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太尉新传 作者:府天-第1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称道,必然是不会让圣上失望的。”
    赵佶这才释然,等到王恩和蔡京双双退去之后,他方才下了台阶,笑吟吟地对高俅道:“伯章,这一次天宁节,你可有什么好东西要送给朕么?”
    高俅闻言顿时哑了,要知道,他眼下正在因为礼物的问题而焦头烂额,原本想着离十月初十还有十几二十天,还能够好好想想,谁料到赵佶竟一张口问了出来。要说珠宝珍玩他有的是,可赵佶照样是一件不缺,再者,这节骨眼上露富根本不是件好事。可是,这样的圣寿,送字画也就太小家子气了。
    思来想去,他只得无可奈何地一摊手道:“圣上明鉴,臣到现在还拿不定主意。干脆这样吧,圣上需要什么,臣一定设法为圣上取来,如何?”
    赵佶不禁莞尔,冷不丁地反问道:“朕如果要天上的星星呢?”
    “臣只好尽力。”高俅装出一幅苦脸,末了才挤了挤眼睛,“臣知道圣上是不会这般为难臣下的。”
    “你呀,在外人面前摆着个宰辅模样,和朕却是这样没大没小的!”虽然是没好气的笑骂,但赵佶着实觉得心情好了很多,“朕也不和你说别的,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太医昨日来报,郑贵妃又有孕了。”
    “恭喜圣上,贺喜圣上!”高俅这一惊非同小可,毕竟,在他的印象中,郑氏虽然在赵佶在位期间位置牢固,但在子嗣上却是始终不顺利。可前一次郑贵妃虽然小产,但毕竟有过身孕,如今只是时隔一年便再次有了龙裔,看来,即便是这些小节,也已经有了变化。不过既然如此,那韦才人的有孕,便无关紧要了。
    赵佶却不肯放过高俅,笑着打趣道:“一句恭喜就算完了?说起来伯章你至今才一子一女,得好好努力才行!”
    “圣上多子乃是福分,臣要是那么多儿子哪里有钱养活?”高俅见曲风也在殿中,略一沉思便索性揭开了盖子,“内子前一日去上清宫上香的时候,有道士说宫中内眷托人在里头请子祈福的不在少数,说是已经有人有了,所以内子也请了几张符回来。不过听说却不是郑贵女已。”
    “哦,朕怎么没听说过?”赵佶眉头一皱,随手便示意曲风上前,“你让太医去给后宫嫔妃依次重新看一次脉,龙裔之事非同小可,不可怠慢,知道么?”

第八卷 第三十五章 引金兰希图固己
    就在天宁节前夕,宫中又传来了好消息,郑贵妃和韦才人双双有孕。由于碰到了赵佶的生辰喜庆,这个消息自然是让群臣喜出望外,旁人固然是不知道那个韦才人是何许人,但是宠冠后宫的郑贵妃却是人人都听说过的。未几,便有旨意召郑贵妃的母家亲属入宫,而后又晋封韦氏为美人,一连串的喜事自然是让宫中喜气洋洋。
    然而,和淑宁殿的张灯结彩不同,宁芳堂中却颇为冷清。同是有孕的韦氏虽然晋封美人,但是,这和她预料中的情形却相差甚远。无论她事先如何预计,也料不到郑贵妃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怀孕,如此一来,她原想借着天宁节的机会露脸的打算就全都落空了′然赵佶的赏赐不过稍薄,王皇后那里也遣人送来了赏赉,但她依旧觉得心中空落落的。
    “韦姐姐?”照例前来探望的乔氏见韦氏怔怔地坐在窗前,心中怎会不明白。同在淑宁殿为御侍,任是瞎眼人也能看得出郑贵妃的椒房之宠,她们这般长得不算头等出色的有出头的机会就已经不易,更枉论什么宠眷?
    “你如今好歹也有龙裔在身,千万别想那么多,伤到了腹中胎儿便后悔也来不及了。”
    “后悔什么,圣上只是在听到喜讯之后来看了一次,之后便从未来过,这孩子就算生下来,也是和我一样命苦的份。”一想到郑贵妃那边的热闹情景,她的目光便更加黯淡了,“我原本就只想着能够趁此机会让圣上以为吉兆…料想偏偏郑贵妃也有了,此消彼长,圣上哪里还会记得我?就连蔡家那边也没了消息。显而易见是不看好这个孩子。人算不如天算,早知如此。还不如……”
    正在她自怨自艾地时候,一个宫女突然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道:“韦……韦美人,刚才……刚才福宁殿那边送来了消息,说……说圣上朝这边来了!”
    “这边?”韦氏却只是眉头一挑。神情没有半分激动,“圣上来这边多半是去看郑贵妃,谁说他会来宁芳堂?”
    “是……是福宁殿梁师成传话来的!”那宫女终于喘过了气,急急忙忙地道,“刚才圣上亲自说的,许久没有来宁芳堂,要来这里看看←还特意吩咐不许漏消息,所以梁师成让韦美人好好准备……”
    话没说完,韦氏便霍地站了起来,脸上勃然色变↓来来回回在房间中踱了两步。目光突然落在了一旁地乔氏身上,见其玩弄着衣角满脸局促,顿时有了主意。
    “我知道了。你先出去,不过用不着预备。记住,该干什么干什么,能让圣上以为你们全不知情最好。哪怕是稍有冲撞也没关系!”见那宫女吓得脸色煞白,她又露出了一丝笑容,“你们也用不着慌张,圣上为人最是平和,决不会因为你们怠慢而龙颜大怒。好了,待会若是圣上进来不见人,你便说我在小花园里头,去吧!”
    直到房间中只留下了乔氏一人,韦氏方才转头打量着这个昔日要好的姐妹,见她穿着一袭石榴色撒花长裙,手中只有一个冻墨玉镯子,淡扫娥眉脂粉不施,心中顿时暗暗点头↓上前一把拉着乔氏地手,一字一句地道:“妹妹不是一直想要圣上眷宠吗,今天,我就给你这个机会!”
    闻听此话,乔氏的脸色登时就变了,目光中满是不可思议:“韦姐姐,你……你不是开玩笑吧?”
    “怎么,我的话你还不信么?”韦氏目不转睛地盯着乔氏的眸子,口气异常沉肃,“圣上来这里不过是心血来潮,到时一定不会让宫人通传。一会儿,你我就在小花园中说话,设法让圣上看到你的背影,届时圣上定会有所疑惑,只要筹划得当,让你得以面见天颜,到了那时,以你远远胜过我地美貌,还怕圣上会放过吗?”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學網
    乔氏听得怦然心动,她原本就对韦氏怀上了龙胎心存厚望,希冀能够借此机会让韦氏向赵佶提到自己,谁料到竟是一场空。眼下听得韦氏这般解说,她也觉得有七八成把握,只是仍不免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可是……”
    “好了,再有一会人就到了,那时就来不及了,快跟我来!”韦氏不由分说地拖着乔氏便往外走,虽有几个月的身孕,步履却异常矫健。
    此时此刻,她也只有把希望寄托于这种无法预料到的巧遇上了。
    这一日,赵佶确实是兴致极好,上午严均怀揣旨意悄悄离京,中午延帅陶节夫便送来了军报,说是招纳西夏牧民数千,这自然是让他大感欣慰。泼墨挥毫作了一首词之后,他便想到了后宫两位有孕的妃嫔,思量片刻便想到对韦氏似有冷落,因此竟径直奔了宁芳堂。
    他吩咐一应宫女不得声张,自己一个人踏入了居室,谁料本想给韦氏一个惊喜,屋内却没有半个人影。正觉疑惑时,他却听到后院传来了一阵女子的笑声,然后便传来了一阵莺声燕语,心中更感好奇,略一沉吟便悄悄地转向了后院。才从后门迈出脚步,他便听到了几句女子的低语。
    “这才九月,菊花便谢了不少,真没意思!”
    “好歹到了寒冬便有腊梅,总有花可赏的。再说了,又有什么花能够比妹妹更娇艳!”
    “姐姐,你如今都已经是娘娘,怎么还来取笑我!”
    “谁取笑了,你自己照照镜子,这眉眼带春,指不定就有大运……”
    赵佶循声望去,只见韦氏身边站着一个身材窈窕的女子,虽然只得一个背影,看上去却是妩媚多姿,竟是别有一番风情←也不出声惊扰,悄无声息地站在树下,却不料那边两女只是说话,丝毫没有转身过来的意思,偏是那言语都极尽撩拨,即便他平时觉得韦氏太过无趣,此时也不由动了心思。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韦氏身边那女子终于转过了头,似乎是有意无意地朝这边嫣然一笑,这惊鸿一瞥顿时让他愣住了。
    虽然尚算不得回眸一笑百媚生,但那笑里头却蕴含着无限风致,尤其是那双眼睛,竟让他想到了一个昔日最记挂的人。呆呆地站在那儿许久,他终于自失地一笑,斜跨一步从树荫底下露出了身子,缓步朝两女身后走去。
    “你们真是好兴致啊!”
    “圣上?”韦氏回过头来,见赵佶神情有异,心中登时一喜,面上却装出了大惊之色,一拉身边地乔氏便欲跪下。”臣妾不知道圣上亲临,有失礼数,望圣上恕罪。”
    赵佶哪里会让一个身怀有孕的人行此大礼,双手将韦氏托了起来,目光却在乔氏脸上流连。这细看之下,他便觉得其人面熟,往深处一想就回忆了起来。在淑宁殿时,他心中只有一个郑瑕,自然不会有功夫注意其他人,但几个常见的宫人却是认得地。不得不说,即便是在宫人御侍尽皆非常出色的淑宁殿,乔氏也能算一个颜色出众的美人。
    让韦氏在旁边坐下之后,赵佶方才点头示意乔氏起身,上下又大量了一番便含笑问道:“你是淑宁殿的宫人?”
    “回禀圣上,她是淑宁殿宫人乔惠,当初曾经和臣妾最要好地。”
    韦氏见乔氏似乎有些紧张,连忙抢着答道,“她知道臣妾如今有孕,又怕臣妾一人孤单,所以向郑贵妃请了钧命,每天都来宁芳堂陪伴臣妾一会。适才臣妾不知道圣上在这儿,颇有些胡言乱语,还请圣上别见怪。”
    “你们姐妹叙话,朕有什么可怪的?”赵佶见乔氏的脸上突然浮起了两朵红云,看上去霞染双颊异常动人,一时更加动了心思,情不自禁地调笑道,“总不成你们两个要好,阿韦你想着让朕连你这个姐妹一并纳了吧?”
    听到“阿韦”两个字,韦氏顿觉心中似乎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不是滋味,她已经不知多久没听到这个昵称了。可这种要紧关头,她却不得不按下了心头情绪,惊喜交加地道:“臣妾刚刚确实还和妹妹提过此事,只是不敢冒昧提出。圣上若有此意,臣妾便代妹妹谢皇恩了!”
    “哦,你居然如此大度,朕倒是小看了你!”赵佶本不过一句玩笑,见韦氏如此说,再看乔氏羞不自胜,哪里还会不明白女儿家的心意。”汉高祖曾经因一句戏言而幸薄姬,如今看来,阿韦你却比管夫人赵子儿之辈有情得多,好,好!嗯,你们既然都曾经是淑宁殿御侍,便让乔氏住在你隔壁的沁芬堂吧,彼此也好有个照应。”
    “臣妾谢圣上恩典!”韦氏长长吁了一口气,慌忙退后一步微微行了一礼,见赵佶仍旧盯着乔氏不放,她虽然心中酸楚,却立刻知机地退了下去。事到如今,该做的她都已经做了,若还是不能有所进益,那再做什么也是徒劳。
    一切,便看天意如何好了!

第八卷 第三十六章 百官上寿天宁节
    由于六月间便早有准备,因此天宁节虽然隆重,却仍不至于让百官手忙脚乱。犒赏禁军、赏赐百官冬衣、赏赐七十岁以上老人……这一条条一项项下来,但见银钱撒出去无数,换来的却是一片天下升平的气象。
    赵佶终于照例召见了各国使节,但却是不露任何口风,不管是辽国使节明示暗示伐夏会有不利影响,还是西夏使节晋见时恳求罢兵,抑或是吐蕃使臣旁敲侧击地打听平羌内情,赵佶都用异常娴熟的技巧一一打发,只在最后面对大理使节的时候才稍稍放松了些。
    原因很简单,比起其他大国来,大理实在是太不起眼了′说西南夷一直是大宋最为头痛的问题,但是,也正因为有诸多西南夷部落横在大理和宋国之间,也导致这个小国等闲不可能造成多大威胁。不过,这毕竟还是大理第二次正式入贡,也是他们第二次提出册封大理国王的要求,赵佶自然觉得有些兴趣。
    “这么说来,你们的国王段正淳是要避位为僧了?”
    此次出任使节的正是高明清,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来到大宋京城面见皇帝,因此并不慌张,毕恭毕敬地一弯腰便镇定自若地说道:“回禀陛下,我国国主登基以来虽然勤劳国事,但是,国内却动乱不断,兼且三十六部又起了叛乱,这都是国主失德所致,上苍已经有了警示,因此国主已经准备年底退位。”
    赵佶故意脸色一肃,声音中稍稍带出了几分不耐烦:“那你们还要求朕给予册封,这不是儿戏吗?”
    “陛下明鉴。国主退位之后,我国世子便会即位,这于上国并无任何影响。”高明清面色微微一变℃后躬身答道,“我国国主向来有避位为僧的惯例。而国主之位也早有人继承,若是能得上国册封,册封的也是我国新主。外臣和使团远道而来,断然不会有任何戏弄之意。希望陛下能够看在我国一片诚意地份上,予以我国国主册封!”
    “高卿。你曾经在西南呆过一段时间,他所言可是实情?”
    一旁的高俅早就打点好了腹案,趁此情景连忙接话道:“圣上,大理历代国主之中,退位出家的占了绝大多数,这确实是他们地惯例。另外,此次为了圣上的天宁节,带来了贡马三百八十匹,还有麝香、牛黄、细毡、碧耳山等物,甚至还有一队乐人。由此可见,大理确实是诚心诚意。倘若我朝能够在大理新任国主登基地时候加以册封,必定能够昭显圣上仁德!”
    赵佶闻言微微点了点头。见高明清一脸喜色,顿时想起了大理高氏专权的传闻。显而易见,高氏虽说是为了新任国主求册封,却也是为了拿着正统的名义镇压各地领主以及三十六部。是在内政上一败涂地的情况下求得外交胜利的一大举措。不过,这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一个内讧连连不算强大地大理总比一个虎视眈眈的邻国要安全得多。
    打发走了大理使节,赵佶见殿中别无外人,终于长长伸了一个懒腰,见高俅故意把目光放在远处,他不由莞尔一笑。这自从儿时起便伴在身旁的臣子到底不比外人,要是他敢在别的宰辅面前如此失态,恐怕这劝谏立刻会雪花一般堆满整个福宁殿,什么大国之仪帝王之态的言辞会让他的耳朵都生出老茧来′然人家说皇帝是孤家寡人,可他偏偏不信这个邪,如今看来确实是对的,坐了天下却事事拘束,那岂不是劳心劳力还不讨好?
    “伯章,均达这个时候该到延安府了?”
    高俅这才转过头,略略弯了弯腰:“算算日子是该到了,不过整军还要一段时日,估计再过几日便会有正式的奏疏送来。西夏的那个正使这些天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似地,来来回回不知跑了多少地方,甚至曾经暗地和辽国正使耶律隆业见过面,看来,他们是沉不住气了。”
    “唔,那也是应该的。”赵佶无意识地用右手食指轻轻敲击着旁边的扶手,脸色渐渐凝重了下来,“这一次骤然用兵,但却不是诸路齐集一地,虽然在战略上有奇兵之效,却也难免有分兵指挥不灵地情形。好在此次策略本就是均达主持制定,否则,恐怕难免重蹈当日五路用兵西夏却收惨败的覆辙。”
    “圣上且放宽心,以有心算无心,不管怎么样,这一次都有不小的优势。”话虽如此,高俅的心中却倍感忐忑。从这个时候开始,以往地经验教训再也没了用武之地。一切都已经改变了,女真的背后是大宋在,西夏的背后是辽国在力挺,整个大宋朝堂早就和史书上不一样了。这一战若胜,则从此大宋可以牢牢握住日后的主动权;若败,则大宋不仅要面对西夏的反扑,还要应对辽国出兵的危险。在眼下这个时候,他可不相信渤海的动乱以及女真人能够让辽国遭受多大损失。
    十月初八,天宁节的盛事终于拉开了序幕。先是枢密院率修武郎以上武臣进宫谒见,领受御酒赏赐。两天后,政事堂诸宰执又率文臣宣教郎以上进宫谒见。紧接着,圣驾莅临大相国寺摆了祝圣斋筵,然后方才在尚书省都厅赐宴。
    直到十二日,方才迎来了整个天宁节中最重要的一天。宰执、亲王、宗室、百官,依次入内上寿,赵佶端坐集英殿受贺。此时,一阵清脆悦耳的百鸟鸣叫声突然飘进了大殿,那声音或婉转或低沉,或清越或平和,竟是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不消说,这便是集英殿山楼上的教坊众乐人的杰作了′说不是真的百鸟朝凤,却活脱脱地造就了那气氛。
    拜舞完毕后,赵佶便依照惯例赐百官座。宰执、禁从,亲王、宗室、观察使以上的官员赐座殿中,而辽国、高丽、西夏正副使节,也一一得以赐座。但是,与往常不同的是,大理正副使节居然也获准在殿中落座,一时间令不少人为之侧目。之后,集英殿两廊和山楼之后也坐满了诸卿少以及军校等。
    虽说面前摆着一盘盘高高的果子等物,但是,有份坐在大殿中的哪个不是权贵之家出身,谁不知道这上寿的规矩,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