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莲英 作者:斯仁-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种法度,列举了三个理由,认为皇帝还未到可以亲政的时候。

  第一个理由是说皇帝虽然天资聪明,过目成诵,然而经义至深,史书极博,讲习之事,犹未贯彻;第二个理由是说国家大事繁重,军机处的奏章和谕旨,虽然已奉命折呈一份,请皇帝见习讲解,但大到皇农礼乐,细到盐务、海关、漕粮,河运,可不能都一一明了;批折之事,还待讲求;第三个理由,其实也并不重要,是说皇帝的满洲话还没有学好。满蒙章奏,固然有用“国书”的,可是稍微重要的一些奏章谕旨,都用汉文,所以满洲话只能听,不能说,实在没有多大关系,不过总也是一个理由。

  在这三个理由之下,翁同和所建议的不是训政,而是暂缓归政。翁同和之所以这样主张,自有他的用心:宁愿让光绪皇帝迟几年亲政,也不愿各为亲政,实际上却做慈禧太后的傀儡;而一旦亲政,便大权独揽,乾细独断,再不用慈禧太后从中插手干涉。然而翁同和的这番良若用心,却没有人能理会;即使有人能领会,也不敢说破。

  因为有李莲英的斡旋,所以慈禧太后对王公大臣上折并不感到意外,但对折子的内容却微感到有些意外,使她不得不佩服李莲英的先见之明了。

  一个是醇亲王的折子。原以为他会奏清暂缓归政几年,不想竟出以训政的建议;而且“永照现在规制,一切事体,先请懿旨,再于皇帝前奏闻”这两句话,等于说是训政永无限期。这也是醇亲王在表明心迹,他永远不会以皇帝先王之尊,生什么妄想。

  再一个就是翁同和的折子,在御前大臣及乾清宫的师傅看,清皇太后暂缓归政,是有期限的,“一二年后,圣学大成,春租鼎盛,从容援政”。这也就是等于说一二年后,自己把权力交个一干二净,光绪皇帝再不受自己的约束。这果真就像李莲英所说的那样,皇帝内心里确定是桀傲不训的。再加上那些御前大臣和师傅们的怂恿,自己完全交出权力后,确实不太容易约束他。到那时,自己岂不是悔之晚矣?看来是迟两年归政不如暂且训政。

  慈禧太后打定了主意,但总觉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还是把亲信太监李莲英找来问一问比较放心,李莲英在关键时候总有些独到的见解。

  “小李子,”慈禧太后说道,“你说是暂时不归政得好,还是训政得好?”

  “这些政事,奴才不敢妄说。”李莲英答道,“不过奴才觉得权力放出去以后,总是不太容易收回,与其到时想收收不回来,不如现在不放得好。”李莲英不直接回答慈禧太后的问话,而是拐弯抹角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依你的意思,现在还是训政得好。”慈禧太后说道,“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

  “不过事不宜迟,还得请老佛爷速战速决。”速战速决这几个字,李莲英说得很重。

  慈禧太后果真速战速决,于第二天上午第二次颁发懿旨,装摸作样地宣诏:

  “兹复披览该王大臣等章奏,历陈时势艰难,军国重要。

  醇亲王折内,兼以念。切字社,仰慰先灵等词。谆谆吁请,回环循览,悚惕实深。国家值此时艰,定纪整纲,百废等举。皇帝初亲大政,决疑定策,不能不遇事提撕,期臻周妥。既据该王大臣等再三沥恳,何敢固守一已守经之义,致违天下众论之公也!勉允所请,于皇帝亲政后,再行训政数年。”

  至此,由慈禧太后和李莲英导演的“归政”骗局结束了。

  慈禧太后仍是以前的慈禧太后,权力丝毫不曾妥损;光绪皇帝还是以前的光绪皇帝,本该守政,执掌全部权力,但结果没有得到一点权力,反而被慈禧太后冠以“训政”的名义而失去了几年亲政的机会。

  不但暗自庆幸,而且拍手叫好的就是李莲英了。慈禧太后的权力,也就等于是他的权力,只要慈禧太后权力在,自己受其宠爱就可以作威作福。

  慈禧太后颁布了训政懿旨以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这一件事总算可以放了心,”慈禧太后自言自语道,然后又转向侍立在一旁的李莲英说道,“小李子,那剩下的两件事,你以后要好好地给我留点神,多给我出些主意。”她说的剩下的两件事,指的就是李莲英曾说过的驯服光绪皇帝和大力提拔亲信。

  李莲英心照不宣,很爽快地答道:“老佛爷放心好了,奴才会时刻留心的,什么时候有事,奴才随时向您报告。”

  慈禧太后训政以后,疆臣中有不少人进京谒见慈禧太后的。一则探探京城里的政治形势,二则也有可能从训政的慈禧太后处再捞取些政治资本。海军大臣兼南洋大臣李鸿章就是其中之一,李鸿章进京除带了十万两银子外,还带上了他的两条最珍贵的,也是他最喜爱的西洋哈巴狗。

  李鸿章进京以后,第一个拜访的既不是皇帝和慈禧太后,也不是王公大臣,而是李莲英。

  当时李莲英刚从宫中回来,还没有坐稳,便听家人忽报:

  “中堂李大人求见老爷!”

  李莲英听说是李鸿章来见,慌忙整衣出来相迎,挽住李鸿章说道:“不知哪股风把您李大人吹来,李某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哎,总管大人客气了。鸿章能拜见总管大人,实是李某三生有幸呀!”李鸿章说完,命仆人把礼品单带过来。李莲英一看,除了五万两银票外,还有一只西洋哈巴狗。李莲英对银票没有多大兴趣,倒对哈巴狗产生了兴趣。

  “什么样的哈巴狗,快拿出来让我看看。”李莲英说道。

  李鸿章忙让仆人从外面进来。仆人怀里搂着一条西洋哈巴狗。这狗真是可爱极了:浑身雪白,没有一根杂色的毛;两只眼睛大大的,一会儿转过头来瞅瞅这个人,一会儿又转过头去看看那个人;两只大大的耳朵耷拉着,盖住了大半个脸部;腿短短的,前面的两个爪子还向外拐着。这条狗看见李鸿章,“噌”的一声从仆人怀里挣脱出来,很麻利地上到李鸿章的肩膀上,趴在那儿一动不动。李鸿章爱抚着把狗从肩上拿下来,抱在怀里,轻轻地抚摸着说道:“微臣在出使法国时,从法国带回国两条狗,这是其中之一。这两条狗也是微臣最喜爱的,这次进京全带过来了。一条进献给老佛爷,这一条进献给您总管大人。”李鸿章说完,双手抱着,把狗递给了李莲英。

  李莲英也双手接过来,抱在怀里,一边轻轻抚摸着狗,一边说:“多谢中堂大人!如果献给老佛爷的话,老佛爷一定会喜欢得了不得。”哈巴狗在李莲英怀里,任由他抚摸,一动也不动,只是两眼死盯着李鸿章。

  “总管大人,”李鸿章开始说正事了,“老佛爷归政之时,来了一个训政,你认为这形势将向何处发展?”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斗争后,反正是老佛爷取得了暂时的胜利。”李莲英说道,“这种形势估计在近几年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不过几年以后斗争也许会更复杂,更厉害。”

  “你认为最后谁将会取胜?”

  “照目前的形势看,估计最后的胜利将是老佛爷。不过——”李莲英把话锋一转道,“这还需要中堂大人的大力支持。”李莲英在拉拢李鸿章。李莲英早就看出,慈禧太后在以后的斗争中,少不了地方上这个最有力的支持者。

  “到那时,微臣会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的,不过,还需总管大人在老佛爷面前为微臣美言几句。”这是在互想利用。

  李莲英想利用李鸿章来巩固慈禧太后的权力,借以巩固自己的权力;李鸿章也需要李莲英在慈禧太后面前为自己进言,不致于失宠于慈禧太后。

  “中堂大人尽管放心好了,”李莲英说道,“只要有我在老佛爷身边,你尽管瞧好吧,老佛爷绝对亏待不了你。”

  “好,我就多谢总管大人了。如果总管大人没有别的事的话,那微臣就告辞了。”

  “哎,说哪里话?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吃过饭再走,这是规矩。自从你刚一来到,我就吩咐家人备饭去了。”真是狗眼看人,有高有低。曹瑞年来的时候他连说吃饭也不说,他也不说那是规矩了。

  正说着,家人过来报告道:“饭备好了,请老爷和中堂大人过去。”

  李莲英不容李鸿章多说,拉起李鸿章就走,边走还边说道:“你看你看,饭都备好了,你怎么还能走呢?”

  “那微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李鸿章本也不想走,说走那只是客套话,便就势跟了李莲英了。

  饭菜真是丰盛。鸡鸭鱼肉、山珍海味,样样俱全。李莲英又把出一瓶珍藏多年的上等好酒请李鸿章喝,李鸿章也不推辞,只顾大喝起来。末了,又上了一大碗燕窝汤,李莲英亲手抱一大块燕窝放到李鸿章碗里,说道:“老佛爷赏的,尝尝吧!”

  “好吃!好吃!”李鸿章夹了一小块放在嘴里嚼了嚼,连声称赞。

  直吃到酒足饭饱,至晚方散。李鸿章看看时间不早了,便起身告辞道:“微臣有机会一定再来拜访总管大人。天色不早了,微臣今天就暂且告辞。”

  “那莲英就不远送了。请中堂大人慢走。”

  李鸿章刚一转身,只见那条哈巴狗又“噌”的一下从李莲英怀里挣脱出来,麻利地跳到李鸿章的肩膀上。李莲英因为喜爱这条狗,一直就抱在怀里,连吃饭也没有放下。原来这条狗一直盯着李鸿章。现在见他要走,便从李莲英怀里挣脱出来。李鸿章把他抱下来,重又交给李莲英说道:“这个家伙,还蛮有人情味。”

  李莲英接过狗,若有所思地对李鸿章说道:“中堂大人,莲英认为进献老佛爷的那条狗由我来进献更好,我可以借机在老佛爷面前为中堂大人美言几句。”

  “好,只要总管大人认为可以的事,微臣自然遵从。”李鸿章爽快地答道,“我马上派人给您送来。”

  “那就多谢中堂大人了。”

  慈禧太后训政,皇帝“亲政”,这倒为慈禧太后节省下不少接见臣工的时间。这天慈禧太后正在宫中和宫女闲聊,忽然从外面蹦过来一只西洋哈巴狗,把慈禧太后吓了一跳。

  “这是谁干的好事?”慈禧太后怒气冲冲地问道,再仔细一看这条小狗,长长的毛,又大又圆的眼睛,腿短短的,走起路来,一双大大的耳朵忽闪忽闪的,还挺可爱的。慈禧太后心中欢喜,便换了副笑脸问道:“这是谁的小狗,我怎么从来就没见过,那么可爱,又那么机灵。”

  “不知道,我们也从来没有见过。”宫女们回答道。

  “过来!过来!”慈禧太后向小狗招一招手,说道,“让我好好看看。”

  那小狗好像懂得人性似的,顺从地来到慈禧太后身边,让她抱着,抚摸它的长毛。“这么可爱的小狗,难道竟没有主人?”

  慈禧太后禁不住问道。

  忽然李莲英从外面进来,见了慈禧纳头便拜道:“奴才给老佛爷请罪!”

  “哎,你这是为何啊?”慈禧太后问李莲英道。

  “奴才怀疑这条狗是不是把您给吓了?”

  “刚一进来时,是吓了我一跳。”慈禧太后奇怪地问道,“怎么,这条狗是你的?好可爱哟!”慈禧太后又一次爱抚地抚摸一下小狗。

  “这也不是奴才的,”李莲英见慈禧太后挺喜欢这条小狗,高兴地说道,“这是老佛爷您的。”

  “我的?”慈禧太后更奇怪了,“这是谁送给我的?”

  “是李中堂。”

  “李鸿章?他怎么不来见我?”

  “李中堂是昨天刚到的,他还没敢来见老佛爷,先托奴才把这条狗送给您。这是李中堂出使法国时,专门从法国给老佛爷带回来的。刚才我抱着想给老佛爷送来,可是一不小心让它挣跑了,一直向这跑来,奴才在后面都追不上。没想到这条狗好像跟老佛爷有些缘份似的,一见面就跟老佛爷这么亲热。”

  这几句话说得慈禧太后非常中听,只见她高兴地说道:

  “我也奇怪,它一点也不怕我,好像竟是专门为我驯养的似的。”

  “这是老佛爷您洪福所至,波及万物生灵啊!”

  “嗯,我知道,你又在说讨好人的话了。”慈禧太后嘴里是这样说着,心里却觉得特别高兴。

  “那它为啥不对别的宫女那么亲热呢?”李莲英故意委屈地说道。

  “说的也对。“慈禧太后若有所思地又说道,“你说李鸿章还没敢见我,他怎么那么怕我呢?”

  “老佛爷身为万圣之尊,哪个不仰,哪个不怕呢?”

  “你就让他明天来见我吧。”

  “是!”李莲英说着,看了看左右的宫女,“不过——”

  慈禧太后知道,李莲英肯定有事情想和她单独说说,于是便对宫女们挥了挥手道:“你们都先下去吧。”

  “是!”宫女们悄悄地退了下去。

  “有什么你就说吧。”慈禧太后对李莲英说道。

  “老佛爷打算这次怎么对待李中堂?”

  “怎样对待,还像以前那样呗。”

  “老佛爷认为那样合适吗?”

  “怎么不合适?你说说看。”

  “现在形势是皇帝亲政,老佛爷训政,权力掌握在老佛爷手里,而一旦皇帝大婚后,老佛爷就要完全归政。现在正是用得着李中堂这样的人啊!”

  “是用得着!”慈禧太后若有所思地说道。

  “当然用得着,老佛爷您想想,李中堂现在是海军大臣,掌管着海军,又是淮军将领,可是地方上最有实力的人物。说不定以后发生什么事,只要李中堂站出来一说话,地方上哪一个不听李中堂的。”

  “你的意思是说,要对李鸿章大力抚慰,是不是?”

  “这是老佛爷您自己的事情,您就看着办吧,奴才的意见只是个参考。”

  慈禧太后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回答,她眼睛望着窗外,好像意识到以后的斗争形式还会更复杂,更险峻,更你死我活。

  第二天,由李莲英传旨,慈禧太后要召见李鸿章。李鸿章从前在被慈禧太后召见时,还没有感到很害怕过。谁知现在官做得越大,胆子却越小了,李鸿章在见慈禧太后前,总是感到战战兢兢的,不住地拿袖子擦着额头上冒出来的冷汗。

  “中堂大人,老佛爷不会对你怎样的,不要害怕。”李莲英见李鸿章吓得直打哆嗦,安慰他道。

  “我虽然不会害怕,好像今天天气特别凉爽,感到有些凉意。”李鸿章故意掩饰道。

  李莲英感到好笑:都吓成这个样子了,还硬充楞头青,说不害怕,那你头上的汗也是因为冷才冒出来的?不过李莲英并没有去揭他的短处,觉得像李鸿章这样的大人物,揭出来也是挺不好意思的。

  李鸿章慢慢地踱进养心殿,抬头看见坐在案后的慈禧太后,赶快跪下磕头请安道:“臣李鸿章叩见皇太后。”

  “李鸿章,你进京那么多天,为什么不来见我?”慈禧太后问道。

  李鸿章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赶快又磕了一个头,诚惶诚恐地说道:“臣是前天刚到的,还没来得及拜见皇太后。”

  没想到慈禧太后却微笑着说:“没什么大事,你坐吧。”

  “谢皇太后!”李鸿章慢慢爬起来,坐在了椅子的边上。

  “你送我的那条狗挺可爱的,显得和我特别亲近,又懂人性。”

  “这是皇太后的福气。”李鸿章说道,“那条狗是臣去法时,专门从法国给老佛爷带过来的。”

  “难为你那么为我费心。”

  “那是臣应该做的。”

  “海军办得如何?”

  “上次醇亲王和李大总管去检阅过海军,都盛赞海军办得不错。”李鸿章借别人之口表达出了自己要说的话。“不过,鱼雷艇和军舰,还是显得不足,要办得特别如意的话还需要不少的款项。”

  “淮军呢?”

  “淮军也不错,每天都进行操练,装备也比以前有了改进。”

  “海军是国家的海军,军队也都是国家的军队,要好好地办理,多为国家做出贡献。”慈禧太后若有所指地说道,“不但要防着外部敌人,也是防着内部敌人。”

  慈禧太后这番话,是有极深用意的。一方面用海军和军队是国家的,来警告李鸿章以后不得妄自尊大,拥兵自重,造成对朝廷不利的局面;另一方面示意让他好好办理,便是对李鸿章的拉拢,即是海军和军队是我让你办理的,以后有什么事时你当然得为我效劳。她说的内部敌人显然指的是有可能和她争夺权力的光绪皇帝。这即是要李鸿章表态,以后一旦发生了争夺权力的流血冲突,你李鸿章到底是站在哪一方。

  李鸿章听了这话,吓得赶快从椅子上跳下来,跪在慈禧太后面前磕了一个头。“谢老佛爷的恩典。”李鸿章诚惶诚恐地向慈禧太后表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