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寒门天下 作者:天天不休(起点2012.8.31vip完结)-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士族门阀开始发展的关键时代里,郭嘉要将门阀势力扼杀在摇篮之中,要让那些妄图子子孙孙不劳而获成为人上人的士族门阀美梦破碎!
  也许每个时代都有权贵子弟生下来便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
  但是,郭嘉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成为一种制度,以权谋私合法合理光明正大地存在这个国度。


  第五十八章 作壁上观
  郭嘉与祝融在武场对坐闲聊着,郭盈跑过来在他郭嘉身边拽着他的胳膊晃了晃。
  “爹,什么时候去长安玩?”
  郭嘉嘴角一扬,反问:“是去玩,还是去看小九哥?”
  郭盈嘴巴一撅,扭过头去不说话,半晌不见郭嘉哄她,于是朝郭嘉做了个鬼脸就转身跑开。
  郭盈像一阵风似的气呼呼跑出去,朝武场走来的郭瑾吓了一跳,赶紧让开道路闪到一边,对郭盈这个小姑奶奶,郭瑾早就有了退避三舍的觉悟。
  走上武场,郭瑾手拿一封信函,恭敬地给郭嘉和祝融行礼之后将信函双手捧上。
  “父亲,戏大人让孩儿转交给父亲这封信。”
  郭嘉不多问,将信接过后打开一看。
  呵呵呵呵
  笑声四溢,郭嘉看过之后就将信扬起递给了站着的郭瑾。
  “你看一看,看完之后告诉我这封信究竟有什么内容。”
  郭瑾表情疑惑之色一闪而过,随即是无比的郑重。
  他接过信第一眼,是去看落款署名。
  权!
  吴侯孙权!
  郭瑾知道他们一向与江东没什么过密的往来,毕竟两家中间隔着一个荆州,自然没什么交道可打。
  从头开始阅读,郭瑾越看,脸上也洋溢起了笑容。
  信函前半部分是歌功颂德,赞美郭嘉这些年的功绩,后半部分是衷心祝福,因为一个月前,吴苋产下一女,孙权便以此为由写信恭贺一番,字里行间还提起了两家以往的交情,从郭嘉与孙坚到郭嘉与孙策,称不上深重,却也绝不是毫无瓜葛。
  郭瑾朝郭嘉一拱手,垂首道:“父亲,孙权这是示好父亲,曹操占据河北之后,孙权寝食不安,他现在是希望父亲能在江东有难时伸出援手。”
  郭嘉站起身,十多岁的郭瑾个子只到郭嘉的胸口处,郭嘉伸手压在他的肩上,语气柔和地说道:“瑾儿,这封信上百字,你却看漏了一句话。”
  郭嘉语重心长道:“我强,孙权弱,他自然要奉承我一番,但他的目的不是巴结我,而是让我和曹操鱼死网破。”
  郭瑾低头又打开信仔细看,最后,在末尾处才看到了一句话。
  那句话相比全篇溢美之词而言,真的很不起眼。
  说长安日渐繁华,远胜许昌,不若请天子移驾西都。
  魏晋时代,有四座都城可谓声名赫赫。
  其一,大汉西都长安。
  其二,大汉东都洛阳。
  其三,献帝迁都许昌。
  其四,曹操称王邺城。
  这四座都城里面,许昌是献帝代表汉室的都城,而邺城,则是曹操晋魏王后的诸侯国,这是国中之国,并不代表天下,而是封王后自我统治的象征,曹操死后,曹丕嗣位大典也是在邺城进行。
  许昌是政治象征,却也没有倾注曹操多少心血,而曹魏真正发展壮大后自家王爵的统治中心邺城,才真正是下了血本在经营,当然,这是后话,在现在这个时候,帝都是许昌,许昌本是一个县城,怎么比得上长安和洛阳这般有底蕴?
  洛阳虽然落在曹操手中,但因为要防备郭嘉,顶多是一个战略城市,所以一直处于破败凋敝的状态,反倒是经过郭嘉近十年的经营恢复,长安已经是天下仅次成都的繁华之都。
  孙权有意支持郭嘉迎天子去长安,明眼人就能瞧出他没安好心,是想挑拨郭嘉和曹操发生战争,江东能不能坐收渔利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耗这两个天下最为实力雄厚的枭雄。
  这件事在郭嘉眼中,倒不见得需要孙权挑拨,他与曹操本就是水火不容,不管是政治立场还是个人恩怨,两家相安无事只是暂时的,没有孙权的挑拨,两家终有一天也会兵戎相见。
  郭瑾有些惭愧地低下头,捏着信函的手渐渐发紧。
  郭嘉倒是轻松一笑道:“瑾儿,你知道为何孙权此时写信给为父吗?”
  郭瑾抬起头来,想不通。
  孙权信里的说辞是恭贺郭嘉得女,实际上这种事情算什么借口?
  为什么是现在?
  郭瑾又惭愧地摇了摇头。
  郭嘉揽着他的肩朝外走去,便走边说道:“两年前,为父收服凉州,现在,孙权料想为父积攒实力已有成效,会有动兵扩张的念头,而恰恰此时,曹丞相欲伐乌桓,孙权不敢挑衅曹操,因为他就算把许昌攻陷,曹操率军返回之时,就不光是收回许昌一座城。所以,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孙权希望为父能够抓住。”
  跟着郭嘉朝外走的郭瑾疑惑地抬起头,问:“父亲会上孙权的当吗?”
  郭嘉伸手弹了弹他的脑门,笑道:“这也算不得是孙权在用计,曹丞相去打乌桓,的确是一个机会。”
  十年休养十年生息,郭嘉很有耐心,他不急,面对曹操吞下河北的局势,也不心慌。
  走出场外,郭嘉低头对郭瑾说道:“你就替为父手书一封回函给孙权,怎么写你自己想,写完后让子勑过目就行。”
  郭瑾领命回了自己的房间,提笔手书,一片回函一气呵成,写完之后匆忙跑去拜见秦宓。
  秦宓很意外郭瑾的造访,阅过郭瑾这篇回函之后点头微笑。
  造词华丽,通篇溢美之词。
  郭瑾这篇回函几乎和孙权的书信如出一辙,都是赞颂对方这些年来的作为,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写出来都是让人看着心旷神怡的文字。
  反正这是虚与委蛇,即便郭嘉真要去攻打曹操,也绝不会告诉孙权,这点儿心思,郭瑾还是能够揣摩明白的,所以给孙权的回函,不需要表明态度,礼尚往来一般歌颂一番对方就成。
  半年之后,曹操率军北上,打算在河北过冬,在来年春天一举越过长城征伐乌桓!
  曹操去打乌桓,大本营虽然不是空虚,可也并不见得谁都趁机来犯。
  但这绝对是一个天赐良机!
  刘表不敢打,孙权打不过,唯独只有郭嘉了,他若出关东进,尤其是在曹操亲征越过长城之后,那么将会给曹操一个沉重的打击。
  不光是成都内典韦许褚张燕等等武将向郭嘉请战,就连庞统戏志才,以及在关中的徐庶与法正都亲自连番写信给郭嘉希望出征。
  坐在益州府议事大厅的主位上,郭嘉面无表情,堂中文东武西,戏志才与甘宁为首,二人代表文武向郭嘉表达请战之意。
  武将们单膝跪地抱拳请命,文臣们躬身拱手,就连贾诩也支持戏志才的提议:进攻中原。
  如果要打,那么现在开始准备,明年春天曹操从河北中部率军进攻柳城时,就是郭嘉出关东征的最佳时机。
  所以,打与不打的决策,必须现在有个定论。
  闭目坐在主位上的郭嘉面对文武一致的请战意愿,轻声地问了一句话。
  “曹操是去打谁?”
  单膝跪地的武将们全都怔住,一起侧目望向文臣那边。
  主公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打乌桓啊!
  郭嘉肯定知道,但为什么要问?武将们都不知道答案。
  文臣这边,其实不少人心理知道为什么。
  贾诩是无奈地随大流,他不喜欢出风头,所以文臣们都请战,他也只好凑个份子,若他反对,岂不是太扎眼了?
  而当郭嘉问出这个问题后,贾诩就心中微微一叹。
  希望,不是妇人之仁吧。
  戏志才面露挣扎,还是一意孤行地向郭嘉说道:“主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可犹豫啊。”
  睁开眼睛,郭嘉面色淡然地轻声道:“我从未犹豫,曹操打的是乌桓,我不会在这个时候从中作梗,我与曹操之间的战事,是汉人自家的纷争,而曹操与蹋顿,是汉夷之间的战争,都退下吧,该干什么就各司其职。”
  说完,郭嘉站起身,不理会堂中文武惋惜叹息的反应径自离去。
  郭嘉心里很清楚他在做什么,撇开此时他东征的胜算不谈,也不管曹操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力主去打乌桓,至少他不打算在这个在曹操背后突施冷箭。
  有不少人说过华夏民族喜欢内斗,是一个擅长窝里斗的民族,郭嘉没兴趣标榜什么,但在曹操打乌桓这件事上,他要表明自己的立场。
  诸侯之间的战争,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但曹操不是去打诸侯,而是外族,是一个不断骚扰汉民的外族,这个时候,郭嘉心里反而是支持曹操,所以,在曹操征伐乌丸回来之前,他可以暂时放下两家的纷争。
  这是原则问题,可以设想的是,因为袁家与乌桓的关系,曹操去征伐乌桓是解决北方的后顾之忧,这对他自身是有利,而对整个华夏民族,也有利,事情的结果是利于民族。
  倘若郭嘉出关东进,曹操肯定要撤军,那么乌桓趁势再进入长城以南掠夺汉民,郭嘉等同变相帮助了乌桓,不但解了他们的覆巢之危,更给他们提供了南下入侵的时机。
  郭嘉现在的不作为姿态,不打算教训别人,只希望给他的子孙一个明示:民族利益始终高于一切。
  否则,今天郭嘉可以趁着曹操征乌桓而偷袭得益,是不是将来他的子孙就可以为了击败敌人而出卖民族了呢?
  正如郭嘉当年一意孤行剿灭南匈奴一样,汉人自家怎么斗怎么乱,是自家事,由不得外人插手,更不能无视外人趁虚而入。
  ……


  第五十九章 野望之心
  建安十二年春,曹操亲自率军征伐乌桓!
  四月
  曹操抵达无终县,他的行军路线计划本是沿着海岸绕到棉县(辽宁境内)一带后北上柳城,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六七月间大雨磅礴,河流泛滥,海边陆地积水难行,曹操的行军路线遭遇了天然阻塞!
  心凉如冰,曹操站在高山上俯视海岸边的陆地,泥泞坑洼的路面让他感到彻骨的寒冷与无力。
  天已放晴,但曹操仰望天际,似乎想要看破天意。
  为什么?
  为什么偏偏今年会有这一场大雨降下!
  天意难料,曹操心灰意冷。
  劳师远征算尽一切,却输给了天。
  不服?
  不服能怎样?!
  夏日炎炎,曹操心寒刺骨,正当他转过身打算下令撤军时,随军出征的程昱满面兴奋地爬上山来。
  “主公!有办法了!”
  程昱大喊着跑到曹操面前,山路湿滑,他险些栽倒,幸好曹操眼疾手快拉了他一把。
  程昱心有余悸地站稳身子还要行礼答谢,却被曹操按住手腕急切地问道:“仲德有何妙策?”
  自嘲一笑,程昱赶紧摆手道:“主公太抬举在下了,这天降大雨阻塞道路,在下也没有妙策可违天意。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在下四处查访,想要看看能否另辟蹊径直捣柳城,结果天不负人,这本地民户中有一人,姓田名畴,此人闻听我军乃大汉王师前去讨伐乌桓,于是便聚集当地百姓愿做我军向导,据他所言,在蓟县之东,有一条小路名为卢龙道!从此道可穿喜峰口经,直抵柳城之西!”
  曹操满面震惊,呆滞片刻之后仰天大笑!
  此时的曹操已经是天下畏惧的权臣,位列丞相,但他却丝毫不顾形象地从山上一路奔跑下山,来到军营之前,徐晃上来迎他,曹操视而不见,面带喜色直接冲向那一群百姓衣着的人。
  这一群百姓是因战乱而移居山林之中避祸,恰逢其会在偏远山林之中被曹军碰见。
  曹操满面笑容地问那一群老百姓:“敢问哪一位是田畴?”
  一群老百姓见到曹操其实心里挺害怕,不过曹操面带微笑,丝毫没有盛气凌人,表现得十分和蔼可亲,于是也就消去了不少惧怕心理。
  田畴越众而出,只看外表,泯然众人。
  “草民田畴,见过丞相。”
  田畴不知道该行什么礼,于是跪下磕了个头,其他百姓见状,也都纷纷效仿。
  曹操赶紧将他拉起来,朝众人道:“乡亲们都起来吧,是曹某该给你们行礼啊,你们的大恩,曹某会铭记一生。”
  视线一转,曹操再次望着田畴,笑问道:“我听人说你们是在山林之中隐居,既然如此,为何要助曹某一臂之力,难道不怕引来杀身之祸?”
  曹操要讨伐乌桓,肯定不可能将乌桓人赶尽杀绝,难保不会有人知道今天田畴这些百姓引路的事情,万一乌桓余孽来报复,后果不堪设想。
  田畴一脸郑重,铿锵凛然道:“曹丞相您率大汉王师讨伐乌桓,草民身为汉人,岂能袖手旁观,能为曹丞相出一份力,草民义不容辞。”
  曹操几乎热泪盈眶,握住田畴的手,一字一字道:“足下深明大义,操无以为报,请受曹某一拜。”
  曹操说罢退后一步,躬身一拜,极为郑重,身后徐晃夏侯渊等将领见曹操都给拜下了,他们也都赶紧给这群百姓行了拜礼。
  有了田畴一行百姓的带路,曹操率军走卢龙道直达柳城西面,全程长达五百多里。
  时至八月,曹操在柳城附近白狼山与乌桓交战,大胜,乘胜追击,踏平乌桓王庭!
  蹋顿被斩,乌桓治下投降汉人胡人超过二十万!
  美中不足的是袁熙与袁尚在开战之前便逃去了辽东投奔公孙康。
  讨伐乌桓大获全胜,但曹操的本意还没达到,就是彻底斩除袁家余孽!
  柳城
  曹操大胜之后,心情格外舒畅,与武将们开宴庆功,烹牛宰羊,塞外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牛羊。
  篝火之上还在烧烤羊羔,武将们喝着酒开怀大笑。
  徐晃敬了曹操一杯酒之后对曹操说道:“主公,袁家那两个小子还没死,要不,趁现在大胜之势杀去辽东,好永绝后患。”
  其他武将纷纷赞同,曹操却诡异一笑,带着几分醉意斜坐在主位上,目光投向程昱,问道:“仲德,你为何不附和公明的提议?”
  程昱抚须微笑,那笑容与曹操不谋而合。
  “主公早已胸有成竹,何必还要问下官呢?”
  哈哈哈哈
  曹操满饮而下碗中的酒,大笑不已。
  “听令,三日后全军开拔,南归。”
  徐晃等将都傻了眼。
  打乌桓,文臣武将都不赞同,曹操硬是要打。
  现在打赢了,大家又提议让曹操再乘胜追击,可曹操却又要撤军。
  撤军?那不就前功尽弃了?
  武将想问题往往直来直去,很少有能看得更远的,若真有,那他就是千古名将,既能杀阵杀敌,又能运筹帷幄。
  三日后,曹军大胜南归,曹操这么做,就是要给公孙康一个明示。
  撤回长城以南,公孙康就不用提心吊胆曹操会用讨伐袁熙与袁尚的借口连他一起剿灭。
  如果曹操不撤军,可想而知,公孙康有可能会与袁熙袁尚狼狈为奸。
  但是公孙康不用担心曹操之后,就要开始重新审视他在曹操和袁家之间作何选择,是为了已经没落不可能东山再起的袁家得罪曹操呢?还是礼尚往来与曹操打好关系?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袁熙和袁尚没有政治头脑便投奔了公孙康,公孙康也不见得有多么远大的目光,但眼前的利益而言,显然是不要得罪如日中天的曹操更加有利。
  所以,袁熙和袁尚来拜见公孙康,礼都没行完,就被埋伏在门边的刀斧手砍掉了脑袋,而后公孙康令人快马加鞭将这二人的头颅送去邺城。
  一切看似都在曹操掌控之中。
  但是,人算始终不如天算,曹操没有想到,他撤军南归的路上,竟然是在鬼门关外转了一圈。
  撤军时是深秋时节,但塞外寒冷,天寒地冻。
  出征是春天,部队带的衣服显然不足以御寒。
  曹操南归路上,不少将士冻得性命垂危,更可怕的是,南归二百里路,一处水源都没有遇到!
  深秋子夜,曹操披着大氅站在营外,看着无精打采的将士,还有那些渴得嘴唇发白干裂的人,曹操痛心疾首。
  程昱走到曹操身边,张了张嘴最终一句话没说。
  眼下这个处境,和绝境有什么区别?
  曹操深呼吸一口气,对程昱说道:“下令,明日就地凿井。”
  程昱点点头默不作声地离去。
  翌日,曹军在多处凿井。
  程昱一脸苍白地面见曹操。
  “主公,凿地三十余丈,未见滴水。”
  这个消息,让曹操满目惊愕。
  可让曹操更加震惊的事情还在后面。
  “主公,军中储粮,不足三日之需。”
  程昱苦涩地说道。
  曹操闭目一副沉痛的表情,半晌之后才说道:“粮尽之后,杀马充饥。”
  “主公!”
  程昱言辞急切,大惊失色。
  战马能杀吗?可以,但是那是比兵卒还要矜贵十倍百倍的战马啊!
  程昱咬牙离去,而曹操独自一人在大帐之内,号啕痛哭。
  擦干眼泪,曹操的神情变得无比狰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