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伏藏师-第3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崂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自春秋时期就云集一批长期从事养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书曾载“吴王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人经”。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

    《汉书》载武帝在崂山“祠神人于交门宫”时“不其有太乙仙洞九,此其一也”。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张廉夫来崂山搭茅庵供奉三官并授徒拜祭,奠定了崂山道教的基础。从西汉到五代时期末,崂山道教基本属于太平道及南北朝时期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从宗派上分属于楼观教团、灵宝派、上清派(亦称茅山宗、阁皂宗)。

    宋代初期,崂山道士刘若拙得宋太祖敕封为“华盖真人”,崂山各道教庙宇则统属新创“华盖派”。

    金元以来,道教全真派兴起,崂山各庙纷纷皈依于“北七真”的各门派,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之后,崂山道教大兴。延至明代,崂山道教的“龙门派”中衍生三派,使教派总数达到10个,崂山及周边地区道教长盛不衰。至清代中期,道教宫观多达近百处,对外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崂山道教遭到严重破坏,其中以1939至943年间侵华日军对崂山的“扫荡”为害最重。道士被杀害,庙宇被炸毁,珍藏被掠走,崂山道教自此每况愈下。

    战争结束之后,崂山道教庙宇重新维修,崂山道教得到保护和生存,召回道士,重修神像,返还庙产,相继修复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和太平宫。

    很多秘密资料中记载,崂山四大支脉中有“暗洞”,“暗洞”中藏着各色各样的修行者,借助于崂山灵气,延续着本派长达数百年的根基。即使是在战乱年代,有些藏匿极深的暗洞也依然茁壮发展,没有受到任何损伤。相反,从1900年之后陆续进崂山寻宝的日本高手几乎全都是折损于“暗洞”高手的刺杀之下。敌越强,暗洞高手出动杀人的积极性越高,因为那种异域高手正是考验“暗洞”力量的磨刀石。可以说,山东是抗日的重要大省,青岛是抗日的桥头堡,而“暗洞”则是青岛抗日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隐藏势力。

    组织中也有人来自于崂山“暗洞”,所以林轩阅读过的资料中,有专门阐述这座道教神山背后“暗洞”的不少章节。

第四百六十章 暗洞有备而来

    那人突然收声,盯着林轩的脸。

    “我可以给你们做向导,真的。”林轩说。

    他无法瞬间打倒四周所有的人,而且,他知道这些来自“暗洞”的人一定手中有牌,而且是相当重要的牌。

    通常情况下,当某一件事进行到绝处,无法再向前推进的时候,现有的人、物、线索就失去了活力,不可能再产生新的变化,等于是对弈中的“死局”,只能推倒重来。

    那么这时候,新的人物加入必定带来新的线索、新的变化,使这盘“死局”重新变得鲜活起来。唯有如此,关于“地球轴心”的整件事才可能继续向前走。

    林轩喜欢这种变化,也很期待“暗洞”人马手中持有的那张牌。

    “向导?俺们不需要。”过了几分钟,那人才说,接着向上指了指,“俺们的人已经把摄像管伸进了大万字洞里,还差一点儿就能穿透废墟了。”

    林轩轻轻吁出一口气:“那就太好了,你大概也知道,我是从那里面逃出来的。”

    那人默默点头。

    “我明白里面的情况,可以画地形图给你。”林轩说。

    那人摇头:“不用,俺的兄弟们能进去。锁骨术知道吗?俺的兄弟受到过北少林正宗的锁骨术真传,能够把身子缩得像一根烟囱。”

    田梦忽然说:“你错了。”

    林轩和那人同时望向田梦。

    田梦继续说下去:“你们都错了,真正的‘地球轴心’并不在这里。大万字是在神山的中腰,地球轴心怎么可能在中腰?必须是潜藏于很深很深的地下才对。”

    林轩当然考虑过同样的问题,但他知道,解决大万字悬念,才能继续向下进行。现在所有的线索都是单向的,只能跟着线索走,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任何人都想高屋建瓴地去通观全盘,制订最恰当的全盘计划,但现在不可能,条件不具备。

    “你们没办法,俺们也没办法,只能等电话来。”那人亮了亮手里的卫星电话。

    “你们老板是谁?我可以跟他谈,把51地区的情报和他手里的情报综合在一起,一定能产生新的突破性进展。”田梦急促地说。

    她的态度让林轩稍微有点心寒,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她仍然只关心着自己的任务,可见在她心中,完成任务是第一位的。

    那人摇头:“老板来电话前,什么都不行。”

    田梦跺了跺脚,连叹三声:“可惜、可惜、可惜——”

    大概过了五分钟,有一名黑衣人从绳梯上滑下来,手里拎着一架小型监视器,递给那人。

    监视器后面有长长的黑色电缆,从型号粗细上看,应该是日本品牌。当然,那监视器也是日本国内最大的电器品牌之一。由此,林轩判断,“暗道”人马跟日本人有关。

    “这就是……里面?”那人问。

    黑衣人点头:“信号是从洞里传来的,光线不太好,我已经调整到最高亮度了。”

    林轩和田梦对视了一眼,田梦大声说:“让我看看。”

    那人挥手:“好了,让她过来。”

    田梦立刻推开身边的枪手,走到那人身边去,低头看着监视器。

    林轩没有动,他知道,早看一眼晚看一眼都没有差别,因为就算知道洞中的情形,无法突破进入,也是白白担心。

    他在想:“日本人意图何在?手中的牌是什么?”

    今晚浮云遮月,但月亮的光辉实在太亮了,隔着云层也能洒下月华来。

    林轩低头看着自己的影子,忽然苦笑:“一个人的身体,两个人的灵魂,真是可笑极了。”

    他敢于承受任何打击,也敢于面对任何不测,所以很多在平常人看来无法解决的天大难题,对他而言,都是小事。

    眼前的困境中,他希望“暗洞”人马背后藏着的指挥者是超强高手。那样的话,他就能借助别人的洞察力找到新方向,而不是被困于此,一筹莫展。

    “呜——”他似乎听到了一种不寻常的风声,似乎极远,来自天际;又似乎很近,响在耳边。

    他闭上眼睛,仔细辨别那声音的来处。

    “这真的可以?”有人在说话。

    “当然,我为了这件宝贝耗费了毕生心血。它的功能比汉代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更强大。”又有人说。

    “不可能,通过仪器观测时空变化根本没有在古籍资料中出现过。”第三人说。

    有很多人一起笑起来,至少有六七人。

    第二人冷笑:“你们连试都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就像现代人没有见过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怎么就敢说那是杜撰出来的东西?”

    第三人问:“你见过?如果你也没见过,就不要用这个例子来阐述问题。”

    第四人开口:“几位前辈稍安勿躁——”

    林轩一听到那个声音,突然愣住,因为那声音跟自己的声音相似到了极点,语气措辞、呼吸顿挫完全一样,几乎等于是自己事先录下了那声音,此刻又在耳边播放一样。

    第四人的声音还在响着:“任何一名能工巧匠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现代工艺能够实现人类的任何一种想法,无论是在头发丝上雕刻《清明上河图》还是在甲虫后背上镂刻自己的名字,都不是什么难事。现在,最重要的是创意,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所以我认为这个仪器的功能到底有多先进,还是等前辈展示过再说,大家暂时不要评判,请前辈说下去。”

    第三人冷笑:“候风地动仪?别做梦了,那种精巧至极的东西根本不可能是汉代张衡造出来的,而是外星人遗落在地球上的工具,只不过凑巧被张衡捡到而已。以中国人的智力与工艺水平,再过一百年,也不可能发现窥破天机的超级机器。”

    林轩愣了,当第四人连续说话时,他更判断那就是另外一个“自己”,音调、语速完全吻合,连逻辑思路也一模一样。

    “呜——呜——”那声音越来越大,震撼着林轩的耳鼓。

    他最终判断出,那声音是来自天上的,于是第一时间向上看,却见无边无际的云层之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直径百米的漩涡,逆时针搅动,速度越来越快。更骇人的是,林轩刚刚听到的声音似乎正是从漩涡中传出来的。

第四百六十一章 龙卷风里的声音

    那不是龙卷风,但气势却胜过龙卷风,呼啸转动,仿佛要将神山连根拔起一样。

    林轩不仅仅听到了自己的声音,而且隐约看到,那龙卷风漩涡中央的尽头似乎有几个人影晃动着。

    “那是什么?是云中的巨人吗?是天上的神仙吗?那声音又是从何而来?”林轩越来越困惑。

    “那是龙取水吗?”田梦抬起头,低声叫起来。

    龙卷风形成的过程是这样的,地面上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蒸汽层上层,由于蒸汽层上层温度低,水蒸气体积缩小比重增大,蒸汽下降;由于蒸汽层下面温度高,下降过程中吸热,再度上升遇冷,再下降,如此反复,气体分子逐渐缩小,最后集中在蒸汽层底层,在底层形成低温区,水蒸气向低温区集中,这就形成云。云团逐渐变大,云内部上下云团上下温差越来越小,水蒸气分子升降幅度越来越大,云内部上下对流越来越激烈,云团下面上升的水蒸气直向上升,水蒸气分子在上升过程中受冷体积缩小越来越小,呈漏斗状。上升的水蒸气分子受冷体积不断缩小,云下气体分子不断补充空间便产生了大风,由于水蒸气受冷体积缩小时,周围补充空间的气体来时不均匀便形成龙卷风。

    田梦所说的“龙取水”则是龙卷风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夏季,由雷暴云底伸展至地面的漏斗状云(龙卷)产生强烈的旋风,其风力可达12级以上,最快速度可达每秒120米以上。空气绕龙卷的轴快速旋转,受龙卷中心气压极度减小的吸引,近地面几十米厚的一薄层空气内,气流被从四面八方吸入涡旋的底部,并随即变为绕轴心向上的涡流。龙卷中的风总是气旋性的,其中心的气压可以比周围气压低百分之十。

    龙卷风具有很大的吸吮作用,可把海水或者湖水吸离原地,形成水柱,然后同云相接,俗称“龙取水”。

    人类对于龙卷风的恐惧由来已久,因为那是一种摧毁一切的疯狂力量,过境之处,屋塌人亡,损失不计其数。

    “不是,仔细看它的核心!”林轩低叫。

    林轩的的确确听到了自己的声音,就从那龙卷风深处传过来。

    “那里似乎是连接另外一个世界的通道,我感觉似乎我们只要进入龙卷风的范畴,就能抵达那里。”田梦的想象力很丰富,但现实却是如此骨感,一旦被卷入风圈,根本没有回头之路。

    林轩无法描述什么,因为那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简单说,他觉得假如有一架梯子的话,就能从那漩涡中央爬出去,逃离这个困顿的世界,进入一种崭新的环境里去。当然,困境无处不在,他甚至能想到,由这里出去,也许面临的是另外一种更大的困境、更多的困难。

    当他看到那些影子的时候,有一种被人窥视的感觉,顿时觉得毛骨悚然。

    之前他曾看过一部科幻电影,叫做《我们正被外星人窥视》,讲述的就是人类科学家在科技高度发达之后,意识到人类只不过是外星人的观察标本,或者是巨人花园里的小甲虫一样,活得毫无价值,死得毫无意义。

    “什么人会存在于龙卷风之上?除非是中国神话中的风伯、雨神、雷公、电母之类专司天气阴晴、雨雪雷雾的那些神仙。但我从一个唯物主义者的角度来看,那种神仙是不可能存在的——”林轩的思绪越绕越紧,根本无法挣脱。

    不知过了多久,那巨大的漩涡消失了,林轩听到的各种声音也逐渐消散。

    田梦已经看过了监视器里的内容,不禁长叹:“林轩,你真的应该过来看一下。”

    林轩点头:“好啊!”随即大步走过去。

    监视器的屏幕黑乎乎的,隐约能够看见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一个巨人正昂首挺胸地屹立着,一动不动。

    林轩仔细辨认,那正是突然出现并对他和堂娜发起攻击的巨人。

    “现在,我相信你在昏迷中说过的话了。”田梦说。

    “巨人真实存在,我没撒谎,而且在这种事上,更不应该撒谎,大家精诚团结才行。”林轩如实回答。

    “堂娜在哪里?我听你说过,她就在山洞内部,对吗?”田梦问。

    林轩点头:“没错。”

    田梦回头看着那男人:“叫你的人进去,打探情况再做决定。”

    那男人冷笑:“俺们当然要进去,但是,要选在最合适的时机。”

    林轩点头:“我懂你什么意思了。”

    现代社会中,一切都是以利益交换为基础,大家全都抛开了道义公理之类,单纯为了己方的利益多寡而战斗。

    从敌人的谈话中林轩知道,有一个精通锁骨术的人正守候在绳梯上,随时准备潜入洞中。

    缩骨术并非真的将骨头缩小,而是运用内气内功缩小了骨头与骨头之间的间隙,全身的骨头有顺序地叠排紧密,人的身体自然就缩小了。

    林轩从见过修炼锁骨术的精髓心法记录,上面是如此记述的——“每日子、午、卯、酉按四正时内功心法勤炼,达到气行周天之后又行肌肉、皮肤,然后气行脏腑,最后气穿全身骨髓炼成混元金刚不坏之身。达到上述混元金刚不坏之身,再修炼缩骨功则易矣。即可随心所欲地收缩筋肉,将骨骼收拢重叠,则身体各部或全身均可收放自如,则所谓缩骨神功成也。”

    修炼那种异术相当痛苦,相当于一个人的骨肉重生,其中的艰辛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此时此刻,林轩后悔自己年轻时没有修炼锁骨术。否则的话,现在就可以杀入山洞,将堂娜拯救出来。

    “你真的懂吗?俺们的首领也就要到了,这地球轴心的秘密必定是属于俺们的。”那人笑起来。

    “恭喜你。”林轩微笑。

    “我问你,是不是二战纳粹元首就在里面?”那人问。

    林轩摇头:“没有。”

    那人奇怪地追问:“不可能吧?俺听说过,纳粹元首就在里面。”

    林轩经此一问,立刻想起了纳粹元首最后的弥留日子:

    1945年4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逝世。纳粹元首得知此消息后,联想到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在七年战争中的绝处逢生,顿然又生出战争会出现转折的希望。4月22日,柏林已被苏联红军包围了四分之三,元首大梦初醒,不断地悲鸣:“战争打败了……我将留在柏林,只要时刻一到,我就用手枪结束我的生命。”他也痛骂国人:“武装部队抛弃了我,我的将军们全是草包,我的命令没有得到执行,一切全都完了……德国没能完成我给整个民族提出的任务。”4月27日,整个柏林完全被苏军包围起来。4月28日,元首的战时盟友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被游击队抓获枪决。至此,元首完全泄了气,感到自己的未日已经来临。他开始口授他的政治遗嘱,但他仍然要痛骂犹太人,要求后继者“必须竭尽全力恪守种族法律,无情地抵抗世界各民族的毒害者国际犹太集团。”1945年4月28日午夜前不久,元首和他的情妇爱娃正式结为夫妇。4月30日下午3点30分,元首回到地下室的避弹房间开枪自杀,爱娃则与此同时吞下了毒药。两人的尸体被侍从用军毯包上,抬至总理府的花园里,浇上汽油,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骨灰被埋进一个炮弹坑。

    无论猜疑也好,怀疑也罢,但现在官方正式记录中,元首的确就是以这种方式离开人世的。

    元首的一生,真实反映了“物极必反”的人生哲理。他一手创建了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纳粹军,横扫欧洲,诸国臣服;也一手葬送了军队,连续指挥失误,各条战线全遭重挫。而且,他在大局失控之后,没有集聚残部退守德国本土,而是相信了希姆莱的话,把全部希望押注于虚无缥缈的“地球轴心、不死勇士”之上,最终贻误战机,一败涂地。

    就像历史上所有大人物一样,最后只能走上绝路,喝下自酿的毒酒。

    “你猜错了,他很可能不在这里,而是在世界的另外某个地方。”林轩如实相告。

    按照多维空间的理论解释,元首的确已经移驾西去,但在某些地方,当物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