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军工霸主-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道道的专家来说,却是一点儿难度都没有。

    可事情的关键是,巴基斯坦所需要的坦克,并不是中国可以大规模生产的,技术也相对成熟的59式和62式坦克,而是新式高性能主战坦克,在这方面,中国虽然从没停止过探索和研究,可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保证巴基斯坦的新式坦克能够顺利的完成呢?正因为如此,中国方面对与巴基斯坦联合研制新式坦克可谓是顾虑重重。

    而卢嘉栋就是要做通国内的思想工作,在他看来,研制新式坦克虽然有一定的困难,但也不是没有响应的技术储备的,不管怎么说,中国已经连续生产近二十年的59式坦克,新式坦克的研制工作也从未间断过,早就将坦克的研制制造吃透了,并培养出一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和科技工作者,现在所欠缺的就是先进的设计思想和几个关键性的配套系统。

    然而这两座大山在卢嘉栋的眼中,也不是不可逾越的天险,先进的设计思想有时候就是一层窗户纸,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和相关的实物,卢嘉栋相信掌握先进思想对于国内那些技术底子扎实的专家们并不是难事,至于诸如大功率发动机、车辆观瞄系统、高性能火控系统等中国弱势领域。

    可以借助巴基斯坦的手寻求外部援助,进而引进到国内,在不花一分钱的情况下,对这些短板加以研究和学习,进而开发类似的国产型号应用于国产新式坦克上,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只是卢嘉栋的设想是好的,但却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于是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卢嘉栋彻底成了空中飞人,在伊斯兰堡和北京来回的飞来飞去,再向谭斌、刘浩田汇报具体方案和规划的同时,还要参加各类研讨会说明方案的可行性,甚至还在老首长那里做了两次情况汇报,最后还是在小平同志的首肯下,由老首长直接拍板将此事正式确定下来

    伊斯兰堡,巴基斯坦政府小礼堂内金碧辉煌,经过近一个月的谈判和磋商,中国和巴基斯坦有关联合研制新式坦克协议的签字仪式正在这里举行,刚刚刘浩田代表中国已经跟巴基斯坦总参谋长签署了总体框架协议,现在坐在桌前的卢嘉栋则代表中国捍利科技公司与穆沙拉夫代表的巴基斯坦军方签署联合研制和相关技术转让的具体协议。

    当卢嘉栋和穆沙拉夫同时提笔在文本上签上各自的名字后,便有身旁的助理将具有法律效力的印章加盖其上,随后两人便拿着文本双双起身,穆沙拉夫随即向卢嘉栋伸出手:

    “先期的两千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会在一个星期内划到贵公司的指定账户上!”

    “谢谢贵国的支持!”卢嘉栋礼貌的回了一句,随即也伸出手:“祝我们合作愉快!”

    “祝我们合作愉快!”穆沙拉夫说着,两只大手在半空中紧紧的握在一起,随即小礼堂内便响起庆祝的掌声(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七章 烫手的山芋

    “谭部长、钱主任!”北京,总参装备部部长办公室内,年近六十的北方机械厂厂长谢朝阳对着坐在面前主管军工的两位领导:总参装备部部长谭斌和国防科工委主任钱磊,颇为为难的说道:

    “我知道当前面临的困难,也拥护组织的决定,可我们厂目前的实际情况真的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老谢,你可是咱们军工系统的老资格!”没等谢朝阳把话说完,钱磊的脸便沉了下来,按照他以往的急脾气,听到如此推三阻四的话或许早就拍着桌子骂起娘了,可是今天他却压住心中的火气,耐着性子说道:

    “北方机械厂也是总部直属的大厂,无论技术实力还是职工素质都是同行业中的佼佼者,更可况你们还有几个型号坦克的研制生产经验,难道就想不出一点儿办法?”

    “钱主任您也知道我们厂的情况!”谢朝阳满是皱纹的脸又多了几许的无奈,一双小三角眼也透着令人同情的冤屈,以至于连说话的语气都带着一丝不可名状的苦楚,只不过话音让人怜惜,但言语之间的意思却是将钱磊拒绝得毫不留情:

    “之前承担部队59式坦克翻新的生产任务还没完,之后总参立项的79式、80式两款新式坦克的研发项目也放在我们厂,就在一个月前又被分派了销往伊朗的两百辆62式坦克的外贸任务,这一项项叠加在一起,让我们从我这个厂长开始每个人都是连轴转,就这样都有完不成任务的风险,根本没能力再接其他的任务了!”

    “老谢,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北方厂的情况!”听了谢朝阳的话。钱磊虽然压着火气,可是说话的语气已经变得严厉起来:

    “上万的职工,近千的技术人员,光生产线就三条,怎么就没有能力再接,是不是你看着中巴准备联合研制的新式坦克技术太难不敢接呀!”

    “绝对没有!”谢朝阳回答的斩钉截铁。如果要是其他厂的厂长见到国防科工委主任隐隐发怒的神情或许早就吓得不知所云,可他谢朝阳却不怕,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的资格摆在那里。

    他在建国前就应征入伍,跨过长江,打过朝鲜,苏联援建156个项目时,刚刚复原的他便被调到正在建设中的北方机械厂做干部,从此。在军工系统一干就是将近三十年,而他也从普普通通的厂宣传干事,一步步坐上副部级大厂厂长的宝座。

    因此,论起在军工系统的资历就连坐在他面前的谭斌和钱磊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之所以与钱磊等人说得客客气气,只不过是给这两位军工主管领导面子而已,可一旦要计较起来凭着他谢朝阳的资格也不用怕钱磊发不发火,正因为如此。见到钱磊话中带着火气,谢朝阳也不如先前那般温和。一双略显花白的眉毛也是瞬时立起来:

    “我谢朝阳过长江打老蒋,在长津湖跟美国鬼子死磕,在鬼门关几进几出连眉头都不曾眨过一下,研制个坦克能有什么好怕的?可是我们厂现在加班加点,日夜不停,根本腾不出来人员和设备研制新式坦克。这也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是,我们厂有上万的职工,几条生产线,但也应该知道我们北方机械厂是枪支弹药,轻重武器都生产的综合性军工厂。如果单单是装甲车辆车间就有上万职工,我谢朝阳二话不说直接就立军令状,反正我这个说的都是实事求是,如果你们觉得我不合适尽管换人好了!”

    “你”听了谢朝阳的这番话,钱磊气得脸色发青,指着面前的谢朝阳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坐在旁边没说始终没说话的谭斌将钱磊伸出的手给拦了下来,随后皱着眉头对着谢朝阳继续问道:

    “老谢,真的挤不出人手了?”

    “谭部长,你是最了解的,我谢朝阳什么时候说过假话?”谢朝阳把胸脯拍得“咚咚~~”响,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谭斌见此只是点了点头:

    “既然这样,那我跟老钱再商量商量,反正你这几天还在北~京开会,如果需要再找你!”

    “那我就不打扰了!”说着谢朝阳拿起旁边的公文包,冲着谭斌客气的点了点头,又冷冷的瞥了钱磊一眼,便头也不回的推门离开

    “老谭,我说你是怎么了?明明知道这个谢朝阳是在故意推脱,你将其拆穿也就算了,还就这么放他离开,难道你想眼睁睁看着与巴基斯坦的合作项目就这么打水漂吗?”北方机械厂厂长谢朝阳刚刚离开,钱磊刚才压制的火气也就此化作浓浓的怨气倾泻在谭斌的头上,而谭斌听了钱磊的抱怨也是将双眉拧成个小山包,没好生气的反问道:

    “不放他走,那你钱磊能有办法让他答应吗?”

    “我唉”谭斌的一句话可算是把钱磊给问倒了,自从确定与巴基斯坦联合研制新式坦克后,谭斌和钱磊便开始寻找有能力承担此项外贸任务的研发生产单位,经过一番比较,两人确定了几个合适单位,还为此分头前往几个坦克生产厂去实地调研。

    经过一番比较,大部分坦克生产厂或是因为技术实力不足、生产设备老旧、研发能力低下等原因被排除在外,最后选来选去,只有老牌的坦克生产厂——北方机械制造厂有这样的实力和技术来承担与巴基斯坦的合作项目。

    本想着今天找来北方机械厂厂长谢朝阳,把情况通报给他,想听听他的意见,可没想到却碰上个软钉子,虽说谢朝阳没说过一次拒绝,可无论是钱磊还是谭斌都听得明白,谢朝阳比说拒绝还要干脆,如此官僚主义的作风,也难怪让一项直来直往的钱磊气愤异常,不住叹息。

    只是无论叹息也罢,气愤也好,不管是谭斌还是钱磊其实都清楚谢朝阳的心思,说来说去还是担心这款坦克研制不出来,背负合同违约的责任,要知道巴基斯坦所要求的坦克性能已经远远超过目前在研的80式坦克,即便是正在酝酿中的新式主战坦克(88式)的性能也无法与之企及。

    更何况在研制任务表中还涉及众多国内尚属空白的新领域、新专业和新工艺,仅弥补这些空白就要耗去大半的人力物力,而得出的技术性能还未必能够达到稳定应用的效果,如此一来,所研制的新式坦克只能是个蹩脚的积累,更何况在应用众多新技术的情况下,研制时间也难以保证,所以到最后失败必当成为定局,如果要是国内项目还好说,可这偏偏是涉及到国外的联合研制项目,一个不好就要涉及外事争端,任谁都承担不起:

    “唉!这个小卢也真是的,搞了十几亿美元的军售订单也就行了,偏偏还要弄这么一个联合研制项目出来,这下可好,他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把技术水平订得这么高,搞得本来好好的大单,愣是没人敢接!”

    钱磊心中的火气无处宣泄,最后只能洒在远在巴基斯坦出席签字仪式的卢嘉栋头上,只不过钱磊这番话让坐在他旁边的谭斌很是不高兴,不由得脸色一沉:

    “小卢所做的也是从长远考虑,就连老首长和小平同志都称赞他视野开阔,怎么?你还想把老首长亲自拍板定下来的事情给顶回去不成?”

    “你”钱磊被谭斌的话气得一时语塞,最后只能气呼呼的说道:“你老谭就护犊子吧,还有那个刘大胆也是一样,我看他跟小卢回来后怎么处理这个烂摊子!”说罢也不等谭斌回话,便怒意不消的走了出去,而谭斌望着钱磊消失的背影不由得仰倒在沙发上,自言自语的叹了一句:

    “只有等他们回来再说了!”

    “厂长,我听说以前万山厂的卢嘉栋快回来了!”与此同时,在一辆疾行的吉普车上,北方机械厂厂长秘书廖永远也在跟着旁边的谢朝阳说着卢嘉栋的近况:

    “这回他可是风光的紧呀,十几亿美元的巨额军售订单,啧啧~~一下子就让咱们军工系统从吃不到变成快撑死,难怪总部的首长们这么看重他,确实有点本事!”

    “本事?哼!”谢朝阳冷哼一声,半眯着眼睛连动都没动一下,只是嘴角上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的微笑:

    “说大话的本事倒是无人能及,现在搞了这么个烂摊子,我看他回来怎么收拾”(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七章 长子心态

    听了谢朝阳的话,廖永远不免为之一怔,对于卢嘉栋的行事为人廖永远多少是了解的,并不是卢嘉栋名气大的缘故,而是出自北方厂的需要,自从卢嘉栋因78式突击步枪声名鹊起之时,便引起了这个北方大厂的关注,之后的轻型自动榴弹发射、便携式火箭筒等都让北方机械厂的相关人员深深记住了这个身处南方三线小厂的年轻人。

    作为厂长秘书的廖永远也不例外,只不过与厂里那些专注技术的科研人员不同的是,他对卢嘉栋的关注并不局限于所研发出来的技术,而是更加注重了解卢嘉栋的行事作风和处事思路,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更能深入的了解一个人,了解他研发军工设备的前因后果以及他说要达成的最终目的。

    之所以要如此费尽周折主要是因为这几年忽然崛起的万山厂对北方机械厂造成不小的冲击,要知道北方机械厂可是个综合性特大型军工厂,除了陆军中大部分轻重装备外,海军的鱼雷、炮弹;空军的各类航空炸,北方厂都有所涉猎。

    尤其是在轻武器方面,北方厂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从最开始的56冲、56半,到研制成功“步冲合一”的63式枪械,从最先生产56式火箭筒,到独立研发69式火箭筒,可以说新中国轻武器的发展史,就是北方厂的一部研制生产史。

    所以当部队要求研发新式制式枪械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北方机械厂,只不过当时由于三线建设,北方机械厂一部分轻武器研制生产能力被调往西南的桂溪省,组建后来的红星机械厂。

    既然大部分枪械研制能力都在参与援建工作,因此北方厂索性向上级提议将新式枪械的研发任务交给新成立的红星机械厂。并由北方厂进行技术指导,上级接到北方厂的意见后,觉得北方和红星本来就是一家,再加上出于扶持三线新厂的目的也就同意了北方厂的请求!

    就这样新式枪械的研发任务就落到红星厂的身上,可知道内情的人都明白,新式枪械明着叫红星造。可实际上里面依然是北方厂的魂,如果事情到这里对北方厂来说无异于是个圆满的结果。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三线小厂万山厂竟然出来个卢嘉栋,先是急速研制成功78式突击步枪,将集合红星和北方两厂心力,耗费数年研制的新式枪械轻松打败;紧接着又迅速推出轻型自动榴弹发射器,赢得部队指战员的好评;没过多久又是130mm底部排气弹的研制成功,不但在对越作战当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还创造出一系列新战法。增强炮兵战斗力;

    随后的便携式火箭筒也是如此,重量轻、威力大,在发卡山攻坚战当中可谓是一战成名;至于前不久研制成功的新式52倍口径155mm榴弹炮,更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52倍口径革命,而且优良的性能只要看看中越炮战时,越南的损失就知道了!

    万山厂所研制的一大批新式装备的问世,让原本地处西南山区的偏僻小厂,一跃崛起的同时。也严重动摇了北方厂在军工系统中的地位,要知道这几年万山厂在武器装备上的一连串成功。就意味着北方厂一系列的失败。

    不是北方厂不想研制出一两件拿得出手的武器装备来证明下自己,只不过一个好的思路刚刚形成方案,在北方厂繁琐低下的行政机构中还没等走完审批程序,人家万山厂类似的装备已经投入部队参加实战了。

    如此这般几年下来,万山厂在轻武器和身管武器方面已经隐隐超过北方厂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军工系统中流传的都是万山厂的先进事迹。而原本满身光环的北方厂则好似被遗忘一般乏人问津,如此境遇都让这个几乎与新中国同龄的大型军工厂有着深深的挫败感。

    对此,廖永远有着深刻的体会,因为当他深入车间时,总能听到身处一线的老工人在加工生产部队下达的78式突击步枪以及其他万山厂研制的武器装备时。略带嘲讽的抱怨话语:“自打进厂就没造过其他厂研制的枪,这算是开天辟地头一次了!”

    就连普通的一线工人都是如此,北方厂的高层就更不用说,哪怕是廖永远也不能例外,毕竟北方厂那种共~和~国长子的骄傲心态早已深入每个北方厂人的骨髓,即便是再有理智的人也无法避免,而这其中尤为深重的就是自建厂便在此工作的现任厂长谢朝阳。

    自打桂溪的万山厂崛起以来,谢朝阳便对此嗤之以鼻,就好似多年养尊处优的贵族看一个暴发户的心态一样,可作为他的老部下,厂长秘书的廖永远却知道,瞧不起万山厂只是表象,在私下里这位精明强干的老厂长却对万山厂的一举一动格外的重视,尤其是其中的核心人物卢嘉栋,更是留意非常,并对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称赞有加的同时还要求他廖永远对其多加观察。

    可今天,在平日里对卢嘉栋评价颇高的谢朝阳,却说出这样一句贬低之语,这让廖永远很是不解,正因为如此,凭着对卢嘉栋的了解,廖永远不由得甚是疑惑对着身旁的谢朝阳说道:

    “厂长,那个卢嘉栋我也是观察很久的,应该不像是说大话的人!”廖永远说完这番话后先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坐在身边的北方机械厂厂长谢朝阳,只见他好像老僧入定一般半眯着眼睛,丝毫没有反应,熟知谢朝阳脾气的廖永远知道,这是默认他继续往下说,于是廖永远提高了声调接着说道:

    “卢嘉栋从78式突击步枪开始,每一次武器装备研发无不是语出惊人,所提出的思路和结构也都是出人意料,看似不可能可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