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活的历史-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接侯生、朱亥。 
    午后匆匆去陈留,昔日的“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名城,如今已是衰败残破的小乡镇,倘若郦生再世,他大概是不会再劝告刘邦用兵于此,陈留已经无财可取,无人可用。遍访陈留,已经无人知道故城所在,已经无人知晓往日的荣光。终于找到一位怀旧的当地耆老,带领我们寻找城墙遗址。在乡间玉米田中,又寻得东汉文人蔡邕墓,有民国十二年所立石碑,据说原有坟丘,毁于文革云云。 
    开封、陈留一带豫东地区,在黄泛区中,由于黄河变故,屡屡被河水淹没。千百年来这一带地区的地上建筑,不断地被冲毁,被淤积埋没,又不断地被重建,被整修新筑。冲毁,重建,再冲毁,再重建……如此周而复始的循环,几乎成了黄河下游文明的宿命。体量至此,我终于理解了开封友人眼中的那种黯然神伤的悲哀。 
    辞别豫东,回到故乡成都,我去金沙,我去少城,我去寻访我少年时代的踪影。往日的田园风光,菜花黄,豌豆绿,捞鱼的金沙小河旁,如今都是小区餐饮楼房。少城里,祠堂街,将军衙门上,如今都是大道银行商场。黯然神伤之余,在旧址故地处,寻到新立的街牌和石碑。街名依旧,东门街。石碑由市政府所立,指明这一带地方是明清以来的少城旧址,诸多遗物故迹云云。睹物思人,我好生感慨,由于岁月变迁,三十年前故迹,已经需要立石以标示,千百年前的遗址,被泥沙埋没,又何必过多地伤感?创建,破坏,再创建,再破坏,再创建……这种创建和破坏的交替循环,也许就是人类文明的命运。然而,国破山河在,山崩河移,历史犹存。只要历史的记忆不曾消失,被破坏的文明定将得到重建;只要历史的记忆还在,文化和传统就可以复兴。只要走到这片土地,只要一块小小的石碑,只要一段短短的文字,历史就可以复活在你的心中。 
    历史是文明的核心。开封、陈留以东的黄河下游文明,是一种不断地被冲刷淹没、又不断地被重建整修的文明,就在这种失而复得的过程中,似乎隐藏着一种历史的顽强和坚韧。 
    当我继续整理历史,由开封、陈留南下西去以前,聊以这段文字寄语开封的友人,或许可以轻减他心头的沉重,他那黯然神伤的眉头,或许能够稍许舒展否? 
                  
章邯投降了项羽(1)
    项羽与章邯约降于洹水南岸的殷墟。章邯面见项羽痛哭失声,既有往日对战厮杀的恩怨,也有当今赵高逼迫的无奈,更有愧对先帝故国的羞辱。 
    巨鹿之战惨败,章邯军退守漳河一带,以河内郡为基地,西以河东郡为依托,南以三川郡为靠背,利用黄河漕运,就食敖仓,顽强抗击诸侯国联军的进攻。从二世三年一月到七月,一直与联军反复拉锯作战,战事异常艰苦。 
    项羽歼灭王离军,在巨鹿稍作休整以后,统领诸侯国联军,开始向漳河一带步步紧逼过来。自章邯夷平邯郸城后,漳河以北已无据点可守,章邯军一部沿河内一线漳河南岸设防,利用漳河天险,作坚守河内的准备。章邯认为,只要保住河内,战局就有逆转的希望。 
    漳河与黄河之间的棘原一带(今河北大名),章邯军曾经筑有甬道为王离军输送粮食,后来被楚军英布军和蒲将军军切断。王离军被歼灭以后,章邯军停止对英布军和蒲将军军的反扑,转入收缩防御,以棘原为中心,在漳河和黄河之间高壁深垒,构筑起坚固的防御工事,集结兵力,阻止联军部队由东北方向迂回包抄河内。胜利后的项羽军在棘原以北渡过漳河,仍然以英布军和蒲将军军为前锋,布阵寻求与章邯军主力决战。章邯军坚守不应,项羽军开始向章邯军的壁垒发起进攻,攻坚作战。项羽军攻势猛烈,章邯军不利,步步为营,有序地向河内郡安阳县方向收缩。 
    安阳县在河内郡北部,就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古往今来,南北贯通华北平原的交通大道多经过这里。秦帝国时代,河内广阳道由河内经安阳到邯郸,走巨鹿到广阳,一直通达右北平,大体上沿着今天的京广铁道线,是燕赵地区最主要的交通要道。河内郡曾经是魏国的领土,地在黄河以北,上党郡和邯郸郡以南,东接河东郡,南隔黄河与三川郡相望,为连接河北地区和河南地区的枢纽要地,也是秦帝国进出关东地区的生命线洛阳—成皋—荥阳—敖仓一线的北部屏障。秦末之乱以来,河内一直为秦军坚守,未曾失过手,成为尔后秦军反攻的基地。章邯东阿战败,退守濮阳,依靠河内方向的支援,得以先守后攻,最终击败项梁。章邯渡河北上,攻克邯郸,迁徙邯郸民人到河内,置于河内郡府的监控使用之下。王离围攻巨鹿,章邯以河内为后方,屯重兵、筑粮道供应王离军。王离军被歼灭,章邯收缩于河内郡。所有这一切行动,依恃的正是河内局势的稳固,背靠三川郡、就食敖仓粮的有利地势。 
    然而,自从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等先帝老臣被诛杀,赵高出任丞相当政以后,章邯在朝廷上已经失去了内援。巨鹿战败,王离军被歼灭,身为秦军总帅、统领中部军掩护王离围攻巨鹿的章邯,已经受到朝廷方面严厉的责问,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尔后连连退守,朝廷方面责让促战的使者,接二连三抵达军中,更使章邯陷于内外交困的苦境。 
    四月,赵国将领司马卬统领一支赵国军队由上党郡南下,突入河内郡西部,抵达黄河孟津北岸,大有渡过黄河、进入三川郡的动向。司马卬军进入孟津北,切断了河内郡与河东郡的联系,如果司马卬军渡孟津攻占三川郡,河内的章邯军将被彻底包围,粮道也将被断绝。然而,也就在这个时候,已经进入颍川郡的刘邦军突然进入三川郡攻占孟津,迫使司马卬军放弃了南渡的意图。尔后,刘邦军由孟津攻击洛阳失利,被迫又退回颍川,三川郡再次回到秦军的控制当中。 
    刘邦军攻占孟津,是不愿意看到攻取关中的功业被司马卬夺去,使自己失去奉怀王之约作秦王的机会。刘邦军和司马卬军的龃龉失算,使章邯军一时转危为安,免于被彻底包围的命运。不过,司马卬军的这次行动使章邯深感后方不稳,前后失据。他派遣长史司马欣专程前往咸阳,向朝廷说明情况,请求增援。司马欣抵达咸阳以后,径直前往咸阳宫求见二世皇帝,求见的请谒递进去以后,天天到宫廷外门即司马门外等候召见。第一天没有消息,第二天还没有消息,到了第三天,还没有召见的消息。司马欣害怕了,军情不利,皇帝不见,是不祥的预兆。当今朝政,由丞相赵高当政,宫殿内廷由赵高的弟弟赵成掌控,等待三日而无回音,必定是丞相有意阻断章将军和皇帝的联系。狐疑失望之余,恐惧有变,司马欣决定返回军中。返程时留了心眼,不敢走来时的大路。果然,赵高得到司马欣返回的消息后,紧急派人追捕,司马欣已经绕小道返回章邯军大营。 
    司马欣是内史栎阳人,始皇帝时曾经做过栎阳县的狱掾,相当于今天的县司法局长,在县令之下负责司法刑狱。项梁曾经在关中犯法,被逮捕关押在栎阳县狱中。后来,通过关系,由泗水郡蕲县狱掾曹咎修书一封,带到栎阳交与司马欣。古往今来,人情世故常在。司马欣与曹咎交往不薄,领情买账,了结官司,释放了项梁,从此与项氏家族有了交情。司马欣后来从军,征集关中军支援章邯,做了章邯的长史,也就是秘书长,负责将军幕府的日常事务,深得信任,成为章邯的心腹。有意思的是,司马欣的旧友曹咎也从军跟随项梁,如今是楚军的主要将领之一,深得项羽信任。司马欣受章邯重托,一方面到咸阳求见请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观察京中政情。当司马欣被拒于司马门外、不得已返回军中时,对于秦帝国政府失望已深;赵高派人追捕,更促使他增生投降项羽之意。司马欣回到章邯军大营,回报章邯说:“朝廷中赵高专权用事,政府里已经没有可以担当国政的人。如今战若能胜利,赵高必定妒嫉将军的功劳;战若不能取胜,将军更逃脱不了一死。何去何从,愿将军深思而后定。” 
    也就在这个时候,章邯收到了陈馀派人送来的书信,信中举事说理,分析形势,劝说章邯叛秦与诸侯各国联手。陈馀在信中说道:“白起为秦将,南征楚国,攻克楚都鄢郢地区,北伐赵国,坑灭赵括四十万大军,此外攻城略地,不可胜数,结果被赐剑自裁。蒙恬为秦将,北逐匈奴,开辟榆中数千里疆土,结果被斩首阳周。二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功高而秦不能尽封,只有设法诛灭。如今将军统帅秦军已有三年,亡失的将士以十万计算,而战事每况愈下,对战的诸侯国军风起云涌,军势愈盛,这是外部的不利。就内部而言,赵高擅国已久,当政以来,形势愈发恶化,害怕二世诛杀自己,正打算网罗罪名,用法诛杀将军以转嫁责任,委派新人取代将军以脱逃祸患。将军久在关外作战,朝廷内多有变动,关系疏远而生嫌隙,如今有功也诛,无功也诛,可谓进退两难。当今形势之下,上天亡秦之意,人无愚智皆清楚明白,将军内不能尽忠劝谏皇上,外只能违天意作亡国之将,内外孤立而独特求存,岂不哀哉!将军何不考虑与诸侯合纵联盟,共同攻秦,分秦地而称王,据南面而称孤;以此比况身陷囹圄受刑戮,妻子儿女被株连,岂可同日而语?” 
                  
章邯投降了项羽(2)
    李斯等被诛杀以来,作为李斯信赖的老臣章邯,内失后援,痛感孤立。如今战况不利,朝廷谴责日甚,皇帝不见使者,赵高追捕长史,希望得到新政府信任和支援的愿望落空,真真是举步维艰。心腹司马欣的劝谏,是秦军内部的动摇;陈馀的来信,是诸侯各国的诱导。章邯开始犹豫,开始疑虑,因不安而动摇。他试探作合纵联盟的尝试,派遣心腹部下军侯始成秘密前往项羽军中谈判。 
    章邯是坚忍不拔的人,身为秦国老臣,受先帝旧恩多年,对秦国的山河人民,执着甚深。对于联手诸侯的事,他始终狐疑不定。自出任秦军统帅以来,亡失的秦军将士虽说以十万数,诛杀的反秦军将士更是以数十万计,楚王陈胜、齐王田儋、魏王魏咎,都是自己的刀下鬼,楚国大将,项羽的叔父项梁,也死在自己手下,背秦降楚,纵使项羽及诸侯能容,上苍岂能无声,英烈岂能止泣?章邯大营和项羽大营之间,使者续续又断断,中止又复来。 
    打打谈谈,谈谈打打。拉锯苦战、和战交错之间,项羽出奇兵,派遣勇将蒲将军领军西向迂回,由漳水上游的三户津(今河北磁县西南)强行渡过漳水,突破秦军的防线,在漳水南岸抢滩建立壁垒,迫使秦军出战争夺。争夺战中,蒲将军击败秦军,在漳南稳住阵脚,扎下营寨来。得到蒲将军得利的消息,项羽统领大军迅速向西运动,在漳水支流的汙水一带(今河北临漳西)大破秦军。秦军被迫放弃漳河防线,退守洹水,安阳岌岌可危。 
    就在这个时候,与司马卬一同进入河内郡西部的赵国将军瑕丘人申阳,统领赵军别部由孟津强行渡过黄河进入三川郡,攻占了洛阳和新安之间的河南县,切断了章邯军往来黄河走山阳东海道连接关中的唯一通道,完成了对于章邯军的战略包围。 
    申阳军攻克河南,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河南县失守,秦帝国宛如被一把尖刀切断了主动脉,关中与关东的交通大道断绝,部署在河内的章邯军主力以及固守洛阳、荥阳一带的秦军支援部队陷入诸侯国联军的包围。当时形势下,章邯军的北部正面是项羽所统领的诸侯国联军,数十万大军由邯郸郡南下,渡过漳河,逼近洹水展开,包围安阳。上党郡已经被赵国占领,赵军司马卬部队由上党进入河内郡西部,切断了河内郡与河东郡的联系。洛阳、荥阳东南是韩王成所统领的韩军出没的颍川,西南是刘邦军正在攻击的南阳,东部的砀郡和东郡分别是楚国和魏国的地盘,魏王魏豹所统领的魏军在这一带活动。 
    形势急转直下,章邯已经没有犹豫回旋的余地,他再次派遣使者到项羽军大营,正式表示谈和约降的诚意。项羽召集各路将领集会,议论是否接受秦军有条件投降。会议上项羽表示,我军粮草日渐短缺,准备接受章邯的请求,约盟受降。项羽一言定乾坤,诸将皆表示听从上将军决断。 
    二世三年七月,二十万秦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项羽率领楚军及诸侯国联军将领,与章邯率领的秦军各部将领相会于洹水南岸的殷墟,筑坛结盟,歃血起誓,签订约降协定。章邯面见项羽痛哭失声,既有往日对战厮杀的恩怨,也有当今赵高逼迫的无奈,更有愧对先帝故国的羞辱。项羽许诺破关中后以章邯为雍王治秦,将章邯安置于楚军大营随同行动,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统领秦军。 
    秦末之乱以来,秦军主力共有三支,其一在北疆,为王离所统领的北部军;其一在南疆,为任嚣和赵陀所统领的南部军;其一为章邯统领的中部军。南部军独立建国,长江以南,反秦后尽归楚国;北部军被项羽歼灭,黄河以北,都是赵、燕旗帜;章邯约降,中部军归属项羽,江河之间,都是楚、齐、魏、韩的地方。此时的秦帝国,除蜀汉关中本土以外,已经没有国土可以依托守卫,没有军队可以调动使用。此时的秦帝国,宛若梁柱毁坏殆尽的大楼,摇摇欲坠,只待最后一击的摧折。 
                  
情系殷墟梦邯郸
    历史学使用倒向的时间,重现往日的影像。建筑于地下的殷墟博物馆,用标志历代王朝的地下通道,将现在到过去的时间,转换为由地表到地中的空间;又用无数神秘的出土遗物,带你进入历史的梦境。 
    战争的胜负,左右国家的兴亡。秦帝国的命运,决定于巨鹿之战。 
    我整理巨鹿之战前后的历史,书中纸上,模糊不清的事情比比皆是。既有古代史家记叙的晦涩缺漏,也有历代传布注释的歧异误失。最感不安的,还是欠缺现场情景的实感,无法交汇古今,不能神通往事,始终有隔靴搔痒之感。 
    2006年3月,我寻项羽统帅联军与章邯、王离两军鏖战的故迹,由北京南下,经邯郸、磁县到安阳,又走临漳,过成安,再回邯郸返京。来去之间,两渡漳河,吊殷墟,望邺城,登金凤台,信步于赵王城,世上方三日,历史已千年。 
    公元前386年,赵敬侯带领赵人西出太行,建都邯郸,经八代国君,历一百五十八年,在赵武灵王时,最为灿烂辉煌。公元前228年,王离的祖父王翦统领秦军攻破邯郸,邯郸城经历了第一次劫难。在邯郸城的这次劫难中,秦始皇亲自前来推波助澜。秦始皇出生于邯郸,母亲是赵国的舞女,他的童年时代,是与母亲一同在邯郸度过的,受尽了赵人的白眼苦头,多次几乎被杀。破邯郸城后,秦始皇专程由咸阳赶往邯郸,一一清点当年的仇家,杀了个干净痛快,算是一段无情报复的插曲。邯郸城的彻底毁灭,是在巨鹿之战前。二世二年后九月,击杀了项梁的章邯渡过黄河,大破赵、齐联军,乘胜攻陷了邯郸。破城后,章邯下令撤毁邯郸城墙建筑,将当地的住民强行迁移到河内郡,杜绝他们再次据城反抗的可能。 
    我到邯郸,先登丛台远眺,想见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整军备战的盛况;再到赵王城遗址寻觅,荒草土台尘埃中,仿佛有秦军毁城的身影,有赵人离乡的哭泣。邯郸在河北,古来属赵国;安阳在河南,古来属魏国。由邯郸到安阳,距离不过百余里,(北)京深(圳)国道两旁,都是一望无边的平原,无天险可以凭守,无地貌可以标界。唯有漳河,西出太行山浩浩荡荡而来,分断赵魏,阻隔冀豫,成为邯郸和安阳之间的天堑屏障。赵魏之间,沿漳河筑有城壁设防。秦之邯郸郡,在漳河北,西傍太行山,南面和东面为漳河所环绕,巨鹿城东邻漳水,西南靠近邯郸城,相距也不过百余里。项羽由平原津渡过黄河进入巨鹿,先渡洹水,再渡漳河,演出了破釜沉舟的壮举。 
    巨鹿大战,王离军被歼灭,部署在安阳—邯郸一带支援王离的二十万秦军,在章邯的统领下向河内郡方向收缩退却。河内郡大致在今河南省北部的安阳、鹤壁、新乡、济源一带,西面太行山,北界漳水,南临黄河,地处晋东、冀南、豫北、鲁西之间的咽喉地带,古来为交通要道、军事重地。殷商时代,河内一带是商王朝的京畿地区,魏晋南北朝时代,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建都于这里,河内地区再次成为北部中国的政治中心。 
    项羽歼灭王离军,解除巨鹿之围,是在二世三年十二月。章邯统领秦军投降项羽,是在同年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