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50-历史与登徒子-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南宋理宗淳祐年间,江南洪州城中,有一大户。家主姓王,进士出身,做过几任州官,因受权贵排挤,长年赋闲在家。他生来硬气,一怒之下索性再不理会朝廷中事,安心打理祖传家业,得闲时便大宴宾客,邀集文人雅士,吟风弄月,歌柳赋屋,远近颇有名望。    
      自号“二达居士”。何为二达?“修身”、“齐家”是也。至于“治国”、“平天下”嘛,不求也罢。    
      浑家季氏,系出世家名门,端庄贤淑,知书达理,很有几分才气。相夫持家自不消说,镇日烧香念佛,行善积德,泽被一方,人称活菩萨。    
      这王氏夫妇与人和善,感情恋笃,家业兴旺,看似团圆美满,内里却有一桩莫大心病。    
      俗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季氏十七岁嫁入王家,结亲十数年,至今仍无子息。夫人季氏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眼见光阴易过,二人年事渐高,终于一横心,巴巴地主动提出要老爷纳妾。    
      王老爷子饱学之士,素重声名,寻常涉足秦楼楚馆觅些风月韵事也即点到为止……当下严辞断拒,抵死不从。    
      夫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末了跪在列祖列宗牌位前啜涕失声,也不知涓到第几把泪水,老爷子被缠得不行,只得勉强应允。    
      一时,夫正妻贤,传为一方美谈。至于“老色鬼爽翻了”“老色鬼得了便宜还卖乖”之类风言风语,在所难免。    
      季夫人亲自主持张罗,重金与老爷聘得两房花样年华的正经人家女儿。过堂时,夫人豁出去了,一发狠咬牙放出话来,说是谁先生得子嗣甘愿奉她为姊。那意思是说,你们加把劲,谁能为王家传续香火,便她作大,我作小。    
      二位如夫人自是惊喜万分,私底下加倍儿卖力卯足了劲施展浑身解数不提。    
      都说这事儿怨天不怨人。谁料数载下来,连个蛋也不曾下得半个。二奶三奶相视苦笑,郁闷中更有几分幸灾乐祸:这事儿明摆了,不是我们三位夫人不争气,是老爷自个儿不顶用。得,只待他百年之后分家产吧!    
      老爷子终日长吁短嗟,愁染黑发,早现银霜,念叨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断了也好……无人无是非”以自慰。    
      季氏夫人看看丈夫年近半百,自身也三旬好几,得子的望头一年短似一年,自是散粥施麻善事做得更多,阴德善业积了不知几许,送子观音也拜得更勤。什么民间偏方都敢试,依旧不见喜讯。    
      这一日,申时刚过,毫无预兆地下起大雨,将季氏夫人一行人困在城隍庙内归家不得。    
      季夫人痴痴望着顷刻间阴沉沉降着滂沱雨滴的天空,若有所思。    
      丫鬟婆子们吵开了,有人说使家丁买些伞来再雇一顶轿子估摸着就能回去,也有说何不干脆在寺后厢房内借宿一晚明早再走……    
      夫人悠悠然收回目光,喃喃道:“天意,天意啊……”    
      周围迅即安静下来,所有人望着她。    
      夫人断然丹蔻玉指遥叩苍穹,眉头舒展,笑道:“今儿什么日子?”    
      “腊月初六呀。”众人七嘴八舌道。    
      夫人掩口失笑:“冬雷阵阵!叫我们撞上了……”    
      众人不解,“冬日雷电大雨自是少见,想来也未见多稀奇。”    
      “稀奇的是困住了咱们……”夫人更开心了,言语中透着浓浓暖意。    
      众人更不明白。    
      “你们想啊,我等来时还是天青日明干燥得什么似的,偏偏待我们正要走时没来由下起雨来,岂非天意?莫非神明见我往日心诚,特地与我个机会……今晚我当顺应天心,独自在神像前烧香念经虔求一夜……兴许上天垂怜,赐我一子……”    
      一片死寂,落针可闻,所有人张口结舌呆若木鸡……    
      “哇噢,夫人好有慧根喔!”    
      “是啊是啊,这回铁定没跑了……”    
      “恭喜夫人,贺喜夫人……”    
      大伙素知她自来折腾惯了,无人蠢到这时触她霉头,立马没口子的凑趣。    
      刻下找小庙主持打商量,施舍过十几两香油钱,自是一切好说。    
      晚间,雨淅淅沥沥下得更大,闷雷轰隆隆一阵紧似一阵。    
      季氏独自跪在蒲团上,对着送子观音,焚香默侍,消遣世虑。轻轻敲打木鱼,嘴里念念有词,心无旁骛,对纱窗外的疾风怒雨充耳不闻。    
      小堂内香烟氲氤,木鱼嗒嗒,几支蜡烛火光摇曳,颤悠悠散发着昏黄光华,晃抖得季氏脸上忽明忽暗,影子在地上飘飘荡荡游走不住。    
      倏忽几枝丫流电撕裂夜空,闪闪得四下瞬间明如白昼,而后又是一串巨雷于空中炸开。    
      季氏骤然一惊,呆了一呆,似是又有所悟。    
      当下,“咚”“咚”“咚”朝菩萨磕了三个响头,合十道:“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信女祈子,不求贵不求贤,不求聪不求忠,但凭菩萨任赐一子,痴呆愚傻,大奸大恶者矣可,所有的罪孽都由我这作娘的承担……”说着说着,不觉眼中泪光莹莹。    
      “唉……”一声悠长清细的叹息回荡在小堂中,绕梁不绝。    
      季氏杏目圆睁,游目惊恐四顾,不知是否听错了。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那极细微的声音悠悠扬扬道。    
      她这回听得真切,那声音分不清是男是女,也听不出来自何处,便似在身旁附耳低诉一般。    
      房内再无他人,唯有面前观音神像映着烛光栩栩如生,依旧含着亘古不变的慈祥笑意。    
      “菩萨!菩萨!是您显灵了吗?信女在此!信女……信女……”一时间竟自哽咽难言。    
      一个小纸团自天而降掉在她身前,那声音道:“拆开。”    
      季氏连忙展开。只见里面包裹着一粒红色小药丸,异香扑鼻。外包的黄纸内面画满了弯弯曲曲的朱色符文。    
      “灵符,你自烧成灰和水服下;丹丸,让你相公服……尔愿可遂。”言毕,再无声息。    
      她把纸符烧了伴水喝下后,谢了一夜救苦救难的大神。    
      翌日清晨,雨霁云收。    
      季氏揣着她的宝贝,唤醒众人,急切切打道回府。    
      神像后转出一个人影,全身上下藏在漆黑的缁篷里,只现无奈的双目,讪讪道:“唉!叫她吵了一晚上,足见……好人是做不得的……”    
           


第一卷 浪荡前朝寄残身  第二章

          
      “这东西……要吃……要吃啊?”王老爷子心里发怵,暗说:“好家伙,要命吧,别吃出毛病来……”    
      季氏夫人满怀希冀,连连催他快吃。    
      “这东西,哪来的?”    
      “菩萨赐的!”夫人无比雀跃。    
      老爷子一听越发害怕了。二夫人三夫人在一旁窃窃私语,等着看热闹。他情知推脱不掉,悄悄对一旁伺候着的管家王普使个眼色。    
      王普眼珠一转,已会其意,立时出门去请郎中。    
      老爷子便开始引经据典,一会说要先斋戒沐浴,一会说要祷告天地,杂七杂八拖了大半刻。夫人耐不住,渐渐光火,他估摸着郎中差不多也该到了,这才咬牙一口把药吞下肚。    
      不一会儿,老爷子上吐下泄。    
      请来的刘郎中给他把过脉,说是无妨无妨不打紧。刘郎中穷而傲,心道:“换了我配付泄药你吃吃,也就这德性。”掉头便走,方儿不开,诊金也不要。    
      一边哼哼唧唧:“在下悬壶是济世的,没工夫陪你们玩过家家。”正是老大的不爽。    
      一家子这才松了口气。    
      正如所言,老爷子午后已然行动如常,不免也存了丝丝盼头,入夜早早便溜进季氏房里。    
      夫人直拿纤纤玉指戳他脑门,啐道:“死相!”    
      尔后旖旎风光自不待言。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不久季氏已渐感身子不适。给刘朗中一切脉,“恭喜恭喜!夫人有喜了!”    
      夫人大喜过望,一家人欢欢喜喜备齐五牲去城隍庙还愿,出资为菩萨镀金身葺庙宇不提。    
      十月怀胎,瓜熟蒂落。    
      分娩那晚,全城百姓目睹异象——城东王员外府上,一道霞光冲天而起,直贯霄汉,星月霎时黯淡无光,久久不散。    
      一声婴儿初啼在房内响起,驱散了中年文士满面的愁云,半生的遗憾。    
      “大喜,大喜呀!王老爷,是位公子……”    
      他不待接生婆说完,已抢进屋内,自满室霞光萦绕中抱起初生的大胖小子,不觉喜极而泣。    
      夫妇二人生恐宝贝儿子养不大,刻意取了个卑贱的名字——单名“乞”,另取表字“子玉”。    
      自是珍若珙璧,呵护已极。    
      二夫人三夫人瞧着邪门,也去那小庙敲了几通宵木鱼,却是一无所获。    
      话说这王小公子王子玉,生时已然不凡,长时便越发怪诞。    
      十几天后,自他头回睁开双目,便收了哭声。不哭不闹,只骨碌骨碌转着黑宝石似的大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    
      别提有多乖。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娘从没教他走路,忽的一天他自个儿下地了,略微打几个趔趄便走了起来。    
      娘亲乐坏了,搂在怀里亲吻不住,唤“心肝”“肉儿”的。    
      本来嘛,别家哪个孩子学走路不摔几跟头的,就咱宝贝儿聪慧。    
      可他就是不出声!打他睁眼不哭后,便再也不曾有过半点声音。一开始还不觉得,等孩子渐渐长大,眼看都三岁了,还不会说话。    
      爹娘越来越不安。别是天哑吧!然而纵然天生哑巴,也能“阿巴”“嗯嗯”几下啊?这小鬼三年来除了吃饭,他压根儿就没开过口!    
      “令郎,唇舌喉咙并无缺陷,”刘郞中也觉诧异,摇头晃脑道:“也许今天就能说话,也许……”    
      “怎样?”    
      “也许,今生都不会说话了。”    
      一家人自上到下想尽办法逗他开口——他依旧沉默如故。    
      这多光阴,他基本上是发呆渡过。    
      他常常独自爬上屋顶,痴痴凝视那一朵一朵缓缓飘过的白云。缥渺虚无,亦似乎触手可及。    
      还有,蓝天。    
      一发呆就是一整日。或假山上,或青池畔,或凉亭中……有时干脆就在自个儿锦穗床上,像苦苦思索着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没想……    
      这日,正值王老爷子做大寿。王家乐善好施在这一带是有名的,一时宾客盈门,车如流水马如龙,贺寿的不知来了多少,洪州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泰半到齐。筵席从大厅一直排到大院。    
      老爷子坐了正北寿星位,季氏抱儿子坐在左侧,二夫人三夫人自是不能出现的——这场合侍妾登堂……他老爷子丢不起那个人。    
      厅中的几桌,坐的俱是老爷子的故交好友,或是有地位有名望的达官贵人,再来便是老爷子看重的骚人墨客。    
      子玉小娃儿瞅瞅这人,又瞧瞧那人,不时露出个无声的浅笑。    
      美酒佳肴次第送上,众人不觉飞觥献斝起来,欢声笑语不绝,喧嚣热闹。不多时各自有了几分酒意,坐中文士们诗兴大发,以诗为贺,祝老寿星吉寿。作得好的,众人喝彩;作得差几分,罚酒三杯。    
      内中“阳明镖局”总镖头左劲刀虽是长袖善舞,交游广阔,到底是个舞刀弄枪的粗人,识字不多,不擅此道。他盯上了正安安静静吃娘亲喂菜的小公子,上去逗他说:“哟,乞哥儿!都三岁还不说话呐,今儿你爹寿辰,去……过去叫声‘爹爹’。”    
      老爷子也是兴动,一手勾起他下巴,呵着酒气道:“叫‘爹爹’!……你倒是叫啊!真、真真气死我了……”    
      后面众人拥了过来,七嘴八舌起哄,叫爹爹叫爹爹叫……    
      子玉小鬼翻了翻白眼,瘪瘪嘴终于道出生平第一句话。    
      “干!”    
      大家一愣,面面相觑。    
      “他说什么?”    
      “好像……似乎……是‘干杯’的‘干’。”    
      众人神色怪异,似笑非笑。老爷子老脸一阵发红,谁都听出这小子说的是“干”的另一层更通俗的意思。    
      季夫人才不管儿子说的什么,她高兴坏了,搂在怀里“心肝”“肉儿”的疼个不行。    
      子玉小鬼吵闹起来,喊着要纸要笔。    
      众人又是一奇。有宾客不知其中原故,讨好道:“王老师家学渊源,令公子出手想必不凡的,现下学生等正要开开眼界。”    
      相较他人的惊奇,王老爷子一时间只觉头晕目眩,呐呐道:“焉有此理,焉有此理!此前他话都不会说,老夫如何教他认字?”    
      总镖头左劲刀笑道:“难不成乞哥儿无师自通?”    
      “且看他如何摆弄……”    
      小厮送上文房四宝,子玉小鬼大模大样铺开宣纸,调水研墨汲笔……    
      众人已是啧啧称奇。    
      但见他振笔挥毫,落纸如云烟,迅即成诗一首。他朗声读出:    
      江南凝秀千鹤影,    
      皓月云亭二青松。    
      高冠客俊袖风醉,    
      紫烟虹台一寿翁。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个个瞠目结舌,惊骇无已。    
      “神童!神童!”    
      “相传古有神童方仲永,五岁不识书具,一日平空提笔成诗……小公子当真不让古人专美于前,较方仲永更少二岁……”    
      “是极是极,令公子比古人尤胜多多。”    
      老爷子捻须而笑,“看来这小子开口得晚,倒多蓄得几分灵气。嗯,却也不错,不错。哈哈!”    
      “不对!”一人忽道。    
      他伸手点着纸上诗句,蹙眉道:“有几个字似是而非……嗯,像是少了几笔……又不像。诸位来看看有这种写法吗?”    
      众人看了大奇,七嘴八舌说道确是没这写法,一起望向子玉小鬼。    
      小鬼在众目睽睽下老大的没趣,心想:“我记得从右往左写,记得不打标点符号,可偏偏忘了写繁体字……干哩!”    
      他没法解释,索性背转身去往娘怀里一转,奶声奶气道:“娘亲!孩儿困了……”    
      怪体字没问出个所以然来,第二天他的名声早已不径而走。洪州城中十几万百姓大都知晓:王员外的小崽子鬼机灵,比方仲永还方仲永云云。同时流传的自然少不了那句千古名骂,更有人由此断言:那小子九成九是淫魔转世……    
           


第一卷 浪荡前朝寄残身  第三章

          
      老爷子依照州学学堂的惯例,试着给他看《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这三本儒家启蒙经典。    
      按说三岁的孩子看这些东西是早了点,然咱家孩子不一样呵,咱孩子是神童……老爷子头回教导子弟,不免胆大。    
      没料不足一个时辰,他就全给扔了回来,哼哼道:“幼稚毙了!”    
      老爷子从未听过“毙了”一说,想来不是什么好话。他不怒反喜,再拿出四书五经给他看。心说把这些吃透贯通都能考科举了。    
      过得几天,“官人,官人!快去看看你儿子吧!”    
      老爷子暗自心惊,“怎么了?”    
      夫人好气又好笑:“他看完了……”    
      子玉小子把大堆书一推,“看完了……不好看,没意思!”    
      老爷子只觉热血上冲,“既如此……背段来听听。”    
      子玉耸耸肩,道:“背?背什么?这玩意儿特没意思,看过不就结了。”    
      敢情他当小说看来着,老爷子肚里一阵阵揪心绞痛,可怜我当年寒窗十载为何就没想到呢……    
      一把按住儿子就朝他屁股上狠揍。    
      还没正经打到几下,已被夫人护住,“官人何必动怒,乞儿才几岁呀!别家孩子斗大的字也识不得三五个。”    
      老爷子一想也是,打过之后又心疼,“乞儿,过来爹爹看看,打痛没有。”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