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王身边的女人们-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氏日夜忧思,渐渐由希望到失望终至绝望。侯氏感到活着实在是太多痛苦,活着苦海无边,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活着没有希望,没有乐趣,有的只是落寞、孤寂、忧怨、悲伤。与其苟延生命,不如一死了之,一了百了。侯氏伤心悲恸,文思泉涌,千言万语一下子涌上了笔头,于是,侯氏写了一首又一首的诗。侯氏把诗放在一个精巧的锦囊里,把锦囊系在自己手臂上,然后悬梁自尽。侯氏死得很平静,因为她知道,她死以后,皇上能看到她的诗,能知道她的绝色容颜,能为她的才华所倾倒。
  侯氏死了。宦官把她从梁上放下来,取过锦囊,恭敬地呈送炀帝。炀帝初听奏报,微微吃惊,等地翻开侯氏的诗稿,一缕怨情绕梁不绝,多情的炀帝真的震惊了。炀帝闭上了眼睛,幽怨的诗,一首首的在眼前浮动着,那样的刻骨铭心。炀帝嗟叹良久,伤怀不已。炀帝情不自禁,再细看侯氏生前的诗,文如其人,才气横溢。
  一首首的诗,记述了侯氏的多情和哀怨,尤其是临别的《自伤》,叙述了入宫七八年寂寞苦闷的宫禁生活。炀帝放下诗稿,心情沉重地赶到后宫,去看望侯氏,希望她还活着。然而,侯氏确实是死了,不可能再复生,但侯氏的容颜却是和活着一样,美丽动人。炀帝痛惜不已,说:“人已死了,容貌依旧美如桃花。”急召中使许廷辅说:“我让你选择美女送入迷楼,你怎么独独没送这个女子?”于是将许廷辅下狱,赐其自尽。厚礼下葬侯氏,礼遇其家人。炀帝很喜欢侯氏的诗,吩咐将侯氏的诗稿付与乐府,在宫中配唱。
  宫 女 得 幸
  炀帝杨广即位以后,营建东都,广修宫苑。大业元年,每月以二百万人营建东都(洛阳),迁洛州廓内居民和诸州富商大贾数万户充实东都。《海山记》记载说,炀帝杨广每每携美人游湖海,游玩以后,便多宿十六院。
  有一天晚上,炀帝兴致极好,踏着夏夜的月色,悄悄地潜入了栖鸾楼。当时夏气暄烦,院妃庆儿卧在廉下。初月照轩,非常明朗。庆儿正在睡中梦魇。炀帝刚好赶到,让侍从叫醒她,炀帝将她亲自扶起,很久庆儿方才醒转。炀帝问她:“你梦见了什么?”庆儿回答:“我在梦中就像平常一样,陛下拉着我,在十六院游玩。到了第十院,陛下走进院中,坐在殿上,突然起了大火,我吓得奔逃,回头看见陛下坐在大火中,我大声呼救,这时就醒了。”炀帝眨眨眼,解梦说:“梦死是得生,火有神威,我坐在火中,是得神威。”然后,炀帝临幸了她。

  三、隋炀帝性喜渔色(3)
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 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 请关注
  宫女的得幸很多时候是天意巧合,是一种幸运。而后宫宫女成千上万,能有此幸运者廖廖无几。对于后宫千千万万的宫女来隋代供养菩萨说,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真正的人的生活,唯一的出路便是赢得皇帝的青睐。怎样才能赢得青睐呢?宫女自己是无能为力,完全取决于皇帝,取决于皇帝的兴致,取决于种种机遇。只有这样,宫女的一生才算是成功。否则,宫女不能封嫔授妃,只能做一辈子宫女。
  宫女引起皇帝的注意,很重要的一点是善解人意,体贴承欢,让皇帝觉着舒服,觉得尽兴,觉着惬意。《侍儿小名录拾遗》记载说,炀帝寻欢作乐,沉湎失度,每次睡觉时都要有美女在旁摇动,或者轻歌曼舞,才能入睡。侍儿韩俊娥最让炀帝满意,每次侍寝,总能让炀帝欢快入睡,炀帝给她赐名叫来梦儿。
  韩俊娥如此得宠,尤其是侍寝时的这种优遇,当然会引起有身伤并被宠幸的萧妃的注意。萧妃命人秘密审讯,问她说:“皇上不高兴,你能让皇上舒服,有什么媚术?”韩俊娥吐露真情,进言说:“我随皇上从都城来,皇上在车上时,车上下颠簸,我随着颠簸侍候皇上,让皇上高兴。后来侍寝时,我也仿照行车时的情态侍候皇上,没有什么媚术。”
  原来如此!韩俊娥这等乖巧,这般机伶的承欢圣意,萧妃觉得是一大隐患,是自己争宠的威胁。于是,萧妃谗毁韩俊娥,逮着机会将韩俊娥逐出后宫。后宫美女如云,炀帝杨广自然不会在意一个宫女韩氏,哪里还记得她?有一天,炀帝玩累了,闲暇无事,登迷楼赏玩,突然想起了韩氏在车中的温存和恩爱,然而,人已去了,只是徒增伤感而已。这样,以才情自命不凡的炀帝便即景抒情,在迷楼的楼柱上题诗二首,以忆韩俊娥。
  更多的时候,宫女得幸是为了满足皇帝的淫乐,供皇帝寻找刺激时受用。《大业拾遗记》记载说,炀帝日夜寻乐,有大臣特为炀帝进献淫车。
  长安贡献御车女子。其中有位女子叫袁宝儿,年15岁,在侍候炀帝的宫女中因其腰肢纤弱、娇憨多态,很得炀帝的宠爱。当时,洛阳进献合蒂迎辇花,说是采自嵩山坞中,谁也不知其名,发现的人觉着奇异,便报告地方官吏,进献给皇上。刚好炀帝车驾到,因以命名合蒂迎辇花。
  炀帝宠幸宫女袁宝儿,命她手持合蒂迎辇花,号为司花女。当时正诏令虞世南草征辽敕,虞世南站在炀帝身侧,袁宝儿手持迎辇花,在一旁注视良久。炀帝对虞世南说:“以前传言说赵飞燕能在掌上起舞,我有些不信,以为是儒生文过饰非,人怎么能在掌上起舞呢!如今得到宝儿,才知道这是可信的!然宝儿多有憨态。刚才,宝儿一直看着你,你满腹经纶,写首诗嘲笑她。”虞世南才高八斗,应诏便赋七绝一首:
  学画鸟黄未半成,垂肩亸袖太憨生。
  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
  炀帝闻诗后龙颜大悦,对袁宝儿越发爱幸。
  隋炀帝所造龙舟(模型图)到了汴京,炀帝终日和美人玩乐。炀帝御龙舟,萧妃乘凤舸,锦帆竟秀,采缆蔽湖,穷极豪华侈丽。每座舟上均择妙丽白皙身材修长的美女千人,执雕板,棹金楫,号为殿脚女。炀帝就这么日以继夜,游乐通宵达旦。有一天,炀帝要登凤轲游玩,踩着一个殿脚女的肩,发觉其柔丽可爱,炀帝为之心动,一问,该女叫吴绛仙,孤傲不群,不与一般宫女为伍,炀帝大为宠爱,竟至久不移步。
  吴绛仙不仅天生丽质,顾盼生情,孤傲不群,还很会打扮。她善于画长眉,看得炀帝馋诞欲滴,不能自禁。炀帝回辇召吴绛仙,宠幸有加。销魂以后,炀帝要独享吴绛仙,想拜她为婕妤,在后宫侍役。可是吴绛仙是临时征来的美女,本来要嫁给玉工万群,不日将成婚。炀帝得讯以后哪里肯准。于是留下来,做龙舟首楫,号为崆峒夫人。从此以后,后宫宫女闻听吴绛仙以长眉得幸,纷纷争效,描为长蛾眉。结果,一时眉黛吃紧,司官吏每日送螺子黛即五斛(十斗为一斛),号为蛾绿。螺子黛出自波斯国,每颗值一千金,后来征赋不足,便以铜黛替代。

  三、隋炀帝性喜渔色(4)

  吴绛仙善用螺黛,因而特为供应,得赐不绝。每次登舟观赏,吴绛仙站在台上,炀帝倚着蔽日茧,看着吴绛仙目不转睛。炀帝过完目瘾以后,对内谒者说:“古人说秀色可餐,像吴绛仙这样的,真可以充饥!”说罢,吟《持楫篇》赐吴绛仙。吟哦以后,炀帝便诏殿脚女千人,一同和唱。
  当时,越溪进耀光绫,绫纹突起,绫上有光彩。这是越人乘樵风舟,在石帆山下,收野蚕织成的。据说织丝女夜梦神人,神人对她说:禹穴三千年开一次,你所得的野蚕,就是江淹文集中所说由壁鱼所化,把它织成衣裳,必定有奇纹。织成以后,果然与梦中相符。因此,越人进献给炀帝。耀光绫是不是真的有神人托梦一说,这实在说不准,抑或是故意神化,但此绫确实是奇纹纷呈,光彩照人。
  炀帝得耀光绫后,独独赏赐司花女袁宝儿和崆峒夫人吴绛仙,其她美姬概不与赐。宠妃萧氏忿恨不已。从此以后,萧妃移愤于袁、吴二人,袁宝儿、吴绛仙此后再也没有机会侍奉炀帝。
  炀帝贪杯纵欲,常常醉游诸宫。有一次炀帝偶戏宫婢罗罗,罗罗畏惧萧妃,不敢亲近。炀帝摇头,用诗解嘲:
  个人无赖是横波,黛染隆颅簇小蛾。
  幸得留侬伴成梦,不留侬住意如何。
  炀帝自从驾幸广陵以后,宫中便多仿效吴言,因此炀帝的嘲讽诗中,有侬侬之语。
  《大业拾遗记》还记载有炀帝临幸月观和文选楼的风流事。炀帝夜幸月观,当时,烟雾蒙蒙,月色清朗。炀帝与爱妃萧氏温情婉婉以后,相拥而起,临前轩静坐,看窗外景致。其时茧栊不开,左右宫婢近侍方寝。炀帝倚在萧妃的肩上,小声说着东京旧事。恰有小黄门映着蔷薇丛调戏宫婢衣带,玩弄蔷薇骨结,笑声吃吃不止。炀帝望见腰肢纤弱,以为是宝儿有私,便身披单衣,前往观看,原来是宫婢雅孃。
  回入寝殿后,萧妃诮笑不止。炀帝对萧妃说:“当年跟你私幸时,正是今天这种情态,还记得那首杂忆诗吗,我常念给你听的?”萧妃见问,眨眨眼,便应声念道:
  忆睡时。待来刚不来。卸妆仍索伴。解佩更相催。博山思结梦。沈水未成灰。
  忆起时。投签初报晓。被惹香黛残。枕隐金钗袅。笑动上林中。除却司晨鸟。
  炀帝听后,嗟叹良久,说:“时间真快,想来已经是好几年了!”
  萧妃不愧为炀帝宠妃,几年前的往事,诗词还记忆犹新,难怪自命不凡的炀帝对她眷恋不已。萧妃听炀帝感叹,乘机小心说道:“听说外边盗贼蜂起,希望陛下留意。”炀帝不在意地说:“我这一切家事都托付给杨素了,人生能有几何?即使有大变,顶多不过做一个亡国的长城公,你不要谈国事了!”
  文选楼即昭明文选楼,炀帝常常涉足这里。炀帝每次到文选楼,车驾未到,先命宫娥数千,升楼迎侍。当时的盛况有如许记载:微风从东边阵阵吹来,宫娥美女的衣服被风吹起,露出肩膀。皇帝看到这些,更加色迷迷的,便下令建造迷楼,选择天下的美女充实其中,让美女们穿着轻罗单裳,倚着朱栏眺望,飘若仙子。又在迷楼四角烧上名香,烟气迷蒙,像朝雾不散,称为神仙仙境。楼上张四宝帐,每顶宝帐各取异名。一叫夜酣香,一叫散春愁,一叫醉忘归,一叫延秋月。各房各帐处妆奁寝衣被帐等形状色泽各异。炀帝自达广陵,殿御女也一同带到广陵。炀帝命建月观行宫。此后,绛仙等留居行宫,不得亲侍寝殿。一郎将自瓜州宣事回宫以后,进献一器合欢水果。炀帝大喜,命小黄门带一只合欢果驰骑行宫,赐赏吴绛仙。绛仙展开一看,合欢果经长途跋涉,已经解散。绛仙便附上红笺小简,赋诗一首献给炀帝:
  驿骑传只果,君王宠念深。
  宁知辞帝里,无复合欢心。
  炀帝看诗以后心中不高兴,对黄门说:“绛仙怎么有这么深的怨气?”黄门大惧,跪拜着说:“因为马跑得快,马上很震动,到月观后,合欢果散开了,没连在一起。”炀帝深情款款地说:“绛仙不仅长得漂亮,诗还写得很好,不比左贵嫔差!”

  三、隋炀帝性喜渔色(5)

  炀帝广施恩爱,得幸宫女们感戴不已。炀帝临死还得一宫女护卫,怒骂叛逆,真可谓红颜知己,这位宫女就是朱贵儿。《烟花记》说:隋炀帝宠爱的朱贵儿,头插昆山间毛的玉拔,不用兰膏,鬓发很鲜润。《海山记》说,炀帝遇害时,中夜闻外切切有声。炀帝急忙起身,披戴衣冠,御内殿坐下未久,叛兵即至。近侍司马戡提刀向炀帝奔来。炀帝大喝,怒斥叛兵。当时,宠幸的宫女朱贵儿在炀帝身侧。炀帝斥住了叛兵,朱贵儿挺身大骂司马戡:“三天前,圣上怕你们侍卫受秋寒,吩咐宫人为你们做袍裤,还亲自临视宫人制作,造了几千件,两天就完工。前天已赐给你们,你不知道吗?你们还敢造反?”
  炀帝质问自己有什么罪?叛兵历数其罪:违弃宗庙;巡游不息;外勤征讨;内极奢淫;使丁壮尽于矢刃;女弱填于沟壑;四民丧业;盗贼蜂起;专任佞谀,饰非拒谏。说罢挥刀要杀。炀帝说:“天子有天子的死法,何必要动刀子?拿鸩酒来!”不许。炀帝自解练巾授校尉狐行达,缢杀之。炀帝缢杀,朱贵儿还大骂叛兵不止,也被乱兵所杀。


  第五章 唐此恨绵绵无绝期

  六、武则天,谁是帝谁是后(1)

  圣 人 之 资
  贞观四年,曾做过隋朝资官令和唐初火井令而后隐居民间的星相家、四川成都人袁天纲,来到利州武都督家。武都督即武士矱,并州文水人,贞观元年十二月被派往利州出任都督,职责主要是扫除前任都督义安郡王李孝常阴谋叛乱被诛以后的余党。袁天纲是星相家,极善看相。袁天纲先看都督夫人杨氏,说:“夫人骨法,必生贵子。”都督便把两个儿子元庆、元爽叫出来。袁天纲一看就说:“这两个孩子是保家的人,官可以到三品。”都督又把女儿,后为韩国夫人的武则天的姐姐叫出来。袁天纲说:“这孩子会大富大贵,但命硬,不利于其丈夫。”
  到这时,都督武士矱、杨氏和袁天纲都有点迷惑,杨氏骨相上不是当生贵子么?怎么只是这些?想必还有什么。这个时候,乳母走出来了,怀抱着一个孩子,穿着男孩的衣服。袁天纲举目一看,心中一紧,忙说:“这孩子神色爽澈,不大好说,让他走走看。”乳母放下孩子,让他行步床前。袁天纲一看之下,不禁大惊,说:“这孩子龙眼凤颈,是贵人中的最贵之相。”再转身观看,更加惊诧说:“如果是女孩,不可窥测,会成为女皇。”这孩子便是武则天。
  武则天似乎真是圣人之资。她一出生便搅得天地不宁。贞观初年,民间流传一本秘记,内称“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本秘记暗中流播,被京城太史局探记,不久,便报告给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君临天下,文才武略,不可一世。李世民听到这个秘记的奏报,不禁大为惊骇,惶惶不安。李世民是信这个的。如今,竟说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不能不叫他大为紧张。可事实上,这女主武王武则天,正是因太宗而发迹的,历唐三世之后,进而得有天下!
  赐 名 武 媚
  贞观十五年,太宗听说武士蠖的女儿很美便召入后宫。这年武氏年14岁。后宫美女如云,武氏入宫,没有什么特别。太宗得知她叫武照,觉得名字不好,便赐名武媚,此后就没再理会。武媚便派充侍女尚衣。
  武媚有胆有识,工于心计。她14岁临入宫前,母亲杨氏恸哭悲泣,与她相别,她却从容自如,说道:“见到天子谁知道不会有福,何必儿女情长,悲悲切切。”母亲惊诧不已。入宫以后,武媚的心机与胆识,在三物降烈马一事中表现无遗,她也因此闻名宫中,著于青史。此事史书有这样的记载:太宗有一匹烈马,又肥又大,无人能够驾驭。武媚进言说:“我能驾驭,但要有三样东西,一是铁鞭,一是铁挝,一是匕首。鞭抽它不服就用挝戳它的头,挝它还不服就用匕首断它的咽喉。”
  武媚非凡的胆识,引起了太宗的注意,随即召幸,封为才人。才人是后宫中三夫人、九嫔以下二十七世妇中品级最低的一类。封为才人以后,一冷就是几年,太宗没再理会她。太宗自视甚高,英明神武,不可一世,他喜欢的女人自然不会是豪爽、勇武一类。他喜欢风雅、文弱的女子,喜欢温情似水,柔婉娇媚一类。因此,才女徐惠擅宠。武氏充其量就赐名武媚。不过,三物降服烈马一事,引起了另一个人的注意,他便是身心文弱的太子李治。李治是在太子李承乾谋反被废以后立为太子的,因为文弱,因而对同龄的武媚由崇敬而着迷。
  贞观二十二年夏天,太白星昼见。太宗李世民找来太史令李淳风,问这是何象。李淳风答说:“女主正昌。”一直对“女主武王”耿耿于怀的李世民又紧张起来,惶惑地说:“秘记所记载的,是真的吗?”李淳风答道:“我据天象推断,秘记所预言的已经成为现实。那个女主就在陛下的宫中。从今以后,不过三十年,她会得有天下,几乎杀尽唐皇家子孙。”李世民一身冷汗,恨恨地说:“有一丝可疑的,统统杀掉,你看怎么样?”李淳风答:“这是命数,天法禳避。何况她的命大,多杀会伤及无辜。从天象上看,这位女主的大势已成,而且就在宫中,已经是陛下的眷属。三十年后,她就老了,老了就仁爱。虽然她会更易国号,自立为帝,但对于陛下的子孙好像还不会事情做绝。如今如果杀了她,她又托生,更加年轻,这样一来,一旦成势,就会将唐室子孙杀尽。”李世民觉得有理。

  六、武则天,谁是帝谁是后(2)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太宗李世民病逝,太子李治即位,为唐第三代皇帝唐高宗。按照宫中惯例,新皇即位,先皇后宫中除四夫人、九嫔以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