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3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方普现变化云,其云演说遍世间,一切众生悉调伏,如是皆从佛宫现。】
  下面五首都是说明「妙用自在」。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说,这一首偈「罗身云以调生,正显前文现十方土」,第一首偈最后一句话,「其身普现十方土」,这里来给我们细说。『十方普现变化云』,「变化云」就是应化身,像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的,这是千百亿化身里面的一尊。它不说身,它说云,这个意思我们要能体会。说身,凡夫很容易执著,身见很难破;说云,云的意思是非有非无,非常明显。你能观察到相有体无,事有理无,你不会执著,你不会分别。我们的身确实是如此,这个经上一再讲,就是连《心经》都讲得很清楚,「五蕴皆空,了不可得」,我们身体能不能得?确确实实不可得!你要认为有身相可得,你错了!你这个想法看法错了,不是正知正见,换句话说,邪知邪见。
  正知正见,世出世间任何一法,都不可得!世出世间任何一法,皆无所有!这给你讲真话。这个理很深,我们在前面讲过,后面还会有,要重复好多次。法会时间太长,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七处九会」,清凉大师说的。但是这部经传到中国来并不完整,实际上只有一半,李长者说的是「十处十会」。我们今天要想把这部经大家在一起学习,实在讲只有借重於网路的传播,借重於网路的联系,我们才能保持,否则的话,不可能不中断。现在我们在这里学习每一堂课,都有录像保存,纵然有没有听到的地方,保存在网路软体之中,诸位同修如果有时间,随时可以调出来看,这是现代人有福报,才有这样方便的工具。
  我学佛的时候,就没有。不但这些东西没有,给诸位说,连录音机都没有。我们跟李老师学习的时候很原始,完全是老师口说,我们耳听,全凭记忆。所以在古代学经教要具备条件,本身的条件是要有很好的记性,有很强的领悟力,你本身要具备这两个条件;外缘,要遇到真善知识,你才有能力学。这样的人,一万个人当中难得有一个!古时候好的老师要传法,找一个学生不容易,所谓是「可遇不可求」,你不具备这个条件,你没有法子学习。现在中下根性的人都能学,为什么?我们有录音、有录像,我一遍没有学会,我再听第二遍。在从前,老师怎么可能给你讲第二遍?一遍听完之后,如果没有听清楚,体会不到的地方,没得问,没有重复的,所以学习相当不容易。一般听众,天天来听经,明白一点道理,回家去老实念佛,只能达到这个效果。
  现在我们借重录音、录像,有同学将这些资料反覆的去学习,学习几十遍,一、二百遍,他入境界了。中国古人常说「熟能生巧」,他有悟处了。长时薰修,一门深入,他心定了,妄念少了,分别执著减少了。他心定了,心静了。静定能开慧,虽然不是大彻大悟,小悟肯定有,常常有小的悟处,这是很好的境界。集小悟就成大悟,集大悟就能大彻大悟。所以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无量无边,应化在我们世间,不一定是什么形状,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当中都有。能启发我,帮助我悟处,我知道这个人是佛菩萨示现的。他是不是佛菩萨?很难讲,我的缘成熟了,现在我遇到这个人,佛菩萨可以加持在他身上。像我们世俗里常常听到的「附身」,这个加持我们用附身,诸位容易体会,但是跟附身不一样。加持在这个人身上,这个人现的相,为我们说的法,不是他平常能说得出来的,他也莫名其妙就这么说出来,说出来,我们听的人恍然大悟。
  六祖惠能大师,卖柴拿到钱回家,听到一个居士念《金刚经》。能大师的缘成熟了,必定是诸佛如来加持这个念经的人,念经的人他自己不晓得,听经的人是听到念经的那个韵味、法味,他觉悟了。他那个觉悟是大彻大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这一句里头大彻大悟。念的人并不知道佛加持他,能大师觉悟之后,这加持就没有了,他就不再附身了。「十方普现变化云」,佛的这个加持,可以加持在人身上,可以加持在物相身上,石火电光,风吹树叶,花开花谢,佛都能加持。看这个人的根性,用什么方法来启发他,让他一听一看,觉悟!佛法在哪里?无处不是佛法!无时不是佛法!你能够体会得到吗?『其云演说遍世间』,没错吧!你把我说的这些话,真听懂、听明白了,诸佛如来对我们的爱护,对我们的帮助,他在那里演是事相,他在那里说,「遍世间」!关键在我们是不是真的肯学佛、想学佛。我说这个话,大家说「我真想,我们真肯」,想是妄想,肯是假的肯,你不是真的。为什么?如果是真的,你决定能依教奉行。你还不能把你自己所学到的完全落实在生活当中,这就不是真的!
  佛教导我们最重要的原则,教我们不要贪、不要瞋恚、不要愚痴,我们有没有落实?日常生活当中,对一切人事物,我们还是会起贪心,还是会有分别,还是会有执著,还是不能放下,不是真的!果然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完全随顺佛陀教诲,你就会发现在你的周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会感觉到佛菩萨加持。加持一切万物,又加持我自己,让我自己在万事万物里常常能够悟入佛的境界。
  第六首:
  【十方普现变化云,其云演说遍世间,一切众生悉调伏,如是皆从佛宫现。】
  这首偈前面两句跟诸位报告过,现在我们看后面两句。第一句是说现身,第二句是讲说法,第三句是讲教学的成绩,确确实实帮助众生起了变化。中国古人常说,读书变化气质,佛法的教学当然也不例外。气质是在形象上的变化,形象跟实质决定是相应的。所以佛陀教化众生,总不外三个目标,对於中下根性人来说,帮助他转恶为善、转迷为悟;帮助中上根人来说,决定是帮助他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当然变化气质。所以『一切众生悉调伏』,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没有善根的人,帮助他种善根;已经有善根的人,帮助他善根增长;善根增长一定程度的人,帮助他善根成熟;善根成熟的人,决定帮助他契入佛菩萨境界,我们一般讲证果,这些地方我们要明了,我们要学习。
  我们没有佛菩萨那样的智慧、那样的善巧方便,但是不能不学。学一点点样子,那也就算不错了。因此,我们对於观机不能不重视。在现代社会里面,许许多多人对佛法产生误会,甚至於有相当严重的误会,真的不知道佛法是什么,把佛法当作宗教来看待。宗教是什么,他也不知道。在这种环境当中,我们要帮助一切众生,你就要知道哪一桩事情最重要?务必要帮助社会大众认识佛教、认识宗教,真的要搞清楚、搞明白。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他才知道佛家的教学对他有好处。最明显的,世间人想发财,「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佛真正能帮助你发大财。世间人想自己有聪明智慧,佛确实能帮助你;世间人想长生不老,佛都帮得上忙。你得明了,你得懂得怎么学习。
  前面跟诸位介绍过,释迦牟尼佛把他的王位、荣华富贵都舍弃,去修道、去搞多元文化的社会教学,干这个!到底为什么?动机要晓得,他看到世间人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他看到这些苦况,没有法子解决,他去学道,真的被他学到了。这些问题在他面前全部都解决了,圆满的解决!教导世人,你要想永远免除生老病死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你就接受释迦牟尼佛的教导,他能把这些问题圆圆满满的给你解答。你学会了,一生受用不尽;不但是一生受用不尽,说实在话,生生世世受用不尽。我非常感谢佛陀,他是我的根本老师,这个法是他传下来的。介绍我佛法的是方东美先生,这是中国近代的大哲学家。他晚年几乎完全学习大乘佛法,尤其是隋唐的大乘佛法跟《大方广佛华严经》,他用的力最多,用的时间最长。
  他在教导我的时候勉励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是我的接引老师。接触佛法之后,指导我的是章嘉大师,我跟他三年,我佛法的基础是他老人家给我奠定的。以这样的基础,亲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的成就。我在没有学佛的时候,是标准的凡夫,跟了凡先生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以前差不多,烦恼习气非常深重,贡高我慢,目中无人,狂妄到极处!幸亏过去生中,有这么一点善根福德因缘,遇到真善知识。这些老师遇到我这个狂妄的人,还肯教我,那就是我有一点善根:好学。我能孝亲尊师,我对老师有十分的恭敬心,仰慕老师,听老师的话,老师教导我的我能落实,我真正能做到,老师看到了。教我一点,我就能做到一点,他就肯教。教你一点做不到,那见了面,客客气气的招待你,不再教你了!
  我这个一生过来人,业障深重的凡夫怎样消业障、怎样回头,怎样转过来?当然这一桩事情还是要善根福德因缘,不能勉强。所以我常常勉励同学们,你们这一生能不能成就,关键就在自己是不是真的好学?真正好学,那就真正要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真正要放下自己妄想分别执著。特别是分别执著要放下,放下自己主观的成见,接受经典上的教诲。修行在哪里修?实在说,百分之八十甚至於讲百分之九十,是在人事环境里面修。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你能够把这桩事情搞好,距离成佛就不远;另外百分之十,是跟自然环境相处。
  人与人相处,难!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四摄六度,不能不落实。四摄是方法、是手段,六度是我们处事待人的原则。头一条就是教我们放下,布施嘛!放下什么?放下烦恼习气,放下自私自利,放下贪瞋痴慢,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你才能学佛。为什么?佛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德能、相好。为什么先决条件要把这些东西放下?这个东西不放下,障碍!「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十六个字是性德之贼,你要不离开,它障碍你,我们怎么会明心见性?怎么能恢复性德?性德里头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先要把障碍去掉!
  「一切众生悉调伏」,这一切众生是好学的众生、是听话的众生,是对於老师教导不折不扣落实的学生,他们调伏了。「调」就是转的意思,转变了,转迷为悟,这是调;转恶为善,那是「伏」,把自己的烦恼习气伏住,《般若经》上讲的降伏烦恼。『如是皆从佛宫现』,这是讲佛的种种教学,教学的成就都在这个宫殿里面现出来,这个宫殿就是佛菩萨的教诲。第七首:
  【摩尼为树发妙华,十方所有无能匹,三世国土庄严事,莫不於中现其影。】
  这一首偈「宝树现三世之庄严」,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这一堂课好像是学历史,让我们了解过去,认识现代,预知未来,这是以我们现前凡夫知见来说,而诸佛菩萨他们已经突破时空的界限,所以真的把过去现在未来变成一体,同时都呈现在面前;佛家讲的现量境界,绝对不是判断、不是推测,这是经里面的意思。我们要学习,从哪里学?不能不知道。『摩尼为树发妙华』,从这一句,我们能够体会到它表法的义趣。「摩尼」是宝,这个宝是什么?是智慧德相。从智慧德相里面,发出来或者说显现出来修因证果。「妙华」是讲修因,有因必有果,因不离果,果不离因;因果同时,因果不二。
  我们在一切佛事里面,这个佛事就是佛家的教学。佛家没有别的事,它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它的事业就是教学。我知道多少,我非常乐意的教导别人,没有任何条件,义务工作。不收学费,同学们的供养,随意。绝对不是说供养多的另眼相看,没有供养的嫌弃,没有这回事情。供养再多,一律平等。如果这里面有分别、有高下,那自己就堕落,被外面境界所转,大错特错了!这个道理不能不懂,这些事不能不预防,决定不能堕落。遇到一个大施主,供养七宝宫殿,广大的大道场,成就无数的信众,你要是对他另眼相看,你错了!那你们修的是什么?福德,三界有漏福报,与了生死、出三界毫不相关,这不是铸成大错吗?
  修福报不难,了生死的这个缘难得,「百千万劫难遭遇」!如果我们疏忽了,不能够把握住,真可惜,脱离不了三界,肯定继续搞轮回。只要搞轮回,给你说老实话,肯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的时间短。所以六道众生,三恶道是他的老家,三善道是出来旅游观光,度假!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佛法难遇,遇到要懂得珍惜,要知道依教修行。不要等明天,不要等明年,稍稍等待,这一生空过了。必须抓住现在,现在就干,决定没有等待的,这叫精进。『十方所有无能匹』,「匹」是比较的意思,十方所有一切的胜事,都不能够与佛法教学相提并论。为什么?佛法是帮助你开真实智慧,唯有真实智慧才能解决世出世间一切问题。
  最近有几位同学,送来好几本汤恩比博士的著作,还有现在一般市面上已经买不到的,他们到图书馆影印出来给我,我非常感激。这一位英国人,他根据历史的看法,他是一个史学家,治史学的方法的确是突破以往史学家的惯例,用现在一般术语来说,他是一个史学革命家。过去中国、外国史学家,他们所研究的范围,总不外乎一个朝代,政治、经济乃至於军事、国防,总是以这个为范围。他把这些完全抛弃掉,他用文化做他自己研究的一个主轴,这是跟过去史学家的看法不一样。从文化的观点,超越了朝代、超越了政治、超越了经济、超越了军事,可以说一切都超越了。他的观察,解决二十一世纪的问题,他说只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有能力解决,所以他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有许多人听了他的话,不了解他的意思,以为中国在二十一世纪会强大起来,於是许多国家发生恐慌,怕的是又一次的黄祸,这不是汤恩比的意思。汤恩比的意思是中国文化,也就是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哪一个国家提倡,这个国家就是世界的领导人。所以中国文化,儒家与大乘佛法会影响全世界,会给世界带来安定和平、繁荣幸福,这才是汤恩比一生做学问的总结。今天,哪些地区有能力做这个事情?他说四个国家,中国、日本、韩国、越南,这四个国家是中国文化的主轴。日本人要是觉悟了,真正能做,把儒跟大乘佛法落实了,日本人领导全世界;韩国人觉悟了,韩国人要真能做,韩国人领导全世界,他是这个意思。绝对不是讲的霸权主义,他是讲文化。
  但是他的看法,可能还是中国人会去做。为什么?中国自汉朝建国一直到今天,刘邦建国,二千三百年来,中国这个国家虽然有改朝换代,但是始终维系成大一统,这是什么力量?文化的力量。这不是军事,用军事的方法注定失败,日本人对中国就是失败的。用文化成功的,元朝用文化,清朝用文化,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他做成功了。满清入关的时候,清兵只有十二万人,这十二万人打败了明朝,统一中国,享国二百六十多年。他用什么?用儒家,用孔孟学说,用大乘佛法,典型的例子!日本人为什么没有办法统一中国?日本人用军事,不知道用文化。如果用文化,日本人也能统一中国,中国人会接受,会尊重天皇。错了!汤恩比这个说法正确,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影响太大太大了!中国的文化是和平的、柔和的,是包容的,没有侵略性。所以他说得很好,中国在这两千多年来,没有对自己国境之外发动过战争,在历史上没有的。改朝换代,那都是内里面的斗争,没有侵略过外国人。所以大家如果真正了解汤恩比的意思,对中国就不会怀有恐怖的这个念头。我们看了他这些文字,实在讲我非常佩服,他讲得很有道理。
  这是说「十方所有无能匹」。佛陀的教学、佛教的教育,因为现在社会大众对这个产生严重误会,所以不能不麻烦一点,首先做正名的工作。孔老夫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先做正名,把这个名词修正;加两个字,佛陀教育。这个名词人家看起来耳目一新,不至於产生误会,佛陀教育。佛陀教育是哪一种的教育?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释迦牟尼佛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一生敬业。每天给大众上课八小时,四十九年不休息,这在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人。什么人对於自己的事业这样认真,这样尊重?这都是释迦牟尼佛示现给我们看的,我们要在这些地方学习。
  末法时期,凡夫烦恼业障深重,想做,精神体力不足,真的叫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什么?不肯学佛菩萨,不能突破自己这个恶习气。什么人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