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 [美] 肯特·格林菲尔德-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个大胆的承诺。1941年12月,英国和俄国正作困兽之斗,而美国只作了一半的准备,它那唯一严阵以待的武器在夏威夷和菲律宾变成了一堆冒烟的废铁。英国和美国立即组成一个联锁董事会,动员他们的资源,把他们所能抽出的一切供给正在苦战的俄国人使用,并且立即开始协调世界范围的进攻计划。这场进攻是建立在如下的假设之上的,即使在他们彻底打败轴心国和日本之前,俄国垮台了,他们也能够打败轴心国和日本。要想勾画出二次大战战略的特征,再没有什么比指出下列几点更为重要的了:西方盟国采纳上述目标的决心,联盟遵循这一目标的坚定性,盟国坚定不移地牢记这个目标去计划、发展和运用他们的经济和军事资源所表现出的远见和彻底性。 
  关于二次大战中盟国战略的这个基本决心和主要的决定性因素大有文章可作,而且已经做过了。这个战略对日本人产生了致命的影响。日本政府曾经周密地计划同美国打一场有限战争。鉴于我们没有作好准备和对欧洲的种种忧虑,以及德国的毒牙正咬住俄国的咽喉这一事实,日本人相信他们可以实现确保他们在中国和东南亚霸权的目标,而我们将会承认既成事实。如果我们满足他们的条件,他们也许早就得逞了。他们指望我们接受在太平洋打有限战争。我们初期的战略决策,即在确保打败德国以前,我们在太平洋只进行牵制性的作战,似乎意味着日本人的设想是正确的。但是出乎意料之外,他们很快就迎头撞上我们不按他们的条件来打这场战争的决心。一旦1942年5 、6 月间的珊湖海和中途岛战役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我们就开始执行以彻底打败他们为目标的战略。我之所以提到1942年7 月2 日在新几内亚和瓜达卡纳尔岛发动有限进攻的决策,其原因在此。到1943年9 月,当我们逼近他们在拉包尔的空海基地堡垒,并已决定放手让尼米兹海军上将发动穿越中太平洋的进攻时,他们看到了我们具备消灭他们这个军事大国的手段和决心。正如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伤心地承认的( 他的话曾引起许多的误解) ,如果我们选择打无限战争,那么,他们只有入侵美国本土,而且在白宫把他们的条件强加于我们,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 
  至于打败德国,西方盟国战略的关键是决定把它们的主要力量投入横渡海峡进攻法国,目标是打进德国腹地,即“霸王”计划。这个计划以任命艾森豪威尔将军为盟军最高统帅而最后完成。这一决策是在大战期间英美两国之间最漫长、最激烈的战略辩论之后达成的。尽管事实上渡海进攻已经获得如此辉煌的胜利,然而每一本关于战略的新书都对这场战略辩论提出新的看法。这场辩论是饶有趣味的,因为在辩论过程中,对立的双方对所有战略问题都按各自的价值尺度加以衡量。 
  在这场辩论中,英美战略最重要的特征,是直到这两个西方盟国确信发动一场横渡海峡的进攻具有军事意义时,他们才做最后的决定。 
  横渡海峡进攻的建议是1942年4 月美国人提出来的。理由是他们所看到的形势的三项要求:太平洋战争的强大牵引力( 这一点使他们有分散当时他们的有限资源的危险) ;他们需要一项计划,以便把这些资源集中到可以有效使用的地方;他们渴望尽早打败德国。因此1942年4 月,他们建议盟国立即开始把他们的兵力集结于英国,以便1943年春发动横渡海峡的进攻( “围歼”计划) ,与此同时,如有必要则于1942年秋准备发动一场较小的进攻( “大锤”计划) 。为了说明他们的大胆计划是正确的,他们援引经典的“战争原则”:集中兵力,进攻,从美国最短补给线终端的安全基地实施进攻。英国人急于把美国的兵力用于欧洲,并且立即集中于英国,因此原则上表示同意。但他们很快就肯定美国提出的立即进攻的( “大锤”)计划是不切实际的,甚至是鲁莽的,于是开始为他们所表示的同意提出条件,然后就收回他们的同意。7 月,罗斯福先生插手干预,压制了他的军事顾问们,支持了英国的建议:盟国使用他们做好准备的部队进攻北非。这就扼杀了1943年“围歼”计划的可能性。 
  既然欧洲盟国的部队已集中在地中海,那么,只要这些部队无法用于其它地方,把它们用于地中海也是具有军事意义的,于是它们被用来重新打开地中海通道,并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美国人只好满足于把联合轰炸攻势作为1943年直接打击德国人的唯一手段。对他们来说,地中海不是决定性的战区,随着忧虑和不耐烦情绪的增长,他们迫使英国人同意在1944年春实施全力以赴的横渡海峡的进攻。最后,在德黑兰从斯大林那里得到了求之不得的援助,美国人达到目的了。 
  美国人认为英国人推行的是一种原则上不可靠的战略,并且怀疑他们是受政治利益的驱使。英国人则认为美国人在战略思想上是教条主义的、“死板的”。事实上,在罗斯福先生作出“火炬”决策以后,两个盟国的军事首脑们对下一步的行动总的说来没有严重分歧,在基本原则上也没有真正的分歧。双方都承认德国是头号敌人。他们完全同意采取持续而猛烈的进攻行动。两国都同意最后实施致命的打击是必要的,而且这个打击应该从英国出发通过法国。他们同意这一打击应在下列情况下实施:德国被围困、空袭和苏联的猛攻所削弱,或者用斗牛场的语言,直到公牛的力气被斗牛士及其助手们所耗竭。基本的问题不在于原则,而在于何时实施这一集中力量的打击,以及需要集中到什么程度。 
  总而言之,直到西方盟国一致认为“霸王”行动具有军事意义时,他们才决定把这一行动作为他们在欧洲的主要任务。在辩论过程中,纯军事考虑以外的其他考虑影响了邱吉尔先生、罗斯福先生,以及双方的军事首脑们所持的立场,这一点有助于说明他们坚持其立场的固执性。但是每一回合,他们的立场都在军事权宜之计的基础上最终或者被拒绝,或者被接受。上述其他战略决策也可作如是观。在他们所有的战略决策中都可以找到政治因素,且不说其他非军事因素。但这一点被掩盖了。政治考虑对辩论是有影响的,但对辩论的结果却影响不大。上述八大决策,除一项以外,在下面这一点上都是英美军事首脑们所一致同意的:每项决策都意味着盟国当时能够最有效地使用它们的军事资源以实现它们的共同目标,即彻底打败德国和日本。 
  进攻北非的决策,即“火炬”行动是一例外。在这个问题上,罗斯福先生推翻了他的参谋长们和陆军部长的军事判断,指示他们使用我们的部队进攻北非。这一行动是邱吉尔先生和英军参谋长们所需要、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所强烈反对的。英国人可能是出于政治动机,而不是出于军事动机。许多美国人,包括我们的参谋长们在内都是这样想的。至于罗斯福先生,他认为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因为可以实现他作为美国战时领袖的愿望——在1942年让美国地面部队参加在欧洲的大规模进攻行动。但是,如果说他是受到种种非军事考虑的驱使,那么,他采取的行动在军事上是十分精明的,至少因为它打破了英美两国在战略问题上的一个危险的僵局。这一行动也符合一有机会就使用准备好的部队转入进攻,只要能够因此使敌人遭受严重损失这一军事原则。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罗斯福先生决定使用美国的军事力量为英国人恢复他们的帝国服务。   
  军事考虑与政治考虑之比较 
  三个主要盟国的共同战略,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政治利益。邱吉尔先生多次表示失望,因为盟国所同意的战略并不符合他心目中的英联邦和英帝国的政治利益,到头来也不符合他所设想的( 今天看来似乎是正确的设想) 西方民主国家对待苏联威胁的共同政治利益。罗斯福先生则肯定,让他的军事顾问们的判断占上风最符合美国的利益,而这些军事顾问们总是一致赞成符合于军事目标的决定,反对那些不符合军事目标的决定。斯大林知道他具体地需要什么,而他都得到了。但是他取得所需的政治优势并不背弃他所承担的军事义务,这些义务是他的盟国完全认为是必要的。西方盟国按照他们的设想行动,即认为服从他们始终一贯同意的目标——从军事上彻底打败他们的敌人——最符合他们的政治利益。不管明智还是不明智,这是丝毫不足为怪的。它反映了联盟战略所固有的优势,在美、英、苏这样各自具有迥然不同的政治利益的强大盟国之间,这可以看作是政治明智的高峰了。 
  在联盟建立的初期,它的成员们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而且仍然有理由怀疑他们能否达到他们远大的战略目标时,一种不是把一切都服从于军事考虑的战略,的确是冒险的。1944年中期,显然他们已经拥有可以相当迅速地达到其预定目标的手段。即使到那时,允许他们的一些军事决定脱离严格的军事路线这个问题,直到最后也没有在西方盟国之间造成任何严重的分歧。 
  关于邱吉尔先生进入巴尔干地区的夙愿在政治上是否明智,曾引起人们的重视。罗斯福是斩钉截铁地反对这种想法的,指出巴尔干是美国舆论不允许他使用美国部队的地方。吹得更为振振有词的是邱吉尔先生渴望出动一支盟国部队,在铁托的非正规部队支援下,穿过伊斯特拉和卢布尔雅那之间的间隙向维也纳进军。这一行动可能使我们的部队先于俄国人进入维也纳。但是1944年11月,俄国人自己也拿不定主意:他们是否应当不同意盟军执行其向意大利和地中海进军的计划( 这项计划如果成功,将使他们处于向维也纳挺进的地位) ,而坚持要他们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在德黑兰,斯大林挺身而出,强烈支持横渡海峡的进攻,但是一年以后,他却建议从伊斯特拉向维也纳推进,“支援通过匈牙利前进的红军”。 
  西方盟国在联合使用他们的部队方面是否应当服从于政治考虑,这个问题在战争末期变得严重起来。直到苏军席卷波兰以及介于苏联和苏军与盟军在德国腹地的会合点之间的其他国家时,才出现这个问题。斯大林使人们有越来越多的理由怀疑他在不背离大家都同意的战略的情况下,正在利用这一战略赋予他的军事力量把这些国家一劳永逸地变成共产主义卫星国。赫伯特·菲斯先生在他所著《邱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一书中,十分清醒而透彻地考察了所有的根据。……邱吉尔先生通过盟国之间的磋商,首先是同他的“伟大朋友”罗斯福先生的磋商发出警报,而且调子愈来愈紧急。他首先试图说服罗斯福先生,在他们两人间和他们同斯大林之间,就划分解放了的欧洲的政治军事势力范围达成一项工作协议。罗斯福先生表示拒绝。他的行动所依据的设想是,不管我们是否同意,苏联都能够在东欧和中欧拿到它所想要的东西。无法使他( 罗斯福) 相信:我们只有靠军事上不合作的威胁,才可望从斯大林那儿得到的东西,是值得冒俄国在军事上同我们疏远的危险的。这样,纯军事战略再次占了上风。 
  最后,在1945年4 、5 月间,这时忧心忡忡的邱吉尔先生鼓吹英、美、法军队迅速突入德国,与俄国人会师,并且必须等到斯大林放松对东欧和中欧的控制时,才撤退到预先安排的各自的占领区。当时的总统杜鲁门先生认为,这样做将会失去让苏联坐到联合国里来的最后一次机会,而对美国人来说,一个有效的联合国组织是盟国最重要的政治目的。 
  在战争的最后阶段,联盟再也没有共同危险这条钢铁纽带把它维系在一起,那时的问题已不再是能否胜利,而是什么时候胜利,因此,这个时期联盟的成员国看来可以比较放心地争夺战后的政治地位了,而美国却全力以赴地反对西方盟国背离军事战略,直到取得完全胜利。到这时,罗斯福先生才不愉快地注意到斯大林的所作所为,他的总统继任者杜鲁门先生也是这样。但是,他们两人都坚持一项政策,即竭尽所能反对对他们的任何一个盟国承担政治义务,直到取得胜利为止。当时,美国人正享有英国人再也不能成功地加以对抗的权力。两位总统始终一贯地为他们的军事参谋长们开绿灯,而他们的参谋长们则始终一贯地拒绝那些不是以军事效果为根据的决定。1945年4 月底,当邱吉尔先生鼓吹在俄国人到达以前,抢先解放布拉格,解放尽可能多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土在政治上如何有利时,马歇尔将军( 他肯定是三军参谋长中最有政治家才能的一位) 写信给艾森豪威尔将军说:“就我个人而言,除了后勤,战术和战略的考虑之外,我不愿意为纯政治目的而拿美国人的生命去冒险。” 
  无论是当时的三军参谋长或是两位总统,都不是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进行政治冒险,但他们都同样确信美国的政治气质和利益要求他们一举打倒破坏和平的暴徒,让美国士兵和水兵重返家园。这种信念在美国的传统和思维习惯中是如此地根深蒂固,以致于无法使人相信还有任何其它政策在政治上是切实可行的。罗斯福先生和杜鲁门先生不得不使自己确信,而且显然他们已经确信了,这种政治上超脱的政策和他们建立一个有效的联合国组织这一政治目的是可以一致起来的。 
  美国的看法占了上风,因为在战争的这个阶段,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份量已经占压倒优势。英国的动员、生产和军事力量到1943年达到了顶峰。翌年春天,也就是横渡海峡进攻时,英美两国所部署的部队大致不相上下。此后,英国人在军事上的贡献保持原来水平,或有所下降,而美国的军事贡献则有增无已。到1945年,美国所能投入战略决策天平上的砝码已经是决定性的了。 
  进攻日本本土的决策说明,在上述条件下所作出的决策可能产生何等重大的影响。美国人战胜日本的军事计划,从1943年制定计划开始就包含着一项准备工作,即在战胜德国之后,从欧洲抽调部队进攻日本本土。计划者们希望说服苏联从中国大陆上打击日本军队,以此减轻美国的负担。当1943年10月和稍后11月的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表示同意这样做的时候,美国计划者们才松了一口气,并且感到欣慰。1944年,随着“霸王”行动的开始和顺利进展,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现在可以更有把握地估计,德国投降之后,他们将有多少部队可以部署到太平洋,这时他们专心致志地制定了一项战略计划,以便收拾日本。他们确信进攻日本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将是一场持久而流血的作战,因此,他们非常重视斯大林的合作。 
  1944年年底以前,太平洋形势大好:我们已到达可以轰炸东京的距离之内;海军已经把日本舰队打瘫痪了,并且切断了日本的所有补给线;麦克阿瑟比原定计划提前踏上菲律宾海岸。但是,我们的战略家们仍然无法确信他们可以避免一场将以美国人的生命作可怕代价的进攻。因此,在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当斯大林再次肯定他的诺言,并且明确了日期和计划时,美国三军参谋长们对这一保证表示欢迎。但是,在雅尔塔,斯大林也提出了应由中国付出代价的政治条件。这就令人不安地背离了三个盟国在欧洲所遵循的原则:把政治义务推迟到轴心国无条件投降实现以后。罗斯福先生接受他的军事顾问们的判断同时,答应付给斯大林所要求的代价。 
  此后不久,事情变得很明显,斯大林不顾盟国的抗议,一心要在欧洲和东方胜利之前巩固他的政治地位。两位美国总统为了决定是否听从邱吉尔先生日益紧迫的恳求并对斯大林采取强硬立场,不仅要衡量他们会拿联合国的成功去冒多大的风险,还要衡量他们的陆军参谋长和包括麦克阿瑟将军在内的司令官们的如下意见:为了减轻进攻日本时克服疯狂保卫其本土的日本人的顽抗可能付出的重大代价,需要俄国出兵相助。1945年春,斯大林到处伸手已变得如此明显而难以对付,同时,用封锁和轰炸打败日本的前景是如此乐观,以致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中,利希海军上将和金海军上将都放弃了需要苏联援助的看法。但是,马歇尔将军和陆军的看法占了上风,他们认为进攻日本本土是必要的,只要有苏联的援助,进攻就可能是有效的,美国的伤亡也不会大到难以忍受的程度。总统在同邱吉尔和斯大林打交道时,是按照参谋长联席会议对这个问题的意见行事的。于是,一个完全建立在军事考虑上的战略再次占了上风。 
  以上的论述并不是为了反映二次大战中盟国战略的全貌,比如,中… 缅… 印战区盟军的战略就没有包括在内,尽管这项战略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