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鸣宫阙+番外 作者:顾婉音(云起书院vip2014-11-10正文完结)-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
她看了一眼李邺低声问他:“你热不热?”
李邺微微颔首:“有点儿。不过也没法子,忍一忍罢。”
陶君兰便是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香囊来,笑着递给李邺:“这是用冰片薄荷等物制出的提神醒脑的香丸,你系在手腕上面,刚好袖子也能遮住,若热狠了就闻一闻;。免得人昏沉了。”
李邺便是挽起袖子露出手肘来,示意陶君兰替他系上。口里又问:“这个法子倒是好,谁想出来的?”
“这几日偶然看她们做辟邪香囊,便是想起了暗香盈袖这个事儿来。往日做姑娘的时候,便是喜欢在桂花开时装一香囊,然后将香囊系在手肘上,既香又不让人看出端倪。”陶君兰一面低头系香囊,一面笑着回答。
从李邺这个角度看过去,只看见陶君兰一点洁白的额头和凤簪上垂下来的红珊瑚珠子。那一点殷红的颜色却是将陶君兰额头显得更加洁白细腻,看着就像是白玉一般。许是怕出汗花了妆,陶君兰也并未曾用太多脂粉,只浅浅的抹了一点。
因靠得近了,李邺自然而然的就闻见了陶君兰身上头油和脂粉以及沐浴留下来的香气。多种香气混合并不给人繁杂沉闷的感觉,反而融合得天衣无缝,叫人只觉得恨不得深深嗅一口气。
然而真正深深吸一口气,却又发现香气依旧不过是淡得很,若有似无的叫人心底更加痒痒。
多年过去,陶君兰或许已是不如当年鲜嫩水灵了,可是岁月却并未太过苛刻,反而留下了一些浓缩沉淀过的精华。叫人一眼看去,只觉更加惊艳。
而在李邺看来,不管岁月过去多少,陶君兰依旧是那个陶君兰。从不曾改变。容貌不曾变,他心中的喜欢在意也不曾变。唯一有变化的,就只是日益更加深沉的眷恋和敬重。她陪着他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自然是值得他敬重的。
待到陶君兰抬起头来的时候,李邺只是默默的将陶君兰的手重新握紧了,并不曾将心里流淌出来的情愫表露分毫。
陶君兰也不曾觉察到异样,只是和李邺对视一眼,便是笑着平心静气。
而就在陶君兰他们缓缓往宫中大殿行去的时候,朝臣们却是早已经穿着庄重的朝服等了许久了。好在今儿天气晴好,而此时太阳也不过刚出来,所以他们倒是不怎么受罪。不过即便是下雨或者太阳毒辣,他们却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册封太子大典,从来就是一个极其庄重的事情。这代表了皇权更替,欣欣向荣,更是朝政稳固后继有人。
待到太子銮驾至,群臣齐齐跪伏下拜行大礼,口中恭迎:“恭迎太子,太子妃!”
李邺先行一步,双手微抬作虚扶状。这也是表示了他对臣子们的敬重礼遇。“诸位请起。”
陶君兰紧跟其后,却是并不开口,只紧紧的跟在李邺身后,亦步亦趋。表示夫唱妇随。
随后便是有礼赞官上前来引领李邺和陶君兰前往南面御座前而此时,皇帝也才出来,缓缓的端坐于御座上准备开始册封大典,同时准备接受李邺的拜礼。


第一卷 第619章 暗流

待到皇帝坐稳后,便是有另一个礼赞官上前来,郑重的从金盘里取过册封策书打开来,极其肃穆的宣读起来。
至于策书里写了什么,陶君兰倒是一个词都没记住。她的全部心神,全都放在了看着李邺上。哪怕是只能看见一个侧面,一个肩膀,她也是忍不住去看。
而李邺,却是一直神色坦然,并不低头或是有喜色,沉稳庄重的听完了整个策书。然后才又在礼赞官的引导下对着皇帝三拜稽首。
陶君兰自然也是跟着一起行礼。
随后皇帝从御座上起身,从侍从恭敬奉上来的金盘中取过太子玺缓,神色庄重的亲手递给李邺。
李邺跪下受之,神情亦是肃穆。
陶君兰也是跪下。
从接过太子玺缓那一刻开始,这个礼便是成了一大半了。
接着皇帝又说了几句训诫的话,便是亲自扶起了太子,然后拉着太子上了銮驾御撵,高声道:“去祭天台。”
祭天台也在宫中,平日也作观星之用。算是宫中最为庄重神圣的地方。此时前去祭天之后,李邺的太子册封大礼便是算彻底完成;因皇帝将太子拉上了自己的御撵,所以陶君兰只能独自乘坐太子銮驾。同时,她心里也是十分纳闷:皇帝这样的一个举动,到底是什么意思?
毕竟,按照规矩来说,皇帝是不必这样的。而且,皇帝的御撵本身就是一种身份象征,只有皇帝能享受。如今李邺与皇帝同乘不仅是陶君兰,就是底下群臣也是忍不住大吃一惊,然后心里直犯嘀咕。若不是场合不对,他们只怕当场就要交头接耳起来了。
不过,即便没有交头接耳,也是忍不住偷偷去看别人的神色,想从神色中看出他人的想法来。
而皇帝则是显然没有觉得自己这样带来了什么,神色依旧自若,甚至依旧握着李邺的手,一脸平静甚至微微带了几分慈和。
只有李邺清楚,皇帝到底现在是个什么状态。
皇帝几乎快要将他的手腕捏碎了。从刚握住他手腕的那一刻开始,皇帝就用了极大的力气。不带半分温和慈爱,只是凶狠暴戾。
他甚至不可能挣开一则是场合不允许,二则也是皇帝太过用力。
不过他还是微微的挣扎了一下,甚至低声提醒皇帝:“父皇,这不合规矩。”
皇帝却是丝毫没有理会的意思。
最终,他便是索性不再反抗了,顺着皇帝的意思一起上了御撵。
待到御撵开始往前缓缓前行,和后头大臣们也是拉开了距离之后,他才忽然听见皇帝嗤笑了一声:“乘坐御撵的感觉如何?可值得你费那么大的心思?”
李邺微微怔了一下,几乎不敢相信皇帝会在这样的场合问出这样的话来。当然,他不是聋子,听得出皇帝语气里的嘲讽和质问。
若是懂规矩,他自然是不该回答,只低下头去假装什么也没听见就是了。不过,皇帝的态度却是叫他恼怒,他最终还是开口:“父皇觉得儿臣会是如何一个感受?”
乍听声音是平和无波的,可是仔细听,却也有一丝淡淡的戏谑。即便是皇帝没感受到那段戏谑,却也是被李邺这份古井无波的反应激怒了。
“看来你是真不怕朕了。”皇帝冷笑一声,“你可知,若朕此时让你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情?”
“儿臣会脸面尽失。”李邺的语气仍是平淡,甚至微微笑了一下,恭敬的反问皇帝;“那父皇可会如此做?”
皇帝顿时被问住了事实上,他怎么可能这样做?这样做,李邺的脸面是没了,可焉知同时丢脸的不是他?而且这般只会让朝廷也是位为之动荡罢了。
不过,当皇帝发现自己还真是什么都不能干的时候,顿时更加不痛快了。
至于李邺,则是淡定的扫了一眼皇帝有阴沉倾向的脸,好意提醒:“父皇,朝臣们都还看着呢。”
皇帝就更加憋闷了;
。心里盘算着该如何整治李邺。随后却是听见李邺轻声道:“其实父皇又何必担心呢?您若不肯给我权力,我便是乖乖在端本宫就是了,不会如同父皇想的那般争权夺利。”横竖也并不急在一时。
当然最后一句话却是没说出口。
皇帝惊讶的看了李邺一眼,却是打心眼里不相信这话的。权力,谁不喜欢?当太子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权力?想当初他做了那么多年太子,自然是知道做太子的人,会是什么样一个心思。
不过,皇帝却是不知道,这是李邺的真实想法。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想法。他是真不急皇帝的身子,他许是比皇帝更清楚几分。
李邺的态度,自然是让皇帝不愿意再去理会李邺了。
行至天台,皇帝这次却是没再刻意表现亲昵和慈爱,只是率先上了祭台,以三牲酒水祭天。
而李邺则是慢一步等着陶君兰上前来后,与陶君兰缓缓上了天台。
陶君兰还挂心着刚才皇帝的反常之举,不由得关切的想开口问问。却是没想到李邺轻轻摇头,示意她不必开口。又道:“没事。”
这个场合也不适合再多问什么。陶君兰便是将话又重新咽下去了。
接下来便是李邺三拜九叩正式祭拜天地,通告天下他为国之储君,受天之命。
自然,按照规矩,册封太子是要大赦天下的。皇帝虽然不喜李邺,可也没敢破坏历代君主留下来的规矩,仍是下了大赦天下的旨意。
祭天完成后,时间也是不早了。这些东西看似简单,可是真做起来各种繁文缛节却是根本承受不住。
随着太阳越来越大,陶君兰背上早已经是被汗水重重打湿,也是趁着人不注意偷偷的举起袖子来嗅了几次提神醒脑的香丸。还好提前准备了香丸,不然的话只怕此时人早已经是昏昏沉沉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仪式结束,陶君兰只觉得自己浑身都是酸疼了礼服本身就已是繁复,再加上身上的个各种钗环饰物,更是沉甸甸得厉害。坚持这么久,还得随时维持住仪态,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儿。
不过宫中接下来还有宫宴。算是太子宴请群臣,与朝臣之间拉近关系的。这样的宴会,陶君兰自然不可能去参加的。但是等着她的,也有一场宴会。是为了让内命妇和外命妇认识太子妃而举办的。
毕竟,作为太子妃,以后是要当皇后的。本身的职责就是统领内外命妇,所以这样的宴会也是十分有必要。
陶君兰回了宫之后,抓紧时间换了一身轻便些的衣裳,随后便是匆匆赶往宴会上。
皇后已是到了,而王夫人等也是早就在了。陶君兰是最后一个过去的,因为时机和身份的缘故,她一进去便是受到了关注礼。几乎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陶君兰镇定自若的往前走,微微含笑端庄无匹。这些人看她又如何?身份尊贵又如何?她是太子妃,无需理会这些目光,更无需主动在意旁人。
一路行至皇后身前,陶君兰矜持的冲着皇后行了一礼;皇后大约是为了表现亲和,笑着扶起了陶君兰:“祭天累不累?可要歇一歇?”
陶君兰动作一顿,和皇后对视半晌,然后便是微笑道:“皇后娘娘这是什么话?祭天乃是最神圣不过的事,我又怎么会觉得累?”
皇后刚才那番话,分明就是个陷阱。若真顺口说累了,那岂不是在抱怨?那岂不是对仪式不敬重?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皇后说了这样的话,是什么居心?
陶君兰心里冷笑了一声。
皇后不以为意,慈和一笑:“都等你许久了。你和大家打个招呼罢。”
陶君兰自动忽略了那个“等了许久”的话,笑着转过身去,对众人招呼。
自然众人也忙朝着陶君兰行礼:“臣妾给太子妃请安,恭喜太子妃。”
陶君兰看了皇后一眼,笑着冲众人道:“也不必多说无用的话,咱们本也是相熟,可别因为身份弄得生疏了。时辰不早了,我看就开宴罢?”
没有咨询皇后的意思,便是直接宣布开宴。这算是故意在和皇后别苗头了。认真算起来,也是有点儿不大尊重皇后的意思。
皇后咬咬牙,心里自然是恼怒非常。不过皇后毕竟不是小姑娘了,这点气她还能忍下来,所以只是压下怒火一笑置之。
而其他人,听见了也只当是没听见要知道,经过了皇后散发除服请罪一事儿之后,皇后的声望已是一落千丈。再加上王家那头也无法给皇后更多支持,所以更是无人再看好皇后。
皇后又如何?失去了嫡子,失去了声望,即便是皇后又如何?将来真正当家做主的,绝不会是皇后。只从这一点,大家就已经是知道自己该如何战队了。
而太子妃狂妄傲气又如何?那是太子妃,未来的国母。谁敢怠慢?以太子对太子妃的重视,讨好太子妃绝对没错的这就是众人的心声。
陶君兰自然是感受到了气氛的变化,转身冲着皇后一笑:“我又擅自做主了,皇后娘娘您可别恼了我才是。
陶君兰连着叫了几次“皇后娘娘”,表现出来的生疏便是更为明显了。诸位命妇看着,自然是心里更加明白:看来新晋太子妃和皇后的关系可不怎么好啊。也是,太子本就不是皇后亲生,谈不上亲厚,那么自然太子妃就更谈不上了。
待到筵席开始各自落座后,陶君兰便是笑着提醒一动不动的皇后:“皇后娘娘先饮一杯罢?算是我敬皇后娘娘一杯,祝皇后娘娘长寿安康。”
长寿安康。听到这四个字后,皇后的眉头剧烈的跳动了一下。深深地看了一眼笑得端庄温婉的陶君兰,皇后沉默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了。然后才又勉强的冲着那些命妇们一笑:“大家也都别见外,也别不自在。尽情享乐就是,今儿可是大好的日子。”

第一卷 第620章 得意

的确是大好的日子,不过却是陶君兰的好日子,和她半点无关。皇后说这话的时候,只觉得嘴里发苦,心里更是几乎要被怒火灼烧得几乎控制不住理智。
除了当年做太子妃的时候有过这样憋屈的时候,皇后还真没受过这样的委屈。
陶君兰倒是也不理会皇后的怒火中烧,只是笑着起身也饮酒一杯:“我也敬诸位一杯,但愿日子都能玩得痛快才是。”
底下的命妇们立刻便是忙争先恐后的应和。一时之间场面热闹非凡。
总体来说,这一场宴会还是挺愉快的。除了让陶君兰疲乏得不行之外。不过看着皇后在借口身子不大爽利先行一步时候的神色,她却是只觉得痛快。
皇后到底是忍不住了,不过这样一来,却是更加显得落荒而逃了。命妇们也就更加会坚定的觉得,将来皇后必然再翻不起什么大浪来,皇后失去了威严,已是不必要再跟随了。
皇后这一走,王夫人便是上前来不温不火的和陶君兰喝了一杯酒,然后以只有两人才听见的声音祝贺了一句:“但愿太子妃永远都这般的威风才好。”
陶君兰只当没听出王夫人这话里的意思,微微一笑平静相对:“承蒙王夫人吉言。若真如此,王夫人你看着想必也会高兴才是。”
王夫人终于忍耐不住,冷冷的丢下一句:“我赠送太子妃一句话,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说完这句话,王夫人便是悻悻的找了个借口也是提前走了。
袁琼华倒是没走,笑盈盈的上前来,诚恳热情的敬了陶君兰一杯酒。然后意有所指道:“狗儿若是叫得不好听,也犯不着生气,人还能和狗计较?”
陶君兰虽说不大喜欢袁琼华的奉承,可是却也不得不承认袁琼华的奉承让人心里很舒服,尤其是这一句话,更是说的恰到好处。事实上,她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狗儿也会咬人呢。”陶君兰低声一笑,然后看了一眼袁琼华别有深意的说了这么一句。
“怕什么?”袁琼华嗤笑一声:“我替太子妃您看着呢。”
“无妨,狗儿若是真想咬人了,不妨直接拔掉它的利齿就是了。”陶君兰微微笑着,说出来的话却是冷酷:“你说是不是?”
袁琼华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陶君兰这话说的不仅仅是王夫人,也有些敲打自己的意思。心里顿时颇有些不舒服,不过这点不舒服在看见了陶君兰身上杏黄色的太子妃常服的时候,彻底的消失不见了。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默默的诵念了即便这句话之后,袁琼华只觉得心里再度平静下来。于是冲着陶君兰一笑:“这个法子极好。”
正好此时沛阳侯夫人和陈夫人结伴上来与陶君兰敬酒,二人便是自然而然的不再说话,各自走开了。
陈夫人笑吟吟的看着陶君兰,眼里是由衷的高兴,只是态度较之以往却是又多了几分恭敬:“早年我就说,太子妃并不是普通的人,果不其然今日一语成谶;。”
陶君兰被陈夫人这么一夸心里倒是有几分不好意思,不过却也明白陈夫人这般吹捧她的意思,当下大大方方一笑:“陈夫人谬赞了。”
沛阳侯夫人恰到好处的接过话头去:“陈夫人这话可没错。”接着便是细细的罗列了陶君兰的一番好处,又将自己熟识的命妇们拉过来和陶君兰介绍。
以往还是端亲王侧妃的时候,因怕别人说李邺结党营私,所以陶君兰并不曾过多的接触这些命妇,此时倒是真大部分都是不认得的。沛阳侯夫人这般做,也是投其所需。
陶君兰自然也是给沛阳侯夫人面子,格外的做出看重沛阳侯夫人的样子来其实就算沛阳侯夫人不做这些,她也是一样愿意给沛阳侯夫人体面的。这些年,沛阳侯夫人对她不错,哪怕是为了投桃报李,她也不会亏待了沛阳侯夫人。
待到筵席结束的时候,陶君兰几乎是整个人都撑不住了。一坐上肩舆之后,她便是不肯再端坐着维持仪态了。而是一下子瘫软了下去,靠在靠背上却是一动也不想动了。
红螺在旁边看着,虽然想提醒陶君兰注意仪态,可是看着陶君兰那幅疲倦的样子,她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了,反而心疼得不行。便是想着让陶君兰歇一歇也无妨。
不过,陶君兰却是没让直接回端本宫,而是叫人去太后那儿。
太后果然也没午睡,正等着她呢。
陶君兰笑着给太后行礼,太后摆摆手;“虚礼就免了吧,你今儿也不轻省。你和我说说册封大典的情况。”
既然太后这样说,陶君兰自然也就没再客套,自己在太后跟前坐了,然后仔仔细细的将册封大典描述了一遍。自然,也包括皇帝一反常态突然对李邺亲昵慈爱起来。
太后闻言沉吟了片刻却是笑起来;“这是好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