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鸣宫阙+番外 作者:顾婉音(云起书院vip2014-11-10正文完结)-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府里这么一来守卫力量怕是就不够了。”古玉芝一下子点在了要紧处,随后又有些懊恼的看了陶君兰一眼,似生怕陶君兰误会什么,忙又补充解释:“倒不是我不担心王爷,只是府里也不敢放松。王爷这么一离开家,府里全是女眷……”
“我自然明白这其中的紧要。”陶君兰叹了一口气,双眉蹙起:“哪一处都是重要的。若因为这事儿的缘故府里出了什么事情,我也推不开责任。可也不能因为怕担当责任,就什么也不做。”
古玉芝点了点头:“的确是这么个道理。”
陶君兰又叹了一口气:“其实,若是王妃身子好,说不得还能进宫去求助。可眼下……”当然,她也不是不可以进宫去求情,可毕竟现在事情都张扬开来,她这么大刺刺的进宫去了,倒是连累了沛阳侯府。而且,也有些越主代庖的意思。更会让人觉得,端王府不懂规矩。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古玉芝也有些遗憾:“王妃那样子,哪里起得了床?就是满月的事情,我如今去与王妃商量,多数也都是叫我做主,有时候甚至见都不见我。精神短得厉害。听说,也就是小公子,才能让王妃打起精神来坐一会儿。”
陶君兰倒是不知道刘氏竟然虚弱成了这个样子,倒是半晌说不出话来。
“关于抽调人手这事儿,王妃是什么意思?”古玉芝见陶君兰不语,只以为是还为了抽调人手的事情有些不大舒服,便是忙又试探着问了一句:“不管怎么说,王妃也是府里的主母,纵然身子不爽利也该告知一声;。”
“王妃自是同意了。”陶君兰瞅了古玉芝一眼,自然知道她这是不想担责任,唇角似笑非笑的翘了翘:“王妃的意思是,具体的事宜我们两人商量着办。”
闻言古玉芝倒是松了一口气:这有人担着责任自然也就不怕了。当下她轻笑一声:“既然如此,那此事咱们自是要尽快办下来才好了。只是不知道,这具体怎么做,抽调多少人,侧妃又是个什么意思?”
“府中如今有多少家丁?”陶君兰也没客气,直接问道。
古玉芝回想片刻,“大约也就百来十号人可以抽调走。本是有两百的,不过怎么也要留下一部分守着府里——”
“那就将能抽调出来的全都抽调出来。”陶君兰断然做出了决定:“府里人手不够的话,就将府中的壮实婆子都派去顶上!但凡被选中的,一个月再领一份月钱!府里的人不少,怎么也够了。况且,这是京城,谁敢在这里生事?”更别说跑到一个王府里生事了。
“这个办法不错。”古玉芝眼前一亮:“不过就是这个月府里的开支就要大得多了。派遣出去的人,必然也要多给些银钱的。”
“嗯,府里几个大庄子上,也去募集一下。但凡愿意去的,跟府里家丁领一样的月钱。”陶君兰又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况且现在是冬天,地里的活计也不忙,人都闲着,肯定有不少人愿意去。
古玉芝自然是满口都应了——陶君兰几乎算是将事情都安排妥当了,根本不用她分神半点的。至于找她来,估计也就是做个样子,另外再让她帮着操办罢了。毕竟,现在陶君兰身怀六甲,行动都困难,更别说办事儿了。
“好好办吧,只要王爷平安归来,这里头便是有你的功劳。王爷素来是个重情义的,定不会亏待了你。”陶君兰意味深长的提点了一句,顿时就瞧见古玉芝会意一笑。显然对方已经是明白了她的意思。
陶君兰也没功夫再闲话什么,当下便是直接道:“此事宜早不宜迟,你快去办吧。我等你的好消息。”
“是,侧妃只管放心。”古玉芝就差没拍着胸口打包票了,神色一片笃定:“这事情我一准办妥。”
送走了古玉芝,陶君兰松了一口大气,随后又吩咐红螺:“去,你悄悄的去将周意给我带过来,我问他几句话。”
因周意是个太监,所以倒是不用避讳什么,红螺轻声应了一转身忙出去叫周意了。虽未多问一句,却也忍不住心里嘀咕起来:这个时候见周意,是什么意思?要做什么?周意是端王爷的心腹……
陶君兰看了一眼在屋里伺候的緑翡,故意对着丁嬷嬷叹了一口气:“嬷嬷,我这心里,实在是担心得很。你回头替我在佛前上柱香,请佛主保佑王爷才是。寺庙里,也让人送些冬衣被褥去。”
丁嬷嬷也不知是不是猜出了陶君兰的意思,还是真的有意安抚,当下只道:“王妃也不必担心,王爷洪福齐天,自有神佛护体,定会平安无事的。”
陶君兰却是蓦地红了眼睛,抽出帕子来按了按眼角,哽咽道:“嬷嬷有所不知,王爷虽是王爷,可到底……就怕地方上官员不上心,王爷又是个软和的性子,不知道计较;。到时候受了什么委屈也未可知。而且如今情况凶险,万一被推出去做了挡箭牌,那王爷……我又怎么能够不担心?”
含含糊糊的说了这么一番话,虽然不清不楚的,可也不妨碍人猜测出完整的意思来。倒是比说清楚道明白了更有效果。
丁嬷嬷也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的确是这么着,老奴心里也担忧得很——”
陶君兰眼角瞥见了緑翡一副凝神倾听的思量摸样,心头浮上来一丝冷意。随后她有和丁嬷嬷说了一番话后,周意便是来了。她也就顺理成章的将緑翡打发了出去:“緑翡,去厨房瞧瞧点心做好了没有,做好了装一盒子,一会儿让周意带去吃。”
緑翡忙应了一声,躬身退了出去。
估摸着緑翡走远了,陶君兰这才冲着周意开了口:“可知道今儿我叫你来是为了何事?”
周意摇摇头:“侧妃的意思,奴才猜不着。”
“我且问你,北方的情况如何了。”陶君兰冷着脸,眼神严厉的盯着周意,浑身气势外放,倒是颇有些让人惧怕的意思。
周意倒是没见过陶君兰这幅样子,加上又听见这番问话,顿时心头重重一跳,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只怕陶君兰是什么都知道了。既然知道了,他也就没必要再瞒着了,当下来了个一五一十:“是,北方现在情形很不乐观。天寒地冻,屋子塌了也没法再修,粮食虽然掏出了一些,可是到底不够度过冬日的。再加上这么冷,没个地方避寒,已经冻死了好些人。可朝廷也没有那么多的地方能安置人,所以难民们躁动得很厉害。”
“那王爷呢?”陶君兰最关心的,当然还是李邺。
周意沉默了一下后,才郑重其事的回道:“王爷只怕很危险。地方官员怕担责任,肯定不敢镇压过分,而恰巧王爷又朝廷派出去的人里头身份最高的。只怕少不得要接下这个烫手山芋。除非,王爷立刻以回报朝廷的理由离开。否则……”
陶君兰苦笑一声:“以王爷的个性和盘算,只怕怎么也不会离开。”李邺是有大抱负的,他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这一次虽然是危险,可是更大的是机遇。一旦处理好了这件事情,那么肯定就能够让皇帝刮目相看。到时候,自然也就会有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
周意意外的看了陶君兰一眼,有些没料到她竟然说得这样准和笃定。的确,他也觉得端王肯定不会回来,而是会抓紧这次机会。
“我打算从府里抽调一批人过去帮忙,另外,王爷的那几个私庄上,我也会募集一批人。至于粮食和避寒冬衣被褥,我也打算从商铺里的盈利中拿出一部分,先买了送过去应急。你觉得如何?”陶君兰轻声的道出自己的打算,征询的看向了周意。
周意思量片刻,最终点点头;“虽然杯水车薪,可是到底比没有强。王爷现在缺的,怕也正是人手。”
“但是此事至关重要,交给别人我不放心,私下里那批人,我要你亲自带过去。”陶君兰紧紧盯住周意,道出最关键的一句话。
周意愣住了,随后反应过来后便是断然回绝了:“此事不行!”;
第一卷 第183章 打尽

周意愣住了,随后反应过来后便是断然回绝:“此事不行!”
陶君兰并不言语,只盯着周意,等着他给出一个满意的解释。
周意低声解释:“奴才留在京里,还别有用处。王爷临行之前,曾吩咐奴才,不管发生了何事,绝不可离京。奴才不敢违背主子的命令。还请侧妃原谅则个。”
“京城里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非要你不可?”陶君兰双目灼灼的逼问;“竟是比李邺他的性命还要重要?你是李邺的左膀右臂,此时你若不去,谁去?只留王如一人,可忙得过来?”
然而即便如此,周意仍是不肯松口,只道:“不行,奴才不能离开京城。而且,侧妃却是低估王爷了,王爷身边又岂止是我们两个人可用?能人异士也是不少的。还请王妃放心就是。”
陶君兰听了这话,顿时禁不住就是一声冷笑:“京城到底是什么事情,竟是这般重要?”
周意闻言,张了张口,却又硬生生闭上,半晌才道:“奴才要将京中动向一一收集,然后让人带给王爷知晓。”
可陶君兰却不相信,咄咄逼问:“是吗?这样的事情,我就不信只有你一人能办。你也说了,王爷身边能人异士不少。想来,能办这事儿的也不少吧?”
周意额上沁出一层密密麻麻的汗珠,却是不肯再开口了。倏地周意冲着陶君兰跪下了,直直道:“不管侧妃怎么说,奴才都不能违背了王爷的吩咐。”
陶君兰定定的看了周意一番,最终挥了挥手,有些疲乏的将身子的重量都靠在了软垫上:“罢了,我也不勉强你。既你不能离京,但是这可靠的人你却是要安排一个,这事儿反正还是交在了你手上。”
周意闻言,顿时松了一口大气,“奴才定不负侧妃信任。”
周意出去后,陶君兰却是看向了丁嬷嬷,突兀道:“嬷嬷觉得呢?”
“怕是另有隐情,不过说不准到底是为了什么。”丁嬷嬷压低声音言道。兴许是真为了公事,可瞧着周意那样……所以她才会说说不准。
陶君兰也是这个意思。可她的直觉却是告诉她,周意之所以支支吾吾不肯说明,不是因为要办的事情有多隐秘,而是怕这事儿是李邺交代的不许他告诉她。至于为什么不告诉她……大约,是怕她心里有负担;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猜测,只是她的第六感告诉她,这个猜测只怕就是真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会如此轻易放过周意,不再追问。毕竟这事儿真确认了,她倒是反而真的觉得尴尬了。总之,若是真的,她领了李邺这份情就是了。
不多时陶君兰的心思平复下来,她复又睁开眼睛,低声吩咐丁嬷嬷:“派人好好盯着沉香院的动静,尤其是緑翡。”
丁嬷嬷低声应了,见陶君兰疲惫,便是心疼道:“侧妃躺一会儿吧,今儿也劳累一日了。回头吃晚饭的时候,我叫您。”
“嗯,晚上我想吃点酸辣的,你让青姑姑给我吧?”陶君兰忽然觉得莫名想吃酸的,一想起来更是禁不住口舌生津,大有除了这个味道别的都不想吃的架势。
丁嬷嬷倒是不见怪,反而笑呵呵一脸欢喜的应了:“好好好。”酸儿辣女,想吃酸当然是好事。至于辣么……就直接忽略好了。
陶君兰一觉眯完,却是已经足过去了一个时辰了。刚醒来有些口渴,不过还不等她吩咐,红螺就已经捧了茶上来服侍了。咕咚咕咚的喝了两大口水之后,她这才觉得整个人都清醒过来了,当下眯着眼睛问:“怎么也不叫我?”
“今儿没午睡,多睡一会儿也无妨。”红螺笑着答道,一面答一面利落的服侍陶君兰穿衣裳起来。“侧妃想必饿了,我这就去让厨房送饭菜过来。”
青姑姑做的是一盆酸辣春笋鸡皮汤,里头有火腿,还有冬季里难得一件的绿色菜叶。盛了一碗喝下,陶君兰只觉得四肢百骸都被一股暖流冲刷而过,整个人都是说不出的舒坦。喝过了汤,陶君兰才瞧见另外一盘辣椒炒肉片,顿时惊奇了:“这天儿怎么还有这个辣椒?”
红螺顿时笑起来:“可不是稀罕?我也觉得奇怪,特地问了一声。原来是暖棚里弄出来的。是宫里送来的。听说是用透明的娟纱弄了好几层做的屋顶,用竹杆子弄成简易不透风的房子,日夜让人在里头生着火炕,好不容易才能弄出来。”
陶君兰一听,顿时啧啧叹了两声;“那可真是不容易,只怕一颗辣椒都能顶的上一个同等大小重量的银子了。不过,这法子如此繁琐,也难为有人想得出来。”
“这天底下的人为了银子,哪有想不出来的?”红螺闷笑一声;“侧妃也说了,这辣椒这样金贵,能赚多少银子?自然有的是人趋之若鹜。”
陶君兰想想也是,不过随后还是道:“不过也不是人人都能弄出来的,能赚这个钱,也是人家有本事。”
红螺附和一声;“那倒是。”顿了顿又替陶君兰布了一筷子的青菜:“侧妃有些上火,多吃点绿菜。”
其实这一顿饭,统共也就三个菜一个汤,分量也都不算多。若是陶君兰胃口好,倒是不会剩下多少,也算不得浪费。这样的配置,其实也算是寒酸了。毕竟一般富贵人家,那顿饭不是七八个菜?更有讲究的,十多个那也是有的。不过陶君兰这些菜,贵不在数量,而在内容上。除了一个青菜是寻常些的,一个辣椒,一个鲜蘑菇烧小鸡,那还有一个嫩笋鸡皮汤,哪个不是金贵的?蘑菇和笋都是南边快马运过来的,都是贡品。辣椒更是稀罕。就是权贵人家,也不定能吃上呢。甚至后妃里头,要是不受宠的,看叶别想看见。
之所以能吃上这些,其实还是李邺的份例里拨出来的;。李邺虽然人不在京里,可该有的东西一样会送来。李邺早就说过,送来之后的东西,先让沉香院悄悄的挑过一遍了,再送去主院那边。虽然只能悄悄的,可也是占尽了好处不是?再说了,这样隐蔽也是为了给主院那边脸面。
可以说,陶君兰就是李邺的心尖尖也不为过。
吃罢了饭,红螺这才又跟陶君兰说了一件事儿:“舅爷那边的信,今儿傍晚送到了。那时候侧妃刚睡下,就没敢惊动侧妃。”
陶君兰又惊又喜:“果真?那快去拿给我瞧瞧。”自从李邺帮她安顿了陶静平之后,几乎每个月她都能收到一封信,当然她也能回信。这个举动,便是让她多李邺又悄然的多了几分感激和感动。若不是真心替她想着,李邺又何必做这样的事情?
陶静平的信也不算长,除过开头的问候之后,便是讲述了自己的状况,平安与否,或是气候如何,又或是几件趣事儿。末了之后,再嘱咐几句,便是完了。
看过信之后,陶君兰自然也顺带提起笔回了信。只是装信的时候,忽然倒是想起来一件事情:她这次倒是可以给李邺带一封信去。倒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说,只嘱咐他几句也是好的。
这样一想,陶君兰顿时按捺不住,提笔来就写。越写越是觉得想说的话也不知道有多少,足足写了两篇了,却还没能写完。
最后待到写完,落下最后一句思念后,陶君兰才知道自己写了足足有三页之多。要知道,这全都是蝇头小楷,这三篇下来,少说也有几百字了。实在是有些太多了。她又将信读了一遍,末了倒是不觉得自己啰嗦,反倒是遗憾信纸太少,许多话都不能写上去。
第二日,陶君兰便是将两封信都给了周意。周意掂量了一下给李邺的那封信,背过身的时候忍不住带上了一丝笑:王爷瞧见了,也不知道多欢喜。
当天,周意又推荐了一人上来,陶君兰也没见,只借着周意的口嘱咐了几句后,便是让那人带着人和东西都出发了。
第三日,知道所有人都出发后,陶君兰的心也就放下了许多——这么多人去了,总也能派上用场的。至少,李邺的安全是无忧了。
而也正是第三日,丁嬷嬷悄悄回了陶君兰:“緑翡有动静了。今儿早上一大早,就偷偷的和一个扫地婆子咬耳朵。那婆子不在府里当差,每日扫了院子后,便是要出府去的。”
“也就是说,能将消息带出去。”陶君兰饮一口花茶,如此言道。
丁嬷嬷默认了。
“那知道说了些什么?”陶君兰又问。
丁嬷嬷道:“怕被发现,没敢靠近。不过,说了不少。”
“那婆子的身世清白与否?”陶君兰眼底闪过一丝凌厉,不过很快又缓和了。緑翡果然是安插进来的眼线,如今,也终于开始往外递消息了。而且,还有同伙。看来,皇后的手笔不小啊。幸而平日她和李邺都算小心,不然有再多的秘密,只怕也瞒不住皇后吧?不过,她等了这么久,虽然暂时不能一网打尽这些眼线,可是却能看看到底都有些什么人。;
第一卷 第184章 阻拦

即便是每天担心得不行,可是依旧没有什么李邺的消息传回来。反而李钰的满月宴倒是一天天的逼近了。因决定了要大办,所以自然是不能马虎了,几乎提前五日就开始准备了。帖子更是一早就送了出去。
因刘氏不管事儿,所以古玉芝最近汇报的人也变成了陶君兰。没办法,谁叫陶君兰是侧妃?除了李邺和刘氏这个正妃之外,府里最能做主的也就是她了。所以,即便是不想操心,她也不得不操心起来。毕竟,这满月燕若办得不好,丢人的李邺,是端王府。
满月宴事情琐碎,再加上古玉芝又是个谨慎性子,事无巨细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