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山流水-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睢K煌氖牵遄又芪У纳搅侄挤指伺┗В吓┟窠粲谒哪瞧搅郑嘀驳梅浅C簟K熳盼易呓瞧郑嫠呶艺庑┦魇窃趺粗盅模庖豢檬魑裁闯さ煤芸欤且豢檬魑裁闯さ煤苈J裁词焙颍肿永锍鱿至私跫Γ质鞘裁词焙颍釉谡饬肿永镞蹲吡松窖颉告傅览矗挥腥魏尉篮椎墓适拢胰员凰奶富吧钌畹匚N颐钦飧鍪贝丫值亟们椋酱Χ际恰罢媸恳ィ儆锎逖浴保墒牵谡飧隼吓┟竦淖熘校姨搅艘丫梦サ耐啊N业蹦瓿靶α苏馕慌┟瘢衷冢馕慌┟裼盟降奁娴纳睿靶α宋颐钦鍪贝!   
    这位老农民不懂得科学,也不会想到借用那些稀奇古怪的名词来装饰自己的人生。但我依然敬重他生活的智慧。在他的生命中,充满了爱与敬畏,所以他没有心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建造了诗意的生活。    
    上世纪初,蔡元培先生阐发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观点,提出“知行合一”。一百年过去了,这口号不但没有过时,反而更显出了它的紧迫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不但要“知”,更要身体力行。几年前我到西安,专程去了一趟辋川,结果大失所望。王维笔下的人间仙境已不复存在,既无蓊郁的松林掩映明月,亦无潺湲的清泉在石上流淌。眼前所见,是一片祼露的黄土地。毋庸置疑,这是人伤害自然的结果。在我们的生活中,土地的沙漠化与感情的沙漠化是同时进行的,重建美丽的自然,我们不能没有爱,构造诗意的生活,爱更是须臾不可或缺。我衷心希望,诗意的辋川重新回到荒凉的西北,爱与敬畏重新主宰我们的生活。    
    1953年出生于湖北省英山县。1968年初中毕业后,先入伍,后下乡。1975年参加工作,任英山县文化馆创作辅导干部。1981年调入湖北省任专业作家至今。其间于1984—1986年任《长江文艺》副主编,1985—1989年担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期间曾入武汉大学首届作家班学习两年。    
    1979年创作的政治抒情诗《请举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获1979—1980年全国首届新诗奖,已出版诗集五部,散文集两部,报告文学集两部。诗歌及散文获各种奖项多次。1993年开始,历经十年潜心创作的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一经问世,便获得海内外读者的一致好评。被评论界誉为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该书已获得湖北省政府图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等多种奖项,并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第三部分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1)

    冯士筰    
    各位专家、教授、作家,同志们,昨天我们已经享受一天了,今天由我来献丑。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并就此谈谈我的感想。我的报告有五个部分,顺序是这样的:魂断广岛、巨星碰撞、浪漫火花、试问苍天、孤帆远影。    
    魂断广岛    
    大家知道,二战到了最后,1945年的8月6日上午8点15分零5秒,美军在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经历了大约50秒钟,原子弹就从9900米的高度下落到距离地面240米处,爆炸了。据报导,当时是一片火光、天崩地裂、日月无光,蘑菇云直上到7600米。广岛正是上班时间,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很多人就丧命了,一天之内就死了25000人。最后,30万广岛人死了近一半,整个广岛的2/3被夷为平地,广岛人民为了他们国家的军国主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在这个问题里面,大家注意,我们所关心的不是这个现象,当然也是这个现象。搞科学的主要研究它的过程和机制,这个大家都知道,所以我想讲起来非常方便。我们看一下这个弹是怎么投的?请看下图,飞机飞到A点后投弹,按照抛物体理论下落到D点,在距离地面240米的地方爆炸,然后依照一般的飞机投弹方式,投完之后就直飞过去了,到B点,当然,这个α角可能是零。这里面出现了一个问题,大家可以发现,投弹高度是9900米,蘑菇云在几秒钟内上升到7600米,与投弹高度非常接近。飞机如果依照一般的投弹方式飞到了B点,那么飞行员和飞机就要跟广岛一块毁灭了。因此,飞行员必须避开B点,于是采取了一个斜飞的方式,正如图上所画。可是,尽管当时飞行员投弹后沿切角方向快速飞离,但仍然没有完全逃脱。据报导,爆炸的一瞬间,一道耀眼的白光照亮了整个飞机,巨大的冲击波夹杂着爆炸声冲得飞机猛的一颤,感觉就像被高射炮打中了一样。    
    这里面有意思,正如前面所说的,如果真正按照一般的投弹方式,不管飞行速度多大,飞机在B点是绝逃不掉的,这就是规律。我们看看是什么规律造成的?    
    巨星碰撞    
    大家知道原子弹的基本原理来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就是能量和质量成正比,第一次揭示了质能关系,这个比例系数太大了,是光速的平方,而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因此有一点质量变化就会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原子弹的基本原理,基础研究和高技术联系到一起了。    
    另外,投弹则是300年前的伽利略和牛顿的功劳。投弹,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中学生都学过,就是一个普通的落体运动。这个非常有意思,两代的巨人聚合在一起,两个理论造成了广岛原子弹的爆炸。反过来讲,广岛原子弹的爆炸是借助两个理论中的一些重要的部分。大家看,这就是牛顿在《哲学数学原理(译本)》里面的图,这个平行四边形和刚才我画的那个是一样的,那个我有意画成了斜抛。当然我们进行了估算,从9900米高空投弹,按照伽利略的落体理论计算需要45秒,而报导的是约50秒。这里并没有考虑空气的阻力,实际上应该是弹道曲线。不管怎么样,通过刚才那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从伽利略的斜塔实验,到牛顿的《自然哲学原理》,一直到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方程式,两代巨人在这里相会了,由此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    
    第一,我们知道纯粹科学的最终目的就是真善美,这个和作家、文学家、艺术家的创作目的一样,这是他真正的目的,最纯洁的目的。真,这是没有问题的,许多事实都证明了这两个规律。务真求实是科学家最重要的一个特点。美,也没有问题,大家想想三个简单的符号组成的公式能够如此普遍地应用,各位跟我一块来感受一下,三个符号控制了世界,这个规律太不简单了!这就是科学的美!凡是越少符号的公式和规律,它越反映普遍规律,这恐怕是一个定律。善,它是原子能还是原子弹,这就要看人文学家们的教育了。教育得好,就成了原子能,坏就成原子弹了。但是科学家的本意是善的,当然,那些科学狂人之类的除外。    
    第二,狭义相对论出现后,经典牛顿力学并没有垮台,它的基础更巩固了,在一个更高层次上获得了肯定,作为相对论的一部分被保留了下来。大家看,这实际上是哲学上的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浪漫火花    
    爱因斯坦最擅长搞假想实验,我在这里只讲讲这个实验。他的实验是确定时间的相对性,在牛顿力学里面很清楚,时空是绝对的;但时间空间是相对的,他首先做了一个假象实验。    
    在月台的中央,也就是C点,站着一个老头。当火车通过月台,也正好到中间的时候,即乘客在C’点时,两个电线杆顶同时出现两个闪光。这时,如果你问月台上的这个老头:“你先看见哪边闪了?”因为光速是不变的,他会说他同时看见两边的闪光。但是车里的乘客就不一定了。我们假设一个极端的情况,火车的速度如果接近光速的话,乘客看到的闪光肯定不是同时的;它会先看见A点的闪光,然后是B点。如果火车以光速前进的话,那他根本看不到B点的闪光。然而实际上,与光速相比,火车的速度太慢了,差不多每小时100公里。因而火车的这个效应并不显著,这是他的假想实验。所以在爱因斯坦以前,我们包括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谁也没有想到,但他想到了,并由此产生了相对论。    
    时间的相对性,产生了一些我们日常无法理解的结果。其中之一就是在接近光速运动的综合体里面,时间变慢了。时间的差异会让我们想到中国许多美丽的古老传说: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等等。欧阳老师的报告告诉我们月球上没有嫦娥、没有月兔,也没有桂树,然而这里这个神话实现了。这也是我们称之为“浪漫”火花的原因。


第三部分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2)

    爱因斯坦的一个拿手好戏,也是我们搞基础研究的人一个拿手的好戏,就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要抓住灵感的一闪,这就如同作家写作的灵感。灵感的一闪太重要了,它就像一匹奔驰而过的千里马,如果一个不留神,让它从身边溜走,就会与之失之交臂。    
    第三点感想是,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作家写作也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对科学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科学家来讲,这就是一种抽象的过程。正如老子所讲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抽象再抽象,最终达到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境界。抽象后,就是这么一副对联:    
    文化人不拘乎山形水色画中显山诗中流水,    
    科学家有得于画意诗情符号乃画数字也诗。    
    横批:得意忘形。    
    此乃得其意而忘其形也,其核心就是得意。就像在《倚天屠龙记》里面,张三丰教张无忌练太极,教完所有招式后,张三丰告诉张无忌,等他把所学的招式都忘了的时候,也就真正学会太极了。    
    试问苍天    
    三句话不离本行,我们海洋研究的情形是怎样呢?在海洋学的领域里,有没有这样的诗情画意?有没有像相对论这样深入的科学问题?有意思的是在海洋学领域中,还真有一个这样的问题,可以和相对论相媲美。我借海森堡的话来证明我所说的问题。海森堡是何许人也?20世纪最大的两项发现一个是相对论,一个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里面,海森堡是重要贡献者,测不准原理的重要贡献者。他在1979年临死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死以后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我要问上帝两个问题:第一个什么是相对论?第二个什么是湍流?”湍流是什么呢?大家看到的河流的流动、大气的流动、海洋的流动,很多都是属于湍流形式的。湍流是相对于层流讲的。层流有规律地流动,而湍流则是没有规律的,也有人称之为乱流。海洋里面充满了湍流,这个问题很严肃,实际上湍流问题非常复杂。在200年前雷诺临死的时候,他说他死不瞑目,因为湍流问题没有解决。现在看来,其实他用不着死不瞑目,直到今天湍流问题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暂时解决不了,但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要不然我们总担心海洋学的研究是不是建立在沙滩上。现在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半经验理论,大气海洋也已经预报了,开始是不错的,但到了再深入地时候,就没人知道了。对于这个问题,搞海洋的同志,大家很有希望达到爱因斯坦的水平。    
    孤帆远影    
    我最后想谈这么一点感想,就是关于基础研究。现在我们的社会有点浮躁。这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因为大家着急。经过“四人帮”十年,形势复杂,我们不能老受人欺负,大家急于出成果,因此这一点可以理解。    
    想往前走,很好,但是绝对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我想搞基础研究的人就像一个老和尚一样,要耐得住寂寞,你越深入,走得越远,你就会越感到寂寞。这个在历史上不乏其人,作家、文学家、哲人都是这样。大家看这个图:    
    在深蓝色的海洋中,一只帆船在上面走。我想到了俄国伟大诗人的诗句:    
    在茫茫的大海上,    
    一只孤帆在远航,    
    他追求着什么,    
    在这遥远的异地;    
    他失去了什么,    
    在这亲爱的故乡。    
    谢谢大家。    
    天津市人,1937年生,物理海洋学和环境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历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环境学院院长、副校长,浙江海洋学院院长,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海洋评议组组长、教育部海洋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委、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学科专家组成员、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常委、中国风暴潮及海啸分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常委、山东省力学学会理事长、IGBP中国委员会常委等,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是环境海洋学学位点的主要创建人和我国风暴潮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和第二代风暴潮数值预报产品的研制;成果达国际先进且部分已达国际领先水平。第一代产品曾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在近海环境动力学当前研究的焦点浅海环流和物质输运方面,给出的拉格朗日余环流和输运方程组独具特色,物理意义异常明确,建立了一种崭新的近海环流及其物质输运理论体系,其长期输运方程的建立被《Advancement sinAerodynamics;Fluid Mechanics and Hydraulics》(ASCE,1986)评为“重要进展”,其研究成果中弱非线性理论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现已将该理论用于近海/河口沉积、环境、生态系统的数值模拟、预测和过程研究,以发展跨学科的成果。其相关课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两次,专著《风暴潮导论》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领导和主编了“全国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学科发展和优先领域的‘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海洋科学》。主持教学改革项目“面向21世纪海洋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2部;出版国家重点教材《海洋科学导论》,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第三部分现代科技已经和将会给我们带来什么?(1)

    张平    
    ——对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些冷思考    
    一    
    总有人在不断地取笑一些文学艺术家的忧虑,你看看我们的作家诗人,都写了些什么?他们住在装有高级抽水马桶、豪华沐浴装置、静音冰箱、无声空调、自动调节床垫、24小时恒温、一切都由电脑操控、充分享受着高科技生活的房间里,却总是忘情地歌颂着小溪旁浣纱洗衣的农妇,吟唱着古时田园的牧歌,怀念着刀耕火种年代的乡情。那就让他们回到那个时代去吧,再让他们接受一次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让他们重受二茬罪,再吃二遍苦,到了那时,看他们还能写出什么样的诗歌来。准会吓破了他们的胆!    
    这样的景象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发生着,即使是一些极其细心、谨小慎微、小心翼翼、旁征博引,已经找到了无数论据论证的忧虑和警示,也常常被这样那样轻率不屑而又居高临下的嗤笑和嘲讽给代替了。当我们说到城市的千篇一律的所谓现代化高科技建筑破坏了旧有的城市风格和文化韵味时,也总有人会说,那就让这些人再住进那种耗子成群、蝇虫遍地、潮湿阴暗、四处散发着霉味的住宅里去吧。看看那些住进新房的户主们脸上欢天喜地、感激涕零的表情,你就知道你们的说法多么的迂腐陈旧、荒谬可笑。    
    于是,面对现实和未来,时时忐忑不安、心存忧患的人们,就常常成了偏执乖戾、不合时宜的代名词。    
    二    
    不可否认,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也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的科学发现,新的技术突破以及重大集成创新不断涌现,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发展,科学与技术不断更新,科学传播、知识转移和规模产业化速度越来越快。当代科学技术作为改变世界的主导力量,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日益明显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也同样发挥了更加明显的基础性和带动性作用。    
    科技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导致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极大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促使社会生产关系也发生重大变化。全球格局重新调整,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但是,让我们深感忧虑的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前进,现代科技与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的关系也日益紧密。科技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的飞跃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特别是这些问题的日益严峻和已经并即将引发的全球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