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鸣宫阙+番外 作者:顾婉音(云起书院vip2014-11-10正文完结)-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半晌,等到陶君兰的情绪终于发泄完了,哭声也渐渐止住了,他这才沉声问:“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猜测是一回事儿,该问的始终还是要问清楚的。不问清楚,又如何能去解决事情?
陶君兰抽噎了一声,重重的掐了李邺肩膀一把,又忍不住怨恨道:“都是你!若不是你的错,事情又怎么会这样?”
李邺忙苦笑着认错,也不敢喊疼。只诚心诚意的看着陶君兰,竭力安抚。
陶君兰渐渐冷静下来,当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有多丢人,几乎不敢去看李邺,却还是冷静的将事情说了一遍,仔仔细细原原本本:“就这样,拴儿以后就留在太后身边了。”;
第一卷 第254章 阴暗

对于这件事情,李邺又能说什么呢?事实上,除了沉默之外,他发现自己竟是说什么都是错的。懊恼像是藤蔓,飞快的就爬了上来,然后紧紧地将他缠绕在里头。如果不是为了赌气这么悄无声息的离了京城,或许事情也就不会如此了。又或者,在刘氏之前提出这件事情的时候就重视这事儿,他早点觉察到皇后和刘氏的联手,事情也就不会如此。
他和陶君兰赌气冷战的结果,竟然就直接导致了拴儿离开他们的身边。这个教训,实在是太过沉痛了。
其实再回头想想——他之所以会和陶君兰斗气的理由竟然是那么可笑。甚至真真追究起来,起因更是微不足道。事实上,那会子他之所以会气恼而去,是因为觉得陶君兰不信任他。加上刘氏的折腾让他觉得烦躁,所以才会脑子一热冲动的做出了那样的事情。
而之后之所以会一直和陶君兰斗气,原因更是可笑:不过是他不愿意先低头罢了。他想着若是陶君兰真在意他,肯定会主动先求和的。他想看看陶君兰到底在乎不在乎他。可没想到陶君兰竟然会干脆就不理会他了。这让他伤心难过之余,面子上更是下不来,最后才会赌气的离去。
如今回头看,他自己都觉得自己太过幼稚可笑。一个大男人,竟做出这样的行为……
至于陶君兰的决定,他甚至说不出一个反驳的字来——事实上,即便是换做是他,也只能做到这样了。拴儿重要,自己的亲妹妹当然也重要。为了一个舍弃另一个,这样的事情陶君兰做不出来,他同样也是做不出来。拴儿交给太后抚养,着实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留在刘氏身边,这肯定是不行的,那样谁能放心?
至少,太后必然是能够保证拴儿的平安的。这一点,李邺并不怀疑。而事实上,他觉得这个决定很有点儿出奇制胜的味道。虽然最后拴儿离了沉香院,可到底也没留在刘氏身边。刘氏到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有太后的教导,拴儿将来自然更做不出什么亲近嫡母忘记生母的事情了。
“拴儿不会记在别人名下的;
。”李邺微微眯了眯眼睛,目光有些深沉阴厉。这个保证,和以往轻声柔和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只从语气里,就并不难听出他的决心。
陶君兰此时发泄也发泄了,难堪也难堪了,伤心也伤心了。情绪眼睛平静下来,听了李邺这话,便是接话道;“即便你不肯,我也会这样做的。拴儿是我的儿子,这一点谁也无法改变。如今……只是暂时的。”
李邺闻言面上一沉,心中说不出的难过——他甚至有一种微妙的感觉:感觉陶君兰好像并不怎么需要他一样。也并不打算再依靠他了似的。
这样的认知,让他有点儿慌了神。
“刘氏你打算怎么处置?”陶君兰有些怨怼的问了一句,可神情却是执着:“这一次,我不会再忍让了。还有刘家那边,也不能就这么算了。”那架势,仿佛再说“你若不肯,我便自己动手”。
这是陶君兰第一次对着李邺提出要求。虽然没说明到底要怎么样,也没直接要求,可是态度却是分明。
陶君兰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这是李邺的感受。不过他心里明白,这是他自作自受。若不是出了这件事情……“你想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说这话的时候,他固然是为了让陶君兰出口气,也不免带了几分探寻的意思:他倒是真有点儿想知道陶君兰打算怎么做。
“一山不容二虎,既然她处处针对我,不肯安稳过日子。就让她好好在院子里养病吧。好好静养着,不出来也不让人进去。尤其是刘家的人。”陶君兰冷笑了一声,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憎恶,直接便是提了要求:“虽说是顶着王妃的名头,可也不能在府里兴风作浪罢?或者,若要给她脸面,依旧纵容她。那就还请王爷另外置办一处宅子,咱们分府而居罢。”
这句话有点儿威胁的意思。偏她又说得淡淡的,好似再正常不过一般。李邺纵然气恼,却更多的是无可奈何——面对这样的陶君兰,他是真有点儿无从下口的感觉了。
“好,依你。”李邺很快点头应允了这件事情。事实上,他其实也是这样想的。不能再让刘氏惹是生非兴风作浪了。这一次让拴儿离了沉香院,那下一次呢?刘氏这人性格乖张狠毒,又有什么做不出来的?当然,若是陶君兰没有后面那一番威胁的话,他会更加觉得赞同。
陶君兰接着又说起自己打算怎么对刘家:“王爷若重视这门姻亲,这话可以当没听见。只是我希望我做的时候,王爷别拦着我。”
李邺苦笑了一声,觉得陶君兰这分明就是在故意叫他难受。“你说罢。难道你真不明白我的心思?”若是在乎这个,他就不会和刘氏是这幅局面了。更不会和刘氏一族不亲厚往来了。
陶君兰盯着李邺无奈的神情看了半晌,最后才轻声道:“不是什么癞蛤蟆都能肖想我们陶家的女儿的。既然刘氏急着替他弟弟寻个亲事,我也可以成全他。我觉得,若是有个土财主的女儿嫁过去,倒是很不错——最好性格霸道些,骄纵些。刘家不是很缺钱?正好一个有钱的儿媳妇,能帮他们不少呢。也正好可以用钱拿捏住他们不是么?另外,我听说那少爷很是喜欢去烟花柳巷。争风吃醋的时候,与人争斗起来,打折一条腿也是常有的事情。”
顿了顿,陶君兰又冷笑一声:“他们不是喜欢和皇后合作?若是此时闹出一点丑事呢?相信,皇上不会喜欢康王和刘氏一族有什么勾搭罢?对了,刘氏不是还有个庶出的妹妹?康王府里姬妾不少,想必很乐意再添一个;。”
李邺心底有些讶然。不得不说,陶君兰这样的处理的确是很合理的。但是,却和平日里她的宽厚有些大相径庭了。显得太过狠辣了。但是,他却是忽然觉得松了一口气:原来每个人都有阴暗面,只是看有没有表露出来罢了。
事实上,陶君兰这样的阴暗面,他不仅不讨厌,甚至有点儿微微的喜欢。他想,这样的陶君兰,想必是能够理解他的罢?
不过,若换成是他,他也许会将刘氏的弟弟直接“失手”打死。敢联合皇后算计拴儿,这本来就不是什么他能容忍的事情。他本想着刘氏一族若是识趣,他也不介意每年任由刘氏将银子给点儿出去。可是现在看来,却是喂出了一群白眼狼了。
李邺爽快的答应了陶君兰的要求,又在心中补上一句:他会看着办添点儿利息的。
“如今也没什么事情了,你去忙你的事吧。”陶君兰却是一转头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声音虽然缓和不少,却还是透着一股淡淡的疏离。
李邺一怔,缓缓低下头去,半晌没动。
两人就这么沉默了好一阵子,谁也没说话。气氛有些古怪,可是两人都是怔怔的想着心事,都不曾觉察。
“我已经没事儿了。”陶君兰最后先开了口,语气有些迟疑和不自在。虽然态度没怎么变,可却是到底心软先开了口。
李邺小心翼翼道:“赶路累了,歇一晚明儿再出发罢。”
陶君兰有些无奈的看了一眼李邺,心想这人怎么这么死皮赖脸。却也不好拉下脸来再说什么,只得含糊应了:“那我去叫人准备水和饭菜,你洗完澡就可以吃点东西。想必路上也没吃好过。”
李邺的歉意和自责已经很明显,她着实再说不出什么怨怼的话了。而事实上她心里也很明白,她不过是无理取闹罢了。拴儿这事儿,又哪里怪得到李邺身上?
只是经过了这么久的冷战,又经过了拴儿这件事情,她一时半会的却是觉得没法和李邺再恢复到之前那种亲密无间的样子了。
不管怎么样,她需要一些时间来冲淡这些情绪。
之前盼着李邺回来,可这会儿她却是希望李邺能出去一段时间,让她好好的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
其实不得不说,李邺答应得那么爽快,她心里还是很舒服的。至少觉得李邺是站在她这一边的。而关于怎么对付刘氏怎么对付刘家,她这些其实是一早就想好的。她之前没想让李邺出面,她是打算自己动手的:刘氏不肯静养没关系,这世上有很多药能让人慢慢虚弱和没精神的。而刘家的事情更好办了——她只要略动动手脚就行了。
康王那个,她是临时加进去的。为的是将来也能在康王府里闹点儿事出来。也算是以牙还牙了。皇后不是心疼宠爱康王?那她也要让皇后从康王身上体会到,什么叫母子连心。什么叫心痛!
事实上,不仅仅是这样,她也是打算再报复一下皇后的。纵然现在不能怎么样,可也可以慢慢筹备着不是吗?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第一卷 第255章 习惯

李邺第二天走的时候,陶君兰还是去送行了。又打包了一个包袱,吃的用的都一样不拉。
李邺浅笑着在一旁看着,目光亲昵。
陶君兰忍着羞涩到底没拉下脸来给李邺好眼色。不过也并不妨碍李邺心情飞扬的出了门。关于刘氏和刘家人的事情,李邺并没有多说什么,只让陶君兰耐心等着,三月之内必有结果。
李邺走后第二日,陶君兰便是振作起来将陶静平叫来说了一回话。
除了嘱咐陶静平读书用功之外,她将陶芯兰的婚事和陶静平提了提:“要我说,也不必非要看家世。只要日子过得去,人品好家中情况简单的,就可以了。”
以前做姑娘的时候不了解,如今嫁了人亲身体会过了,她才算是明白过来什么是最重要的。家世地位都是假的,若要日子过得舒心,还得没有复杂的情况,还得要夫君体贴才可以。银子是不能少——可是只要不缺就行了。就算真的银子短缺,那只要陶芯兰手里有银子,那也算不得苦。反而可以趁机拿捏住夫家,能照着自己的心意过日子。
“你若认识什么赶考的学子,人品好的没成过亲的,倒是都可以。”陶君兰笑着看着陶静平微微涨红了脸不自在的样子,存心打趣;“你的亲事不着急,我且慢慢挑着,等到你有了功名在身再提这件事情不急。或者你喜欢什么样的,可以先告诉我。我也能替你挑个合心意的。”
陶静平连连摇头:“姐姐做主就行了。”
“你身边的丫头,若你想收用了也不是不行。只是别弄出孩子了。需要避子汤的时候,就差人过来要。”想着陶静平到底年岁也有这么大,所以陶君兰也就多嘴了一句。
陶静平的一张脸顿时更加涨红了。
经过一个月的寻摸,陶君兰倒是手里有了一张单子捏着了。里头都是初步选出来的她觉得合适做妹夫的人选,等到再观察一段时日,这份单子上应该会再去芜存青一回。到了那个时候,她就可以拿去给陶芯兰瞧瞧。让陶芯兰自己再选一选。
两个月后,拴儿不在身边这个事情陶君兰到底是渐渐缓过来了;。虽然心中仍旧会有遗憾,会觉得难过,可到底是心平气和的接受了这件事情。
随着天气渐冷,陶君兰在这日清晨起床后添上了一件薄的袄子。站在院子里呵了一口气,看着一团白雾在嘴边形成,陶君兰浅笑着和红螺道:“天冷了,府里的冬衣可都做好了?做好了就早日发下去吧。”
红螺笑着应了;“今年棉衣都用的是新棉,我摸了摸可是比去年的暖和厚实多了。”
昨年是刘氏当家,刘氏没全用新棉,而是新旧搀和起来做的棉衣。这样虽然也能保暖,可是却是不如新棉保暖轻巧。而价钱上,新棉和旧棉却是相差了数倍不止。
陶君兰好笑的看了一眼红螺,心知她这是在奉承自己,当下摇摇头:“你们也不容易,遇到守夜的时候,若不穿暖点如何熬得住?”那点买棉花的钱虽然也要好几百两,可是说句不好听的话——有时候遇到应酬了,一顿饭钱兴许就没了,又何必在这上头吝啬?她和刘氏的想法不同。在她看来,主子们手指缝里节约一点,就能让奴才们过得好些,为什么不去做呢?传出去有个美名不说,就是府里的人也会办事更加尽心。
事实上,她还是应该感谢刘氏的。若不是刘氏管家苛刻,她这会子也不至于这样轻易就能笼络住人心,博得美名。
“昨儿王妃院子里的大丫头轻云去寻了管家,支了三百两银子。”红螺说这话的时候,声音明显压低了一些。
陶君兰冷冷一笑:“昨儿似乎刘夫人过来了一趟罢?”事实上,即便是要让刘氏静养,刘夫人要见自己的女儿,她还真拦不住。不过刘夫人来的次数少,每次却都要带走不少东西。她听闻,刘氏首饰匣子里的几样贵重东西没了。其中就有一块鸽子血的红宝石簪子。如今,那红宝石簪子在她的库房里收着——她要给陶芯兰办嫁妆,自然要淘弄一些好物件才行。
“那管家没给银子,那边又怎么着了?”陶君兰自然知道自己下过什么命令,所以不用问也知道那银子到底给没给。
红螺尴尬的笑了笑;“轻云说了许多难听话。末了主院那边又重新添了两套茶具。”
“以后主院那边再少了茶具,也不必再添好的了。就捡一般的送过去就行了。府里的家用也是有数的,可禁不住这么糟蹋。”陶君兰冷笑了一声,如此吩咐了一句。
若下一次真这么做,红螺仿佛已经看见了刘氏气急败坏的样子,当下也是禁不住笑了一笑:“这事儿我记住了。回头就吩咐下去。”不过今儿她要说的却不是这件事情,而是另外一件;“昨日有人托了银子给我递进来一句话,说是王管事的儿媳妇想要进来给您请安。”
“王管事的儿媳妇?”陶君兰眯着眼睛回想了一阵才蓦然笑了:“说的是秋芷吧。是了,如今嫁了人,可是不能再称呼她做秋芷了。该叫他王家媳妇了。”顿了顿,又禁不住笑:“这么叫怪拗口的。罢了,还是叫秋芷吧。”
秋芷进来当差,这事儿原是当初就说好的——只是当初原本预计留在拴儿身边,可是现在却是用不上了。陶君兰只微微怅然了一下,就定了时间让秋芷进来请安。
秋芷做了妇人之后似乎更加娴静了,人也显得更温柔了许多。不过那一身的能干都还在。
陶君兰留着秋芷在自己身边做了管事媳妇;
。如今她捏着秋芷的卖身契,倒是也不怕秋芷做出什么吃里扒外的事情来。反倒是秋芷进来当差后,和红螺强强联手,将沉香院的事情都接管了过来,倒是让丁嬷嬷清闲了不少。厨房仍让青姑姑管着,不仅是陶君兰的小厨房,大厨房也是。燕儿她也没留在身边伺候,而仍让燕儿跟着青姑姑。青枣也跟着青姑姑了。
这日陶君兰得了一个消息。是秋芷禀上来的,说红蕖似是有了身孕。肚子都有点儿显了。
陶君兰闻言倒是有些吃惊,随后又有点儿不大自在——再随后,她就想起了拴儿。愣了一会儿神之后,陶君兰便是将自己的小情绪都抛开了,只问了一句:“是她自己张扬出来的,还是你不经意发现的?”
秋芷哪里不明白陶君兰这样问的意思?当下答道:“是不经意发现的。那边还没张扬出来。”
“那咱们也不必管。”陶君兰淡淡的做了决定。事实上,红蕖为什么不闹出来?这是害怕不想让人知道呢。至于到底怕什么……她也管不着,事实上,红蕖要瞒着,她只当不知道就行了。又何必去多管闲事吃力不讨好呢?孩子是红蕖的,和她也没关系。硬要凑上去,别人还当她居心不良呢。
秋芷叹了一口气:“这是在防备侧妃呢。”
陶君兰看了秋芷一眼,见她面上并无过多的情绪,仿佛就是随口一说,也就将话压下去,什么都没再多说。
算算时间,红蕖的孩子最少也有三个月了。倒是过了最危险的阶段了。这样瞒着也怪没意思的——难道她还能将这个孩子弄没了不成?这可真是笑话。别说她有拴儿了,就算没有拴儿,她也不至于就要做这样的事情。她又不是刘氏,见不得别人好。
不过瞒着也好,她倒是能假装不知道省去不少事儿——反正李邺也快回来了,到时候只管让他自己去操心就是了。不过,府上又要添丁,不知道李邺会不会觉得高兴?想象着李邺的反应,她有点儿不确定的想:许是……会的吧。
这件事情陶君兰很快就抛开了,全身心的去给拴儿做衣裳。管家虽然事情不少,可有这么多人帮着,她倒是轻松得很。所以,时间也多起来了。闲来无事的时候,她就喜欢给拴儿做小衣裳。拴儿长得快,衣裳做了很快就小了。
虽然宫里不可能缺了拴儿的穿的,可是毕竟和她亲手做的又不一样。
算算时间,再过两日她便是又可以进宫去看拴儿了。自从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