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在街上奔走喊冤-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谝淮稳”ǖ钠ㄑ垩剑∽匀桓咝说氖谴宄ぃ杌隽艘环缤贰!   �
        因为野猪“打”到了,我们几个野猪捕捉队的成员便成了有功之臣,除拿补贴外,村长还特地请我们去镇上最豪华的“皇上皇”饭店吃了一顿。那架势,好像那野猪真是我们打死的。这一顿,关根和另外两个猎人吃得很节制,特别是酒上面,他们怕喝多了,夜里终于可以搂老婆却搂不成。而饭桌上,村长再一次警告我们:“这事谁也不准走漏风声!否则后果自负!”    
        由于打野猪事件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年年终,村长不仅被评上了“村级先进工作者”,还破天荒地成了“县人大代表”,这着实让村长风光了一把!    
        翌年春节,部长我的小叔一年一度又回来了。他私下问我:“听说你们在村口那座山上打到了一只野猪,真有此事?”    
        我不敢忘记村长的警告,一本正经地说:“是真打到了!”    
        小叔就皱着眉头,喃喃自语道:“这样一座小山丘会有野猪?”    
        我听小叔这么一说,深感蹊跷,忍不住说:“山上有野猪还不是您自己说的?”    
        “我说过那山上有野猪?”小叔一脸迷茫。    
        我将村长在去年春节那次会议上说的话复叙了一遍。    
        小叔紧锁双眉追忆了片刻,仿佛记起来了,告诉我说:“我当时说的是那山上有只兔,可能是村长听错了,要么是我说错了。”    
        我听了一下子懵了,搞不清其中的奥妙。    
    


第二卷前往记忆中的公园

    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打妆一新的55岁的女人踏上那辆班车,开始了一生中第三次县城之行。    
    55岁的女人住在远离县城的山区里,这里去县城需要翻过三座大山,走过约摸三十里的山路,当然光靠这些还远远不够,那才到远离55岁的女人所在的山村的最近的小镇,小镇去县城还要坐六个小时的班车。这样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趟。    
    所以,55岁的女人同村的一些跟她年纪相仿的女人,很大部分是只知道远离山村的地方有一座县城,但他们从未没有到过那里,就是那个离他们近一点的小镇,也不是他们中的每个女人都到过的。比起他们来,55岁的女人是幸运的,她去过两次县城,这次是第三次。    
    55岁的女人清晰地记得前两次县城之行。第一次去的时候,是她18岁那年的深秋吧。那时可比现在冷得多了。她跟黑锹去的路上,风几乎把她的脸都吹丢了。当然,她的心里却是热乎乎的,因为黑锹是她深爱着的人儿。第二次是她23岁那年,那时也是深秋,陪着她的是她的未婚夫,他们是去采购结婚前的物品。    
    后来这么多年来,55岁的女人再也没有机会去县城了,但55岁的女人想着有那么一天再去一趟县城。那一个期望在她的脑海里一直盘桓了三十多年!在这漫长的日子里,再一次县城之行几乎占据了她的整个心灵。    
    去年冬季,她的丈夫撒手而去了。那份潜伏着的期望便开始像一条鱼,重新在她的脑海里活跃起来。于是,她盘算进行一次县城之行。    
    当55岁的女人第一次向儿子提出要独个儿去一趟县城时,儿子深感意外地盯着女人看了足足有五分钟。他无法理解自己的母亲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55岁的女人见了儿子那副吃惊的样子,丝毫没有因自己的要求而退却,她又以坚定的语气重复了一次刚才的要求:“我想去一趟县城,一个人去。”    
    儿子从惊诧中回过神来,用力地皱了皱眉头,试探着问:“你去县城干嘛?”    
    55岁的女人说:“我想去县城看看。”    
    儿子说:“那我陪着你去好了。”    
    55岁的女人说,只想一个人去。    
    儿子不放心地说:“你一个人从没去过县城,万一走失了咋办?”    
    但55岁的女人还是固执地拒绝了,说不想任何人陪着。    
    儿子很为母亲的做法费解,可又不好勉强她说出缘由,于是只好答应了母亲的要求。    
    此后,55岁的女人开始为去县城的那天做准备。    
    现在,55岁的女人踏上了那辆开往县城的班车,她期待多年的梦想终于即将转化为现实了。这时她的内心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她担心着会出现一些意外,譬如班车突然抛锚,去不成县城了;譬如儿子一下子出现在眼前,告诉她家里出了事。    
    班车按时启动了,55岁的女人的担忧全部消解了,她终于长长地吁了口气,一直惦着的那颗心缓缓地放下来,脸上露出了欣慰而轻松的笑。    
    班车一路顺风将55岁的女人他们送到了县城。55岁的女人站在县城街头时,一种恍然如梦的感觉油然而升,她有点不相信自己竟然又来到了县城!    
    展现在眼前的县城,跟55岁的女人记忆中的县城已迥然不同。在55岁的女人的印象中,县城是几条陈旧而狭长的街的交叉组合,可现在的县城呈现的是一副车水马龙的景象。如果不是坐那辆注明专达县城的班车,55岁的女人很有可能怀疑自己来错了地方。    
    当然这一切对于55岁的女人来说并不重要,55岁的女人此次到县城不是来逛县城的,她也没有什么物品需要购买,她只想去一下那个公园——那个跟黑锹一道去过的公园。    
    55岁的女人这么多年来期望再次的县城之行,说白了其实是盼着来一下曾经留下自己和黑锹足迹的公园。55岁的女人很难想象自己对那个公园会这般刻骨铭心,它近乎花费了55岁的女人半生的期盼。    
    55岁的女人对县城已完全陌生了,她凭着遗留脑海的那一丝印象,开始寻找那个县城里的公园。然而,县城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可谓今非昔比,那印象对于55岁的女人寻找那个公园根本无济于事。55岁的女人几乎找遍了记忆中遗留的那些地方,可那个公园还是像冰融化在了水里一样不见踪影。    
    55岁的女人对自己的印象产生了不可抵御的怀疑,她安慰自己毕竟时隔多年了哪有记忆犹新的道理,于是拉住一个跟自己年纪相仿的男人探问公园的所在。那个男人不好意思地摇摇头,对55岁的女人说他不是本地人,不知道县城里有这样一个公园。55岁的女人便转而询问一对年纪的男女。那女的瞪大着眼睛莫名其妙地说:“我们县城可没有这样一个公园!”    
    55岁的女人被年轻的女孩的话弄懵了,她想这个年轻的女孩或许也是外地人吧,便试探着问:“你是不是不是本地人,你是外地来的吗?”那年轻的女孩的回答推翻了55岁的女人的猜测,她说她土生土长在这个县城,可就是没听说过这座县城里存在过这么一个公园。    
    55岁的女人便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迷茫,莫非自己的记忆产生了不可原谅的错误?可这样的判断很快让55岁的女人自己给否定了,她想自己只有55岁还没到如此健忘的地步!再说,那个公园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她心灵的福地,她怎么可能产生这样的错误呢?!    
    这时,55岁的女人又凭着记忆,描摹了一次那个公园。这样的描摹,在这三十多年来,不知被她描摹过几万次。55岁的女人甚至能描摹出公园里的细枝末节。倘若55岁的女人是一名画家的话,那么凭着她的描摹而绘成的图画,一定会逼真得跟那个公园如出一辙。    
    55岁的女人对那个公园在县城的存在确信无误。如果这个公园只是她幻想的产物,那么自己跟黑锹的感情又是怎么回事呢?时光虽然如流水逝去了三十多年,但冲刷走的只能是55岁的女人的娇好容貌,跟黑锹在公园里的那一幕始终清晰依旧。    
    是的,在那个公园里,55岁的女人将心交给了黑锹,从此那心随黑锹而去再没回来。在这一点上,她对自己的丈夫一直心怀愧疚,因为自己从来没爱过他。即使是跟他亲热的当儿,她也总将他幻化成黑锹——她那心爱的黑锹!    
    记得第二次来县城的时候,55岁的女人因为对黑锹的怀恋,向后来成为她丈夫的男人提出去那个公园。可他竟然不可思议地看着她,瓮声瓮气地说:“公园有什么好逛的,我们又不是城里人!”那一刻,55岁的女人简直恨透了这个男人!也正因为后来成为她丈夫的男人的拒绝,给她第二次县城之行打上了极不愉快的铬印,此后的日子里她很少去回味那次县城之行。    
    55岁的女人又循着记忆,在这个县城寻了一次,可那个公园依然一无所获。此时已是午后,离班车回小镇的时间剩余不多,可55岁的女人没去想这些问题,她不能这样没有找到那个公园就回去,那样这次县城之行无疑将成为一份遗憾永驻她的心底。    
    55岁的女人继续寻找那个记忆中的公园。在寻找的过程中,她碰见了一个溜鸟的老头,这使她不由得眼睛一亮,便匆匆上前再次询问公园的所在。    
    那个溜鸟的老头停下来,用怪异的目光打量着55岁的女人,过了很久才开口对她说:“你是不是很久没上县城来了?那个公园早在三十年前就给拆掉了。”    
    “拆掉了?”55岁的女人重复了一次溜鸟老头的话,心头似乎被重重地击打了一下,她木木地愣在那里,恍如丢失了一件无比贵重的东西。    
    那个溜鸟老头见了她的样子,关切地问:“你怎么了?”    
    55岁的女人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回过神来赶忙说没什么,继而问了那个溜鸟老头公园原来所在的方位。    
    55岁的女人循着那个溜鸟老头的指点,来到了原来公园的所在——县城现在的城市广场。她走到广场的一个浮雕旁收住了脚。凭着印象,她断定这该是原先公园的那片相思林。    
    于是,55岁的女人站定在了那里,远逝的往事一点点地被她拉回来,她仿佛又看到18岁的自己,三十多年前在这个地方,让她心爱的黑锹一把揽进了怀里……    
    那一刻,还是18岁的女人感到了作为女人从未有过的温馨。然而,这样的温馨感觉,55岁的女人后来再也没有感受过,她心爱的黑锹就在那年冬天被征了兵,第二年初秋在一场众所周知的战争中献出了生命。    
    此刻,55岁的女人就这样静静地站在那里,站着三十多年前被黑锹拥进怀的那个公园里,泪水不禁夺眶而出纵横了整个面庞……


第二卷生长在城市里的稻

    乐天是在这年的仲夏进城去插的秧。    
    当时乐天家的田刚种下,在省城的谷儿来电说:“小伯,你明天叫几个村里人来给我插秧,工钱每人每天30元,路费我付。”    
    乐天以为自己听差了。在乐天的意识里,田似乎是农村独有的,现在侄儿竟然要自己去城里插秧,这很让乐天心里没底。为了不闹出笑话,乐天追问谷儿道:“阿谷,你刚才说什么?要我们去城里种田?”    
    谷儿在电话那端口气坚定地说:“是的,是来城市种田。”    
    “城里有田?”乐天半信半疑地说,“阿谷,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谷儿禁不住笑了:“小伯,你说什么呀?我怎么可能开这种玩笑呢。我又不是小孩子。”    
    乐天还想问,谷儿有些不耐烦地截住他的话头,郑重其事地说:“我现在有事不跟你多说了,你明天一定要带村里人来给我种田。”说完,挂下了电话。    
    乐天举着话筒,听着电话里呜呜的声音,不知侄儿的葫芦里装的是啥药,侄儿在省城经营的是房地产生意,跟庄稼可是一点也沾不上边呀。    
         
    乐天领着几个村里人来到城市的当天,谷儿手下的人就带着他们去看要种的田。那是一块偌大的空地,在城市的中心地段,周遭是几条热闹的马路。谷儿手下告诉乐天他们,这里他们公司已经买下了,准备明年兴建一个高规模的住宅区。    
    乐天指着那块空地说:“要我们种的田就在这儿?”    
    谷儿手下说:“是呀,就在这儿。”    
    乐天不由得瞪大了眼,高声对其他的村里人说:“阿谷这小子不会是发神经吧?在这里插秧,要整地、灌水、购秧苗,还要付我们工钱,能攒多少钱呀?还不如去我们那里承包几亩种种合算。”    
    其他的村里人听了,也都禁不住地摇头,似乎觉得此举不可思议。    
    最后还是老斌插嘴说:“乐天,合算不合算我看我们就别管了,阿谷这样做肯定有他的打算的。阿谷都能经营这么大一家公司,会不知道在这里种田合算不合算?”    
    乐天很不服气地反驳:“就是能攒,也没多少攒头的。”    
    旁边的谷儿手下乐了,笑着说:“我们的郑总可从不做赔本生意的,你们只要放心大胆地种着就行了。”    
         
    乐天他们开始整地的时候,谷儿的公司只要求他们在空地中间整出一小块,其他的叫他们还是像原来那般空着。    
    乐天问谷儿手下:“那空着的地你们还有别的用场?”    
    谷儿手下说:“不派别的用场了,就这样让它空着了。”    
    乐天就甚是不解,忍不住建议道:“反正是整一场,也不难为其它的了,干嘛不全整出来插上秧?这样浪费着蛮可惜的。”    
    “这不是浪费不浪费的问题。”谷儿手下说,“收割不是我们的目的。”    
    乐天更困惑了,轻声嘀咕道:“不为收割,那你们花这么多钱要我们来插秧干嘛?”    
    谷儿手下简单解释道:“那是一种形象策划,因为宣传需要。”    
    乐天就不再作声,心里依然谜雾缠绕。乐天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不懂什么形象策划不策划的,他只知道有空地可以种田,就最好全部都种上,一点儿也不拉下,那样收割的时候收成就高。因为空地荒着也是荒着,自己又不会凭空长出稻子来。    
         
    乐天他们在劳作的几天里,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至于这样的庞大场面,乐天依稀记得农业学大赛的年代曾经有过,当然那是很多年的事了。几乎每天乐天他们一开始劳作,周遭就会聚集起很多围观的人。让乐天他们最为难忘的是,他们竟然都被拍进了电视里。对于这一点,乐天他们是回村后村里人告诉他们的。    
    那是他们刚走进村里,村里的人就不约而同地围上来。他们好奇地问乐天他们:“你们是不是在城市中间的那爿田里插秧了?”    
    乐天他们对村里人知道他们去城市种田毫不惊诧,因为他们的家人肯定会露出风去。但他们听村里人说他们在城市中间的那爿田里插秧,不禁感到莫名其妙了!他们可还没告诉过家里这事。    
    村里人见他们惊愕的样子,忍不住解释道:“我们在电视里看到你们了,你们在城市中间的那爿田里插秧。”    
    乐天他们回过神问村里人:“那电视里另外还放了些什么?”    
    村里人回忆说:“另外就是放你的侄儿,还有他的牧野集团。你的侄儿说了些什么,我们听不太懂。”    
    乐天听他们这么一说,心里不由得暗想,我们这样插了插秧,电视里有什么好放的。城市里的人就是闲着没事做。    
         
    乐天很快将上电视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但城市里的那爿田,在城市的那块空地上整出的当儿,也在乐天的心里整出了;那些秧苗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那爿稻田上成长的同时,也开始在乐天的心头疯长。    
    那以后,乐天除了培育自家的几亩秧田,心里始终惦念着城市里的那爿田。每次跟谷儿通电话,总忘不了对那爿田的问长问短。那关切劲儿,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他是在关切自己的子女!     
    对于乐天的询问,谷儿每次都说那些秧苗长势很好。其实谷儿自媒体采访那次后,一直未曾去过那里,也从未派人去培育那爿秧田。那爿秧田不管在种前还是种后,谷儿都压根儿没考虑过想收成。在谷儿的眼里,那爿秧田无非是一个筹码,他只是通过“在城市种田”这一新招,来赢得社会的关注,从而无形中宣传自己的公司。如果真想在种田上有所收成,他绝对不会蠢到在城里整出一爿块来播种。    
    然而,作为以前的农民,谷儿理解小伯对那爿田的感情,那是一个农民对庄稼的热爱。所以,每次乐天在通话时问起那爿田时,谷儿总以“那些秧苗长势很好”来安慰乐天。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入秋了。满野的稻花四处飘香,乐天行走在田头,突然想到有段时间没问那爿稻田的长势了。晚上回家,乐天给谷儿打电话。    
    乐天说:“阿谷,那那爿稻田长得咋样?”    
    谷儿似乎愣了一下,俄尔有些答非所问地说:“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