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夫 作者:益侯(起点vip2013.12.05完结)-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浅J煜さ模乇鹗堑诙鋈恕
  庞统此时也意外看着对方,“奇怪,我还未露面!你小子怎知是我?”
  徐庶却是也笑着,没有在意最先进来的那个人,当即对着庞统就是来了一个熊抱,“嗯!天下第一奇丑之人,也有着天下第一奇丑之声音?你小子这声音,我徐元直就算你化成了灰,我也听得!”
  庞统一听,原先还很欣喜,不过片刻就勃然大怒猛地踹开对方,但二人这么对视一眼,半晌却也是齐齐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
  “好你小子,数年不见,当时酒楼被辱少年,到如今也成了堂堂曹营的军师,真是落毛变了凤凰,真应了凤雏那句戏言了!”徐庶此时大笑起来。
  庞统笑道:“嘿嘿,当日你仗义拔剑,可把我吓了一跳,自当年我就从未见到过你,你也离开了水镜学院,唉……你可不知道,自从你走了之后,那个叫诸葛亮的小子就夺了你的位子,成了司马微先生最得意的门生了!”
  “你小子这可是冤枉我!谁不知那时候老师最喜爱的是你和小诸葛!我是被你们逼走的才是!”
  如此说说笑笑,倒把一旁的曹信吓了一跳。
  乖乖,这两个人的叙旧也太高端吓人了吧,一句小诸葛、诸葛亮那小子,要不是如今在这个时代,不知道的人还真会被他们的谈话吓得连裤子都尿了。
  曹信是第一个走进来的,但出于别的原因他没有第一个说话,而是任由庞统和石韬上前叙旧,不过这三人攀谈了一会儿,曹信倒是注意到了床榻上的老妇人。
  估计,她就是徐母吧。
  曹信这时想到。


第298章 废察举制(四)
  “敢问,这位可是曹丞相的人?”
  当先看到曹信身上的衣服,徐母似乎看出了前者的身份端倪,从床榻上开始微微起身。
  徐庶这才注意到这边,而曹信也是脸色含笑,向着徐母当先拱手说道:“正是,在下曹信拜见老夫人。”
  刚听到这话,原本与庞统叙旧的徐庶,猛地脸色精芒顿闪,不觉上下打量起面前的人。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徐母却是淡然道。
  “庶儿,送客。”
  此话一出,曹信的身子微微一颤,更是庞统、石韬等人也纷纷面面相窥。
  徐庶此时似乎犹豫,“母亲,这……”
  只见徐母此时从土塌上坐了起来,“哼,庶儿,难道忘了为娘的教诲了吗?许昌的人你一个也不要结交,特别是姓曹的!更不要结交什么狐朋狗友!”
  显然徐母的话,连庞统都没给好脸色,当即屋内一片尴尬之际,曹信还是拱手,却是一脸苦笑,“敢问老妇人,不知对在下有何偏见?还望明示之……”
  “明示这岂敢,老身只是一妇人,哪里还有什么见蒂,只是老身再糊涂!!也知道这天下大义!你没错,你的丞相曹操可就未必!”说着,徐母还激动的在土榻边站了起来,用手中的木拐杖,不断敲击着地面。
  “老夫人,我与元直结交多年,这位,可是当今朝廷举足轻重的淮南侯,老夫人切莫妄言呐……”
  “石先生!你怎么还说!!”当下看到石韬再一次说话,而且还是这些不符合身份的话语,曹信此时怒声制止起来。
  可还没等石韬再说,徐母更是激动,“哦,难怪你说你是曹信了,原来你就是淮南侯,老身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呵呵哼,老身眼还没瞎!!”
  徐母的情绪似乎瞬间被点燃,整个屋子内气氛顿时降到了一个冰点,石韬莫名其妙的话,估计就是导火索,曹信此刻无奈的同时,竟被一个老妇人当屋,指着鼻子破口大骂。
  这还是曹信举兵以来,算是第一次了吧。
  但似乎徐母还一直很激动,任徐庶怎生阻拦,“母亲别再说了,别再说了!”
  “淮南侯你虽并未挟持过汉帝,但你与那曹丞相同气连枝!像你这样位高权重的人老身我见多了!恃宠而骄!玩弄兵权,置百姓如蝼蚁!泱泱大汉!就被你这等……小人毁于一旦!!”
  “老夫人……”曹信没想到徐母真如历史上一样,但没想到比历史上还要这样嫉恶如仇,只是曹信一时也有些语塞,但他知道自己不应该有所反驳。
  “老夫人!你这真的是冤枉我家君侯了!”庞统此时倒是看不下去了,“如今这大汉,如不是君侯!袁术篡逆称帝则大汉又将衰败!便不会有前些日许昌城们悬示四海之举,若不是君侯……北方袁绍势力将日夜强盛!也不会有那幽州二十万惨败,只余百骑生还,更没有我家君侯,这兖州百姓……”
  “够了士元!”庞统顿时也有些激动,但当前者刚要继续说下去的同时,便被曹信给拦了下来。
  曹信此时看到徐庶和徐母,看到这屋内顿时紧张的气氛,心知今天,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
  “士元,你的话真的太多了。”说完这句话后,曹信扭头看过一旁的华佗,随即道:“老夫人,在下今日此来,并非有何企图,看来今天算是在下来错了,只是看老夫人身体有恙,这是本侯坐下的医官,本侯深知令儿孝顺,特……”
  “庶儿!还不送客!!”
  当当当几声响,曹信的话又被打断,徐母此时似乎并没有任何搭理,一再的用拐杖踱着地面。
  徐母在历史上本就是个比较顽固的女人,但说到底是个大义存于身的女子,徐母被誉为历史上四大母亲之一,足见对方的骨气,其实这也不是曹信的错,只能说徐母痛恨曹操,而连带着不怎么了解曹信为人的徐母,也有着同样的恨,没有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曹信,他姓曹。
  “元直兄,身具大才,老夫人……珍重……”
  来到门前准备离开,曹信当时回过头来,但只留下了这句话,便叹着气离开了。
  这是曹信人生以来第一次的挫败,也是第一次人才近在咫尺的时候,没有得到对方,但这个事情,曹信也无可奈何,甚至第一次这般的无能为力。
  “哼,区区一国贼!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好名声,庶儿,记住,非刘姓诸侯,不得投靠!”
  庞统与石韬见曹信已经走远,也同时在屋内无奈的叹了口气,而庞统则跟徐庶简单的告别就随着那身影向着屋外而去,不过最后也只能忍耐着徐母的那句话。
  其实,事情本到这一刻,就应该完结了。
  但是没有任何人想到的是……
  徐庶对于刚才的这一幕,本就有些无奈,脸色也正尴尬,但也不碍于母亲的教导。当即搀扶着对方佝偻的身体,再次坐在了土榻上。
  但刚刚才一坐下,屋外,也正是院子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呼啦啦的嘈杂之声,像是发生了一件非常大的事情。
  徐母原本刚一坐下,心情还未平复,原本心想终于骂走了一个祸国殃民的国贼,算是心里小小的出了一口气,心想也为百姓出了一口气。
  哪知屋外的嘈杂声,顿时引来徐庶母子二人的注意。
  只听屋外嘈杂声零零碎碎的传来,似乎是有很多人再说……
  “哈哈哈,大家看呐!!是谁来啦!!是君侯大驾光临喽!!”
  “君侯来啦?!在哪里?在哪里??”
  “君侯什么时候来的??怎么没有听说过?”
  乍一听来,有些奇怪,但徐庶反应过来,“母亲,好像县里的百姓都知道淮南侯来了,所以应当是这个声音。”
  却是徐母一听,展颜笑道:“恐是此人平日祸害百姓,一出来就被百姓围堵,孩儿,陪为娘出门看看。”
  “诺。”
  徐母想法固然以为理所当然,但就在她刚到了屋子门口,就见呼啦啦五、六百多名百姓,一个劲的围拢在自己家院子的门口,而那中心的人,正是刚刚自己痛骂的所谓的‘祸国殃民的国贼’。
  而这一刻,徐母顿时为之惊叹了!
  只见数百名百姓猛地跪在曹信的面前,一边哭泣着,一边还道。
  “君侯高义!!我等百姓早想见君侯一面,但深知君侯你出兵已久,不曾敢见,还以君侯当年大恩,受我等百姓……三拜!”
  “素闻君侯以仁厚之军,兖州百姓无不感恩戴德,我等真是盼得月亮盼得星星,终于盼得君侯到来啊!!”
  全县的百姓,此刻还有一大批人争先恐后的向这里赶来,可此刻的徐母家门外,已经有大批数百人聚集着,每个人竟全都不可思议的哭泣着。
  “大家快起来!!大家快起来!!!我曹安民万万承受不起啊!!!!”
  曹信此刻算是完完全全被百姓们拥护起来,前者想要拼命拉起周围的人,但怎奈有成千上百的人跪着,一时间惹得曹信也是脸色动容。
  便是如今站在人群一旁,庞统、华佗还有石韬,更是搀扶着徐母的徐庶,脸上尽皆露出不敢置信的模样。
  而徐母呢?
  看着百姓向着曹信跪地哭泣,就像是孩子看到了自己的父亲一样……
  此情此景,唯有目瞪口呆了。


第299章 废察举制(五)
  原来,这里的小县原本不叫瓮县,而这里的百姓也不是本地人。
  这些人之所以对曹信的到来如此欣喜若狂,究其原因,还是要从这个瓮县的由来说起。
  一听才知,三年前曹信去讨伐汝南黄巾贼的时候,曾用一口口大米瓮大批的给过当地百姓温饱,并且用黄豆装在米瓮上做出了酒豆腐,来补偿一些难民的疾苦,而自曹信引兵离开之后。
  一部分人由于很是感恩戴德,才背井离乡放弃了后来荀彧提供的汝南住所,选择迁居在了许昌的不远处,而县城的名字也由此得来,为瓮县。
  意为感激当年曹信仁德布施、治下宽厚。
  至今这瓮县的名字,已经初步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并且还被官军收录到了州府志当中,成了名符其实的县城。
  但这瓮县有个奇特的地方,就是许昌曹操两年前听到了关于瓮县的故事,就下令,瓮县不得有县尉管辖,也就是说,瓮县是整个大汉天下之中,唯一没有县尉或者地方官管理的帝都郡县,但出奇的是,这里的治安或者民风,却是颇为的安逸和平和。
  久而久之,瓮县也有了一个特别的名字,那就是安民县,因为秉承了曹信当年的恩德,这里的百姓不仅与世无争,还特别乐善好施,常帮助临县的百姓,故此这安民县就在短短三年之内在各地疯传,而曹信当年的故事同时在坊间广为流传,成为兖、豫两州百姓至今都津津乐道的美谈。
  “君侯啊……我等安民县百姓,得当年君侯仁义之军,脱离黄巾恶爪,还望君侯……受我等三扣九拜……”一个老者,当即领衔着周遭的百姓们,似乎对方是地方德高望重的乡绅,但在曹信看来,对方和周围的人,已经哭的很不像样了。
  面对着如此激动的人群,曹信一时也有些手足无措,“各位!!各位!!!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我曹安民何德何能,万不敢受。”
  庞统此时在一旁不住的欣慰,一边点着头,不时将目光撇到身后的徐庶母子,仿佛那眼神似是在说,‘没错,这就是我家君侯,老夫人,你可看到了?’
  只见徐母有些诧异,心想这到底是玩的什么把戏,但乍一看,一个个平常与自己熟络的乡亲们,露出如此情真意切的表情,说到这里,要说一下,徐母原本是住在十里外县城里的,但两年前听说瓮县很寂静有益于晚年生活,就离开了铜县那座大的县城,来到了更像是村子的安民县里。
  平日里这些个邻居姐妹相亲父老倒是各个心地善良,而且也没听过什么故事,只是今天一看,他们一个个神情激动,见到曹信突然像是变了一副模样一般,但徐母也深深的知道,似乎他们的表现,绝不是在演戏。
  这时,却是有一些熟悉的邻居,当即发现了徐庶母子的存在。
  “哎呀呀!徐老夫人呐!你还愣着干什么?君侯来了还不恭迎!?”
  随着第一个声音的喊出,逐渐更多的民众开始注意起前者来。
  “哟!徐老娘,你怎么还呆呆的站在门口,快来看看君侯啊……”
  这里的人,一时间就像是见了活菩萨一样……夸张?不,这并不夸张,所有人的表现,也就像徐母看到的一样,团团将曹信围住,这阵势可就在眼前。
  “这……”徐母顿时有些犹豫了。
  毕竟自己才刚给曹信下了逐客令,这一下,难道自己还要舔着脸去拜见?可看这些人的神情,似乎曹信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般大奸大恶之人。
  这样想着,徐母还有些犹豫。
  却是曹信,率先发话了,“诸位乡亲,在下不才,举兵回朝承蒙诸位如此爱戴,信自知无德,今日便多谢诸位了。”
  当即听到这句话,百姓中,一名神情激动的壮丁,询问起来,“君侯,可不知你今日此来,是否是为了看我们。”
  此话一出,曹信当下苦笑,但还是如实大声道:“惭愧,今日,本侯得知有一贤才,埋没于瓮县之中,所以亲至此地,还未曾与大家拜会……”
  却是这句话刚一说完,人群中刹那间沸腾起来,倒也不是曹信的坦诚,而是曹信那一句贤才,深深触动了很多人的心。
  也包括徐母身旁,那个一直默默不语的青年,徐庶。
  “可不知君侯所看重之人是谁?”另一个乡亲问道。
  曹信想都没想,“此人身具大才,我闻之犹如鸿鹄,望之四海,此一人堪称济世之仁杰,正是此间徐母之子,徐庶、徐元直也!”
  齐刷刷的,前者话音落罢,人群尽皆望向了此刻,站在院子门口的两个母子,而徐庶的身影霎时颇为耀眼。
  徐母,这一刻感到甚是惊奇……
  “哎呀,徐老夫人,君侯之仁德早已传之于天下,有子如此,哈哈,真是你老徐家的福分。”
  “徐老夫人,你儿子徐庶算是出人头地了,君侯为人忠义无双,你儿子到了君侯的帐下,必定脱胎换骨啊……”
  “徐老夫人,你这回倒要请酒喝了,你家小子有出息喽!”
  徐母这一听,脸上不自觉的微微一变,“哪里哪里,多谢!我儿无能,还要多谢各位,哎呀,多谢呀……”
  看着前者脸上的红润,人群中祝福声可谓此起彼伏,但也更多的,则是深深的羡慕声,倒是谁也不知道,刚才徐母是个怎样的态度。
  不过很多人羡慕那倒是真的,毕竟瓮县有儿有女的人不少,所有父母都想望子成龙,一听徐庶要进入曹信帐下,大家可就不能平静了,再怎么说,曹信这个名头,还是在瓮县这个有着不一般情愫的县人看来,能得到曹信的关注,能得到如今朝廷举足轻重的淮南侯关注,那是多大的荣幸。
  似乎,一个人,就看出了这一点。
  “徐庶不才……”噗通跪在了地上,向着曹信的方向,但此刻徐庶的神态似乎还没来得及曹信高兴,“徐庶不才,谢过君侯看重,这……瓮县百姓,虽非士族子弟,但多有向学之心,若是君侯不弃徐庶一匹夫,就请看在在下薄面,收留这些孩童日后教导!”
  原本这本是一件比较苛刻的条件,而徐庶突然这么说,也似是有着一些试探的意思,因为在东汉这个时期,百姓是没有权利出头的,更是连识字的权利都没有。
  让曹信收留这些百姓的儿女,看来是徐庶的一个特殊恳求,或许就如同对方寒士的身份一样,算是对曹信底线的一个试探。
  可他不知道的是,曹信这一生,士族什么的,才懒得理,自举兵以来,曹信杀过的士族还少么?
  当即看了看周围还跪在地上的乡亲,曹信看到这些人同样是一脸的希冀,徐庶的目光也同样是那般的认真,却是这一切,不禁让前者仰天大笑起来。
  便是大笑过后,曹信拨开人群,将徐庶当即扶起,并且大声说道:“不瞒大家,我曹信早有此打算,在数年前,本侯还是一方太守之时,就曾有意在郡府设立一间学府,不管是寒门还是士族,皆可入学!只是……当时因为陈留地小民寡,又因关系重大,故一拖再拖,今日元直此言,如同醍醐灌顶!为大汉计,为天下计!为大汉百姓计!!我曹信在所不辞!!”
  “君侯……”
  徐庶忽然毫无征兆的痛泣匍匐,但同时周围百姓也尽皆为之震撼,这可是大汉开国以来史无前例的承诺!
  不管此话真假与否,都将是一句温暖人心的话。
  徐母原本就开始改观,深知误会了曹信,更是听前者那一句,在所不辞之言。
  同一时间,也是羞愤落泪。


第300章 废察举制(六)
  许昌,淮南侯府。
  “哈哈哈哈,原来你二人早就有了试探之心,倒是把我糊弄了一通。”
  一行人,随着曹信一起步入侯府大堂,其中除了庞统和华佗跟随之外,徐庶与石韬此时也同样步入了正厅之中。
  “君侯勿怪,元直与我虽早有心相随,只是怕老夫人反对罢了,哎,可是今日这一番景象,真是让我等大吃一惊啊。”石韬此时笑道。
  徐庶也是当下一笑,“老母一直以来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