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科技狂人-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汇储备啊,你可不能让我掉了链子。”

李建明白,张智化这是急了,可他偏偏不好通过别人来问,只好借这个机会来打探一下,他这是赌无绳电话在国外销量大增,赚大笔外汇,来给他的政治进步铺路。

“一个亿!张书记您可真高看我们强华科技了吧,按照协议,我们有一半的外汇使用额度,也就是说,你看好我们创汇两个亿,我记得去年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也才八十多个亿吧。”

“不管使用额度,只要进了帐就算,一个亿没问题吧,生产线不是确定好了么,怎么还不上马,时间太晚今年可就要过去了,对了,市农行给你们放了五百万到位没有,我知道五百万对强华来说是毛毛雨,不过省行对贷款给私营股份制公司,尤其是没什么固定资产抵押,还是很担心的,尤其是你们的现金流也没体现在账面上。”

张智化给了李建一个你懂的眼神,李建立即明白,这是揽储呢,只要把强华科技的现金流都从市农行走账,估计房款一千万两千万那都是没问题的。

不过这所谓的五百市委书记都已经知道了,为啥自己没见到,五百万不多,却足够一条普通的电话机生产线了,而且还是全自动的,自己的利润,可还是有大用处的。

“钱还没见到,还请张书记过问一下,我们强华可就等米下锅呢,有了这笔钱,从胜利厂定的生产线就能来,张书记你就瞧好吧。”

李建说话动作跟成人无异,只是这会儿一股疲倦的感觉袭来,他一只手扶住额头,张智化立即告辞,出去的时候叫上了市农行的崔行长。

“强化科技的款怎么还没放?我不是批过条子了么?”

“钱让春江农行放的,应该已经到位了,不过当时批的是晨光收录机厂,是不是现在改名了,所以这笔钱有什么波折,我立即去问一下。”

崔行长见大老板都亲自过问,忙不迭的去张罗,在江州这一亩三分地混饭吃,没谁敢不看张智化的脸色。

第四十五章圈地的原因

李建趁着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员不在,赶紧俯身在办公桌上休息了一会儿,这才有了精神,又跑到厂门口看着那硕大的强化科技几个字,好像看着**的脸。

“这就是我科技强国的起点啊!可惜这种聚乙烯的塑料材质太差,国内的工程塑料产业还没开始起步,再过几年应该从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进口国了吧,那这些石化产品的原材料更紧张了,我得加快发展才行。”

远远的看到何超的弟弟何强在厂门口帮那些领导端茶倒水忙的不亦乐乎,李建摆摆手,把何强叫了过来,

“你今天休息?”

“马上要中考了,我们学校要组织模拟考试,我们初二的学生都要给初三让路。”

何强兴高采烈的,李建已经给何超预支了工资,把家里欠的钱都还上了,也不用看那些亲戚讨债的嘴脸,尤其是何强知道自己只要能上学,何超只要还在晨光厂,现在的强华科技上班,李建就会一直帮他承担一部分费用,他能不高兴么。

“中考,六月份到了啊,七月份不是要高考了,对了,你去帮我把段书记叫出来,还有我爸,我找他们有事。”

李建不想在那么多官僚面前谈论强华科技的下一步发展计划,没几分钟,李红军段铜山跟着一个矮胖矮胖的中年人一起走了过来,矮胖中年人一脸诚惶诚恐,不住的舔着嘴唇,好像在解释什么,而段铜山跟李红军根本不搭理他。

“段厂长,段厂长,你可给我老徐一条活路啊,咱们这也是多少年的交情了,你难道眼睁睁的看着我老徐吃不上饭回家饿死么?”

矮胖中年人拉着段铜山的胳膊,很显然段铜山是他的主要目标,而李红军只是一个附带品,

“你不让我看着你饿死,你姓徐的怎么当初看着我晨光厂饿死的,现在又是怎么看着我们强华科技的,这件事儿没完,你姓徐的就回家等着吧,别说县里面找你,等着纪委找你谈话吧。”

段铜山甩开中年人,走到李建身边,

“李建,有事儿?你拉来这么多领导,那个不陪好都不行,中午我们在哪儿安排?”

李建见段铜山连介绍的意思都没有,斜着眼睛看向中年人,矮胖子这个时候突然往前冲了两步,直接跪在了段铜山的面前。

“老段啊,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上大学的儿子,你就忍心让我老徐进监狱呆下半辈子么?这事儿是真的没办法啊。”

不知道是真的哭出来还是挤出来的眼泪,胖子脸上两行泪水滴滴答答的淌下来,在哪肥硕的脸上显得特别滑稽。

“段书记,您可别说我了,这些领导都不是我请来的,是张书记请来的好吧,中午饭,我没准备,干脆就让食堂多做点饭,领导来了,也得与民同乐不是,反正咱厂里没钱请他们下馆子。”

李建说完,用眼神示意段铜山,让他说说这个胖子是谁,段铜山凑过来在李建耳边嘀咕了两声,

“徐光,县农行的行长,把市行批给我们的五百万放给农机厂了,农机厂厂长是他亲哥,原本以为农机厂有了钱能周转过来,结果产品质量不合格,对方拒绝付款,现在砸在他们手里了。”

“自作孽不可活,从我李健的碗里抢食,那有种惹就要有种撑,别管他,两条生产线廖主任应该已经谈好了,这一个月的利润应该也到账了,我建议从利润里面分出一部分钱,先把围墙圈起来,县里面给我们的地,可别到时候不认账。”

李建在地上用小木棍划了一个圈,大致是晨光厂原本的位置,又在外面画了大小不一的几部分,正是县里同意划拨给晨光厂的土地,有水泥厂的晾晒场,也有一部分荒地和滩涂。

“圈起来可以,不过我们一共就这么点人,现在用不到吧,而且这部分,这部分都是大坑,知道的说我们预留发展空间,不知道的该说我们准备转行养鱼了吧。”

段铜山一直不明白李建水泥厂的晾晒场还有用,可是那一大片滩涂,要来干什么,四处都是大坑,要真是承包下来养鱼,到说不定能混个温饱,可是对于工业来说,哪怕是轻工业,这一片地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我还觉得这些坑太小了,段书记,你觉得我们的电话机,跟国外的电话机比起来怎么样?”

李建没有嘲笑段铜山看不懂他拿地的意图,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在这里,他的想法,恐怕任何一个人都想不到,所以,要让别人理解,那就得循循善诱。

“我们的电话机,那不是明摆着么,肯定比老外的强,都能无绳连接了,老外绝对做不到。”

段铜山这会儿提到电话机,那脸上都是骄傲。

李建却叹了一口气,

“除了无绳这个特点之外,我们别的地方还有优点么?体积?颜色?抗干扰?耐用性?哪怕是同样掉地上摔一次,你说谁的电话机会坏?”

李建说完,又是一声长叹,纵然在某个方面领先,可是全面的落后是事实,是谁也无法规避的,这个时代,国家为了凑够足够的外汇去买那些关乎国计民生的东西,比如大化工原料,比如各种芯片,比如某种巴统禁运的车床,比如军队建设需要的武器。

所以为了出口创汇,这个时候的各级政府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很多民生需要的产品,都按照一等品出口,二等品送礼,三等品销售的套路来进行销售,于是普通群众家里用的东西,也就能满足基本需要,至于形象,舒适度,耐用程度都不是第一考虑的,就像电话机,大家都仔细的不得了,谁还考虑电话机抗不抗摔啊。

可是就是这种对用户使用上的忽略,造成了国企产品卖不出去的尴尬,生活用品不像是水电煤气这些垄断的必需品,国企产品跟不上,自然有乡镇集体企业跟私人小作坊看到巨大的利益而蜂拥而上,这些企业,慢慢的就会侵吞完整个国有企业生存的版图。

第四十六章坑的作用

段铜山初始的时候没考虑到自己厂的产品居然还有这么多缺点,此刻经李建提醒,竟然有这么多明显的缺点,段铜山也陷入沉思,上层的目标是出口,而按照以往的出口经验来看,就算是国内的一等品卖出去,老外也会挑三拣四,找出种种毛病,何况这些似乎按照严格标准来看,在国内也就是二等品水平的电话机呢。

“这些缺点,跟这些水塘有什么关系?”

段铜山想不出解决这些困难的办法,只好问一个看起来更容易解释的问题,这些水塘有什么用。

“挖,全都挖穿,深十米,宽一百五十米,长三百米的大坑,用防水材料处理好之后,内部按照这样来设计……”

李建在地上继续用小木棍开始比划,这让他觉得自己有必要随身准备一块黑板,毕竟小木棍画出来的东西,在灰黄色的泥土中并不怎么清晰。

“这是沉淀池,我们又不是搞化工,要这个干什么?”

段铜山虽然没搞过化工,可是有些基本常识还是知道的,比如眼前这个沉淀池,在很多化工企业里面都有用处,所以他能一眼就看出来。

“既然你知道,那我就不用画的这么细了,我准备自己造塑料,我们现在用的这种塑料是聚乙烯,而且是高密度聚乙烯,生产工艺简单,造价相对低廉,只是我们的石化厂,催化剂不适合,残留的硫多,影响了分子结构,造成易老化,耐机械性差,光泽度差,其实我们如果自己造,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的电话机材质,看起来高档一些。”

李建又写了几个英文字母,pe;pc,abs……等等都是塑料行业的名字,只是段铜山没有看懂,他还在消化李建这几句话里面的意思。

自己造化工产品,这不是开玩笑吧,一个收录机厂,跑去做化工产品,而且还是在一九八五年的中国,各种化工原材料都短缺的差不多要各级领导把裤子都当了换成美元换乙烯回来的情况下,就算自己你能搞,也得也有人提供原材料吧。

整个江州市,能掌握的所有化工原料,都供给那些大企业了,哪儿有余力再给李建这个强华科技瞎折腾。

“可是原材料呢,我们没有熟悉的石化厂,现在乙烯又这么紧俏,我们没有外汇也不能进口。”

段铜山是个合格的厂领导,思考问题总是从全局性出发,李建点了点头,他欣赏段铜山的就是这一点,所以也不藏着掖着,今后的工作还需要段铜山帮忙处理。

“我准备自己生产原材料,也就是乙烯,如果工艺不成熟,我们就先生产乙烯醇,用聚乙烯醇跟国外换乙烯,如果今后条件成熟,我们还可以用聚碳酸酯来代替,还有abs。”

李建在地上划了一片,让段铜山看出来正好是整个滩涂地区外加一块水泥厂的位置,

“我把造纸厂搬过来,这些沉淀池用来做中水处理和黑水处理,黑水里面的办纤维素和木质素,经过化学处理,可以制造出酒精,酒精可以制造乙烯,也可以制造聚乙烯醇,只不过造乙烯需要的成本太大,比用煤炭制造或者石油制造造价偏高,所以我们用来造聚乙烯醇,卖给国内用处小,我们就直接用易货方式,换乙烯回来。”

段铜山愣了半天,

“李建,你不是开玩笑吧,可以用除了煤炭和石油之外的东西生产乙烯?不是实验室生产,是工业化生产,你确定,你知道这样的技术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影响么?我们国家起码节省下来几个亿的外汇。”

李建点了点头,

“我这份技术不准备藏私,可以献给国家有偿使用。”

段铜山注意到了李建话语中的有偿二字,

“如何有偿?”

“在生产资料上,向强华科技倾斜,我们要用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给我们,否则,我按照生产一公斤收一百块的使用费,估计石油部跟煤炭部下面那些厂子,应该是付得起的。”

“他们肯定选择生产资料倾斜,我们一个私营厂,能用多少材料,他们又不傻,不过这专利,你什么时候去申请,应该还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吧?对了,李建,我得问问你,你这些东西,是从哪儿学来的,我看你每天忙的要死,也没时间做研究啊。”

段铜山终于忍不住了,他已经不相信李建的知识都是从什么笔记本上看到的,这样的技术水平已经不是当前这个时代能够容纳的,除非,是敌特渗透!!!

“那个笔记本的主人,应该是华清的老教授,原来在什么伯克利实验室搞研究的,没想到带着成果回国,却被扔进我们这个破牛棚里,所以,让我捡了便宜,不过我也就会这么多了,要不你觉得我非考华清干啥,哪儿人才多啊,说不定又碰到一个这样的老教授呢。”

李建搪塞过去,看李红军一脸茫然,又跟他爸解释,

“爸,你放心,你那个厂子迁过来不吃亏,所有的中水和黑水强化科技都会出钱买,你的造纸厂等于少了污水处理的费用,以后想扩大产能到多大,就扩大到多大,还担心什么,而且这强华科技可是挂的你的名字好吧,里外里就是你左手把钱放到右手。”

李红军摇了摇头,

“我不是担心这个,而是觉得,你弄出这么多先进的东西来,国家能让你这么自由自在的,我跟你妈都是农民出身,就算后来进了工厂,可也是普通工人,他们会不会觉得换一个人掌握这些东西比较放心,要不,你还是别拿出来了吧。”

段铜山看了看李红军,不得不承认李红军考虑的对,如果是他儿子,那他也得劝阻一下,毕竟在当下,国企领导当中,有很多人不是像他这样考虑所有职工的利益,更何况,就算是考虑职工利益,也是考虑本单位职工,他们一定会觉得,这样先进的技术放在自己手里比较安全,还能省钱。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四十七章亲妈

摘桃子的人,随时都有,随处都可见,比如说楚浩,不还是对强华科技的盈利动心了么。

“不怕,爸,我这件事情有了个初步想法,准备直达天听的,这些小鬼当不了家。”

李建是准备通过唐阳的关系,把乙烯醇的专利申请放倒国外,唐阳既然有上层关系,想必对非煤非油的乙烯制备方法对国内的重要性有不同的理解,关键是这是破局的思路,有了非煤非油的技术,巴统当中对我国禁运的一些产品,也没了什么意义,等于变相的帮国家破局,那李建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上层领导不会允许有人动李建的奶酪。

“你想好,爸也只能提醒你这些,剩下的随你折腾,上个月的利润汇总过来了,一共卖出去四百八十部无绳电话,除去你从厂里拿走送人的八部没有算钱,其余的最低都按照成本价两千块钱的标准结算,借款一百二十万,收录机厂原材料的成本两万,购买发射器接收器等成本十八万,跟造纸厂结算瓦楞纸还有说明书一万五,这一万五是包括后续的总共两万套瓦楞纸箱和说明书,印刷厂收了五千块的印刷费。”

李红军从口袋里掏出来一张纸条,按照上面记录的跟李健念叨,

“食堂支出三千五百多,老廖他们出差的费用还有……”

李建连忙打断,

“这些帐你把关就行了,你是厂长法人代表,我在厂里啥也不是,不过这个围墙一定要围下来,沉淀池和造纸厂搬迁也得提上日程,下个月生产线应该就能过来了,上个月我们的产量低,一共才造了五百台电话出来,不像这个月,一天**十台,光是纯利润就够我们引进生产线的了。”

李建继续侃侃而谈,没多大一会儿;强化科技里面突然乱哄哄的闹成一团,段铜山、李红军这两个名义上的当家人赶紧跑过去,李建在后面也跟着过去,他上辈子就不喜欢跟国内的官员打交道,只是吃了亏,现在从头再来,却也知道不跟官员打交道不行,所以实在不能躲得场合,他也得硬着头皮往前凑。

只是这一次,他是躲不过去了,没多大一会儿,何强偷偷跑过来,

“李建哥,那个有个姓徐的胖子跳楼了,幸亏楼层不高,现在县里面那些官儿正忙活着把他送医院呢。”

李建点了点头表示知道,县农行的行长跳楼了,这他也没办法,不是违规放贷,挪用客户的贷款给不相干的企业使用,这可比违规放贷严重太多了,徐光也是不知道哪根筋错位,竟然干出来这种事情。

李建想帮忙也帮不上,就算他说这五百万我们不要了,县里以及省行市行也一样会找他的麻烦,否则今后所有的县行行长都这么干,银行还要不要开下去。

说起来,还是春江县的经济水平太落后了,堂堂一个县农行,连行长竟然都为五百万的贷款发愁,而不得不铤而走险,就可以说明春江县的存款额度才有多少。

张智化走了,那些头头脑脑的官员也没心情吃饭,到让李建节省了一些饭钱,不过李建知道张智化他们走,是不想让这件事情被扩大化宣传,银行系统跟政府是相对独立的,张智化让市农行给李建放款,也是通过协调而不是行政命令。

政府的人走了,可是银行系统的人没办法,这如果传出去,就是笑话,市农行的崔行长跟着救护车到了医院,强华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