从五品,主事是正六品,这个在六部之中实在是算不得什么,这样官员想必是跳在台前,背后有什么黑手,李三才的名字王通有印象,有两次京师针对他的舆论攻讦都有这李三才的影子。

    当初虎威军初设,就是这李三才在大明门上疏,弄得朝中大佬借机发难,颇费了些力气才平息下去。

    李三才家中是通州巨商,在那次上疏攻击王通没有结果后,天津卫蓬勃发展,作为运河终端的通州却有些没落,但这李家反应的很快,算是最早在天津卫投钱开店做生意的,现在的天津卫,李家的生意可不算小。

    生意开在天津卫,等于脖子被王通掐在了手中,自然不敢再在朝中弄什么仗义执言,消停了许多,却没想到今日又是有人提起。

    至于这顾宪成,听到徐广国的话,王通还是纳闷,边上的谭将眉头皱了皱,却是想起了相关的情况,躬身凑近了低声说道:

    “这顾宪成在张居正去之前,和张四维走的颇近,经常登门拜访,开始还在客厅,后来就请到书房相见。。。。。。”

    “哦?他们背后是张四维这一党的?”

    对话声音并不是太低,跪在那边的徐广国也是听得见,徐广国脸上表情霎时间变得非常精彩,这等京师私密事,王通居然知道的如此清楚,偏生自己还以为一在天津,一在京师,相隔远了,只要有些事隐秘些,那边肯定发现不了。

    现在看,当日自觉地巧妙的两边下注,却是实实在在的取祸之道,话说到现在,徐广国把心中的最后一丝侥幸也丢了个干净,清了清嗓子在下面说道:

    “大人,这李三才和顾宪成身后没什么人的,他们自己便是一党”

    屋中诸人的目光转向徐广国,徐广国继续说道:

    “朝中大佬互斗,自己一般不说话的,总是让下面的门徒学生出头,要不然就是策动清流,李三才这些人就是朝中大臣们手中的刀。”

    朝中重臣和下面清流言官的联系与互动,王通有个大概的判断,但对其中的把握还是似是而非,徐广国开口解释,他也是听得仔细。

    今日一番做作,徐广国本就不知道如何能够收场,见到王通注意力放在这上面,心中也松了口气,认真的解释起来:

    “能在京师中做清流的,自然都是进士出身,他们家境都是不差,不过居京师大不易,没有什么便宜的东西,他们彼此交结往来花销也是不小,偏生不能不做,不少人都是借贷典当,很多言官清流平日里来钱的法子就是参劾物议,若那家大佬想要做什么,自有人带话给这些清流,等上疏之后,也有人给一定的好处,但这般做毕竟风险不小,而且面子上也是过不去,李三才家中是通州巨商,豪富异常,自然不会在乎什么银钱,同僚有困难的时候他仗义相助,窘迫时主动援手,从不追偿,这样仗义疏财,自然人人与他结好。”

    王通缓缓摇头,这样的人依靠钱财有了影响力,而且看他上疏看他行动也是个颇有分寸进退的角色,肯定不会甘心于在这个户部员外郎的位置上苦熬,那边徐广国又是继续说道:

    “这么下去,李三才在清流官员之中说话越来越有用,顾宪成又有不同,顾宪成这个人志向太大,喜欢交结,喜欢游说,喜欢出头做合纵连横之事,入仕不过两年,在清流中就声望鹊起,顾宪成和李三才所作所为很是相似,自然也是一拍即合,李三才豪阔有人脉,顾宪成善于奔走活动,京师清流因为这二人在,聚的越来越紧。”

    “你是说他们也不甘心为旁人做刀,而是自己有了心思。”

    “大人说的虽然不全对,可也差不太多,现在李三才不过从五品,顾宪成不过六品,可因为是清流之望,京师和地方上三品四品的官员他们的意见都是有分量的,现如今除却内阁几位大佬之外,连六部侍郎都有人主动和他们结好。”

    王通出了口气,倒还真是没有想到,李三才和顾宪成这等不是高官的人物,居然在京师官场中有这样大的能量。

    “李三才数次针对本官,这次又煽动这样的事情,到底有什么仇怨?”

    “天下人都知道陛下亲近大人,大人这一进京,立刻就是举足轻重,大人说话管用了,别人说话的份量就轻了,陛下亲信谁,这就是谁的荣华富贵,事关前程,这个自然视大人如仇敌,再者,大人是内卫武将,官员士子贬斥亲卫武将,这个历来都可以同仇敌忾,一来众人响应,二来可以得这个不畏权贵的清名,对今后大有好处,此次左右背后又有人策动,一举数得的好事,他们自然要做的。”

    徐广国算是有什么说什么了,王通沉思了会,满意的点点头,开口说道:

    “给徐先生搬把椅子,跪在地上不要冻坏了”

    听王通这般说,徐广国身子一软,整个人差点瘫在地上,他总算放松了下来,京师中诸人做这些事的时候觉得不过是政争而已,徐广国却知道关系着顶上人头,当日他在沧州开税卡,王通可是直接把兵派了过去,这手段何等狠辣。

    更不要说宫中三阳教之乱,王通在宫中护驾,那可是功高盖世,这样的狠辣手段,这样的功勋圣眷,如何得罪的起。

    科举能有个进士出身,是一名读书人的毕生梦想,对屡试不中的举人们更是如此,徐广国当日被人许了这个允诺后也是昏了头,等王通快要到了才是清醒过来,想到那后果吓出一身冷汗,急忙跑出来报信。

    即便这样,今日还是这般的处境,徐广国浑身冰凉,膝盖生疼,可丝毫不敢抱怨,却是庆幸,知道自己已经过关,如果今日王通客客气气的请他出去,那恐怕就要有**烦了。

    “明年会试,你不要考了”

    徐广国才喘口气,就听到王通说了这句话,他抬起头张张嘴,想张口迟疑了下,还是低下头去,恭顺的说道:

    “学生给大人办差学到了好多东西,正想着求恳大人留学生多历练几年。。。。。。”

    “你和杨思尘不一样,你知道说假话,你知道见风使舵,你还有个好处,你比杨思尘知道轻重利害”

    徐广国话还没说几句,就被王通笑着打断,徐广国用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笑了下,还是低下了头,王通笑着说道:

    “河南那边有个知府的位置,你愿意不愿意去?”

    徐广国本来低着头,听到王通询问,有些愕然的抬头,一时愣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知州是六品,可知府就是五品向上了,统管一府再向上就是参政和布政使的位置,标准的地方大员,品级不去说,做一任知府,管几个州县,好处如何就不必说了,举人出身除却海瑞那等特例,做到知州的位置已经是异数,知府更是想都不要想,徐广国以为自己今后在京师就是给王通奔走沟通,乖乖的做个幕僚师爷之类的角色,却没有想到王通有这样一问。

    他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看到王通脸上的笑容后才确认这是真的,他费力的咳嗽了声,想要说话却几次没有说出声来,最后才干涩的说道:

    “学生才疏学浅,但大人如此期许,学生愿竭尽所能。。。。。。”

    说了两句,徐广国却又离开座位跪在了地上,连磕了几个头,抬头时泪流满面,嘶声说道:

    “大人这般恩德,小人却做出那样的事情,羞惭之极,今后就要为大人做牛做马。”

    徐广国这等人,最看重的就是自家富贵,王通让他得了个知府的位置,自然感激涕零,王通笑着摆摆手说道:

    “让你一个举人坐到知府的位置上,自然是陛下的意思,你勤谨忠心,也就不负陛下恩德了。”

    徐广国在地上又是说了几句颂圣的言语,这才站起,王通却将屋中人都打发了出去,开口问道:

    “本官对地方上不熟,听说若是当地亲藩有什么异动,知府可以带兵前去围住,徐先生,你知道这规矩吗?”

    听到这句话,徐广国心中大跳了几下,却没有正面回答,反倒是问道:

    “大人,不知道学生去河南那个府啊”

    “卫辉府”

    

    明日双倍月票了,各位读者朋友明日再投吧

正文 第六百六十七章 新官上任

    第六百六十七章 新官上任

    潞王去卫辉府就藩,这个京师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宫中闹过乱子之后,这边就赶着潞王去就藩。

    潞王从前订亲的岳家勇胜伯府因为勾结鞑虏被查办,潞王的伴当御马监监督太监林书禄病死在宫中,潞王新娶的王妃也是京师的寒门小户。

    三阳教妖人作乱,宫内事后只是说平定,一干功臣多有封赏,也没有说谁是主谋,也没有说牵连到谁,大家都知道宫内要低调处理,可看到关于潞王的这一干事,谁还猜不出什么吗?

    徐广国的性子本就适合这等阴私事,他当然早就明白其中关窍,也有一定的猜测,不过天家阴私,闲暇琢磨当个消遣还好,牵扯其间,徐广国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凶险。

    先问亲藩有异动,当地知府该如何做,然后自问自答的说知府当率乡兵围住亲藩府邸,接下来又说自己上任的去处是河南卫辉府,再加上前面那一顿揉捏敲打,这等赤luo裸的暗示,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屋中不能说如何暖和,可徐广国额头上却见了汗,王通也不催促,就是在那里笑着等待,徐广国沉默了会,略微抬高了点声音说道:

    “就算是进士,将来也未必能有这卫辉府的缺份,左右都是牵扯进来,不若大胆做就是,大人,学生冒昧问一句,祸不及家人吧”

    这话问的没什么头脑,王通却听懂了,点头说道:

    “真若有什么事,你家人平安。”

    “那就多谢大人的关照了,学生做的好,将来全家荣华富贵,若是做不好,也有大人照应,在这里多谢大人了”

    说完之后,徐广国跪下郑重其事的磕了个头,再站起时候却从容许多,开口笑着说道:

    “当日他们来找学生,一说进士出身,学生就昏头了,却没想到跟着王大人才有这样的前程。”

    说的是凶险,不过潞王现在闹也闹不起来什么,倒是徐广国只要太太平平做完几年知府,回来肯定是飞黄腾达,毕竟这是给天子办差,怕是一辈子的受用。

    “大人,清流言官品级虽低,却是人多势众,天下士子们的风向言论往往被他们控制,大人不能轻视,一次两次大人或许会因为陛下的宠信无恙,可大人想必也听过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若没有应对,也会有麻烦啊”

    看着王通并不怎么在意的模样,徐广国顿了顿,换了个说法说道:

    “大人不在意,下面这么多人的身家性命还仰仗大人照顾,大人大意不得啊”

    王通哈哈的笑了起来,无谓的摆摆手,开口说道:

    “清流,清流,若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本官还真忌惮几分,李三才这种,自有治他的法子,你不必担心了”

    看王通颇有自信,徐广国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心中叹气,王大人在京师的时间不长,和这些清流打交道的时间也不长,不知道这些人的麻烦,早晚要吃个亏。

    不知不觉之间,徐广国真正把自己放在王通自家人的地位上来考虑利害得失了。

    来京赴任,朝堂上与众臣激辩,敲打徐广国,把万历皇帝交办的那件事选好了人,王通一天也没有得闲。

    不过他已经得到了京师各方的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也都是许多人在盯着,二月初四,各家的得到的消息就是王通向着天津卫派了几名差人,这不是什么大事,也没有人关注。

    自从三十多名清流在城外犯下欺君之罪之后,京师清流的喧嚣安静了许多,尽管王通有太多让他们针对的地方,可王通的手段却让他们心寒,没人敢继续做什么小动作了。

    对王通抱有敌意的重臣们也都是暂时没了动作,甚至还约束自己的徒党不要动作,让王通自己折腾就是。

    王通去训练新兵,纠察军纪,巡街缉捕,这都是自讨苦吃的活计,不必做什么,等王通自己做差了,让他自己出丑,到时候上疏弹劾,才会让他在万历皇帝面前失宠,到时候再行计较就是。

    二月初七这天,王通穿着从三品武将的袍服,骑马出门,这一天是他去锦衣卫都指挥使司上任的第一天。

    王通住处距离锦衣卫都指挥使司衙门不近,骑马过去也花费了一段时间,这指挥同知是从三品的武将,又是京师第一等的要害位置,自然不能太简单,谭将率领二十名护卫也穿着锦衣卫兵卒的飞鱼服,骑马护卫。

    一行人二十余骑也是浩浩荡荡,路上百姓也纷纷闪避,天子脚下,京师重地,自然和天津卫不同,走出两条街去,路边行人虽然闪避,可看着这一行人的眼神却有些不同,还有些人交头接耳的谈笑。

    京师街道上人多马多车多,王通也不敢纵马奔驰,对路两边这些百姓的反应自然注意的到,那反应怎么看也不像是敬畏,似乎有些耻笑的意思。

    上任也是要紧公事,王通不会在路上耽搁,不过还是吩咐了一名护卫下来询问,自己先走。

    还在路上的时候,留下询问的那名护卫也是跟了上来,这护卫人倒也伶俐,没有直接下马询问,反倒是找了个偏僻地方拴上马,然后把飞鱼服脱下,穿着便装去询问,路边的百姓自然不会注意马上的人是谁,被人一套话也就讲了。

    “他们说什么,你就说什么本官都派你去问了,难道还怕听不成”

    听了王通这句话,问话的那名护卫才开口说了:

    “问的那人说大人不伦不类,一身威风官服穿在身上也是个唱戏的模样?”

    这么一说,王通也放慢了马速,颇为感兴趣的问道:

    “怎么讲?”

    那护卫看王通没什么怒意,也就放心下来,开口解释说道:

    “说什么大人既然带了乌纱,穿着团领衫,那就要坐轿,前后有扈从仪仗,可大人穿着官袍却骑马,还带着一些护卫,弄得和顺天府捕头一般。”

    王通愣了愣,哑然失笑,开口问道:

    “他们不知道本官是武将?武将不去骑马却坐轿,这不是失了本份?”

    那名问话的护卫差事办的颇为尽责,听到这话挠了挠头,开口说道:

    “小的也这么问来着,边上有人说天子脚下什么都要个体面气派,做什么官就要有什么打扮,有什么打扮就要有什么做派,若是一样不合,那就是措大进城,白白遭人耻笑。”

    一干人打马慢行,谭将也在听着这边的谈话,听到这里,他看到王通神色淡然,还以为王通心中不喜,当即沉声解释说道:

    “老爷不必计较这等混帐话语,京师这处最重浮华,样子上做好了,里子如何都没人管的。”

    谭将说完这句话,王通却勒住坐骑,众人都是跟着停下,还以为王通要发怒,或者弄配着打扮的仪仗来,这个也不难,跟衙门知会一声就是。

    被众人目光注视,王通沉默了下,开口笑着说道:

    “那位百姓说的没错,做什么差事就要有什么打扮,咱们是锦衣卫的军将,本官穿着这团领衫,带着乌纱帽,看着和个文官一样,的确让人笑话,你们都是第一次穿这个飞鱼服吧,看着也是别扭。”

    众人彼此看看,都是哄笑,在天津卫都是或劲装或披甲,穿着这更偏重于礼服性质的飞鱼服还真是有些别扭。

    “先回去换甲,训练新兵、纠察军纪,本官就要先给他们做出个气象来”

    骆思恭家中的几位幕僚都被他给辞了,尽管也有人威胁他要将从前的事情掀出,骆思恭却不管不顾,那一日在偏殿中的所见所闻让骆思恭心中明白的很,如今和张居正当政的时候不同,一切都是万历皇帝说的算了。

    既然万历皇帝亲信王通,那自己顺着这位爷的意思就行,不要再理会其他,骆家在锦衣卫已经多少年,一辈辈向上走,靠的就是这从不下错注的判断。骆思恭如今就纳闷一件事,万历皇帝为什么不让王通来做这个都指挥使的位置,还让王通接了那么多苦差事。

    今日知道王通要来,骆思恭早早的出门等候,指挥使司衙门中各镇抚、千户、经历司的百户以及参知某事的吏员都是出来等候,不过剩下的那位指挥同知,还有两位指挥佥事却没有露头。

    出来迎接也是算了时辰,本以为等候不了多久就能来,却没想到一直等到快要正午,还不见人影,骆思恭不住的朝着前面路口看过去,他也打发了人过去瞧,至今还没回信,骆思恭心焦,其余的人却都是在肚里骂娘。

    “地面好像震。。。。。。”

    “你等昏头了。。。。。。不对。。。。。。好像真是在震。。。。。。”

    地面的确在颤动,官署正对的路口处出现了马队,二十几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