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源山庄传奇-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什么对得起对不起了,我和小白肚子还空着呢,哼,气都气饱了!你边处理这事,边叫厨房也给我弄点吃的来吧。”肖天贵故着大度地说
何正荣回身对庆碧说:“庆碧呀,这没什么话说了,虽然你是我侄女,自己吵着闹着要来酒楼,可你也太不争气了,你自己去把东西收拾一下,明天就回家吧,等我有空时,我给你爸作解释。去吧!”
说到“侄女”这两字时,何正荣加重了语气,他拿眼瞧瞧肖天贵,肖天贵眉毛都没动一下。接着再对领班吩咐:“看看肖大爷都要了些什么菜,叫厨房马上弄上来。”
庆碧站在一旁静候着,等待何正荣的处理。心想:今天这事,肯定又会挨一顿狠狠的批评,说不定还要被骂几句。看样子,这老头不仅认识老板。好象老板反而还有点怕他。不过转念一想,也没啥大不了的事管,说来说去,还不是农民,能有多大来头?老板最怕得罪的是,那些当官的和经常来照顾生意的人,从来没见这老头来酒楼照顾过生意。怕什么?再说,自己确实也没有多少错。老实说,当初确实也不应该瞧不起这老头,现在后悔也是后悔自己不知道这老头居然还认识大叔,估计是大叔的朋友,所以,何正荣进厅的时候,她就想,大叔向朋友陪个礼,这事准能过去!
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是这样一个结果,为这点小事,大叔居然开除了自己,在姐妹们面前,这个脸是丢得太大太大了,她心里想着,这群平时就有点看不惯她的服务员们,尤其是那个跟自己吵过架的那个人,此时,心里不知有多高兴。
对女人来说,最不值钱的是眼泪,庆碧的眼泪顿时夺眶而出。泪流满面,忍不住鸣鸣地轻声哭起来,何正荣轻声吼道:“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滚开些。”接着对服务们叫道:“来一个人,把这里收了。”再对肖天贵轻声道:“大管家,我陪你喝二两。什么风把你吹这里来呀,也不打个招呼,我好准备一下呀!”
肖天贵说:“准备个什么呀,酒楼开起,还怕到你这里没吃的吗?呵呵,”看得出,肖天贵开心了不少。
在酒楼饱餐了一顿,肖天贵问小白还想到城里逛逛吗,小白说:“没啥逛的,如果庄主哪天出远门,带上小白一起去逛逛大城市还差不多。”说完一张笑脸望着肖天贵,肖天贵笑道:“大城市有的东西,我们这小城市哪样也不缺,大城市有什么逛的。”
不在城里逗留只好回庄了,路上,肖天贵忽然问小白,说:“小白,你觉得那个叫庆碧应不应该开除?”
小白毫不犹豫地说:“应该!如果我是庄主,我也要开除她。”说这话的时候,小白心里也泛起一点感慨,暗暗告诫自己,千万得认真做事。不然,说不定哪天自己就是另一个庆碧。
肖天贵说:“看来我们小白也是懂管理了,是啊,一颗老鼠屎搞坏一锅汤!不开除不行的。”
十二
别的东西都是冬眠,肖天贵说:“我是夏眠”。一进入夏季,肖天贵就不喜欢出门了。出门,虽然车里有空调,房里有空调,但总不能只呆在有空调的车里,房里,总是要走路,总是有暴露在炽热如火焰般的阳光之下的时候。整个夏季里,肖天贵都是在听雨轩度过。
六月六,地瓜熟,村里的小孩子,争相去田边地角,或者荒坡草滩,寻找土地瓜,土地瓜是一种野生的匍匐型藤蔓上结出的果实,大的如算珠,小的如弯豆。暗红或红色,异常甘甘甜爽口。肖天贵小时就特别喜欢去捡拾。现在不再小时候那样了,但仍然有土地瓜吃,哪来的呢?是村的孩子们捡拾来的。村里有几个孩子是肖天贵的义子,他们放学后,带着一帮小伙伴,遍山遍野地找寻。然后给小白和小红送来。换这两个大姐姐的红包钱。
村民们都各忙各的事,把这些事加起来,也就只两件抢收、抢种。收小春播大春。忙得脚不点地似的。山庄里每年的这个时候,有两件事是必须得做的:一是清理蓄水池,二是清理游泳池。
山庄里水电设施怎么算,都应当是两套设备,先说水,第一套是乡里场镇上的饮水,源头还在山庄的上面,是一股长年不衰的地下水,也正是有了这长年不衰的地下水,也才有了这水库和小型水力发电站,乡镇上的饮用水从源头,从水管引达集镇上。清源山庄就在经过的管子上打了个孔,接了一支出来。使用这支水是要向水管站付钱的。而大凡有高山的地方,山上的树木都晒焦了头,山脚下仍会有清澈的泉水咕咕地流,清源山庄的后背就是国有翠坪林场,林场的脚下就有一股细流,清凉甘甜,常年不绝。于是,山庄就将其利用起来,这样,两边都能用上水,一边不要钱,一边要收钱。
但泉水也有麻烦的时候,遇到山水暴发,难免就会夹杂着泥沙和桔技烂叶,因此庄里就修建了沉沙池和净化池,用优质的铁青杠烧成钢炭作为过滤物,经其过滤后流出来水清澈透亮,肖天明拿到自来水站去作过化验,完全达到优质饮水标准,而这池,得每年替换一次过滤物和清出淤泥、积沙。
山庄里用电便不在话下,一是在庄前的水电站接了专线,二是搭接了电力公司正常供应的民用电,三是山庄里还购置了防止停电的发电机,哪头都方便。绝不存在黑黢黢的情况。
游泳池不大,池的周边用不锈钢管焊了栏杆,环池周围的地面上,铺着防滑塑料地板,在冬天,这些塑料地板都取了,只露出下面的防滑地砖。池底及四周都贴上白色陶瓷砖,经过一冬的浸泡,陶瓷砖面上都结了薄薄的一层青苔,尤其肖天贵还喜欢在池里养上些鲫鱼,他高兴的时候钓上几条来,让小红或小白在听雨轩的小厨房里给他做烧烤。鱼屎加上青苔,池里就更脏了,清理时,得用丝瓜络狠狠地擦洗,才能彻底清除干净,这此事,都是由肖天明负责,请村里的人来干。
山庄里的夏天,白天的高温虽然也能将人烤得心慌狍烧。但到了晚上,说凉快就凉快,火气退得特别快,尤其晚上十点之后,就几乎可以不用空调也能安然入眠。但肖天贵在这个时候是不会睡觉的。他会让人在游泳池边置一张沙滩椅,将自己略微肥胖的身体滩在上面,光着上身,穿一条泳裤,吃着旁边小红小白她们准备的冰冻水果或者土地瓜,慢慢地来消受这满天的星星和姣洁的明月,咀嚼自己的过去,也想着山庄的未来。等到他想累了,就“咚”地一声砸向池中。
池,一头深一头浅,浅的一头建成钭坡入水,肖天贵也会躺这钭坡上,将自己白白如水饺般的身体半浸在水里,来回晃动着。一条公的美人鱼。
清理池子的事进行得很顺利,还有几天时间就能下水游泳了,肖天贵这段时间也很轻松,起床的时候,他抬头看看天色,都到中午了,太阳还躲藏着没有出来。站在卧室门外的阳台上,感觉吹来的风也比较凉爽。他想,难得这不冷不热的天儿,出门走走,顺带看看图书室建得怎么样了,这事他让肖天明去办,几个月了,说早已经办好,可他还一回也没去瞧过。我得亲自去看看。
吃过午饭,他叫上小红,说:“走,跟我去村里转转。”小红在山庄闷了几天,哪称也没去,正巴不得呢。于是,赶忙奔进屋里给肖天贵拿手杖。
两个人悠悠然然沿着山路慢慢向前走,除了想去看看图书室之外,全然茫无目的。肖天贵跟往常一样,仍然是东家停停,西家留留,见人就拉拉家常,扯些鸡毛蒜皮的闲杂事。虽然村民们家家都比较忙,但每家人见了肖天贵,哪怕再忙也会愉快地放下手中的活,陪他聊聊。跟村民们聊天儿已是他的老习惯。
据肖天明说,村里图书室设在四角坝,四角坝基本上属于村的中心地带,以前,集体所有制时,这里是村里的晒场和粮食保管库。现在村里这粮食库早已废弃不用,村民们打下的粮食都各归自家粮仓。由于多年无用,曾经辉煌得令人眼馋的保管室,已经破旧不勘,恰好村里有个五保户,于是村里就将房让给她作为住房。
五保老人姓王,村里人都叫她王婆婆,已经六十多岁,但身体还比较硬朗,责任田土不能种了,她只能在房前屋后种点菜蔬,经济上靠乡里每年发一点扶贫救济过日子,这几年,清源山庄建成后,山庄每年也适当给一些钱物,生活上勉强能撑得过去。
图书室是郎村长要求设在四角坝的。当初,肖天明把建村图书室的事告诉郎村长,并与他商量地方的时候,郎村长脱口就决定建在王婆婆家了,理由是:王婆婆一个人从不出门走哪去,这方便村民们来看书,借书。二是这房子原本就是村上集体的财产,设在这里没有人会说三道四,三是王婆婆生活比较困难,把图书室设在这里,可以带动她经营点小食品,比如瓜子,香烟等,看书借书的人也许会买上一包两包,多少也让王婆婆赚上一点生活费。
肖天明跟郎村长去看了王婆婆家进行了实地察看。感觉地点还不错,房屋也够宽敞。保管室共有一大一小两间房,小间现在是王婆婆的卧室。外面一间大的算是客厅,放着锄头,背筐等农具。他们两跟王婆婆一商议,王婆婆满口答应了。接下来,就是稍做一些改造。把里间作为王婆婆的卧室,在外间的客厅里,做上一些书架,再放上几张桌凳,完全能够安放下图书室,只不过这样一来,还得给王婆婆在卧室的后面再搭建一间小厨房。再有,得把图书室内墙重新抹一层灰,再涮上涂料。
村里有几个上过高中却大学落榜的学生,肖天明将他们请来,一道去县里的书店购书,几个人在书店里翻看了半天时间,关于农业方面的书并不太多,特别是实用技术的书籍更少,但总算也选择了一些,虽然不多,但肖天明说:隔一段时间再来一次,经常来选,图书室就会慢慢丰富起来的。
肖天贵和小红转到四角坝,王婆婆正屋门前摘弯豆角。这时节弯豆早已收割,当地的村民连茎带角一起收回家,搭在房前屋后或者近地边的树丫上,让其自由晾干,等到有空闲的时候,才拿下来翻找着豆角,一角角剥下豆子。
王婆婆面容和行动都有些老迈,但眼不花耳不聋。肖天贵和小红在院坝边一现身,王婆婆就认出来了,老远就叫道:“哎呀,我的天呀,是大管家来了呀,来看我这个老婆婆呀。”
小红忍不住想笑,肖天贵也微微笑道:“王婆婆你好啊,早就想来看看你了,天热,一直不想出门,你还好吗?”
王婆婆大声道:“好!好!托了大管家,大侄侄和郎村长,你们这些大好人的福啊,我老婆子好着呢。”说着,站起来,拍拍围腰上的灰尘,行动迟缓地进屋搬出一条长凳来,让肖天贵和小红坐,肖天贵走得有点腿酸,先行坐下了,小红没坐,在一旁站着。王婆婆想再次进屋为小红搬凳子,小红赶忙阻止说:“王婆婆,别再搬了,我不累,不坐的。”但王婆婆仍然坚持搬了一条出来。
待王婆婆坐定,肖天贵才开口问道:“这段时间到这里来借书,看书的人多吗?”
王婆婆说:“多呀,队的年轻人些都喜欢来,前段时间还有点冷,我给他们生了火,一看起来就是大半夜。”
“嗯,只要有人看就好啊,我就怕书买回来了,村里没人看呀。”肖天贵这话,既是向王婆婆说的,也像是在自言自语。
王婆婆回答说:“有人看,他们识字的都喜欢来看。我老婆子不识字,想看还看不了呢,还是你大侄侄好啊,做这个大好事,村里人那个啥得花钱买书啊,这下都有书读了,多好!哎!”
本想问问看书的人都有什么反映,还想看些什么书?话到嘴边,肖天贵突然想起王婆婆不识文化,想,问了可能也是白问,话没出口就打住了。
休息了一会儿,腿也轻松了。肖天贵站起身,走进图书室。光线突然暗了下来。,肖天贵找到灯的开关,拉亮后,在书架上随意抽了一本书出来,翻开看看,感觉字迹有一些模糊,他对小红说:“回头让人把灯光弄亮一点,再加上两支灯管。”然后再在书架前仔细审视着,看都是些什么书籍。
王婆婆放下手里的活,也跟着进来了,肖天贵问道:“借书怎么管理的呀?”
王婆婆说:“郎村长给我了一个字本本,让借起走的人,都在上面写个名字,有人的名字和书的名字,还回来的时候打个勾勾。”说完,起身进屋,不一会儿就拿来那本子,交给肖天贵,肖天贵接过来仔细翻看了几页,见字迹都很工整,记录也祥细,有借书人的姓名,书名和借还的日期等。
在图书室的一角,王婆婆摆放了一个小烟柜,看样子,是用旧木柜取了背板,安放上一块透明玻璃制成的,虽然外观不漂亮,但实用,透过前面的玻璃,肖天贵看到里面除了有几盒低档香烟外,还有一次性打火机,味精、盐巴,甚至妇女用的卫生巾等物。杂乱无章地混放在一块,柜面上有两个塑料袋子,袋子虽然折叠向下盘成一个鸟窝状,但肖天贵仍从显露出的一鳞半爪中看出,这两袋子都是化肥的包装袋,可此时一个装着炒玉米,一个装着炒葵花子。肖天贵指着货柜问王婆婆,说:“这些东西有人买吗?一个月能卖多少钱?”
王婆婆说:“有,到是有的,不过买的人少,农村人买这些东西,哪家都是一买一大堆,一是可以拿批发价,二是用的时候方便。这些东西,哪天家里都不能缺的。”
肖天贵赞同地说:“嗯,那是的。”
他眼睛仍然盯着书架,心里盘算着,然后,回过头对王婆婆说:“王婆婆,你老看这样好不好,你也不要再种地了,这些东西你愿意卖,就继续摆着,生活上的事,我们山庄每个月补贴你三百块钱,你只管好好把这些书照看好就行了,一是不要让它搞丢了,借了的一定要催他们归还。在这里读的,让他们爱护。你就负责这,行不?”
王婆婆高兴地回答说:“其实我地里的活早就没干了,田还种着,都是请人种的。”接着呵呵笑道:“大侄侄大管家让我只做管书的事,还给三百块钱,那才好呢。好!这个我情愿干。保证不会弄烂!”
肖天贵粗略地算算,每个月三百块钱,加上乡里和村上的一些救济,想来王婆婆的生活基本能够维持了。三百块钱对于他来说,不算多,但对于王婆婆来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也是生活的主要依靠。
钱这个东西的确很有用,能做许多事,然而钱多了,把它用到该用的地方,不仅是一种洒脱,还是一种境界,让你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肖天贵现在就有这种感觉,这种感觉的滋味催促着他,让他欲罢不能。能帮帮别人的困苦,让别人从困苦中解脱出来,化茧成蝶,他感受到的同样是一种心灵的净化。
他搞不明白的是,自己当初没有这么多钱时,也并不缺吃少穿,可怎么就没有想到过,从帮助他人中获得快乐呢?现在,我确实感受到了花钱的快乐。他甚至怀疑,这是不是与钱的多少有关,人的思想境界也会随钱多寡,由量变发生质的飞跃?
告辞王婆婆,两人没有沿着来路返回,而是继续前行,在村里绕行一周再返回山庄前门。这也是肖天贵的习惯,他从不习惯走回头路。
山庄里各人忙着各人的事。肖天明搬了张小凳,在游泳池边看守着,池里正在进水,不时有附近地面飘散的枯叶,随风飘飘冉冉跌落于池中,如果敢有来犯之叶,肖天明就赶紧用长柄操网将其捞出。这段时间,肖天贵由小红照顾,小白的工作自然就是打扫山庄和龙吟阁的卫生,为肖天贵的父母做一些诸如洗衣,叠被的事。张师傅忙完了厨房的事,也常到二叔二婶那里一起种菜,为养殖的鸡,鸭,鱼等投喂饲料。活,都干得有章有法。丝毫不乱。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肖天贵在无聊的时候,也偶尔给二毛、何正荣,陈屿良他们打个电话,不外乎就是问问经营情况,都说好着呢,稍一晃荡,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孩子们放暑假的时候,暑假是不安排干儿女们吃饭的。有愿意来庄上的玩几天的,凭其自愿。
在肖天贵心里,今年的暑假与往年是不同的,今年放假后,肖玉就不再上学了,她的大学生活也就到此为止了。肖天贵为肖玉的前途考虑了许久,也没考虑出一个结果,重要的不是在经济和生活上,就算肖玉一辈子什么事都不做,也不会少了她的吃穿。他不想让肖玉变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大小姐,肖天贵今天的生活,是天下难得的机缘,使他一夜暴富,成为富甲一方的财主,加上精明的经营之道才有了这清源山庄,能不能守住这分家业,以后,还得天定!
肖天贵了解自己的女儿,她虽然是大学生。但在肖天贵看来,大学生的女儿与他自己相比较,也就是多读了几天书而已,或许知识面还不如自己宽呢,创业和守成,在某些时候,后者更为重要,肖天贵清楚,肖玉不是经营型人才。为此,他也打消了在心里酝酿过多次,再上一个项目,让肖玉独档一面的想法。
往年都是大学放学后,肖玉自己回到县城,由何正荣派车将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