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三、富阳 
  在写生中间,春假到了。去年的春假还历历在目,又得盘算今年的春假怎么度过了。钱瑜琦问我:“我们几个女生想骑自行车游富春江,你们男生有没有去的?”我答应着给问问看,结果陈邦逸、张航、江涛说去,我又找张彦青,反正她跟我们班的女生也混得精熟,在我的动员下,她也决定要去,再加上钱瑜琦、吴帆、方瑾,正好四男四女。 

  春假的第一天,我们早点起来,先到食堂买面包,预备路上吃。在教学楼下集合后,就一起出发。 
  从学校往南走,直插湖滨,沿着风景区的林荫道,一直骑到钱塘江,转而折向西南,沿着钱塘江、富春江一直骑行下去。出发前,听他们几个浙江人说路程并不太远,我查了查地图,发现有一百多公里,就心存疑惑,不过一想:她们女生都不怕,我怕什么?就不管了。 
  去富阳的路在山间穿行,不过山大都是低矮的丘陵,生长着茂密的林木和高大的竹子,路边的农田里生长着稻谷、油菜,正是油菜花开的时节,鹅黄的油菜花一望无际,满眼都是耀眼的黄色,在阳光下更显得夺目。在有些地方,农田被分成了方块,有的是油菜,有的是稻谷,黄色与绿色交相辉映,更显得漂亮。 
  富春江是钱塘江的支流,河面很宽阔,碧绿的水面上,船只往来穿梭。去富阳的公路基本上和河流平行,只不过上下坡比较多。没想到那几个女生骑起车子来倒很疯狂,遇上上坡的时候,一路紧蹬,遇到下坡的时候,呼喊着飞驰而过,我在后面紧蹬慢蹬地跟着,稍不注意,就被他们拉在了后面。 
  虽然明天是清明,应是“欲断魂”的时节,但今天的天气却非常的好,艳阳高照。我们从八点多种出发,一直骑到中午,身上的夹克早就脱了下来,陈邦逸干脆就穿着件短袖T恤,一路“呜呜”地叫着,一路撒野般狂奔。到了一个路边小店前,大家停下来休息一会儿,骑了一个上午,我的腿都酸了。在这儿吃了点面包,喝了点水,稍微休整了一下,下午接着往前走。 

  到达富阳县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整整骑了一天的自行车,累得我腰酸腿疼的,屁股都觉得让车座子硌得生疼。打听了一下,风景区并不在这附近,还要再往前。大家都累得要命,中午就吃了点面包,肚子也饿了,就找了家包子铺,每人要了屉小笼包。这儿的小笼包是一绝,端上来一看,包子只有小饺子大小,通体晶莹剔透,皮薄得就像一层纸,都能看见里面的馅儿。小心翼翼地夹着包子的褶儿,慢慢晃动着将包子从笼屉里夹出来,这个过程一定要仔细,稍不留神就弄得皮破汤流。在包子上咬开一个小口,一股鲜香的肉汁就流进了嘴里。 

  每人一屉包子下肚,这才感觉舒服些了。大家都累了,就决定晚上住在富阳,明天再往前走。在江边找了家小旅馆住下,他们几个人看到这种江南风格的旅馆都感到有些惊奇,我和张彦青已经领教过了,这个旅馆跟乌镇的可有一比,不过隔墙不是木板的了,换成了砖墙,家具也显得要新一些。 
  晚上他们几个人都窝在旅馆里打扑克,我叫着张彦青出来逛逛。大路上都是些商店、饭馆,跟所有的小县城没有什么两样,车水马龙的,有许多卖小吃的就在车辆的尾气和腾起的尘土中摆摊叫卖。我们看见一条小巷里灯火辉煌,就牵着手走了进去。小巷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青石板的路面,让行人的脚步磨得光滑圆润,两旁是店铺,出售着俗气的服装、竹制的用品、铁皮的烟筒、塑料的脸盆......小巷里行人并不是太多,偶尔有人骑着自行车按着车铃慢慢驶过,也有挑着担子、蹬着三轮沿街叫卖的小贩,卖的是新鲜的蔬菜、冒着热气的豆腐、香甜的酒酿......石板路的两边也有不少卖小吃的,我们俩正觉得有点饿,下午的那一屉小笼包根本没有填饱肚子,就一路吃了过去,什么油炸臭豆腐、甜酒酿、馄饨、馅饼、炸鹌鹑......每样来一份,就吃的饱饱的。 

  我们俩举着各种小吃,边走边吃,张彦青拽着我的胳膊说:“这地方让我想起了乌镇的小巷,就是桥少了些。”我们拐了一个弯儿,就来到富春江边,江上客船、拖轮、泵船、乌篷船来来往往,船上的灯火映着黑漆漆的水面,在水面上投下一串黄色的倒影。我们干脆在江边坐下来,听着江水拍打着岸边的岩石,看着江中的渔火,点上一根烟,细细品味着空气中荡漾着的江水的气味...... 

  第二天是清明,但太阳在云层中时隐时现,似乎并没有“雨纷纷”的迹象。我们骑着自行车走了不长的一段路,就到了一个船码头,一艘小船将我们连人带车都载到了江中的一个小岛上。这个岛并不小,之所以叫它“小岛”,是因为当地人这么叫。岛的周长,骑自行车得大半个小时才能绕完一圈,不过南北长,东西短,中间还被一条小河截断,河上有两座不一样的桥,一座是木桥,一座是石桥。岛的四周是细细的砂石,缓缓的伸入江中,方瑾懊悔地说:“早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应该带游泳衣来。”我估计她也就这么一说,现在可不是游泳的季节,冷冷的江水冻不死你!反正我不在乎,因为我是个旱鸭子,连狗刨都不会。 

  岛上到处是高大的树木,林木间建起了些小木屋,用来出租,不过,现在并不是旅游旺季,除了我们几个人,岛上再没有什么游人,所以,木屋全都上了锁,也没人管理。老天爷似乎是为了应清明节的景,一会儿就小雨纷飞,下一阵又雨过天晴,转眼一片乌云当头,接着又是场小雨。我们就在小雨中骑着自行车逛了逛全岛,陈邦逸骑着车子冲进水里,直到江水淹没了半个车轮,刚要拐回来,一个浪头打在自行车上,把他连人带车都打翻在水中。大家嘻嘻哈哈地看着他挣扎着从水里爬起来,狼狈地推着车子走回来。 

  景致是没什么可游览的了,方瑾就组织大家一块儿做游戏。她不光在我面前像一个大姐,在其他人那儿也像是一位大姐,虽然她的年龄并不比我们大多少。大家把自行车支在一边,就在草地上玩起了老鹰抓小鸡。这时,有几个外地的游人也上了岛,看见我们玩得兴高采烈,干脆也学着我们的样子玩起了游戏。 
  中午在小镇上吃了顿午饭,商量着下午的行程。在这些人当中,只有我和钱瑜琦是学生干部,但方瑾的作用似乎比我们俩还大,至少她提出的建议,我无法拒绝,也没有理由拒绝,所以她俨然已经成为我们的头儿。头儿说下午坐船回去,因为大家都累了,骑车回去不现实。所以,钱瑜琦就负责去买回杭州的船票。 
  下午连人带车都上了船,船舱里破破烂烂的,椅子还是多年以前的木头的长椅,让人的屁股磨得油亮。船上的乘客大多是乡下进城的民工以及带着土特产到杭州贩卖的小贩,尽管船舱里挂着“禁止吸烟”的牌子,但仍有不少人在喷云吐雾,我对面就坐着个老农,嘴里叼着根旱烟杆,挽着裤腿,脱下鞋来踩在长椅上,吧嗒吧嗒地吸着旱烟,弄得空气中都有股子劣质烟草的味道。张彦青皱着眉头对我说:“我都快恶心了,咱们出去走走吧。” 

  陪着她来到船头,顿觉空气清新,我们俩就倚在栏杆上,看周围的景色。记得有位古人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富春江的散文,曰: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历》 第37节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历》    第37节 
作者: 石韵zhouhuiying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古人将富春江写得犹如仙境,在我们看来,江水确实碧绿,也算洁净,但并没有看见底下的岩石;鱼或许是有的,我们也看见过一两条,不过已经肚皮朝天了;鸟儿也见过一些,不过是麻雀,所以就体会不到“嘤嘤成韵”的味道;蝉鸣自然是听不到的,因为季节不对;猿啼更不用说,现在的猴子都在动物园里抓耳挠腮;至于天上的鹰、地上的泉,早就不知所终了。不过,站在船头,看船首划开碧波,掀起层层浪花;周围的青山上生长着毛竹、林木,青翠欲滴,就连阴霾的天空,仿佛都罩上了一层绿意,古人说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倒真的说出了江上风情。 

  我们俩正看着风景,他们几个人也在船舱里呆不住了,给熏得跑了出来,看看景物,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就在船尾铺上报纸,坐在甲板上打起了扑克。 
  船儿越接近杭州,江面越宽,江水的颜色也就越浅,从碧绿色逐渐变为绿灰色,又变为蓝绿色,再后来,就跟天上的乌云相差无几了。那几个人打扑克也打累了,就草草收场,陈邦逸抓起扑克牌,往空中一扬,纸片被江风吹散,飘飘扬扬地在空中飞舞,作天女散花状,船上的旅客跟着一阵大笑。 
  客轮到达杭州码头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们推着自行车下了船,一路狂奔,朝学校而去。 
  二十四、洪水 
  江南的天气,一进了六月份,就到了梅雨季节。老天爷的脸就一天都没晴过,天天不是小雨,就是大雨。今年的雨水似乎特别的多,记得去年梅雨的时候,尽管小雨不断,但大雨并不多,今年几乎每隔几天就要来场大暴雨。空气的湿度也已经达到了饱和,宿舍里的被褥都是潮湿的,还没处晾晒,洗了的衣服晾在屋子里,几天都干不了,就是人的身上,仿佛都有股子霉味。 

  每天一睁眼,首先看到的就是窗外的雨滴,听到的就是雨点打在各种地方的声音。我睁开眼睛,伸了个懒腰,宿舍里只有张航还在呼呼大睡,其他人都走了。校园里的广播喇叭还在播着伊拉克战争的各种消息,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正越过边界,向伊拉克腹地进发,战争也快要结束了。 
  起来看看楼下,满眼都是各种雨伞,红的、黄的、绿的、蓝的、黑的、白的、花的、个的......雨伞下的红男绿女正熙熙攘攘地从宿舍楼走向食堂、教室、图书馆。 
  我夹着书本,去英语教室复习。进门一看,屋子里没人,正要走过去,身后突然有人“嘿”的一声大喊,吓了我一跳,接着就听见身后有个熟悉的声音在得意地笑。我猛地转过身来,一把就把她揽入怀中,使劲搂着她的腰,恶狠狠地说:“让你再吓我!”她笑着挣扎着,我低下头,寻找着那温热的唇,她也安静下来,用脚轻轻带上房门。 

  好一会儿,她才挣脱出来,拨开我伸到她衣服里的手,在我的鼻子上轻轻刮了一下说:“你呀,就没个老实时候!”她的可爱的表情使我心里一动,就去抓她,她笑着躲开,坐到椅子上说:“行了,快复习你的功课吧!”我在她旁边坐下,望着她说:“哎,有美人在旁边,我怎么能静下心来呢?”她轻轻敲了一下我的脑袋说:“小心啊!要是考试不及格,学位可就没了!”我搂着她的腰说:“你别教训我!哪次考试我的成绩也比你好。”她趴在桌子上看着我说:“还别说,我发现你这人挺聪明的,也没见你用功过,怎么考试都能拿九十分呢?”我大模大样地说:“那是!也不看看是谁!”她做了个鬼脸,装作恶心的样子说:“呃,说你胖你就喘!”我笑着把她按倒在我的怀里,她笑着挣扎着。 

  这时,房门突然开了,我们俩赶紧停下来,抬头一看,有个胖乎乎的女孩儿穿着长裙站在门口,显然屋内的景象使她一愣,她笑着说:“全当我什么都没看见,你们继续。”说着,就要带上门离开,我赶紧喊住她说:“来吧,美希!走了就没意思了!”松田美希故意用课本遮住自己的眼睛,如瞎子般摸着走过来坐下说:“我可什么都没看见啊!”张彦青笑着拍了她一下说:“行了!别装了!”美希仍旧遮着眼睛自言自语道:“我怎么觉得屋里好像有两只猫在打架呢?”我笑着站起来,她起来就想跑,我过去一把揪住她的胳膊,对张彦青说:“教训她!”张彦青笑着在手里哈了口气,就把手伸进了她的胳肢窝里,她笑着挣扎着,踢得桌椅东倒西歪。 

  教室门再一次打开了,葛慧玲和几个模特儿班的女生走了进来,她看见我一愣,那几个女生笑嘻嘻地看着张彦青惩罚松田美希,张彦青也不好再闹了,就伸手把美希拉了起来。美希赶紧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和衣服。模特儿班的人跟我们打了个招呼,就找地方坐下,我也坐下来,笑着说:“我怎么觉得好像进了大观园了!”好几个女生冲着我说:“你以为你是贾宝玉啊?充其量也不过是一贾环!” 

  教室里终于安静了下来,雨点打在外面的芭蕉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大家都埋头复习功课,我也赶紧背我的政治提纲。二年级下学期的文化课虽然不多,但都是必修课,一门不及格,就有可能丢学位,所以大家全都不敢马虎。 
  中午跟张彦青、松田美希一块儿吃午饭,沈穆也端着饭盆坐下说:“今年的社会实践你们还参不参加?”我一边吐出嘴里的鱼刺,一边问:“今年干什么?还去编宣传稿?”他说:“今年好像去德清,具体干什么,我也不知道。”我说:“行!没什么特别的事儿,就算我们两个吧。”张彦青抬起头说:“嗨!你这人!也不问问别人愿不愿意!”我笑着说:“哎!咱们俩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我要去哪儿,你当然要陪着了!”沈穆站起身来说:“我可不管你们两口子吵架了!我走了。”说着,就端着饭盆找江涛去了。 

  考试成绩还没出来,我的一高中同学就从山东大学跑到杭州来找我,陪着他在杭州玩了三天,他坐汽车去上海了。社会实践的日期是在五天之后,这两天也没什么事干,整天不是跟沈穆、陈玉斌他们打扑克,就是陪着张彦青逛街、看电影。 
  晚上看新闻联播,正说着太湖流域洪水的消息。前一阵子不是忙于复习考试,就是陪着同学逛公园,也没太注意。仔细看看,洪水灾区是苏南、浙北一带,中央领导全都赶赴灾区,指挥救灾,解放军战士成师、成军的奋战在救灾第一线。浙北?这不就是杭州郊区吗?我这才反映过来,看完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之后,赶紧拉着张彦青跑到阅览室,找出这几天的报纸,挨着看各地有关洪水的消息。江苏南部受灾最重,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农田、城市全都被淹,上海郊区也淹没在洪水里,浙江的嘉兴、湖州一带顿成泽国,洪水还在向南蔓延!专家们已经在讨论,准备炸开太湖堤防,让洪水沿浙江北部流入大海...... 

  我望望窗外,雨还在下着,看看天气预报,今儿个有雨,明儿个有雨,后儿个还有雨!我猛然想起,这两天陪着同学游西湖,湖水已经没过堤岸了!我意识到:杭州也要受灾了!我的脑海里突然出现了这么个景象:到处是水,洪水没过乡村的稻谷,杭州的街道上已经不能行车,人们划着船出行,颗粒无收的灾民们拥入城市,城市里到处都是破衣烂衫的乞丐,他们还带来了各种疾病,瘟疫、痢疾、鼠疫......靠!这个时候去乡下,那不是去救灾去了吗?就是杭州,我也不想呆下去了,三十六计——走为上! 

  我抬起头,看看张彦青,发现她倒显得非常平静,我说:“这儿也有可能受灾,我看咱们还是回家吧?”她反而笑着说:“行!走也是你,不走也是你!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回宿舍后,跟沈穆打了个招呼,宿舍里基本上都没人了,大家大都已经走了,宿舍楼也失去了往日的喧闹。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历》 第38节     
      
    由牛扑webnop搜集整理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历》    第38节 
作者: 石韵zhouhuiying 
         
  第二天,叫着张彦青到火车站买票,一进火车站广场,我们俩就吓了一跳:广场上到处都是人,密密麻麻的。排队买票的人从售票窗口一直排到广场上的雨棚里,又从雨棚里排到露天,在广场上还转了一个弯儿,大家就站在雨里慢慢向前挪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