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100位首富人物发迹史-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拣点清闲活干干就行了。可李兆基偏不,他从养成工干起,干些打杂的活儿。 

借势合作捞到第一桶金 

开初,他被银庄的钞票迷住了。你看,各种各样,大捆小捆,出出进进。他想,什么时候我也能赚上几捆钞票呢?渐渐地,他业务上也入行了,兜里也装进了一些钞票。可不知为什么吃饭没有钞票不行,但这些钞票今天可以买到一斤米,过两天就连一两米也买不到了。就在他开始懂得怎样赚钞票的时候,他又似乎觉得光赚钞票没用。他开始厌恶钞票了,为什么?他说不清楚,可他又离不开钞票。 

1948年,银庄开不下去了。李兆基跟随父亲来到香港。又是一个新天地。靠什么生活呢?人说他来香港时,腰间只插了1000元,也有说他带了一笔可观的积蓄。钞票而已,废纸而已。可为了生活又得设法赚钱。银庄的经历使他最熟悉兑换业务,于是,他便到文咸东街泗利金号等几间金铺〃挂单〃,开始买卖外汇和黄金。当时澳门有黄金专营权利,李兆基便与何贤等在澳门有一定势力的人合作,在黄金买卖中〃大展拳脚〃,终于掘得了第一桶金。 

誓师结义〃三剑侠〃赚来家产圈地产 

有了资金,他又开始做五金生意,搞进出口贸易。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了。 

1958年,香港商界三位能人〃誓师结义〃,他们是李兆基、郭得胜、冯景禧。他们伙同另外5位股东,组成〃永业企业公司〃,首先买入沙田酒店,红红火火地经营起来。 

到了1963年,〃三剑侠〃索性〃甩掉〃其他股东;三人合作组建了〃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新〃字是取自冯景禧的新禧公司,〃鸿〃字是取自郭得胜的鸿昌合记,〃基〃字是取自李兆基的名字。新鸿基初期的规模很小,只有十多名职员,注册资本港币500万元,实付资本300万元(每人投资100万元)。在当时的香港商界,三人都不过是中等的商人。 

〃三剑侠〃经过5年的合作,积累了地产经验,有了新公司,更是雄心勃勃,誓与其他地产公司一较高低。别人开发地产多集中在商业和工业用地,即使兴建住宅楼宇,也多往大型屋村或豪华住区发展。但新鸿基却看准了中小型住宅楼宇,这正适应了工商业的急剧发展及青年一代组建家庭的特点,因此,新鸿基的地产事业,正可谓一日千里。 

1972年李兆基辞去新鸿基总经理一职,只留任副主席。三剑分家,李兆基获得大约价值5000万元的地盘和物业。就在这…年年底,他凭着这些家当又与胡宝星等组建了〃永泰建业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正值股票市场炒得天翻地覆,李兆基趁热打铁,以每股1元,升水至17元,将永泰建业公司实收股本25324万港元,出售股票套现,大赚了一笔。 

1973年3月,香港股票大崩溃,地产也陷入低谷,李兆基瞅准行情,立即将赚来的钱抛出,趁旧楼价格和土地价格大跌,迅速进行收购。实物总比钞票令他更放心。 

机敏、才智、魄力让雄鹰展翅 

1975年,李兆基终于开创了自己的王国恒基兆业有限公司。开办之初,还是一家未上市的私人公司,股本15亿港元,李兆基任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李兆基视之如子,料理精心。 

你看,恒基兆业公司一成立,李兆基即以物业换取永泰建业公司1900万新股方式,掌握了永泰429%股权,成为最大股东而入住永泰董事局,使永泰迅速脱胎换骨。至1979年度,永泰市值已跃至9亿港元,扩大了20多倍,成为了一只中型地产股,拥有26个地盘,总楼面积260多万平方英尺。从物色、收购、发展到时机掌握永泰的过程,已足见李兆基的眼光、才智和魄力。 

1981年6月,李兆基抓住股市牛市和地产高潮的大好时机,一举将恒基兆业地产公司上市集得资金10亿港元,充实了资金实力,从而在紧接而来的股市、地产低潮中平稳地度过了不景气一关。 

1985年11月,恒基兆业地产公司斥资6亿港元,向母公司恒基兆业及李兆基本人购入永泰建业股票126亿股,控制永泰股权达708%,通过这次收购,使恒基地产增加了永泰的36个地盘,拥有近900万平方英尺楼面面积的发展土地,土地储备扩大了23%。 

1988年8月,恒基兆业集团再次改组,恒基地产收购了永泰建业。并将永泰建业改名为〃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而在此之前,永泰曾购入287%香港小轮股权和264%中华煤气股权,此次改组同时又宣布发行约12亿新股,实力更显雄厚。 

按1988年底市值计算,已有36亿港元之多的市价,堪称大型上市公司,与恒基地产并列为恒基兆业集团的两大公司,成为李兆基的左膀右臂。15年前永泰市值只有4千万港元,而今的恒基发展,市值竟达40多亿港元。 

李兆基,点石成金,名不虚传。据2004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一项全球富豪排行榜显示,李兆基个人净资产63亿美元,排行第61名,位居最富有的世界华人排名第三位。 


商业资产每年平均周转率20次的奇迹 

045创造世界上最重视顾客的公司 

让沃尔玛刮目相看亚马逊网的杰夫·贝佐斯 

亚马逊CEO贝佐斯喜欢笑,很爽朗甚至是很夸张地笑,即使是在回忆起生命中的劫难时也是如此。他创造了人性化的内外管理楷模。他领导的公司创造了商业资产每年平均周转率20次的奇迹,使国际知名公司沃尔玛也望之兴叹,他指出〃人有时不能太现实,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不断在管理和市场运作上出奇招,才使公司节节扩张。在2004年《福布斯》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显示,他的个人净资产51亿美元,排行第83位。1999年被《时代》杂志选为风云人物的贝佐斯(JeffBezos),今年才36岁,他所创办的亚马逊网站,却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典范。6年前,当贝佐斯在华尔街担任基金经理人时,有一天无意中读到一个数据,那就是网际网路网页浏览人数,每年增长了23%。对很多人来说,这个数字不是什么;对贝佐斯来说,它代表了一个美好的企业远景。他立刻采取行动,辞去华尔街的工作,带着太太,一路从美国东岸开车到西岸,开创他的新事业。 

从〃网页浏览人数每年增长23%〃选定人生坐标 

贝佐斯的祖父是美国得克萨斯州西南偏远山区的农民。青少年时代,几乎每年夏天,贝佐斯都要到他祖父的农场去干活。他养过牛,开过拖拉机,铺过管道。艰苦的劳作并没有使他厌恶这片山区,2003年3月6日,39岁的贝佐斯带着一位助手,包了架直升机,想在这里物色一块地方作为自己的农场。 

驾驶直升机的是当地一名有传奇色彩的飞行员。飞机起飞后,在一座海拔2000多米的山峰上空掠过。然而,由于当天风太大,没多久直升机就失去了控制。在紧急着陆过程中,直升机的主旋翼刮着一棵雪松,机身裂开,直升机翻在一条小河的浅水处。贝佐斯等人用手机求救,美国边界巡逻队派一个救援小组把他们救了回去。贝佐斯头上受伤,被送进医院。 

一年多后,贝佐斯头发稀少的脑门上已看不出明显的伤痕。在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他大笑着说:〃人们常说,生命转眼即逝。这个事故发生得慢一些,所以我们能有几秒钟时间来思考。我得说,在那几秒钟内,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东西闪过我的脑海。我想的就是,死得太冤了!〃接着他不停地大笑起来:〃我从中得到一个非常战术性的教训。那就是:尽量不要坐直升机!它们不像普通飞机那样可靠。〃说完,他又歇斯底里般地大笑起来,好像与死神擦肩而过对他来说非常有趣似的。 

贝佐斯认为自己是个非常乐观的人,但乐观不意味着盲目或不切实际。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性格,他一手创建的亚马逊公司才得以从网络劫难中幸存下来。而且在Ebay、雅虎和Google等幸存的网络大公司中,贝佐斯是目前惟一仍担任CEO的创始人。 

亚马逊成立初期,贝佐斯就有一个想法:〃创造世界上最重视顾客的公司。〃开始时,他的想法是,亚马逊只进行基本的采购交易,将其他所有事务如送货等全部外包给其他公司。其好处在于可以大幅消减成本。但是不久以后贝佐斯就意识到,如果他想让顾客在亚马逊网站上购物时能感受一种绝妙的体验,其他环节就不能忽视。于是他决定推翻以前的设想,自建仓库。 

亚马逊投入巨资,建了6座用机器人分拣的现代化仓库。〃赌注〃,这是当时许多人对贝佐斯的评价。更加深人们怀疑的是,仓库投入运行初期效率并不高。贝佐斯坚持认为,这不是一个有缺陷的决策,而只是有缺陷的执行,二者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只要加以改进就能解决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亚马逊的仓库运作效率越来越高,产生的积极影响也越来越显著。目前,亚马逊平均每年的存货周转率超过20次,而美国大多数零售商平均每年的存货周转率不到15次,其中好事多仓储连锁公司为11次,沃尔玛为7次。 

贝佐斯指出,人有时不能太现实,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他说:〃有时候,我们在对一些事情进行评估时发现,短期内它们会影响销售收入,但我们还是决定去做,因为我们认为短期并不能很好地预测出长期。〃 

亚马逊的经理发现,该公司大客户收藏的东西尤其是光盘,量非常大,所以偶尔客户们会订购一些他们在几年前已经买过的东西。于是亚马逊决定,当这种事可能发生时,就给客户提个醒。在短期内,这种做法的确会对销量有所影响,但贝佐斯表示,只要能让客户满意,销量最终也会得到提高。他说:〃你必须相信自己的判断力。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会说’还是想简单点吧。我们知道这有利于客户。那我们就做吧’。〃 

2003年10月,亚马逊推出了书内搜索功能,使人们能够在12万本书的3500万页内容中搜索任何词句,并免费阅读关键词所在的附近几页内容,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这是一项非常艰巨而且耗费很高的工作,因为必须将每一页的内容都扫描成文本并编成索引,存在数据库中。据贝佐斯说,这个数据库有20千兆字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库。其效果也很明显,在推出后几个星期内,入库图书的销量比其他图书的销量高9%。 

另一方面,贝佐斯又很实际。他认为,口碑比任何电视广告都好。亚马逊曾进行过一项试验,目的是评估做电视广告是否划算。它选择了两个目标市场:美国俄勒冈州西北部的波特兰市和明尼苏达州东南部的明尼阿波利斯市,在这两个城市做了16个月的电视广告。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举措,因为其他公司极少做这样的试验,而且即使做也很少超过3个月的。 

尽管广告的确使亚马逊在这两个城市的销量有所上升,但贝佐斯认为这还不足以弥补成本,于是他决定把钱花在降低价格和免费送货上。贝佐斯坦白地说:〃我们太过于执著了。这是一次长时间的、昂贵的试验。〃亚马逊的政策是,顾客的购买金额超过25美元时,亚马逊就免费送货。这是它进行整整一年的试验后才推出的。开始时,免费送货条件是购买金额超过99美元,后来降到超过49美元就免费送。 

在降价和免费送货问题上,亚马逊也遇到困难。虽然这些措施能够吸引更多顾客,提高顾客满意度,但从长远来看,其成本却非常高。贝佐斯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他说:〃一道算术题可能有15种不同解法,每个解法都告诉你不能降价,因为你可能要赚得少一点。〃说着,他又忍不住大笑起来:〃在一个季度如此,一年如此,但10年之内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贝佐斯决定让第三方在亚马逊的产品细目网页上销售商品,与亚马逊竞争。这些所谓的第三方包括其他公司,甚至亚马逊自己的顾客。他们销售的商品有时不仅和亚马逊一样,而且有可能比亚马逊的价格更低。这个决定在亚马逊内部争议很大。但贝佐斯力主,应该给予顾客更多的选择。 

华尔街不喜欢贝佐斯的长线做法。今年4月22日,亚马逊公布首季业绩,净利润达到了111亿美元,但第二天,亚马逊的股价却不升反跌,原因是分析师们认为贝佐斯进行的打折活动会降低亚马逊的利润率。不过,8月17日公布的一项电子商务网站调查却表明,在顾客满意度方面,亚马逊高居榜首。 

长大了的亚马逊 

在尊崇、仰慕和怀疑中,贝佐斯也由而立步入了不惑之年。这位平日爱穿蓝色牛仔裤和浅蓝色衬衫的CEO看起来和以前没多大变化:还是那样瘦瘦的,头上还是光光的。但是,他的笑声似乎比以前更大了,好像有意无意地放大似的。 

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员工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年轻了。公司咖啡厅旁边那间大屋子原来是给员工们玩电子游戏用的,现在被用来存放旧电脑。到了公司规定的〃带孩子上班日〃,办公室里到处都是孩子。贝佐斯自己也有两个儿子,一个4岁,一个2岁。 

亚马逊的总部大楼也告别了创业初期的寒酸。在西雅图,人们一眼就能看见那幢耸立在山上的豪华的总部大楼。站在楼上眺望,远处华盛顿湖令人赏心悦目的碧蓝色、普吉特湾尽收眼底。 

贝佐斯就住在梅迪纳湖畔。他附近是比尔·盖茨耗资1亿美元建造的豪宅。贝佐斯还花了770万美元买下纽约曼哈顿中央公园地标式建筑中的3套连体公寓。身价超过50亿美元的贝佐斯不再像以往那样着力标榜他的节俭了。亚马逊上市后,尽管贝佐斯纸上财富超过5亿美元,但他还是向人们展示他的俭朴:他住在一套窄小的公寓里,开的车是一辆本田。 

但是,亚马逊仍然保留着某些节俭的做法。贝佐斯现在还用着当初那张简朴的办公桌。贝佐斯解释说,应该把钱用在刀刃上。他还说,在这些楼上,打开窗户就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看到灿烂的阳光,这比在办公室里摆放桃花新木书柜还重要。 

贝佐斯也试图保持公司创业时的活力。现在,亚马逊的电梯里仍然挂着白色书写板,供人们涂鸦。在创业初期,许多员工是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他们非常活跃,经常在墙上到处乱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特地放置一些白色书写板。 



贝佐斯对加强沟通说〃不〃 

随着公司不断变大,关于如何管理的争论也开始出现。一次,有人提出公司各组之间应该加强沟通,贝佐斯听后站起来说:〃不!沟通是很糟糕的!〃经理们听到这话大吃一惊。贝佐斯坚持原来那种分权的、松散的管理方式,目的是使各个小组能够独立创新,并对他们的想法进行试验。 

贝佐斯最有名的是〃两个比萨饼小组〃的说法。他表示,如果一个小组2个比萨饼都不够吃,这就表明这个小组太大了。亚马逊把各个特别工作小组的人数限定在5至7人之间,具体人数由各组自行决定。贝佐斯强调,当小组规模变大时,就要花更多时间来协调。 

亚马逊的众多创新正是由这些比萨小组创造的。最经典、最有特色的是〃金盒子〃设置在亚马逊主页上端的一个动画金色钱箱。点击〃打开〃后,盒子就会显示出各种特殊的出价,能持续一个小时之久。 

贝佐斯无疑很清醒。尽管亚马逊幸存下来,并幸运地实现了年度盈利,但在去年之前,它还没有实现过连续两个季度盈利。然而,这无碍于他的乐观。他喜欢笑,他能笑对劫难,同样也能笑对挑战。 


懂得死死盯住帐目 

更是彻头彻尾的〃杀人不眨眼〃者 

046〃速成〃的亿万富翁菲利普·格林 

他买买卖卖,卖卖买买;买而有道,卖而有诀;他是买的榜样,卖的典范。菲利普·格林仅用两年时间,就成了英国家喻户晓的亿万富翁,创造出英国商业史上赚钱最快的纪录。他16岁开始闯荡社会,曾经对零售一无所知,却为Bhs零售连锁店带来74年来最高的利润,短短两年内就赚回1亿英镑。〃速成富翁〃的秘密何在?他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更知道顾客想要什么。他独具慧眼,有很强的判断力,知道从哪里得到价值,懂得如何死死盯住帐目,他更是彻头彻尾的〃杀人不眨眼〃者。在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002年富豪排行榜上,最引人注目的当数Bhs百货连锁店老板菲利普·格林。他以12亿英镑(172亿美元)资产从富豪榜之149位跃至第16位,成为本年度最大的赢家。格林爆炸式的赚钱速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两年内变成亿万富翁,资产平均每年净增12亿英镑(约合17亿美元),在20位赚钱速度最快的富豪榜上名列榜首。 

〃鲁莽少年〃 

菲利普·格林出生于英国克洛伊登,父亲做房地产生意。格林16岁就离开寄宿学校,至今没有一张正式的毕业文凭。或许是父亲的影响使然,格林的天性中充满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他不喜欢受人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