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鸣宫阙+番外 作者:顾婉音(云起书院vip2014-11-10正文完结)-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看了越发满意,道:“我知道你自幼就是个懂事的。今儿也不过是一时冲动罢了。只是日后你却是要记住了,切不可再如此。”
李邺郑重点头应了。末了才又问:“如今宫里是个什么情况?听说却是一个宫妃染上了瘟疫,这才出了这样的事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底下报信的人也说得不清不楚的,叫人一头雾水。”
太后见李邺问起这个事儿,顿时眉头便是紧紧皱了起来,叹道:“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儿,好好的在宫里竟也是生出了这种疫病来。之前看诊的又是个生手,也没诊断出来,只当是一般风寒。结果……好在那宫妃是个不受宠的,否则也不知道如今是个什么情形。现在封了那宫,再将一些与她接触的看了起来,倒是也可放心一二了。”;
第一卷 第442章 阴谋

“可又如何沾染上了端亲王府呢?”李邺一句话问在了关键之处。这话,是他早就想问的了。之前的人说得不清不楚的,只说是宫里传出来的。可怎么传出来的,却是不知道。
这事儿太后是知道前因后果的,所以当即便是与李邺说了。末了又叹了一口气:“如今除了太子妃,庄王妃武王妃也是一样的。尤其是庄王,他当时也在府中,只能一起被封在了府里。”
李邺不由得微微挑眉——这可是真有意思了。庄王和武王一向是同气连枝,而武王又以庄王马首是瞻,这庄王一下子被封在了府里,武王少不得要乱了阵脚……
“的确是皇后身边的宫女传出来的?”李邺斟酌一番后才如此问道:“那皇后宫中,可封了?”
“倒是没封,只将几个相关的都关了。皇后毕竟没见着那个宫女,事儿就闹出来了。”太后是明白李邺这么问的意思的,当下只觉得遗憾,便是如此言道。
李邺抿了抿唇,倒是没再说别的话。许久只对太后道:“太后也千万小心些。”
太后点点头:“平日里寿康宫就冷清,今儿也只有你和你父皇过来了一趟,待会儿你走了,我也让人封宫,不许外头人随意进入就是了。”
毕竟宫里出了一个瘟疫的例子,万一真传染开来,如此也能防范一二。
李邺凝重的点了点头,随后便是起身告辞了。
“你父皇也为了这事儿不痛快呢,你过去劝劝罢。别让他坏了身子。”太后嘱咐一句,又拍了拍李邺的肩膀:“府里你也不必太担心,慎儿也没接触过,必不会有什么。陶氏……也未必就真那么倒霉。”
当然,平心而论太后也没有咒着陶君兰不好的念头,若是可以,她还是希望陶君兰能平安无事的。毕竟,端亲王府平安无事,李邺才会更好不是?
太后唯一恼的,也只有李邺对陶君兰太在意了。她舍不得责怪李邺,自是只能怪陶君兰太过狐媚了,这才生出了这档子事情来。这就叫迁怒。
这样的迁怒却也是没法子消除的。除非李邺从此之后都不再对陶君兰好——可那可能么?自是不可能的。所以但凡李邺对陶君兰好一日,只怕这迁怒就在一日。
这也怪不得太后,毕竟,谁愿意瞧着自己的孙儿因为一个女子连大局都不顾了?不过也是一片疼爱之心罢了。
李邺应了一声,勉强笑了笑。纵然竭力维持住情绪了,可是心里的担忧却到底还是让他掩饰不住。
待到出了太后的寿康宫,李邺便是侧头吩咐王如:“去,叫人查一查,到底那个宫妃是如何染上了瘟疫的。”
王如一听这话,顿时面上露出几分为难之色:“这……怕是不好查。”宫里毕竟不是端亲王府的地盘,纵有些眼线,可也不好太过招摇啊。而且,的确是也是做不到这个的。
李邺淡淡的扫了一眼王如,道:“宫里多少嘴是用银子敲不开的?”
这么一说,王如顿时也就明白了李邺的意思,忙道;“是,奴才明白了;。”
李邺挥挥手:“去办这事儿吧,我去父皇跟前了。”呆在皇帝跟前的时候,自也是不需要人服侍的。所以王如此时腾出手去做这事儿正好合适。
当日,皇帝下了命令,必须查出绿柳到底是从哪里染上的瘟疫。若查不出来,就让服侍绿柳的宫人都一并处死,不仅如此,更是要诛灭三族。
这话一出,顿时宫中便是一片肃杀之气——皇帝登基这么几年来,还是第一次这般大开杀戒。一时之间,只叫人觉得似乎回到了先皇还在的时候。其实那个时候宫中的风气可是比现在好多了。
按理说这事儿是该交给皇后的,不过最后却是交给了淑妃。此次淑妃之子庄王受了这么大的牵连,淑妃正愁找不到机会报仇呢,得了这么一个差事,自是不会有半点的马虎和纵容。
淑妃也是不客气,当日便是鸡飞狗跳的查了起来。自然,为了迅速看见效果,少不得用了一些酷刑。不过还别说,这样酷刑之下,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仅用了三日,就有个宫女禁不住了招认了。只说是自己给静灵用了不干净的帕子。
不过,却是没问出那帕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那宫女招认出来的太监,在两日之前忽然就自尽了。
这么一来线索自也断了。
好在至少是查出来了这是有人蓄意为之了。
这个消息一呈给皇帝,皇帝顿时就砸了手里的茶盅,连连冷笑:“好,好,好!”
淑妃被那个在自己脚边粉身碎骨的茶盅吓得身子都僵硬了,却还是哭诉起来;“皇上,您要给庄王做主哇!这是有人要故意害他啊!”
淑妃本意是想让皇帝想起庄王受的苦来,好给庄王补偿。可是她却是不着调,她这么一说,却是反而提醒了皇帝:那背后之人这么做,莫不是就是为了残害自己的其他儿子?是了,几个成年儿子里头,也就只有太子平安无事,其他几个……
李邺若不是被拦得及时,只怕也就进了端亲王府,少不得这会子一样只能关在府里。还有武王也是,若非武王当日去外头寻欢作乐了,只怕也是一个结果。
这般想着,皇帝只觉得心都有些发寒。若这几个儿子出了事儿,那可就只剩下太子一个成年的了,其他几个年岁都还小,根本就不可能和太子竞争……
皇帝把玩着拇指上戴的翡翠扳指,目光都森寒了下来。随后吩咐人将李邺叫了过来。
皇帝知道的这些,李邺同样也是知晓了。他的想法,和皇帝也是差不多。不过,他猜却是皇后是根本要故意对陶君兰下手,才弄了这么一出戏出来——毕竟几个王妃里头,虽说都见了采鸢,可是却只有陶君兰一人与采鸢说的话最多,还碰了采鸢给的东西。关键是,那东西还是那个得了疫病宫妃的东西。
最关键是,他叫人偷偷问过,那东西根本不是那宫妃要采鸢帮着带出去的。那宫妃,也从未叫采鸢给陶君兰带话;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是采鸢或者说采鸢背后那人故意为之。
至于采鸢是谁的人——李邺冷笑一声。这可是不言而喻了。
对于皇帝的猜测,李邺只是静默了一阵子,半晌才叹了一口气:“太子毕竟是我们的大哥,想来做不出这样的事儿。大哥虽也有不好之处,可我想着,他对我们还是当弟弟看的。”
李邺此时帮着太子说话,无异于是在皇帝的怒火上又浇了一瓢油。而且,皇帝一下子想起了太后说的那些话——太子如何对李邺的,他和太后都是十分清楚的。
此时李邺说的这些话,所以根本就是没有半点说服力的。
皇帝扫了李邺一眼,淡淡道:“你也不必替他说好话。我只问你,你是如何一个看法。”
李邺犹豫了一下,最终道:“这事儿的确看着像是早有预谋的。只是如今什么也查不出,倒是也不好冤枉了人。”
皇帝听李邺这样说,一面觉得李邺到底是太嫩了一些,不知人心凶恶,一面又觉得连李邺都这样认为,那么他的确是没有猜错。至于那句不好冤枉了人,却是压根没进了皇帝的耳朵。
在皇帝看来,这事儿想要知道是谁搞鬼那还不简单。只看谁受益了,便是什么都知道了。
“你觉得该如何处置此事?”皇帝又问。
李邺摇摇头,道:“当务之急并不是查出是谁做的此事,还是得让太医院迅速拿出一个方子来才行。毕竟,宫中宫人众多,万一真传染开来,只怕控制不住。就是城外那些百姓,也是需要尽快治疗。昨日城外患病百姓里,已是死了十多人了。可发现染病的,却已经是增了一百多个。照着这样的趋势下去,只怕那些百姓……”
皇帝并不在意死那么一点人,可他怕疫病传染开来。要知道,死一千死一万他都不怕,可万一瘟疫真爆发了,那就不是死一千一万的事儿了。
真到了那个地步,朝廷元气大伤,不管是攘外还是安内,都是大问题。大好的河山,他决不允许因为这个事儿毁了。
皇帝恨恨的想:这一次不管幕后是谁,他也绝不姑息!必要将那人诛灭九族,凌迟处死才好!
李邺看了一眼皇帝暴戾的摸样,面上却是一片平静。事实上,他心里的暴戾,却是不比皇帝少一星半点。
只是,他此时也不急着报仇罢了。他的打算是,待到确定了陶君兰平安无事,他再腾出手来做这事儿。在那之前,还是得先着急着克制瘟疫的方子才好。
事实上,李邺心知肚明太医院的人手和本事都有限,已是叫人四处寻找名医了。为的就是尽快的将克制瘟疫的方子研制出来。
只是眼看着时间一日日过去,却没有好消息传来,再加上端亲王府里也没什么消息,他心里便是说不出的烦躁。
不过,在皇帝跟前,他自是不可能表现出来的。为了平息自己的暴躁,李邺觉得,或许是该收点儿利息才好。;
第一卷 第443章 利息

这三日陶君兰只觉得度日如年。这种煎熬程度,也只有当初陶家覆灭那几日才可以相媲美。
这种煎熬不仅仅是心里的,更是还有身上的;这三日以来,不管是陶君兰还是红螺,亦或是沉香院的其他人,都是对她的身子无比关注。哪怕是打个喷嚏,咳嗽一声,也是忙让太医进来诊治一番,唯恐就是疫病发作了。
虽说每一次的结果都是平安无事,可架不住这般的起伏折磨啊。不仅是陶君兰,就是红螺,也是迅速的消瘦了一圈。纵然日日滋补着,也是抵不住。
好在随着太医被送进端亲王府的同时,还带进来了李邺的一封信。若不是有这封信的慰藉,只怕她早就崩溃了。其实即便是有这封信,她好几次也是险些崩溃的。若不是想着李邺和一双儿女,她哪里又能咬牙撑住?
其实陶君兰心里也是宁愿来个痛快的,好还不好,生或者死,都来痛快点才是最好。这般折腾就好比是用钝刀割脖子,叫人说不出的难受和煎熬。
而在陶君兰不好受的同时,姜玉莲那边也是同样不好受。被关在院子里的滋味不好受,尤其是还是要时时刻刻担心的情况下,那就更不好受了。
姜玉莲对陶君兰更是说不出的怨恨——她觉得自己是被陶君兰给牵连了。否则的话,她又何至于受苦?她心里同时也是十分复杂,一方面希望陶君兰平安无事,毕竟唯有如此她才不会受牵连。另一方面,她又希望陶君兰最好这次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如此一来,那可真真是兵不刃血就解决了心腹大患。
当然,姜玉莲这些小心思是没人知晓的。
如此又过了两日。到了第六日,陶君兰顿时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来——平安度过了五日,就算还要再看几日,可她心里的担忧也是去了一大半。
瘟疫这种病症,发病十分快。过了五日都还没动静,那么显然她是并未染上了。
不仅是陶君兰松了一口气,就是府里其他人也是松了一口气。
当然,在府外的李邺也是松了一口气。高高悬着的心放下去了之后,李邺也就腾出了心思来打算收点儿利息了。
这件事显然是和皇后有关系的。毕竟,采鸢是皇后的人,这一点就是不能推脱。
至于太子,纵然不能确定他是否参与了此事,可是皇后是他的生母,是为了他打算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而能让皇后在意的,也只有太子和衡国公府了。
李邺召见了刘恩。冷笑着吩咐:“衡国公的小孙女如今也有十五了罢?这自古姐姐不能替丈夫生养儿子延绵子嗣,叫了妹妹嫁过去帮忙的情况也不是没有。虽说是衡国公府的嫡女,可嫁给太子做良娣也是不委屈了。”
刘恩一怔,随后蹙眉:“只怕衡国公不会乐意。听说那位小孙女十分受宠,容貌也是出色……”最关键的是,衡国公府已经出了个太子妃,着实不必再送一个过去了。
“正是要受宠才好呢。”李邺浅笑,眸子里一片幽深:“若是不受宠,嫁过去了又怎么和太子妃抗衡?”他顿了顿,又道:“若是不愿意嫁给太子也不打紧。我记得汾阳侯最近在相看人家。他们本就是姻亲,若是亲上加亲也没什么不好;。”
刘恩一听这话就明白了李邺的意思:他这是要逼着衡国公府做选择。那嫡出的孙小姐却是只能嫁入宫中去了。
“另外,太子最近不是和一名宫女勾上了?将那宫女调去父皇身边做个女官罢。然后再将这事儿捅出来。”李邺说完这话,自己倒是忍不住玩味一笑。这儿子对父亲身边的女人有了这般的苟且之事,也真不知这一次父皇会是个什么态度?
不过,想来太子是要彻底遭到厌弃了。
这也是在陶君兰没事的基础上罢了。若陶君兰真有个什么,他的手段自是不只是这些。至少,陶君兰受什么苦,太子就要遭什么罪!哪怕是让瘟疫在京城里爆发一回,他也绝对要让太子也尝尝那滋味,让皇后好好明白什么叫一报还一报!
纵然李邺并未多说,可那眼里一闪而逝的冷厉却是叫刘恩也是一凛。
刘恩是了解李邺性格的,更是深知自己这位主子看似温和,可是却是实打实的狠戾之人。真惹毛了这位主子,那李邺是真能叫那人好好尝尝什么叫生不如死的滋味的。
刘恩当然也不觉得李邺做得过了——比起皇后对李邺做的,如今也不过是还回去九牛一毛罢了。至于那些被太子连累的人……
刘恩也不觉得该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对方既是扒上了太子这条船,那就该有随着太子一同覆灭的意识。没办法,谁叫她选择了太子呢?
这就叫天堂有路不走,地狱无门非入。怪不得旁人。
不过刘恩也觉得太子是真够大胆的——纵然现在贵为太子,居在宫中。可宫里的宫女哪一个不是皇帝的人?除却太子宫的那些宫女之外,其他的都算是皇帝的。
做儿子动老子的女人自是十分不该了。
若太子动了立刻就收在了房里也就罢了,可偏偏太子还如此不当回事儿,生生给了人机会。叫人不抓住这个机会都不好。
为了叫自家主子高兴些,刘恩随后便是笑着对李邺道:“最多再有两三日,想必王爷也就能回府里去了。到时候也就能瞧见陶侧妃了。”
听了刘恩这话,李邺倒是真有几分高兴,当下一笑:“正是。我记得上次出海得了一颗猫眼石,你让人做成首饰给侧妃戴吧。”
刘恩见李邺有了这样的心思,倒是松了一口气,笑着应了。只说自己一定办好这事儿。
李邺这才摆摆手,道:“去罢。”
又过了两日,陶君兰便是彻底的放下心来——她至今也是没感觉到有任何的不适。更半点没有疫病的症状。
陶君兰估摸着也就这两日外头的禁卫军就该撤走了。
因什么症状也无,所以她便是从屋子里出来了,趁着傍晚太阳不晒人的时候出来走动了一会儿。这几日闷在屋子里,几乎是人都有些恹恹的了。晒了晒太阳,倒是感觉好多了。
心情好了不少,她也就有了功夫关心别人了:“府里如今各处都是个什么情况?”
这几日都是碧蕉负责这些事儿,当下便是笑着答话道:“也没发生什么事儿,无非是各自关起门来过日子就是了;。秋宜院那头倒是比别处都格外小心些。至于两个姨娘那边,倒是有些松散。”
“她们离我远呢。”陶君兰一笑:“自是不怕的。至于秋宜院,那也正常。毕竟慎儿可是不敢马虎了。对了,王妃那边呢?”
碧蕉却是摇摇头:“这却是不知道了。悄无声息的,和平日是一样的。”
陶君兰点点头,也不再多问了。不过她这头都没事儿,想来刘氏那边也是不会有事的。只是却是不知城外是个什么情况。还有陶芯兰那头也不知如何了。
她心里很清楚,待到这次出去了,只怕是再没有这样清闲宁静的时候了。这事儿显然真是皇后动的手,那么不管是她还是李邺,又或者是陶家,都显然不可能再没有动作。
其实她心里也隐隐有些懊恼和后悔——早知皇后会这么动作,她倒是该提前下手才是。否则也不至于受了这么一回惊吓。
不过说来也是奇怪——皇后既是动了手,那么她又怎么逃过一劫的?皇后动手,没道理就这么轻易失败才是。有或者说,若无百分之百的把握,皇后怎么敢动手?这么一来,反倒是打草惊蛇了不是吗?
而此时,皇后和太子妃也是在一处用膳。二人神色都不大好,屋里的气氛也有些沉凝。
皇后看了一眼太子妃,道:“淑妃查得如何了。”
太子妃倒是十分镇定,道:“线索断了,自是什么也查不出来了。只要采鸢咬住了,什么事儿都不会有。”
皇后沉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