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第一后-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少年了,从嫁给他起,19年了。看着承乾他们一天天的长大,丽质也出落的越来越漂亮,时间就这么悄悄的不留痕迹的溜走了。
“娘娘!”不知何时,宁馨又绕了回来,“娘娘又在沉思了?”
“馨儿。”蓉儿正色道,但随即又笑了起来,“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间,孩子们就都长大了。”
“娘娘在感慨自己老了吗?”宁馨像个小孩子似的歪着头问道。
“你呀,也是宫中的老资格了,还这么调皮。”看着宁馨,蓉儿只有无奈的摇摇头。
“咳,娘娘教训的是,宁馨现在怎么也是姑姑了,该有点姑姑的样子。”听完蓉儿的话,宁馨福了福,然后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说道。
被宁馨的样子逗笑了,蓉儿“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娘娘终于笑了,本来嘛,娘娘就该多笑笑啊,老是这样一笑不笑的,会吓坏别人的。”看到蓉儿再度笑了出来,宁馨由衷的说。
虽说娘娘平时很慈爱,可是,总让人觉得娘娘好像有好多的心事,连笑也变得不那么经常了,宁馨看在眼里,所以她才会时不时的想让娘娘会心的一笑。也好让娘娘忘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
这么多年,看着娘娘和皇上的感情由淡转浓,最开心的就是宁馨了。
就在蓉儿和宁馨在园子里闲逛的时候,小林子慌慌张张的边跑边喊:“皇后娘娘,皇后娘娘。”
跑到跟前,小林子行了礼,“娘娘金安。”
“小林子,怎么了这是,这么慌张。”还没等到小林子开口,蓉儿的心一沉,“该不是皇上出什么事了吧?”
“回娘娘话,皇上已经回宫了,只是太过劳累加上风寒,所以这会儿……”小林子没有说下去,但蓉儿已经大致明了了。
“我就说等了开春再去狩猎,皇上偏不听,这才入冬,天气变化无常的,我就担心皇上染上风寒,偏偏……你们也是,怎么不好好照顾皇上呢?”蓉儿边抱怨边向立政殿走去。
吓得小林子在后面唯唯称是。
但一旁的宁馨知道,娘娘嘴上在抱怨着不该让皇上去狩猎,其实,是担心皇上的病情。
*heechul*
刚到殿外,只见四五个御医忙碌个不停。研究药方的研究药方,煎药的煎药,试药的试药……
立政殿内,李世民虚弱的躺在床榻上,面色苍白。
另有两三个御医在床榻边守候着。时不时地替李世民把脉或是查看他的瞳孔。
“陛下怎么样了?”匆匆的走到殿内,蓉儿关切的问道。
“回娘娘,陛下的脉象浮紧,舌苔薄白,是典型的风寒之症,只是……”御医回答的吞吞吐吐,蓉儿的心也跟着吊着。
“只是什么?陆御医但说无妨。”现在的蓉儿只想知道李世民的病情,是好是坏,只是想知道而已。
“只是陛下的风寒并非一般的外寒,倘若是外寒,那么开几副药,祛风散寒即可。陛下这是内寒,再加上狩猎之时太过劳累,以至于现在脏腑功能低下,出现阳虚的症状,所以……”
“所以什么?陆御医有话就一次说完,不要这样吞吞吐吐。陛下现在这样,你们这些随行的御医都在做什么?知道陛下劳累过度,为何不让陛下多做休息,或是劝说陛下早日回宫,现在陛下病了回宫了,你们个个说话还这么吞吞吐吐,到底想怎样?”由于蓉儿太过动怒,心口有些些的不适。
看到蓉儿捂着胸口,宁馨赶忙上前扶住了蓉儿,半倚着宁馨,蓉儿又接着问道:“陛下的病情到底怎样了?”
“回娘娘,陛下的龙体并没什么大碍,怕只怕这次的病不能根治,以后会留下病根在体内。”陆御医终于说出了最重点的话。
一个踉跄,幸亏宁馨一直在一旁扶着才不至于跌倒,定了定心神,蓉儿喃喃地说:“不能根治?”但随即又镇定了,“不要紧,只要这次陛下的龙体能够康复就好。风寒之症,怕是就算能够祛风散寒,以后也会经常反复的吧。你们尽力就好,尽力就好。”
最后四个字,是说给御医们听的。但又像是麻醉自己的,尽力就好,现在的蓉儿还能企盼什么,除了企盼李世民能够醒来,能够像以前一样,还能企盼什么呢?
只是,就算他醒来了,也已不能像以前那般的健康了。
早知道,早知道就不该让他去狩猎。早知道,早知道就不该让他离开自己的身边。
然而,千金最难买的,正是早知道。
*heechul*
“娘娘,回去休息吧,您在这儿待了好几天了,衣不解带,不吃不喝的,您的身体哪儿受得了啊?”宁馨端来当天的午膳,却发现前一顿的饭菜丝毫未动,心疼的劝说着。
“我还不饿,没事儿的。你把饭菜放在那儿就好了,我会吃的。”坐在床榻边的蓉儿,看都没看宁馨一眼,只是握着李世民的手,看着他依旧惨白的脸,无力地说着。
“娘娘……”放下饭菜,宁馨走到蓉儿的身边,轻声的说,但这一声低唤之中,又包含了那么的无奈。
“馨儿,你先下去吧。这些天我都在这儿陪着陛下,也没能好好的去看看承乾他们,治儿和城阳都还小,馨儿,你就替我多多照看照看吧。”
“是,馨儿知道,就算娘娘不吩咐,馨儿也会好好儿的照看着太子殿下他们的。但是娘娘,您还是得吃些东西才好,不然怎么能好好儿的照顾陛下呢。”将手轻轻的放在蓉儿的肩膀上,宁馨的语气里有多了一丝的无奈。
“知道了,下去吧!”
看到蓉儿摆了摆手,宁馨摇了摇头,退了出去。
陛下,您一定要好起来。蓉儿在心里祈祷着。
“二哥,你一定要快点好起来。”
一只手握着李世民的手,另一只手,紧紧的握着袖摆,那只紧握的手背后隐藏的,是蓉儿同生共死的决心。
那是谁都没有发现的毒药,隐藏在袖摆之下。
意外惊喜
    “皇上,皇上,您慢点儿,这些事儿啊,交给我们这些做奴才的就好了。您这儿爬上爬下,多伤身体呀。”看到李世民占到梯子上,小林子赶忙上前将他扶了下来。
“小林子,你说这话朕可就不爱听了。在这立政殿,要翻阅古籍爬上爬下在所难免,要是你刚巧不在朕的身边,难不成朕还要等你回来才能翻查不成?”走下小梯子,李世民左手拿着书,在小林子的脑袋上敲了一下。
“奴才不敢,只是,皇上大病初愈,万事还是小心点好!”小林子半哈着腰,一脸的虔诚。
“这种小事,朕还是能应付的。”回到座椅之上,李世民边翻书,边说着。
“可是……”小林子撇撇嘴,又不是他要这样的。
“可是什么?小林子什么时候也学会说一半儿留一半儿了?”抬起头,李世民饶有兴趣的看着小林子,期待着他下面的话。
“这些都是皇后娘娘交代的嘛。我们这些做奴才的也不过是听命行事,娘娘说了,皇上大病初愈,龙体不适宜做些太过剧烈的运动,要我们在边上机灵着点儿。您这爬上爬下的要是让娘娘知道了,奴才又得挨骂了。”小林子陈述事实般的说着,这年头,奴才不好当。
听完小林子的话,李世民会心一笑。
早猜到是这样了。只有听了蓉儿吩咐这帮奴才才会这样的。平时做这种小事,也没见他们这么紧张。
望着窗外白茫茫的一片,李世民不禁感慨,这眨眼的功夫,就到寒冬了。好久没去看看蓉儿了。
这阵子,为了处理生病时延误的国事,他都是一个人待着,的确,很久没有好好陪着她了。
合上书,李世民站起身说道:“摆架丽正殿。”
“奴才遵旨。”听了李世民的话,小林子兴高采烈的应承着。
*heechul*
“娘娘,好点了没?”看着蓉儿喝下药,宁馨关切的问。
“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不过是……咳嗽几声,你看……你看你,要开了一堆药回来。要不是……不是我拦着你,你怕是早跑去……跑去禀告皇上了吧。”因为咳嗽,蓉儿断断续续的将这段话说完。
“可是我不说,御医也会说啊,他们来诊脉,怎么可能不惊动皇上。”宁馨边收拾好药碗,边分析说。
“所以我才让你……让你私下请陆御医来诊脉,这样……就不必惊动皇上了。你也知道……皇上的病……才刚好没多久,御医千叮咛万嘱咐,不能……不能让皇上操劳过度。我怎么忍心……忍心让他在操劳国事之余……还要……烦心这些事。我常说……”
扶着蓉儿走到床边,听到蓉儿的话,宁馨赌气的接了过去:“娘娘常说,在后宫之中,有些小事能不惊动陛下的就不用惊动陛下,要是什么事都去请示陛下,不但加重陛下的担忧,还会显得自己没有主见嘛!可是娘娘啊,您生病了。这哪里算是小事了!”将头偏向一边,宁馨嘴里嘟哝着,将最后一句话说的很轻很轻。
娘娘总是这样,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着不说,还不让她说,等到皇上发现了,她肯定又是被骂的那个。
“皇上驾到!”还没等得及蓉儿再说什么,寝宫之外已传来通报的声音。
捂着胸口,蓉儿又咳了几声,顺了顺气,然后指了指桌上的药碗,着急的对宁馨说道:“馨儿……快,把这些都收下去,别让,皇上,瞧见。”
“娘娘……”站在原地,宁馨动也不动。
“馨儿,现在,不是,赌气的时候。快,收下去!”这是命令,以皇后的身份命令。
端起托盘,宁馨咬着下嘴唇,什么都没说,就走了。谁也没瞧见她转身时眼眶里的泪水,除了蓉儿。
“傻丫头,不是我不想告诉他,我只是不希望他担心罢了。”蓉儿在心里默默的说。
太爱一个人,总是希望对方开心,所以,所有不开心的事情都不想让他知道,只是这样而已。
宁馨刚走出去,李世民就到了屋内。
“臣妾参见皇上!”蓉儿行了行礼,课还没蹲下去,就被李世民扶住了。
“免了免了。夫妻之间不要在意这些礼节。”边说边扶着蓉儿朝太师椅走去。
坐下后,蓉儿接过宁馨送来的茶,问道:“皇上,这时候,怎么,有空过来。”为了不让李世民看出任何的异常,蓉儿说的很轻,也很慢。
“你问小林子。”
说完,看了小林子一眼,小林子立刻绷紧了浑身的神经,心里暗想道:惨了,这下他可是里外不是人了。
看着小林子紧张的样子,蓉儿微微一笑:“算了,皇上,不要,责怪小林子了,要怪就怪,臣妾好了。”
“蓉儿,这是什么话,朕有说过在责怪小林子吗?”李世民宠溺的看了一眼蓉儿,故意一本正经地说。
听了这话,小林子才松了一口气,也没有了刚刚的紧张。
看了一眼小林子,接着转向李世民,向他投来一个责怪但柔情的眼神。
李世民也不避讳,微笑着看着蓉儿。
看着自己的主子夫妻一副相看两不厌的样子,小林子的眼睛都快不知道往哪里看了。
正当百无聊赖的时候,寝宫外传来了通报声:“宰相大人到。”
“哥哥此是过来有何事?”听到通报,蓉儿首先出声了。
而李世民却没有理会蓉儿的问题,径自说道:“果然是朕的宰相。”
刚说完,长孙无忌就进了屋,对着李世民和蓉儿分别行了礼。然后开口说:“皇上,这新的《氏族志》已修订完毕。请皇上过目。”
“《氏族志》?皇上为何,会想到,修改氏族座次?”长孙无忌的话,让蓉儿感到意外同时也更不解。
大略的看完之后,将《氏族志》交到长孙无忌的手中,转身搂过蓉儿肩膀,李世民问了蓉儿一个问题:“蓉儿,咱们丽质今年多大了?”
“12了,过了年,就13了。皇上,问这个做什么?”蓉儿刚问出口,就立刻恍然大悟,于是说道:“皇上是想……”
“不错,咱们丽质受封长乐郡到现在也有四年了,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蓉儿的话还没说完,李世民就打断了她,接过了她的话。
“是啊,咱们丽质,也该嫁人了。”听了李世民的话,蓉儿感慨万千,“可是,这和氏族座次,有什么,关系?”
“王妃、主婿皆取当世勋贵名臣家,未尝尚山东旧族。”李世民笑而不答,只是说了新《氏族志》里的一句话。
“皇上,有,人选了?”蓉儿不安的问道。
想到丽质,蓉儿又是不舍又是担忧。她还不知道李世民心中的人选是谁,毕竟要离开自己身边生活啊。
看出了蓉儿的担心,李世民搂着蓉儿的手臂稍稍的用力,然后宽慰她道:“冲儿!”
“冲儿?”蓉儿颇感意外的看向自己的哥哥,“哥哥,早知道?”
“回娘娘,臣也是昨天才听陛下提起的。”长孙无忌诚实地回答说。
“你们都,瞒着我?”虽然是问句,可是蓉儿的心里却是无比的开心。
“现在你不是知道了,这下不担心了?”
给了李世民一个大大的微笑,蓉儿用力的点了点头。
执子之手
    “怎么样?朕的安排,蓉儿还满意吧。”看着蓉儿看完了折子,李世民问道,没有注意蓉儿的脸色比先前深沉多了。
“蓉儿?”见蓉儿久久没有开口,李世民试探的喊了一声。
“皇上!”将折子放下,蓉儿正色道:“请恕臣妾没办法接受。”
“蓉儿?”许久才听到蓉儿开口,可一开口就是这句话,这着实让李世民意外了一把。
于是又试探着问道:“难道是嫌朕的安排太过寒酸?”
“皇上这些,可有和大臣们商量?”没有回答李世民的话,蓉儿只是问了他另一个问题。
“还没有,朕准备明天早朝过后和众大臣们商议商议。怎么说这次也是朕最宠爱的女儿出嫁,嫁妆怎么也不能太寒酸了吧。”李世民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听完,蓉儿摇了摇头,只说了一句:“那还是等皇上明日和众位大臣商议之后再来和臣妾说吧。”
蓉儿生气了。尽管她不知道为何生气,但是李世民还是清楚的感觉到蓉儿生气了。
*heechul*
看着李世民一言不发的坐在太师椅上生闷气,蓉儿使了个眼色让宁馨和一干宫女退下,宁馨了然的点点头,然后领着其他的宫女们退出了内殿。
端着宁馨刚刚奉上的茶,蓉儿走到李世民的身边,将茶递给他,然后轻声的问道:“皇上这又是在和谁赌气了?”
接过茶,将它一饮而尽,李世民长吁了一口气,闷闷的说道:“还不是魏征那个老家伙,说什么汉明帝分封皇子,也只是半数于先帝子,而朕给丽质办的嫁妆却比秀宁的还要多出一倍,于古礼不合,怕是天下民众也不会答应。朕堂堂一国之君,难道给女儿办个嫁妆还要遵循什么古朝先例吗?”
还没等李世民说完,蓉儿的脸上就微露笑意,心里暗想:还是魏大人识大体。
其实这就是蓉儿昨晚生气的原因。
虽说丽质是他们最宠爱的一个,可是,怎么说秀宁也是丽质的姑姑,哪有侄女出嫁嫁妆却还比姑姑多的道理。倘若昨晚她这么说了,想必他也不会听进去,但若是换成朝中的重臣这么说,那么他想不理会也不行了。
于是,蓉儿乘机说道:“皇上,其实臣妾觉得,魏大人说的也未尝没有道理。”
还没等蓉儿说下去,李世民就打断道:“蓉儿,连你也……”
“二哥,你听蓉儿说嘛。怎么说,秀宁也是父皇在世时最宠爱的公主,更何况,秀宁不也是二哥最喜欢的妹妹吗?当初秀宁出嫁之时,嫁妆可都是父皇钦点的。要是现在丽质出嫁嫁妆参照秀宁那时候翻倍的话,给天下以话柄不说,也是对父皇的不敬啊。依我看呐,丽质的嫁妆就像魏大人说的那样,参照秀宁的一半就好了。这样不但显得二哥你崇尚节俭,也显出对父皇的尊重嘛。”
听了蓉儿的话,李世民似乎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拿起茶又想喝,结果才发现刚刚已经全部喝完了。
看着李世民的动作,蓉儿贴心的对着门外喊道:“馨儿,再泡杯茶。”
说完,看向李世民,两人相视一笑。
“唉,蓉儿说的对,是二哥考虑的欠妥当,就按你说的办吧。”此时的李世民早没了先前的气闷,情绪一下子好了起来,做出了让步。
“不是按照蓉儿说的办,是按照魏大人说的办。”微微笑着,蓉儿将功劳推的一干二净。
“好。魏征那个老家伙又赢了。”
于是,当天午后,魏征就被宣到太极殿,将长乐公主出嫁的一切事宜交给他操办,嫁妆,当然是参照秀宁的减半。
而后的第二天,退朝之后,四十匹帛、四十万钱被送到了魏征的府上,用以嘉奖在长乐公主嫁妆之事上魏征的直谏。
*heechul*
公元634年(贞观八年),长孙皇后随唐太宗巡幸九成宫,回来路上受了风寒,又引动了旧日痼疾,病情日渐加重。
“父皇,求您了,就当是为了母后祈福,求您大赦天下。”李承乾跪在大殿,将压抑在心中的话说了出来。
这是早朝,他知道,这是商议国事的地方,他也知道,可是,为了母后,他别无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群臣的支持。
“臣也恳请皇上大赦天下。”
“臣提议,那些重囚可以将他们送入道观,以求皇后娘娘凤体早日康复。”
……
李承乾的话,果真得到了群臣的响应。
此时,李世民将脸转向魏征,虽然没有说什么,但魏征已明了了他的意思。
只见魏征什么也没说,慢慢的跪在了地上。
连耿直的魏征都没有提出异议,李世民下旨,即刻大赦天下,将重囚送入道观为皇后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