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路-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毕竟他还是对夏侯渊充满了关心。 
  胡车儿连夜又离开了陈留城,夏侯敦在第二天就下达了准备作战的命令,他是关心则乱完全没有想到夏侯渊为什么没有写信的问题,城内的众将也都以为夏侯敦是得到了确实的消息,因而都在等待夏侯渊撤退并且支援这里,又过了没有几天,果然徐州军营突然在夜里火光冲天,夏侯敦得到了消息以后马上披挂整齐亲自到城楼观看,果然见徐州军营中火光冲天,喊杀阵阵,无数的人马往来冲突,也分不出各个数来,突然间一哨人马约有千余在敌营中如入无人之境,破开层层敌军,竟然直杀到城下,当中一人对着城上喊道:“快开门啊,我是胡车儿,右将军的兵马已经到了,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去啊。”夏侯敦一见果然是胡车儿,忙下令:“快将城门打开,放他们进来!”下面的士兵慌忙打开城门放下吊桥。 
  夏侯敦身边的李典一皱眉,心中隐隐觉得有点不妥,对夏侯敦说:“大将军,我觉得什么地方似乎有点不对劲,为什么右将军没有和他一同回来,会不会和敌人有关系?”夏侯敦听他这么说心中也开始画起了魂,但是还没有改变命令。 
  这个时候下面的城门已经打开,胡车儿一马当先冲进城内,身后的千余人马也紧随其后,刚刚进入城内,突然大家将自己手中的火把都投掷到附近的易燃物上,顿时城门附近也是一片火光,夏侯敦一见大惊,知道事情不妙,这个时候醒悟的已经太迟,本来混乱万分的徐州军营突然间所有人都转向陈留城,竟然连道具都不用换,径自向城门杀来。 
  今天晚上不一定更不更新了,大家不要有太高了期待了 
  这时的夏侯敦终于明白自己上了当,可惜醒悟的已经晚了一点,虽然在曹军的围攻之下,这些杀进城来的奸细没有能继续扩大战果,但是他们却完成了自己骗取城门的任务,后面的徐州军与身着曹军服装的“伪曹军”蜂拥而至,城上的敌人需要两面作战,自然难以兼顾,很快城内的徐州军就越来越多。 
  夏侯敦在人丛中往来冲突,他一人虽勇,却难敌千军万马,现在他最希望的事情就是可以找到胡车儿,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但很显然,这个想法的难度有些高,如果不是李典乐进见机将他拉走,恐怕被分尸的就是他老人家。 
  曹军已经被困多时,还能坚持完全是有城池在的原因,如今城池已经成为自己和敌人共有的财产,而且看样子敌人正在控制的地盘还在缓缓增大,大家的心中都没有了斗志,如同无头苍蝇般撞来撞去,夏侯敦和现在城内的众将都已经无法再控制局势,只好使用三十六计里最霸道的一招——走为上计。 
  随着他们的突围,城内的曹军也终于找到了一条宣泄的通道,于是乱七八糟的跟着夏侯敦开出来的路冲出城去,围城必阙,程玉在当初设计营盘的时候就是虽然可以控制住城门,却也给大队人马留下一条通路,即使走这条路会遭受巨大的损失,以现在曹军的状况也别无选择。 
  洪水开闸,瞬间泄了各干干净净,陈留城内的战斗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不过个把时辰,徐州军已经控制住了陈留的的各处重要单位,看来那些烧掉的干草一点也没有浪费,得到了粮食也比草堆要多。对于夏侯敦,程玉也没有太费力追杀,虽然他知道有夏侯敦在,日后难免会成为自己的心病,但是以他的性格和身份,要他投降自己似乎还有一点难度,说干掉他自己又有些不忍心,还不如当根本没有想到,就让他这么逃走了也好。 
  随着雷声大雨点小的陈留战役结束以后,程玉发现自己的损失比预期的要少上很多,多亏了胡车儿这个大功臣,(程玉心里偷偷在想:每次被刺都有点收获,下回谁会来刺杀我呢?)自己不费吹灰之力解决了陈留城,现在兖州之敌已经成为瓮中鳖,就算不进攻,最后也可以饿死他们,不过有这样一只人马放在那里,多少还是有点不爽,因此程玉开始谋划除掉兖州夏侯渊部的行动。 
  这么说其实已经晚了一点,在他进攻陈留之前,已经有人快马飞奔兖州,针对夏侯渊的阴谋已经同期举行了。 
  这些天来,兖州的夏侯渊都有些心绪不宁,现在的他已经被逼到了绝路上,面前的太史慈军已经和自己对峙好久,一直与自己不离不弃,却也不主动攻击自己,只是远远的监视着自己,要不是为了大局着想,自己还真想和他决战一场。 
  不过现在也不知道孟德的人马回来没有,虽然兖州城池坚固,物资丰厚,可是如果一旦被敌人包围这里就成了一座孤岛。前一段时间已经听说徐州军攻占超歌进逼陈留,也不知道元让能不能对付的了程玉,他那里也是刚刚遭到过失败的军马…… 
  所起来自己也曾经问过号称智囊的荀公达,可惜就连他也对眼前的形势一片茫然,看来决定自己命运的因素已经不在自己这里而是在上天。 
  就在夏侯渊每天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有士兵为他送来一封书信,夏侯渊一见封皮,虽然没有惊喜,却也十分激动,上面的字体他再熟悉不过,小时候自己就经常见到,如今看到却不知道里面的内容是吉是凶。 
  当他压抑着自己心里的紧张看完书信以后,却陷入茫茫的失望之中,元让的信上写的很明白,恐怕孟德已经在敌人的手上吃了亏,现在自己和元让已经成为孤军,其实说起来大哥那里比自己的状况还要好一点,毕竟陈留还有路可退,自己却是完全孤悬于敌境之内。他的劝告没有错,兖州之失不过是个时间问题,自己也许只有和他合兵一处才有生路。 
  同时夏侯渊也在安慰自己,现在不是逞英雄的时候,自己身边跟随的都是曹军的精锐,如果让他们尽数折损在这里,恐怕曹家在以后的数年之内都难以恢复元气,到时候不过是一块任人宰割的鱼肉而已。 
  夏侯渊越想越怕,再也不敢停留,马上命人传令下去,全军整备行装,准备撤兵会陈留。 
  听到这个消息,荀攸与于禁都有些奇怪,两个人各自来到夏侯渊这里,希望听到他的解释,看到夏侯敦寄来的信件以后,两个人都陷入深深的震惊中,曹军虽然经常遭遇败仗,但对于其他对手来说,最后的胜利从来逃不过自己的手心,想不到遇到程玉以后处处受到压制,莫非他真是主公的克星? 
  眼下两人想的也只能有这么多,他们也都赞同夏侯敦的想法,两军合在一处的战斗力总比分散开要强,何况万一到时候后面的追敌没有赶上的画,或许两军合力的情况下还可以打程玉一个措手不及,就算最不济的情况只要被自己和夏侯大将军的兵马合在一处,起码可以保障几分突围的胜算,他们也是和自己的战友一样,完全忘记了追问一下夏侯渊送信人在哪里,想当然的以为夏侯渊是得到了确实可靠的消息。 
  第二天夜里,曹军悄悄的开拔出兖州城,夏侯渊下令放火烧掉兖州所有带不走的积蓄,却被荀攸制止,夏侯渊多少有点奇怪,以荀攸的性格,平时似乎也比较狠辣,今天怎么突然这么仁慈起来,却听荀攸解释说是怕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对人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至于城内的东西,他已经安排下人手,等自己撤的远一点后再放火烧城。 
  当夏侯渊的人马都撤出兖州城以后,他回头留恋的看了一眼兖州,心中默默的说,如果将来我能活着的话,一定会有夺回兖州的一天。才走了不远,却见兖州已经燃起了点点火光,夏侯渊更紧催兵马,既然火头已经起来,敌人必然会很快发现,如果现在再不走的话,恐怕敌人追上来,到时候自己的损失就大了。 
  因此他们完全不知道,城内的火竟然是在徐州军进入以后才点燃的,当然他也就很快被扑灭。 
  太史慈带人肃清了城内的敌军以后,在街面上遇到了军师徐庶,问道:“徐军师,我们真的就不追击敌人了吗?现在可是一举歼灭曹军的大好时机啊。为什么三弟会下这样奇怪的命令?” 
  徐庶微微一笑说:“他怕我们追杀过这一阵以后,曹军真就再也没有办法回到雍州。” 
  “难道我们还要放敌人回去?”太史慈更加不解。 
  徐庶解释说:“我军虽然大破曹军,但军马连日征战,已经无力继续追杀,何况面前会有虎牢那样的险关阻路,将曹操打的太惨不过是便宜了其他人而已,眼下主公需要将曹军打个打败却也不能真就让曹操一蹶不振,所以只有便宜了夏侯渊和他手下的部分人。” 
  听徐庶这样解释,太史慈才恍然大悟,低声咒骂了一声夏侯渊的好运气,然后和徐庶一起整顿兖州城的防务。 
  夏侯渊完全不知道自己只是程玉棋盘上的一粒棋子而已,他行的甚快,也没有遇到从兖州城逃出来的曹军,完全不知道兖州现在的积蓄九成都被徐州军掠夺。 
  不过也就是几天的时间,曹军已经接近了陈留城,却不知为什么,荀攸总觉得一路上风平浪静的似乎有点过火,他对夏侯渊说:“真不应该让大将军派来的人先回陈留去,不然有他带路,一路上我们也可以知道徐州军的虚实,现在我总是感觉敌人似乎在什么地方等待我们。” 
  夏侯渊听他这么一说,忙说:“其实我也没有见到送信人,想来是他将书信送到城内就先回去了,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着急。” 
  听到夏侯渊这么一说,荀攸的身躯一震,问道:“这怎么会,难道大将军就没有什么话让他转告,谁是当时值夜的将官,快叫来问问。” 
  问过当日守卫的低级军官,荀攸才知道书信是由外面射上来的,荀攸“哎呀”一声:“不好,妙才,我们中计了,这是敌人的圈套。” 
  夏侯渊还有些将信将疑:“可是我认识元让的字,应该是他的亲笔书信。” 
  “唉呀,书信是真的,但是恐怕现在元让也要有危险了,只希望我的判断是错的。” 
  虽然现在荀攸的心中已经知道自己难逃中计的结局,但还是只有坚持下去一条路,因此曹军丝毫没有降低行进的速度,一路向陈留快速挺进。 
  可惜哨探的士兵回来,完全打破了他们心中最后的希望,现在的陈留城上已经遍插徐州旗号,看来夏侯敦的兵马也已经遭到了败绩。夏侯渊心中一片迷茫,现在自己该何去何从,敌人究竟会在什么地方等待自己,自己又能不能将这数万儿郎带回到雍州去?一切都成为了疑问。 
  倚着夏侯渊的性格,现在无非是进攻陈留,但却被荀攸阻拦:“右将军大人——”他特意提了一下夏侯渊的官位,然后继续说:“眼下我们最大的任务是将这些兵马平安的带回雍州,而不是逞血气之勇,去攻打陈留不过是自取灭亡而已,我们现在决不可这么做。” 
  一边的于禁也还没有失去理智,跟他一起劝阻夏侯渊:“公达先生说得正是,我军现在不宜与敌人硬拼,最好马上绕过陈留城,保存力量要紧啊。” 
  哪知道他的想法也被荀攸一口否定:“现在绕过陈留也不可行。”见于禁也不理解,他解释说:“眼下敌人一定也知道我们要绕过陈留回去,一定在附近的险要地方埋伏了人马,就算我们一路搜索过去,以现在的士气恐怕也很难战胜敌军,如今之计只有先挥军北上渡过济水,让敌人猜不到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才有更大的希望平安撤离。” 
  夏侯渊虽然方寸以乱,但对荀攸也有着很大的信心,既然他这么说,自己造作就是,于是兖州逃走的曹军竟然渡过济水北上。 
  这一着虽然也被陈宫算中,不过因为这样一来曹军可以走的方向太多,因此上程玉并没有埋伏下人,不过派出人马坠着曹军,要将他脱垮。 
  来回走了上千里路,程玉都不得不佩服荀攸,如果自己的目的是围歼敌人的话,恐怕还真有点难度,不过现在他的目的已经达到,虽然没有和曹军打过一仗,但曹军人马在这个行军的过程中,已经有不少人开了小差,非战斗减员十分庞大,眼见已经去了一半人,荀攸都在考虑是不是要和敌人决战,免得兵马都损失以后更没有一搏的机会。 
  程玉见火候已经差不多,故意卖了个破绽,才让曹军逃出包围圈,然后又装模做样的追杀一阵,占领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直到接近虎牢关,方才收兵回去。 
  自此兖州战役彻底结束,曹操丢失了剩余的全部兖州,不过程玉因为长途奔波良久,已经没有力量继续扩大战果,只有收兵回朝,又重新将人员安排了一下,将张郃高览调回冀州为下面的战斗做准备,改田畴为鲜卑校尉辽东太守,利用他在少数民族中的声望去稳定辽东的形势,至于空缺下来的乌丸校尉则由田豫担任,想来历史上他干得那么出色,到自己这里应该不会缩水吧? 
  等到这里一切的事务都安排妥当,程玉又一次班师会朝,他每一次虽然都惊险万分,却也都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得不说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是百分之一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运气。 
  哪知每次他一回徐州就会有惊喜给他,这次也不例外,还没有踏入徐州的领地,突然手下有人跑来报告说:“禀告大将军,有圣旨到!” 
  程玉心中一阵疑惑,圣旨怎么会到这里,难道曹操接连失败,长安那里发生了兵变?具体情况看来只有接过圣旨才知道,于是程玉下马整理一下盔甲,步行上前接旨。 
  等程玉见到使者的时候也不觉吃了—惊;原来来人赫然是素识的徐州官员何夔,何夔字叔龙,本是袁术家的亲戚,但却一直不肯辅佐袁术,数次躲避,后来袁术被平灭以后方才回乡居住,徐州小朝廷建立以后,孔融四下搜罗人才,竟然凭借他的声望将何夔给召了出来,在徐州朝廷中担任大行令。 
  何夔见到程玉亲自迎接出来;也是受宠若惊;徐州的官员名义上是为赵王打工;实际上他们自己的心里都有数谁才是主子;虽然不至于做为钦差主动给程玉行礼;却也满脸堆笑主动迎了过来。 
  到了程玉身边;一拱手对程玉说:‘恭喜国公爷得胜还朝;倍受圣上殊荣。‘ 
  见程玉似乎还有不解;他却也干脆不再多加解释;卖个关子说:‘圣旨下;汉司马兖州牧徐公程玉接旨。‘ 
  程玉虽然心有疑惑却也只有先耐心听旨。于是众人呼拉拉跪倒一片;这才听何夔宣读圣旨上的内容。 
  这圣旨上的内容本是十分喜庆的东西,但程玉却觉得听得越来越沉重。 
  原来,圣旨的大意是说:“自孝灵皇帝以来,汉朝的国运日渐不顺,先有黄巾作乱,后有董卓曹操弄权,当今皇帝虽然名义上贵为天子,但却为曹操所胁迫,难以表述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汉朝已经危在旦夕。多亏上天怜惜他在下界的子孙,派下程玉力挽狂澜,先扫平各方的黄巾余孽,后有数次打败了奸贼曹操,阻止了他的野心,袁术公孙度有不臣之心,被他尽数剿灭,四方的蛮夷也都对他敬若神明,吕布袁绍这些不听从国家号令的人也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皇室最危机的时候,他不顾自身的安危,由逆贼手中救出了我。国家不可以一日无君,虽然我的父亲现在仍然健在,他却为贼人所劫持,只好由我来代替他行使天子的权利,可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在百官的苦苦哀求下,我决定牺牲自己的名节,继任为汉朝的新一代皇帝,尊称父亲为太上皇,并且即将挑选吉日祭天举行典礼。在这个时候,程玉能够击败曹操正说明了我们这一方是受上天保佑的,可是程玉已经是最高级的官员,为了表彰程玉的功绩,我决定给他以下荣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天子以子侄之礼侍奉,尊称为上父如太公管仲故事,赐给车马、衣服、乐则、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等九锡,帮我监督天下的臣民。希望您可以继续为国家的兴衰尽心尽力,来帮助您的子侄。” 
  程玉心中的惊惧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现在自己的实力还没有强大到可以马上就扫平各地割据势力的程度,所以一直没有考虑过让赵王称帝的事情,不知道这件事情怎么会失控,现在赵王一旦正是称帝的话,自己恐怕就会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天下各种势力的围攻。另外一个方面,在自己的印象中,被授予以上这些过分荣耀的人大多不是后来篡位就是后来被诛杀,先不说是否现在赵王已经完全洞悉了自己的想法,就是自己手下的群臣和百姓对此恐怕也都充满了敌视。自己一定要在这件事情还没有既成事实之前阻止他发生。 
  何夔也已经发现了程玉的脸色变得不是很好,但他却不能完全理解程玉现在的想法,在他的心目中,这些都是最至高无上的荣誉了,作为臣子,无论如何也不会对这样的殊荣有什么意见啊。可是程玉却一直不接他手中的圣旨,让他也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好对程玉温声说:“大司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