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拂去珠穆朗玛的尘埃-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整个高三1年。非常幸运地,我终于来到燕园。9月的某一天下午偶然路过三角地,突然一张关于雪山的海报映入眼帘,脚步一下子定在那里,呆呆地看了许久,因为那照片上的雪峰是如此静默而美丽,夕阳下金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最底下的雪山则是神秘莫测的暗蓝色,4个小小的登山者排成一行行进在陡峭的雪坡上,登山者之间连着一条细细的绳子。仿佛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召唤,我的心被深深打动和震撼了。那将是怎样一种生死的体验和生命的高度,我无法想象,但我梦想有一天能够真正去到那里。当得知加入山鹰社并不需要特别的身体条件,也不需要经过任何考核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  所以每当想起自己的登山经历,每当被别人难以置信的眼神打量的时候,我都从心里感激母校给了我们自由民主的空间,我爱的社团给了我展翅高飞的力量。


第一部分难忘山鹰与雪峰(2)(图)

出发前合影  宋小南摄    

  那个时候的体能训练,每周二、四晚上9点半到10点半,每个周末都有1天或者两天攀岩训练、拉练、爬山等活动。无止境的跑圈,从开始的4圈到两个月后的8圈,再到后来的10圈,12圈……最多我跑过20圈。一组一组的蹲起,到最后一组,膝盖几乎已经没有什么感觉。按分钟记时的曲臂悬垂,每次都觉得悬不住了要掉下来,咬牙坚持坚持,下来后手臂僵硬好半天无法伸直;还有蛙跳、俯卧撑、仰卧起坐、变速跑……  刚入社的我比现在还要瘦弱,在女生里面体力算差的。为了赶上其他女生,我除了每周两个晚上的训练外,自己每天都去跑步锻炼,坚持了1年时间。每个周末一定是背着大包混在一堆“土人”中间到京郊野外“撒野”。平时还是山鹰社月刊《山友》的编辑,为了每个月的刊物忙得死去活来。同学们都说我在“自虐”,他们无论如何不能理解到底是什么吸引我投入其中。  我喜欢这个集体,喜欢真诚面对无拘无束的这群人,喜欢一路披荆斩棘而终于“登顶”的惬意,喜欢久久地凝视着山鹰社前辈们登山的照片,想象自己亲近雪山的感觉。  1997年,北大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顶青海境内海拔6178米的东昆仑玉珠峰,而我有幸成为一员,紧随春子的脚步和他一起从二号冰川登上峰顶。现在回想起来,还记得选拔队员的时候,瘦小的我在众多的社员面前坚决的表示:“我要去登山。”我要去登山,但不是要去征服,而是渴望在远离喧嚣、庸俗、伪善的圣地,和雪山交流,和蓝天对话,找到心中最宁静的回归。我竭尽全力不愿轻易放弃久存于心的梦想,1年的辛苦努力和付出终于得到回报,最终从众多优秀的社员中脱颖而出,成为3名女队员之一。


第一部分难忘山鹰与雪峰(3)(图)

金色的卓奥友峰  周涛摄    

  最难忘的经历是1998年校庆之前,我们社为了母校百年校庆组织卓奥友峰的攀登活动,作为校庆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北大再添荣誉。那一次,是曹峻任队长,春子和古拉任攀登队长,这也是全国的大学生登山队第一次登顶8000米以上的山峰。  我再次入选,并且担任队医和文字记录的工作。卓奥友峰也叫“乔乌雅峰”,海拔8201米,是喜马拉雅山脉中一座重要的雪山,也是我国拥有的九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之一,是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藏语意为“首席尊师”。山峰以东北山脊和西南边脊为界,北侧在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境内,南侧属尼泊尔王国。它以其魁伟的雄姿屹立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中部,东距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的直线距离为100千米。卓奥友峰主要有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和西山五条山脊,峰体被常年积雪和无数条冰川所覆盖,是一座世界瞩目的雪山。  我们去了17名队员(其中2名女队员),古拉等3人成功登顶,我攀登到了6200米,在5700米的前进营地住了近20天,其间经历了很多东西。  第三次登山是一次回归和训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度攀登。2001年10月,我和许欢、李兰等5名女队友组成一支女子登山队又一次来到玉珠峰,在那里进行了一周的冰雪技术训练。滑坠制动技术、结组技术、修路开路技术、攀冰技术以及各种专业知识,虽然之后没有机会再次用到这些专业技术,但这些体验和经历让我终身受益。


第一部分难忘山鹰与雪峰(4)(图)

我和王瑾在卓奥友  周涛摄    

  我的队长曹峻曾写过这样的话:  “过去人们总把登山看成是对大自然的征服,因为那时还有很多人类尚未涉足的地区,对该地区的探险被认为是代表着人类向大自然的挑战;但事实上大自然并没有被征服,被征服的是登山者自己。不管是否有人到达过(如果不进行毁灭性的改造的话),大自然仍然按照其自身的节奏亘古不变地运转轮回着,发生了变化的是登山者对大自然和自己的认识而已。  所以我认为现代登山运动的实质是登山者到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中去挑战自我极限和认识神奇自然的探险过程。”  登山让我懂得了团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发挥作用。  登山让我体会到了体质和体力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的耐力和意志力才更为关键。  登山让我领悟到了人和山,人和大自然之间没有征服只有对话,惟有对话才体现一种平等和谐的精神。  登山让我更加热爱雪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因为在那里人是多么渺小、脆弱和局限,而同时人又是多么具有潜力。  也是登山,让我可以参加这次珠峰环保活动,亲自去为我深爱的雪山拂去尘土。  地球真的是圆的吧,划了一个圈,原来过去所有的经历都是累积成今天结果的必须。  永远难忘的是那异常蓝的明空,那高远的白云,那如同仙子般的远山,那发着蓝光的万年冰川。当自己在雪山上一步一步的艰难前行,一抬头是白茫茫纯净的世界,美丽而寂静得无法用言语形容。  而我心中最重要的是那样的一群人,在那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一辈子的情谊,刻骨铭心。登山者终将老去,而山却铸成永恒。  而那么多年后,当我重来的时候,已经不仅仅为了攀登,而是为了我爱的雪山的洁净。  但愿“神女应无恙,只是世界殊。”


第一部分从北京到拉萨(1)(图)

珠峰环保队到达拉萨 安东摄    

  有人在拍我肩膀,起来了,拉萨到了。  我从睡梦中醒来,睁开眼睛发现,哪里是拉萨,是中转的成都机场。由于地理位置的险要,飞往拉萨是最便捷的交通方式,而成都也成了中转的必经之地了。  “快吃吧。”一只香喷喷的鸭腿伸到了有些发蔫的我的面前,我食欲大动,精神马上振作。  原来是我们的四川志愿者馒头哥的太太拿着烤的、酱的、熏的鸭肉、兔肉、牛肉来慰问我们了,真是及时雨啊,顿时慨叹出门靠朋友,朋友多就是幸福。当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风卷残云,如果有盘子就连盘子都一块吃了。这可不是给四川美食做广告,我们当时的吃相有照片为证。  听说拉萨现在是雨雪天气,飞机延误到两点半才登机。原来我们是冒雨飞翔啊,不仅是贵人出门多风雨,大事开拔都是天降红雨来助兴,不然回忆都没那么浪漫。  利用转机时间,一边吃东西,一边打开手机,有无数条短信进来。在出发前,我给很多好朋友发了信息:“我将于今天前往世界屋脊,前往珠穆朗玛,为美丽圣洁的女神清理垃圾,我一定竭尽全力完成任务。祝大家心想事成!我会想念大家的:)”  那是一种宣告,也是一种自我的提醒和激励。  而他们的回复更加让我感动——  “你是好样的,相信你一定可以很好地完成环保任务。一定要保重身体哦!”  “帮我们多捡点垃圾的同时注意安全!”  “每个人,都仿佛动荡在无边之海上,理想常常不像一座屹立的山峰,但是在有些人的心中,终是打磨不去,百折不挠。愿你是这样。”  我无语,虽然这次的环保活动不是登山,基本是没有什么危险系数的,但是我却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我从内心由衷的希望这次雪山清扫活动能够再次体现山鹰社的精神:“存鹰之心于高远,取鹰之志而凌云,习鹰之性以涉险,融鹰之神在山巅。”


第一部分从北京到拉萨(2)(图)

飞机上看到的雅鲁藏布江 安东摄    

  终于可以登机飞往拉萨了,巧的是这次坐我旁边的竟是我的两个云南老乡,云南大理学院的院长和杨泰森主任。他们去西藏大学开会,西部高校的后勤会议。谈起我们这支特殊的队伍此行西藏的目的,杨主任说他们回大理也要好好宣传倡导环保,保护美丽的苍山和洱海。  的确,这次2005年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已经开始引起社会的关注,希望我们此行能像晓林姐带大家喊的口号一样“圆满成功”。  当飞机平稳地在万米高空穿行,队友们和我说千万别睡,在飞机上要是能看到雪山那就是最美的。据说人类在太空飞行能够看到的建筑是长城,能够看到的景观就是珠穆朗玛高耸入云的美丽。这是全人类的骄傲。  飞机爬上了世界屋脊,舷窗外浮云如涛,这一路上都是云雾缭绕,加上拉萨下雨,想看到雪山的几率真是不高呢。然而皇天不负有心人,我对雪山那份期待的心情终于让老天拨开了云雾,看到了雪山的真面目。  那高天上的流云像群峰发出的呐喊,那峰峦间的低云便是雪峰淡淡的气息。  久违了,你还好吗?你依然那样冰清玉洁、美丽娴静地等待在我回家的地方吗?  热爱,执着,点滴在身体里复苏,虽然此刻我们在你头顶飞翔,但是很快我们会从你脚下开始攀登,以一份景仰和虔敬的心,重拾你的美丽和洁净。  飞机一震,我感觉到机身的缓缓滑翔,真的是回到拉萨了,我一次次梦回的家。  而我们的环保行动也真正从此刻开始。  拍拍身上的灰尘,振作疲惫的精神,拉起行李,步出机场,我们大声呼喊,拉萨,我来了!珠穆朗玛,我来了!垃圾们,我们来了!!!


第二部分回到拉萨(1)(图)

夕阳余晖中的拉萨 老鹰摄    

  5点左右飞机降落在拉萨贡嘎机场。抬眼望去,周围的山都披着白色的哈达,那是刚下还未化的雪。取行李的时候,觉得脚步发轻,背包异常沉重,突然意识到这已经是海拔近3700米的拉萨。谨记初到高原行动言语轻缓的原则,我们上车前往酒店。  “拉萨”藏语意为“圣地”和“佛地”,具有1300多年的历史。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海拔3658米,南北山地夹持,呈东西带状分布,日照充裕,有日光城之美誉。  机场到市区这段路有100多公里,在山间河边要绕行两个小时左右。在车里高原的阳光已经开始热情的挥洒,但是温度并不高。而车窗外那蜿蜒的雅鲁藏布江还是一如既往的生机盎然。  雅鲁藏布江是世界上最高的河流,它拦腰切开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弯弯曲曲奔腾在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意为“高山流下的雪水”,被藏族视为“摇篮”和“母亲河”,它是中国境内仅次于长江、黄河、黑龙江和珠江的第五条大河,宛如一条银色的巨龙,由西向东奔腾在西藏高原的南部。它集雪峰、冰川、草原、森林于一体,既有亚马逊河的湿润和神秘,又不失喜马拉雅的险峻和寒冷。  司机师傅打开了车里的音响,赫然就是那让我们梦牵神迷的旋律:  “回到拉萨,  回到了布达拉宫。  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  在雪山之巅把我的魂唤醒。  爬过了唐古拉山,  遇见了雪莲花,  牵着她的手儿,  我们回到了她的家。  你根本不用担心太多的问题,  她会帮你找到你自己。  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  没完没了的姑娘就没完没了地笑,  没完没了地唱我们没完没了地跳。  纯净的天空中飘着一颗纯净的心……”  我们顿时陶醉,分不清是因为这美丽的歌曲还是窗外的风光。


第二部分 回到拉萨回到拉萨(2)(图)

拉萨街头突如其来的冰雹 老鹰摄    

  上次来拉萨是在1998年3月份,当时走的是青藏公路,由于是逐步适应海拔高度,中间又经过了5200米的唐古拉山口,所以到达拉萨时已经基本适应这个高度。记得当时住的是交通厅招待所,设施简单而干净,出门不远就是拉萨有名的牦牛铜像,看到布达拉宫的红墙和药王山的烟火。从拉萨一路出发到的卓奥友,拉萨的美丽始终在我心里挥之不去,而终于又在脖子上挂上了洁白的哈达,以环保志愿者的身份到了这里。  同行的队友中很多人是第一次到西藏,心情也格外兴奋和激动,趴在车窗上频频按动照相机快门。馒头哥已不是第一次来拉萨,他多次攀登西藏和新疆的雪山,珠峰也是第二次去了。在出版社工作的赵大哥则是西藏通,对西藏对拉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到拉萨就像回家一样亲切,所以大家都喜欢问他各种各样的问题。  进市区了,“看!那是我们的拉萨分公司!”顺着齐齐手指的方向,果然在烟草大楼一层看到了拉萨的安利店铺,统一的装潢设计让我们感觉很亲切,和内地分公司惟一的区别是多加了藏文标识。拉萨分公司是今年1月份新开设的,至此全国所有的省份都有安利分公司了。  离市中心越来越近了,道路两旁的人流也越来越多,到处都是手持转经筒的藏族同胞,大街上竟然显得有些拥挤。印象中只有北京有这样熙熙攘攘的景象,拉萨没有这么多人啊。司机师傅告诉我们,快到萨嘎达瓦节了,这是西藏一个特有的节日。


第二部分回到拉萨(3)(图)

萨噶达瓦节转经的人群  老鹰摄    

  萨嘎达瓦节是纪念佛主释迦牟尼降生、成道、圆寂和文成公主进藏的日子,从每年藏历4月15日开始,持续一个月时间。这个月要举行各种活动加以纪念,这些规模盛大成群结队的转经人流就是因为这个节日而从四面八方赶到拉萨的。  转经筒悠悠的转动声中,我们入住喜马拉雅饭店,未上喜马拉雅山,先进喜马拉雅店啊。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和西藏登山队的领导在饭店门前,举行了一个隆重而富有藏民族特色的欢迎仪式。  先是向每个队员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并祝福“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的意思)。脖子上的哈达散发出一种特有的生丝织品的香味,这让我有一种更为真切的来到西藏的感觉。每次到青藏高原都会有各种机会获赠哈达或者献上哈达。哈达的颜色也不是只有白色的,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般是白色的。此外,还有颜色为蓝、白、黄、绿、红的五彩哈达。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火,黄色象征大地。


第二部分回到拉萨(4)(图)

“切玛” 姚哥摄    

  献完哈达,我们来到一个像斗样的木制的盒子面前,举行一个名叫“献切玛”的仪式,这在藏族是最为隆重的仪式,通常只在过藏历年、迎接贵宾、重大的宗教活动中才举行。“切玛盒”上刻有多种多样的花和象牙、宝石等图样,里面分两个格,一边装着炒熟的麦子,一边装着糌粑,装得满满的,上面插有一束染成五颜六色的麦穗,也有人称之为丰收吉祥斗,象征着农业的丰收。  两位盛装的藏族女孩手持青稞酒站在旁边,教我们每个人用无名指蘸一点青稞酒向空中弹3次,表示敬天、敬地、敬神。同样的,从“切玛盒”中蘸一点青稞面弹3次敬献天地神灵。  这个欢迎仪式让队员们都感到无比新奇,格外兴奋,也让我们明白这个活动在当地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我们作为参与者更加要好好努力。  通常情况下,来拉萨的头一天都尽量要多休息喝水,最好不要洗澡,因为如果洗澡感冒了,在高原是很容易引发严重的高原病的。这样海拔的日光城对每个人都是个考验,最美丽的景色总在最险要的地方,驾驭飞船可以看到地球之外的宇宙星辰的人,总是在失重的情况下倒立行走的吧。  现在看来,大家都还不错。出发前事先都服了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