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下卷)-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羽在垓下兵败突围的时候,灌婴率领骑兵追赶,在东城将其打败,灌婴手下的五位军吏共同斩杀了项羽,全部被封侯。汉军收降楚军左右司马各一人,士兵一万两千人,几乎俘虏了楚军的全部将吏。后来,灌婴率军攻取东城、历阳,渡过长江,在吴县一带击败了吴郡郡守的军队,将其俘虏,于是,汉军平定了吴、豫章、会稽三郡。回师路上,灌婴再次平定淮北地区。
  平乱除暴
  刘邦做了皇帝,他给灌婴加封食邑三千户。当年秋天,灌婴以车骑将军的身份随从刘邦击败了反叛的燕王臧荼,后来又随从刘邦到陈县,捉拿了图谋造反的楚王韩信。回京以后,刘邦正式册封灌婴为颍阴侯,以颍阴地区的两千五百户作为他的食邑,和他剖符定封,让他的爵位世代相传。
  之后,韩王信叛逃匈奴,灌婴跟随刘邦到代地平叛。到达马邑以后,灌婴奉命单独率兵降服楼烦以北的六个县,斩杀了代国的左丞相,在武泉以北打败了匈奴的骑兵。接着,灌婴与大部队会合,在晋阳一带与匈奴骑兵作战,斩杀敌军将领一人。然后,灌婴奉命统帅燕、赵、齐、梁、楚等国的所有的车骑部队,在挲石击败了匈奴骑兵。白登之围以后,他随从刘邦回师到达东垣。在与陈豨叛军的战斗中,灌婴单独率军,在曲逆一带击败了叛军丞相侯敞的军队,将其斩杀。在降服了曲逆、卢奴、上曲阳、安国、安平等县邑之后,汉军拿下了东垣。
  黥布造反以后,灌婴奉命首先出征。在相地打败了黥布的别将,接着,打败了叛军的上柱国和大司马的军队,而在与敌将肥诛的战斗中,他亲手活捉敌人的左司马,然后,汉军追击叛军直到淮河沿岸。首战告捷,刘邦十分高兴,加封灌婴食邑两千五百户。黥布被消灭以后,刘邦正式确定,以颍阴地区的五千户作为灌婴的食邑。
  刘邦去世以后,灌婴以列侯的身份在京侍奉惠帝与吕后。吕后去世以后,吕氏宗族企图谋反,颠覆刘氏的天下。齐哀王闻讯,率军西进,打算消灭吕氏集团,吕禄得知此事后,任命灌婴为大将军,率军迎击齐王。灌婴行军到达荥阳以后,派人与朝中的周勃、陈平密谋,决定在此屯兵,并且与齐哀王联络,商定一同诛杀吕氏,因此,齐军也就地驻扎。不久,周勃等人诛杀了吕氏,齐王率军回国,灌婴也率军回朝。此后,他与周勃、陈平等大臣拥立了汉文帝。刘恒加封灌婴食邑三千户,赏赐黄金一千斤,任命他为太尉。
  三年以后,周勃被罢免丞相的职务,灌婴被任命为丞相,太尉官职被免除。该年,匈奴大举入侵北地、上郡,天子命令灌婴率领骑兵八万五千人前往讨伐。匈奴撤兵以后,济北王造反,天子下令撤销了灌婴的兵权,改派其他的将军前往平叛。一年多以后,灌婴病死在丞相任上,谥号为懿侯。
  忠言逆耳
  汉高祖七年,韩王信造反,刘邦亲征叛军。到达晋阳的时候,刘邦听说韩王信私通匈奴,想要与之一同进攻汉军,他大为恼怒,便派使者出使匈奴,一来争取外交上的主动,二来察探匈奴的实力。
  匈奴人十分狡猾,把强壮的士兵和肥大的牛马隐藏起来,只是将一些年老体弱的士兵和瘦小的牲畜展现在人们面前。汉朝的使者前后往来十余批,都回报说匈奴很弱,一定能打赢的。刘邦还是不放心,便派刘敬出使匈奴。不久,刘敬回来,却报告说:“两国互相攻击的时候,应该各自夸耀显示自己的长处,威吓敌人激励士气。这次,臣出使匈奴,只看见一些年老体弱的士兵和瘦小的牲畜。这一定是匈奴故意显露自己的短处,却暗地里埋伏奇兵玩弄阴招。所以,臣认为匈奴有备而来不可以进攻。”这个时候,刘邦没能沉住气,带领二十多万汉军已经越过句注山。刘邦认为刘敬的言论会使军队的士气沮丧,便勃然大怒,破口大骂他说:“齐国的奴才!当初,你凭借着口舌取得了官职,现在却竟然敢在这里胡言乱语,企图阻止我出兵!”于是,刘邦下令把刘敬囚禁在广武,打算得胜回来好好羞辱他一番。

  第137节:新读史记(下卷)(137)

  汉军继续前进。到达平城的时候,匈奴果然出动奇兵,把刘邦等人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以后,汉军才得以解围。刘邦狼狈地回到广武,立即赦免了刘敬,对他说:“当初,朕没有采纳您的意见,因此被围困在平城。现在,朕已经把那些说匈奴可以攻打的人都斩首了。”于是,刘邦封赏刘敬二千户的食邑,赐爵为关内侯,称之为建信侯。
  和亲之策
  刘邦从平城撤军以后,韩王信逃亡到了匈奴的地界。正当此时,冒顿做了匈奴的单于,匈奴兵力强大,拥有三十万骑射大军,他们多次侵扰汉朝的北部边境。对此,刘邦十分担忧,他专门就此询问刘敬,请教对策。刘敬说:“天下刚刚平定,将士们疲于战争,人民更是渴望平静的生活。所以,陛下用武力去征服匈奴是成功不了的。冒顿杀死父亲,自立为单于,娶庶母为妻子,仪仗武力逞威风,因此,他也是不可以用仁义来说服的。可见,我朝只能用长远之计,来使他的子孙成为我们的臣子,但是,这个计策恐怕陛下做不到。”刘邦有些着急,说道:“如果真像您说的那样,为什么朕不能做!您赶快告诉我,究竟应该怎么办?”刘敬回答说:“陛下如果能把皇后亲生的大公主嫁给单于,再赠送给他们丰厚的礼物,匈奴人贪图汉朝的厚礼,蛮夷必定会倾慕汉家的友好,用公主作为王后。那么,日后,公主生下的孩子必定会是太子,将来会继位为单于。陛下如果每年能按时利用我朝所剩余的而匈奴所缺乏的东西,多次去慰问、馈赠,并且派去能言善辩的使者,用礼节去劝告、说服冒顿。如此,冒顿在世的时候,本是汉朝的女婿;他死后,您的外孙便继位为单于。谁又曾听说过外孙敢与外公分庭抗礼的呢?这样,汉军可以不必出征却能逐渐让匈奴称臣。如果陛下不能将大公主嫁给单于,而是让皇族女子或是后宫女子冒充公主,单于也会知道。到时候,单于不肯宠幸汉家女子,这对我朝也没有什么好处。”
  刘邦十分同意刘敬的分析,便着手准备将大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吕后得知这个消息,万分地不愿意,他对着刘邦日夜哭泣,说:“我只有大公主这一个女儿。现在,您为什么要把她抛弃给匈奴!”最终,刘邦没有将大公主嫁给单于,他选取了一个宫女,让他冒充大公主,准备嫁给匈奴单于,并且让刘敬出使匈奴,缔结和亲盟约。
  移民实边
  刘敬从匈奴回来,便向刘邦报告说:“匈奴黄河以南地区的白羊、楼烦二王所统辖的部族,距离长安近的,只有七百里,他们的轻骑兵急行一天一夜的时间,就可以到达秦中地区。秦中地区刚刚经历了战争,十分破败,人民稀少,但是土地肥沃,政府可以向那里移民,逐渐地充实它,这样既可以恢复那里的生产还可以增加防御力。诸侯起兵反秦,如果不是齐国的田氏和楚国的昭、屈、景三姓领头,根本没有人敢于率先发难。现在,陛下虽然定都关中,但是实际上缺少人力。这里北边靠近匈奴,东边有六国诸侯的后裔,他们的宗族势力强大。一旦天下有变,您是难以高枕无忧的。因此,臣希望陛下能够把上述的那些六国贵族后裔,以及天下的豪杰、名家都迁徙到关中。国家太平无事的时候,可以依靠这些人来防备匈奴;如果诸侯国发生变乱,朝廷也足以率领他们去东征。这是强干弱枝的办法。”刘邦很认同这个建议,便让刘敬去具体负责这件事情,把以上提到的那些人,总共有十余万,移居到了关中。这个建议确实是一个有远见的良策,在景帝时的七国之乱和武帝时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这里都实际承担了后勤基地的作用。
  王朝叛臣
  同样的血统,不同的地位,命运总是难以捉摸。
  他们不甘心!
  面对天子的宝座,他们向自己的命运,发起了挑战。
  受封吴王
  吴王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哥哥刘仲的儿子。汉高祖曾封刘仲为代王。后来,匈奴围攻代地,刘仲没有什么才能,又贪生怕死,丢弃封国抄小路跑到洛阳,向天子自首。汉高祖因为是骨肉兄弟的缘故,不忍依法制裁,只是废黜王号贬他做郃阳侯。后来,准南王英布反叛,向东兼并了荆地,挟持那个地方侯国的军队,西渡淮水,攻击楚国。汉高祖亲自率军征讨英布。刘仲的儿子刘濞当时有二十岁,年轻力壮,有些武艺,以骑将的身份跟随高祖打败了英布的军队。叛乱虽然平定,但荆王刘贾也被英布杀死,没有后嗣。皇帝担忧吴地、会稽一带的人浮躁强悍,不服朝廷的统治,而自己的儿子们年龄都尚小,没有强悍的诸侯王来镇慑他们,于是封刘濞在沛地做吴王,统辖三郡五十三个县。

  第138节:新读史记(下卷)(138)

  当拜官受印的仪式结束后,高祖让刘濞上前,要为刘濞相面,高祖看后说道:“你的容貌有反叛之相。”高祖心生悔意,但任命仪式已经结束,不可更改。高祖就轻轻拍着刘濞的后背,告诫他说:“汉兴立以后五十年间东南方向将有叛乱发生,难道是你吗?天下同姓是一家,你千万不要造反啊!”刘濞吓得伏地叩头连说不敢。
  吴国资源富饶,拥有豫章郡的铜矿山,刘濞招募天下亡命之徒私下铸钱,煮海水制盐,牟取暴利,吴国因此富比朝廷。
  怨恨始生
  孝文帝时,吴王太子入京朝见。一次,他陪皇太子饮酒下棋,二人发生争执,吴太子的态度不恭不敬。皇太子见了生气,拿起棋盘掷击吴太子,警告他注意检点,没想到失手中了吴太子的太阳穴,吴太子身子晃了晃竟然死了,事后朝廷把他的遗体送回吴国埋葬。吴王怨怒地说:“天下同姓是一家,死在长安就应该葬在长安,何必送来吴国下葬呢!”吴王又把遗体运回长安下葬。
  自此之后,吴王逐渐违背藩臣所应遵守的礼节,称病不肯入朝。朝廷知道他因儿子的缘故心里有气,才称病不肯入朝的,就派人查问,发现吴王确实没有病。此后吴王的使臣一到京城,就被拘禁起来问罪。吴王害怕了,更加积极策划谋反行动。后来,吴王派人进京觐见,皇帝又诘问这个使者,使者对皇帝说:“吴王确实没有病,朝廷拘禁惩治了好几个使者,因此吴王就称病不来。现今吴王刚开始假称生病,就被朝廷察觉,遭到严厉地诘问,所以害怕皇上杀他,就越想隐瞒自己的行为,称病的计谋实在是无可奈何。希望皇上捐弃前嫌,给吴王重新开始的机会。”于是天子就赦免吴国的使者让他们回去,并赐给吴王几杖,说他老了,不能长途远行,可以不入京朝见。吴王得以解除他的罪过,谋反的计划也就放松了。然而他所在的封国因为有铜盐的收益,百姓没有赋税。吴王对部下十分宽厚,爱护兵卒。吴王每年都定期问候贤良,赏赐平民。其他郡国官吏要追捕的逃犯,吴王就收容他们而不交出。如此这样过了四十多年,吴王渐渐取得了吴地的民心,羽翼也渐渐丰满了。
  晁错削藩
  汉景帝做太子时,晁错做太子家令,因为忠心耿耿,才能也很突出,得到太子的宠幸,他多次怂恿太子说吴王有罪应削减他的封地。他自己也多次上书劝说文帝,但文帝宽厚,不忍处罚,吴王因此更加骄横。等到景帝即位,晁错做了御史大夫,又劝皇帝说:“从前高祖刚刚平定天下时,兄弟少,儿子尚小,为了保障刘家的天下,就大大赐封同姓宗族好互相扶持,巩固朝廷。所以他的庶子悼惠王被封为齐王统辖七十多个县,异母弟刘交做楚元王统辖四十多个县,哥哥的儿子刘濞做吴王统辖五十多个县:分封这三个庶亲,就分去天下的一半。现今吴王因以前儿子的意外死亡,假称生病不肯入京朝见,依照古法就应该处死。文帝不忍心,就赏他几杖,对他的优厚有加。他本当改过自新,但他却更加骄横,靠铜矿铸造钱币,煮海水制盐,引诱天下亡命之徒,谋划叛乱。现在削减他也是造反,不削减他也是造反。削减他,反得早,灾祸小;不削减他,反得晚,灾祸大。希望皇上早做打算啊!以免养虎为患。”
  公元前154年冬天,楚王前往长安朝见。晁错借机告发楚王刘戊去年为薄太后服丧时,在服丧住的房子里偷偷淫乱,请求诛杀他。景帝下诏赦免了他的死罪,只是削减东海郡作为惩罚。此外,之前因赵王有罪,削减了他的河间郡。胶西王刘卬因为售卖爵位时舞弊,也削减了他六个县的封地。朝廷削藩的态度越来越明显了,各诸侯国一时间人心惶惶,无不痛恨晁错,欲杀之而后快!
  诸侯结盟
  吴王担心朝廷的削藩行动很快就会削到自己的头上,更何况自己与文帝有杀子之仇,就想借机公开图谋,起兵发难。他担心力量不足,知道胶西王勇壮,好逞势斗胜,几个齐地的诸侯王都畏惧他,和他强强联合,把握大些。于是派中大夫应高去鼓惑胶西王一起反叛朝廷。应高不带书信,只是口头通报说:“吴王不才,危在旦夕,也不愿束手就擒任人宰割,希望您明白他的好意。”胶西王也被说中了心事,急忙说:“不知道先生有什么要指教我的?”应高说:“现在皇帝任用奸臣,被奸邪之臣蒙蔽,他只顾眼前利益,听信谗言,擅自改变法令,侵夺诸侯的封地,对封国征求越来越多,诛罚贤良,情形日益严重。俗话说:‘米糠吃完了就该吃米了。’吴王和胶西王是有名的诸侯,一旦被朝廷盯上,恐怕就不能安宁了。吴王身患内疾,二十多年不能朝见皇帝了,他曾担心朝廷猜疑,又没有办法解释,现在小心谨慎,犹且害怕不被谅解。我听说大王因为卖爵的事而被罚罪,诸侯被削减封地,是朝廷小题大做,其实罪过根本没有那么严重。朝廷这么惩罚恐怕不只是削地就能罢休的。”胶西王说:“是的,有这样的事。那你说怎么办呢?”应高说:“俗话说: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现在吴王自认为和大王有相同的忧虑,愿借着时机顺应天理,牺牲个人身躯为天下除害,怎么样?”胶西王吃惊地说:“我哪里敢这样做呢?现在皇帝虽然逼迫我很紧,是因为我本来就犯有死罪啊,我怎敢胡思乱想啊?”应高说:“御史大夫晁错,迷惑天子,侵夺诸侯,蔽塞忠良,朝廷之臣尚且都对他心生怨恨,更何况是被削地的诸侯们,他们都有背叛朝廷的心思了。现在彗星出现,蝗灾不断发生,这是万世难逢的机会,这正是圣人产生最好的时代了。所以吴王想对内以讨伐晁错为借口,在外追随大王车后,驰骋天下,所向披靡,那时候天下没有敢抗逆我们的。大王您假使能够答应我一句话,那么吴王就率领楚王攻下函谷关,守住荥阳敖仓的粮食,抗拒汉兵,安兵扎寨,等待大王的到来共兴大事。大王真的能够幸临,凭借咱们的力量,那么天下就唾手可得了,两个君主分治天下,不也是很好的事吗?”胶西王一想到能够称帝欣喜若狂马上答应了。应高回去报告吴王,吴王仍不放心,就亲自到胶西出访,当面和胶西王订立盟约。

  第139节:新读史记(下卷)(139)

  七国叛乱
  胶西群臣中有人知道了胶西王反叛的计划,就规劝说:“侍奉一个皇帝,是最快乐的事。现在大王和吴王向西进兵,假使事情成功了,两主定会有分歧争端,那时候战祸还是不会消停,您也就没有安稳的日子过了,说不定会因为吴王造反而家破人亡。诸侯的土地不足朝廷的十分之二,力量悬殊太大了,而背叛朝廷也会使太后担忧,您又但上了不孝的罪名。从上面的分析看,您起兵造反的计划实在是不明智的,这不是长远之计啊。”胶西王不听,又派使者联合齐王、菑川王、胶东王、济南王、济北王,他们都应允了,并说:“城阳景王曾为正义攻打吕氏宗族,不要让他参与起兵,事成之后分些土地给他就行了。”各诸侯由于听说有人受到削地的惩罚,都震惊恐惧,大多怨恨晁错,因此都愿意发兵。
  景帝终于下令削减吴国的豫章、会稽二郡,可好时机已经过去了,等到诏令发到吴国,吴王早就准备好起兵作乱的一切条件,征召了他全部的士兵,通令全国说:“我年纪六十二岁,亲自统率军队。小儿子年龄十四岁,也身先士卒。所以凡是年长和我相同的,年轻和我的小儿子相同的人,都要出征。”他又派人联系南边的闽越、东越,东越也跟随吴王发兵。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楚王、赵王也杀死了朝廷派来的官员,向西进兵。齐王后来后悔,服毒自杀,违背盟约。济北王因城墙损坏没有竣工,他的郎中令将他劫持控制,他也无法发兵。胶西王和胶东王、菑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