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鸣宫阙+番外 作者:顾婉音(云起书院vip2014-11-10正文完结)-第3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君兰这才想起今日左显御的夫人秦氏要过来,便是叹了一口气:“这倒也是。”末了又嘱咐李邺:“不过不管什么时候,你一定都要保重自身才是。千万别以身犯险。我和孩子都指着你呢。”
李邺连连点头,一本正经好无敷衍:“嗯,我记住了。”
事实上,今日这场好戏是他导演的,他又怎么会遇到危险?倒是皇后,该好好担心一下自身才是。
陶君兰亲自送了李邺出门,直送到了二门处,这才折返了回来。
回来的路上,倒是看见了迎春花开得极好,当下陶君兰便是笑着对红螺道:“你瞧,春天总算是来了。这冬天,就这么过去了。”
红螺看了一眼迎春,也是笑起来。不过说出的话却是一语双关:“可不是?冬天过去了,春天自然也就该来了。天也就越来越好了。”
陶君兰听出了红螺的意思,也是点头:“可不是越来越好了?”


第一卷 第599章 主意

陶君兰亲自剪了一束迎春花回去养在瓶子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感觉的缘故,这么一束迎春花,倒是真的给屋里带来了融融春意似的。屋子里都是明媚亮堂了起来。
秦夫人来的时候,陶君兰正给明珠做肚兜。嫩黄的缎子,绣了刚舒展开来的荷叶和嫩粉色的莲花花苞,还有斑斓的蝴蝶和蜻蜓。这是个费功夫的,事实上就这么一个肚兜,她已是做了一个冬天了。
秦夫人笑着给陶君兰行礼请安后,便是凑上来看陶君兰手里的活计,只看了一眼便是忍不住惊叹一声:“陶侧妃可真舍得费工夫,这么一个小肚兜,也不知花费多少功夫呢。瞧着这颜色,是给明珠小姐做的罢。”
陶君兰笑着点头:“也就只有小姑娘用这样的颜色才不觉得太轻浮。拴儿如今大了,却是也不喜欢这些花哨的东西了。”
“我以前也喜欢给我家那几个孩子做这些小玩意儿,只是后头事情太多了,也就慢慢的没那个闲工夫了。”秦夫人叹了一口气,颇有些遗憾。顿了顿又有些惊奇:“倒是没想到陶侧妃竟是还抽得出时间。”
“端亲王府不比其他王府,人少,事情自然也就少了。”陶君兰笑了笑,接着关切的问了几句其他的事儿,不过也都是些琐碎和客套罢了。
待到说了一阵子话,陶君兰这才道:“秦夫人今儿来,可是有事儿?”
秦夫人也是正琢磨着怎么开口,陶君兰这么一问,她当即就是一怔,不过也没觉得尴尬,反而是松了一口气,低声开口道:“其实我今儿来,是有事儿想求侧妃您。”
秦夫人说得这样郑重,陶君兰也就没再散漫,正襟危坐起来:“秦夫人但说无妨。”
秦夫人看着陶君兰,还未开口倒是眼睛先红了。起身就朝着陶君兰跪下了,哽咽道:“求侧妃帮我!汾阳侯日前被太医诊断出不能生养,所以便是动了抱养孩子的意思。我得了消息,说是看中了我的儿子!”
陶君兰被这话惊了一下,好半晌才缓过神来:“汾阳侯不能生养?看中了你的儿子?”
秦夫人红着眼睛点头,用帕子按了按眼角。
“那你想要我如何帮你?”这是旁人的家务事,陶君兰还没自大到这个程度,自认为可以插手。所以,她也没贸然答应,而是这么问了一句。
秦夫人既然开了口,自然心里也是有成算的。当即便是道:“还请陶侧妃帮我们与王爷说几句好话,尽快将汾阳侯定了罪。哪怕将汾阳侯府的牌匾摘了也是无所谓了。只要能让我们与他们脱离了关系,就是散尽家财为奴为婢我们都是心甘情愿的。”
秦夫人这话倒不是什么为了说着好听的,而是发自肺腑。
陶君兰自然也感觉得到秦夫人的诚心诚意,当下沉吟片刻:“那你们可有法子定了汾阳侯的罪?”
秦夫人连连点头;“有的,最近的有汾阳侯刺杀九公主的事儿,还有别的一些贪赃枉法之事情。再有不堪的,便是汾阳侯囚了一个小户人家的公子做娈童的事儿。如今那人都还被关着呢,听说情况十分凄惨。可怜那公子的家人只当他已是死了,哭得死去活来的不知多伤心;。”
汾阳侯混账也不是一日两日了,真想找点什么罪过出来,那自然是再容易不过的。只是九公主那个,陶君兰却是不打算拿出来用。倒是秦夫人后头说的这一个,她觉得正是个好理由。
“这事儿也不必王爷出面,我与你出个主意。”陶君兰笑了笑,亲自将秦夫人扶了起来,然后言道:“到时候给汾阳侯定了罪,剥去了爵位,再请王爷想法子将这个爵位安在你夫君头上如何?”
秦夫人显然没想到陶君兰答应得如此爽快,还许出了这么丰厚的条件,登时便是惊喜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最后秦夫人又再度跪下去,哽咽着磕头道:“陶侧妃这份恩情,我无以为报,他日陶侧妃但凡有用得上的地方,只管开口。就是叫我去死,我也万死不辞!”
陶君兰哭笑不得;“我怎会叫你去死?你若死了。谁又替你看顾你的儿女?你且好好活着罢。将来若是有需要你帮忙的时候,我也是绝不会客气的。”
之所以帮秦夫人,一则是他们本就有互利互惠,二则是她也曾尝过骨肉分离的滋味,所以她也就不愿意让秦夫人再感受这些。
至于计划,倒是也简单,当即陶君兰便是在秦夫人耳边低声说了。
秦夫人听得眼前一亮,忍不住连连点头。待到说完,她便是忍不住赞叹道:“这个法子甚好。也不必费事儿。更是将咱们摘得干净。”
“摘是摘得干净,只是怕说不得还是要连累你夫君一回。毕竟都是一家子,最开始的时候总不好分太明显。”陶君兰笑到,“不过这也是没法子的法子了。”
秦夫人连连点头一脸满意了:“能如此我们已是心满意足了,哪里还在乎这点?”
陶君兰笑笑,也没再多说。其实这个法子很简单,或许左显御和秦氏都是想过的,只是怕不成才没说出来,如今告诉她,不过是想从她这里得点儿保障罢了。
一个能让这个计划最终能成的保障。
否则,秦夫人也不会刚才着重说起那个被软禁的公子了。只是这一点,陶君兰并不去点破。其实秦夫人也是聪明的,虽说开口求人,却也是并不太受人摆布。相反的,这么一点点的影响,又不容易叫人觉察。
左显御是个又本事的,秦夫人又何尝不是个聪明的女子?这对夫妻,纵然没有她和李邺的帮扶,想来最后也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来。
不过,这样的聪明人用起来却是最让人舒心的。因为他们永远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总能在正确的时候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叫人不必费心。
李邺需要这样的人才。
所以,陶君兰并不否认自己这般也是为了拉拢。本来有本事的人,就值得被拉拢,不是吗?
送走了秦夫人,陶君兰仍是继续一面给明珠的肚兜上刺绣,一面等着李邺归来其实若无意外,李邺应该是会在午膳之前回来的。
眼瞅着时间一点点过去,离了午膳时辰越来越近,可李邺却还没有半点消息,陶君兰心里就有些遏制不住的担心;说实话,她心里是有点儿发虚的。总觉得一颗心空荡荡的落不到实处。尤其是想起李邺临出门的时候说的那一番话。
最终,陶君兰还是没忍住,叫了人过来吩咐:“去外头打听打听,看今天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儿发生。”
派了人出去,自然很快也就能知道外头的消息了。所以,陶君兰倒是觉得心里踏实了一些。至少是不那么心慌了。
到了用午膳的时辰,丫头来问是不是穿膳。陶君兰犹豫了一阵,到底还是摇摇头:“再等等罢。先给我端一碗汤来喝了垫垫底。”
她总觉得,李邺应该是会回来用膳的。除非他被绊住了脚。
可是现在李邺连衙门都不必去了,又哪里会有事情能绊住他的脚?就是皇帝,怕如今他们两父子心里都还互相膈应不自在呢,自然也不会留李邺在宫中。
又等了半个时辰,陶君兰派出去打探消息的小厮倒是回来了。只是瞧着神色却是不大好。
陶君兰一见了这摸样,顿时心里就是一沉,忙问:“怎么了?”
小厮小心翼翼的行了礼,也不敢抬头多看一眼,只是支支吾吾道:“侧妃别担心,想来王爷是没什么事儿的。不然早就有人来报信了。”
听小厮这么一说,陶君兰自是更加的心里不踏实了,皱眉训斥:“到底怎么了?发生什么事儿,快说!”
这般卖关子,倒是叫人心里更加着急。如今哪里是卖关子的时候?
小厮这才咬牙道:“听说今儿遇到了行刺的刺客,是冲着咱们王爷去的。就在返城的路上遇到的。”
“那王爷呢?”陶君兰心里咯噔了一声,虽说很快稳住,却也到底是心里担心得不行。
小厮摇摇头苦着脸回话道:“这个却是打探不出来。不过既是没有消息,想来也是,没出什么事儿才是。侧妃先甭担心。”
陶君兰沉了脸打发了小厮再去打探,心里却是一直不安稳。不过,随后她想起了一件事情来小厮的确说得很对,若是真有事儿,那么不用李邺派人,宫里也会派人过来知会一声的。如今悄无声息,自然应是没什么大事才对。
而且,当时李邺是跟着皇帝一起的,皇帝身边的护卫何等多又是何等身手?自然是不可能刺杀成功的。
所以李邺应当是没事。
而且,李邺出门时候说,有一场好戏看。会不会指的就是这件事情?
自然也是有可能的。
越是往深处想,陶君兰倒是越来越镇定从容,心里的慌乱不安也是慢慢的就消失了。

第一卷 第600章 太后的意思

待到想明白这一点,陶君兰自然也就不着急了。免费小说门户让丫头摆了饭,她慢慢用了。这才又继续拿起没做完的绣活儿做。这个肚兜也没几针了,如今就还剩下一只荷花花苞没绣上去了。
说来也巧,待到她刚绣好了那只荷花的花苞,正在收针呢,李邺也是正好归来了。
李邺进来后就着她的手看了看那小肚兜,顿时笑起来:“这是给明珠做的?你也是真舍得花功夫。不过这些年过去,你这绣活倒是没落下。还是巧手得很。”
一样是绣花,可是陶君兰的看着就是让人觉得舒服些。而且看着陶君兰低头弄针线的样子,倒是让他想起了从前来,心里满是怀念。
那时候,大约就可称之为岁月静好了罢?也只那时候,烦心事儿也不多,日子安安静静的,水一样就悄悄滑了过去。无知无觉的。
不过,那时候他可不敢笑着搂过陶君兰的肩膀,与她靠在一处喁喁私语。
陶君兰示意李邺拿剪刀帮她将线尾剪断,然后又笑着抖开小肚兜,给李邺瞧:“活计还在才好呢。不过到底是这么多年歇着没动手,慢了许多。就这么一个肚兜,倒是花了不少功夫。”
李邺有些心疼:“让丫头做就行了。小孩子长得快,做了也穿不了几次。”
“嗯,也就做这一个,再多我也没那精力了。”陶君兰笑着将针线筐收起来,又看向李邺:“趁着这几日咱们都闲着,我与你做件外衣罢。刚好除了服,做件鲜亮些的。上次得了一匹浅蓝的,你觉得那个色怎么样?”
李邺笑着应了:“你拿主意就行了。不过也别太累了。”
“嗯。”陶君兰笑着应下,又才问李邺:“今儿可一切顺利?那好戏到底看成没看成?”
李邺闻言顿时笑着打趣:“我还以为你真不问这事儿了呢。心里正纳闷。没想到到底还是忍不住了。”
陶君兰白了他一眼,起身与他倒了杯茶:“好了,快说罢。别再卖关子了。”
“你叫人打听了?怕是猜到是什么事儿了吧。还问我?”李邺却是起了玩闹的心思,非但不肯细细说今日的事儿,反而戏谑打趣起来。
陶君兰再瞪了他一眼,闹小性子般将他都端到唇边的茶盏拦住了,笑道:“既是不肯说给我听,那你这茶却也别喝了。”
李邺顿时失笑,嘀咕一句:“罢了罢了,我可是惹不得你了。”
陶君兰微微挑眉,一脸笑意:“还不快说!再不说,今儿可是连点心也没了。”
“嗯,今儿那场戏唱得十分成功,想来过不了几日,王家就又该倒霉了。”李邺笑盈盈言道,显然是心情十分飞扬,就连眼睛里都是晶亮的笑意。
这对李邺来说可是十分难得了。能叫他高兴成这样的事儿本就不多,而他又素来是个不喜太外露情绪的。也许是装得久了,所以他不用装的时候,其实还是情不自禁的也还是那么一副摸样。
陶君兰自然也是替他高兴,同时也是猜到他今儿说的好戏是什么了;。毕竟结合一下之前叫人打听的事情之后,的确是很容易就猜出来的。
“今儿你遇刺,是贼喊抓贼?”陶君兰抿唇笑道,伸手掐了李邺一把:“你倒是越来越舍得以身犯险了。你也不怕万一真进了奸细,以至于混进去一个真刺客?”
“我既是安排了,那自然是能保证万无一失的。”李邺也不喊疼,反而看了一眼陶君兰水葱似的手指,伸手一把握住,然后在掌心里把玩。同时他又继续笑道:“再说了,就是真有刺客我不也不怕。当时我就站在父皇的身侧,你说有谁能伤到我?”
这倒是实话陶君兰虽然明白这个道理,却还是忍不住抱怨:“你总这般以身犯险,叫我怎么能不担忧?以后可别再这样了。”
“以后也没有这个必要再如此了。”李邺郑重的点头,最后又保证:“你放心罢,我有分寸,不会真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再则,今日这情况,被刺杀的是我,反倒是有好处的。至少,旁人都会觉得是我受了委屈不是?”
的确是如此的。今儿不仅大小官员护卫觉得他委屈,就是皇帝也是发了火没办法,他这受到刺杀的次数多了,便是显得他多让人记恨似的。至于他为什么被人记恨?长眼睛的人,都是一目了然。可是事实上他又何曾做过什么?自然是委屈了。
“皇后呢?”陶君兰反问李邺。
“皇后自然是惊讶的不行”李邺想起当时庄王和皇后互相怀疑的神色,当即便是忍不住笑起来:“庄王也是一脸狐疑。大约也只有出征的武王还不知道此事儿,也不知是会怎么样想。”不过武王大约也是会觉得是皇后所为罢?
这是所有人都会下意识有的猜想。
“你让那些刺客将人引到了那个地方?”陶君兰压低声音问道,隐隐有些振奋。
李邺点点头。今日他的目的也只是这个。让皇后等人互相猜疑,不过是意外收获罢了。
“想来很快又是一段风波了。”李邺微笑了一下,然后摸了摸肚子:“今儿点心吃什么?宫里的吃食如今是越发难吃了。”午膳他就动了两筷子,就没什么胃口了。
陶君兰一见李邺这样,也就顾不得再说别的了。忙起身去给李邺张罗点心。
李邺则是优哉游哉的等着,看着陶君兰忙碌的样子,心里却是无比的受用和满足。
刺客的事情还没告一段落。那头朝中忽然就有人提出了立太子的事儿。
是顾惜的父亲安远侯提出来的。值得一提的是,安远侯恰恰在之前刚好进宫给太后请了安。结果没过两日他就提出了应该再立下太子,以至于安稳朝政。
谁都看得出来,安远侯顾直提出来的这个立太子,根本就是太后的意思。
而太后叫顾直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事情,本身也是颇有意思的。皇后刚让武王出了京。一时半会的,武王是不可能再回来了。至少是在平定起义之前,是不可能回京了。
这个时候真要是立太子,那必然是没有武王什么事儿;。一则是离得太远,二则是功勋也没立下,拿什么去和他的哥哥弟弟争?
这个时候,大约也只有李邺是最合适最有声望的一则是李邺本身就是端亲王,是兄弟中身份最高之人。二则李邺自己身上也有不少功勋声望,算得上是民心所向。三则,李邺才刚卸下监国的胆子不久。四则,太后明摆了这是要支持李邺的。
总总结合在一起,自然几乎就等于已经喊出了一句话:李邺必为太子。
陶君兰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自然是说不出的紧张说实话,等了这么久,熬了这么些年,终于等到了今天,那种心情着实不是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倒是李邺一脸镇定,只道:“既然努力了那么多,自然是不必担心的。该如何就如何吧。”
不过陶君兰却是做不到这点。她是真紧张。毕竟,皇帝现在那样子,真能乐意立太子?甚至舍得放手权力?
显然是不可能的。那日皇帝的态度,已经很明显。纵是李邺果真被立为了太子,那么显然皇帝也不会很待见李邺。就如同当初的太子一样。
甚至很可能,李邺纵然当上了太子,也不过是步上太子的后尘罢了。说不得皇帝仍会抬举了庄王或者武王来与他互相掣肘。
到时候,李邺的处境一样是艰难。
所以,她怎么可能放心得下?又怎么能够不担心?
不过,陶君兰心里也清楚,这事儿不是一日两日就能说定了的。就是皇后那头必然也是要想法子阻挠的。所以,她虽然担心却还不至于太着急。
只是,她不急,却是有人替她着急了。陶芯兰这不就急匆匆的过来了,一张口便是:“姐姐可听说了朝臣请立太子的事儿?”
陶君兰见她这样风风火火的,倒是吓得不轻:“你可慢些!我的小祖宗,你这般是要吓死谁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