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军事 日军篇-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号使用的主机来自于改铃谷型重巡洋舰预定采用的主机。与云龙号相较起来,天城号的工期就减短了两个月。远祖飞龙号建造时间为1077日,其改良型云龙号从开工到竣工需要725日,而天城号则是669日。不过,再怎么算,都是约两年的长时间。 

  完成以后的天城号马上与姊妹舰云龙号组成第一航空战队,不过那已经是昭和十九年(1944)八月,马里雅纳海战已经把日本仅存的舰载机飞行员都消耗光了。虽说本舰是一艘空母,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过战机在飞行甲板上起飞或降落过。 

  天城号就这样一直待在吴港里,直到昭和二十年(1945)三月十九日,美军空袭吴港,天城号挨了一枚炸弹。虽然停泊在三子岛旁,并有掩护伪装措施,在同年七月二十四日和七月二十八日的美军吴港大空袭时,仍难逃挨炸。七月二十四日的空袭行动里,天城号被击中命中弹三枚,七月二十八日的空袭,天城号又中一枚命中弹,并接受许多至近弹。结果在浸水后翻转着底,就像是图片上那样,以十分难堪的姿态度过了战争的结束。最后只有遭到解体命运。 

  建造所 三菱长崎造船所 

  起工 昭和十七年十月一日 

  下水 昭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 

  竣工 昭和十九年八月十日 

  基准排水量 17480吨 

  公试排水量 20450吨 

  全长 227。35m 

  水线幅 22。0m 

  飞行甲板 216。9m x 27m 

  格纳库 2层 

  速力 34节

  轴马力 152000马力 

  飞行机 53架 

  兵装 12。7cm高角炮连装六基共12门 25mm机铳三连装二十一基,单装三十基

  名称由来:日本海军在战中后期以山名命名中型空母,天城山来自于伊豆半岛中部火山群的总称,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娘‘著称 

  丧失:1947年7月31日解体

  【葛城号Katsuragi】

  航舰葛城号是日本云龙级序列的第三艘。在中途岛海战大败后,日本海军计划建造十五艘云龙型中型空母,序号从5001号一直排到5015号,其中5001号是天城号,5002号并没有开工,而葛城号番号是5003号,照号码来看其实葛城号应该算是云龙级的四号舰。 

  由于日本海军急着要让这一批量产型的云龙级航舰早点完成,各舰都有不同的措施来设法减短工期,所以每艘都有其不同之处。其中葛城号方面采用了驱逐舰阳炎型的主机,因为巡洋舰级的大型主机的建造是十分费工夫的。葛城号上面总共搭载了两组阳炎型的主机,出力仅达104000马力,较云龙级原来的152000马力降低许多,所以速力也下降两节,只能达到三十二节的程度。此外,这批量产的云龙级空母到了葛城号以后都变更了装甲材质。本来云龙级在舷侧有46mm的CNC装甲板,但是到了葛城号以后的云龙级为了施工方便,就以25mm+25mm的DS钢板代用。因为主机采用较为小型的驱逐舰主机,所以葛城号的基准排水量只有17150吨,满载排水量为20100吨,均较云龙级为小。吃水方面也因此较浅,相对于云龙级的7。86公尺,葛城号只有7。76公尺,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主机功率差了50000马力,速力却只下降两节的缘故。 

  本舰预定在舰首两侧共装设六座12公分28连装喷进炮,这是一种新式的防空火箭弹发射器,但是始终没有装上。在电波兵器方面,本舰舰桥上的雷达,在竣工时是网状的二一号雷达,与云龙号相同,但是在昭和十九年(1944)末换装了喇叭状的二二号雷达。本舰在细部上与云龙号有许多相异点,像是舰桥后部的形状不同与前述的雷达的改装。 

  这批量产的云龙级,就有开工的来讲可以在细分为天城类、葛城类,其中天城类的主机是使用没有完成的重巡洋舰改铃谷型300舰与301舰的主机,输出功率152000马力,包括了天城号以及笠置号都是这样的类型。葛城类空母就是葛城号与阿苏号,不同的地方就是主机采用的是驱逐舰的主机,只有104000马力。 

  葛城号在昭和十九年(1944)十月完成后随即加入了以空母云龙号与天城号在八月编成的第三舰队第一航空战队,但是却没有舰载机可以使用,因为日本舰载航空兵力已经在同年的马里雅纳海战中损失殆尽。加上从南洋运来的油料渐渐的不足,葛城号也只能跟他的姊妹舰一样,在吴港里呆着,什么事也不能作。到了昭和二十年(1945)美军开始大规模空袭日本本土,葛城号也不能幸免,在同年三月十九日的美军舰载机攻击中遭命中一弹,七月二十四日的大规模攻击中右舷中部又遭命中一弹,二十八日飞行甲板又命中两弹,但都没有伤到要害,在战争结束时本舰仍属于可航行状态。战后,由于本舰上有航行能力,被认命为复员运输舰,到腊包尔等南洋地区载运残留在当地的日本陆海军回国,由于本来是一艘航舰,运输效率极大,运载了近一万两千名日本军人回国。葛城号最后在1946年12月22日,送到大阪日立樱岛工厂解体。 

  建造所 吴海军工厂 

  起工 昭和十七年十二月八日 

  下水 昭和十九年一月十九日

  竣工 昭和十九年十月十五日 

  基准排水量 17150吨 

  公试排水量 20100吨 

  全长 227。35m 

  水线幅 22。0m 

  飞行甲板 216。9m x 27m 

  格纳库 2层 

  速力 32节 

  轴马力 104000马力 

  飞行机 53架 

  兵装 12。7cm高角炮连装六基共12门 25mm机铳三连装二十一基,单装二十五基 

  名称由来:日本海军后期将中型空母以山名命名,葛城山是大阪府与奈良县境内的金刚山地里面的一座山峰名 

  丧失:1946年12月22日解体

  【笠置号Kasagi】

  航舰笠置号是日本云龙级中型空母。在中途岛海战大败后,日本海军决定建造十五艘云龙级,分别从5001号舰到5015号舰,其中笠置号属于5004号舰。十五只计划空母里面,实际开工的也只有五艘,分别是5001号舰天城号、5003号舰葛城号、5004号舰笠置号、5006号舰阿苏号、5007号舰生驹号。跳号的5002号舰与5005号舰本来预定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建造,但是由于该工厂备用来改造空母信浓号,所以停止了建造。 

  这批量产的云龙级,由于属于战时急造舰,各舰为了近早完成,在细部上都各有差别。如果要细分的话,就有开工的来讲可以在细分为天城类、葛城类,其中天城类的主机是流用没有完成的重巡洋舰改铃谷型300舰与301舰的主机,出力152000马力,包括了天城号以及笠置号都是这样的类型。葛城类空母就是葛城号与阿苏号,不同的地方就是主机采用的是驱逐舰的主机,只有104000马力。这是以主机来分类,但是若要讲到细部构造,可能每艘都不尽相同。

  如前述,笠置号采用的是巡洋舰用主机,所以速度可以达到34节。在这批云龙级中,为了缩短工期,许多较难制作的地方都与以简化,像是在烟囱后面的12。7公分连装高射炮座,本来应该附有防烟护盾,但都省掉了,还有,舷侧机枪台也都从圆形改成较易制作的角形。笠置号与其它姊妹舰不同的特色之一就是他连烟囱都直接以六角形状制成,只要将六片钢板结合就可以。 

  笠置号是在三菱长崎造船所开工,但是在下水后则移到佐世保工厂进行接下来的建造工事。昭和二十年(1945)三月,笠置号的工事在完成了百分之八十四的时候遭到下令中止,因为一来日本已经没有航舰飞行员,二来也没有足够的油料给空母运用,何况建造空母的资材应该被用在其它更紧急的用途上。笠置号就这样以未成舰的姿态在佐世保待到战后,并在昭和二十一年(1946)九月一日在佐世保船舶公司解体。 

  建造所 三菱长崎造船所 

  起工 昭和十八年四月十四日 

  下水 昭和十九年十月十九日 

  竣工 未完成  

  基准排水量 17480吨 

  公试排水量 20450吨 

  全长 227。35m 

  水线幅 22。0m 

  飞行甲板 216。9m x 27m 

  格纳库 2层 

  速力 34节 

  轴马力 152000马力 

  飞行机 53架 

  兵装 12。7cm高角炮连装六基共12门 25mm机铳三连装二十一基,单装二十五基 名称由来:日本海军后期将中型空母以山名命名,笠置山是京都府笠置山地的一峰,以风蚀外貌险峻著称

  丧失:战争结束时完成80%

  【阿苏号Aso】

  航舰阿苏号是日本云龙级中型空母。中途岛海战大败后,日本海军终于认知道空母是海战的主力,于是下令建造五艘大型航舰以及十五艘中型航舰,而中型航舰就是以云龙级航舰来进行量产。阿苏号是属于计划中的5006号舰,在5001号到5015号中,完成的也只有区区三舰,而阿苏号并不包括在内。 Yx^BuzEHK 

  阿苏号在昭和十八年(1943)六月八日于吴海军工厂起工。在第一批的量产云龙级里面,天城号、笠置号是在三菱长崎造船所起工﹔葛城号与阿苏号在吴海军工厂起工﹔生驹号在川崎重工起工﹔5002号舰和5005号舰预计在横须贺起工,但是因为该处正在进行将未成战舰信浓号改装成航舰的工事而作罢。 

  云龙级每一艘,尤其到了后面的几艘,为了减少施工时数,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如果要细分级别起来可能有好几种。阿苏号的特点就是与同工厂建造的葛城号一样,采用了阳炎型驱逐舰的主机两组,该主机出力达52000马力,两组结合起来有10400马力,远逊于云龙级本来152000的巡洋舰级出力,以至于最高速度只有32节,比云龙级的34节慢了两节。但是阿苏号也因此比较轻,基准排水量只有17150吨,较云龙级的17480吨轻。 

  阿苏号的建造工事持续到昭和十九年(1944)十一月一日,在吴工厂下水,但在这之后随即被宣告工事中止。无奈当时日军舰载航空队以经销耗殆尽,而被切断的南洋航路又造成石油的不足,巨大的航舰自然变成无用之物。昭和二十年(1945)七月,日本已经笼罩在本土决战的气氛下,无用的阿苏号船体也被拿来给特攻兵器樱花弹作实验标的,结果是进水后着底,并以此姿态迎接了战争的结束。战后,由吴播磨造船厂进行解体工事。 

  建造所 吴海军工厂 

  起工 昭和十八年六月八日 

  下水 昭和十九年十一月一日 

  竣工 未完成 

  基准排水量 17150吨 

  公试排水量 20100吨 

  全长 227。35m 

  水线幅 22。0m 

  飞行甲板 216。9m x 27m 

  格纳库 2层 

  速力 34节 

  轴马力 104000马力 

  飞行机 53架 

  兵装(预计) 12。7cm高角炮连装六基共12门 25mm机铳三连装二十一基,单装二十五基 

  名称由来:日本海军后期将中型空母以山名命名,阿苏山是位于九州中部的著名活火山

  【生驹号Ikoma】 

  航舰生驹号是日本云龙级中型空母。中途岛海战大败后,日本海军终于认知到空母才是海战的主力,于是下令紧急建造五艘大凤改型航舰以及十五艘云龙型中型空母,这记载于日本海军改丸五计划中。生驹号是十五艘中有开工里面的最后一艘,也是日本最后一艘起工的空母。 

  这十五艘中知道名字的有:完成服役的天城号和葛城号、终战时建造工事达百分之八十四的笠置号、进水后停止建造,成为标的舰的阿苏号、和本舰生驹号,另外还有一艘名曰鞍马号,不过只有个空名。 

  生驹号于昭和十八年(1943)七月五日于神户的川崎重工开始建造,到了十九年(1944)十一月十七日后下水,但是接下来的建造工事随即被取消,因为实在没有战机和足够的油料给航舰使用,航舰就变成了废物,与其浪费材料完成一艘废物,不如把材料用在其它更重要的地方。于是生驹号就以此下水后的姿态在小豆岛停泊,就这样迎接了战争的结束。战后他在昭和二十一年(1946)六月于三井玉野造船所解体。

  建造所 吴海军工厂 

  起工 昭和十八年六月八日 

  下水 昭和十九年十一月一日 

  竣工 未完成 

  基准排水量 17480吨 

  公试排水量 20450吨 

  全长 227。35m 

  水线幅 22。0m 

  飞行甲板 216。9m 

  格纳库 2层 

  速力 34节 

  轴马力 152000马力 

  飞行机 53架 

  兵装(预计) 12。7cm高角炮连装六基共12门 25mm机铳三连装十三基 

  名称由来:日本海军后期将中型空母以山名命名,生驹山位于京都府和奈良县境内。

  【性能诸元】

  排水量 22,400吨/22,800吨 

  飞行甲板长 748。3英尺 

  航速 34节 

  动力 152,000马力 

  续航力 8000海里/18节 

  火炮 127mm12座、4。7英寸6座、25mm51座、13。2mm22座 

  雷达 21型13式 

  标准舰载机 60架,可搭载到70架 

  舰员 1595人 

  

  起点中文网 cmfu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云龙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