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恐龙文明三部曲1:远望-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字不是我自己取的。”
    “对,当然不是。不管怎么说.谢谢你的问候。也希望你狩猎成功,年轻的阿夫塞——无论你追捕的是什么。”
    “事实上,先生,我正想找一件东西。”
    “是吗?”
    “望远器,先生——”
    “望远器?”
    “是的。您还记得吗?您那天把它带到萨理德的办公室,我看见了。”
    “对。”克尼尔摆动着尾巴,“萨理德认为望远器对他的研究没有帮助。他会同意你用它吗?”
    阿夫塞有些垂头丧气。“哦,不,先生,他不会同意。提出这么冒昧的请求,非常对不起。”他转身要走。
    “等等,尊敬的股骨。我很乐意让你使用望远器。”
    “您乐意?为什么?”
    “为什么?”克尼尔高兴地磕着牙,“惟一的原因就是萨理德不同意。到我房间里来,孩子。”

第十一章

    望远器奇妙极了。白天的时候,阿夫塞用它观察过戴西特尔号的索具,发现老戴斯—卡图德正在前桅上端的那个小吊桶里舒服地打盹。他的工作本来是在那里瞭望——阿夫塞不知道到底瞭望什么,但克尼尔船长坚持认为一定得有个人白天黑夜地守在瞭望岗上。阿夫塞知道,有人抱怨克尼尔太沉迷于观察河水。不少船员认为,观察河水完全是浪费时间。卡图德显然是其中之一,所以他才利用这段安静的时间,在温暖的阳光下休息。阿夫塞很惊讶,待在那么高的桅杆上不断晃动,卡图德的胃居然能浑若无事。
    阿夫塞还用望远器观察了太阳。他不该这样做。太阳闪耀着明亮和炽烈的光。从望远器里看,太阳的射线非常强烈,阿夫塞的眼睛被刺得很痛,接下来一段时间里,眼前始终飘浮着一团黑糊糊的残留影像。
    白天的时候,可以观察的东西没多少。他用望远器看了浪头,波涛仿佛突然间靠得很近很近。另外,用望远器的另一端看东西,感觉也很奇怪,就像在从很远的地方看它们。“陆地”多山,平时从来看不了多远,所以这种遥远的感觉很稀奇。阿夫塞从来没有隔这么远距离观察另一个昆特格利欧恐龙。当然,即使用望远器另一端看自己的伙伴,阿夫塞也能分辨出他们谁是谁。迪博那圆胖的身材太特别了,克尼尔船长的断尾巴更显眼,一看就能分辨出来。
    在远处的天空中,阿夫塞看到一只巨大的翼指鸟。它的翅膀说不定跟戴西特尔号差不多长,一片褐色,在空中飘飘荡荡。从望远器里看,它似乎永远都在滑翔,随着空气的流动上升或降落。阿夫塞怀疑这个大家伙是否一生都飘在空中,只有在捕捉鱼类和幼蛇时才从低空掠过水面。自由飞翔的翼指吸引了阿夫塞,他跟踪观察,直到它从视线中消失。
    四个卫星像苍白的幽灵,出现在紫色的天空中。自天看到几颗星星并不奇怪。阿夫塞把望远器对准其中一个,但在阳光下,影像显得相当模糊。
    耐心点。他告诉自己。夜晚总会到来的。
    确实如此,夜晚很快降临了。紫色的太阳慢慢胀成一只肥胖的卵,缕缕云朵拂过其间。渐渐地,它滑下地平线。黑暗随即笼罩了天空,几颗星星开始闪烁。阿夫塞知道哪些是恒星,哪些是行星。他选中一颗位于玛塔尔克星座肩部的明亮的恒星。玛塔尔克星座的形状是一头角面。想当年,伟大的猎手鲁巴尔率领信徒们投入战斗时,胯下就是这种坐骑。阿夫塞调整一下望远器的凉凉的管子,调好水晶焦距,对准恒星。让阿夫塞失望的是,望远器里的图像虽然比白天清晰些,但仍然看不清楚细节:只能看到一个黄白色的亮点。
    他没有灰心,又把望远器的黄铜管子对准凯文佩尔。这是一颗行星,只是苍穹中的一个小点。肉眼看去,它和一般的恒星没有任何不同。
    阿夫塞突然倒退了几步,几乎被自己的尾巴绊倒。他放下望远器,揉揉眼睛,然后继续观察。从目镜里望出去,这颗行星像一个圆盘——一个圆盘!毫无疑问,它是一个圆形的东西,一个固态的东西。这个新发现让他大吃一惊,意识到这颗星星还有许多他以前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他观察圆盘的左半部,发现三个小小的白斑,排成一条直线。右面另有两个斑点,其中一个非常模糊,阿夫塞不能确定它是否真的存在。
    他把目光转向地平线附近,看了看太阳落下去的地方,然后用望远器对准另一颗行星——达文佩尔。阿夫塞再次被他所看见的影像惊呆了:这颗行星居然呈白色的新月状!难道行星也和卫星一样有相位吗?简直不可思议。
    剩下的惟一一颗能用肉眼看见的行星是布雷佩尔,它今晚又会是怎样一副面貌呢?阿夫塞把望远器的放大倍数调到最高,对准它。这时,戴西特尔号突然一阵剧烈摇动,只听到船身被波浪击打的嘎吱声,桅帆被风吹动的噼啪声,以及水浪相互拍击的哗哗声。一会儿过后,船身恢复了平静,阿夫塞静下心来,开始观察布雷佩尔。眼前的景象简直让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布雷佩尔两侧延伸出柄状的虚光,像一只双耳酒杯。
    阿夫塞摇摇头。今晚见到的新鲜事太多,一时难以消化。只有一个想法在他脑海里越来越清晰,那就是:观星不能离开望远器。即使回到首都也一样,不管萨理德怎么说。是的,这世上有很多东西萨理德其实并不了解,阿夫塞也想像不出。但是,他下定决心要探索宇宙的秘密,不管这秘密是什么。

第十二章

    “神光!”迪博指着东边的地平线大声喊叫。立刻,所有昆特格利欧恐龙的脑袋都朝那边看去。阿夫塞不知道他的朋友指的是什么。紫色的、圆圆的太阳已经在一分天①之前落到对面的地平线,沉到波浪之下。浪涛翻滚,戴西特尔号正平稳地朝东行驶。阿夫塞想,自己的眼睛已经适应了夜晚的黑暗。他能看到许多恒星,“大河”在空中的倒影,三颗新月形的卫星,还有明亮的凯文佩尔——这颗他昨晚用望远器观察过的、谜一样的行星。
    “在哪儿?”一个香客大声叫道,声音充满怀疑。
    迪博肯定地说:“就在那儿!你们看,它把星星们都赶走了!”
    “我什么也没看见。”有人仍然怀疑地说。
    “快把灯熄掉,你这个角面大粪!就在那儿!”
    阿夫塞和其他人急忙朝高高悬挂在船舷、熊熊燃烧着的油灯冲去,熄掉灯火。四周顿时一片黑暗,只剩下头顶上闪烁的恒星和明亮的卫星。不,不对。阿夫塞凝视着远处的地平线。那儿有一束光亮,一束微弱的、若有若无的光,几乎难以觉察。迪博的眼睛确实非常锐利,在船上灯光还没有熄灭的时候就看到了它。
    “我还是什么都看不见。”黑暗中有人说,和刚才说话的那个人是同一个声音。
    ①昆特格利欧恐龙的计时单位,一天的十分之一。
    阿夫塞张开鼻口,想说出“我能看见”这几个字。但眼前奇异的景象深深震动了他,喉咙发不出任何声音。他又试了一次,这次用劲过猛,声音太大,与这样一个令人敬畏的时刻极不相称:“我看见了!”
    几乎同时,人群中传来一阵低语:“我也看到了。”然后,大家陷入沉默。所有人都在专心观察。只见那片亮光向左右扩展,穿过地平线,照亮了远处的波峰。它逐渐变亮,可以辨出颜色了,是浅浅的橘黄色,比黎明的第一缕亮光还要暗些,颜色也完全不同。尽管如此,阿夫塞还是能感到某种巨大、明亮、拥有无比威力的东西正悄悄从地平线之下升起。
    站在他身边的一个香客开始前后摇晃起来。她倚着自己的尾巴,喉咙里发出一阵低沉的嗡嗡声,仿佛出自胸腔深处。阿夫塞看了看这个人的手指,注意到她的爪尖仍然是收起来的——这种摇摆不是战斗或者逃跑的本能动作,它意味着痴迷的狂喜就要开始了。
    “上帝创造了我们。”这个香客喃喃地说,其他人也跟着吟诵,“上帝赐给我们‘陆地’。”几个香客同声背诵祷词,“上帝赐给我们‘陆地’上的野兽。”另有三四个人也开始把身躯靠在尾巴上摇摆起来,“上帝赐给我们猎人的牙齿,艺术家的手,思想家的头脑。”现在,那片光已经越来越亮,覆盖了大部分地平线。“为这一切馈赠,”众人说。现在只有阿夫塞没有跟着众人吟诵了,“上帝对我们只有一个要求。”这时,阿夫塞发现自己也不由自主地加入祈祷的行列,“那就是,我们的顺从,我们快乐的顺从。”
    晚上剩下的时间,大家聚在一起摇摆身躯。尽管是偶数晚,多数人应该睡觉,但没有人睡,大家只顾不断祈祷。大船在波浪拍击下来回晃动,船帆被恒风吹得噼啪直响。
    黎明到了。太阳从东边、从神光出现的地方升起,黄色光线变成了蓝色。东边地平线上,那个小小的、明亮的太阳升上天空。神光不见了。但到晚上,神光又出现了。船上的祭司德特—布里恩带着大家多次祈祷。
    第二天日落前不久,迪博的声音又响起来。“看哪!”他叫道。声音盖过了船体的轰鸣声和波涛的拍击声,船上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那儿!‘上帝之脸’!”
    所有眼睛都转向东边的地平线。甲板上投下了人群长长的影子,太阳正缓缓落下,触到他们身后的水波。
    就在东边,在地平线的边缘,一个小小的黄点出现了。但只有很少人能够看见它。阿夫塞兴奋而好奇地凝视着。过了很久,它才从一个小点慢慢变成一个具有某种形状的东西。阿夫塞清楚地意识到,一个巨大的圆形物体最重要的边缘部分就要出现了。
    据瓦尔—克尼尔船长介绍,继续航行四千多千步之后,“上帝之脸”才会爬升到地平线之上。如果走“之”字形抢风航行,会花掉三十二天时间。“上帝之脸”在每天的航程中只上升它整个高度的百分之三。
    时间一天天过去,随着戴西特尔号朝东航行,“上帝之脸”露出地平线的部分越来越多,好像一个穹窿状的圆形屋顶,越变越宽,袅袅升起,不断变幻着色彩。黄色、棕色和红色,以及能够想像出的各种颜色的搭配:橘红色、米色和铁锈色的混合,浅的时候像腐烂的蔬菜,深的时候像鲜血,浓的时候像肥沃的土地。
    每天清晨,太阳都从“上帝之脸”的后面出现,就像从天边一座弧形大山后升起一样,照亮了“上帝之脸”的上缘部分。
    真是一幅壮丽的景象,仿佛同时出现了两个日出:有太阳,还有被阳光照得明亮灿烂的“上帝之脸”的上端。白天逐渐到来,白昼的亮光淹没了“脸”,像眼皮覆盖了眼球。
    每过一天,太阳都必须爬得更高一点才能越过“上帝之脸”开阔的穹顶,黎明随之推迟。这样一来,阿夫塞就可以利用延长了的夜晚进行更多观测。
    那张“脸”不总是明亮的,阿夫塞对此迷惑不已。在下午和晚上,它确实是地平线上的一个明亮的圆顶。但早晨的时候却只有上缘部分是亮的,好像是从天水相连处拱起来的一条窄窄的线。线下面那部分“脸”非常黯淡,呈紫色。
    有的时候,“脸”完全没有光亮。
    阿夫塞很快便知道这是为什么了,但这个想法使他震惊不已。
    那就是,“上帝之脸”,这张创世者的脸,也有着固定的变化周相,和他用望远器看到的卫星一样,也和某些行星一样。
    周相,从上到下逐渐盈满。一部分亮,一部分黑。
    周相。
    “上帝之脸”在继续上升,每天都在加宽。这是一个从远方波涛深处飘过来的圆顶。上升持续了很久,在迪博第一次发现“神光”之后的第十八天,“脸”的最宽部分才越过地平线。下午三点钟左右,“脸”可见的部分被照得一片明亮:这是一个半圆形,一个带竖直条纹的穹顶,立在“大河”和天空的交界之处。
    阿夫塞利用学过的占星技术来测量这东西的大小:它有拇指长度的五十来倍。他面朝东边,水平伸出双臂,左手放在“脸”的最南端,右手在最北端。他歪斜着鼻口,看见自己的手臂这时恰好构成一个四十五度的夹角。
    阿夫塞一直很喜欢观赏日落,也喜欢研究夜晚苍穹的奇妙景象,最近又用望远器看到了很多从前难以想像的奇异事物。然而,他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个独一无二的、从未见过的壮丽景象,将是他平生所见的最奇妙的风景。
    随着戴西特尔号不断向东航行,“脸”慢慢升了起来,和地平线相交的部分变得越来越狭窄,巨大的圆形高高升向空中。一条条竖直条纹像绚烂的彩带,在空中上下翻滚。
    周相那完整的循环周期迷住了阿夫塞。到现在,圆顶每天午夜都会亮起,看上去很像弄错了时间的日出。这时候的天空本来应该最黑。但情况恰恰相反,就连西部地平线上那些最亮的星星都几乎被东边升起的“脸”的光芒所淹没。
    “脸”接近满圆时,就像波涛中升起一轮明亮的拱门,召唤着香客们进去。
    但当它逐渐化为新月的时候,亮着的只有下面的部分。新月的两个尖角从地平线升起,就像潜伏着的巨兽露出了弯弯的尖角。
    两种信号,含意却似乎截然不同。
    是邀请?
    是威胁?
    戴西特尔号向“上帝之脸”驶去,阿夫塞不知他们还会发现些什么。
    阿夫塞在“脸”上发现了一些勉强称得上是特征的东西。脸上没有鼻孔,没有耳洞,没有牙齿。但有著名的上帝的眼睛,两个黑色的圆圈,像昆特格利欧恐龙的眼睛一样又黑又圆。这个球体的中心部位还拉着一条垂直的色带。
    隐隐约约还有一张嘴,一个巨大的白色椭圆形东西,占“脸”的总长度的五分之一,每天都在“脸”的右边出现。
    终于,在他们第一次看见“上帝之脸”的三十多天后,它的下端摆脱了水天相连的地平线。天黑之后,“脸”的底部亮起来了。炽亮而弯曲的边缘从波浪里挣脱出来。阿夫塞屏住呼吸,等待着它与波浪分离的那一刻。看,终于分开了,他激动得大口喘息着,吸进夜晚冰凉的空气。
    太震撼了。阿夫塞从来没有用这个词描绘过生活中的任何事情。但“上帝之脸”的景象实在令人震撼。他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它。它的下面一半烧得通红,上面一半在夜色衬托下像一个巨大的紫色穹顶。整个儿圆圆的,刚好漂浮在水波边缘之上。它的影子反射在波涛上,像一只轻轻荡漾的黄色手臂,向香客们伸来。
    不,阿夫塞想,不。“脸”并不完全是圆形的。即使考虑到它只有一部分发亮这个事实,它仍然算不上一个完整的圆形。
    卵形。
    对呀!对创造一切生命的造物者来说,还有什么形状比卵形更合适呢?
    日出的景象同样令人激动不已。灼热的太阳从“脸”下面的波浪中升起,“脸”底部的那一半随之变成一弯浅浅的新月。然后,太阳被“脸”的巨大黑影遮住了,整个天空黯淡了一分天的时间。接着,太阳那明亮的蓝白色光亮终于越过“脸”的顶部,第二次日出,“脸”的最上缘化为一弯明亮的新月。
    阿夫塞使用望远器的时候总是很谨慎。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初在皇宫向萨理德请求用这个仪器观测“上帝之脸”时遇到的麻烦。只要德特—布里恩在甲板上,阿夫塞就不会进行观测。他偶尔也听到一些其他香客和船员对他的嘲弄和议论,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他如此着迷地摆弄这个黄铜管子。但阿夫塞毫不介意。他看到的景象太壮观了。
    从望远器里着出去,一切都变得那么近。似乎可以看到那摇摆的彩带上的所有细节。这些彩带爬满了“上帝之脸”的光亮部分,一条条彩带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互相融合,形成一些小旋涡。神秘的上帝之眼仍然又黑又圆,毫无特征,和肉眼看到的一模一样。如果把望远器的倍数增大,有时能看见“脸”上的大嘴,那个旋转着的白色椭圆,看上去犹如一个旋涡。
    奇妙啊。“脸”上每一个圆形部分都那么复杂精致,每一条色带都那么诡异莫名,变幻多端。
    阿夫塞很快就相信,他观测的不是一个固体表面。不仅“上帝之脸”有着周相变化,它上面那些可见的具体物质也一天天发生位移。它们的轮廓在流动,结构在飘移。不,阿夫塞怀疑他看到的也许是由各种颜色的气体组成的云,也许是一些流体旋涡,或者其他什么东西,总之不应该是固体物质。
    他再一次试图把观测的结果和从前的预想协调起来。从前,他把“脸”想像成一只大蛋,但现在看来,它似乎是非固态的,是流体。然而,精神难道不正是一种流动的、难以捕捉的东西吗?灵魂难道不正是虚幻的、没有实体的事物吗?上帝本人难道不正是一个伟大的、非物质的精神存在吗?
    难道不是吗?
    戴西特尔号继续向东航行,它那独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