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介石家族的女人们-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一直沿用下来。毛福梅心满意足了,她变着法子给儿子儿媳做好吃的家乡点心菜肴:裹粽子、炸麻团、蒸大糕、烘千层饼、氽汤团,还有烤芋艿、鲞烤肉(宁波话的烤实指汤煮,非生烤)等等。天伦之乐,其乐融融。可是乐极生悲,等着毛福梅的是又一个悲剧。 
  1937年,抗日战争已经全面开始,国共两度合作,共赴国难,祖国经受着血与火的洗礼。武岭虽好,终非桃源。蒋经国毕竟是个热血男儿,他在武岭学校向师生们宣传抗战,曾激昂地说:“我们的敌人是谁?第一是日本帝国主义,第二是日本帝国主义,第三还是日本帝国主义!”他向父亲写了份报告:“我有很前进的思想,需要有机会去求证。而且,我希望在最坏的条件下去试试。”母子再度分离是痛苦的。蒋经国再三劝慰:等他在江西安置下来,立即接姆妈同去住所。毛福梅则表示,除了短期随去小住几天之外,不愿意终生离开丰镐房,她坚信她的虔诚祈祷会给儿子带来好运。当时,溪口虽然尚无战火,但灾难已波及到了,粮食匮乏,米价暴涨,溪口民众叫苦连天。将近一年过去了,毛福梅没有出过溪口一步。但是战火蔓延着,溪口随时有沦陷的危险。蒋经国不放心,连连发电,毛福梅也感觉到了一种无可名状的恐惧。一天下午2时,从宁波方向飞来了6架飞机。溪口人哪知是敌机?正当人们好奇地抬头张望,没想到飞机却丢下了一连串的炸弹,顿时地动山摇,天昏地暗,人们才知不好,晕头转向,在外面的人拼命往家里逃,在家里的人又拼命往外面跑。溪口镇乱作一团,文昌阁乐亭夷为平地,丰镐房周围的民房在燃烧,丰镐房侥幸没有被击中。但毛福梅不幸被无情的炸弹炸死。丰镐房内,男女佣人各一人当场死亡;账房宋涨生头部重伤,未来得及送到医院就断了气,另一女佣炸断了一条腿。当时,人们找不到毛福梅。后发现后墙倒塌处微微隆起,便雇了民工把瓦砾挖开,发现毛福梅上身完好,腿上有弹洞,肠子外流,想是被砖瓦压破的。毛氏遇难那天,正是“西安事变”三周年。噩耗传到赣南,蒋经国心如刀绞,立即带了妻儿,坐汽车连夜兼程,赶了两天两夜方到溪口。蒋经国一跳下汽车,连气都没喘一口,就奔进灵堂,扑到灵床前抚尸恸哭,直到昏厥过去。人们急用茶水把他救醒,他仍跪在地上悲号。尔后,蒋经国拿起笔,噙泪写下“以血洗血”四个大字,命人刻在石碑上,立在生母罹难处。蒋经国伤痛过度,心绪烦乱,又值烽火遍地,狼烟四起。蒋经国考虑再三,决定把生母灵柩暂厝在摩诃殿内,待时局稍定再办丧葬事宜,他把这一计划报告蒋介石。不几天,蒋介石来电批谕:“鉴于时局动荡,总以入土为安。”这12个字,代表了蒋介石对发妻的一纸祭文。葬母大事一直悬在蒋经国的心头。1940年,他在赣州举行盛大的“蒋母毛太夫人追悼大会”,还在赣江上造了一座“忠孝桥”,以志悼念。   
  蒋介石的侍妾姚冶诚(图)   
  姚冶诚(中)与蒋纬国、邱爱伦夫妇的合影 
  关于姚冶诚的生平,曾有许多传闻。而且她和蒋介石相识也是非常偶然。姚冶诚出身卑微,父母早故生活无着,嫁人后,由于丈夫吸食鸦片,被迫沦落到妓院做了娘姨。与蒋介石成亲后,夫妻恩爱,但终生未育,将养子蒋纬国视如己出,母子情深。姚冶诚于1966年因病去世。 
  蒋介石自日本返国后,在浙江、江阴、苏州和上海等地活动不定,军务倥偬,忙里偷闲 
  ,结识了一位红粉知己,且金屋藏娇。她就是蒋的侍妾,后来成为蒋纬国养母的姚冶诚(也作怡琴)。当然,对纳妾这件事,蒋介石曾对陈洁如有过交代。蒋介石说:“1916年刺客到处寻找我,要刺杀我,我藏身于苏州的‘苏州乐园’。在那里,经人介绍我认识了做歌女的姚氏。她是一位娇小玲珑的美女,长得很迷人,我和她成为很好的朋友。有一个对她感兴趣的有钱人大发醋劲,几次警告我不要和她来往,并当着众人的面,让姚氏表示和我分手。当姚不答应时,那个家伙竟将一盘鱼翅菜扣在姚的脸上,姚被烫伤了。我闻知十分愤怒,决定把姚带出那家乐园,纳为侍妾。姚对我的举动十分感激。”听了蒋的这番叙述,蒋纳妾竟成了“英雄救美人”的故事了。 
  1927年10月18日的天津《益世报》,对姚的身世,曾有如下描述:“女士出身寒微。当南北和议告成时,蒋氏随陈其美居沪。陈每过北里,蒋亦与偕往。怡琴(花名)在法租界某妓院做房侍,在筵席间见蒋氏。怡琴刻意奉迎蒋氏,终至以身相托,被蒋纳为侧室”。有关姚冶诚女士的生平,曾有不少传闻。据说,姚冶诚小名阿巧,出生在江苏吴县冶长泾河北古老的南桥小镇上,后又迁居冶长泾河南的庄浜乡。父亲名叫姚阿宝,小叔名叫姚小宝。姚家祖籍安徽,兵乱中逃难迁移江苏,历经数代,族谱称谓是吴兴郡南熏堂。阿巧是独养女儿,从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幸父母早故,生活无着,依靠叔叔姚小宝为生。暑来寒往,阿巧出落得十分喜人,虽称不上是绝色佳人,却也生得明眸皓齿,面目娟美,皮肤白皙,修长适度,体态丰腴。加上她心地随和,聪明能干,做得一手好女红,青春妙龄时备受女伴的钦羡、小伙子们的青睐。阿巧到及笄之年时,宝叔膝下并无所出,就将侄女认做自己女儿,准备赘婿成家。漕湖畔上方港村的沈天祥三兄弟子嗣众多,世代以种租田为生,生活拮据。姚宝叔托人介绍撮合,沈天祥同意将次子沈天生入赘姚家,沈天生随即易姓叫姚天生,与阿巧婚后夫妇感情尚好,双双去沪谋生。姚天生在西藏路八仙桥一带跟随叔父奇祥、云祥从事殡葬、脚力等体力劳动。姚阿巧则去做娘姨。这时的姚天生生活较富裕,常到浙江路宁波路口朝阳楼吃茶,吸鸦片烟。他渐渐地染上了这些恶习后,既花尽了血汗钱,又耗身损志,喝醉了酒,稍不如意就对娇妻阿巧拳打脚踢,毫无怜惜之情,由此夫妻感情日益恶化。随着烟瘾越来越大,姚天生入不敷出,终于穷困潦倒。后来阿巧到上海五马路群玉坊的一家堂子里做娘姨(又称大小姐),那爿堂子只有一个“先生”(对高级妓女的称呼,这种妓女能吟诗作词、弹唱应酬,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有两个娘姨服侍她,阿巧负责管理“先生”的衣物首饰,为“先生”梳头,并做执行客人等轻巧活,俗称“细作娘姨”。 
  1911年蒋介石回到上海,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姚阿巧,一来二往,感情甚笃,终于同居。姚阿巧与蒋介石感情甚好。辛亥革命后,蒋积极参加反袁护法斗争,往返日本、沪杭、山东等地,踪迹不定。姚氏不仅安心随蒋,而且把平时省下的积蓄资助他,因此,姚氏虽出身低微,又没文化,但蒋对她怀有感激之情,终生对她十分敬爱。姚冶诚和蒋介石结婚后,没有生育子女,若干年后收养了蒋纬国。蒋纬国生于1916年10月6日。据其自述,幼年成长环境相当特殊。从1岁到5岁之前,一直寄养在上海朱姓和邱姓的家中,与戴季陶家常有往来。4岁半那年,随蒋介石回到奉化溪口,由姚冶诚抚养,称姚氏为“养母”,称毛氏为“娘”,称王太夫人为“祖母”。为蒋介石的次子。姚氏没有文化,心地却善良,视纬国为亲生儿子。蒋纬国成人以后,也视姚氏为生母一般。 
  1927年底,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后,将姚氏与纬国托付给吴忠信(又名礼卿,安徽籍,蒋留日同学,曾任贵州省主席)关照,姚氏乃移居苏州,仍由蒋负担生活费用。后来姚氏在南园的蔡贞坊选中了一块地皮,乃建造新居。1929年,新屋落成,当地人称这为蒋公馆。姚冶诚在苏州居住期间,与蒋介石经常有信往来,也见面有接触,但不同居。有时蒋路过苏州,姚携纬国由颜芝卿带路去火车站花车厢里与蒋面晤小聚,以慰相思之苦。在苏州几年时间,姚氏清心寡欲,虽年届60,仍一头乌丝,看上去要年轻得多。 
  1949年,姚冶诚随蒋纬国来到台湾,住在桃园大秦纺织厂附近,与她的亲家石凤翔为邻。蒋纬国再娶后,姚氏即迁往台中。蒋纬国当时担任装甲兵司令,驻扎清泉冈基地,照顾比较容易。但据说姚氏的心境不如居住在苏州南园时好,身体衰老得快。她一直和侄媳王桂宝(姚觉和妻)住在一起,直到1966年病逝。   
  做了七年蒋介石夫人的陈洁如(1)(图)   
  令蒋介石一见钟情的陈洁如 
  据传陈洁如原籍苏州,自幼居住上海,当过艺妓,可见其家境贫寒。经过蒋介石坚持不懈的追求,二人结合,也曾有过一段很美好的生活。但蒋为了政治需求,同宋美龄结合,诱骗陈洁如远赴美国留学五年。二人离婚后,常有书信往来,一度曾旧情复燃。陈洁如终生未育,只有一养女瑶光,后移居香港,于1971年1月21日孤独地死去。 
  陈洁如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之前的夫人,也是继元配毛福梅和侧室姚冶诚之后的又一 
  伴侣。蒋介石于1922年和陈洁如结婚,1927年离婚,前后共同生活了6年。有一种说法认为陈洁如原籍苏州,自幼居住上海,受过中等教育,会讲俄语,当过小学教员,做过护士,又在长三堂子当过高级艺妓。其家世无从稽考,但从当艺妓一事可以推测家境定有难处,或很贫穷,或先是有钱人家,后家道中落。长三堂子属于高级妓院,堂规很严,对姑娘们的要求很高,不仅要相貌漂亮,而且须懂得款待花钱的阔少,还要掌握点弹拉演唱的技艺,即色艺双全。陈洁如高高的身材,大眼睛,高鼻梁,面目清秀,为人谦和,又擅长琴棋,有一定的文化教养,在妓院姑娘中也是比较红的。据《陈洁如回忆录》记载:陈洁如原籍镇海,通称宁波,乳名阿凤,她父亲是一位纸商,经营很多地产手工艺品;母亲来自苏州,姓吴。陈洁如的母亲对她的性教育较早,让她当心男人,保持处女的贞操。陈洁如对母亲的话谨记在心,因此,说她是妓女的说法不成立。过去都认为,本世纪20年代初的蒋介石尚未发迹,只是浪迹江湖。赚钱之余,逛逛长三堂子,寻求声色之娱,填补身心空虚。在那里,邂逅陈洁如。这种说法看来根据也不足。据《陈洁如回忆录》说,蒋介石遇到陈洁如是在张静江家中。因为陈洁如的好友朱逸民嫁给张静江做续弦,陈洁如常常去看望她。1919年暑假的一天,孙中山和蒋介石、戴季陶看望张静江,在张府陈洁如首次遇到蒋介石。陈洁如当时才13岁。蒋介石对陈洁如很感兴趣,在张家大门口等着陈洁如并要陈的地址以便去看望她。陈洁如故意说错自己的地址,但蒋是个有心计的人,居然找到了陈的家。在陈洁如母亲的干预下,蒋介石没能和陈洁如交上朋友。也许是对自己14岁初婚的联想,蒋介石竟对陈一见钟情,一次在张家狭路相逢,蒋介石逼着陈洁如表态。陈终于答应和蒋约会,但第一次约会蒋把陈带到一家包好的旅馆房间,陈十分恐惧,夺门逃走。此后蒋不断给陈打电话使她心神不宁。蒋介石向陈洁如明释妻妾情况,发誓永不负心。蒋介石又说:“我定将用我的鲜血,为你写下一张永爱不休的誓书。”陈洁如害怕得连声大叫:“请———请将那把刀放下———我相信你———只要你放下刀!”就这样,陈洁如向蒋介石交出自己的一颗心。 
  陈洁如母亲认为她应当尽到为母的职责,依循正常仪式,完成陈洁如的婚礼大事,于是先举行订婚仪式,由蒋陈两家交换礼物,另在精美的红帖上填写订婚双方的生辰八字和其他项目。这就使蒋介石和陈洁如合为一体,不能改悔。订婚翌日他们坐在南京路一家巧克力店中吃点心,蒋介石对陈洁如说:“陈凤是你的乳名,应当只供你母亲使用。依照中国礼节,乳名是不宜给朋友叫的。因此,我已为你选了一个新名字,我想它恰合你的性格。这个名字是‘洁如’,意思是‘如同纯洁’或‘如同未受世间污染’。在我看来,你真是纯洁无瑕的。你喜欢它吗?看这里!”他即打开一个纸包,取出他自己的一帧照片,照片上将“陈洁如”三字显著地写在他自己的左侧。蒋陈的结婚典礼于1921年12月5日在上海永安大楼大东旅馆的大宴客厅内举行。当年这里是举办正式结婚典礼的最常用场所之一。蒋陈的婚礼是半西半中式的。蒋介石送给陈洁如的礼物是一张明信片大小的柯达照相机,陈洁如送给他的是一只Waltham牌金质怀表,带有金链。陈洁如没有采用白缎或红缎,而采用了镶金银花的淡粉色的结婚礼服;头发上戴着珍珠头饰。蒋介石穿一身深蓝色长袍,外罩黑缎马褂。宽敞的婚礼大厅里挂着镶有彩龙的大幅红绸喜幛,显得喜气洋洋。大厅入口处横悬着四盏很大的红灯笼。大厅屋顶上也悬垂很多大型的绘花纱灯,而屋顶中央还有一具色彩绚丽的装饰用“翠鸟”(Kingfisterbird)大吊灯。厅内到处摆设很多盆鲜花和绿色的棕榈。据陈洁如回忆说:“婚礼仪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结婚证书上用印,以确认这种现代式中国婚姻;这仪式要在大厅一端的一大礼桌旁举行。第二部分是在对面另一端的供案前,象征式地祭拜天地祖宗。午夜到了,这场婚礼喜事终于结束,大家已该休息了。陈洁如坐在房中,没有说话。蒋介石过去亲手锁了房门,然后就将她抱在怀中,她身中的血似乎一下咚咚作响起来。她能感觉到心脏在重重地敲击她的胸口。她站在那里,就像一条贴附在墙上的藤枝。她眼睛半闭着,毫不设防地等他。他以一种快乐的口气,向她低声说:“现在你已是我亲爱的妻子了,世界上惟一的爱人!噢,亲爱的!除你之外,我永远不会爱上别的女人。这是我郑重的承诺。” 
  婚后第三天,蒋介石和陈洁如依照中国传统,去拜望陈洁如母亲,带着一批礼物。下午3时半左右,抵达了溪口。下轿时,陈洁如看见在一座很大的老式房屋的门前,立着位略矮的温雅妇人,蒋介石忙向她介绍说,她就是原配毛福梅。陈洁如见过她,快快梳洗一下,换上较为正式的服装,去祭拜仪式。   
  做了七年蒋介石夫人的陈洁如 (2)   
  1922年,正当蒋、陈在溪口度蜜月的时候,蒋介石接到孙中山要他速返广州的电报。陈洁如含泪向毛福梅道别,和蒋介石乘船去上海。在上海,陈洁如第一次见到蒋经国。因此,蒋经国称陈洁如为“上海妈妈”。蒋经国十多岁和蒋纬国一起到上海,先后就读于万竹小学和浦东中学,陈洁如对蒋经国特别钟爱,视同己出。蒋纬国有时也去陈氏住处,称她为“庶母”。在这以后的几年中,每逢蒋介石从广州回到家乡时,总是带着陈洁如。她同时以秘书的身份,随侍左右。毛福梅以不变应万变,对陈洁如也十分礼让。陈洁如是个知书识礼 
  的人,对毛福梅很尊敬,对孩子也很疼爱,不时买些衣物玩具馈送。于是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位陈家姆妈。1923年2月18日,蒋介石接到孙中山从香港发来任命他为大元帅府行营参谋长的函件,于4月20日抵广州,同年8月14日,蒋介石率团去苏联访问,蒋本来极力劝陈陪他去,因陈拒绝去苏联,蒋只好写信倾诉衷情。蒋回国后回奉化写出访报告,翌年就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这时,蒋、陈才有一个安定的家。毛氏和姚氏都在冷宫,而陈洁如独享夫人的风光。 
  早在蒋、陈打得火热之际,蒋“在国父宅中”,认识了宋美龄,得陇望蜀,心猿意马,见异思迁,当时早有人责蒋“好色”。用中国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蒋介石的行为不仅确乎为道学先生所鄙夷,也为普通老百姓所不齿。然而,蒋为宋倾倒,并非因姿色迷人那么简单。蒋、宋联姻的原因,蒋介石主要出于政治的动机。蒋介石为了达到稳住陈洁如,不让她干扰自己大事的苦心,在1926年的夏季曾在孔祥熙宅安排“鸽子宴”请陈洁如和宋家姐妹见面,由宋霭龄吹风,试图让宋美龄取代陈洁如的地位。1926年当蒋介石在南昌再度陷入困境之时,宋霭龄为了孔宋利益,向蒋再次献计娶宋美龄为妻,以争取西方支援。蒋只好将这桩政治婚姻告诉陈洁如,陈洁如差点昏过去,一时说不出话。蒋花言巧语让陈出洋进修5年,回来再说,否则,蒋以死相胁。在蒋的花言巧语下,陈洁如只好表示退让。陈洁如和蒋介石破裂,是1927年8月,蒋东渡日本前夕。8月1日晨,蒋单独来到陈洁如母亲家,以作告别。蒋让陈与张静江女儿一起坐船去美国。陈洁如开始不答应,蒋苦苦恳求,以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