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鸣宫阙+番外 作者:顾婉音(云起书院vip2014-11-10正文完结)-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有些惊讶了:“如今我已经六个多月的身孕,王妃七个多月快要满八个月了。再有两个月,咱们府上就要添丁了。日子过得真快。”
被陶君兰这么一说,李邺也顿时觉得时间过得快,当下也是有些感慨。想了想便道:“刘氏那头不必操心,她自己早已经准备好了。倒是你,要不要现在就去寻了可靠的产婆和奶妈?不然到时候手忙脚乱的,也怕找不到满意的。”
陶君兰想了想,倒是也觉得的确如此,便道:“是该慢慢寻摸着了。”
李邺将此事直接揽下:“那回头让周意去办这个事儿。”
八个多月的身孕,即便是躺在那儿,也是高高的凸起着。尤其是刘氏清瘦,越发显得腹部大得触目惊心。陶君兰每次去请安,倒是都有点儿不敢看了。
许是久躺的缘故,刘氏的面色一直都显得十分苍白,几乎是透明没了血色,以至于皮肤底下的青筋一根根看起来格外分明。这次怀孕,简直就像是耗费了刘氏大半的精血一般。
不过刘氏抚着肚子的时候,神情却是格外的温柔和专注。
因为怀孕的艰难,如今管家的事情,倒是几乎都由古玉芝全权做主了。不过,古玉芝到底是女官出身,管家也的确是一把好手就是了。古玉芝对刘氏始终十分尊敬,事无巨细,总是要问过刘氏的,即便是刘氏每次都没有那个精神,仍是让她自己做主。可古玉芝依旧如此,绝不更改。陶君兰看着都觉得繁琐。
也不知是不是怀孕辛苦,刘氏的脾气似乎也越发的暴躁起来。
有一次,刘氏的母亲上门来探望,陶君兰寻思着也该过去见礼,便是换了衣裳慢慢去了。结果刚进了院子,就听见屋里有一声清晰的瓷器碎裂声,接着就是刘氏唤人的声音。几个丫头手忙脚乱的进去了许久,这才又渐渐平静下来。
等到陶君兰进屋的时候,刘氏的神色还兀自有些余怒未消的样子,而刘夫人则是坐在床边,虽然强自平静,可却也不难看出眼角还有些发红,显是哭过了。
见情况不对,陶君兰自然也没敢多留,见了礼便是退出来了。
当天刘夫人竟是连在王府用饭也不曾,便是匆匆回去了。不过回去的时候,据说是带了两个大包袱走的。因了这事儿,府里少不得又传言了一阵子:说是刘家没落,每次来王府,都是为了打秋风的。
陶君兰觉得,这事儿也不见得是空穴来风。刘夫人每次过来,衣裳都不是什么时新的样式花色,多半都是旧年的。又一次,还穿的是府里春日分给各院的松花绿纹缎。这东西因是进贡,外头也买不到,所以肯定是刘氏给出去的。
一转眼到了重阳节,因李邺要进宫,而刘氏又要养胎,所以筵席上便是只有府里以陶君兰为首的几个女人。
因也没有别人在,所以自然谁也没觉得拘谨,不仅备了酒和席面,更是请了一个戏班子来热闹。
也不知是谁提起了刘氏,说着说着竟是说起了刘夫人。
红蕖向来是个嘴巴厉害又不自制的,登时一句话便是冒了出来:“有什么可得意的?她再要强,也架不住娘家不给长脸啊;。”接着又压低了几分声音,颇有些神秘道:“你们猜上次刘夫人来做什么的?是她的亲妹妹要出嫁了,办不出来嫁妆,让她帮着想办法!”
谁也没听过这样的话,登时倒是都有些走神了。红蕖这话,未免太过惊奇了些。要知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纵然有娘家艰难的少不得帮补一二,可也断然没有妹妹出嫁要姐姐帮着办嫁妆的道理。若是真的的话,倒是也不怪刘氏那般恼怒了。
红蕖见众人都听住了,便是又笑着说下去:“还有刘大人,听说前些日子得了一个美妾,花费了不少银子。刘夫人不肯给,两夫妻闹起来,险些没打起来。最后还是王妃送了些东西回去,这才平息了。”
红蕖说得详细笃定,倒是让人觉得有些奇怪——红蕖怎么知道的?
不过陶君兰却是觉得红蕖越说越是不像了,当下便是咳嗽一声,缓缓言道:“好了,都是些小道消息,也不知真假,还是别说了。”若是这些话让刘氏知晓了,也不知道心里会不痛快成什么样。刘氏怀孕已经不容易了,别再气坏了,那就是她们几个的不是了。
古玉芝也笑着打圆场:“清流之家,若真富得流油倒是让人觉得奇怪了。不过,哪里又有这么不堪了?这话可不能再传了。”
红蕖悻悻住口,掩饰般的夹了一个螃蟹来吃。
重阳节自是少不得赏菊的。王府里也摆了不少的菊花,有普通的,也有名贵稀有的。陶君兰怀孕精神短,也不想拘住众人陪着自己呆坐,便是笑着让众人各自寻乐子。
红蕖和桃枝两人走了,静灵心不在焉的也没起身,倒是古玉芝犹豫了一下,起身了却又坐了下来。且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陶君兰有些不耐,便是干脆不去主动询问,只当没瞧见。横竖古玉芝想说,不问她也肯定会说。
可古玉芝却是频频看向静灵,似乎并不愿意当着静灵的面儿说。这要是平常情况下,再怎么着静灵也肯定不会再留下来了。可偏偏静灵一直低头不知道想什么,心不在焉的也根本就没觉察古玉芝的异样,所以自是稳坐泰山。
最终,古玉芝迟疑着开口:“前两日我得了两盆紫菊,侧妃可有兴趣与我一道共赏?”
陶君兰看了古玉芝一眼,笑道:“罢了,我却是懒怠动弹。我记得这里放了两盆绿菊,不如去瞧瞧。”
古玉芝松了一口气,面上露出些许笑意:“绿菊却是比紫菊更稀罕了。”一面说着话,一面古玉芝便是来扶陶君兰。
红螺却是抢先一步扶住了古玉芝,微微一笑:“哪里能老烦古姨娘?还是奴婢来吧。”当然这倒不是怕累了古玉芝,而是不放心。
古玉芝看了红螺一眼,到底没再坚持。
一路行至廊下,陶君兰便是笑道:“古姨娘你有什么话,便是说罢。这里也没人会听见了。”懒得饶关子,干脆就直接来个开门见山。
古玉芝看了一眼陶君兰,也是微微一笑:“侧妃不如猜猜看,我想说什么?”;
第一卷 第173章 交易

古玉芝看了一眼陶君兰,也是微微一笑:“侧妃聪慧,不妨猜猜看我想说什么?”
陶君兰想了想:“和我有关?”语气里却是无多少试探,反而笃定。试问,古玉芝这般巴巴的凑上来,若不是和她有关,又是为了什么?
古玉芝笑容更甚,声音却是越发压得低了:“侧妃果然是聪慧之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没错,今儿我要说的事情,的确是和侧妃有关,而且还是和侧妃腹中的孩子有关。”
原本陶君兰还一直淡然,可听见这话,却是忍不住多少有些动容了:“到底是什么事儿?”即便心里明白可能对方是在故弄玄虚,可她也不敢拿自己的孩子冒险。做不到等闲视之。
古玉芝显然也是算准了这一点,当下言道:“这消息却是不能主动给侧妃的,侧妃须得答应我一件事情才是。”
天下没有白吃的馅饼,这个道理陶君兰明白,当下也不觉得奇怪,只问道:“先说说看是什么事情再说。若我做不到,那也就不能答应你了。”
“王爷最听侧妃的,侧妃若是能替我美言几句,让我多得些玉露,便是将这个消息给了王妃如何?”古玉芝笑吟吟的言道,倒是丝毫没有不好意思的样子,反而坦然无比,像是说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陶君兰却是被古玉芝这般大胆的言语弄得有些哭笑不得,当下只摇头道:“王爷去哪里不去哪里,又岂是我能左右的?罢了,你这个消息,我却是不能听了。”说完这话,她便是转身要走。
古玉芝却是忙拉住陶君兰的袖子:“侧妃别急,我也并非是定要你保证什么,只不过是这么提一提罢了。你多替我说几句好话,我也就满足了。”
“就这么简单?”陶君兰挑眉:“可若我不说,你也不知道不是么?”
古玉芝定定的看着陶君兰,语气笃定:“我信得过侧妃的人品;。”她这么一句,倒是让陶君兰不好接话了,当下摸了摸指尖也只能认了:“既是如此,你便是说来听听。”
古玉芝先是四下里看了一番,确定无人偷听之后,这才靠近陶君兰低声言道:“王妃对侧妃忌惮,欲以阴谋对之。上次王妃寻了大夫诊脉,便是为了探听侧妃腹中孩子的性别。而那次见红,其实也并非是摔跤,而是本就胎气不稳,突然见红。之所以要说是跌跤,其目的在于陷害。当时王爷大怒,命人彻查,结果查出丢石头的人,是侧妃院中一个小丫头为之。”
这话就有些意思了,陶君兰若有所思的沉吟片刻之后,忽然笑了:“你是说,上次见红那事儿,是为了嫁祸我?可是,我为何半点消息也没有收到?而之后,王妃又是如何肯善罢甘休的呢?”
古玉芝垂下眼睫,一脸羡慕毫不掩饰:“是王爷竭力将此事压了下来。为了平息王妃,王爷已经答应王妃,不管如何会将世子之位留给王妃的儿子。”
听见古玉芝这番话,陶君兰却是不知道自己心里算是讶异还是恍然。她当时便是觉得那事情不简单,不然李邺又何必瞒着她?可没想到,那事儿竟还是牵扯到了她的身上。真真是叫人觉得意外。更没想到的是,李邺竟是连问都不曾问过她,便是如此坚决的将事情压了下去。甚至于被刘氏算计了这么一回。
凭着直觉来说,她直觉刘氏最后之所以闹腾,就是为了让李邺许出这么一个承诺。而那时,李邺肯定会答应。一则,李邺大约一直就没想过要夺取长子该有的东西,二则事情闹大了,谁面上都不好看。三则,也是因为她的缘故。
刘氏可谓是机关算尽,将李邺吃得死死的。简直没给李邺半点逃跑的余地。
除了觉得刘氏太会算计之外,她更是不由得替李邺觉得伤心:试问,自己的妻子这样算计自己,他心里又该是个什么感受?换做是她,只怕不知有多难受。甚至李邺连此事说也不能说,只能默默的咽下肚去,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陶君兰不由得替李邺叹了一口气。
“王妃心机深沉,善于算计,侧妃最好还是防着些才好。”古玉芝微微一笑,轻声提醒:“上次那大夫,其实据我说知,诊脉只有五成是蒙对了。若是将来侧妃也诞下麟儿,只怕不会被容之。”
“可你也说了,五五开。万一真是个女儿呢?”陶君兰挑眉。
古玉芝却是面色不改:“若侧妃只想生这么一回,那自是不必担心了。否则的话,只怕迟早还是要和王妃对上。”顿了顿,古玉芝又言道:“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不妨再告诉侧妃一件事情:王妃将管家事宜交给我之后,我发现府中有亏空之象。长此以往,只怕王府即便是家大业大,也禁不住如此蚕食,最后只剩下一个空壳子。其实每次刘夫人上门,明着看包裹里不过是些布匹寻常之物,可是里头藏着的,却……”
古玉芝没将话说完,留下了无数想象的空间。这样一来,倒是比直接明说,更让人觉得明白她的意思。
陶君兰这下倒是真的诧异了,瞪大了眼睛只觉得不敢相信:“这怎么可能——”
府里的东西都是造册的,将来一查便知;
。刘氏真敢亏空的话,难道就不怕将来事迹败露?再说了,刘氏是王妃,府里的东西说白了其实也算是她的。她又何必这般?即便是光明正大的给,也没人敢说什么。当然,给的话,估计刘氏也不会太过,毕竟,嫁出去的女儿哪里还有要养活娘家的道理?弟妹再亲热,也比不上自己的孩子亲热。王府这些家底,将来是要传承下去的。说白了,到时候还不是刘氏儿子的?
所以,陶君兰只觉得完全是无法理解这个行为。
古玉芝略有些可笑的看了陶君兰一眼,悠然道:“那毕竟是她的弟弟妹妹,她还能真不管?再说了,留着也是便宜了庶子们,王妃自然也不心疼。她亏空了,却也不一定全给了娘家,给儿子留着也是可以的。至于查——等到时机一成熟,销毁了证据,还怕什么查?”
“可现在你知道了不是吗?”陶君兰冷静下来,淡然一笑轻声反问这么一句。
古玉芝摇头:“知道是一回事儿,有证据又是一回事儿。我帮着管了这么久,如今也是洗不清楚了。只怕到时候会被人反咬一口。况且,她对我也是十分信任。因为她觉得,我和你肯定是不对付的。”
“难道不是?”陶君兰挑眉,轻笑出声。“我可不记得我与你交好过。”
“谁不知道,在王府里和你作对,就等于在和王爷作对?我再没有眼力,这点还是能看得出来的。”古玉芝苦笑,一脸的平静:“我也得为了自己以后打算。我又不糊涂,我自是知道什么样的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在府里,最不能得罪的人,心里很明白,绝对不是王妃。王爷看似温和,可却是真正的主宰。王妃有诰封护身,有正妻名分护身。我又如何敢与之相比?”
不得不说,古玉芝这样的想法才算是真正的通透。刘氏处处想要将李邺捏在手心里,掌握王府,却是错了。夫妻之间,若不能互相敬爱,又算什么夫妻?而李邺虽然温和,可是谁又能不敬他?身份在那儿摆着,刘氏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压制住李邺。只不过现在李邺是不愿意和刘氏计较什么罢了。
陶君兰看住了古玉芝,半晌不言,许久才轻声想询:“这么说,你是不打算和王妃走一道了?难道你就不怕王妃对付你?”刘氏想要对付古玉芝,却也是轻而易举,而且:“别忘了,你能进府,也全靠王妃。”
“她让我进府,为的是自身。却不是为了我。而至于她知道后是什么反应——想必侧妃不会将今日的情景说出去,而我也不会自讨苦吃。所以,一切不过是神不知鬼不觉罢了。我和侧妃只是做了一场交易罢了。至于以后这个交易还会不会有,那又是另外的情况了。”
“你倒是算得精明。”陶君兰笑骂一声,却是也没真打主意要将古氏怎么样。“这桩交易,对我也有好处,我便是什么都不说了。以后若再有这样的事情,你也可再寻我交易就是。只要我能做到的,都可以。”
刘氏心机太深,将古氏作为一个探听消息的存在也没什么坏处。只是古玉芝不为她所用就是了,也算不得什么收买人心。就如同古玉芝说的,不过是交易罢了,各取所需,谁也妨碍不了谁。至于将来,那是将来了。反正,她也只求起到一个防范作用,并不奢望借此来要将刘氏怎么着。
而事实上,她也从未想过要将刘氏怎么着,不是吗?从始至终,折腾的都是刘氏罢了。以前她可以假装不知,可是一旦牵扯到了孩子……人都是自私的,虚无缥缈的君子行径,并不能保障孩子的安全,不是吗?;
第一卷 第174章 巧合

关于古玉芝的那番话,陶君兰自是没有告诉李邺。既然李邺当初并不曾告诉她,那么她就该一直装作不知道,不然岂不是辜负了李邺的那一番心意?
至于古玉芝说那番话的目的,陶君兰心里也隐隐约约的有猜测,不过却是没有点破罢了。
重阳一过,天气骤然变冷。府里的事情自也是陡然多了起来,首先冬衣得准备起来并且尽快发放了,还有各处取暖的炭等,一样样的都是麻烦又琐碎。不过这些却都不必陶君兰操心,她只管该吃吃,该睡睡就行了。
天冷了,自然上床的时辰也就提前了。哪怕不睡,只躺在被窝里暖着也是舒服的。二人并头靠坐在床上窃窃私语,无形之中更见亲密。不过这般唯一的坏处,就是每每陶君兰的衣裳总在不知不觉间被解开了。不过每次她都要等到李邺温热的手掌贴在自己的肌肤上,才能发现这个事实。她有心想说,可是偏每次都被李邺岔开了话题。
譬如今日,当陶君兰感觉到李邺手掌覆住了自己的胸前,忙扭了扭身子想要躲开,更是嗔怪又无奈的瞪了李邺一眼。不过还没等到她开口说话,便是听李邺忽道:“今年冷得这般早,北方那边肯定已经下雪了。也不知道日子过得如何了。若是再厉害一点,只怕会有雪灾。到时候朝廷又要忙碌了。”
陶君兰一怔,自然也是忘记了原本的话,忙追问:“会这么严重?”
李邺苦笑一声:“北方甚至有地方一夜不清屋顶上的积雪,第二日直接屋顶都被压榻的情况。你说严重不严重?还有作物,虽说瑞雪兆丰年,可雪大了,来年化雪的时候,成了涝,那就又是灾了。”
“可老天爷的事情,谁能干涉?”陶君兰也叹了一口气:这年头,谁活着都不容易。那些蛮荒之国只瞧着中原这边富庶,可哪里又处处都似江南苏杭一般呢?穷苦艰难之地,同样也是到处都有的。
李邺又轻声道:“若情况真严重了,怕是朝廷会派人去查看,然后再斟酌着赈灾。”
陶君兰心中一动,也顾不得李邺无意识游离的手掌,只看住了他:“你想去?”
“我想去瞧瞧。总不能一直在京城里困着。”李邺言简意赅:“而且,我也想趁机出去办点事情;。”
陶君兰估算了一下日子:“就看什么时候出发,若是时间晚了,只怕赶不及回来过年。”而且孩子出生只怕也是赶不上。
“所以我想尽快出发。我已经请人提示了父皇,只怕这几日就会有结果。”李邺言道:“而且我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