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靖国神社大揭秘-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雨花台被枪决伏法。    
    2003年,为这两个”百人斩”战犯翻案的活动终于浮出了水面,4月28日,由向井和野田的遗族向东京地方法院提出了”百人斩翻案诉讼”,状告作家本多胜一、《朝日新闻社》、《每日新闻社》和柏书房。到7月7日进行了第一轮法庭辩论。为什么选择了这两个日子呢?”百人斩诉讼”翻案方面的主任律师自白:一是挑选在”旧金山和约”生效的所谓”日本独立纪念日”的4月28日,也是两个战犯伏法的难日1月28日,以作纪念。二是第一轮辩论挑选在”芦沟桥事变”的7月7日,也是刻意为之——原来,她还是松井石根的”兴亚观音守护会”的会员。


第二部分靖国神社的哼哈二将(6)

    他们阴谋策划的目的,不仅是要恢复”百人斩”两个战犯的名誉,要被告刊登”谢罪广告”赔偿损失。而且是要在诉讼胜利之时,向靖国神社里的英灵报告喜讯,并通过外务省要求中国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芦沟桥抗战纪念馆”撤去两个战犯的大型展板。    
    还在4月前的1月28日,这帮人就在靖国神社里举行了所谓”向井、野田两少尉的慰灵祭暨恢复名誉集会”,会务组设在能舞台前;他们先在靖国神社的升殿由神官奉祝词,再由阿罗会长奉读祭文,接着由阿罗会长和遗族奉奠玉串,全体参拜。祭拜完后,就在靖国会馆的偕行间里举行”百人斩支持集会”,最后通过了支持翻案的”决议”。    
    到平成15年(2003年)8月,正式成立了”百人斩诉讼支持会”,组织机构成员如下:    
    会长: 阿罗健一、作家    
    副会长: 克莱恩孝子、评论家    
    律师辩护团:主任律师、高池胜彦、稻田朋美、荒木田修,其它14人    
    运营委员长:乡田丰、亚细亚友好协力中心代表    
    委员长:国安辉久、三井金属矿业名誉顾问    
    事务局长:宫内瑞生、报答英灵会中央本部    
    特别顾问:名越二荒之助、《昭和战争纪念馆》一书的编辑长    
    顾问:板垣正、原参议院议员(板垣征一郎的儿子)    
    小田村四郎、原拓殖大学总长    
    小堀桂一郎、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富士信夫、 《我所看到的东京审判》一书的作者    
    佐藤守、 原空军将军    
    运营委员:饭泽耕作、“宫城展望会”的代表    
    伊藤哲夫、“日本政策研究中心”所长    
    杉野尾宣夫、“战略研究学会”理事    
    上田泰辅、原《朝日新闻》记者    
    上野贞芳、“东葛市民修正教育会”会长    
    臼井小五郎、“日本乡友连盟”副理事长    
    永江太郎、 ”军事史学会”理事    
    仓林和男、“报答英灵会”运营委员长    
    佐藤博志、兼运营副委员长同、”一水会”代表    
    中江 仁、“房总偕行会”会长    
    中山隆志、军事史家、原防卫大学教授    
    针谷勉 、”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千叶县支部事务局长    
    松村俊明、”日本会议”事务局长    
    奈良保男、 《昭和战争纪念馆》编辑    
    矢崎晃、 ”鹿儿岛偕行会”会长    
    新田和子、 军事史家    
    西村修平、 国民新闻社东总局长    
    茂木弘道、 世界出版社社长    
    半元茂、 ”教科书修正正诉讼”事务局长    
    新井有治、 医师、”昭和研究所”顾问    
    赤池昭子、 ”思考教育会”担任宣传    
    服部守孝、 ”日本会议”爱知县支部事务局长    
    ……    
    由报答英灵会担任的这个组织里的”事务局长”,相当于”秘书长”,是个具体指挥操作的重要角色,还有一位报答英灵会的运营委员长参与其事,他们的目的则不仅仅是翻案本身;这个”百人斩诉讼支持会”在2004年1月28日的一项”决议”里就提出了目标:”我们,‘百人斩诉讼支持会’,与诸协力团体合作,通过本诉讼要向国内外揭开违反事实的虚报的真相,恢复向井、野田两少尉的名誉,以期彻底解决我国的‘历史问题’和‘靖国问题’,并且通过更进一步的努力使其成为‘日本再生’的突破口,我们在靖国神社里供奉的二百五十万柱神灵的御前宣誓,这就是今天作出的‘恢复名誉集会’的决议。”    
    其实,在侵华日军进行的大屠杀中,岂止向井敏明和野田岩几个凶徒;在南京大屠杀中还有一位比之更甚的”杀人魔王”田中军吉,号称”斩杀三百人之队长”,田中挥舞”助广”军刀追杀战俘与平民,见一个杀一个,杀人超过300,因此战功还被编写进了宣扬日军武威的《皇兵》一书,书中不但有田中撰写”扫荡”文章,还有那把心爱的沾满鲜血的”助广”军刀照片,说明文字写着:曾杀300人之队长爱刀”助广”。由此可见,日军武士道嗜血成性,杀人取乐并非一时一事。    
    日本右翼势力迂回作战,挑选了”百人斩”翻案为突破口,据说很快就要终审,不论结果如何,都会成为正式为”南京大屠杀”翻案为侵略战争翻案的第一场接触战;即使是败诉,他们也在舆论上提前给两个恶魔恢复了”名誉”,”报答英灵会”就是这样做的。


第三部分塔尖下的护国神社(1)

    2004年8月5日;小泉内阁3名大臣在会见记者时表示在8月15日要去参拜靖国神社,其中一位总务大臣片山虎之助说:如果届时他在东京就去参拜靖国神社,如果在外地就去参拜护国神社。看来,日本的护国神社也是个可以代替靖国神社的地方,让我们也到那些地方去看看吧。    
    追溯靖国神社的起源招魂社;原来它并不是最早的,第一座或者最早的还得说到护国神社呢。在1862年前后,为给战争亡灵安息在几个地方都建起了招魂小祠,例如广岛县、三重县……最初各自取名还没有”招魂社”这个名称。后来很自然的,仗打得越多亡灵越多需要也越大,才起名叫做”招魂社”,东京招魂社只是因为身在首都才得以异军突起高各社一等。    
    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为了国家神道鼓动人心的需要,到上世纪30年代,在日本的各都、道、府、县都建起了起码一座招魂社;到了昭和14年(1939年)侵略战争高潮中,战争亡灵大量增加,各地招魂社的地位得到提升,一些县社的名称根据内务省的指令改成了”护国神社”——从”招魂”到”护国”,一个以靖国神社为顶点的侵略战争亡灵祭祀系统就在所谓的”大东亚战争”胜利高潮中建造了起来。过去的旌忠小祠、招魂社,变成了侵略战争的”专门”神社,成为日本皇军的精神支柱和归宿,被打造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宣传部和纪念馆。    
    在日本战败投降后,国家神道不复存在,各个护国神社为了避嫌纷纷去掉”护国”两字换个名字作个样子,但只过了几年捱到上世纪50年代初,又都一个个卷土重来恢复了”护国神社”原名,基本上完全地保留了下来,现在如有:广岛护国神社、大阪靖国神社、函馆护国神社、札幌护国神社、岩手护国神社、秋田县护国神社、青森县护国神社、碕玉县护国神社、山梨县护国神社、静冈县护国神社、浓飞护国神社、飞禅护国神社、富山县护国神社、滋贺县护国神社、兵库县神户护国神社、兵库县姬路护国神社、奈良县护国神社、和歌山县护国神社、冈山县护国神社、备后护国神社、山口县护国神社、滨田护国神社、松江护国神社、鸟取县护国神社、德岛县护国神社、爱知县护国神社、爱媛县护国神社、高知县护国神社、福冈县护国神社、佐贺县护国神社、大分县护国神社、熊本县护国神社、宫崎县护国神社、长崎县护国神社、鹿儿岛县护国神社、冲绳县护国神社、北海道护国神社等等,约有60多座,而且规模都大大地超过了60年前。    
    2004年底,靖国神社发布过一则通知:”全国护国神社会青壮年神职研修‘第五回大东亚战争镇魂之旅’召募参加者:全国护国神社会要组织在2005年2月19日到26日(共8天),到所谓日本大东亚战争的旧地去举办”镇魂之旅”,向日本的战争亡灵进行慰灵祭,显彰先灵,学习亡灵们的劳苦和功绩,加强神职人员与遗族、崇敬者的交流、团结和亲睦。参加的对象是70岁以下健康没有问题的遗族或者靖国神社崇敬奉赞会的会员,届时并有靖国神社的神职人员和《产经新闻》”那场战争”文章作者牧野弘道同行。具体组织者是靖国神社里的全国护国神社会事务局。    
    原来靖国神社里还有一个”全国护国神社会”在”操控”着各地的护国神社,像这样地远赴旧战场的所谓慰灵活动,他们叫作”巡拜”不是简单的慰灵,由靖国神社、护国神社和其它组织的”巡拜”已经进行过多年,不但到过东南亚,还早已偷偷地进入过中国台湾和大陆内地。    
    京都灵山护国神社里的”昭和之区”    
    这里是靖国神社的前身,是日本招魂社之始,当年搬走一部分到了东京,留在京都的灵山招魂社并没有撤消,而且一直保留到了现在,如今完全可以号称日本第一座招魂社或最早的招魂社,只是它不与靖国神社争风罢了。    
    京都灵山招魂社,一开始祭祀和营缮都由国费供给,所以社号一直冠以”官祭”,称为”灵山官祭招魂社”,特别受到天皇皇室的”御敬拜”,明治10年的时候,敕命有栖川宫帜仁亲王还挥毫题写了社名碑,接着在明治10年、36、40、大正14、昭和4、19、35、37、40、48、50,共10次奉赐御金,荣享”御使御差遣”的荣耀。初期祭柱549柱,到明治41年时包括勤王合祀祭柱只有1356柱。    
    1936年日本全国各都、道、府、县的招魂社奉令改为护国神社,这里也于1939年4月1日奉内务大臣指令改名为”京都灵山护国神社”,一共祭祀在日俄战争、侵略中国的”满州战争”和中日战争、侵占东南亚各地的”大东亚战争”中的亡灵,共计73011柱。    
    从1975年后,在这座神社里的所谓”昭和之社”园区里树立起了很多纪念侵略战争亡灵的慰灵碑、”从军纪念碑”,包括的部队如有:陆军特别操纵见习士官、骑兵第二十联队、骑兵第百二十大队、捜索第十六联队、捜索第五十三联队、独立歩兵第十一大队、石部队、工兵第五十三联队、野炮兵第五十三联队、歩兵第百二十八联队、第百十六师团卫生队、第二十三野战防疫给水部、”长波”号驱逐舰、野炮兵第百二十二联队、辎重兵第百十六联队、歩兵第百二十联队、歩兵第百九联队等等。从这些慰灵碑上可以读到这样的日本侵略军史,如:    
    “第一一六师团、野炮兵第一二二联队史”(战殁官兵1500名)    
    于昭和13年(1938年)第6次动员令编成,登陆上海,主要参加长江沿岸的战斗,驻安宁附近警备。1943年参加常德战役后于1944年到武昌,5月参加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战斗”湘桂作战”、攻占衡阳后,驻宝庆警备,直到1945年4月。当年8月接到停战令,9月复员北上,在岳阳荣家湾停留8个月,于1946年7月回国。    
    于1974年始建显彰碑,经一年多的准备于1975年4月举行了揭幕式,尔后订立每月第2个星期日为例祭日,由各连代表管理,每次有四五十名战友参加,每二年举行一次遗族大祭。    
    “岚步兵第120联队略历”    
    昭和13年(1938年)5月15日第六次动员令,在福知山步兵第20联队基础上编成,同月23日授军旗,6月18日从福知山开往中国大陆,同月下旬担任江苏省湖州附近的警备,同年10月参加攻打武汉,1939年2月驻在安庆周围,参加江南各地的讨伐战斗。    
    从1940年4月至11月,参加皖南、湖东、潜山等方面作战,1041年1月驻在东流附近警备,1942年5月参加浙江作战,同年12月参加大别山作战。1943年10月参加常德战役,攻进常德城,1944年5月参加湘桂作战,6月20日进攻衡阳,8月8日攻破衡阳城,9月参加攻打宝庆,1945年8月15日在宝庆停战,18日奉烧军旗。    
    “步兵第109联队”    
    昭和13年(1938年)5月5日下动员令,6月24日登陆上海,参加武汉、池州作战。从1939年至1942年在长江江岸冬季作战,参加湖东、大别山作战,从1943年7月10日改为装甲部队进攻作战,参加常德战役,湘桂战役,经武昌…汉口…沙市…武穴到石首地区,南下。第一大队作为师团主力的挺身大队担当进攻衡阳的先锋,受到军司令官表彰。1945年参加芷江作战,在那里迎来终战;整个联队战死者达3394人。    
    1997年11月,在京都灵山护国神社还树立起了一座”帕尔博士彰显碑”送给印度独立五十周年,这份异乎寻常的烫手礼物立刻引起了一片舆论哗然,成为当时引人注目的右翼新闻事件:原来,在1946年至1948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曾经有一位也是仅此一位法官在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中作出了无罪的判决,他就是印度的帕儿博士。虽然他的举动有违于事实和公理,但是从法理来说,这位法官只是做出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尽管违背了人类的良知和理性,但也不足为怪,而且他的存在更加证明了战犯审判的公正性。奇怪的倒是某些日本人,过了50年后投桃报李,送了他一座表扬碑,真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再送一座给汪精卫或者台湾的李登辉。


第三部分塔尖下的护国神社(2)

    爱知县护国神社里的”日清战役碑”和满州碑    
    爱知县护国神社的历史堪与靖国神社和京都灵山护国神社相比,那是早在庆应3年10月就建社合祀尾张藩主德川庆胜、楠社和殉国者,明治元年12月在京都河东操练场上举行招魂祭,为戊辰战役的25柱亡灵招魂,明治2年4月建为”旌忠社”。以后的情况差不多,明治8年10月改名”招魂社”,明治34年6月内务省通知社名加”官祭”二字,1939年3月15日内务省令第12号定社名”爱知县护国神社”,在战后的1947年12月19日改名”爱知神社”,到1955年4月13日又恢复原名”爱知县护国神社”,这里的9万3千祭柱,大多也是侵略战争中的亡灵。    
    爱知,声音好听字也好看,爱知县在中国很有名,很多人知道这个日本友好城市。走进爱知县护国神社的大门,一直向着大殿走去,眼前的一切感觉会非常美好;但是千万不要走向两边的绿树丛中和厅堂里去,否则面对如下的纪念碑,不知会作如何感想:    
    这一块”日清战役碑”原在中国海城,是日本侵略军为了彰显1894年甲午战争日本侵华第三师团的战没者亡灵于明治28年2月28日在激战战场树起的碑石,到12月被安放在名古屋的城头,后来才移到”官祭爱知招魂社”里。还有”满州开拓义勇军慰灵碑”,建于1975年2月11日,是为了彰显侵占中国东北的爱知县出身的满州开拓义勇军亡灵的。”满州鞍山独立守备队慰灵碑”,建于1974年3月5日建立,是为了纪念侵占中国鞍山的”满州独立守备队第六大队第二中队”的亡灵的。”满州303联队慰灵碑”建于1983年3月5日,是纪念侵华日本辎重兵29联队(满州第303部队)亡灵的。”满州阿知之樱碑”,是纪念侵占中国的满州第2603部队第77兵站勤务中队的爱知县籍亡灵的,早在1962年就由”老黑山会”战友会护国神社里”献木”樱树苗300株,到1971年9月24日在此立碑。“独立野炮兵11联队和2联队慰灵碑”,建于1973年5月27日,是为了纪念侵华战争中日本独立野炮兵第11联队和第2联队的1200柱亡灵。还有纪念所谓”大东亚战争”的,大大小小总共有20多座。    
    记得在2001年”8?15”前夕,日本爱知县知事曾经表态:为了避免参拜靖国神社引起周边国家的反感情绪,日本应考虑建立新的国家纪念馆来吊唁战争死难者。他曾说:”我希望我们有个像国家纪念馆一样的地方,在那里,日本人民可以衷心地为和平祈祷,为先逝者和战争死难者的灵魂祈祷。”2005年,爱知县又要作为东道主举办世界博览会,但望爱知县护国神社的”靖国色彩”能够降低一些,那才是迎接世界和平盛会迎接各国来客的令人愉快的姿态。    
    枥木县护国神社的”慰灵巡拜”和”资料展示室”    
    枥木县护国神社的前身是由旧宇都宫知事户田忠友为首的”最后的藩主”和一些有志之士在明治5年(1872年)11月创建的”宇都宫招魂社”,当时的御祭柱是牺牲于戊辰之役的三位户田忠恕公(旧藩主)和臣下的96人97柱亡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