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4希腊瑞士-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学者无地自容,只得从内衣里拿出那颗黑钻石。 


… Page 25…

                             燕子何处去过冬 



     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瑞士北部城市巴塞尔。 

     这个城里有个补鞋匠,在街角上搭了个棚子,每天在那里为人们补鞋, 

一连干了好多年。他那棚子的檐下有一只小巧玲珑的燕巢,那是一只雌燕筑 

的。每天,燕子飞来飞去,跟补鞋匠混得好熟啊!可是到了每年秋后,那燕 

子总要飞到老远的地方去,到第二年春天才会翩翩飞来。 

      “燕子究竟飞到哪里去了呢?”有一年,在快接近深秋的一天,补鞋匠 

向住在不远处的一个老学者讨教这个问题。 

     老学者认真地说:“2100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下过一个结 

论:家燕是在沼泽地带的冰下过冬的。多少年来人们一直把这个结论当作真 

理。可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个叫布丰的科学工作者,捉了五只燕子 

放到冰窖里,结果它们全冻死了。这就对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补鞋匠说:“老先生,您说了半天,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这燕子到底 

去什么地方过冬?” 

     老学者摆摆手,耸耸肩,说:“我的回答只能是四个字——去向不明。” 

     补鞋匠回到家里,头脑里老是盘旋着燕子到哪里去过冬的问题。忽然他 

想:“既然燕子每年都准时飞回来,那么它的去向也一定是比较固定的吧!” 

     他灵机一动,写了这么一张纸条:“燕子,你是那样忠诚,请你告诉我, 

你在什么地方过冬?”写完后,把纸条缚在燕子的腿上。 

     几天后,补鞋匠手搭凉棚,一直目送那只可爱的燕子在白云下消失。一 

天、两天、三天过去了,燕子没有回来。 

     补鞋匠盼啊盼啊,好不容易把冬天打发走了,把春天迎回来啦! 

     一天,那只燕子又欢快地飞回来了,只见它腿上缚了一张新的纸条,上 

写:“它在雅典,安托万家过冬,你为什么刨根问底打听这事?” 

     补鞋匠把这张纸条交给那个老学者看,老学者眯缝着眼睛看了好一会, 

心里惭愧地说:“我还不如一个补鞋匠呢!”后来,老学者把这事写进了书 

里。 

     从此,人们开始给燕子记标放飞,逐渐搞清了燕子的迁徙规律和路途。 


… Page 26…

                             杰克高空中救人 



     1980年金秋季节的一天下午,在瑞士西部的一个飞机场上,一架跳伞训 

练机冲向明净如洗的天空。机上有七名首次登天练习跳伞的飞行员。 

     训练机飞行到700米左右的高空,跳伞者们准备跳伞。第一个跳下去了, 

第二个也顺利地跳下去了,第三个轮到了罗克斯。罗克斯刚跳离飞机,大概 

因为预先伞包没有打好,他尽管没有去揿动开伞键,可降落伞就从伞包里打 

着旋滚出来了。飞机的螺旋桨形成的一股强气流把降落伞“呼”地向后吹去。 

很快,降落伞被牢牢地挂在飞机的尾翼上了。罗克斯吊在空中,被飞机拖着 

 “飞行”。 

     情况万分危急,弄得不好有可能机毁人亡!救人要紧!可是飞机里的飞 

行员和地面指挥塔里的工作人员都急得走投无路。 

     罗克斯更是紧张极了,他用尽全身力气,想摆脱困境,可降落伞依旧没 

有脱离尾翼。是的,这时罗克斯的一切努力必然是徒劳的。 

     飞机在高空中盘旋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有想到救罗克斯的妙法。眼看, 

飞机上的汽油都快用完了。 

     事情已到了火烧眉毛的紧急状态。如再想不出办法,罗克斯一命呜呼是 

无疑的了:你想,即使飞机有可能顺利降落,可罗克斯不被拖死才怪呢!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叫杰克的飞行员急中生智,想到了一条妙计。 

他来不及将方案告诉机上的其他人听,就向地面指挥塔呼叫:“我是杰克, 

我是杰克,杰克向指挥塔呼叫!为救罗克斯,请立即起飞一架直升飞机,除 

一名飞行驾驶员外,机上另带一名机智勇敢的飞行员。” 

      “起飞后怎么办?”指挥塔主指挥问。 

      “飞到我们跳伞机上方,然后两机同步飞行。接着将随带在直升飞机上 

的那名飞行员,系着背带吊着放下去,由他把挂在跳伞机尾部的降落伞绳索 

斩断。” 

      “之后,让罗克斯再打开伞包里的备用降落伞降到地面吗?”主指挥问。 

      “对,就是这样!” 

     很快,直升飞机起飞了,一切照杰克的办法进行。罗克斯终于得救了。 


… Page 27…

                              新式扣子纬格罗 



     1948年秋天,瑞士发明家乔治·德梅斯特拉尔带着猎犬与友人们一起外 

出打猎。这一天,天气晴朗,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旷野和山地,秋天的野外到 

处荡漾着清新的芬芳,使人迷醉,流连忘返。中午时分,乔治和他的朋友们 

在山坡的草地上野餐。刚坐下,他觉得臀部有点儿疼痛,好像被无数小针扎 

刺了的感觉。他站起来仔细一看:原来山坡上长着牛蒡草,草上有着一个个 

刺果,自己坐在“刺窝”上了!他低头看了看,又发现自己的裤脚上和猎犬 

的毛上都沾满了这种附着力很强的刺果。回到家以后,他花了许多时间,想 

了许多办法,还是除不净裤子上和狗毛上的刺果。他正要发火,咒骂一下这 

死皮赖脸缠住人不放的牛蒡果。但好奇心平息了他的火气,牛蒡果为什么会 

有这么大的附着力?这里有什么奥秘呢?他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牛蒡果上有 

无数小钩子钩住了毛呢的绒面和狗毛……放下显微镜,他突然产生了一个灵 

感:如果仿造牛蒡的结构,能否生产出一种新颖的钮扣和别针之类的新产品 

呢? 

     由好奇心触发了他的创造欲。于是,他埋头于新式扣子的发明试验中。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半年之后,他终于搞成了一种 

合起来就不易分开的布。在A布上,织有许多钩状物,在B布上织有许多小 

圆珠,只要把两者对贴在一起,钩子就钩在圆珠上,就可以起到拉链或者扣 

子的作用。多年以后,人们把这种新式扣子叫做“纬格罗”。这种用尼龙制 

成的扣子用途十分广泛,衣服、窗帘、椅套、医疗器材、飞机和汽车上都用 

得着它。乔治·德梅斯特拉尔为他的发明申请了专利。不久,“纬格罗”被 

推广到世界各地,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实用小商品。 

      “纬格罗”传到日本之后,大阪有个人仔细研究了它以后,把“钩子” 

改进成为圆球,两面圆球的新产品的扣紧力可以提高三倍以上。目前,中国 

流行的尼龙“刺毛花”,也是另一种改进型的“纬格罗”同类产品。 


… Page 28…

意大利 


… Page 29…

                             西庇阿鼓角惊象 



     公元前202年,在北非的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的本土上,进行过一次著名 

的扎马战役,33岁的古罗马将领西庇阿 (前236—前184年),打败了赫赫 

有名的军事统帅汉尼拔,迫使迦太基向罗马屈服求和。 

     迦太基不甘心就此稽首称臣,于是招兵买马,加紧训练,誓死雪耻。半 

年后,迦太基觉得时机成熟,便派出名将汉尼拔率领两万精兵,还带着 80 

头凶猛的战象,妄图一举歼灭西庇阿的罗马军队。面对强敌的进攻,西庇阿 

率军向扎马地区实行战略退却,决心将汉尼拔军诱到既无水源,又无险可守 

的境地,然后趁其疲惫一举歼灭。 

     汉尼拔军远道跋涉,一路早已困顿疲劳,到扎马后,匆匆列阵,准备同 

西庇阿决一雌雄。汉尼拔将部队列为三线,精锐放在后边,骑兵配置于左右 

两翼,80头战象部署在第一线部队的前面。他企图用战象一举突破对方的正 

面,从而减少第一线部队的阻力,鼓舞第二线部队的勇气,依靠第三线的精 

兵取胜。汉尼拔心里暗暗得意,这一次,定要叫西庇阿手到擒来,伏地求降, 

以雪前耻。 

     西庇阿也把军队分成三线,将一、二、三线各连都重叠起来,故意在阵 

势中间留出一些通道,以便诱敌战象从中穿过,而不致使阵势混乱。同时将 

骑兵配置在左右两翼,可以适时向敌军实施迂回包抄。 

     交战开始了,报仇心切的汉尼拔首先出动战象进行冲击。这些平时训练 

有素的家伙,一只只剽悍勇武,摇着两只硕大的蒲扇耳,翘着粗硬的鼻管, 

呲着长长的锐牙,卷着尘土奔突而来。当战象抵近西庇阿军前沿时,西庇阿 

的一线部队鼓角齐鸣,喊声震天。这种突发的声威,使战象受惊,有的停滞 

不前,有的转身向后乱冲,有的则从西庇阿预先留出的通道穿过,还有的受 

西庇阿军的梭枪击伤后逃跑。这样,汉尼拔的战象不仅未使对方遭受损失, 

反而乱了自己的阵脚。西庇阿抓住有利时机,挥戈出击,命骑兵两翼迂回包 

抄,同时将三线兵力集中起来,向汉尼拔军正面猛攻。汉尼拔军阵势大乱, 

遭到了覆灭性的惨败。这次战役,迦太基方面战死约两万人,罗马方面只阵 

亡1500多人。汉尼拔落荒而逃,西庇阿从此威名大震。 


… Page 30…

                              斯巴达克角斗术 



     公元前75年的某天早上,罗马城里的人们争先恐后地到大斗技场欣赏角 

斗。这次角斗是罗马退职的大独裁者苏拉举办的,他要驱使100对角斗士上 

场互相残杀,以此来寻欢作乐。 

     宏伟壮丽的大斗技场可容纳12万观众。这一天,场内座无虚席。当苏拉 

在随从们的簇拥下进入斗技场时,场内的执政官立即发出了角斗表演开始的 

信号。100对年轻强壮的角斗士列成纵队在掌声和呐喊声中,沿着斗技场绕 

了一圈。 

     角斗表演开始了。整个斗技场上,一边是发疯似的掌声、叫喊声,一边 

却是快要死去的角斗士发出的阵阵刺人肺腑的惨叫声。 

     最后一场角斗,由30个色雷斯人对30个沙姆尼特人。经过一小时的激 

战后,场上只剩下四个沙姆尼特人对一个色雷斯人了。这个色雷斯人30岁左 

右,留着黄色长发和浓重的胡子,英俊威武,给人一种不可战胜的英武气概, 

他的名字叫斯巴达克。 

     斯巴达克生在色雷斯的罗帕山一带,在一次同罗马人的作战中被俘,后 

被卖给意大利加普亚城的巴提亚角斗训练所。不到两年中,已参加了上百次 

的角斗,在意大利所有的斗技场中,他有着极大的声誉。 

     此刻,身受三处轻伤的他面对四名极端可怕的沙姆尼特人,依然心不慌 

手不软。他忽然拔腿就跑。沙姆尼特人一见,赶紧追了过去,他们谁也没预 

料到,斯巴达克刚走出50步左右,突然一个急转身,用弯弯的短剑刺穿了离 

他最近的一个追击者的胸膛。只见他一手拿着盾牌挡着其他追击者的冲刺, 

另一只手挥动短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第二个对手扎去。斯巴达克就这 

样出于无奈对付着一个又一个的对手。 

     沙姆尼特人只剩两个人,而且其中有一个已浑身是伤,斯巴达克怎么忍 

心再杀死他们两个呢?可是面对着群情激奋的观众又不能不打。于是他只用 

盾牌在那个受伤的沙姆尼特人的头上打了一下,那人便倒在角斗场上了。最 

后一个沙姆尼特人也已精疲力竭,斯巴达克在迎战时,尽量避免不刺伤他, 

只是轻轻地打了几下,解除他的武装,把他按倒在地,轻声说:“不要怕, 

我希望能把你救出来。”斯巴达克用一只脚踏住他的胸膛,用另一只脚跪在 

被打昏的那个沙姆尼特人的胸膛上,等待观众们的决定。斗技场上立即爆发 

出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 

     就是这个斯巴达克,于公元前73年带领一群角斗士冲出斗技场,爆发了 

震惊世界的大起义。 


… Page 31…

                              斯巴达克借尸计 



     斯巴达克起义了,罗马元老院一片惊慌。元老院嚷嚷着派执法官普布 

列·瓦伦温带领两个军团,前去镇压斯巴达克起义军。 

     1。2万名罗马士兵疯狂扑来,斯巴达克不慌不忙,沉着应战。他集中主 

力部队一下子将瓦伦温副将傅利乌斯的2000人马堵死在坎帕尼亚东部,三下 

五除二,统统消灭。这支主力,又突然回师,大败另一支罗马援军。 

     瓦伦温恼羞成怒了,他用全部兵力重重围住了起义军阵地,挖深沟、筑 

土墙。扬言要活捉斯巴达克! 

     起义军濒临全军覆灭的险境:兵器越来越少,粮草快断绝,士兵们患了 

疾病,一时冲不出包围圈。斯巴达克带领手下准备掩埋阵亡的起义军,他望 

着死难的弟兄们,忽然灵机一动…… 

     夜深了,斯巴达克的士兵们悄悄把阵前死尸拖来,散开分别绑在早竖好 

的矮木桩前,远看便似一个个一本正经站岗的哨兵。然后,他们点起一簇簇 

篝火,只留下几个号兵定时吹号。 

      “呜啊!鸣啊!”军号阵阵,整座军营跟平常一模一样。 

     在夜幕的掩护下,斯巴达克和他的义军沿一条崎岖山路突出重围,敌人 

万万没料到这条无法通过的险峻小路已被起义军征服。 

     起义军选好有利地形,搭好隐蔽物,掘好壕沟,悄悄布下伏兵。万事俱 

备,只等罗马军队自投罗网! 

     第二天,瓦伦温指挥军队进攻阵地,迎接他的是几十具绑着的死尸,且 

一具具呲牙裂嘴,面目狰狞,似乎一个个在嘲笑他。 

     瓦伦温怒吼一声:“追,跟踪追击!”罗马军队乖乖地走进起义军的埋 

伏圈。 

     斯巴达克看时机已到,率先跳出阵地,挥剑杀出。罗马军猝不及防,再 

加上早已疲惫不堪,一场恶战,占着有利地形的起义军大获全胜。 

     瓦伦温丢盔弃甲,连滚带爬跃上战马,落荒而逃。山林里丛生的荆棘, 

将他的脸划出一道道血痕…… 


… Page 32…

                              贝利撒留示强计 



     烟尘滚滚,矛戈闪闪。野心勃勃的波斯国王乔斯罗斯亲自统帅20万大军 

进军耶路撒冷(位于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地区的中部,1967年以色列占领整个 

耶路撒冷)。 

     这一紧急军情让拜占庭将军贝利撒留 (约公元505—565年)探听到了。 

他仅二万兵力,只有波斯军的十分之一,怎么办?贝利撒留当机立断:兵力 

集结在卡尔希米希地区,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铁拳,直捣敌军的侧翼! 

     贝利撒留集中兵力的消息传来,乔斯罗斯背剪双手,在指挥帐内踱来踱 

去。如果贸然进攻,怕中了圈套。还是先派人去探探虚实再说。 

     想到这儿,乔斯罗斯召来使臣,轻声嘱咐道:“你要假装跟贝利撒留商 

谈可能的和平条件,给我伺机弄清贝利撒留部队的实力、士气和去向。” 

     聪明的贝利撒留早料到这一招。他微微一笑,将计就计,布下显示自己 

军力强大的连环三计,不露声色诱使波斯国使臣上当。 

     他首先选出的一批最强壮的士兵,突然出现在波斯使臣的必经之路上, 

穿梭往来,忙碌不停。士兵们表情神秘,似一支受了重大军事行动命令的先 

锋部队。 

     同时贝利撒留又布置士兵们,纷纷散开在无垠的平原上。列队练兵,整 

装待发。一队接一队,川流不息,越聚越多,且这些士兵全往一个方向集结。 

波斯使臣心急如焚:贝利撒留兵力强大,不断调兵遣将,看样子要突袭波斯 

军啦! 

     贝利撒留接见波斯使臣时,更显一派大将风度,不时还爆发出串串豪爽 

的笑声。他简直不屑谈到波斯军20万大军压境的事情,只一个劲谈自己正如 

何训练军队,边谈边跟波斯使臣开玩笑:“你们国王也正在加紧练兵吗?” 

     波斯使臣越听越不是滋味,恨不能肋生双翅,马上飞回波斯军营。他脊 

背上冒出了冷汗:这贝利撒留真阴险,做好圈套让我们钻,还假装不知。幸 

亏大王派我来了,不然,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波斯使臣火急火燎回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