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46、锦衣当国 作者:特别白(起点vip2012.1.11完结)-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一十章 内阁朝会

    皇帝临朝,百官与会。这样的朝会分为三种,正旦、冬至以及万寿圣节这三天的朝会,百官、勋贵以及够资格的臣子都要参加,在正殿参拜皇帝,称为大朝;每月的初一、十五两天,百官穿礼服在正殿上参拜皇帝,这称为正朝。

    以上两个集会都是礼节性的,并不参奏商议政事,还有一种朝会的名称叫做日朝,也就是皇帝每日例行处理政务的会议。

    参加这个朝会的,一般都是内阁大学士,六部九卿,有司礼监的太监们当值,其余品级的官员则按照要求宣见。

    在太祖朱元璋的时候,每日朝会共有早朝和晚朝,后来渐渐的简化为早朝的程序。

    随着司礼监和内阁制度的成熟,整个大明的政治体系实际上并不需要太多皇帝的参与就能自动运转起来。

    所以才有正德皇帝的喜好武事、游历,所以才有嘉靖皇帝的二十多年不上朝,实际上也没有对国家大政造成什么负面的影响。

    不过皇帝乃是天下之首,在儒家评价的标准中,天子是否直接参与政事。往往就代表着他是贤君还是昏君。

    皇帝的贤明昏庸,也直接影响到天下对内阁大学士和六部九卿的评价,决定他们能不能在这个位置上做的稳当,要不然那些喜欢钻牛角尖的御史言官参奏,再被有心人利用,还真是麻烦。

    万历五年的大明,决定天下大计,运行国策的实际上只有一个人,内阁首辅张居正,所谓国家大政,有没有万历皇帝的参与并不重要,与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结成同盟的张居正有足够的力量决定和推行。

    可即便如此,张居正仍然要每日督促万历皇帝上朝,朝中决定的任何事情都要要请万历过目之后决定。

    万历皇帝不会反对他的意见,早在万历皇帝的父亲隆庆皇帝还是裕王的时候,张居正就已经是万历的老师,隆庆皇帝的心腹,宫里的慈圣太后李氏和仁圣太后陈氏时不时的就要叮嘱万历皇帝事事听张阁老的建议。

    张居正知道自己的权太大,位太高,不知道多少人觊觎和嫉恨,稍有一步行错,恐怕就要被人扣上“奸相”和“目无天子”的大帽子,然后辛苦建立起来的一切就要灰飞烟灭,所以他做的谨慎,决不让人抓到口实。

    他每日对万历皇帝所讲,并且督促万历皇帝做的,都是在让万历皇帝亲征。要不就是为了让万历皇帝亲政做准备。

    最起码表面看起来是这样,天下人都知道,做主的还是他张居正,内阁首辅张居正。

    内阁所在是皇城西面,宫外到此有专门的夹道,官员们通过这个夹道步行前往内阁当值办差,不过张居正却有坐轿的特权,这也是他尊崇地位的一个象征。

    临近五月,坐在轿中人还是有些气闷,可张居正却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昨日湖广老家那边用官家的快马加急给他送来了急信,说是他的父亲不太稳定的病情又加重了,父母有疾,子女忧心。

    可如今千头万绪的事情,张居正也不敢离开,只得是回信给家中,让家里的亲眷尽力的诊治,有什么需要的都可以让湖广巡抚来解决。

    父亲的病症是一方面,现在天下清丈田亩已经展开,大明立国快有两百年,地方上的官绅豪门。大户百姓都有隐蔽田地数量,少缴赋税的情况,这次的清查丈量就是为了把那些不在户部统计上的田地查出来。

    多了田亩,就多了田赋,多了银子,大明窘迫的财政状况就会得到缓解,而且对天下间的田亩数量有个清晰的掌握,对自己下一步的政策推行也是大有好处。

    说话间,轿子落地,内阁已经到了。

    走进屋中的时候,早到了的大学士和六部尚书等大臣都一起站立相应,双方拱手作揖,彼此见过了礼,这才落座。

    吏部尚书王国光是非内阁大臣的排位第一,从来都是自矜身份,他平日到这个内阁也就比内阁首辅张居正早一点而已,这样才显得自家身份贵重,与众不同。

    当日王通那个百户每日清晨点卯,总旗刘新勇总是在百户田荣豪出来的时候才到,倒是和这个吏部尚书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今日这吏部尚书王国光却是来的最早的一个,尽管还是那般自高身份,可每个后来的高官他都要仔细的观颜察色。

    后来的大学士和尚书等人看到王国光今日居然这么早,各个脸上都有诧异之色,然后和往常一样,上前客客气气的见礼问好,王国光尽管号称是清流领袖,可在官场上的东西也已经是炉火纯青。

    在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看出来什么异常,尽管大家平日里也勾心斗角矛盾重重,可王国光却能看出来他们应该和昨天的事情无关。

    难道真是自己的儿子和东厂的什么人争个女人。结果东厂的那些粗货杀才就开始动手杀人,然后事情闹大了之后才逼着自家的家人写了供状,拿个把柄?

    冯保兼任这东厂的厂主督公之后,东厂的番子们在京师之中的行事一向是谨慎低调,很少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王国光对自己得出的结论始终有些犹疑,不敢决断。

    看着忧心忡忡的首辅张居正进来,王国光连忙和其他人一起起身行礼,张居正和往常一样,随意的回礼,然后让大家坐下,甚至眼睛都没有朝着王国光看一眼,坐下之后,张居正直接对户部尚书开口说道:

    “清丈田亩的事情做的如何了?京师周围和北直隶各府州的这些应该已经报上来了吧!”

    户部尚书连忙点头回答说道:

    “北直隶现在还有河间府两县尚在统计,户部已经派了一名主事下去催促了,七天之后结果就能送到内阁这边。”

    “天下各省,都要行文去催,派人去盯,清丈土地之事关乎国家大计,不得轻忽!!”

    户部尚书连忙点头答应了,一直细心观察的吏部尚书王国光也和张居正同殿为臣许久,对这位张大胡子的习惯颇为了解,他这时候终于明白。张居正的确不知道昨天那件事,难道的确不是有意针对自己。

    吏部尚书王国光突然想到了一个方向,如果参劾攻击东厂目无法纪,擅自妄为,那么作为内阁首辅张居正重要支持者的冯保也会灰头土脸,,这点事可能搬不动张居正,但却可以让张居正这等威福自专的局面得以改观。

    自宣德年间开始,吏部尚书在朝中的地位就极高,入阁为首辅的那些大佬且不去说,嘉靖年之后。几乎担任吏部尚书就必然入阁。

    可张居正要得是大权独揽,一名管部的大学士在内阁之中,发言权必然很大,必然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威,他万万不能允许这样一个人进入内阁,所以吏部、兵部两个有权的,礼部尚书这等有地位的都没有资格进内阁,反倒是刑部尚书这等次一级的反倒是提前入阁。

    万士和和王国光既然是清流领袖,表面上从来都是淡泊名利,不在乎这权势地位,可私底下却不知道多么想要入阁。

    权力很容易让人丧失自己的判断,王国光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推断,就是事情的真相,自己要抓住这个机会。

    “陛下驾到!!”

    在内阁中小声议论的群臣立刻一起起身,在门打开的时候齐齐跪下,口中称颂,万历皇帝走进来了。

    万历皇帝身后紧跟着冯保、张诚等一干司礼监的大太监,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很多国策大政就是在这内阁中决断。

    这里的内阁大学士、六部九卿都是国家重臣,也不能让他们跪在那里,万历皇帝笑着说了请起,然后做到了龙椅上。

    王国光看了看站在皇帝身后的冯保、张诚,这两位权倾内外的大太监神色也没什么变化,并没有对自己有什么太多的关注,这让他对自己的想法愈发的有自信,看看了边上老神在在的诸位,王国光恭谨的站起,扬声说道:

    “万岁,臣有本陈奏。”

    在朝堂之中,事事都由张阁老做主,万历皇帝每日来就要听那些老头谈枯燥的国事,彼此勾心斗角,有了虎威武馆那个全是同龄人可以让他放开心胸的小天地之后,万历对这个内阁就更加没有兴趣。

    不过今天万历皇帝却对来这个内阁有些期待和兴奋,看到王国光主动出来陈奏,一咧嘴险些笑出来。连忙绷住了脸,肃然的回道:

    “王爱卿有何事,说来听听。”

    “臣的家人昨日在街头办事,与东缉事厂的番子相遇,彼此口角,这也是臣约束家人不力,当自请责罚,可东厂众人居然恼羞成怒当街杀人,这……”

    万历皇帝突然出声打断了王国光的话,淡然说道:

    “真是巧,朕昨日也收到了东厂的呈报,也是说这桩事的。”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诸位读者大大,投给锦衣当国月票,订阅锦衣当国

    ^_^,谢谢大家了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今日知为皇帝之贵

    第一百一十一章 今日知为皇帝之贵

    “朕看了这呈报之后。有些事很感兴趣,又让人去顺天府调了些案卷查看。”

    小皇帝很少在内阁说什么话,即便是说也不过是太后或者张居正让他说的,可现在所讲的明显没人暗示或者教授。

    就连一直忧心与老父病情和清丈田亩事宜的张居正,都禁不住抬头看向万历,万历的胖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依旧很温和的说道:

    “东厂那边说王国光你的儿子王泰来强抢民女,并且意图行凶杀人,东厂那边为了保护良民安危,才动手搏斗。”

    冯保低着头,张居正正在诧异,王国光身体却剧烈的一颤,后面那些参劾攻击的话语全然不知道丢到了何处去,但他的反应也快,稍微错愕之后就一个头磕在了地上,急切的说道:

    “陛下,切莫听信东厂这一面之辞,臣家里下人几十条性命被屠,东厂可曾死了一人,伤了一人,这死伤悬殊。东厂却恶语中伤臣子,陛下明察,陛下明察啊!”

    “陛下,东厂多是市井奸猾恶徒,这等小人最喜欢颠倒黑白,王大人素以清望著称于京师,又怎么会做这等玩笑之事,陛下明察啊!”

    王国光磕头喊完,边上的礼部尚书万士和也站起帮腔,在他们眼中,万历皇帝的奇怪举动或许是被冯保或者张居正指使鼓动,真要是冯保和张居正出手倒也罢了,小皇帝对群臣素来没什么坚持,倒能应付。

    两名尚书站起坚持同一个观点,万历皇帝往往就会动摇,而且到现在张居正和冯保都没有出声,一个沉默,一个诧异,看来皇帝这番话或许有什么别人传过来的,既然背后不是什么大佬,那就没什么可怕了。

    不过没有和往日一样,两名臣子齐声发话,万历皇帝就会有些迟疑结巴,顾左右而言他,反倒是继续温和的说道:

    “万大人莫要激动,王大人也坐下,寡人当然不会偏听偏信。东厂那些奴才有时候胆子的确太大,所以特意去顺天府那边调来的案卷,这一年多来,王泰来强抢民女的案子共有四起,不过都被顺天府尹黄森压下去了,王泰来还说过,强抢民女之事虽然下作,可其中乐趣却旁人不知,可有这桩事吗?”

    屋子内鸦雀无声,一方面里面都是大明帝国的中枢首脑,修养城府都是足够,不会失态,另一方面,今日的万历皇帝与往日有太大的不同。

    众人的震惊和肃穆,万历皇帝都看在眼中,在这之前,他只能看见群臣掩藏在敬畏之下的那种轻视,这样的转变让他更加的镇定自若,继续说道:

    “王爱卿,这九个月,你府上有四名年轻婢女暴病身亡。据验尸的仵作讲,每个婢女都受过鞭打针刺还有些酷刑,不过这个也被黄森给压下,这件事你知道吗?”

    自从有锦衣卫和东厂以来,高品官员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下,有日报、旬报和季报,当然,尚书府家里死了几个女人,这等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谁会在意,可要真拿出来的话,立刻就成了罪状。

    “王泰来修行邪功,糟蹋良家女子,致死多人,这个事情,王尚书你知道吗?”

    万历皇帝的话语愈发的温和,刚刚坐下的吏部尚书王国光却再也坐不住,直接跪在了地上,流泪泣告道:

    “陛下,这都是旁人的污蔑,是奸人的诡计,臣真的不知……”

    “锦衣卫和东厂在三品以上的官员府上都有坐探,又有密探,这成规各位爱卿都知道吧,顺天府尹黄森不是自称是你的门生吗,顺天府手中为什么又会有这样的案卷!”

    顺天府办案,牵扯到大人物的案子,往往都会被压下来,不了了之。但却一定会秘密留着案卷,什么时候有上官彻查,就要把这个案卷拿出来应付,免得到时候说自己隐瞒不报,贪赃枉法。

    万历皇帝真要查,下面的官员差役自然知道该怎么找,京师的高官之中就没有清正廉明的,多少都有些问题,何况是王尚书这等,平日里就被多次弹劾,任命私人,收取贿赂,一查真是查出来太多的东西。

    “王国光!你身位吏部尚书,又是清流领袖,自家的儿子却做出这等禽兽之行,你读的圣贤书难道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万历皇帝突然间语气严厉,王国光浑身一软,只能连连磕头了,在这屋子的每个人都用诧异的眼光看着万历。

    “家中不靖,子嗣如禽兽,你有何资格掌管吏部,你又有什么资格做这个清流领袖!!?”

    先前是淡淡说话,随即语气越来越严厉。王国光先前的想法早就不知道丢到何处去,心中一点点的抵抗也被击溃,现在虽然跪在地上,却浑身要瘫软了。

    万历也就是十四岁的年纪,可皇帝再小也是皇帝,这番话说出来之后,一切事情都无可挽回,接下来要考虑的就只能是生死了。

    内阁首辅张居正轻轻咳了声,就要劝谏,万历皇帝这时候的语气又放柔和了许多,笑着说道:

    “王尚书也历经三朝。辛劳王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王泰来的事情是他自己的事情,交有司捉拿问罪就是,王尚书年纪也大了,回乡闭门好好读书吧!”

    吏部尚书王国光心里冰凉一片,自己就那么一个独子,一向宠溺了些,可这王泰来所做的事情,并不能算是太过出格,京师勋贵高官家里,很有些人阴暗怪癖,但皇帝发话,恐怕这独子保不住了。

    想到这里,当真是悲从心中来,比起这儿子来,辛苦熬到的吏部尚书这个位置,操持百官、奖惩由心,没想到毫无准备的一个早上,一切烟消云散。

    可自己是吏部尚书,是张阁老和冯公公都没有意见的人选,皇上不能这么把自己撤下去,王国光趴在地上浑身颤抖,看着像是整个人崩溃,可实际上他却在等待机会,肯定会有人帮着自己说话。

    礼部尚书万士和听了万历皇帝说王泰来的那些话之后,迟疑了下还是坐在座位上没有动,同为清流领袖的他对这样的罪名没有任何的立场去替人辩解,甚至还要出声叱责,但他不动,坐在上首的张居正沉吟了下,起身开口说道:

    “陛下,九卿乃是国家重臣,王大人掌管吏部还算妥当,这么仓促去职,未免让部务混乱,是不是让他暂代其职。再行选拔候补,至于这王泰来,或许受到奸人蛊惑犯下大错,让王大人严加管教就是。”

    王国光终于不颤抖了,在大多数时候,张居正的一句话甚至比万历皇帝的一句话都要好用,万历皇帝如此敬重自己的老师,想必自己会有了一线生机。

    “张阁老,朕的皇祖杀严世蕃,令严嵩致仕,一是严肃纲纪国法,二是体恤老臣的辛劳为国,朕今天的处置,正是模仿此法,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万历的皇祖就是嘉靖皇帝,严嵩则是万众唾骂的奸臣,话说到了这般地步,已经没法反驳,张居正滞了下,连忙躬身施礼,恭敬的说道: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陛下处置的公道!”

    这次王国光直接瘫软在地上,屋中群臣彼此用很轻微的动作交换了眼神,齐齐跟着站起来,躬身称颂道:

    “陛下圣明!!”

    万历皇帝呼吸有些粗重,他看着群臣们那种第一次发自心底的畏惧,感觉到从心底到权臣泛起一股颤栗,无比甜美的感觉布满了全身,皇帝这个身份原来让他感觉极为的无聊,觉得大家都当自己是个孩子。

    可今日此时,他感受到了权力的,权力巅峰给人的那种美妙的滋味,这就是所谓帝王之乐吧!

    万历皇帝暗自吸了口气,对神色有些难看的张居正说道:

    “阁老,吏部侍郎张瀚素来忠谨,也有些能力,王大人致仕,不若就由这张瀚补缺了吧!”

    京师中谁不知道这吏部侍郎张瀚在提督两广军务的时候犯了事,在家闲居了几年,因为张居正的举荐才做到如今的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