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山流水-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您有一本小说集,序言是由韩少功先生写的,有一句话印象深刻,叫做“超群者不伦,独特者不类”。我的问题就是当时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有哪些因素促成这部很有特色的名作的产生?由于文学作品的独特性,读者对这部作品有很多的理解,您作为本书的作者,您最初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谢谢。    
    方方:其实在这个地方回答这个问题好像有点走题,这是我十几年前的一个作品,也算是我的一个影响最大的作品。当时写的,实际上和今天的话题有一点点联系的就是生活在这种背景下的人,这种生存环境决定了个人的命运、性格,我当时可能有这样一种想法。因为我们那个地方是非常穷的地方,穷人怎么改变命运,可能因此引起很大的共鸣,就是很多很多的穷人都要改变命运。这里面的穷人是怎么做的,可能唤起很多人的共同的想法。    
    秦伯益:你现在是不是建议把你们武汉的黄鹤楼拆掉呢?因为黄鹤楼已经完全不是最早的黄鹤楼了,地方都改了。    
    芳芳:可能我建议拆的,还不止黄鹤楼,还有更多的。    
    秦伯益:操作上还是有很多困难的,因为最古老的东西经不起几百年的风雨剥蚀。真的保留古代的东西的话,除非真的搞文物的人才有兴趣,一般的市民已经不喜欢看了。而现在的黄鹤楼倒是大家都愿意去,当然现在黄鹤楼的周围环境很差,以前在黄鹤楼上看的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现在看上去是“层层叠叠居民楼,密密麻麻游人头”。(笑,掌声)    
    方方:我觉得要好好地回答这个问题真的要讲很长,所以只能用很简单的话说。黄鹤楼和刚才那位同学提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我觉得现在很多,比方说这个小区的位置特别好,这个真文物拆掉了,我在旁边再盖一个,像这样的事情是没有必要做。像我刚才讲的某公司的房子,因为我们反映房地产公司把这个房子拆掉了,他们就受到批评,因为反映到市长那里去了,市长就发了指示一定要查清楚为什么这么做。当然就是房地产商和官方勾结起来,行贿,行了贿这边就同意拆。然后就提出怎么修正呢?我们再重新把它盖起来。我们认为拆都拆了,就没有必要再盖了,盖了就没有这种沧桑感了。所以现在这种事情确实很愚蠢,而且现在这种拆旧还不光是拆老房子,还有就是一片一片地拆,不管老百姓死活地拆。不只是一个历史的问题,还有对于现在活着的人的尊重不尊重的问题、当不当人的问题,说起来很严重。(掌声)    
    听众:我觉得现在对城市改造过程中引起的一些到底拆还是不该拆的问题,存在一些文化强权的问题。关于种草的问题,我以前看过一个资料说,中国其实并不适合种草,相对种树,用水量是很大的,中国恰恰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当时那篇文章里说,种草有很强的政治意义,因为一个市长在一个地方呆四年,如果种草的话政绩很明显,如果种树的话,我们都说十年才能树木。在所谓的这种建设当中本来就存在一些误区。我很讨厌不让我践踏草坪这件事情,为什么旁边是大片大片的草坪,我却只能站在水泥地上。这种提法是带有很可笑的一种性质。    
    方方:我觉得你讲的还是很好的,而且你还是很有想法的。我的意思是说,这些房子如果它是好的、带有历史的印记的,我们应该让它留下来,不能全部拆掉。这个城市的文脉没有了,就看不到这个城市的形态。我觉得城市里面种草,耗费水确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而且用很多人力养草,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听众:我想请方方女士谈一谈对青岛城市的印象以及有什么好的建议。    
    方方:我觉得青岛真是蛮好的,我很喜欢青岛这个地方。我来的头一天的下午,两个朋友带我到青岛的很多地方转了一下。青岛可能因为历史的原因,规划上还是有漏洞。那就是老房子和新房子杂在一起不协调,海边有一些八九十年代盖的房子,也不好看。本来青岛应该更好看,就是跟国家历史有关,你没有办法,现在改变不了,包括以前对环境、人类建筑和环境协调和不协调有许多讲究。以前有些地方是属于军方的地盘,这样一些问题也没办法,但是你不能不承认,青岛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我也很喜欢它,但是它也有很多的败笔,如果拿掉败笔它就会更好。    
    本名汪芳。1955年生于南京。1974年高中毕业,曾当过4年装卸工人。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开始发表小说及诗歌,毕业后分配至湖北电视台。曾做过电视剧编剧、电视专题片撰稿人。1989年调入湖北作家协会。中篇小说《风景》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其他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祖父在父亲心中》、《桃花灿烂》、《落日》、《埋伏》、《奔跑的火光》等。多部小说被译为英、法、日、韩、意、葡萄牙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已出版小说、散文集60余部。主要著作有五卷本中短篇小说《方方文集》、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等。现为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职业作家。


第三部分浅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

    张锲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已经成为新世纪世界的潮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须,也是为了全人类更长远的未来,为了让地球这个我们共同的家园得以更好的存在与发展,让我们的子子孙孙生息繁衍永世不绝。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自然重视文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它在铸造人们思想灵魂的过程里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功能。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推进和我个人对社会的观察,也越来越感到:原有的那些诗歌、散文、小说等等纯文学的样式,已经渐渐不敷应用,一种介乎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学之间的边缘文学,已经应运而生。前些时候,我因工作之便,曾前往陕西、甘肃等地,沿途看到那些浩浩荡荡的沙漠化了的高原上草木不生的苍凉景象,看到一条条水源枯竭的河流底部朝天,河床里乱石错落、尘土飞扬,连横贯中国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大河——黄河,也正面临着长期断流的威胁,不禁感慨丛生。痛定思痛,越发感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道德理念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人类发展史上,随着狩猎时期到农业文明时期和工业文明时期的发展,人类逐渐由自然的奴隶变成为自然的征服者,整个生态不断遭受破坏,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气候变暖,植被减少,土地荒漠化,大气和水的污染,一些生物物种的消亡等等,都是这种紧张和对立的表现。因生态环境恶化而造成的最为严重的后果,有时竟导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种文明的消失。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已不乏见。种种迹象表明,生态环境的危机,将成为21世纪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大威胁。    
    我国是一个泱泱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尽管我们在近些年来已经做了不少工作,认识上逐步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历史上连年战争和其他人为的破坏,加之在解放以后的几十年中,我们也做了不少蠢事错事,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据21世纪之初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38%,每年还以一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着;森林覆盖率只有16%,排在全世界的一百名之后;15%~20%的动植物受到生存威胁;草原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约占草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沙漠化每年仍以2400公里在往前蔓延,沙进人退,平均每年丢掉一个县;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和以农村为中心的生态破坏并存,从而大大制约着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有这些情况,都不能不使人触目惊心,思之懔然!    
    从1999年开始,由共青团中央等8个有关部委共同发起的保护母亲河的行动,是一项大型群众性生态公益活动。5年来,这一活动已经日益深入人心,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从总的方面来说,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我们每年可用的淡水总量只有28000亿立方,人均占有水量只相当于全世界人均淡水量的四分之一。而这28000亿立方米的可用水,大体上都在长江以南。北方的各个省份,普遍闹水荒。最近这些年,我们每年增加的用水量是1000亿立方。这样算下去,用不了很长时间,可用水量就没有了。我们的首都北京,是最先出现水荒的大都市之一。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南水北调的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得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入手。    
    森林和植被是地球之肺。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没有绿色便没有人类,没有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命。别小瞧一棵树、一块草地的作用。一棵树就是一个微型水库,一台空气净化器;而一块草地,则简直是一个制氧工厂。树木和草地对于保护水土、净化空气、改善自然环境有着极大的作用。令人遗憾的是:人类对于这方面的觉悟,还是太迟太迟了。我们今天的许多严重问题,有不少都是因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植被造成的。中国的水土流失、沙化和荒漠化以及严重缺乏可用水等问题,也大都和这一现象有关。因此,众多有识之士,在广大青少年中倡导要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草,多养一盆花,多增加一些绿色的倡议,显然是非常正确和完全必要的。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与共,建立新的生态文明,要求在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一种平等的关系。那种因为人类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便固执地认为“人为万物之灵”、“人类至上”的理念,不仅已经是一种陈旧的、过时的理念,而且推行的结果对人类自身也极为有害。新的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改善环境,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热爱自然,就是要我们从青少年时代就建立起对自然的感情,把自然看做是和人类相互依存的朋友;保护生态,就是要维护生态平衡,同一切破坏生态的行为做斗争;改善环境,就是要优化、美化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空间。凡此种种,都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文明和历史进步的体现,长期坚持下去,将可以促进人与自然关系达到一种理想状态和完美的境界。    
    加强生态环境的道德教育,树立明确的道德要求和规范性行为,是我们能否做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的重要举措。在由中央相关部门制定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了“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的十六字要求,应该得到大力宣传。我国自古就有珍爱生灵的传统。任何一种动、植物以至微生物的物种,都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人类应该平等对待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体,不践踏草木花卉,不吃珍稀动植物,不随意虐待小动物等等,才能保持周围生态的平衡。而人类要在地球上永远生存下去,就必须节约有限的资源,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尤应倍加珍惜。至于植绿护绿和抵制污染,则更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的关键。只有当整个大自然都已绿意盎然,山更青、水更绿、山川更加秀丽的时候,先进的生态文化才能充分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人类关于自然环境的价值观,经历了好几个阶段。最早是天人合一,一切依靠自然,其价值观更多地强调自然的作用。接着,天人对立的观念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认为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定胜天。这种观念有它的进步性,加快了科学和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现在的新观念,则是一种天人平等,互相制衡,协调发展的观念。也就是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观念。这种新观念的提出,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符合时代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潮流。我们必须顺应这个潮流,社会才会有所发展,人类才会有所前进。    
    当然,我们所说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绝不是说社会就可以躺着不动,停滞不前了。保护的目的是促进休养生息,促进改善。大自然中还有无穷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研究、发现。许多新的和更新的领域里,都有大量的人类还没有认识到的未知疑问和未知事物,在企盼着我们去寻求解答。比如,怎样才能充分运用太空和海洋中的各种潜能来为人类服务,就是一个很大、很新的课题。地球上有三分之二的面积是海洋,海洋对于人类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别的不说,单是如何把无涯无际的海水转化成可以供实际生活或生产用的淡水,就是一门复杂而又艰深的学问。而如何运用风能和太阳能等代替正在日益减少的石油等能源,也是一项迫切而又很有意义的研究项目。这显然都和保护生态环境没有什么抵触。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必须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更新的领域里展开。这方面,人类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很多的事情。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生态文明包含着很多内容。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既然被认为是符合时代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潮流,对人类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就应该期望自己能在这个潮流中,发挥应起的作用。    
    曾用名张奇、张书宝,1933年出生于安徽省寿县。曾任安徽省蚌埠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主席,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常务书记、专职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八、第九届委员等。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华文学基金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    
    长期从事诗、戏剧、电影和小说等的创作,发表了近三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改革者》、《新潮集》、《寻找星球的结合点》、《张锲散文选》、《张锲报告文学选》、《生命进行曲》、《寻梦录》等著作。获“《当代》文学奖”长篇小说《改革者》、“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的长篇报告文学《热流》以及长诗《生命进行曲》等,均引起广泛关注;被视为呼唤改革讴歌时代的散文《在陈嘉庚先生墓前的沉思》、《魂兮,归来》、《剪不断的中国结》等,都获得过全国大奖。作品多以讴歌改革、塑造新人、格调高昂、气势雄放见长,《改革者》等作品曾被译介到国外。


第三部分 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关系(1)

    ——社会与自然科学共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张国伟    
    一、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工业化以来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作用的急剧增强,引发诸多涉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并已引起国际社会严重关切和行动。在这种背景下,进行关于人—自然关系的思考,重新审视人—自然关系,建立当代新的理念,付之行动,是必要和重要的。    
    这里首先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从人—自然关系的本质出发,提出与探讨当代人—自然关系问题应是社会与自然科学共同迎接的挑战与机遇。其目的是以哲学的思维和视野综合自然与社会科学的探索研究,从而现实、客观、动态地认识和共同探求与维护人—自然的和谐发展,并共同构筑自然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安全、富裕、美丽的人类地球家园。    
    二、人—自然关系的现实和21世纪人类共同呼唤的最强音    
    1。人类现有认识和国际研究计划的警示    
    地球自人类诞生以来,人—自然关系既是统一的,又是相矛盾的。在人类处于发展低级初期阶段时,自然占主导,自然可以消融化解人类活动造成的多数矛盾,所以人—自然关系总体以统一和谐为特征,但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对自然作用,乃至破坏加剧,以至工业化以来,尤其20世纪以来,几次工业化加速,人类不自觉与自觉地加强对自然“改造”,人—自然矛盾上升,甚至自然不能承受,人—自然关系失衡,出现了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能源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等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自然与社会问题,使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恶化。这方面的世界实例与论著已很多,触目惊心!毋庸我重述。这里仅以“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研究文献为依据,作一极其简要概括。这本册子,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