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业三国-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坚大喜。   
  三月十日,夏,烈日炎炎,刘备军进入颍川。   
  颍川,这个汉代才子学者汇集的地方,现在已经荒芜残败,有先见之明的学子已提前把家迁离这兵马来去纵横的战火之地,来不及迁离的学子已在战乱中毙命。   
  战乱年代,读的起书的富家子弟是军队掳掠的首选目标,黄巾来了要抢劫他们,官军来了要他们出粮出钱。汉代没有印刷术,图书典籍都靠手工抄录,在黄巾焚毁的家园中,有多少珍贵的书籍消失,谁也不清楚。   
  站在空荡荡的大街上,听着耳边风吹过残垣断壁发出的呜咽声,刘备欲哭无泪:“轻盈娉婷,月旦庐评,紫芝眉宇,张绪风情。吕生骨秀,卫子神清,卧床逸少,升座延明。旋成凤尾,笑点龙睛,兴怀也,使后之览者,有感斯情。   
  这里,就是书生意气,评点江山风流人物的颍川书院嘛?月旦评在哪里?评点人物的名士在那里?我来过这里,这里不应该是这样,这段历史也不应该是这样。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变革都是以暴乱、屠杀,焚烧开始,以换汤不换药的恢复旧秩序结束,为什么我们每隔200年就要等待一次被征服,被奴役,被屠杀,被毁灭”。   
  孔融默然,徐庶垂泪。   
  感怀良久,刘备挥手命令部队启程。2日后,全军穿越淮阳国,进入陈留郡南部。   
  踏入陈留郡,刘备欲行且止,在马上发了半天楞,方不甘心地嘟囔道:“过其门不入,我以后还有机会吗?”   
  身边,徐庶孔融茫然不解,刘备也不加解释,兀自下令:“全军改向北行,我们在宁陵休整两天。”   
  宁陵,位于酸枣东南约120公里。虽然接近了袁绍原来屯军的地方,然而,事变以后,刘备掩踪隐迹地急行了七八日,得不到消息地青州一定很着急,同时,刘备也迫切需要知道外界的讯息。   
  另外,据说陈留太守张邈部下小卒、陈留己吾人典韦与帐下人不和(让超级猛将当一名小卒,他当然不会和帐中小卒和睦了),最后典韦杀死数十人,南逃往宁陵躲避。在此地,它结识了陈留平丘人毛玠,被推荐给曹操。   
  计算时日,诸侯组成联军已有三个月了,粮草吃尽正是该散摊子的时候。典韦也该杀人逃命了吧。想到这员数一数二的猛将,即使在逃命过程中,刘备也不愿擦肩错过,因此军队特地转向,以联军的名义叫开宁陵城门后,刘备小心谨慎地指挥大军接管宁陵城,并拘捕宁陵官员,封锁入城的消息(与联军旧大营太近,不得不防),探马四处打探周围的消息,同时向青州传达自己脱困的消息。   
  忙完这些后,打着补充士卒的名义,刘备派遣一支招兵队伍,走上街头开始招聘士卒。暗地里,还派遣人员四处打探宁陵的杰出人物。   
  徐庶看到刘备这番举动,不解地问:“主公,宁陵没听说出过什么武学大家,百姓也不好习武当兵谋生,在宁陵招兵,兵员素质岂能保证?”   
  刘备想了想:也对呀,招来一群绵羊,混入猛虎的队伍里,别把猛虎带坏,染上了绵羊习气。   
  招招手,刘备唤来张飞,命令道:“翼德,你来负责招兵事宜,招兵的标准么,有人挡得了你三合,他就是我们的兵了。”   
  高览闻之,嘟囔道:“挡得了翼德三合?你这是招兵呢,还是招将?”   
  刘备沉吟着,答:“我军与吕布一战,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付正规军的骑兵,除了要有严整的战阵外,还需士兵举备个人格斗技巧。以前,我军对付的都是放下锄头拿起刀枪的农夫,我军可以靠严整的阵型战胜敌军。   
  而凉州并州骑兵,却是在边地久经战斗的勇士,他们的个人格斗技巧很高,仅仅依靠阵型,决不够。我们必须秘访天下武学大家,创立一套适合我们战阵的格斗术,保证我们今后百战百胜。   
  另外,我这次回青州后,也要对军事再次改革,编制新的军团体制,以适应今后的战斗。   
  云长(关羽)、文远(张辽),你俩对步兵战斗技巧精通,今后青州步兵由你们负责训练、组织;翼德(张飞)、胜景(高览),你俩今后负责骑兵训练。具体事宜,等我回到青州再讨论。”   
  与此同时,在太谷,胡轸军进攻孙坚,企图重夺太谷粮草,胡轸的骑兵突袭到太谷时,孙坚兵正在搬运粮草,军士们见到敌军忽至大为恐慌,独孙坚谈笑自若,与人下棋。等到军士兵整理好队伍后,孙坚起身迎战胡轸。   
  胡轸见到孙坚军势严密,料不可战胜,遂引军全身而退。   
  董卓的报,大怒,亲自带领孩儿吕布,统军进入伊阙,准备与孙坚决战。   
  而洛阳东线,在徐荣的压制下,袁绍不敢存进,刘备前车之鉴,曹操也不敢奋力作战,怕引起袁绍的嫉妒,三月十日,军中粮草吃尽,部分联军开始撤走。为了维持联军,袁绍急命才进入青州的袁谭征集粮草。   
  此时,刘备尚未得到探马的回报,不清楚外界情况的刘备,正率领侍从在宁陵的大街小巷闲逛。   
  一个小小的宁陵城,掘地三尺,两天里没有发现典韦,令刘备郁闷不已。两天里,刘备转遍了宁陵的所有街巷,可以说,现在的宁陵,刘备比自己的后花园还熟悉。   
  闷闷不乐地回到征兵处,张飞正百无聊赖地打着瞌睡,刘备长叹道:“诺大的宁陵,竟无一个人值得垂顾。罢罢罢。我军已经停留两日,等今日晚各方回报后,我们打点行装,明日一早动身。”刘备无奈地呻吟着。   
  “汝敢小看天下英雄呼?”一声巨喝吓醒了张飞。   
  “翼德,让他看看什么是天下英雄?”刘备晃着张飞的肩膀,指点着这名相貌丑恶的男子。   
  张飞朦朦胧胧地起身,举起了手臂,摆了个POSS,显示他的股二头肌。   
  刘备一阵恶寒,举起案上的水壶,把里面的水浇到了张飞头上。   
  张飞咆哮着,随刘备的手势扑向了丑恶男,双方拳来脚往,片刻间,只听见一连串的肉响。   
  张飞醒了,暴跳如雷地大吼:“丑鬼,你惹恼我了,看拳。”   
  拳脚相斗半晌,张飞稍稍占了上风,刘备突然插话问道:“你是何人?如何称呼?”   
  激斗中,丑男喘息未定的回答:“我乃……”   
  未等话说出口,丑男脖颈上早中张飞一拳,半句话咽回肚里。   
  丑男暴跳如雷,正准备奋力还击,刘备再度询问:“你今天吃早饭了吗,早饭吃的饱嘛,为什么拳脚如此无力?”   
  丑男奋力回答:“谁说我拳脚……”   
  肚上又中一拳,把丑男的话打断。   
  如此,张飞毫不留手,刘备不断插言询问,丑男无法分心,答话老是半句就被打断,片刻之间,丑男伤痕累累,摇摇欲坠。                  
第四章 群雄割据 第二十三节 搜刮    
  张飞与丑男相斗,不一会,周围挤满了围观的闲人。渐渐地,丑男约打越力弱,一不留神,颈上中了一拳,翻身软倒,一肚子没回答的话,也憋了回去。   
  随即,张飞得意洋洋地一屁股坐在丑男身上。   
  “这不公平”,人群中传出一个声音,话音才落,围观的百姓轰然逃散,把那个说话的人孤零零显露出来。   
  “哦”刘备诧异地问:“你说说,怎么不公平法?”   
  那汉子身材修长,肤色白皙,面貌异常俊秀,几乎疑心是女子装扮而成。仔细一看,颔下喉节突出,确实是个男人。   
  看了看周围,长长的大街上没有一个人,四周店铺里,躲躲闪闪地有人探头观看,这名俊秀的青年起劲咽了口吐沫,开口说:“大人的手下与此人相斗时,大人却不断地询问他问题,以大人的身份问话,小民岂敢不回。若要回答,就会分心。大人似乎看出了此汉子笨嘴拙舌、说话费力,故此不断地向其提问。此人之败,可以说是大人与手下合力打败的。”   
  张飞跳了起来,暴叫着:“小子,你敢说我不行吗?”   
  那丑男闻言,趴在地上懊恼地捶打着地面:“我说……我说……卑鄙呀……”。   
  刘备低下头来,微笑着安慰那丑男:“方今乱世,世人为了活下去,无所不用其极,今日你败了,也该明白一个道理:光有一把力气,在这乱世,也不见的能活下来。   
  好了,能和翼德相持这么久,你录用你了,今后你跟我混,谁也欺负不到你。翼德,把他带去我的侍卫营。”   
  那汉子痛哭失声,呜呜咽咽地说:“5555……好卑鄙……我……可不想……给你当兵。”   
  “那你来干嘛?”刘备突然阴沉下脸,冷冷地道:“你来征兵处,不为当兵,干什么?你可别跟我说:我听到你们小看宁陵人,心中不愤,故此到这征兵处闹事。军法无情,若真如此,我也救不了你。   
  哼哼,翼德,拉他去洗个澡,给他换上军装,发给他安家费,从今以后,他就是我侍卫营的人了。”   
  转过脸来,看到那名俊秀的汉子正准备溜走,刘备扬声召唤:“你,给我站住。不错,不错,很聪明,能看出蹊跷来。翼德,把他也算上,我们现在结束征兵。”   
  张飞一脚揣到了桌椅,兴奋地大喊:“可算完了,不过,大哥,我们才招了两个兵。”   
  刘备憋住笑,淡淡地道:“我所招的是老虎,而不是羊,此地,招到两只老虎足够了,要一群羊来何用?”   
  议事大厅里,刘备眉开眼笑地看着这两人的名册:果然,那丑恶男就是典韦,据说其“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过闹市,数百人不敢近”,初到曹营,为曹操演武“挟戟骤马,往来驰骋。忽见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韦下马……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操曰:此古之恶来也!(注:恶来——商纣臣子,以勇力闻名)”   
  据说,典韦是三国中气力最大的人,只是招式笨拙,故此排名不靠前,只好在吕布、张飞、赵云之下,为三国第四猛将。这一下子,赚翻了。   
  那名俊秀的汉子也不简单,他是三国第一谜团人物:汝南人陈到陈叔至。据说在蜀国中,是与赵云相提并论的人物。蜀汉的托孤堂中有他的名位,然而,史书上提到他,只是淡淡几笔,与赵云比较了一下,就一笔略过。   
  史书上,关张等五虎上将是在一起立传记的,此人“名位常亚于赵云”,也就是说,他是类似于粟裕那样的人物——当不成元帅,然而却是第一大将。遗憾地是,史书中对这样一个人物却记述很少,原因众说纷纭,都没有实据。   
  “军中号令繁琐,若是让典韦这样的人物学习军中各种号令、标志,不知道他何时学出来,这样吧,就让他做我的贴身侍卫,官衔暂时不授。陈致嘛,人很聪明,带回去送到军校。”   
  刘备敲定了两人的安置,询问道:“元直(徐庶),今晚哨探全部回来后,我军是不是明日动身,穿越豫州梁国郡,自沛郡北部进入徐州楚国郡。或者走北路,穿越兖州山阳郡、东平国、鲁郡,进入泰山郡。”   
  徐庶察看着地图,答:“两条道路都有利有弊:北路虽然路远,然而,兖州山阳郡、东平国、鲁郡的太守以及属官都是联军的人,而且都在前线,我们以联军的名义过境,估计不会留难。然而,万一是盟主有心,下令拦阻,这些地方我们将寸步难行。   
  南路,陶谦没有参加联军,军力全在本州。从这走,弊处是:万一他拦截我军,我军不得不一路战斗。好处是:陶谦不会听从盟主的号令,一旦主公亲至徐州,与他握手言和,今后青州货物将会南下无阻,我建议,走南路。”   
  “好”,刘备长身而起:“立刻派出两路人马,一路前往青州,通知我们前进的路线,顺便命令东莱军队进入琅邪,琅邪民军全郡动员。再一路前往徐州,请求陶谦准许过路,告诉他,他有心腹大患——东海盗匪臧霸不听节制调遣,我愿顺路为他除之。待我灭臧霸后,请他进军东海,接收臧霸属地。我邀请他到楚国彭城会谈今后合作事宜。”   
  楚国彭城,刘备察看着军情简报,尽管刘备可以隐瞒自己的行军路线,然而臧霸仍嗅出了危险,沂源城守周仓率第23军团,莱芜城守裴元绍率第24军团,蒙阴城县尉杨凤率第21、22军团缓缓向前线压来,琅邪郡北部全郡动员,铺天盖地的民卫队压向了东海郡。   
  一见势头不妙,骑都尉臧霸立即下令费城的前黄巾盗匪孙观、吴敦,华县的尹礼自费城、华县撤军,全军收缩回东海郡治所郯县固守。然而,早已盯紧他们的刘备遣张飞高览统领近卫军团,远远绕过郯县,自苍山而出,突袭了撤退中的孙观、吴敦、尹礼,5000骑兵对2万步卒展开了大屠杀,孙观被高览擒获投降,吴敦、尹礼被张飞斩杀。   
  外无援军的臧霸困守郯城,获得消息的陶谦立刻对臧霸翻脸,驻守琅邪南部的曹豹徐州军迅速南行,跨入东海郡,陶谦自提5万大军自下邳而出,兵围郯城。   
  “联军那边怎么样了?”刘备抬头询问徐庶:“自我们出虎牢一来,联军的消息一直不清,现在我们即将回到青州,联军有何动作,岂能一点不知?”   
  徐庶答:“我军一直在移动,现在四方匪患,道路不靖,哨探无法走远,讯息不畅也是必然。   
  再者说,目前四处郡守都在参加战斗,我军打探的对象只能是百姓——百姓见到军队来了,只会躲藏,岂会关心谁胜谁负?主公不需忧心,明日陶谦来后,联军情况一问就知。”   
  门帘掀开,孔融兴冲冲地走了进来,说:“玄德公,我打听到彭城有一大贤,玄德公可愿去拜访一下?”   
  刘备皱了皱眉头,问:“可是彭城张昭,张子布?”   
  孔融连声回答:“正是。”   
  孙权建立的吴国有两大支柱,所谓:“内事不决问子布,外事不决问公谨。”周瑜周公谨,张昭张子布是吴国的两大支柱,刘备早有所闻。   
  然而,刘备一心想建立的是一个武人政权,是一个尚武习气浓厚的崇尚征伐掠夺的朝廷,对于文人的搜罗,远不如绑架武将热心。张昭,作为一个宗族势力雄厚的儒家子弟,正是刘备避之唯恐不及的人。去见张昭嘛?现在恐怕不是时候。   
  徐庶用脚暗暗踩了踩刘备,刘备立刻会意,满口答应。   
  难得孔融想为刘备搜罗人才,如果拒绝,会扫了孔融的面子。再者说,依张昭的名气,如果刘备过门不入,会让人们以为刘备不尊重人才,如此,很可能引起天下士子的反感。   
  “拿我的名贴来,我随文举(孔融)拜访张昭张子布。”刘备一脸爽朗的笑容,费力地从牙缝中挤出这几个字来。   
  不等走近张昭府邸,远远地看见府上人来人往,乱糟糟一片。刘备稀奇地问:“文举,竟有这么多人前来拜访张子布嘛?”   
  孔融留心观察,慌忙道:“玄德公,不好,快递名贴。”   
  说完,孔融似乎还不放心,拿出自己的名贴一并附上,高声大喊道:“请通报,中山靖王之后、中郎将卢植门下、前辽西属国出云国主、青州别驾、齐国相,涿县刘备刘玄德,偕同北海相孔融,求见张子布先生。”   
  乘孔融扬声唱名时,刘备打量着四周,果然也发现了其中的蹊跷:张府家丁正在收拾行装,而且,居然连床都搬上了车马,看样子是打算举家搬迁。   
  唱名完毕,不等张府管家回话,孔融埋着头,急急拉着刘备闯进了张府厅堂,“来巧了,来巧了,张子布,别急着走,看我给你带谁来了?”   
  一个峨冠博带,瘦小,满脸坚毅的汉子匆匆冲出了厅堂,毫不客气地问:“你便是刘青州,刘玄德嘛?将军海内英雄也,也听说过我张子布之名吗?”   
  刘备诧异地答:“在下是刘玄德,没错,可却不是刘青州,也称呼不得刘将军。”   
  对付张昭这样古板的人,来不得半点虚假。将军的称呼还则罢了,刘青州这称呼,是说刘备具有青州刺史或者青州牧的官职——这官职可不能妄称。   
  张昭扬了扬眉,问:“朝廷敕命已下,玄德公升任青州牧,扬武将军,封列侯。玄德公还不知道吗?”   
  “有这事”,刘备疑问:“那个朝廷?”   
  张昭翘起了胡须,怒气冲冲地道:“那个朝廷?当然是大汉朝廷了,难道还有别的朝廷不成?”   
  刘备正色回答:“袁车骑在酸枣会盟,从此任免官吏不再经董贼劫持的朝廷之手。在下一路行军,未曾收到外界信息。我想问的是,这任命出自袁车骑之手,还是朝廷之手?”   
  张昭答:“我接到消息,说是玄德公才从虎牢退军,朝廷的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