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岂知李清在耳房下凭窗眺望,看见三面景致。幽禽怪鸟,四时有不绝之音;异草奇花,八节有长春之色。真个观之不足,玩之有余。渐渐转过身来,只见北窗斜掩,想道:〃既是三面都好看得,怎么偏生一个北窗却看不得?必定有甚奇异之处,故不把与我看。如今仙长已去赴会,不知多少程途,未必就回,且待我悄悄的开来看看,仙长那里便知道了?〃走上前轻轻把手一推,呀的一声,那窗早已开了。举目仔细一观,有恁般作怪的事!一座青州城正临在北窗之下。见州里人家,历历在目。又见所住高大屋宅,渐已残毁,近族傍支,渐已零落,不胜慨叹道:〃怎么我出来得这几日,家里便是这等一个模样了?俗语道得好:'家无主,屋倒柱。'我若早知如此,就不到得这里也罢!何苦使我子孙恁般不成器,坏了我的门风。〃不觉归心顿然而起。岂知叹声未毕,众仙长已早回来了,只听得殿上大叫:〃李清!李清!〃
那李清连忙掩上北窗,走到阶下。中间的仙长大怒道:〃我分付你不许偷开北窗,你怎么违命,擅自开了?又嗟叹懊悔,思量回去。我所以不肯收留者,正为你尘心不断故也。今日如何还容得你在此,便可速回,无得溷我洞府!〃那李清无言可答,只是叩头请罪,哀告道:〃我来时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个性命是毫厘丝忽上挣来的。如今回去,休说竹篮绳索,已被家里人绞上;就是这三十多里小小穴道中,我老人家怎么还爬得过?〃仙长笑道:〃这不必忧虑,我另有个路径,教人指引你出去。〃那李清方才放下了这条肚肠,起来拜谢出门。只见东手头一位,向着仙长不知说甚话。仙长便唤李清:〃你且转来。〃李清想道:〃一定的又似前番相劝,收留我了。〃不胜欣然。急急走转去跪下,听候法旨。
你道那仙长唤李清回来,说些甚么?说道:〃我遣便遣你回去,只是你没个生理,何以度日?我书架上有的是书,你可随意取一本去,若是要觅衣饭,只看这书上,自然有了。〃李清口里答应,心里想道:〃原来仙长也只晓得这里的事,不晓得我青州郡里的事。我本有万金家计,就是子孙辈连年送的生日礼物,也有好几千,怎么刚出来得这两日,便回去没有饭吃了?〃只是难得他一片好意,不免走近书架上,取了一本最薄的,过去拜谢。那仙长问道:〃书有了么?〃李清道:〃有了。〃仙长道:〃既有了书,去罢!〃李清正待出门,只见西手头一位,向着仙长也不知说甚话。那仙长把头一点,又叫道:〃李清你且转来。〃李清想道:〃难道这一番不是劝他收留我的?〃岂知仍旧不是。只见仙长道:〃你回去,也要走好些路,才到得家里。便到了家里,也不能够就有饭吃,你可吃饱了去。〃早有童子,拿出两个大芋头来,递与李清吃。元来是煮熟的鹅卵石,就似芋头一般,软软的,嫩嫩的,又香又甜,比着云门穴底的青泥,越加好吃。再走过去拜谢。那仙长道:〃李清,你此去,也只消七十多年,还该到这里的。但是青州一郡,多少小儿的性命,都还在你身上!你可广行方便,休得堕落。我有四句偈语,把与你一生受用,你紧记着!〃偈语云:
见石而行,听简而问。傍金而居,先裴而遁。
李清再拜受了这偈语,却教初来时原引进的童子送他回去。竟不知又走出个甚的路径来,总便不消得万丈麻绳,难道也没有一些险处?原来那童子指引的路径,全不是旧时来的去处,却绕着这一所仙院,倒转向背后山坡上去。只见一个所在,出得好白石头,有许多人在那里打他。李清问道:〃仙家要这石头何用?〃童子道:〃这个是白玉,因为早晚又有一个尊师该来,故此差人打去,要做第十把交椅。〃李清便问道:〃这个尊师是甚么名姓?〃童子道:〃连我们也只听得是这等说,怎么知道?便知道,也不好说得,恐怕泄漏天机,被主人见罪。〃一头说,一头走,也行了十四五里,都是龟背大路,两傍参天的古树,间着奇花异卉,看不尽的景致,便再走两里,也不觉的。又走过一座高山,这路径渐渐僻小,童子把手指道:〃此去不上十里,就是青州北门了。〃李清道:〃我前日来时,是出南门的,怎么今日却进北门?我生长在青州已七十岁了,那晓得这座云门山是环着州城的。可知道开了北窗,便直看见青州城里。但不知那一边是前路,那一边是后路,可指示我,等我日后再来叩见仙长,只打这条路上来,却不省费许多麻绳吊去云门穴里去?〃问未绝口,岂知飕飕的一阵风起,托地跳出一个大虫来,向着李清便扑,惊得李清魂胆俱丧,叫声:〃苦也!〃望后便倒,吓死在地。可怜:身名未得登仙府,肢体先归虎腹中。
说话的,我且问你:尝闻得古老传说,那青泥白石,乃仙家粮糗,凡人急切难遇,若有缘的尝一尝,便疾病不能侵,妖怪不能近,虎狼不能伤;这李清两件既已都曾饱食,况又在洞府中住过,虽则道心不坚,打发回去,却又原许他七十年后,还归洞府,分明是个神仙了,如何却送在大虫口里?看官们莫要性急,待在下慢慢表白出来。
那大虫不是平常吃人的虎,乃是个神虎,专与仙家看山守门的,是那童子故意差来把李清惊吓,只教他迷了来路,原非伤他性命。那李清死去半晌,渐渐的醒转来,口里只叫:〃救命,救命!〃慢慢挣扎坐起看时,大虫已是不见,连青衣童子也不知去向,跌足道:〃罢了,罢了!这童子一定被大虫驮去吃了。可怜,可怜!〃却又想道:〃那童子是侍从仙长的,料必也有些仙气,大虫如何敢去伤他?决无此理。只是因甚不送我到家,半路就撇了去?〃心下好生疑惑,爬将起来,把衣服整顿好了,忽地回头观看,又吃一惊:〃怎么那来路一划都是高山陡壁,全无路径?〃连称:〃奇怪!奇怪!〃口里便说,心中只怕又跳出一个大虫来,却不丧了这条老命,且自负命跑去。约莫走上四五里,却是三叉路口,又没一个行人来往,可以问信。看看日色傍晚,万一走差路头怎了!正在没摆布处,猛然看见一条路上,却有块老大的石头,支出在那里,因而悟道:〃仙长传授我的偈语,有句道:'见石而行。'却不是教我往这条路去?〃果然又走上四五里,早是青州北门了。
进了城门,觉得街道还略略可认,只是两边的屋宇,全比往时不同,莫测其故,欲要问人,偏生又不遇着一个熟的。渐渐天色又黑,只得赶回家去。岂知家里房子,也都改换,却另起了大门楼,两边八字墙,好不雄壮!李清暗道:〃莫非错走到州前来了?〃仔细再看:〃像便像个衙门,端只是我家里。难道这等改换了,我便认不得。想我离家去,只在云门穴里,不知担阁了几日,也是有数的。后面钻出小穴来,总是今日这一日,怎么便有这许多差异的事?莫非州里见我不在,就把我家房子白白的占做衙门?可道凡事也不问个主。只可惜今日晚了,拚到明日,打进状词,与他理会。随你官府,也少不得给官价还我。〃只得寻个客店安歇,争奈身边一个钱也没有,不免解件衣服下来,换了一贯钱。还觉腹中是饱的,只买一角酒来吃了。便待去睡,终久心下徬徨,这夜如何睡得着。
李清在床上翻来覆去,自嗟自叹,悔道:〃我怎么倒去抱怨仙长?他明明说我回去将何度日?教我取书一本,别做生理。又道是我回去,就也未有饭吃,把两个煮熟的石子与我,岂不是预知已有今日了。〃便去袖里把书一摸,且喜得尚在,只如今未有工夫去看。待到天明,还了房钱,便遍著青州大街上都走转来,莫说众亲眷子孙没有一个,连那染坊铺面,也没一间留下的。只得陪个小心,逢人便问。岂知个个摇头,人人努嘴,都说道:〃我们并不知道有甚李清,也并不曾见说云门山穴里有人下去得的?〃只教李清茫然莫知所以。看看天晚,只得又向客店中安歇。到第二日,又向小巷儿里东抄西转,也不曾遇着一个。但是问人,都与大街上说话一般,一发把李清弄呆了,想道:〃我也怪前日出来的路径,有些差异,莫非这座青州城是新建的,不是我旧青州?故此没个熟人相遇。天下云门山只有一个,绝无两个。我何不出了南门,径到云门山上一看,若云门山无异,这便是我旧青州了,再慢慢的访问,好歹究出甚的缘故来。〃忙忙的奔出南门,径往云门山去。
将至山顶,早见一座亭子,想道:〃这路径明明是云门山的,几时有个亭子在这里?且待我看是甚么亭?〃元来题着:〃烂绳亭。开皇四年立。〃李清道:〃是了!昔日樵夫曾遇见仙人下棋,他看得一局棋完,不知已过了多少年岁,这斧柄坐在身下,已烂坏了,至今世人传说烂柯的故事。多分是我众子孙,道我将这麻绳吊下云门穴底,也去遇了神仙,把绳都烂掉在山上,故建立这座亭子,名为'烂绳亭'。无非要四方流传,做个美谈的意思。看他后面写着'开皇四年立',却不仍是今年的日月,怎么城里人家就是这等改换了?且再到上边去看。〃只见当着穴口,竖个碑石,题道:〃李清招魂处。〃李清吓了一跳道:〃我现今活活的在此,又不曾死,要招我的魂做甚么?〃又想了一想道:〃是了,是了!是我下到这般险处,提起竹篮上来,又不见了我,疑心道死了,故在此招我的魂回去。〃又想一想道:〃咦!莫非是我真个死了,今日是魂灵到此?〃心下反徬徨起来,不能自决,想道:〃既是招魂,必有个葬处;若是葬,必在祖坟左右,人家虽有改换之日,祖宗坟墓,却千年不改换的,何不再去祖坟上一看,或者倒有个明白。〃
下了云门山,一径的转过东门,远远望见祖坟上,山势活似一条青龙,从天上飞将下来的。想起:〃《葬经》上面有云:'山如凤举,或似龙蟠,一千年后当出仙官。'看我祖坟有这等风水,怎么刚出得我一个!才遇见仙人,又被赶逐回家,焉能够升天日子?却不知这风水,毕竟应在那个身上?〃到了祖坟,不免拜了两拜。只见许多合抱的青松白杨,尽被人伐去,坟上的碑石,也有推倒的,也有打断的,全不似旧时模样,不胜凄感,叹道:〃我家众子孙,真个都死断了,就没一个来到坟上照管?〃单有一个碑,倒还是竖着的,碑上字迹,仿佛可认,乃是〃故道士李清之墓〃七个字。李清道:〃既是招魂葬,无过把些衣冠埋在里面,料必是个空冢。只是碑石已被苔藓驳蚀几尽,须不是开皇四年立的,可知我死已多时了。今日来家的,一定是我魂灵,故此幽明间隔,众亲眷子孙都不得与我相见。不然,这上千上万的人,怎么就没一个在的?〃那李清满肚子疑心:〃只当青天白日,做梦一般。又不知是生,又不知是死,教我那里去问个明白?〃
正在徬徨之际,忽听得隐隐的渔鼓简响,走去看时,却是东岳庙前一个瞎老儿,在那里唱道情,聚着人掠钱,方才想起:〃临出山时,仙长传授我的偈语第二句道:'听简而问。'这个不是渔鼓简?我该问他的。且自站在一边,待众人散后,过去问他便了。〃只见那瞎老儿,止掠得十来文钱,便没人肯出。内中一个道:〃先生,你且说唱起来,待我们敛足与你。〃瞽者道:〃不成不成!我是个瞎子,倘说完了,都一溜走开,那思来寻讨?〃众人道:〃岂有此理!你是个残疾人,哄了你也不当人子。〃那瞽者听信众人,遂敲动渔鼓简板,先念出四句诗来道:
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桥下水东流。
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
念了这四句诗,次第敷演正传,乃是〃庄子叹骷髅〃一段话文,又是道家故事,正合了李清之意。李清挤近一步,侧耳而听。只见那瞽者说一回,唱一回,正叹到骷髅皮生肉长,复命回阳,在地下直跳将起来。那些人也有笑的,也有嗟叹的。却好是个半本,瞽者就住了鼓简,待掠钱足了,方才又说,此乃是说平话的常规。谁知众人听话时一团高兴,到出钱时,面面相觑,都不肯出手。又有身边没钱的,假意说几句冷话,佯佯的走开去了。刚刚又只掠得五文钱。那掠钱的人,心中焦躁,发起喉急,将众人乱骂。内中有一后生出尖揽事,就与那掠钱的争嚷起来。一递一句,你不让,我不让,便要上交厮打,把前后掠的十五文钱,撇做一地。众人发声喊,都走了。有几个不走的,且去劝厮打,单撇着瞽者一人。
李清动了个恻隐之心,一头在地上捡起那十五文钱,交付与瞽者,一头口里叹道:〃世情如此硗薄,钱财恁般珍重!〃瞽者接钱在手,闻其叹语,问道:〃你是兀谁?〃李清道:〃老汉是问信的,你若晓得些根由,到送你几十文酒钱。〃瞽者道:〃问甚么信?〃李清道:〃这青州城内,有个做染匠的李家,你可晓得么?〃瞽者道:〃在下正姓李,敢问老翁高姓大名?〃李清道:〃我叫做李清,今年七十岁了。〃瞽者笑道:〃你怎么欺我瞎子,就要讨我的便宜。我也不是个小伙子,年纪倒比你长些,今年七十六岁了。只我嫡堂的叔曾祖,叫做李清,你怎么也叫做李清?〃李清见他说话有些来历,便改着口道:〃天下尽有同名同姓的,岂敢讨你的便宜?我且问你,那令曾叔祖,如今到那里去了?〃瞽者道:〃这说话长哩。直在隋文帝开皇四年,我那叔曾祖也是七十岁,要到云门山穴里,访甚么神仙洞府,备下了许多麻绳,一吊吊将下去。你道这个穴里,可是下去得的?自然死了。原来我家合族全仗他一个的福力。自他死后,家事都就零落;况又遭着兵火,遂把我合族子孙都灭尽了,单留得我一个现世报还在这里,却又无男无女,靠唱道情度日。〃
李清暗忖道:〃原来错认我死在云门穴里了。〃又问道:〃他吊下云门穴去,也只一年里面,怎么家事就这等零落得快?合族的人也这等死灭得尽?〃瞽者道:〃哎呀!敢是你老翁说梦哩。如今须不是开皇四年,是大唐朝高宗皇帝永徽五年了。隋文帝坐了二十四年天下,传与炀帝,也做了十四年,被宇文化及谋杀了,因此天下大乱。却是唐太宗打了天下,又让与父亲做皇帝,叫做高祖,坐了九年。太宗自家坐了二十三年。如今皇帝就是太宗的太子,又登基五年了。从开皇四年算起,共是七十二年。我那叔曾祖去世时节,我只有得五岁,如今现活七十六岁了,你还说道快哩。〃李清又道:〃闻得李家族里,有五六千丁,便隔得七十三年,也不该就都死灭,只剩得你一个。〃瞽者道:〃老翁你怎知这个缘故?只因我族里人,都也有些本事,会光着手赚得钱的。不料隋炀帝死后,有个王世充造反,到我青州,看见我家族里人丁精壮,尽皆拿去当军。那王世充又十分不济,屡战屡败,遂把手下军马都消折了。我那时若不亏着是个带残疾的,也留不到今日。〃李清听了这一篇说话,如梦初觉,如醉方醒,把一肚子疑心,才得明白。身边只有三四十文钱,尽数送与瞽者,也不与他说明这些缘故,便作别转身,再进青州城来。
一路想道:〃古诗有云:'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果然有这等异事!我从开皇四年吊下云门穴去,往还能得几日,岂知又是唐高宗永徽五年,相隔七十二年了。人世光阴,这样容易过的!若是我在里面多住几时,却不连这青州城也没有了。如今我的子孙已都做故人,自己住的高房大屋,又皆属了别姓,这也不必说起。只是我身边没有半分钱钞,眼前又别无熟识可以挪借,教我把甚么度日?左右也是个死,那仙长何苦定要赶我回来怎的?〃叹了几声,想了一会,猛然省道:〃我李清这般懵懂,怎么思量还要做仙哩?我临出门时,仙长明明说我回家来,怕没饭吃,曾教我到他书架上拿本书去,如今现在袖里,何不取出书来,看道另做甚么生意?〃
你道这本书,是甚么书?原来是本医书,专治小儿的病症,也不多几个方子在上面。那李清看见,方才悟道:〃仙长曾对我说,此去不消七十多年,依旧容我来到那里。我想这七十年,非比云门穴底下,须在人世上好几时,不是容易过的。况我老人家,从来药材行里不曾着脚,怎便莽莽广广的要去行医;且又没些本钱,置办药料;不如到药铺里寻个老成人,与他商量,好做理会。〃刚刚走得三百余步,就有一个白粉招牌,上写着道:〃积祖金铺出卖川广道地生熟药材〃。
当下李清看见便大喜道:〃仙长传授我的第三句偈语说道:'傍金而居。'这不是姓金的了?世称神仙未卜先知,岂不信哉!岂不信哉!〃只见铺中坐的,还不上二十多岁,叫做金大郎。李清连忙向前,与他唱个喏,问道:〃你这药材,还是现卖,也肯赊卖?〃金大郎道:〃别人家买药的,都要现钱才卖;只有行医开铺的,是长久主顾,但要药料,只上个帐簿取去,或一季或一月一算,总数还钱,叫做半赊半现。〃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