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读者理想藏书-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玄《周秦经书十种》本;杜牧注解《琳琅秘室丛书》本。
  又名《周礼·冬官·考工记》,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有关中国传统工艺规范的著作。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齐国人撰。全书两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叙述“百工”的含义,它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获得优良产品的自然和技术条件;第二部分列述百工各工种(6 类30 个)的职能及工艺规范。
  阐述的科学知识含有力学、声学、热学、数学、化学等初步原理。《考工记》是一本集中国先秦工程物理技术应用之大全的著述,奠定了中国传统工艺的基础,是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文献。
  《农政全书》
  (明)徐光启(1562~1633)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石声汉《农政全书校注》。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百科全书式著作。作者徐光启,明末杰出的科学家。
  一生关心国计民生,潜心研究历代农书和相关文献,费时30 年左右,至死才写成《农政全书》未定稿,后经陈子龙整理成书。全书60 卷,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荒政等12 门。书中明确提出以农为本的思想,肯定了“荒政”
  (备荒措施)在国家政策和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强调水利建设,引进西方实验方法,倡导科学实验等。书中还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农业文献,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该书总结了明代以前的农业生产知识和经验,比以前所存的农书更全面系统,成为中国古代农学的一部巨著。
  《备急千金要方》
  (唐)孙思邈(581~682)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年影印覆宋本。
  医学名著。又名《千金备急要方》,简称《千金要方》。作者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总结唐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收集方药、针灸等治病经验撰成此书。全书30 卷(又作93 卷),收方5300 首,论治所及,包括妇、儿、内、外、五官等科。书中专门论述了医家应有的道德素养,开中国医学史上医人重德之风。把妇、儿科列于首要地位,重视妇、儿病的防治和护理,奠定了中医妇儿科的基础。对“食疗法”和养生术等亦
   有精辟的论述。因而,被誉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孙思邈被后人尊为“药王”。
  《农桑辑要》
  (元)司农司编修
  农业出版社1982 年石声汉《农桑辑要校注》。
  中国古代现存最早的一部官颁农书。元代司农司编修。初稿完成于至元十年(1273),参加编修的有孟祺等人。全书分为10 门:典训门、耕垦门、播种门、栽桑门、养蚕门、瓜菜门、果实门、竹木门、药草门、孳畜门,分别介绍各种作物栽培技术及家畜、家禽、蚕、蜂、鱼等的饲养方法,对棉花和苧麻的栽培论述较详,特别是蚕桑部分相当完整,远远超过现存宋以前的农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详而不芜,简而有要,于农家之中最为善本”,在中国农学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150~219)
  重庆人民出版社1955 年《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年《金匮要略》。
  中医经典著作,又名《伤寒卒病论》。作者张仲景,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他以《内经》等医籍理论为基础,结合个人心得,著成《伤寒杂病论》。后人称之为“医圣”。全书16 卷,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部分。《伤寒论》10 卷,22 篇,专门论述外感热病,包括397 法,113方,是中国古代治疗各种传染疾病理、法、方、药有机结合的医学经典。《金匮要略》6 卷,25 篇,讲述各种杂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食物禁忌等内容,载方262 首,所用药物达214 种,被后人誉为“方书之祖”,为中医内科杂病学、方剂学和妇产科学奠定了基础。该书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对后世医学的影响历久不衰。
  《数理精蕴》
  (清)梅瑴成(1681~1764)
  1723 年初版。
  数学巨著。清代梅瑴成奉康熙皇帝之命主编。梅瑴成,安徽宣城人,清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之孙。好学深思,精通律算。曾主编《律历渊源》100 卷,包括《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律吕正义》3 部分。《数理精蕴》历时31 年编成。全书分上下两编,共53 卷,上编“立纲明体”5卷,讲述基础理论;下编“分条致用”40 卷,表4 种8 卷,是全书的应用部分。其主要成就是介绍和传播了当时传入中国的西方数学。该书问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人们学习数学的必读书、研究数学的重要参考书和应用数学的工具书,对此后中国数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四元玉鉴》
  (元)朱世杰(生卒年不详)
  清《白芙堂算学丛书》本。
  中国数学史和世界数学史上最早系统论述多元高次方程组解法的数学著作。元朱世杰著。成书于1303 年。全书分24 门,共288 题。书中讨论了高次方程组的消去法以及高阶等差级数有限项求和问题。还对垛积招差问题作了系统而又详细的研究,得到了关于高次招差的一般公式,这在中国数学史和世界数学史上都是首创。此书的数学成就已得到国际科技史界的公认。美
   国科技史学家萨顿称《四元玉鉴》为“中国数学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同时也是整个中世纪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朱世杰“是他所生时代的,同时也贯穿古今的一位最杰出的数学家。”
  《洗冤录》
  (南宋)宋慈(1186~1249)
  法律出版社1958 年本。
  世界上最早法医学专著。亦名《洗冤集录》、《宋提刑洗冤集录》。作者宋慈,字惠父,建宁建阳(今属福建)人。一生从事司法刑狱工作,他综合宋代《内恕录》等有关法医检验著作,再参照自己平时执法现场检验的经验,撰成是书。《洗冤集录》全书5 卷,53 篇。卷1 总叙法医检验的法令原则及基本方法。卷2 述尸检方法,各种尸体现象;卷3 至卷5,述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及尸体发掘、救死方法等。该书问世后,被官司检验人员奉为金科玉律,沿用了600 多年,在中国法医学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已被译成英、俄、日、朝等近10 国文字,受到世界法医学界的重视。
  《中国科学技术史》
  (英国)李约瑟(1900~)
  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出版委员会”译。
  直至20 世纪上半叶,远东的文明,特别是其中最古老而又最重要的中国文明对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贡献,没有被欧洲人所认识和正确评价。这一问题促使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写作了这部“论述亚洲,特别是中国在科学上的贡献”的划时代巨著。
  全书包括7 大卷:(1)总论;(2)中国科学思想史;(3)数学、天文学、地学;(4)物理学、物理技术史(含3 个分册);(5)化学与化学工艺史(含6 个分册);(6)生物科学、医学史和农业史;(7)结论。本书资料丰富,体大思精,是一部研究中国科学与文明的开创性著作,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多卷本的综合性著作。
  《园冶》
  (明)计成(158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年陈植《园冶注释》修订版。
  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名闻世界。《园冶》是中国第一部阐述园林营造艺术的专著。作者计成,江苏吴江人,明代造园艺术大师。《园冶》一书即其造园经验的总结。全书共3 卷。第1 卷分兴造论、园说、相地、立基、屋宇、装折6 篇;第2 卷专论栏杆;第3 卷分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造石、借景6 篇。计成认为,造园艺术所要达到的最高意境和艺术效果,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体现了古典园林崇尚自然的美学风格。该书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开山之作,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著作。至今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茶经》
  (唐)陆羽(733~804)
  《百川学海》本、《茶书全集》本。
  世界第一部有关饮茶文化专著。作者陆羽,对饮茶之道深有研究,于8世纪中期将自己茶道方面的体验写成《茶经》一书。全书3 卷,分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等10 门,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茶叶的产地、
   饮茶的效用、采茶和制茶的方法和工具、饮茶的器具和方法等。书中还大量摘引了唐中叶以前论茶的各种文献。《茶经》的问世,大大促进了中国人饮茶的风俗。陆羽也因此被尊为“茶圣”、“茶神”。《茶经》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影响遍及日本、东南亚等地。
  《景德镇陶录》
  (清)蓝浦(生卒年不详)
  清嘉庆刻本和民国上海潮论书庄刻本。
  陶瓷专著。清嘉庆年间蓝浦撰。蓝浦,江西景德镇人,自小习知陶务,博采众陶瓷书籍,验之于生产实际,撰成《陶录》,其门人郑廷桂整理校勘成书。全书10 卷,分图说、御窑厂、陶务方略、历代窑考等。分别介绍了景德镇的市镇规模、御窑厂的内部结构、陶器生产工艺、景德镇窑业等情况,并对唐宋直至明清时期各个阶段的景德镇窑进行了考证等。该书是景德镇瓷业工艺专著,也是景德镇瓷业千年发展的总结性文献,为研究中国瓷业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脉经》
  (西晋)王叔和(生平不详)
  商务印书馆1954 年排印本。
  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作者王叔和,曾任西晋太医令。他搜集了扁鹊、张仲景、华佗等古代名医有关脉学的论述,参以自己临床医疗的实践,撰成《脉经》。全书10 卷,97 篇,论述了脉象的种类、脉诊的时间和部位、切脉方法、两手寸口脉象同脏腑的关系、各种疾病的脉证治疗、各种疾病的预后判断等有关脉学的一系列问题。本书集前人脉诊学说之大成,并有所创新,历代视之为学习中医之必修书,奉为脉学理论的经典。该书的影响还远及阿拉伯、日本、朝鲜、越南等国。
  《难经》
  (东汉)佚名
  人民卫生出版社《难经校释》本。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中医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秦越人所作。该书从《黄帝内经》中挑选出疑难问题81 个,以问答的形式来进行讨论。其中1 至22 难为论脉;23 至29 难为论经络;30 至47 难为论脏腑;48 至61 难为论疾病;62 至68 难为论腧穴;69 至81 难为论针法。在基础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均有不少创见,如论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入荣卫三焦等问题、脉诊“独取寸口”的切脉方法等。历代都将《难经》与《内经》并称,或同《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并列为古代中医学四大经典,在中国医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神农本草经》
  (东汉)佚名
  孙星衍、孙冯翼合辑本。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托名神农编著。成书约在秦汉之际。全书按性能和功效把药物划分成上、中、下三品,共收药物365 种。其中植物药252 种,动物药67 种,矿物药46 种。
  书中简明地记载了各类药物的正名、别名、产地、性味、功能、采集时间及炮制贮藏方法,概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神农本草经》系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医家和民间用药的经验,奠定药物学
   的基础,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四大经典之一。
  《数书九章》
  (南宋)秦九韶(1202~1261)
  《古今算学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宋元时期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南宋秦九韶撰。全书仿《九章算术》体例,将81 道算题,分为9 类,每类9 题。每题分问(问题)、答(答案)、术(算法)、草(具体演算步骤)
  4 个部分。该书的主要成就有:在世界上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的大衍求一术的提出;把数学三次方程解法推广到数学高次方程;提出“三斜求积术”及线性方程组解法;提供了雨量、雪量的测定和计算方法等。《数书九章》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达到了顶峰,对后世数学影响极大。秦九韶也被称为“他那个时代,他那个民族,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王祯农书》
  (元)王祯(生卒年不详)
  《农学丛书》本、《万有文库》本。
  农学巨著。作者王祯,山东东平人,他综合黄河流域旱田耕作和江南水田耕作的生产实践,撰成此书。全书分三大部分:一、“农桑通诀”
  6 卷,为总论性质,概述耕、耙、种、锄、粪、灌、收等各个生产环节,并论及林、牧、纺织等有关技术和经验。二、“百谷谱”10 卷,分谷属、瓜属、蔬属、果属和竹木、杂类、饮食类。三、“农器图谱”20 卷,分作田制、耒耜、灌溉等20 门,共附图306 幅,记录了当时通用的农业机械。该书是中国农学史上一部继往开来的重要著作,而且其中关于农业机械插图是仅有的,为后代农书直接引用。
  《物理小识》
  (清)方以智(1611~1671)
  《四库全书》本,《万有文库》本。
  科学、哲学名著。明末清初方以智著。该书是方以智仿照西晋张华《博物志》、北宋赞宁《物类相感志》及其老师王宣《物理所》而写的一部笔记类著作。“物理”指世上一切事物之理,非特指今天物理学之“物理”。全书12 卷,共980 条笔记,分为天类、历类、风雨雷旸类、鬼神方术类等,共15 门,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医药、哲学及艺术等各学科。书中不仅保存了中国古代科学知识,而且吸收了当时传入的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提出了一些独特而精到的见解,在中国科技史上写下十分重要的一页。
  《诸病源候论》
  (隋)巢元方(550~630)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年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
  病因病理学专著。隋太医令巢元方著。全书55 卷,分为68 门,1739 论,内容涉及内、外、妇、儿、口齿、五官、伤骨各科。书中对病因、病机和症候作了比较深刻的论析和细密的分类。其中有不少创见,如在病因方面,除继承前人“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病因学内容外,还认为乖戾之气是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发病机理方面,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核心,作了更深入的论述等。该书是中国第一部专论病因、病机和症候的著作。唐宋以来长期是医生的必修之书,被列为中医重要著作之一。日本《医心方》的内容,
   也多取材于本书。
   三次推荐书目
  测圆海镜(元)李治(1192~1279)
  海岛算经刘徽花镜(清)陈扶摇(约1612~?)
  救荒本草(明)朱橚(?~1425)
  四部医典宇妥·元丹贡布汜胜之书汜胜之算法统宗(明)程大位(1533~?)
  饮膳正要(元)忽思慧(生卒年不详)
  针灸甲乙经皇甫谧中国科学与文明李约翰、王林周髀算经作者不详遵生八笺(明)高濂 


32。外国科学技术 
  外国科学技术名著排行榜
  物种起源(18 次)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8 次)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8 次)
  科学革命的结构(6 次)
  科学史(5 次)
  血液循环论(5 次)
  几何原本(4 次)
  科学的社会功能(3 次)
  人类的由来(2 次)
  生命的科学(2 次)
  生命是什么(2 次)
  实验医学研究导论(2 次)
  条件反射: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研究(2 次)
  微生物探求者(2 次)
  爱因斯坦文集(2 次)
   首批推荐6 本
  《物种起源》
  (英国)达尔文(1809~1882)
  三联书店,1950 年周建人译,商务印书馆1983 年重印。
  达尔文1809 年出生于英国古城施鲁斯伯里。有意思的是,他与美国总统“伟大的解放者”亚伯拉罕·林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达尔文自幼对大自然深感兴趣。1828 年入剑桥大学深造。1831 年,他参加了英国政府派遣的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航行,奠定了研究物种起源的基础。并最终于1859 年完成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主要表述了两大内容:用人工选择过程阐明生物进化的事实,论证了自然界的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归纳出进化论的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人是由猿变来的学说动摇了“上帝创世说”,当时遭到了教会的猛烈攻击。但攻击和诋毁无法湮没《物种起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