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的历史-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这种说法的本源,就是古来贵族社会的血统论。中国古来的贵族社会,从夏商周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到了刘邦的时代算是走到了尽头。刘邦出生于战国时代的平民阶层,龙凤血统论的说法,怎么也和他的身世合不到一起。 
    前面已经说到,刘邦本名刘季,就是刘老三的意思,做了皇帝以后,名字实在不雅,经过文人学士精心推敲,改名刘邦。邦,就是国,有经邦治国的大名,才可以不负皇帝统治天下的重任,这都是事后的追补。刘邦在世时,从来不文饰自己的出身,言行质朴,每每提到何以成了真龙天子时,口口声声老子提三尺剑取天下,这皇帝位子,是骑在马上打下来的。到了儿子、孙子、重孙子的时候,都是依靠血统继承的皇位,没有人再有本事骑马打仗,马上天下的本源渐渐变质神化,血统论的舆论不断创新加强。这个时候再来回忆高祖,编撰刘邦的传记,难免要做些符合时代需要的添加,用现代的专业行话来说,历史总是不断地被重新解释和应时修正。 
    司马迁著《史记》的时候,已经是刘邦重孙武帝的时代,距离刘邦死去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司马迁撰写的《高祖本纪》说,刘邦出生时有非同寻常的奇事异相。刘邦的家乡丰邑地势低平,多湖泊沼泽,池塘水洼。话说有一天,刘邦的母亲刘媪在水塘边休息,困顿睡着了,梦见与神不期而遇,一时天色昏暗,雷电交加。刘太公匆匆跑去看,只见有龙在刘媪身上显现。不久,刘媪有了身孕,生下来的男孩就是刘邦。 
    用我们今天眼光来看,人龙交配生子,当然是不可信的荒唐事情。不过,有趣的是,如果我们查阅《史记》的记事,司马迁笔下开创王朝的先祖,出生多有类似的神话。殷的先祖叫作契,商王朝的兴起,奠基于契的功业。契的母亲叫简狄,传说她到野外林中沐浴洗澡,有玄鸟飞过掉下蛋来,简狄吞食了玄鸟蛋,受孕生下了契。弃是周王朝的先祖,姜原是他的母亲。传说姜原到野外去,看见巨人的足迹,她十分兴奋,踩踏了巨人的足迹,受孕生下了弃。弃从小就继承了巨人的因子,与鸟兽友善,长于农耕,受帝舜的赏识,受封成为周王朝的先祖,也成为农耕之神。秦的先祖叫大业,他的母亲叫女修。大业的出生,与殷的先祖契相通,说是女修纺纱织布,有玄鸟飞过掉下蛋来,女修吞了玄鸟蛋,受孕生了大业云云。 
    司马迁是个重事实跑调查的历史学家,是不信怪力乱神的,他记叙殷、周、秦先祖出生的神话,根据的是殷族、周族、秦族古来的记忆传说,有文献典籍的依凭。表面看来,这些记忆传说荒唐不经,留心推究,荒唐不经的里面却包藏着历史的真实。科学地分析殷、周、秦先祖出生的神话,我们可以确认这样的事实:作为远古以来世代相传的氏族之殷族、周族和秦族,他们最初的男性祖先可以追溯到契、弃和大业,他们最后的女性祖先可以追溯到简狄、姜原和女修。在这个事实后面,我们更可以窥探到远古人类社会变革的信息:女性当权的母系氏族社会,在殷族结束于简狄,在周族结束于姜原,在秦族结束于女修,与此相应,男性当权的父系社会,在殷族开始于契,在周族开始于弃,在秦族开始于大业。在母系氏族社会的群婚制度下,人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世系只能由母系确认。契、弃和大业,是殷、周、秦父系氏族社会的先祖,他们以后的世系,由男系确认和排列,他们自己的出生,是只知道母亲而不知道父亲的。 
    刘邦的家乡沛县丰邑一带,司马迁是亲自去看去听去查过的。司马迁在记叙沛县出生的几位西汉开国元老的生平时曾经说道:“我到丰沛一带采风,访问当地的遗老故旧,寻观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的故居,搜求他们当年的逸闻往事,真是闻所未闻,大长见识。”刘邦出生的神话,应该是司马迁在当地采访时听来的民间传说。在表面荒唐的传说后面,是否也隐含着未知的历史真实,留待后来的历史学家去解读? 
                  
访丰县龙雾桥
    在远古的氏族传说中,母亲与神怪相结合诞生英雄,是父系不明的古代婚姻关系的遗留;在近古的民间传说中,母亲与神怪相结合诞生的英雄,或许就是婚外野合的结果。 
    未去沛县以前,我结识有几位徐州的朋友,都是好古的同行,见面不时议论起刘邦在沛县的事情。徐州师范学院的王云度先生在徐州多年,对沛县山川人物了如指掌。他告诉我,沛县民间,男女风气开放,野合外妇,是古往今来的常事。刘邦的大儿子刘肥,就是外妇曹氏所生。外妇就是婚外的情妇,刘肥是刘邦与情妇的私生子,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堂堂正正地封刘肥做了齐国的国王,当时当地,没有人忌讳这种事情,甚至流传以为美谈。以此推想,司马迁所采录的刘邦出生的神话传说后面,可能藏有刘邦是野合私生的隐事。有道理的见解,动了我去当地的念头。 
    2005年3月间,我循先人故旧的足迹,到丰沛访古问旧。丰县县城东北两公里的古泡水上,现在的新沙河畔,有龙雾桥遗址,据说就是刘邦的母亲与龙相交合的地方。龙雾桥早年建有庙宇,已经毁失,现建有两座碑亭,为丰县政府所指定的保护文物。1981年,遗址近处的梁楼村出土两块石碑,一块是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所刻的《重修丰县龙雾桥庙记》,一块是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所刻的《丰县重修龙雾桥碑记》,现都已重刻,立于龙雾桥碑亭。 
    《重修丰县龙雾桥庙记》碑的刻主,是景泰年间的丰县县令侯孙。他为求雨重修龙雾桥庙,在桥旁掘得一宋代石碑,是北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的丰县令杜某所立。惺惺惜惺惺,侯孙由此而生物事建筑有终穷、神灵精气不衰灭的感慨,特撰文刻碑,彰显汉高祖生于人龙相遇的旧事:“嗟乎,桥祠一物,固有终穷,而其有云气者,钟于神物,虽久而不衰。况其龙也雾也,乃天地阴阳之全,变化聚散,皆不可测,是以龙兴雾滃,理势必然,而取以为斯桥之名,断自汉高初生,母遇交龙而得,后基四百年之帝业,岂偶然哉。”“龙也雾也”,龙就是雾,龙雾桥得名的由来,在于龙雾的混沌,水气所聚的天象雾气,演化为灵气所钟的神怪龙景。 
    龙雾桥,失去灵气就是浓雾桥。 
    我到龙雾桥时,已是夕阳晚照,河畔寂寥,碑亭残破,有船牵动水波缓缓驶过。身临其境,睹物生情,感沛县风土,诚如王先生所言。当年秦始皇东巡,对于楚地男女苟合的淫风,多有指责。如今沛县地区发现的汉代画像石上,有男女野合的图像,视儿女间的情事,为人生美艳。想像当年,浓雾弥漫,雷阵雨骤然袭来,有一女一男避雨水塘边,大树下草棚里,天昏地暗,情由雷电点燃,野合随云雨翻转。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太公早有风闻,赶来撞个正着,瞧了个明白,遂留下了后世龙雾的话题。 
    据说,私生子往往聪明强健,因为授精于父母生命激情之时。古今中外的大人物,孔夫子出于私生,秦始皇有私生之嫌。刘邦个性完全不同于大哥、二哥,刘邦发迹以前一直不为父亲太公所爱,这些或许都与刘邦的出生暧昧不无关系?刘邦好酒好色,青年时浪荡乡里,胆大妄为,活脱脱一流氓无赖,这种天性的由来,或许不在太公,而在与刘媪野合的精壮汉子的基因当中? 
    往事迷茫,古代的事情不得不多多借助于推想。在对刘邦诞生神话的各种解说中,浓雾野合的推断合于民俗学的研究,容易被有科学观念的现代人接受。在远古的氏族传说中,母亲与神怪相结合诞生英雄,是父系不明的古代婚姻关系的遗留;在近古的民间传说中,母亲与神怪相结合诞生的英雄,或许就是婚外野合的结果。 
    溯源历史,追述先祖,明了今我的由来,是植根于人类本性的思路。古代社会,先祖与神明一体,是今我的保护人和精神的归依。子孙后代追踪回忆过去,战战兢兢,敬敬畏畏,当触及到与当今的道德意识相逆相背的往事时,本能无意识地会作委婉的掩饰。曲折的表达,为后代留下需要解说的梦语。近古以来,文化发展规范本能,为尊者讳,为长者讳,成为文化避免道德尴尬的传统。伟人英雄,不雅的事情,往往不是被隐去,就是被改造。 
    野合的旧闻演化为神合的美谈,司马迁也许心里明白,只是不好点破,毕竟是本朝的开国皇帝,说话要有分寸,叙事需要含蓄。不比两千年后的历史学家说起话来自由自在,可以在追究史事的心思上发千古之覆,用科学历史的方式开启帝王的隐私,逼近历史的真实。 
                  
公元前256年前后的战国世界
    公元前256年前后的战国世界,是一强六弱的天下。秦国一强在西,无日或休地东进蚕食,秦国灭亡六国、统一天下的大势已经成形。 
    公元前256年,是刘邦的生年。这一年,以刘邦的祖国楚国的历法计算的话,是楚考烈王七年,以天子所在的周朝的历法计算的话,是周赧王五十九年,如果以后来统一天下的秦国的历法计算的话,是秦昭王五十一年。就在这一年,秦国灭掉了西周,天下失去了挂名的天子。这一年,秦始皇刚刚满三岁,与母亲一道躲藏在赵国的首都邯郸。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战国时代的晚期。战国时代,顾名思义,就是列国混战的时代。当时参加混战的国家,主要有七个大国,秦国、楚国、齐国、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史称战国七雄。 
    战国时代,虽说是列国混战的时代,不过,看来像是杂乱不清的混战,也是有其来龙去脉的,各国间的离合走向,也并非无章可寻。大体说来,当时混战中的列国,有一个基本的离合关系,叫作合纵连横。合纵连横的纵,是指南北方向;横,是指东西方向。合纵,就是南北联合,连横,就是东西串连。合纵连横,就是南北联合以割断东西,东西串连以分化南北,讲的是列国间多极外交上的战略谋略。合纵连横的关系,千头万绪,人事纷纭,决非三言两语说得清楚,不过,如果我们打开当时的中国地图来看的话,由合纵连横所表达的天下形势大致是可以一目了然的。 
    秦国。首都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以关中地区为中心,兼有四川盆地和甘肃、宁夏部分地区,位于战国世界的西边。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势日益强大。到了秦昭王的时候,秦国已经成为列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咄咄逼人,持续不断地侵攻周边国家,步步向东蚕食扩张,是天下的西极,列国中的超级大国。 
    楚国。以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为中心,是战国世界的南极。楚国曾经强大一时,将势力一直扩张到淮北和河南一带。不过,到了楚怀王的时候,楚国内乱纷争不已,国势日渐衰落。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领军攻破楚国的首都鄢郢地区(今湖北宜都、江陵一带),占领了楚国西部和南部的大片领土,楚国被迫将首都向东北方向迁移到了陈(今河南淮阳)。从此以后,楚国日渐削弱,失去了扩张的势头。 
    齐国。以山东半岛为中心,首都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地理上与秦东西相望,算是战国世界的东极。齐国也曾经强大一时,与秦国东西呼应,各自称霸称帝。公元前284年,燕国、秦国、赵国、韩国、魏国五国联军攻破齐国,齐国国势衰退,从此一蹶不振,基本上退出了列国间的争斗,力求自保。 
    燕国。以河北北部为中心,兼有辽宁南部,首都在蓟(今北京),是战国世界的北极。燕国在地理上偏处中原的东北,在七国中力量最为弱小。不过,正因为燕国弱小,单独成事困难,更多地需要利用外交手段保卫自己的利益,倡导合纵连横的游士说客,常常汇集到这里来。当时最有名的纵横家苏秦,就是在燕国发的迹,齐国被五国联军攻破,就是他为燕国施展谋略的结果。 
    赵国。在西秦、东齐、南楚、北燕之间,有韩、赵、魏三个王国。韩、赵、魏三国,都是从原来的晋国分离出来的,又被称为三晋。赵国以邯郸(今河北邯郸)为首都,领土北及于陕西东北部,兼有山西大部、河北东南部,山东东部和河南北部的部分地区,也在其领土内。赵国在三晋当中最为强大。有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在赵国率先引进游牧民族的骑兵技术和装备服饰,赵国的军事力量由此称冠各国,长期与秦国抗衡,势均力敌。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展开大战,结果赵军惨败,四十万赵军投降秦国,被秦将白起活埋。从此以后,赵国衰弱,再也没有力量和秦国争夺天下了。 
    魏国。魏国的首都在大梁(今河南开封),领土主要在今山西省西南部的河东地区和河南省北部的河内地区。魏国国土分散,西接秦,东南接楚,东接齐,北接赵,中间与韩国犬牙交错,为四战之国。魏文侯的时候,魏国率先进行改革,国势一度非常强大。然而,公元前342年,魏军在马陵之战中大败于齐国,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293年,魏韩联军被秦将白起击败,二十四万将士阵亡。尔后魏国的命运,就是不断地被秦国攻击蚕食。 
    韩国。韩国的首都在郑(今河南新郑),领土主要在今山西省东南部和河南省中部,国土西接秦国,南接楚国,西北东三面与魏国交错相连。韩国在三晋中领土最小,国力也最弱,一直困处于周边大国之间。公元前293年魏韩联军败于秦将白起后,韩国基本上沦为秦国的属国。 
    总的来说,公元前256年前后的战国世界,是一强六弱的天下。秦国一强在西,无日或休地东进蚕食,秦国灭亡六国、统一天下的大势已经成形。为了便于东进,分断六国,秦国分别与六国各个联盟,对处于守势的六国实施又拉又打的策略,这就是当时连横之策的基本方向。六弱之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关东,都没有力量单独抗衡秦国,为了阻止秦国无厌无止的侵攻,六国组织南北同盟共同抵抗秦国,这就是当时合纵之策的基本方向。当然,各国之间利害关系交错复杂,合中有分,分中有合,因人成事,因事及人,更使当时的列国关系中增添了无量的变数,常常使人眼花缭乱。 
                  
沛县山川地理
    以泗水郡为中心的这一地区,古称淮泗地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黄淮平原一带。这一地区,古来常是战场,历史上决定中国命运的大战,多次在这里进行。 
    刘邦出生的沛县丰邑中阳里,就是今天江苏省北部的丰县一带。沛县丰邑中阳里,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地名。刘邦出生时,沛县属于楚国,刘邦是楚国的臣民。 
    沛县地区,本来是宋国的领土。宋国是殷代遗民的国家,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灭掉了殷,为了安定殷的遗民,周王朝分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为诸侯,建立宋国,奉祀殷代的先祖,领土在淮北的睢水和泗水一带。到了战国后期,宋国与诸多小国一样,奄奄一息,苟延残喘于大国的争夺之间。公元前286年,东方的大国齐国将宋国灭掉,宋国的领土并入了齐国。齐国的势力扩张,引起其他大国的不满,两年后,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合进攻齐国,齐国首都临淄失守,几乎亡了国。齐国所吞并的宋国领土,一部分被西方邻国魏国攻占,一部分被北上趁火打劫的楚国兼并。沛县,几经反复易手,被并入楚国,直到公元前224年,秦军攻取淮北,沛县入秦,成为秦泗水郡的属县。沛县归属于秦的时候,刘邦已经三十二岁了。他的前半生,都是在楚国的沛县,作为楚国的国民度过的。 
    沛县在淮河之北,古泗水之西,地处黄淮平原的中部,境内地势平坦,西南高东北低,古来多沼泽湿地。刘邦出生的丰邑,是沛县所属的乡,为城镇型聚落。他的生地中阳里,是丰邑城镇内众多的居住区之一。丰邑在沛县的西北,是沛县内的大邑,有城墙环绕,能够设防自守。刘邦生于丰邑,以沛县为根基取得天下,他做了皇帝以后,将丰邑从沛县分离出来,设置了丰县。为了满足父亲刘太公思念故里的乡情,在首都长安东部,现在的西安市临潼区一带,另外修建了一个丰邑,完全如同旧丰邑的原貌,称为新丰,并将旧丰邑的居民一齐迁徙到新丰,与刘太公重作邻居。刘邦自己偏爱沛县,将沛县作为自己的私人奉养地,世世代代免除沛县人的徭役租税,又将秦时沛县所属的泗水郡改名为沛郡。所以,到了汉代,丰县、沛县,都成了沛郡的属县,首都长安附近,另有一个新丰县。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楚国时代丰沛地区的政区情况,由于史书的失载,我们不大清楚。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