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鸣宫阙+番外 作者:顾婉音(云起书院vip2014-11-10正文完结)-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今日可好些了?”皇帝关切问道,又瞧见小桌子上的糖豆,不由笑道:“拴儿又来讨糖吃了?还是别给他吃太多糖,不然以后牙不好。”
宜妃笑着接话道;“哪里是拴儿讨糖吃,是拴儿将糖分出来给太后吃呢。拴儿还让太后以后好好吃药。可真是个乖孩子。只盼着九皇子将来也能像是拴儿这样讨人喜欢就好了。”
宜妃提起九公主,皇帝少不得就问了一句。
眼瞧着话题越发偏了过去,太后忽道:“时辰也不早了,陶氏你带着拴儿回去罢。我这里呆久了,过了病气就不好了。”一面说着,太后一面却是心道:当着孩子面就用这些手段,真真是个上不得台面的。
陶君兰早就想告辞退出去了,只是奈何皇帝刚来她就告辞到底不妥当,这才只能杵在那儿当木头人。况且,她还和袁琼华约好了要见面。
当下带着拴儿告辞而出,皇帝倒是还有点儿舍不得,又道:“平日无事,多带拴儿来宫中走动才是。”
待到出了寿康宫,陶君兰便是带着拴儿慢慢走着。袁琼华应该就在这一路上等着她了。
也没走多长一段路,陶君兰就看见了袁琼华的身影——袁琼华如今正亲自掐花呢。一身烟紫色的衣裳,落在各色菊花丛,倒是颇有点儿花中仙子的感觉。
只是走得近了,却也不难看出,袁琼华因为早产又没坐好小月子的亏空根本就还没有弥补回来。面上几乎没什么血色,皮肤白得透明,人也是十分纤瘦。
不过正是因为纤瘦下来,反倒是让她多了一丝以前没有的几欲成仙归去的楚楚之态,又加上她冷傲的面容,倒是比以前更胜了三分。
以前的袁琼华是光有容貌的空架子,如今的袁琼华,只看眼睛就让人觉得不一样了。
陶君兰拉着拴儿听在了路边,笑着和袁琼华打招呼:“太子良娣好心情,只是这花都开得差不多了,摘回去放不了两日也就败了。”
“我是将这些开繁的花带回去塞枕头的。”袁琼华回过头来,浅浅一笑,目光却是越过陶君兰落在了拴儿身上。“这是拴儿吧?我还是第一次见他,倒是长得真不错。”
陶君兰下意识的将拴儿的手拉紧了几分;
不过却没想到拴儿主动开口叫人了:“姨姨认识拴儿?”
袁琼华一怔,随后笑容倒是多了几分和煦:“认识,怎么不认识?你这么乖,我怎么会不认识呢?”
陶君兰想了想,低声对拴儿道:“拴儿去帮姨姨摘花罢。我和姨姨说几句话,好不好?”虽说拴儿还小应该是不懂这些,可是她还是本能的不想叫拴儿听见。
拴儿贪玩,当下就答应了。而袁琼华则是出来和陶君兰站在路边说话。
陶君兰打发了碧蕉看着拴儿。
“你的福运的确比我好。”不知道是被触动了哪里,袁琼华忽然长叹了一声,目光落在拴儿的身上,久久舍不得挪开:“若我那孩子还在,将来必然也和拴儿一样罢——”
作为一个母亲,陶君兰只觉得有些替袁琼华心酸,当下也就放下心里的膈应,轻声安慰了一句:“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多想了。以后若真喜欢孩子,抱养一个别人的也不错。”
袁琼华看了陶君兰一眼:“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都看不惯你吗?你看,从小你的家世就比我好。论容貌,我们也差不多。可是为什么我总是不及你呢?哪怕陶家没落了,我也还是比不过你。你想来不知道当年我为了打压你,故意花了银子叫人将你分去了浣衣局罢。我没想到,就是这样,你也还能出头。”
说到这里袁琼华自嘲一笑:“我当年进宫,我父亲本是想让我服侍皇上的。结果没想到,皇上却是根本瞧不上我。最后我只得走了皇后那边的路子,主动争取到了做康王侧妃。你不知道吧,当时皇后之所以选了我做侧妃,是因为我一早就保证,将来生了儿子一定给王妃养。”
袁琼华微微眯起眼睛,丹凤眼微显得有些凌厉:“可我却没想到,我进门那么久也没消息。太子对我更是不甚喜欢。好不容易怀孕了,我欣喜若狂。再加上在我之前还有人怀孕,我以为这个孩子甚至能我自己养着。可没想到……”
虽说今日不是来听袁琼华叙旧的,可是这会子她听着袁琼华说起这些,心里却也是十分同情的。至于袁琼华说的浣衣局一事,其实她心里早就猜到了几分。
袁琼华忽然又微笑起来:“你知道为什么如今这副鬼样子,都又能让太子垂青吗?是因为我不仅知道太子的一个秘密,更是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女人。所以,我给他找了两个这样的女子,身份虽说卑贱,可床上功夫却十分好。太子只当我不知道他动了我身边的人,可是其实这事儿却明明是我安排的。”
陶君兰讶然的看了一眼袁琼华:太子竟然这样贪好女色不成?至于那个秘密——
陶君兰正犹豫着该不该问,那头袁琼华倒是自己凑上来了,轻声道:“太子和那私通的有夫之妇,生下了一个儿子。太子打算将那孩子养在我名下。如今那孩子,已经是有两个多月了。只等着寻个合适的机会就好。”
两个多月!陶君兰只觉得脑袋里轰然一声巨响,随后就愕然的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袁琼华。可随后她又反应过来:不,九皇子怎么可能给太子的女人养?
像是看出了她的心思,袁琼华轻声的吐出一个典故来:“狸猫换太子;。”
陶君兰刚落下去的心,顿时又悬了起来。狸猫换太子,狸猫换太子!心里忽然蓦地闪过一个想法来,陶君兰忍不住道:“那九皇子——”
袁琼华微微笑着:“为什么孩子都满两个月了太子才提出将宜妃母子接回宫中?一则,根本不是小产,二则也得找个差不多的孩子神不知鬼不觉的换了。”
陶君兰深吸一口气,末了又问:“那皇后可知此事?”
袁琼华效益更甚:“大约也就只瞒着太子妃了。你忘了,去岁除夕,皇后因为知晓宜妃怀孕,整个人都昏过去的事儿?”
这么一说,陶君兰也就明白了袁琼华的意思:皇后是知道这件事情的,正因为知道这件事情,所以才会昏过去。当时她也纳闷,毕竟宜妃怀孕对皇后来说威胁是不大的,可皇后为什么反应这样大?
如今这么一解释,倒是能说得通了。
而且,若没有皇后遮掩,只怕宜妃也很难瞒住怀孕月份的情况。至于之后她和李邺自已为聪明的安排了一出什么冲撞的戏码,却是直接帮了宜妃一把。
若不是留在了行宫,宜妃生产的情况,肯定会叫人起疑心!毕竟早产和顺产根本就是两码子事!还有孩子到底足月没有,也是一眼便是能看出来!如今在行宫将孩子养到了两个月,别人就算疑惑,可也解释得通了。
陶君兰忽然觉得有些恹恹——没想到她竟然帮了宜妃的忙。
尤其是想想宜妃如今带着九皇子趾高气昂回宫的情形,想到宜妃那好气色,她更是只觉得悔不当初。甚至她忍不住埋怨袁琼华一句:“这事儿你怎么不早说?”
袁琼华冷笑一声:“说?我说了谁信?再说了,那时候我还自顾不暇呢,哪里有功夫去管别人。而且,宜妃好歹也是我的旧主。我能当上这侧妃,可是她帮我出了银子打通关节的。”
顿了顿,大约又怕陶君兰心里不舒服不肯帮她了,袁琼华话音一转又道:“若是当时揭发,又哪里有现在的效果?这孩子生下来,可就是实打实的证据了。到时候滴血验亲,不管是哪一个都是不是,你说皇上怎么想?”
陶君兰也是忍不住多想了几分:若真是那样,太子这个位置,只怕就不可能再坐下去了。而且,说不得连性命都要保不住。
不仅是太子,就是皇后也一样是吃不了兜着走。
有了这个把柄,李邺什么都不需要做了。只需等着那日心情不好了,将这事儿捅出去就好了。
只是……“空口无凭,只怕皇帝也不会那样轻易相信。还得谋划谋划才好。
陶君兰想起了自己今日来的目的,轻声问袁琼华道:“瘟疫这事儿,果真是太子妃一手策划出来的?”
袁琼华点点头,笃定道:“千真万确,我敢拿性命担保。”
陶君兰玩味的看着袁琼华,问出心中的疑惑:“那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第一卷 第482章 变化

袁琼华一怔,随后垂下目光:“是太子说漏嘴的。太子心里,其实对太子妃不甚喜欢。太子妃这次做出这样的事儿,太子也有些恼怒。怕让人发现了,联想到他头上。又有些埋怨太子妃办事儿不够利落,怎么的没将端亲王也一并弄死。”
袁琼华说得有些讪讪,陶君兰却也没功夫去琢磨袁琼华的心思。她此时脑子浮现的全是太子道貌岸然的样子。
她还记得当初在德安宫有一年给李邺过生日的时候,太子表现出来的态度。当时她只觉得太子度量不够,如今想象着太子说那些话时候的样子,只觉得虚伪到了极点。
作为哥哥,太子简直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什么叫不友爱兄长?这就是了。什么叫无视血缘亲情?这就是了。什么叫蛇蝎心肠?这就是了!
虽说李邺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人,可是至少李邺没处心积虑的想要将太子弄死。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即便是太子不是太子了,他也是皇帝的长子,不会有权力,可至少还是能够保证衣食无忧的。
若是一开始就想直接弄死太子,陶君兰想只怕李邺早就达成了目的了。
李邺想让皇后死无葬身之地,可皇后毕竟不是李邺的血缘亲人。且双方之间还有深仇大恨。
可太子呢?李邺到底做了什么了?太子竟然恨不得李邺去死!
说不愤怒是假的。若是此时太子站在她跟前,她甚至想上去狠狠打那虚伪无耻没有半点亲情的人一巴掌!比起太子的狠毒,李邺的手段……那是真不够看。
是了,太子是皇后的亲生儿子。纵然手段不如皇后,可是要抡起狠毒的程度,却是一脉相承的。皇后那样,太子又怎么会是好东西?
嘲讽一笑,陶君兰同情的看了一眼袁琼华:“其实你应该替你孩子高兴。有这么一个狠毒无情的爹,将来他的日子未必好过。”
袁琼华微微皱了皱眉,轻哼一声:“无需你管。如今你只需要帮我将那个太子唯一的子嗣养在我名下就行了。至于你要怎么对付太子,我都可以帮你。”
陶君兰明白袁琼华的心思,想了想她徐徐一笑:“我自然可以帮你。不过你要想好,这个孩子虽然是太子的血脉,可是皇上知道真相之后未必会留下他。你大可以再等等。我知道你怕什么,我可以保证,将来就算太子倾覆,我也一定保住你的性命,让你舒舒服服的过完下半生。如何?”
袁琼华想要个儿子,无非就是想要下半辈子有所依靠。她如今直接许了出去,自然诱惑力不是一般的小。
陶君兰笑吟吟的看着袁琼华面上的神色变得有些犹豫。
袁琼华最后却是这样问了一句:“我不信你有这样的能耐。”
“为什么不信?你想太子死不是吗?太子一旦死了,你说剩下的几个王爷皇子里头谁最有希望?”陶君兰掩唇一笑,神色从容的替袁琼华分析:“而我作为拴儿的生母,又深得端亲王宠爱;。不管是明着帮你说话,还是悄悄的吹吹枕头风,却都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儿,就不是吗?”
袁琼华略带了几分嘲讽的笑了笑:“你是哪里来得自信。”
陶君兰笑容不改,声音依旧从容:“你说我是哪里来的自信?”
“你就不怕我将这些话转头告诉别人。”袁琼华挑了挑眉头:“若是太子知道了这些,你说他该怎么想?”
“你去说就是了。”陶君兰轻轻一笑,丝毫不惧:“我不过只是你厌恶的人,可太子却是你的杀子仇人。你若真愿意帮他,我也无话可说。”
顿了顿,陶君兰盯住袁琼华的眼睛含笑补上最后一句:“我说了又如何?太子知道又如何?本就是水火不容的趋势。至于旁人,你说,他们也未必会相信。你又何必自讨没趣?”
“你变了。”袁琼华被这话噎得眉头都狠狠皱了一下,随后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陶君兰仍是笑,只是这次却是多了几分怅然;“人总是会变的。你不也变了?换做以前,你又哪里有这样多的心眼?”
袁琼华仔细的琢磨了一番陶君兰这话,最后笑了笑没再说话。只是那笑容,怎么看着却是怎么苦涩。
陶君兰便是自顾自的继续言道:“那位三小姐还处在热孝之中,若是现在不立刻送进宫来,就要等三年。皇后怎么着也会给她一个侧妃之位,你且先做好准备。若是她们姐妹两个和睦,你们的日子必然难过。可若是——怕更是无暇顾及你了。”
袁琼华明白了陶君兰的意思,冷笑一声:“无非就是挑拨罢了。不过,人家毕竟是亲姐妹。”
陶君兰点点头:“当然是亲姐妹。不过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她们以前在家的时候,便是不甚亲近。毕竟年岁摆在那儿,就是太子妃出嫁的时候,那三小姐也不过才多大?这么多年过去,情分自然更不必说了。而且,太子妃心里有多膈应你应该比我清楚。另外,若三小姐知道她这个姐姐并不欢迎她,甚至原本是建议牺牲她的话,又会如何?”
袁琼华心里默默的回了一句:怕是以后势同水火,再无姐妹情谊了。
不过袁琼华却是深吸了一口气,笑道:“时至今日,我总算觉得和你的差距并不是那么大了。原来你也一样的自私自利,咱们不过半斤对八两罢了。”
陶君兰微微一怔,觉得袁琼华有些莫名其妙。可嘴上却是笑着回了袁琼华一句:“除了圣人,谁不自私?你只是将我想得太好了。”
自私自利,素来就是人的本性啊。她又不是圣人,怎么可能没有这样的劣根?她若不自私自利,又如何能护住一双儿女?护住这得来不易的良人?
说完这些,陶君兰也不欲多留,笑着冲拴儿招招手唤道:“拴儿,走了,咱们家去了。”
拴儿一听忙将花随意的塞进篮子里,一路从花丛里就跑了出来,将小手紧紧的攥住了陶君兰两根手指。
冲着袁琼华点点头,陶君兰道:“我就先行一步了。袁良娣好好保重自身,将来想必会越来越好的;。”
袁琼华也微微一颔首:“那我也就不多送陶侧妃了。”
一时各自分道扬镳,陶君兰上了马车后,就将拴儿揽在怀里坐着,笑着捏他肉呼呼的手:“拴儿,一会回去了,你带着妹妹玩一会儿可好?陪着妹妹玩拨浪鼓吧。或者要不我带你们去找果姐儿玩?”
果姐儿也是拴儿的妹妹,拴儿一样也是很亲近的。再加上一处呆了那么久,更是亲热。虽说仍是比不上明珠,不过也不算差了。
说来也怪,不知道是不算因为血缘摆在那儿,拴儿的确是格外对明珠爱护一些,也更耐心些。平日里还不觉得,可和果姐儿对比的时候就有些明显了。
这一点倒是弄得陶君兰也有些不好意思,好在静灵也不介意。不然的话,岂不是尴尬?就是叫李邺看了,李邺也觉得好笑。
府里四个孩子,只有慎儿是最孤单的。拴儿也不从不提起这个弟弟,更别说想要一起玩了。姜玉莲更是舍不得将慎儿放出来。成日拘在眼皮子底下,唯恐一个错眼就不见了似的。
拴儿乖巧的应了一声,随后又小声道:“不想进宫了。”
这还是拴儿第一次表现出这样的情绪来,陶君兰有些讶然:“怎么好好的不想进宫了?是不喜欢曾祖母了?”
“讨厌!”拴儿一张脸绷得紧紧的:“红裙子讨厌。”
红裙子,说的是宜妃。没想到拴儿居然不喜欢宜妃到了这个地步。
“祖父,讨厌。”拴儿又眉头没脑的说出这么一句话来。不过却是让陶君兰有点儿不明就里——皇帝对拴儿宠爱,所以拴儿对皇帝一向还是十分亲近的。
“为什么讨厌祖父?”陶君兰柔声诱哄:“难道是怕以后祖父有了九皇子宠,不疼你了?”她自己说着都是忍不住笑起来:拴儿应该不至于会有这样的心思吧?而且,说不得拴儿根本不明白她这话的意思。
“臭。”拴儿吐出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字来,然后就什么也问不出了。反正一问为什么,就只说臭。陶君兰也着实闹不明白他的意思,只得作罢。
不过从那之后,她也尽量让拴儿避着皇帝了。不然万一拴儿小孩子心性闹腾起来,当众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那可不好。
夜里,陶君兰自然是要将袁琼华告诉她的事儿告诉李邺的。
只是没想到她这头想说,可却愣是没找到机会开口——吃饭的时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人多嘴杂的不适合说这些事情。原本饭后是很合适,以往他们夫妻两个也会在这个时候说说话。可今日李邺却是去了外书房,说是有些事儿要办。
这么一来,只能等到李邺回来了。可是结果她都等得睡着了,李邺却还是没瞧见人影。待到半夜好不容易回来,可迷迷瞪瞪的,她也就没想起说这事儿。
至于第二日早晨,那就更没机会了。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三日,陶君兰忽然后知后觉的反映过来:李邺这是怎么了?;
第一卷 第483章 新人

陶君兰有心想要找李邺好好谈一谈,可接连着好几日也没寻到合适的机会;。而且,看着李邺一切如常的架势,她又有点儿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她猜错了?
不过谈虽是没谈,可是她还是将袁琼华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